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秀-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着老侯爷探究的眼神,岳峰终归没办法自在。

老侯爷语气已明显带了怒意“贤侄看什么那么出神,竟连老夫唤你都听不见。”

岳峰语塞了“这、、、”

长春子哈哈笑道“没想到我这小小的朝元观竟也能让将军看得入迷了。”

老侯爷暗自白了老友一眼,勉强按捺住了心底的不满。

长春道人着道童烹茶,请了两人内殿去坐。

“岳将军守着西北,不知如今瓦剌国可有动静?边境可还安宁。”

岳峰没想到长春子竟会关心这些,半晌开口道“边境这些年一直都不怎么太平,自前几年瓦剌战败后虽然收敛了不少,可是今年我回去后发觉瓦剌竟又有了复起之像,纵然此时没有大的阵仗。今后只怕瓦剌也要卷土重来。”

老侯爷一向关心西北局势,闻言皱着眉头道“这些西北蛮族,时不时就要生些事端。咱们强时便示弱,若是咱们松懈了,恐怕他们便会趁虚而入,这样实非长久之计。”

这也是岳峰担心的事,朝廷派在西北的兵力虽然不弱。但是留着瓦剌长久下去必是隐患,这个民族记着从前的奇耻大辱,必有一日要报复,倒不如、、、

“你们身于边境,倒是辛苦了。”

岳峰微微一笑道“小侄今年才出当大任,正觉得是报效朝廷的机会。岂敢言辛苦,边疆的将士一体同心,只盼着有朝一日能杀尽欺凌咱们的蛮夷。”

长春道人慈悲心肠。听了有些不喜,觉得此人杀气太重。

老侯爷想法却不一样,瓦剌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若是能拔了这个毒瘤,自然再好不过了。

岳峰告辞后。长春子道明岳峰来意“他同我打听南疆那一带的蛊毒,也不知道是谁有了不好。”

老侯爷奇道“这个倒是闻所未闻”

长春子解释道“这个倒也不新鲜。古时江南一带便传说过蛊毒这一类的毒物,听说厉害无比,古书上也有记载,但是究竟如何,也没有谁能弄明白。”

“连你也不行?”

长春子摇了摇头“依他所说症状是中了毒了,不过我没能诊治,也判断不出所中何毒,他本想让我走一趟,可是我现在哪里能去那么远的地方,只能让他另请高明了。”

至于谁中了毒,长春子也不会多嘴去问,老侯爷也不感兴趣。

“我瞧你平日对他欣赏得很,今日竟是十分看不顺眼似的。”

老侯爷不好说是因着别人多看自己孙女两眼,转移话题道“也没什么,他年纪轻轻,却已位于高职,不免让人觉得是托赖父辈的功劳所致,看他这样,也颇有自得之意。虽然后生可畏,却也要敲打敲打。”

长春子赞同道“我看此人杀气太重,岳家常年居于边疆重地,我听得那里的人说起这岳尧的事,守疆虽是大功,可是岳家的人有时行事却太过残暴了,这岳峰如今看着尚无大错,可是长久下去,我只怕也同那岳尧一般。”

老侯爷自然也知道岳家于西北的一些所作所为,不然岳家也不会一直为朝廷所猜忌,纵然是现在的天子,心中对岳尧的独大西北也颇有些言辞。

许玉珍于别庄内兴冲冲使人将带回来的鬼针草做出来,这若是在侯府,只怕胡嬷嬷等人就先拦着了,可是别庄里的人都顾着哄这位小姐高兴,都依着她的意思来。

倒是忠厚的小菊有些担忧,劝道“姑娘真要吃这个东西?我看不好,这东西也不知道吃不吃得,咱们也不认得,还是不要乱吃了。”

在侯府,吃食可不能是这些来路不明的东西。

许玉珍笑道“不是跟你说是鬼针草,我带回来祖父也是知道的,道士们都说能吃,自然是能吃的,我不过想尝尝什么味儿,没事的。”

苏婆子常年在庄子,是认得这些个东西的,便打包票道“姑娘不用担心这个,若是那认不得的东西,咱们也不敢给小姐吃。这东西庄户人家是常见的,小姐吃吃新鲜也就罢了,没什么特别的。”

