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妾-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子,露出一脸的无奈来。

    下面六皇子一边呜呜的假哭,一边偷偷睁开一只眼,偷偷抬头去瞄徐莺,见她手上仍还扬着戒尺,不由更加大声更加可怜的装哭起来。

    皇帝和四皇子就是在这种时候走进玉福宫的。

    皇帝看着抱着徐莺的腿好似在哭的六皇子,不由边走边开口道:“这是怎么了,暎儿怎么哭了。”

    六皇子一见皇帝来了,身上的底气顿时足了几分,马上弃了徐莺,走到皇帝面前重新伸出手抱着皇帝的大腿,呜呜的喊了一声“父皇”。

    皇帝伸手将他抱了起来,然后看着他道:“怎么了,我们暎儿怎么了?”

    六皇子转头小心翼翼的望一眼徐莺,又转过头来看着皇帝,然后道:“父皇,儿臣下次再也不敢了,儿臣再也不将那个姐姐的头发割掉了。”反正她也没有头发可割了。

    皇帝是知道六皇子跟宁昌公主的芮哥儿打赌,将住在漱玉宫的丁秀女的头发割了的事情的。开春后进行了选秀,三轮过后如今还剩下最后一轮检阅,新的秀女如今都住在漱玉宫里。

    这些秀女里头,总是免不了有心里活泛的,其中以这个姓丁的秀女最甚。如今一到五的皇子全都住进了皇子所,秀女们接近不了,唯有一个六皇子,年纪小,丁秀女大概觉得六皇子好哄,便装出一副温柔知心大姐姐的模样,想要接近六皇子进而达到别的类似于“接近皇帝”的目的。

    结果丁秀女哄着哄着,正得意洋洋于六皇子真好哄的时候,六皇子突然问她道:“姐姐,你的头发真漂亮,能让我剪一点点吗?”

    丁秀女还真以为只是剪一点点,也没问六皇子要剪她的头发做什么,很爽快的点头了,为了能接近皇帝,剪一点点头发算什么。

    结果六皇子根本不是剪一点点,而是咔嚓几声全都将她给剪掉了。这时候的审美观可欣赏不来短发造型,丁秀女发现自己头发只剩下寸余长的时候,连哭都哭不出来,一回去就准备找绳子上吊了。

    四皇子不喜欢漱玉宫的那些秀女,对他来说,那些人进宫其实就是想要和他母妃抢父皇的。听到六皇子的话,不由对他竖起了一个拇指,道:“做得好,像是我弟弟。”

    小孩子总是喜欢别人夸奖的,特别是对自己做的很得意的事情,听到四皇子的话,六皇子不由对着四皇子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来——果然还是哥哥懂我的心啊。

    徐莺闻言瞪了四皇子一眼,在他脑袋上敲了一戒尺,道:“昭儿,你再教坏你弟弟,小心我揍你。”

    四皇子连忙耸了耸肩,然后做了个封嘴的动作。六皇子则早忘记哭的事情了,看到哥哥被母妃打还很高兴,在皇帝的怀里捂着嘴巴笑起来。

    皇帝也不觉得是自己儿子的错,只觉得丁秀女活该,于是对徐莺道:“我还当什么大事呢,就这点事,也值得你动手教训暎儿。”

    什么不是大事,头发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来说,无疑是命根子。六皇子跟人打个赌就将人家的命根子剪了,这事情很严重好不好,她都听说,丁秀女回到漱玉宫之后,都在找绳子上吊了。而且六皇子实在太调皮了,简直是四皇子小时候的第二个翻版,徐莺有心想要压一压他的性子,免得他无法无天了。

    徐莺十分不满的唤了一句:“皇上。”

    皇帝有心想要护着儿子,抱着六皇子坐下来,对六皇子道:“来,跟你母妃说声我知道错了,然后这件事就算揭过去了。”最后一句话是对徐莺说的。

    六皇子很听话,马上声音清脆的道:“母妃,我知道错了。”

