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秀-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玉珍如今自然明白姐姐的心事,却不想她再这样伤神了,前世姐姐就是老惦记着他们两个所以总是同王氏闹地很不愉快,甚至对许明武也颇有怨言。

许玉珍停下笔走到许玉芳旁边朝她伸手,许玉芳笑着刮了刮她的脸就把她抱到自己旁边坐着,看她的小辫子乱了,就松了重新给她编好。

“姐姐,我看哥哥能够学骑马可高兴了,你为什么不高兴?”

“他是高兴了,可是爹爹不高兴,爹爹希望他读好书,以后考状元的”

“为什么要考状元,不考状元不行吗”许华承根本就不是那块料,硬逼着他可没什么好处

只是许玉芳私心里还是希望许华承能够满足父亲的要求,得到父亲的重视“珍儿不想哥哥去考状元吗?”

许玉珍想摇头,可是头发被扯了一下,疼得她叫了一声,便不敢乱动了

“哥哥考状元是好,可是哥哥练习骑马射箭也是好的啊,姐姐你看祖父就喜欢骑马射箭,所以才让五哥哥去学而且我看五哥哥更喜欢骑马射箭。爹爹现在也同意啦”

许玉芳编好辫子,给许玉珍扎好了,然后让她转过来道“珍儿说的对”不管许华承以后走不走科举,只愿他能支撑起门户,否则有王氏这么一个人在这,她实在是不能不担心。

许华承自此以后就每日跟是师傅们练习骑马射箭,他年龄虽小,但是身体却极为灵便,本身又有兴趣,极能吃苦,才几个月骑马就不在话下,就是骑射功夫也是有模有样,师傅们都很是惊叹,就连老太爷都知道了,还特意选了个日子来查看,觉得自己这个孙子果然有天赋,命师傅们好生教导,他平时有空之时也时来教导。

许明武知道后只是叹了一口气,却也并不再逼许华承,只是每日的读书还是不能放松,在他看来就算不能去考状元,但是他的儿子却也不能做一个莽夫。

王氏快要临盆,肚子大得出奇,稳婆早已请好在家里候着了,她身边的丫头婆子每日小心翼翼,她也是早已不出门。许玉珍想到王氏快要临盆,而且太医说了有可能是双生胎,而前世王氏的确是生了双胞胎的,等生下了孩子王氏的地位自然就不同了,自己的哥哥许华承还是搬到外院去住的好,王氏若是想怎么样也不容易。

于是便偷偷地在许玉芳面前提了提这事,许玉芳虽然整日忙碌,但是听了许玉珍“偶然”间说起,觉得让许华承早点搬到外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她是长女,这种事当然由他直接跟父亲说了,许明武想想也就答应了,外院也不用怎么特别收拾,只是许明武多挑了些人跟着搬过去。

许玉珍总算是觉得放心了,挑丫头婆子有许玉芳跟胡妈妈,挑小厮有许明武,王氏这个样子应该也没有机会入手,自己的哥哥搬到外院去了,就再也不受王氏掌控了,纵然王氏有什么样的妄想,她也休想如愿。

王氏自然知道了这件事,许明武并未同她商量,只是直接告诉了她决定让承哥儿搬到外院去。一开始王氏还想以年纪小来劝,但是许明武态度坚决,再加上她现在大着肚子,想着不好再跟他争辩,便算了,只等着她孩子生了出来再好好算帐,搬到外院又如何。

“老太太,二太太发动了”听了这话,李老太太赶紧就要过去,黄莺让外面的人去传婆子抬过软轿来。

到了二房,稳婆说时间还早,许明武就请老太太先在二房歇着。许玉珍、许玉芳都得到了消息,两个姑娘当然不用过去,只是两个都是心事重重,许玉珍心里只是在想,不知道是不是前世的那两个,恐怕是的。

