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妾-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说着,她抬眼时便看到了从外面走进来的皇帝。她想像往常一样对他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来,只是这一次的笑容却让人觉得勉强。
三公主也看见了她,坐在小榻上情绪不高的喊了一句:“父皇。”
皇帝叹了一口气,然后走了进来,抱起三公主坐到她原来坐的位置上,让三公主坐在他的膝盖上。然后才问道:“父皇的小公主身体好了没有?”
三公主对着他点了点头。
皇帝道:“让父皇检查看看。”说着用手轻轻覆在她的额头上,又摸了摸她的脸和手,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了之后,心里才放心下来。
徐莺问他道:“皇上吃晚膳了没有,小厨房里还煮着玉米羹,要不要来一点?”
皇帝摇摇头,道:“我已经在含章宫用过了。”说着又想到什么,又问徐莺道:“你们晚上吃了什么?”
徐莺道:“八宝鸭和素八珍,还炖了一锅鱼汤。昭儿和晗儿都用得好,昭儿就着八宝鸭吃了两小碗的饭,还喝了两碗汤,晗儿也吃了一碗饭一碗汤,就是昕儿,只吃了几筷子的蘑菇就不肯用了。”
皇帝听了点点头,然后低头问三公主道:“昕儿要不要吃玉米羹,父皇陪昕儿吃一点好不好?”
三公主摇了摇头,道:“父皇,我不饿。”
皇帝抬头看了徐莺一眼,徐莺有些无奈对他摇了摇头。皇帝叹息一声,也怕此时硬逼着她吃,反而会起到反的效果,便也不再多问。只是让人将小厨房的火一直生着,无论何时三公主想吃东西了,立马就能做。
皇帝和三公主说了一会儿话,渐渐的将三公主哄睡了,亲自抱了她到暖阁床上歇下,又去看了四皇子五皇子的房间看了看儿子,这才牵了徐莺的手回了房间。
平时皇帝在徐莺这里,两人总是要先说一会儿话或者先干一些别的事,然后才歇下。徐莺话多,一点小事她都能找到一些乐趣来。比如说花园哪里开了一朵什么花很漂亮,或者是三公主四皇子五皇子今天又干了什么好好笑,再或者就是单纯的皇帝练字她坐在旁边绣花或带孩子,偶尔兴致来了,皇帝还会把着徐莺的手写字画画什么的。而皇帝也喜欢这样的气氛,这令他轻松舒服。
而今日,无论是徐莺或者是皇帝,好像都没有说话或者一起做点事情的兴致,两人沉默的对坐了一会,无言以对,干脆早早歇下了。
两个人都有些睡不着,像是各自都有着心事。
但经历了白天打人杀人的一场,徐莺到底是有些倦累了。再加上靠在皇帝的身上,皇帝的手轻轻在她的背上拍着,令她实在感到舒服和安心,渐渐的也就睡去了。但皇帝却没有她的好运气了。
他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帐顶,心里却有些刺痛。
承认自己并不是万能的,自己也会保护不了想保护的人,也会令自己的孩子女人陷入危险之境中,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先帝时候,因为郭氏这个皇后先就立身不正,下毒陷害层出不穷,后宫的规矩从根子上就坏了。先帝的后宫中,莫名其妙死掉的宫妃、公主和皇子不知有多少,还有更多是连出生都还没来得及出生的皇子公主。
他那时候看着乱象丛生的后宫,曾经暗暗的发誓,假如他做了皇帝,一定不会让他的后宫变成那样子。哪怕后宫的女子做不到情如姐妹,也要做到相安无事,更不允许会有宫妃毒害他的皇子公主的事情发生。
但是哪怕他尽力想要做到最好,哪怕他防了又防,这种事情还是差一点发生了。差一点,差一点他就要一连失去三个孩子。
皇帝有些无力的深深叹了一口气。
偏偏这时,躺在她旁边的徐莺像是被梦靥着了,睡梦中露出一丝痛苦之色,脸上冷汗直流。严重时,甚至像是挣扎一般的脑袋在手臂上动来动去,整个身子都紧紧绷着,眉头紧紧的蹙起。
皇帝被这样的情形吓了一跳,连忙侧起身轻轻的摇了摇她的肩膀,道:“莺莺,醒醒。”
徐莺痛苦的呻吟了一声,然后才慢慢转醒,睁眼看到皇帝,紧绷的身体这才一松,安心下来。
皇帝问她道:“怎么了,做恶梦了?”
