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秀-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明武抱着女儿笑道:承你吉言了!”

“黄莺姑娘来了”

许玉珍奇怪,黄莺已经进来笑道:二老爷,“老太太使我来给二小姐送生辰之礼呢”,捧了个小匣子上来,许明武赶紧称谢

“老太太说给姑娘留着玩的”

许玉芳忙留黄莺用饭,黄莺推辞:老太太还等我我伺候午饭,可不敢多留了”

黄莺刚刚走,又有李氏身边的翠儿过来了,送了一盒普通绢花

“大太太命我给六小姐送来的绢花,留给姑娘以后戴吧”说完也告辞走了

许玉珍想看来是因为早上老侯爷的那块玉佩,或者老侯爷曾经敲打过老太太同李氏,只是李氏这人,仍是如此刻薄,这样的绢花就是比平常丫头们用的也强不了多少,送这样的礼是想暗示什么?果然是一向嚣张惯了。

许玉芳就不管这些,只叫人把东西收了。

抓周后就是要吃长寿面了,许玉芳吩咐丫头们摆了上来,就只是长寿面同寻常的几样小菜,长寿面是高汤下的,十分的香,许玉芳挑起一条细的面条喂给许玉珍,许玉珍只咬下了一点便让人撤下了,也算是讨了意头,许玉芳自己吃了一小碗,仕女讲究骨感美,她如今的食量已经养得很小了,许华承才7岁却吃得不少,不过他向来长的比较壮,食量不小,许玉珍看着他们吃着面,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这样,大户人家的小孩一般吃奶吃到两岁左右,尤其是她自生来身子不好,现在许玉芳也只敢偶尔叫人喂一些肉粥或是糊糊,只不过她自己已经慢慢地不吃奶了,不管奶娘如何哄都不肯,许玉芳也只得每日叫人好好照看她饮食。

吃完了面,许玉珍困劲上来了,王妈妈便带他去睡了,因这几日许明武公务一直繁忙,许玉芳没有机会问他姨妈回京的事,现在正好能问了

“爹爹,上回姨妈派人来看我们说是姨妈姨父要回京了呢”

“你姨夫已经擢升都察院副御史,八月就要进京述职了”到底是当年探花出身,甄老大人又曾任过殿阁学士,自己的这个妹夫升得很快,就算是自己也比不上。

“那太好了,这样的话姨夫不就是正三品了”

“你小小年纪还知道都察院副御史是几品来着,看来我的女儿果然是不可小觑”

“爹爹你笑话我”

“爹爹怎么会笑话你,你这样能干,爹爹才能放心,不然只怕要被别人欺负”顿了一下苍然道“只怕爹爹到时护不了你”

“爹爹,你放心”

“你在家中也呆不了多久了,你娘亲又去了,爹爹虽然心里疼你们,但是终究代不了你们娘亲,好在你已经大了,知道自己拿主意,你有什么话要对爹爹说?”

许玉芳声音低了下来:“爹爹怎么知道我有话说?”想了一下抬起头道:“爹爹,我想以后留下黄姑姑”时间已经不等人了,若是不在王家女儿进门前取得爹爹的同意,王家女儿进门后只怕会有麻烦

晚上许玉芳把李氏送来的那盒绢花随手赏给了那些小丫头们。

第九章 甄家

八月十三,甄府的人来报说甄大人同甄夫人已于十二入京,让人告诉许玉芳等过了十五就派人来接,并送了些月饼同西瓜过来,许玉芳听了很高兴,也打点了些吃食让送去甄府。

八月十五,许家跟往年一样,大清早由老侯爷带领许家子孙子侄开祠堂行朔望之礼,晚上老夫人带领女眷们上香拜月,然后便在紫熙园内依湖的缀欢阁摆开席位赏月玩乐。李氏自许玉珍生日后态度有些变化,在明面上倒也不敢为难二房了,八月十五这天细心安排诸事,竟还对许玉珍嘘寒问暖,显得人越发谦恭良顺,老侯爷很满意。

八月十八,朝廷特旨擢升甄岱寒为都察院副御史,之后几天甄家一直有人上门恭贺,车水马龙,甄姨妈一直忙着,等过了好些天才让人来接,许玉芳回禀了老太太,只带了妹妹前去甄府。