    话都还是坐在皇帝的膝盖上说的,认错得一点都不真心。皇帝然后转头对徐莺道:“好了,暎儿知道错了,你将戒尺放下来吧。”

    然后徐莺无法了,这当老子的要纵容自己的儿子,她这个当妈的还能如何。
第178章
    四皇子练了一下午的球,身上脏兮兮的,又出了一身的汗,又因为不想和二皇子一起回皇子所,所以未来得及换一身衣裳就来了玉福宫。此时站在屋子里一熏,将屋子都熏出了一声的汗臭味。

    徐莺向着他皱了皱眉,嫌弃道:“一身的汗臭味,快去洗个澡换身衣裳,我让梨香提水给你。”四皇子虽然搬进的皇子所,但每年玉福宫里也会备一些他的衣裳。

    四皇子故意笑嘻嘻的往徐莺身边凑,道:“母妃,你以前不是说儿子身上是香的吗,臭的也是香,你现在不带这样嫌弃人的。”

    徐莺瞪着他,举起手来作势要打,对他道:“你去不去。”

    结果四皇子在她手举起来的时候,就一溜烟的往内室里面跑了,绝对比兔子还快。等进了内室的门,又从里面伸出头来,对徐莺道:“母妃,我不要宫女伺候,你让太监来伺候我洗澡。”

    四皇子自从六岁开始后,大抵懂得了些男女之别,便不大喜欢宫女伺候他洗澡这一类的私密之事。徐莺是有些不明白,儿子听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一个人,结果对这种事却会这么害羞。她闻言也只是对他挥了挥手,道一声:“知道了。”

    徐莺去让人给四皇子打水洗澡,又亲自去帮他找了干净的衣服,等出来后,看到六皇子正跪到小榻上,皇帝坐在他的身后把着他的手在描红。

    徐莺想了想,也不去吵她们,然后干脆吩咐人去公主所和皇子所将三公主和五皇子都叫过来,让他们到玉福宫来吃完饭。

    皇子公主满十岁就要搬到皇子所和公主所去,但这一代的皇子们,因为二皇子开了先例在七岁的时候就住去了皇子所,所以四皇子等人都是七岁的时候就搬去了皇子所,三公主因为徐莺舍不得,反而多留了她一年,直到去年她十一岁的时候才让她搬到公主所去。五皇子在去年满了七周岁,跟他的哥哥们一样,也在那时候搬去了皇子所。

    徐莺只觉得好像一夕之间,几个孩子全都离开了自己,原本热热闹闹随处听得见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的玉福宫,顿时冷清了下来,徐莺有时候也是会觉得空虚寂寞的。就连六皇子都不喜欢呆在玉福宫,一有空的时候就喜欢往皇子所里四皇子和五皇子那里跑。四皇子和五皇子在皇子所里都给六皇子留了屋子,许多时候四皇子干脆夜不归宿了,而这更加深了徐莺的空虚寂寞之感。

    趁着今天皇帝和四皇子、六皇子都在,正好将三公主和五皇子都叫回来一起吃饭。

    三公主和五皇子来得很快,而且他们是一起来的。

    十二岁的三公主已经长成了一个十分明媚清丽的大姑娘了,穿着一身银红色的衣裳,衬得人明眸善睐、眉目如画,头上梳着双螺髻,简单的插了几样珠花,脖子上带了一个镶宝石的璎珞圈,身上简简单单却又显得雍贵。

    她长得有六分像徐莺,三分像皇帝,剩下的一分则像她自己。从外面神采飞扬的走进来,一进门便笑着喊道:“母妃。”

    而八岁的五皇子正在褪去孩子的稚气,往大男孩的方向长。穿着一身宝蓝色的衣裳,气质沉稳柔和。五皇子与四皇子和六皇子不同,是个安静的美男子。进来后也是十分规矩的给皇帝和徐莺行礼。