蕙儿道“苏大娘倒不要嫌我们烦,只是我家姑娘入口的东西,在府里都是万般小心的。”

苏婆子忙道“姑娘可不要这么说,姑娘们成日里伺候姑娘,自然最是经心的,府里有府里的规矩,老婆子一辈子也没见识过的,姑娘们伺候着姑娘,小心些也是应该的。”

许玉珍听她她这个一口姑娘,那个一口姑娘,只觉得头疼,蕙儿等人却觉得有趣,嗤嗤地笑了起来。

一时厨娘做好了,摆上来青翠的一盘,看得人倒是食指大动。

厨娘不太懂得规矩,还想着上前夹菜伺候,被全儿挤至了一旁,蕙儿警告地看了苏婆子一眼,苏婆子有些讪讪的,带了人出去教训不提。

小菊早已将许玉珍常用的用具摆出来,小心的将银筷用布巾擦拭后才给夹了两口。

许玉珍试了一下,觉得爽口非常,连着又夹了数筷,又让添饭。

小菊小心道“姑娘尝尝就罢了,别多吃了。”

“你们也没吃过这些,一起来试试,我倒觉得不错,香油也香得很。”

蕙儿凑上前也尝了口,也觉得不错,顺着夸了两句。

正好苏婆子进来听到,便笑道“姑娘不过偶然吃一两次觉得新鲜,普通人家哪里能这么吃法。”

许玉珍想想也是,一时饭毕,许玉珍于庄内逛了逛,老侯爷还未回来,知道是被长春子缠住了,便也不理,只让夏大多带几个人去等着,免得老太爷回来晚了不方便。

夏大去后没多久,苏婆子的男人使了人来寻苏婆子。

“姑娘,老奴的男人见庄外头有人,哪里不提防,便悄悄地叫了几个人,见他一直在周围来来往往,也不离开,生怕是什么不好的人,便几人上去围住了他,问他是哪里的,他这才说是岳家的大公子,是要来拜访老太爷的。”

许玉珍听了有些纳闷,她之前先回来了,岳峰同祖父、长春子等却是仍在一处的,怎么这会儿又跑到这来拜访了。

夏大又去了,这里的其他人又是不认得岳峰,她自己自然不能亲自去看,想了想便对苏婆子道“你让苏管事去同他说,老太爷现如今不在庄子里,也不敢接待他,怠慢了,请他改日再来吧。”

苏婆子领命去了,岳峰听了庄里人的回话,不觉十分失望,他自然知道老侯爷还留在朝元观里,不过是忍不住想来此撞撞运气,犹犹豫豫是否要上门之际竟差点被当成了宵小之徒,如今又吃了闭门羹。

苏管事有些谨慎地盯着眼前的人,他家的婆娘说了,这六小姐不同于其他的主子,尊贵得很,要不怎么每次老太爷来就只带了她一个,要是在他这出了什么事,那可真要全家没命了,这人看着虽然不像是什么恶人,可现在庄里面没别人了,他怎么敢掉以轻心。

岳峰不禁有些好笑,他若真要硬闯进去,这些庄家人怎么拦得住,是自己太唐突了,恐怕又惹得人生厌了,岳峰没再说什么,留下了顺手猎来的两只小灰兔便离去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许玉珍看着这两只灰不溜秋的东西,有些无语。

“岳大公子留下了这两只兔子就走了,也没说什么,老奴的男人不敢随便处置,想问问六小姐怎么办?”

怎么办?能怎么办?

这人看着已经二十好几了,怎么连来拜访祖父送的东西都这么特别,总不会是当成野味送来的吧。

许玉珍看着两只横冲直撞的小东西,心里倒是怜惜得紧,问了问苏婆子,知道这兔子是吃些菜叶和草的,全儿等小丫头就去厨房找了些菜叶,许玉珍拿着逗了逗,两只小东西先是受惊的四处乱逃跑,许玉珍也不着急,就放着不动,过了一会儿两只才慢慢地靠近,停了半晌才唧唧地吃了起来。

“姑娘,这东西杀了可惜,还是养着吧。”

许玉珍看着也喜欢得紧,点了点头同意了。

这时有人进来报说老太爷回来了,许玉珍让苏婆子等人准备好茶水,自己迎了出去。

“祖父今日高兴得很?”