傍晚的时候就传来了消息,王氏生了一男一女龙凤胎,老太太大喜,厚赏了众人,就连老太爷也是十分高兴。

就是如此王氏以后才嚣张万分,以后不管什么事只怕也要看在她生了这一子一女的份上,所以王氏以后对她的态度只怕是要变了吧。许玉珍手里紧紧的扯着枕头。

第二十一章 除服

十一月,侯府为新出生的七姑娘同六少爷办了热热闹闹的满月宴,许明武觉得新添嫡子嫡女自然十分高兴,只是觉得自王氏生子后自居功劳,颇有些吐气扬眉,生怕府中众人又因此之故慢慢地慢待许玉珍她们,所以只不肯太抬举王氏,只任由老夫人那里筹谋满月之事,自己仍是十分呵护关心许玉珍兄妹。

许玉珍自然高兴,父亲并不因为王氏新出生的子女而忽视了她们,倘若在这个家里连父亲都不肯护着她们了,那以后王氏只怕就是有恃无恐了,就是下面的人也敢作乱,至于王氏新生怨怼,她就管不着了,只要父亲有了这个意识,知道王氏会容不下她们,那么他们以后的日子才不会难过。

虽然许华宏他们姐弟洗三、满月都是风光又热闹,不过对于许玉珍她们并没有什么影响,这里并没有小孩子什么事,只是苦了李氏。

侯府人口并不多,平日里李氏一个人操持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一到这种大肆宴请的时候就觉得力不从心了。

老太太说了要大办,请的人也多,从龙凤胎出生起李氏就忙得脚不沾地,再加上王氏自生后总是时不时有点不舒服,请医问药天天不断,气得李氏心口直疼,心里暗自骂了好几回装腔作势,只不过是一举得男,又是龙凤胎,就张狂的什么似得,好似只有她生的是金疙瘩似的。

只是李氏向来怕老太太,最近王氏势头正劲,老太太疼她疼得不得了,就是许玉元也说还是不要轻易惹了她,不然李氏只怕要狠狠的挫挫王氏的锐气了。

满月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还是依然请了三老太爷的大奶奶来帮忙操持,总算办的圆满。王氏心满意足。

之后便是冬至,过年,侯府上下忙成一团,因为黄姑姑已经辞了回乡,李氏便想让许玉元跟着理理家事,老太太自然同意。许玉元之前早有跟着李氏管过家事,况且下人中也没有敢不服管束的,所以做起来十分顺当,李氏顿时轻省了不少。

其中又发生了一件事,大年初一入宫朝贺后,皇太后竟然询问了老太太几句话,还提了提家里的两位小姐。老太太回来后对许玉元教导更加严格,时时盯紧,又深觉得自己孙女儿样样过人,实在没什么可担心的。

李氏自年前就在加紧给女儿做衣服打首饰,如今更是越发放开手脚,府中的人都知道了如今大小姐的事就是头一等大事,好在李氏治理下人很严,并没有什么流言流语传出。

比起许玉元那边,许玉芳这边就冷清了许多,一则她给母亲守孝,老太太也说了等孝期过后再说,二则内院当家人是李氏,亲生母亲已亡,王氏自然不会管这个,所以上下竞无人为许玉芳打点。

许玉芳自己并不着急,每日只是做针线,教许玉珍读书识字。胡妈妈看在眼里,着急得不行,有一日终于忍不住道“姑娘,虽说姑娘在孝期,只是有些事还是要早点准备的好,姑娘没个亲近的人帮着打点,太太过世时嘱托老奴要看着小姐同少爷们,老奴、、、”说着竟似要哭了,总亏是胡妈妈这几天见大房那边的动静,又想到许玉芳无人操持,不知道以后会如何。

许玉芳放下在为许玉珍做的鞋子,温和地对胡妈妈道“妈妈,好好的怎么伤心起来了,快坐下”摁她到小脚踏上坐了。

“妈妈为我操心我都知道,我正好也要同妈妈说这事”

“下个月我便要除服了,再到三月老太条那里肯定也要为我预备了。如今且不必想这些,那时候我已经有打算了”

许玉芳握住胡妈妈的手道“胡妈妈,我有件事要同你商量。”

胡妈妈忙道“姑娘,你说”