    五皇子最近在快速的窜个子,徐莺看着他,只觉得比上次又高了些,于是伸手拉过他道:“来,跟母妃比比,你是不是最近又长高了。”

    徐莺比了比,感觉是高了一点,上次比的时候,五皇子的头顶离她的下巴还有一段距离,现在感觉已经快长到她的下巴了。徐莺怕这样量得不准确,干脆又推了他到画有刻度的墙上比了比,然后道:“比上个月是长高了一点,看来以后做衣裳,要给你重新量尺寸了。”上个月量的时候,五皇子还只有1米39不到,现在量已经有1米40了。

    三公主也已经到了在乎自己身高的年纪,见了连忙推开五皇子道:“给我量一下,给我量一下。”说完挺直了身体站到墙上,抬头挺胸,然后问徐莺道:“看看我高了点没有。”

    徐莺在她脑袋上比了比,然后道:“比上个月高了两公分。”

    三公主闻言高兴起来,问徐莺道:“我以后能长得比母妃你高吧?”

    徐莺点点头道:“能,肯定能。”

    三公主大概是那种提早发育的类型,她现在是周岁十二,但身高却已经快有一米六了,跟只有一米六五的徐莺站在一起,只差了一个额头。不过现代的科学说,小孩子的身高跟父母身高的平均值有关,皇帝有一米九,这样一算,三公主大概大概能长到一米七五。

    三公主量玩后,四皇子正好从里面走出来,徐莺见了,干脆也将四皇子叫了过来道:“来来,昭儿,母妃也给你量一下身高。”

    四皇子很嫌弃的道:“母妃你好无聊。”他话虽然这样说,但还是乖乖的走了过来,站到了墙上,然后抬头挺胸。

    徐莺看了一眼后惊讶道:“咦,你比上个月高了许多。”说着用手在他头顶上比了比,道:“有差不多一米五五了。”

    六皇子看着哥哥姐姐们在量,也有些坐不住了,从皇帝怀里溜溜的滑了下来,然后跑过来拉着徐莺的袖子道:“母妃,我也要量,我也要量。”

    徐莺只好将这颗小豆丁放到墙上比了比。

    六皇子兴致勃勃的问道:“母妃,我长高了多少?”

    徐莺看着他跟上个月没有变化的身高,有些不忍心打击儿子,于是笑着对六皇子道:“呃……暎儿现在的身高留到以后再长。”

    话虽然说得委婉,但六皇子也不是听不懂的,顿时扁着嘴失望起来,原本兴高采烈的脸也顿时如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了。

    六皇子仰着头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四皇子和五皇子,然后十分担忧的道:“我以后会不会一直长不高,然后芮哥儿他们会不会笑话我?”

    四皇子最爱欺负弟弟,很认真的对六皇子点点头道:“会,你以后就这么高的了。”结果却被三公主用拳头敲了一个爆栗。

    皇帝抱着四皇子安慰道:“我们暎儿现在还不到长高的时候呢,等你和哥哥们一样大的时候,一定能长得比哥哥们还快还高。”

    六皇子的担忧却一点不减。

    不过小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六皇子很快就忘记了身高的事,跟四皇子和五皇子追着跑起来。玉福宫现在很难得有这么热闹的时候,徐莺的心情也跟着愉快起来。

    等用过了晚膳,皇帝跟四皇子两个人摆了棋盘要下棋,五皇子这个好哥哥提了六皇子要听他背书,徐莺则跟三公主在另一边说悄悄话去了。

    三公主盘腿坐在小榻上,手放在小几上,手托着下巴问对面的徐莺道:“……大姐姐要出嫁,我和二姐姐、四妹妹她们商量了,准备每人送她一样东西。母妃,你说我送什么好?”