老太爷高兴道“长春道长的《长春论》已经著好了,祖父也为他高兴,今日还和他痛饮了一场。”

许玉珍见老侯爷面色潮红,果是喝过酒的样子,便又使人去准备解酒汤,又想着老太爷大概只顾着高兴只同长春子饮酒,年纪大了肚子空空伤胃,又亲自去了厨下看着人准备些粥品吃食,亲自端了来伺候。

老太爷颇为享受孙女的贴心,将一碗素粥喝了精光,又吃了两个小包才放下。

仆妇将东西撤下,许玉珍才同老太爷说起岳峰来过的事。

“当时夏大等人也出去接祖父去了,庄里别的人也不认识岳大少爷,也不知道是不是,不过倒也不像是有人冒充的。”

老太爷听了这个勃然大怒。暗想着小子难道竟真这样胆大包天,对自己的孙女有了什么企图。

“哼!”

许玉珍不妨老太爷这么生气,许岳两家一直关系良好,岳峰还曾在许家呆过一段时间的,那时老侯爷十分维护,怎么现在听了反倒这么生气。

“那人留了两只兔子,大概是山上打的,想给祖父尝尝野味,我瞧着可怜,想把那两只东西养在庄子里。”

许玉珍平时在老太爷处颇为受宠。觉得留下这两只兔子老太爷应该是满口答应的,谁知老太爷听了更怒,喊道“东西在哪里?”

许玉珍吓了一跳。老太爷已经起身连声叫人。

“祖父?”

老太爷回头望了她一眼,强压住怒气道“你年纪还小,有些事不太懂,这不关你事,你先回去。那两只东西你若喜欢再找也有了,这次却是不能留的。”

许玉珍暗自纳闷的回了自己的住处,小菊说两只兔子已经让人提走了,许玉珍应了两声便去了内室,心中颇有些可惜那两只可怜的小东西。

蕙儿有些担心“小菊,你说老太爷是不是责骂姑娘了?”

“老太爷多疼爱姑娘。怎么会责骂她,你别胡说了。”

蕙儿想了想也是“姑娘大概还是有些舍不得那些兔子,等我去问。偷偷让人留着,到时再拿回来。”

说着竟真要去,小菊急得拖住她道“你胆子真是大了,那兔子是谁让人拿走的!你也敢耍这种手段,你是嫌在姑娘身边呆腻了不成。”

蕙儿从小跟着许玉珍。府里的人平日里巴结惯了,觉得两只兔子有什么大不了的。正想反驳,全儿出来道“两位姐姐,姑娘喊人伺候呢。”

两人才停住撕扯,整了整衣服,小菊警告地拧了蕙儿胳膊一把“你给我安分些,不然惹出了事姑娘也护不住你。”

说完自己先进去了,许玉珍见了道“小菊给我研磨,我要抄录东西。”

小菊应了,找出带来的笔墨纸砚,铺展于窗边的案上,加水研起磨来。

许玉珍净手挽袖,提笔开始抄录老太爷交给她的《长春论》。

小菊便研磨边偷偷的瞅着她的神色,没见有什么委屈郁闷之色,便松了心。

《长春伦》一共十卷,共六万字。前六卷长春子前几年就已经著好,这最后四卷则是这两年才著好的,老侯爷一直想抄录出来,奈何长春子固执,直到这次全部著好后才肯给老侯爷。

许玉珍抄了半个时辰,正准备松松手解乏,蕙儿小心翼翼地踱进来道“姑娘,那两只兔子夏管事已经给扔了,不过他又送来了两只白的,说给姑娘养着玩。”

小菊狠狠地瞪了一眼,蕙儿一激灵忙摆手道“不是我去问的,是夏管事让苏婆子进来说的,两只兔子也让苏婆子带进来的。说那两只纯白如雪,比那两只山里的要好得多。”

许玉珍收了纸道“难为夏管事那么费心,这才多少时间,他竟寻到了另两只兔子,蕙儿你去同他媳妇说,说多谢他们费心了。”

蕙儿去后,小菊出去,命小丫头将兔笼子拎进来。

许玉珍看着两只毛茸茸的红眼兔子,逗弄了两下,比那两只灰的要乖巧许多,竟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姑娘,这两只看起来也比那两只漂亮许多,这毛色也好,一丝杂毛也没有,也不知道夏管事从哪里寻来的?”