到了甄府,先去见了甄老夫人,然后才去见了姨妈。到了甄夫人处,姐妹两人先请了安,然后许玉珍就被甄夫人抱进了怀里“那时才三个月大,现在就已经会走路了。珍姐儿,我是姨妈,知不道?”甄夫人同赵氏长的不太一样,赵氏温婉如兰,甄夫人却是十分爽利。

许玉珍清脆地叫了一声:“姨妈好”

“好好好,真是乖。一会儿见见你表姐同你表哥,让他们陪你玩”

“怎么承哥儿没来”

许玉芳笑道“这几天被父亲拘着读书,今天一大早就上学去了,所以没来”

“承哥儿才几岁,可不要累着了,伤了身子了”

许玉珍说:“哥哥壮”

“珍姐儿说的什么”

“是在说五爷身体壮实得很,不会累着的”王妈妈到底是整天跟着许玉珍的,明白她的意思

“没想到珍姐儿倒听的懂咱们说话了,你这个小人精”

一会儿甄家的几个孩子到了,甄家人口简单,甄老大人只有甄岱寒一个儿子,其余女儿均已出嫁,甄岱寒总共两子一女,均是甄夫人所出。甄老大人同老夫人都是明理之人,要不然甄姨妈当年也不能跟着丈夫外任去,那也是两老做主让她去的,也是因为甄老大人同老夫人身体都很健朗,老夫人更是家事的一把好手。

甄敏行13岁,甄敏宇9岁,甄蕊莹6岁,等见了面,两个男孩子就自己去了,因为也有话要同许玉芳说,甄夫人便叫女儿带着许玉珍去玩,让丫头婆子好好跟着。甄蕊莹是家里最小的女孩,这时见了母亲平时自己母亲常挂在嘴边的可怜的妹妹,觉得真是可爱的不得了,十分高兴地拿出许多东西给妹妹玩,再加上许玉珍一口一个“姐姐,姐姐”更让她高兴了,恨不得这妹妹就是自己的亲妹妹。她平时在家就她一个女孩,自然十分寂寞,许玉珍见她十分有兴致地指着那些东西给她看,又拿着东西逗自己玩,知道这个表姐是真心欢喜,便陪她玩了一天。

甄夫人同许玉芳在暖阁里说话,听说王夫人曾见过许玉芳姐妹,不禁怒道:“果然是上不得台面的,就这样上赶着,你母亲去了刚多久,老太太就这样急,已经去了的人连这点体面都不给,真真是老糊涂了”

许玉芳自然不好接话,只好沉默。

甄夫人看着她的样子,叹了一口气道:“你也不要忧心了,名分在那,她是个续弦的,进门之后也不敢如何。况且也有你父亲在。”

“姨妈,我听说王家三小姐是老太太的表侄女”

“什么表侄女,她母亲不过是李家旁支的一个庶女,虽然定国侯府是高门大户,但是王大人身为庶子是早分家出来了,这关系跟你说也说不清,也不知那王夫人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让老太太看上了”

许玉芳听了更加忧心,既然母亲有这样的手段,那这女儿?若是个有手段又不厚道的,今后弟弟跟妹妹们日子?

甄姨妈见她这样,想起死去的姐姐,觉得十分可怜:“好孩子,你放心,有你祖父、父亲在,不会叫人欺负了你们去,还有姨妈在,有什么事都可使人来与我说”

“姨妈,我没什么,只是弟弟妹妹们年纪小,我担心他们”

“担心也无法,你父亲总是要续弦的,我也没见过那王家小姐,不知道是个怎样的人。对了,锦佩如今怎样?”

许玉芳不知道甄夫人怎么忽然转到这上头去了,老实地答道:“锦姨娘整日在自己院里带着四妹妹,也不怎么出门,只说要给母亲守孝”

“她原是你母亲的陪嫁丫鬟,原本是个极忠心的,只是不知道如今是不是变了”

“她倒还好,也不多事,母亲在时待她也不错,她又生了四弟和四妹,父亲也算看重她”

“是不是个有良心的只看以后吧。这个先不说了,你说你有事要跟我说”

“是,我有件事要求姨妈呢”

“什么事?”