“我若是没有入选,父亲肯定要另外为我择一门亲事,这个就不必提了,相信父亲自己会有安排,若是我入选了,也不知前程如何,不管是哪一样,我都不打算带妈妈您走了”

胡妈妈急了“姑娘你可是嫌了妈妈”

许玉芳忙道“妈妈你说什么呢,我最信任的就是你,就是这样,所以我才要你留下来。”

胡妈妈大惑不解,她自赵氏去世就一直在许玉芳这里,心里也一直认定今后也要随许玉芳一块嫁出去。

许玉芳接着道“你留下来帮我看着六姑娘,还有五爷,我能信任的唯有你,所以你要留下来。王妈妈性子太绵软,珍儿还这么小,我实在放心不下。”

胡妈妈哽咽了“姑娘,您这么说妈妈当然只能留下来,只是你自己”

许玉芳道“这你放心,我自己总会好好的。父亲虽然疼珍儿,只是有些事也护不到,有些事就要你费心了。太太那边你要多注意着点”

“我省得”

等到赵氏禫日,禫祭后许玉芳、许玉珍、许华承、许华孝、许玉婉除服后着素服一个月,因老侯爷、老太太、许明武都尚在,所以每逢赵氏祭日之类便都较为简单,许玉芳等也不能计较这些。

到了三月份,王氏抖擞够了,十分慷慨的张罗着要给许玉芳做衣服打首饰。许玉珍倒不奇怪,王氏只怕是在盼着姐姐出门子。李氏知道了又骂了一句假惺惺,又怕别人觉得自己轻慢了侄女儿,也紧着张罗公中给许玉芳预备东西,王氏只是雷声大,想做做样子,自然不会真的出自己的体己,倒是公中给做了不少东西,都是两个小姐,自然也不能让许玉芳寒酸了。胡妈妈见了那些首饰同衣裳也觉得都不错,但还是叫许玉芳自己再多准备合适自己的。

家里的人已经纷纷为许玉元同许玉芳的参选紧张起来了,许玉珍心事重重,每日只跟着许玉芳。许玉珍与许玉芳只相处了两三年,心里自然十分舍不得,想到以后只怕连见面机会都少之又少,心里更加难受,越发黏着许玉芳。

一日,有皇太后内侍传旨,令老太太带许候府大小姐同二小姐觐见,老太太急急忙忙让许玉芳许玉元收拾进宫。李氏在家里坐立不安,老侯爷倒是没什么,只是叫人打听。皇家选秀自然不会只是到参选时才见一两面就定下了,那样才叫儿戏,除非是皇上妃妾又是另外,有些皇子正妃更是早早的看好了人选只等选秀就立刻定下。

一会儿夏管家进来回话“侯爷,太皇太后一共叫了三家的小姐进宫。除了咱们家,还有忠勇侯孙家的三位小姐,以及户部李侍郎家的二小姐”

老侯爷表示知道了,说道“你这几天多打听一下还有哪几家小姐进宫了”皇太后应该还有见过其他的小姐,还有齐家,听说这回也是有人要参选的,夏管家行礼退了下去。

到得晚上老太太带着许玉芳她们回来了,都先去见了老太爷,老太爷只是嘱咐两句就吩咐回去歇息,许玉珍看着许玉元神色,看得出有些不悦,再看看自己姐姐许玉芳脸上淡淡的,只恭敬地向了老太爷问安后就退下。

待到只有老太太一人时,便问老太太进宫的情况如何

老太太道“太后只是叫了过去说说闲话,问了各家小姐一些话,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我看太后好像对李侍郎家的小姐好像格外亲热些”

许是皇太后想先看看吧,老侯爷有些拿不定了,皇家的事既是荣耀也是危险。如今平亲王已经成人,今年就要选正妃了,只怕齐妃娘娘那里早有人选,还有一个礼郡王,一直不得皇上喜爱,拖到如今20还未有正妃,今年也是要选个正妃的。至于成亲王,据说与王妃成亲10年仍未有一子,府中侍妾倒是生有一男一女,只是据闻王妃善妒。

许玉元回房后李氏便紧跟着过来,问道”你是怎么了,进宫后回来就是这副样子”

“皇太后只理会那个李家二小姐,我们一帮人在旁边倒是陪衬的。”

她自来千娇万宠,那个样貌皆不如她的李家二小姐居然得太皇太后青睐使得她颇有些愤愤不平”

慈宁宫内

“皇祖母?”