许玉珍起身洗手道“大概是从附近庄户人家那里得来的,你看它们见人也不怕生,应是养熟了的,全儿和双福两个提出去玩吧。”

两个小丫头得了许玉珍的话,兴高采烈地提着走了。

小菊见外头已经渐黑的样子,便吩咐人掌灯。

许玉珍已经将书卷收了,小菊从小跟着许玉珍,约略也识得些字,见不过抄了十来页的样子,想着这么多卷,也不知道要抄到几何去。

“姑娘明日可还要去观里吗?”

府里定期会安排人到朝元观做一场法事,这是侯府多年的惯例了。而老太爷每次出来,必要多加一场的,今天匆匆忙忙的,没有准备祭礼纸钱之物,小菊知道之后定是还要准备的。

“明天先不去了,赶着白天多抄录些字,祖父说这些要在咱们回去之前抄录完的”

第二日,老太爷仍是一大早要去朝元观会老友,听许玉珍说留在庄里抄字,觉得很妥当,经过昨日岳峰那一出后,老侯爷深觉得孙女儿不该老是跟着抛头露面。

“我今日还是要在上头呆一天的,你呆在庄里不可随意外出,若有人再来见我,不必理他,直接打出去就是。”

许玉珍听了笑道“这外头的地方,除了跟着祖父,孙女怎么可能还随便出去。”

老太爷想想也觉得自己说话有些颠三倒四了,便不再多说,只让华辉好生吩咐了夏大等人。

老太爷、许玉珍于城外京郊悠闲度日,侯府里众人却不太平。

先是老太妃造访,同老太太谈了半日,见不到许玉珍,便问起来,老太太这才说是陪同老侯爷城外访道去了。

早不去晚不去,偏偏这时候去,老太妃心里哪会不明白,这是因为要避开京里的这些流言。

说起来人家这样做也情有可原,现在选秀未定,自己儿子就同冯家那小狐狸精搅合在一处了,现在冯家的人纠缠不休,许家倒是静悄悄的。

就是这静悄悄才让老太妃觉出了危险,许家要脸面,自然不会来争这些,但是这疙瘩怕是要结下了。

所有她才自降身份前来安抚,却不想李老太太于这事上却出奇的嘴严,老太妃试探了半日一无所获,这种事却又不能明说,只能算了,想着还是要把冯家的给解决了才行。

自老太妃造访后,老太天便有些坐立难安了,同儿子商量道“如今老太妃已经亲自登门了,咱们总不能太过倨傲,还是使人同你父亲说一说,将这事圆了过去。“

许明武却道“父亲正是为了这个才带了六丫头避出去,如今却要叫他们回来怕是不妥当。我看还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六丫头又不是已经指给王府了,既是未定的事咱们就该避着些,不然这满京里不但要砍冯家的笑话,也要看咱们的笑话了。”

话虽这样说,可是现在京中谁人不知许玉珍以后是要指给寿王的,老太太觉得就该趁此表明态度,这样畏首畏尾的倒让人家占了便宜。老太太想着还是得叫人去打听打听,免得自家到时措手不及,再不济也要让宫里皇贵妃知道知道,她总的做得一点主的。

而许明武之所有觉得应该避开这些事,其实是同老太爷相似的想法,都是不太看得上寿王此人,倘若寿王于此事上仍然糊涂,那么他便要重新估量自家女儿今后的婚姻。

许家不安生,柱国公府里同样也是鸡飞狗跳,

冯素卿早起吃了一碗粥,竟呕吐不止,旁边的老嬷嬷吓得脸色发白,匆匆忙忙去回禀了冯老夫人同国公夫人。

冯老夫人气急,命媳妇将伺候的人都先拘起来,单独将冯素卿放到是暗室。

“你说,你莫不是、、、莫不是行了那不苟之事。”

冷冽的早晨,冯素卿被迫跪在僵硬的地上,冻得瑟瑟发抖。

还没有答话,柱国公夫人就一把上前将她一巴掌打趴在了地上。

“好心抬举你,却不想是个贱种,你还有脸没脸?”