“我想留下那宫里出来的黄姑姑”

“就是老太太请来的嬷嬷,这又有什么难的,若是那位姑姑自己愿意直接留下就是,难道是老太太不同意还是你大伯母刁难”

“我若是现在就提这事,只怕这黄姑姑也留不住了,老太太必然会十分震怒,就是大伯母也不会轻易如我的愿,她们只会以为我居心不良,暗中偷偷地挖自己姐姐的墙角,老太太给大姐姐挑的都是家生的人,以后给我挑的自然也是老太太自己的人,胡妈妈年纪大了,我身边没有能干的人。这黄姑姑在宫里呆了许多年,她不想回乡,也没有去处,我正好想把她留下来,以后什么事也能时时提点我”

“姨妈要怎么帮你?”

“另外一位嬷嬷过年前一定要回乡了,祖母的意思是再让黄姑姑再教上半年,半年过后姨妈能不能先帮我安排她的去处了,我跟父亲说了,到时父亲会安排的”

“那好,我自会安排好的”

“多谢姨妈”

甄夫人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原本是想着把芳姐儿配给自己大儿子的,只是老太太更属意别人,再加上芳姐儿也要参选,恐怕也是没有缘分。

许玉芳两姐妹在姨妈家呆到快黄昏了才回家,走时甄蕊莹眼巴巴地看着小玉珍被抱上马车,十分舍不得,许玉珍觉得十分好笑,不知道真的舍不得自己还是没有玩够呢。许玉芳回去的时候心情很好,打定主意到时一定要把黄姑姑安排好。

第十章 迫不及待

十月刚至,李老太太即与老侯爷商量二儿子的婚事:“如今一年丧期已过,侯爷,你看我们是不是挑个好日子前去提亲了”

老侯爷看了她一眼:“急什么,等过了年再说吧”

“宛若那孩子今年已经17了,再等下去岂不是耽误人家,再说别人看了也觉得不好看”老太太奇怪,这婚事是早已订好的,原本老侯爷也不在意,只说若是觉得姑娘好就行,怎么这会

“老二的心里只怕不痛快,我看他并不想这么急于再娶亲”

什么不痛快?

分明是心里还惦着那臻娘

李老太太感觉心里堵得慌,越发决定要尽快办了喜事“正是这样,所以才要快点定下这件事才好,如今老二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再说内宅长久没有女主人也容易生事。等娶了亲,老二有人照顾了,内宅也有人打理,更重要的是几个女孩子也需要母亲教导,不然一个放在姨娘那里能教到什么好的,珍姐儿也大了”

“随你吧,只是有一样,既是续弦,也不必办的太铺张了,如今圣上倡导节俭,咱们府上可不能犯了忌讳”

“只怕是委屈了宛若那孩子”

“她有什么委屈的,难道我们这样的人家入辱没了她,还是老二那样的人辱没了她”

李老太太并不争辩,她只想让人快点进门来,以免夜长梦多,倒也不想破费太多钱财在这上面。

老太太筹谋这事许久,媒人是早就想好,就请了安乐侯齐家的二奶奶为煤,上王家提亲,十月初八行了纳彩礼,测了年庚八字,占卜为大吉,女方占卜亦是大吉,便定下了十一月的婚期。

府里的阵仗很大,丫头婆子们都在纷纷议论,许玉珍自然知道了,王宛若要进门了,虽然说这是迟早的事,但是许玉珍之前一直不想面对,或许是不敢,这个给了她多少羞辱的女人,到了如今想来她都是恨。

自己的母亲到底是哪里不好了,竟惹得老太太这么不待见她,从而也不待见她们三个,前世许玉珍不明白,现在她仍是不明白,不过她却不会再想这样的事。

许明武被叫到父母面前宣布他将于十一月迎娶王家小姐进门,之前的事他一直不予理睬,反正总是要娶的,但是婚期定得这样近,他还是皱了下眉头

“婚期这样近,时间上是不是赶不及”