“我今天见了孙家、许家同李家的小姐”,倒是发现了位不错的小姐”

“让皇祖母为我费心”

“什么费心,若不是当时我病着,怎么会任由别人给你指了那样一个人,弄的府里不成样子,这回由皇祖母看着,定会给你挑个好的,也好帮你打理好府上,免你后顾之忧”

底下的人忙跪下“孙儿谢过皇祖母,都是赖皇祖母庇佑才得有孙儿今天”

“快起来,说这些做什么。你如今这样我已经老怀安慰了。那李家的小姐自然就算了,李侍郎此人太过贪婪,就是他的女儿也是奸猾的很,我今天特意试了试她,果然就顺着往上爬了。倒是有一位许家的小姐,不卑不亢,端庄得体,我很是喜欢。而且家世也合适,若是她只怕别人也不会出什么怪招。改日我再请她同冯家小姐一起,看看如何”

第二十二章 参选(一)

顺安十八年本是大选年份,今上旨意凡是14岁至17岁的三品官员之家以上之女均要参选,已超18岁的可自行婚嫁,这是时隔八年之后的大选,户部自然紧锣密鼓地张罗起来,如今整个京中的动向都是参选这件事了。

许玉珍虽然年纪小,不过也听到了一些事情,据说皇太后这几日连着召见了柱国公的几位孙女,以及安乐侯齐家的小姐等等,就是宫里的齐贵妃也召了几家小姐进宫,一时众人都纷纷扬扬地讨论今儿谁入宫了,宫里又传出什么消息了,觉得自己无望的人家自然赶紧寻摸着亲事,只等走完过场便要立即择定亲事。

在参选前许玉芳同许玉元又被宣召进宫了两次,一次是同柱国公冯家的小姐,一次又是同齐家以及张家的小姐。难道就是这几次姐姐被看中的吗,许玉珍不得而知,虽然每次从宫里回来她都缠着许玉芳问这问那,但是实在也问不出什么来。

再说许玉芳总是嫌她年纪小,有些话也不会同她说。问了一两次许玉珍也就不问了,想得太多也没有办法,都是要看上面的意思。

许家在皇家并没有什么人,如今声势也大不如前,以自己祖父的意思,今年参选的卫国公太师太保张家、齐贵妃的娘家安乐侯、以及柱国公家论家世都是远胜许家,所以老太爷倒是有点放开了,中或不中还不是看上面的意思。

老太太倒是很高兴,一共入宫了三次,这也足以说明皇家还是有意的,就连齐妃那里也顺便召见过一次,老太太的心里存着一个想法,偷偷与老侯爷说了,老侯爷道“你不必想,平王那里怎么会舍了张家,就是齐妃的娘家只怕都得靠后”

老太太犹自有点不甘心“只怕咱们元姐儿有那造化也未可知。再说就是正位不敢争还有侧位呢”

老侯爷看了老太太一眼无奈道“若是为了正妃尊重自然不会在这一届就由立侧妃,你看之前成王立妃之时并无同立侧妃的,这么多年正妃仍无所出所所以这回才要选娶侧妃了”

“成王与平王怎能一样?”老太太刚想往下说,却看老太爷凌厉地盯着自己,才知道说了不该说的话。纵然如今平王风头正盛,只是成王却是皇后之子,名符其实的既嫡且长,皇后早逝,成王由皇太后养大,身份自然也不同一般。

只是以如今看来皇上并不立为太子,只怕心中还是偏向平王一些,齐贵妃宠冠**,无人能出其右,以后的事只怕也很难说,就连老太爷心里也是犹豫得很。皇家争斗若是站错了对只怕将来下场凄惨,甚至要牵连全族,可若是要谨守本分不争不抢,许侯爷也有些不甘心许家就此没落下去,而且只怕有时候也由不得自己,只能慢慢看着了。