第二百三十四章

从暗室出来,冯老夫人松了一口气,吩咐两个嬷嬷将冯素卿弄出来送回房去,并训斥国公夫人道“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半点事也拎不清楚。再怎么着,怎么能半点脸面也不给她。”

国公夫人委屈道“我不是心里发急嘛,好在那小蹄子还知道些分寸,没有、、、不然咱们的脸往哪放?”

说起这个,冯老夫人怒气更甚,抖着身子道“你、、、你还说,这还不都是你们瞒着我惹出来的,还好没出什么大事,不然,我只能一根绳子吊死去见国公爷了。”

说完这话气已喘不上来,咳嗽不止,冯夫人怕了,不住的劝慰。

冯老夫人挥开冯夫人,流着眼泪道“这是什么事?我把这样一个女孩儿找出来,为的是能帮帮宫里头,再不济也能、、、现在可好,你们瞒着我竟直接送上了门,咳咳。。。”

许家人家辈出,渐渐地呈现如日中天之势,相比之下,冯家就是江河日下。当初两家都是拥立有功,但是冯娘娘率先生下儿子,许家的女儿多年无生育,冯家早以为压过一头了,谁知圣上登基之后许玉芳就诞下皇子,之后居然再度有孕,又生了个皇子。宫里红粉菲菲,新人辈出,冯娘娘本不怎么得圣宠,因着冯家皇上才高看了一些,有了新人,冯娘娘带出的话里头不无怨怼。

冯老夫人这才想着找寻貌美多姿的女子,设法送进宫去帮自家孙女儿一把。

从远支中挑了个冯素卿,给了她合适的身份,带着她走访了几家,果然美名便传开了。

寿王的婚事本是冯老夫人一直深想的大事,冯老夫人自然不乐意寿王娶了许家的女儿。礼亲王是朝中的肱骨之臣,皇上的好兄弟。冯老夫人怎么能让寿王再娶许家的女儿,这样不是等于许家同礼亲王又连接上了,那么以后于储君之位的确立,礼亲王会偏向谁可想而知。

冯素卿入宫的事办不成之后,冯老夫人便想到了寿王。

冯老夫人设想得太好,奈何自己的媳妇办不成事,而冯素卿又太过心急,到底是不太圆满好看。

“那如今怎么办?”

冯夫人有些小心翼翼道“已经这样了,若不送进王府里,咱们可不好看。”

冯老夫人无力道“就算送进王府里。咱们就好看了?老太妃那里到现在一句话也没有,你还看不出来是什么意思。”

若是冯素卿真的私下有了孩子,不知老太妃愿不愿意?

冯夫人只想到这。身上立马冷下来。若真是这样,冯素卿是冯三老爷名义上的女儿,冯家可还怎么立足,冯家的女儿还如何敢去参选,可不要被人笑死了。

“为今之计。素卿是如论如何也要先入王府了,不然咱们可真是那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即便是侍妾也必须先比许家的姑娘早一步人府,有了这龌龊事在前头,不信许家的人能咽得下这口气。

冯夫人却是担心老太妃。

“少不得豁了我这张老脸,寿王那里,让素卿给他去信。她的后半生可全压在这上头了,若是不成,你跟她说便让她同她老子娘一处去。”

只能破罐子破摔了。许家自诩高贵,到时倒要看看是不是如现在一般端得住。

寿王得了冯素卿的信,心急如焚,可是如今想要再见佳人却难于登天了,于国公府磨了近一个时辰后。冯夫人才见了他。

冯夫人先是叹了自己家门不严,冯素卿不知世事。如今已被严加管教起来,对于之前在郡王爷面前的失礼之处冯夫人表达了歉意。

寿王一腔情意,怎么会让冯素卿受这样委屈,自然百般为她开脱,并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冯夫人逼着他下了决心,却仍不让见人,只一时不察,冯素卿的丫头偷偷地又给寿王塞了封信。

老太妃知道寿王竟去了冯家,怒不可遏。

“混账!你还嫌不够骚的,这会儿巴巴地跑上门去。冯家这个小狐狸精,勾得你心都不在自己身上了?”