    大公主今年满十八岁了,她的亲事是前两年就定下来了,定的是孝昌长公主的长子,大公主的亲表哥贤哥儿。

    孝昌长公主早就提出想让贤哥儿娶了大公主的,皇帝不想大公主远嫁,所以当时并没有答应下来。两年前孝昌长公主再次提起的时候,大公主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消息,主动跟皇帝说愿意嫁到云南穆家去。

    大公主此举多半还是为了二皇子,云南穆家几代人镇守云南,手握云南的兵权,在大齐一直有特殊的地位。穆家主动让宗子求娶皇家的公主,其实于皇室于穆家都是有好处的,穆家主动向皇室表忠,而皇室也可以对穆家放心。当年穆英求娶孝昌长公主,除了是真心爱慕孝昌长公主之外,也有这一层原因在。

    但不管如何,穆英作为皇帝的姐夫,在当年皇帝争地位的时候,却是出过不少力的。如今大公主和二皇子的处境,跟当年的皇帝和孝昌长公主颇有点相似之处,当年孝昌长公主为了弟弟远嫁云南,大公主或许也是想要效仿当年的孝昌长公主吧。

    既然大公主自己愿意嫁到云南去,皇帝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念着大公主是远嫁,所以定了让她满十八岁再出嫁。而大公主的婚期定在两个月后,但因为云南路途遥远,皇家送亲的队伍下个月就该出发了。

    徐莺问三公主道:“二公主、四公主她们送的是什么?”

    三公主道:“二姐姐的女红好,给大姐姐绣了一副观音持瓶图,她好像是从半年前就开始绣了,现在差不多绣好了。四妹妹准备送大姐姐一张焦尾古琴,很是珍贵,大姐姐喜欢弹琴,这礼物虽不是四妹妹亲手做的,但也合大姐姐。六妹妹送的跟四妹妹送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一本叫《猗兰调》的古琴谱。大姐姐一直很想要这本琴谱的古本,但一直没找到,没想到六妹妹会有。”

    徐莺却一点都不奇怪,沈家在前朝时候就是世家,后面跟着高祖打天下得了爵位成了勋贵,但世家的底蕴却还是有的,许多沈家有的好东西只怕连皇宫里都没有。

    三公主又继续道,脸上露出嘲弄的神情来:“五妹妹最好笑,你猜她准备送的是什么?是一本自己的诗集。”

    赵婳素有才名,五公主大概遗传到了她的才气,刚刚十一岁的年纪,就已经写了不少的诗作出来了。不管这些诗作写得如何,但总之是十分受到奉承她的那些大臣之女的高捧的,五公主“才女公主”的名气是打出来了。不过三公主真不明白,五公主送大公主自己的诗集,究竟是卖弄呢还是卖弄呢。大公主拿着她的诗集能干嘛,能当饭吃还是当茶喝。还不如送两斤大米呢。

    徐莺听着也笑了起来,然后给她出主意道:“你不是会画画吗,你画幅画给你大姐姐吧。”

    三公主念书和女红都不算出彩,但画画却十分有天赋,画的画连皇帝都常称赞的。

    三公主却有些犹豫起来,问道:“这样好吗?会不会太随便了。”二公主送的观音持瓶图绣了半年,四公主和六公主送的焦尾古琴和古琴谱是千金难买的名贵之物,她只送一幅画,会不会显得她太敷衍了,让大公主觉得她没将她放在心上。

    徐莺道:“别的贵重之物你大姐姐也不缺,不过是姐妹之间送点东西留作念想而已,所以还是自己亲手做的东西才能表示心意。嗯……”徐莺想了想,又继续道:“画个意头好的话,到时候让你父皇给你题字,盖上你和你父皇的私印,然后再送给你大姐姐。”

    三公主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主意,所以暂时接受了徐莺的意见,然后跟徐莺讨论起要画什么东西来。

    三公主和四皇子他们在玉福宫留得有些晚,皇帝看着天色,干脆让他们直接在玉福宫留宿。

    徐莺去洗澡,出来后却看到皇帝正站在书案前写着什么,写了一会,又提着笔沉思一会。见到徐莺出来,又招了招手让她过去。徐莺伸出头看了一眼桌面,却见上面的宣纸写着“宝庆”二字。

    皇帝指着纸上的两个字问她道:“你觉得这两个字如何?”