许玉芳却没有时间在想这些事了,这些事自有长辈们在操心,她们也是操心不来这些,只是每日在调理身体,重新温习宫中礼仪。许玉珍现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拿鸡蛋给姐姐敷面,许玉芳也颇为享受,只觉得自己妹妹那软软的小手抚过面颊有说不出的舒服。

大选越来越近,许玉元却越来越忐忑了,她进宫了几次,已经深知自己家世并不是很显眼,已经早已不像之前那样胸有成竹。皇子选妃,自然是家世最为主要,她又不是要去做皇上嫔妾的,老太太的希望都落在她身上,越发使得她不安,眼见许玉芳悠然自得,只觉得一股气憋在胸口,又不愿输下阵去,每日也装得无事般。

李氏知道自己女儿的心思,虽然自己心里也是着急,却也不敢再去逼她,每日只是与她说话宽解,这样几日之后许玉元倒是真好了些,觉得自己还是希望颇大的。

大选设在七月,之前各家名册自然早已呈报户部,户部上程皇帝,皇帝亲自拟定了日期。初选共分三日进行,许玉芳许玉元两个自然在第一日初选,早上由许明武同许华仁送到宫门前与其他世家汇合登记准备入宫初选,其他人在家里等着,下午时分传来两位小姐均已被记名准备第二次挑选。

许玉芳同许玉元却是要晚一点才回到了家,初选被记名自然是意料中的事,也没什么可高兴的,若是连这一选都不过,只怕也要贻笑整个京城了。许玉元这时是早被严密的照顾了起来,老太太也说了任何人也不能去烦了她,倒是许玉芳并无严格,许玉珍每日仍是能同她一处。

到了第二次挑选时,仍是早上就要将人送过去,然后在宫门口等着接人,许玉元许玉芳又是均被记名留下,老太太对于许玉元被记名倒是没什么,只是许玉芳亦被记名倒是让她高兴了一下,觉得两个孙女都可以让皇上太后亲阅也是一种荣耀,就算许玉芳最后被撂了牌子也什么,至少能到最后一关已是不错了。

等到所有人第二次挑选完后,记名的呈报皇帝亲阅。宫中无皇后,按制后妃不能干预参选,虽然皇帝想破格让齐贵妃参阅,只是皇太后不同意,皇帝也只得作罢,好在平王的人选齐妃早就决断,皇上也已经同意,齐妃也不愿再争了,免得又惹得皇太后不快。

这样有资格亲阅的就只有皇上同皇太后两人,定下亲阅的日期,各家均得到了通知,自然都准备起来了。

此次能参加最后亲阅的并不多,除了家世显赫以充皇子妻妾的那几家,因有齐贵妃在宫里,大部分人家倒是没存着皇帝嫔妃的念头,况且稍稍存着这些念头的人家在第一第二轮之时就已被刷下了。老太太知道冯家、张家、孙家均有一两位小姐在第二轮时未被记名,倒是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名额未满,许玉元还是很有机会的。不过除了这些事,在第二轮复选时留下的一个三品官的庶女倒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位吴小姐据说生得甚是娇艳妩媚,据闻还精善舞技,这样的人居然能留了下来,不由得让人议论纷纷。

许玉珍却放在了心上,还特意问了一下许玉芳,许玉芳居然还见过此女,只说的确生得十分貌美,许玉芳自己就生得不错,能让她夸赞貌美的可见的确长得天姿国色,这样的人留了下来要么是齐妃放的手脚,要么就是皇太后故意找来的这一个人,许玉珍只盼着是后者,这样的话以后姐姐才有的用处。许玉珍又缠着问了下这吴家小姐的事,许玉芳知道却不多,只是见过一面,不过看许玉芳的样子倒是觉得这吴小姐十分聪明,许玉珍知道能让自己的姐姐觉着聪明的人恐怕手段也是不简单的。看来真是一个妙人!