寿王涨红着脸道“不是的,母妃。我真是喜欢她,她人很好的,母妃不是也见过。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事了,她在家里怎么呆得下去,我想接她入府。”

接人入府?老太妃已经气得浑身乱颤,

“这就是她打的好主意,入府?凭她也配!不知羞耻的东西,竟敢勾引皇子,还想着入府,这心气可大着呢。”

“母妃、、、这不怪她,是我情不自禁,偷偷去找了她,这才让人发现了,原本我前些日子便想跟你说要她入府的事,谁知、、、她怎么也是冯家的女儿,如此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地入府,儿子已经觉得委屈她了。”

“你、、、”

老太妃差点一口血吐出来,还想再说时,寿王已经跪了下来。

“求母妃成全儿子,不然她真的活不了了,儿子同她真是心意相通。”

老太妃拾起颤抖的手指着寿王道“你休想!这样的女子我是绝不能容的。”

寿王失魂落魄地走了出去,回到房里,温柔可亲的丫鬟上来要伺候,竟被他挥手拒绝了,晴川有些吃惊,她再郡王爷面前是颇有脸面的,平日里再怎么着也不会吃到冷脸,外头的那位人儿看来竟是十分厉害的。

“爷就是心里不自在,也不该跟老太妃使性子。”

寿王重重地叹了口气“你不知道,母妃她、、、”

晴川上来温言解劝“老太妃也是为了爷好,只是爷的心思难猜,爷该好好同太妃娘娘说,这样就生气了,岂不伤了太妃娘娘的心。”

“那位冯小姐竟真有那么好?爷每日里都念念不忘的。”

寿王伸手将晴川搂在怀里“你吃醋了?”

这些日子来,寿王跟外头的那位打得火热,难得跟房里人温存,晴川等人被冷落多时,如今自然百般痴缠,一时温柔乡中涌,柔情蜜意不提。

老太爷、许玉珍在别庄内过了两天清静日子,许华承来了,跟着的还有岳峰。

“我来的路上碰见岳大哥,这才知道他回京了。”

老太爷端着面孔审视着岳峰,才转头对孙子道“,我躲来这里就是为了过清静日子的,不过几日而已你们就这样动辄跑来。”

许华承陪笑道“父亲不敢扰了祖父清静,吩咐了儿子来看看,怕老太爷在这里有什么不便。”

老太爷时不时要来别庄小住,倒是乐得自在,只是可怜了一众儿孙,时不时要跑来请安,儿子们或是不敢来或是不想来的,便打发孙子们来,还得轮流着来,不然人多了,老太爷又得发火。

“岳小将军?”

“是,侯爷。”

“这荒郊野外的,也不敢招呼你们这些后生,我老头子喜欢清静,你可别见怪。”

这是立刻要赶自己走了。

果然老侯爷即刻就赶许华承道“你回去吧,同你父亲说我很好,不必常来了,不然就不是真孝顺我。”

这是怎么回事?竟也不给人喘口气的,许华承是知道老太爷的一些怪性子,可是从前也没有人以来就赶着走的。

正纳闷间,老太爷已经将眼一瞪“怎么?还等我留你用饭不成。”

许华承苦笑不已,人越老越古怪了。

两人便出来,许华承让岳峰稍待一会儿“岳大哥稍等等,既然来了,我还该去见见妹妹。”

岳峰自然无话,看着许华承去了,一时有些感慨,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没一会儿许华承便出来了“岳大哥,你急不急着进城,不如现在这吃点饭菜再走,路上冷,好歹先暖暖身子。”

“老侯爷那?”