“已经看了日子,今年就是十一月廿十是个好日子,过了这个日子就只能等到来年五月份。好在你嫂子是个稳妥的,里面有她操持错不了,外面已经请了你叔叔家的华睿帮忙。你如今这样我总不放心,得赶紧把这件大事办了。”

许明武也不说什么了“让父亲母亲为我操心了”

老侯爷开口道“聘礼定了没有”

“已经定了,约是六千两。初三过大礼”

因为时间很较紧,新房也不能重新置办,李氏便吩咐将二房的正院稍微修缮一下,换上新的珠帘门窗便行了。

许玉芳一如往常一样,每日仍是照常去嬷嬷那学习,下午做做针线,逗逗许玉珍,看看账册之类。许是发现妹妹这段日子有些不安,晚上她便让人将许玉珍搬到自己屋里睡觉,亲自照看。

可是二房的其他人就像炸了锅似的,一时间议论纷纷,许玉芳惩治了几个多嘴的小丫头才好些,可还是禁不住暗处的窃语

许华孝如今搬到了外院,知道这件事后便赶紧去了锦姨娘那里,却见小院子里静悄悄的,锦姨娘正临窗做着小衣,看见他来了忙放下问道:“怎么这会儿过来,有什么事吗?”

许华孝坐下,制止了她要起身去拿吃“姨娘,你听说了吗,父亲十一月要娶新夫人进门了”

“嗯,我听说了”

“那你还、、、”许华孝想说那你还有心情这样悠然地坐着针线,可是对上自己生身母亲眼睛便不敢再说了

锦姨娘起来给午睡在炕上的女儿掖了掖被子,心平气和道:“老爷迟早是会娶新夫人的,什么时候又有什么差别呢?”

“姨娘你就不怕新夫人是个、、、”

“住嘴”锦佩厉声道,许华孝不禁瑟缩了一下

“有些话不是你能说的,你要记得”

见到儿子沮丧的样子,又柔声道:“你已经大了,不能还是这样毛躁。”

“我只是担心姨娘”

“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年纪已经大了,又有了你们,就算是看着这生儿育女的份上也没人会难为我”

“我知道了”

“你在外面读书怎么样,我也不懂这些,但是倒是听老爷说你文章做得还好”

许华孝心里一暖;道“姨娘,你放心,我一定会用功的”

“那就好,你在外面平常要多多照顾五少爷”

“弟弟哪里用我照顾,父亲都天天盯着他念书”许华孝酸酸地说道

“自古以来嫡庶有别,五少爷是二房的嫡子,老爷所有的期望放在他身上,对他期望自然很高,你不能生出什么不平之心,坏了兄弟情分”

许华孝有些尴尬“姨娘,我也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锦佩笑了“知道你懂道理了,现在嫌我啰嗦了,前段时间给你做了一双鞋,一会儿走的时候记得拿回去,是软底的,在屋里的时候穿着最是舒服了”

桂姨娘在晚上许明武到她房里的时候本想旁敲侧击地问一下新夫人的事,可是又怕惹恼了许明武,躺在床上的时候越想越安稳,便翻来覆去的,把许明武也给吵醒了

“你这大半夜的干什么呢”

桂姨娘委屈了,自己为了这事惶惶不安,他却连一个字也不提,人人都传遍了,他也懒得说一句。自己去见了一回老太太,刚问了一句就被轰出去了,后面老太太就再也不见他了

“老爷,妾身听说新夫人要进门了”

良久才听见许明武一声:“嗯”

这声嗯听不出任何喜恶,桂姨娘只得大着胆子说下去

“老爷,妾身心里很怕,新夫人进门后、、、”

话还未说完,许明武猛地起身,吩咐了外面的伺候,穿了衣服就去了书房,只留下桂姨娘愣愣地看着他大步地离开

第十一章 新人进门(一)

十一月京中流传成亲王府中一侍妾难产身亡,成亲王大发雷霆,发落了一批人,而成王妃在第二日太后降下旨意命她在府中为皇上太后诵经祈福,京中知道消息的公卿之家女眷不免纷纷揣测太后之意,而定国公鲁国公进冬之后身体日渐不好,据闻在听得鲁王妃之事后急怒攻心已经下不了床,太医院的太医成天地守在国公府里。京中各家议论纷纷,当然都是私下的,天家威严,不是能够随便讨论的。在这样大的八卦底下,安平侯府二老爷续娶妻室就显得小事一桩了。