    徐莺道:“挺好的,寓意好。”她觉得这两个字有点像是封号,便又问道:“皇上,这是给大公主拟的封号吗?”

    大公主将出阁,按理该有封号了。

    皇帝点了点头,接着又将桌面上的纸拿掉,伸手揽过她,然后把着她的手,在纸上写下“安乐”两字。写完又问她道:“你觉得这两个字好不好?”说着顿了顿,又接着道:“我准备将这两个字以后用作昕儿的封号,安乐,平安喜乐。”他转头看着徐莺,继续道:“我希望昕儿以后都能平安喜乐的。”

    徐莺心里却在打着鼓,安乐啊,这名字好是好。只是这名字总让徐莺想起当年看大明宫词时,那个李冰冰演的杀父想当皇太女的安乐公主。还有安乐,安乐,安乐死。这样一想,这个寓意挺好的封号,让她怎么看怎么觉得晦气啊。

    徐莺对皇帝道:“我看不如将这个安字改掉,改成‘长’字,叫长乐公主。”

    皇帝想了一会,然后点点头道:“也行,长乐长乐,长乐无忧,寓意也好。”

    皇帝又在纸上写了几个封号,比如说“永康”“福清”“安成”之类的,这大约是皇帝想了准备给二公主和四公主等人以后的封号。

    徐莺见他写得认真,便没有打扰,自在旁边认真的看着他写。

    皇帝写了一会之后,然后才放下笔,接着又跟徐莺说起道:“曦儿出阁,我准备让晅儿和昹儿一起去送亲,你觉得如何?”

    这既不是自己的女儿出嫁,皇帝也没打算让她的儿子去送嫁,这几乎可以说是跟她没关的一件事,所以徐莺没有意见,笑着道:“皇上决定就是。”

    皇帝大概也没想让她提出什么意见来,只是想跟她说说这些事而已,又接着道:“曦儿是嫡长公主,又是我第一个出阁的公主,婚事应该要办得盛大一些,所以我准备让晅儿和昹儿一起去送亲。昹儿是曦儿的同胞弟弟,何况曦儿又是为了他……”皇帝说到这里,却没有说下去,而是继续道:“于情于理,昹儿都该去送曦儿,也正好可以让昹儿去历练一下。”

    徐莺没有插话,只是慢慢听着皇帝说。皇帝说的话题也挺跳跃,一会说到要让大皇子和二皇子出去历练,一会又说到大公主的嫁妆问题上来,比如说要在云南就近给大公主划一块两万亩的良田给大公主做嫁妆之类的,最后又颇有些感叹的叹了一口气道:“我对不起先皇后啊。”

    当年在东宫先皇后为他做了许多,虽然后面也骗过他,但终究是功大于过。但对她留下来的两个孩子,他却没有好好照顾好,特别是昹儿,他的性子会长成这样,他要负一半的责任。是他这个做父皇的,没有好好教导好他。

    徐莺没有说话,只是伸手抱了抱他,如同在安慰他。

    皇帝也只是那么感叹了一会,很快又将心情调整过来,反手拍了拍徐莺的手,然后道:“好了,已经晚了,歇了吧。”说着拉了徐莺进了内室。

    徐莺还以为皇帝今天会没兴致的,毕竟刚刚还在伤感来着,但等上了床,宫女放下帐子出去后,皇帝突然侧身揽过她,亲了亲她的嘴角问道:“你的身子干净了吧?”