许华承笑道“不妨事,祖父老人家就是爱开玩笑。里面已经准备好了,咱们好歹吃饱了,只是这荒郊野外的,其他地方也找不到了,饭食简单些,岳大哥不要嫌弃。”

许玉珍知道许华承来到,早已命人准备了饭菜,谁知刚到便要被老太爷给轰回去,这回去怎么也得一两个时辰,许玉珍怎么舍得,一定要亲兄长吃了热饭再走。

其实许华承这次是受了无妄之灾,本来孙子来请安,老太爷心里是高兴,可是许华承偏偏带了岳峰来,此人已经在老太爷那里落了个居心不良的印象,老太爷是半点不愿这家伙在自己的地盘上呆着,所以才急着把人往外轰。

仆妇摆好了饭菜,许华承问有无酒水,仆妇记得许玉珍的吩咐,只说没有,许华承只得罢了。

“岳大哥此番回京呆多长时间?”

“大概还有些日子,边疆守将不能离开太久,最多再有半个月,我就必须得回去了。”

“西北寒凉,岳大哥这样长期守着,婚事怎么办呢?”

岳峰被怀安公主的婚事拖了数年,如今怀安公主出家去了,岳峰的婚事却仍无起伏。

“呵呵,你也知道西北寒凉,何况我因我之前被定了要尚主的,这样哪家愿意结亲,人人都避之不及了。”

许华承不以为然道“岳大哥这说的什么话,姻缘自有天定,岳大哥这样的人物,还怕找不到淑女来配。人说千里姻缘一线牵,岳大哥现在功成名就,说不得岳大哥的姻缘不日就会到了。”

“但愿如此!”

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在这要住到什么时候?”

“祖父说多呆些日子,大概还要住个十来天。“

一至隆冬,天气太寒,势必要回去。

“这里冷清得很,你若住不惯,便先同我一道回去,想来祖父也不会说什么。”

“这里我时常都来的,比起你还熟得多,又怎么会不习惯。祖父这些日子要我抄录长春道写的道卷,还得抄上几日才完。”

这样子许玉珍也算有事可做。

许华承却有些心疼,老太爷是巴不得出来逍遥自在,同长春子厮混在一处,许玉珍好歹也是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能老是窝在别庄。

许华承想起甄氏来时同他说的话“老太爷一心向道,这也没什么,可是妹妹还是如花年纪,实在不该过多接触这些,你去的时候还是同妹妹谈谈,看看她是怎么想的,若是妹妹言语中有了什么,还是应该想办法开解。”

许华承这才警醒起来,他自成婚之后,夫妻和顺,又生了女儿,觉得幸福美满非常,不觉忽略了妹子,寿王同冯家小姐的丑事一出,他也赞同许玉珍先避开出来的好,如今才觉得妹妹于这一事上太过冷静,莫非竟是心里灰丧,竟生出了不好的想法。

“娘娘已经打发人去过府里了,知道你跟着祖父来别庄,还特地叫了我去问话。我看过几日等歇了,你就回去吧,免得娘娘担心。”

安平侯世子娶亲,寿王却于安平侯府内院里密会冯家小姐,被一帮女眷撞见,事出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几乎整个京里都知道了。

许玉珍倒是庆幸自家同安平侯家并不亲近,是以那日许家都未在场,自己也不用听那些腌臜话。

历来捕风捉影者都有其传播八卦的强大能力,这两人被人当场逮住,孤男寡女。姑且不论当时是否真有什么,单凭寿王本人无故出现在人家内院,与未出阁的小姐搅和在一处。便已经说不清了。

“我知道了,总要赶在下头场雪前回去,不然到时路上不好走,我到时会劝祖父回去的。娘娘那里要是再问起,便说我都好着。你也看到了,我在这里舒心得很,没什么事烦着。”

许华承总觉得许玉珍这般云淡风轻的样子不同寻常。回去的路上想到此不免叹气。惹得岳峰道“你有什么烦心事。我看你一路上都愁眉不展的?”

许华承自然不好将担心妹妹的事托出。

岳峰试探道“我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