许玉珍在半睡半醒间被丫头奶妈折腾了起来,换上衣服,梳理好头发。戴好各式镯子、金锁等,奶妈便把她抱到了许玉芳那里。许玉珍知道昨天王宛若进门了,整个侯府都忙忙碌碌的,对这个女人,不知道是否是前世王宛若的打压太过厉害,她依然是有点又恨又怕的情绪,以至于昨天一整天都有些怔怔的,连许玉芳都发现了,以为她是给什么吓到了,在许玉芳看来,自己妹妹这样的年纪是不会明白昨天的一串忙乱是为了什么。新人进门,她们原配嫡妻留下的孩子自然是不能看热闹去的,许玉珍又蔫蔫的,许玉芳便一整天陪着她在房里。

许玉芳早起刚打理好,见妹妹进来了便先抱了她,许玉珍乖乖地依在她怀里,两手搂着她脖子,低低地喊了声“姐姐”,许玉芳拍拍她的背“怎么啦?珍儿不舒服吗?”

王妈妈道“昨晚六小姐不知怎么的也不肯睡,哄了好久才睡了下去,却又睡得不安稳,早上起的时候还在睡着,大概是没睡够呢”

许玉芳两手轻轻地揉了揉妹妹的脸颊,亲了一口道“珍儿一会儿回来再睡,现在是不是饿啦”叫丫头摆上些吃的,自己随便吃了些,又喂了许玉珍一小碗鸡蛋羹,许玉珍吃不下,看到许玉芳担心地哄着她,只得勉强地吃了一些。出门前许玉芳还是不放心,想着妹妹这几天都有些不对劲,不像前段日子那样活泼,是不是应该请太医来看看。

往常许玉芳姐妹都是跟着父亲一块去的老太爷老太太那的,但是昨晚新人洞房,一大早肯定是直接过去给老人敬茶请安的,许玉芳她们走到许华承那里,他早就在那里等候了,见了她们并未如往常一样逗许玉珍玩,只是望着姐姐一脸的茫然和不安,许玉珍看着自己哥哥这样,反而生出了勇气,心里的那块堵住的那角忽然就有了出路“路都是慢慢走下去的”,她高声同哥哥打招呼:“哥哥”,许华承这才握了握自己妹妹小小软软的手,朝她笑了笑,许玉芳在旁边拍了拍他“走了,还要妹妹来安慰你,羞不羞”

许华承不好意思起来“姐姐说什么呢,我可是个男子汉”说着又有点心虚的寻求肯定问许玉珍“是不是,妹妹”

许玉珍大声地清脆地说“是!哥哥,男子汉”

许华承这才高兴起来“对,哥哥是男子汉,哥哥会保护你”

到了荣禧堂时,正堂已经被布置好了,许玉珍三个在偏厅里坐着,一会儿大房李氏、许明文、许华仁等就都到了,老太爷昨晚是歇在老太太这边的,所以李氏一时也不好进去伺候。李氏心情很好,满脸笑容地问候他们三个

“芳姐儿这身衣裳好鲜亮,正衬着你的肤色,梳的这发髻也好”

“大伯母取笑了,这衣裳是去年老太太赏的料子做的,都是沾了老太太的福”

许玉元在旁边听见轻轻地哼了一声,老太太不过是不好太过偏心才让人也给了她两匹,好的还不是自己都先挑了

“老太太就是心疼咱们姐妹,我这身衣服是前几日老太太命人做的,二妹妹说好不好看”许玉元今天穿的是鹅黄色的锦缎棉服,绣着梅花图案,头上戴着的佛手黄赤金小珠冠,月发显得整个人明艳又贵气。

许玉芳就等着许玉元上来要强把话引过去,不然这李氏这怕就是想提着王氏进门的事,谁知道她会说些什么。

“姐姐穿这身衣服才真是光彩夺目,这小珠冠更是精致,看着又风雅”