    这几天徐莺身体挂红,皇帝虽然还是每天歇在她这里,却都只是纯睡觉。皇帝虽然不是重欲之人,但正值精力旺盛的年纪,旷了几天,现在又是美人再怀,自然会想。

    徐莺笑着在被子下面勾了勾皇帝的腿,道:“你自己检查。”

    然后皇帝就检查去了,接下来自有一段旖旎的春光。

    都说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徐莺现在还没有三十岁,但却也差不多到如狼似虎的年纪了。所以格外配合皇帝的激烈。

    床上吱吱呀呀的声音,徐莺抓着身下的被子,身体里面一颤一颤的,只觉得心肝儿都要颤抖出来了。

    皇帝埋首在她的胸前,吮吸着胸前的樱桃,手扶着她的腰,下面则是忽深忽浅的运动着,过了一会,皇帝突然从她胸前抬起头来,一边喘着气一边笑着道:“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小娘子可是狐狸精所变,才会引得相公我这样欲罢不能。”

    徐莺伸手攀着皇帝脖子,抬起头来在皇帝脸上和脖子上啃了几口,然后笑着问道:“那臣妾这只狐狸精,伺候得皇上舒不舒服呢?”

    皇帝没有再说话,而是用行动来表明,他现在很舒服。徐莺也很舒服。

    巫山**,骤雨初歇,等**歇下之后,徐莺只觉得自己现在整个身子都是懒洋洋的,慵懒的躺在皇帝胸前。

    皇帝仍还轻轻的在她身上抚弄着,将拿着她的手指放到嘴边一个一个吮吸着,给徐莺另外一种的温柔。

    过了许久之后,皇帝才放开她的手指,微微动了动身体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然后又轻轻将她抱上一点来,接着道:“对了,你弟弟和敾儿过两日要回京了。”

    徐莺从他胸前抬起头来,高兴的问道:“真的?”接着又有些疑惑的问道:“回来干什么?”

    徐鸰自从五年前去了福建之后,回京的次数屈指可数,上一次回京,还是两年前的事了。

    皇帝用手指勾了勾徐莺的下巴,笑着道:“回京谢恩。你弟弟这几年在福建干得很不错,我准备升他的职。”

    徐鸰在两年前的时候已经以军功升了副总兵,再往上升,就该是总兵了。而这可就正式是领一方军队的大员。

    皇帝道:“福建总兵上次负伤留下了腿疾,已经不再适合留在战场,我准备将他召回来塞到五军都督府去,你弟弟在福建待了四五年,对福建熟悉,所以我打算让他接替总兵的位置。”说着又笑着道:“如何,我给了你弟弟这么大一个恩德,你是不是该对我有所表示?”

    徐莺一时都有些被这个消息震蒙了,好一会之后才高兴的对皇帝谢恩道:“谢皇上。”

    皇帝道:“如何谢?”

    徐莺啃着他的下巴笑着道:“以身相许。”

    屋里接着又是一阵巫山**。
第179章
    朱敾和徐鸾一起走了进来,一眼便看到了坐在正殿上的徐莺。倩笑嫣然,清丽无双,她的容貌和四年前没有丝毫的变化。只是身上的雍容之气比以前更足了些。

    朱敾和徐鸾走上前去,给徐莺行了礼,徐莺连忙笑着让人将他们扶了起来,道:“快起来,这里没有外人,不用那么多礼。”

    朱敾和徐鸾谢了恩,这才从椅子上坐下。

    徐莺也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妹妹和弟媳,朱敾四年前成了亲之后便跟着徐鸰去了福建,徐莺不常见到她。上一次见她还是两年前她跟着徐鸰回京的时候,那时她刚回到京就被诊出有孕,来见她时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光彩。如今她脸上依旧可以见到这种幸福的神采,但却脱了以前略带着的稚气,多了些妇人的沉稳——生了孩子的女人,总是多了些不同的。

    而徐莺与徐鸾则是三年未见了,三年前孟文硕外放,徐鸾带着孩子同行,直到两天前才回京。大约是因为舟车劳顿,徐鸾的脸上有疲惫之色,脸色有些憔悴。

    徐莺是没有想到她们竟然会走到了一起在同一天进宫来见她,不由开口问道:“你们是碰巧遇上,还是约好了今天一起进宫的?”