许玉珍前世时并没有见过成王本人一面,却也知道他是个极能隐忍的人,只要自己的姐姐在他的大业上助他许多,以后的地位自然稳固,也一定能够平平安安地活下去。许玉珍知道自己姐姐的能力,只要自己不在成为姐姐的制肘,让王氏老是拿自己同许华承去制约许玉芳,许玉芳就一定能做得很好。

七月底,皇上开始了最后的复选,所有被记名的秀女在这次之后将会决定自己的命运,要么充入皇上**,要么指为皇子妃妾,要么就是宗室指婚,其他的撂了牌子的就自行婚嫁。侯府在复选的那一日送走了许玉芳同许玉元,并且只能在忐忑不安中静等着结果。老太太虽然焦虑,却还是勉强稳住了,李氏就显得很是焦躁不安了,时不时问有没有回来传消息的人。老侯爷沉默不语,也不知到底是希望中好还是不中好。

第二十三章 参选(二)

许玉芳同许玉元在傍晚的时候被送了回来,两个都被记名了,只是指婚的旨意并没有那么快下来。

就是这样已经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了,许家两个姑娘居然都被入选了,这又使得老侯爷忐忑起来了。他原先觉得皇子身子那几个位子未必未有机会,只有其他宗室之子或许会有机会,但是两人同时入选还是有点意想不到。

他把许玉芳同许玉元两人叫来细细地问了一下,并未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许玉芳得太皇太后同皇上多问了几句。

现下宫里还有几位被留宿的秀女,吴家小姐赫然在列,只是要做皇帝**的,所以还要留宿宫里观察。

老侯爷也只得耐心地等待上面的旨意,吩咐了家里人谨言慎行,不可多生事端。

上面的名额就那几位,想到这回入选的几家小姐,就连老太太也觉得有些悬了,她原先一直盯着平王身边,只是如今张家、齐家、孙家、冯家的小姐均有入选,许玉元在她们面前实在没什么优势,如果要这样算,只怕侧妃之位也没有希望,平王不可能立了一个正妃,又同时立两个侧妃。这样看来只怕许玉元入选只怕是会指往宗室了。

老太太向来心疼许玉元,虽则也有之前道士的一些话缘故,但是这真心疼爱却不是假的,想了想许玉元能够留下来已经着实不易,她这几日听老侯爷一说已知竞争十分激烈,所以那份心思已经有些淡了。现下就连许玉芳也被留下也算是大有脸面了,至少也能指个不错的亲事,对候府也是有好处的。

许玉元自来觉得自己高出许玉芳一筹,现在就是许玉芳也入选了,心里倒是颇有些不是滋味。她也知道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同一家中同时入选两人的极少,但是许玉芳又不是去往皇帝**的,她这样的身世也不可能会做皇子庶妃,这样就是说她如今与自己一样。心里窝着一口气,觉得平时真是小看了自己这个妹妹,不知道她是怎么得了皇太后同皇上青眼。这样回来的时候就一直审视着许玉元,好在她虽然素来高傲,也是她自来压过家里其他孩子的缘故,但是从小的教育却并没有少了,并未口出恶言,如今前程未定,只怕以后也有要靠着姐妹的时候。

李氏心中更是既喜且忧,喜的自然是许玉元入选,生怕许玉元指不到好的亲事,又生怕许玉芳反倒压过了许玉元,这样忐忑不安,就是家事也无心理会。好在下面的管事娘子等都是做惯了的,倒也没有什么。

一连两天,府中的气氛都很沉闷,只有许明武一人照常每日上衙,只是两次将许玉芳叫去说了话,许玉芳已经把母亲的妆奁都打理清楚,把账目仍是交由了许明武,只静等消息。王氏知道已有些蠢蠢欲动,只想着许玉芳快点出门,自己便有了理由。

八月初二,指婚的旨意在各家的焦急等待中依次下来了。首先是皇上特旨卫国公兼太师太保之嫡幼女张氏为平王正妃,然后是忠勇侯世子长女孙氏为礼郡王正妃,安乐侯之女齐氏为平王侧妃、、、

旨意到达许家的时候其他的旨意已经差不多都下了,接旨意的时候许玉珍自然没有分,只是消息立刻就传了出来,许玉芳指为成王侧妃,许玉元被指给了皇上异母兄弟瑾郡王的世子为世子妃。