许玉元果然高兴的说了起来“你也觉着好看,这是少有的款式,叫了外面的如意八宝阁特意打出来的,不过若是直接叫人去买却是没有的”说玩还特意看了许玉芳一眼。

许玉芳知道她素来受宠,一向东西都是最金贵的,也不喜别人穿着所戴与她一样,只有像她这样受尽宠爱又无所忧虑的人才会在乎这些,自己每天忧心其他事都来不及了,便说道“这饰物这有姐姐才配得上,别人可没有这风采”

李氏眼见自己女儿横空出来抢了话,犹自不甘心,便把许玉珍抱到一旁,奶妈也不敢不让她抱,许玉珍也不闹,就想看看她到底想说什么。

李氏抱着许玉珍,逗她说“珍姐儿,现在都会说什么话了,说给大伯娘听听”

许玉珍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她,李氏往下说道“会叫母亲了吗,珍姐儿的母亲一会儿就见到了,珍姐儿知不知母亲?”

许玉珍开口了“知道”

“珍姐儿知道”李氏兴奋了,“那母亲是什么?”

“母亲,来帮伯母”虽然现在李氏或许是幸灾乐祸,但是以后她同王宛若一定会有矛盾的,许玉珍现在就要先让她不要得意忘形了。

所有人不可思议地转头看着还不到两岁的许玉珍,李氏脸上一僵,随即出现了精彩纷呈的表情。

许玉芳心里暗笑,又看李氏脸上表情不对,赶紧从李氏手里将许玉珍抱出来,又感叹自己妹妹居然说到点子上了。

一会儿老侯爷老太太起了,一行人先请了早安,下人就来报时间差不多了,一行人都移到了正堂,等着新妇敬茶。

“二老爷二太太来了”许玉珍看见自己的父亲走了进来,而他身边就是王宛若,许玉珍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第十二章 新人进门(二)

“儿媳给父亲大人请安”新上任的许侯府二太太王宛若将茶盘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礼。

“嗯”老侯爷拿起茶杯抿了一口,从侍立的人手中接过荷包放在了托盘上,淡然道“要恪守妇道,恭谨持家”

“儿媳谨遵教诲”再次行了跪礼后起身,另端起茶盘跪在李老太太面前

“儿媳给母亲大人请安”

“好好好”老太太十分高兴,笑眯了眼,美滋滋地接过茶喝了,给了一枝鎏金点翠的簪子同金累丝红宝石步瑶,这礼是算是给的十分重了,王氏欣喜异常,之前老侯爷那样漫不经心,王氏心里多少有点惴惴不安,现下老太太这样算是让她心安下来,也给了这家里的人一个信息。

那金累丝红宝石步瑶算是老太太东西中较为体面的饰物了,没想到却给了王氏,看来老太太心里还是十分看重她的,李氏不禁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位远房表妹:家世不显,人倒是长得还可以,肤色很白,冬天虽然穿的衣服较多,但仍看出身段窈窕,更主要的是看她这落落大方,一派谦和的样子李氏就知道:“她绝不是什么乖顺的人”

给父母请安敬过茶,自然就到兄嫂了,王氏屈膝行礼“嫂嫂请喝茶”,李氏接过茶意思地碰了一下,也只给了荷包笑说“都是一家人,弟妹不好这么多礼”

接着就是晚辈见王氏见礼了到了,到了许玉珍时,由乳母抱着行礼,许玉珍望着王氏的那张脸,心中早已翻江倒海。

敬过茶后见过礼后,老侯爷吩咐散了,许明武见女儿一早上就呆呆的,抱着她边走便问“珍姐儿这是怎么了,谁惹得你不高兴了”

许玉珍知道父亲真心疼惜自己,或许也有母亲临终托付的原因,但他自己是真的疼自己,便用手抓着他的衣服奶声奶气地说“爹爹,你没来看我”

许明武有些尴尬,捏着女儿的小脸蛋说道“就会赖着爹爹,以后若是你要好多天不见爹爹岂不是要哭成个泪包了”