    朱敾比徐鸾多了几分爽利活泼之气,笑着道:“我们是约好了一起来见姐姐的。不过说巧也是巧,前两天我和相公回京,在城门口也刚好碰见了回京的二姐和二姐夫,于是我们约好了今天进宫。”

    徐鸾笑着点头附和。

    徐鸾道:“所以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就是缘分。”

    朱敾和徐鸾都笑了起来。

    徐莺又问起道:“你们怎么不将孩子一起带进来?”

    朱敾道:“孩子还小呢,等他大些再带进宫来给姐姐看看。”朱敾和徐鸰的孩子是前年冬天出生的,因为出生在福建,所以取名叫徐闽。如今孩子只有一岁半,才刚刚会走路的年纪。

    徐鸾则道:“大概是赶路的时候累了,回京后就生了病,没敢将孩子带进宫来。”徐鸾的儿子文哥儿只比六皇子小了一个月,现在是四岁。

    徐莺听了不由关心道:“生了什么病,没有大碍吧?”

    徐鸾道:“没有大事,就是有点受了凉,早上煎了一副药给他喝了,发了一场汗,之后便好多了。如今让奶娘在家里看着他。”

    其实她本也想将儿子带进宫来的,如今姐姐是生了一女三子的贵妃,若是得了姐姐的眼缘,于儿子以后是有好处的。但就是这样不巧,大概是水土不服,儿子一回京就生了病。

    徐鸾道:“那等一下我让太医出去看看他,等他身体好了,你将他带进宫里来。暎儿老是嚷嚷着宫里没有玩伴,他们年纪有相仿,让他们表哥表弟一起玩去。”说着顿了下,又道:“对了,瑛儿下个月就要去南书房念书了,文哥儿和他同岁,不如让文哥儿跟着暎儿一起去南书房念书去。”

    徐鸾心里高兴起来,能在南书房跟着皇子们念书的,一般都是王府的世子和公子,还有勋贵或者二品大员以上人家的少爷们。她的丈夫外放时候不过是正六品的通判,是没有资格送孩子进南书房的,徐莺现在发话让她们将文哥儿送进南书房去,则全是徐莺的恩典。

    孟家是读书人家,以后子嗣的前程也只能靠读书。不说南书房里的先生是教导皇子念书的,全是翰林院里的大儒,不知比外面的请来的先生好上多少倍。单说南书房里面的学生,全都权贵人家的孩子,跟他们成为同窗,小时候是一起玩的玩伴,长大了这些交情就成了人脉。

    徐鸾高兴的几乎要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才想起什么,跟徐莺道:“谢谢姐姐。”

    徐莺拍了拍她的手,然后又想起什么,又问她道:“你和妹夫外放这么多年,怎么除了文哥儿,没有再添一个哥儿或姐儿?”说着又有些担心的问道:“是不是妹夫……”她是怕孟文硕宠爱妾室姨娘之类的,将徐鸾冷落在了一边,所以这几年她才没有孩子出生。

    徐鸾摇了摇头,道:“没有的事,相公对我挺好的。”

    孟文硕对她不算差,这么多年身边也没有妾室,只有她开脸放到他身边伺候的一个通房,而孟文硕也不常去这个通房屋里。加上孟文硕大概因为自己就是庶出的原因,加上当年他的生母因为生了他心生歹念,害死了嫡妻,差点弄得孟家家散,所以孟文硕一直觉得妾室通房有了孩子就容易心大,并不准备让庶子庶女出生。而他们只有一个嫡子明显是不够的,孟文硕也想多生几个孩子,所以对生孩子的事也努力。

    但有时候生孩子这种事就是无奈得很,她身体没事,孟文硕身体也没事,但这四年就是一直怀不上。当初文哥儿,她也是进门两年多才怀上的。大概真如大夫说的,她就是那种天生不容易受孕的体质吧。

    徐鸾没有再多说,只要不是因为他们夫妻出现了问题就好。剩下的就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