许玉珍前世的时候大半时间躺在床上,并不了解这些世家之间的事,所有现在处处留心这些消息,仗着年纪小,有时候死磨赖磨的留了下来听。知道这回成王的侧妃总共立了两位,除了自己的姐姐,还有柱国公冯家的小姐。

老太太叹道:“不想成王竟然同时立了两位侧妃”她想说的是竟然皇上也同意了,就是宫里的齐贵妃也没办法阻挠

“柱国公心气颇高,被齐家压了这么久,只怕是急于攀上成王”国公爵位虽然高,但是有时候爵位也只是一个虚名而已,只是柱国公朝中势力依然有,他若想攀附成王自然不会拒绝,相比起来,许家就显得十分弱薄了。

“只是二丫头以后只怕很难”老侯爷想到此,也是无力,上有鲁王妃,虽然一直无所出,但是位置摆在那里,冯家又是家世显赫,这样许玉芳在王府中只怕要处处小心。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太皇太后一定要再立了芳姐儿不可,若想给成王寻个强劲的岳家只要冯家便可、、、老侯爷不愿再想下去,事到如今许家却不好太过高调了,就是二丫头嫁去做侧妃也并不表示自己就得站对了,全家人的性命更加重要。成王平王已经是势同水火了,许家力量单薄,既不能与张家抗争,就是冯家也得避开,不然只怕冯家以为许家因为许玉芳有什么非分之想,这样对许玉芳也是极为不利。只盼着芳姐儿自己能挣出来,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老太太倒是明白这些,而且她一向对许玉芳不甚上心,虽则这回选了皇子侧妃,但是论起以后也实在不能说是很好,尤其是现在平王成王如此,老太太自然是不希望老太爷掺和。

许玉元却有些愤愤不平,但是也只敢同李氏抱怨“那位孙家的小姐才貌皆不如我,却被指为礼郡王妃,我却要被指给那个京城的纨绔”

李氏也觉得有些难受,虽说指给郡王世子也不算差,只是这位世子有些恶名在外,据说长相也一般,整日胡天胡地,要许玉元配给这样的人也实在有些心里不平了。

老太太知道许玉元必然有些不平,李氏又不是特别会说话的,所以特意把许玉元叫了来自己房里道

“你自小在我身边,祖母疼你跟疼眼珠子似的。有些话也不得不与你说礼郡王不得皇上喜爱,你又有什么不平的。何况皇上的指婚你是我们能够置喙的。世子虽然传言如此,但是人也未必就是如此不堪,就算是真有些不妥,你是皇上亲自指定的世子妃,只要没有犯什么大错那便无碍。你个性如此要强,我原来想你若是被指为皇子侧妃于你也未必是好的,现在指为世子正妻岂不是皆大欢喜。你看看这平王王正妃同侧妃的人选,只怕以后都要有的闹了,就是你二妹妹也是一样。你自来聪明,也不用我多说,嫁了人之后性子可得收收了,要知道这女子嫁人跟在家可是大大不同。你如今就静下心来安心待嫁,什么也不要想了”

大选结果出来后因为人选并没有与众人的想法有什么太大的出入,宫中在大选之前的动向就已经说明了这些,虽然许玉芳入围成王侧妃有些意外,但是许家一向不打眼,又只是个侧妃,有强劲的冯侧妃在,众人也没有怎么在意。现在京中讨论盛行的只有那新封了昭仪的吴家小姐了。

据说这位吴小姐皇上亲阅后十分喜欢,就是皇太后也夸赞不止,皇帝破格封为昭仪时也没有表示不同意。只是众人都传说这吴小姐是齐贵妃找来制衡现在宫里正得宠的庄嫔的,但是太皇太后这样反应,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不想扫皇帝的兴吗,许玉珍想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指婚的旨意一下,就已敲定了婚期,许玉元要在九月二十八嫁入瑾郡王府,许玉芳入王府则是在十月,因为冯侧妃要先入府,之后才是许玉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