王氏此时低眉顺眼地跟在许明武后面,还保持着新嫁娘的害羞,并不说话。

到了二房,许明武吩咐两位姨娘同丫头婆子过来给新太太见礼,王氏低头审视着面前两个姨娘,锦姨娘年纪是大了,可是却也已经有子有女了,儿子都已经到这么大了,她还是前头夫人的陪嫁丫头,不说如今老爷还宠不宠爱她,至少情分是仍在的,这个桂姨娘,既妖且艳,但是出身低下,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见礼完后,许明武直接揪着许华仁、许华承两个去了书房,官员成亲是有假的,他这两天暂时还不用上衙。许玉芳行礼要退下,王氏要留她,许玉芳道“谢太太,只是妹妹早起时有些不好,女儿要先带她下去歇歇,午时再来叨扰母亲”便下去了,可是两位姨娘却被留下了,许玉珍不知道王氏一开始会不会就给父亲两个妾侍一个下马威,但是前世的时候两个姨娘在王氏的手下的确被压得死死的。

回房时许玉珍被放在床上也一直睡不着,迷迷糊糊中总是梦见一些一些零碎的片段“用膳时不知被谁碰了一下,然后是王氏的责骂“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若是出去岂不是要丢侯府的脸”但她不是傻子,她知道是有人故意碰她的,她不知道是谁,很多很多这样的是,都是没规矩,不成器,太懦弱,身子还病歪歪,到最后她几乎都出不了院门了,这些前世的记忆像潮水般将她淹没,醒不过来。

许玉芳正在审母亲庄子上的收成,听到丫头来说六姑娘有些不好,赶紧过来看,却见自己的妹妹满脸是汗,双手十分痛苦地揪着被子,嘴里头还不停地说着胡话,饶是她向来稳重,这会也不禁急了,让人赶紧去报李氏去请太医,又让人去找父亲,许明武听说后赶紧过来了,闹得一阵人仰马翻。

老太太听了,不高兴道“大好的日子,六丫头这闹得又是哪一出,岂不是晦气”

黄莺劝道“老太太别着急,兴许只是点小病痛,要不我过去看看”

“真真是不懂事,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日子,搅得人不得安生”

黄莺有些哭笑不得,这小孩子生病还能挑日子生啊,何况也真不是什么要紧事,却知道劝老太太也没用,老太太反正是对二房的少爷小姐们没什么好声气的,只是不知道这新的二太太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老太太会不会另眼看待。

太医来看了之后,只说有点发热,其他的没什么,写了方子开了药就走了说是不吃也可,许玉珍已经醒了,只是人还有些虚弱,大概是那梦耗了她太多的心神了,许明武见她醒了过来吁了一口气,吩咐王氏道“你先自回房用膳去吧,有什么事就吩咐下面的人”

王氏低低地应了声是便下去了,徐玉珍恍然的看着她乖顺地离去,不知道她今生到底什么时候会变成前世的那个刻薄样。

灯下,王氏坐着卸妆,问着新进门的丫头“二老爷呢,”

“老爷在前院,说是有人过来了,恐怕要一会儿才能回内院”

小丫头说完就下去了,王氏手里的梳子狠狠地摔在台上

“我的小姐呀,仔细你的手”奶妈周妈妈赶紧劝道

却又见王氏盯着她看,知道自己说错了“是老奴糊涂了,太太,老爷有公务,一会儿恐怕自然就过来了”

“你也见到了,我才进门第一天,大早上的他就先紧着他那两个儿子读书,下午他那女儿有装病卖娇,晚上他又不愿意回来,这还把我放在眼里吗”

周妈妈知道自己的这个主子平时太过跋扈,得到了这么一门好亲越发觉得自己了不得,只是做人续弦岂是容易的,好在她在外面仍是能收敛的,只愿她快点站稳脚跟,老爷多多地疼惜她,不然她们这些身边的人恐怕就要吃苦了,连她这个奶大了她的人都能随时不给脸,何况其他人。

第十三章 教养

京城的天气渐渐地冷了下来,王氏进门几日也渐渐的认了些亲戚,王氏虽然出身小户,但是待人接物还算甚有一套,尤其是世家亲戚间的老人长辈对她甚是夸赞,李老太太很是欢喜,不管怎么说这个儿媳妇是她选的,这样也算是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