徐莺点了点头。
皇帝也没有问她做了什么梦,免得她再去回忆一遍梦中恐怖的情景。只是看着她汗湿的衣裳,揽着她坐起身来道:“让人给你打了热水来洗个澡,一身的汗,黏在身上免得生病了。”
说着叫了外面的宫女进来,让人送了热水,陪着她一起洗了个澡,然后才抱着她回了床上。
等重新在床上躺下后,徐莺却是怎么都睡不着了,或者说是不敢睡着。
皇帝揽着她,轻轻的抚着她的身体,问她道:“莺莺,你是不是被今天的事情吓着了?”
徐莺的心被触动了一下,抬起头来望着他。他则低着头,眼中带着安抚一般的看着她的眼睛。
徐莺突然有些不敢看他了,垂下头来靠在他是身上,过了好一会之后,才开口道:“皇上,我杀人了。我今天逼瑶公主喝毒酒的时候,我发现我居然一点感觉都没有。还有我让人杖杀了一些宫女,我知道这些人中或许有些死有余辜,但更多的人却罪不至死。我心里虽然愧疚,但只要我想到若不打杀了他们以一儆百,以后或许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害我的孩子,这样一想,我发现我居然也狠得下心了。我好像骨子里其实就是个坏人。”
皇帝道:“胡说,这些人是罪有应得,何况你是主子,他们的生死本就是由你。若是你这样便觉得自己是个坏人,那我不就是个大大的坏人了。”
徐莺知道他是想要安慰她,但也不想要他这样自贬,想要阻止他一般的喊了一声:“皇上……”
皇帝却接着开口道:“你知道我第一次杀人的时候是几岁?六岁,杀的还是从小照顾我长大的宫女。”
徐莺有些震惊起来,皇帝则继续道:“那个宫女原本是我母后的十分信任的宫女,她临死之前让她来照顾我。只是人心易变,我母后死了不过两年,她却受着别人的指使,利用我的信任将我骗到偏僻的地方,想要将我推到井里去。后面被我所觉,反而被我推到井里淹死了。”谁都不是天生会杀人的,不过是环境所逼。当初他将那个宫女推到井里时,心里一点感觉都没有,他甚至还敢站在旁边听着她在湖里挣扎呼喊。
可是回去之后,他却整整做了一个月的噩梦,噩梦缠身最严重的时候,他甚至醒不过来,他的姐姐差点就要悄悄去请人进来帮他叫魂了。所以像莺莺这般看着李瑶死的时候没感觉,并不是因为她天生心狠心硬,而只是在当时被吓住了,来不及反应过来。
皇帝对徐莺道:“所以你看,我们人活在世上,有时候为了自己活命,少不了就要取别人的性命。弱肉强食,本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则。若是你对他们有一丝的心软,等到他们翻身的时候,或许就是你被他们蚕食的时候。”就如他,倘若当初对郭庶人有一点点的心软,或许他就活不到现在。
徐莺虽然知道皇帝说的不一定对,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定要你死我活的,她更希望的是和平相处,至少是井水不犯河水。但被他这样安慰着,她心里却是好受了不少,还有一种安心。
她其实跟这后宫的其他女人没有两样,她稀罕他的宠爱,在意他的看法,也怕他会冷落她不喜欢她。她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所以她也尽力做他喜欢的那种人,单纯、善良、如一张白纸那样可以一眼望得到底。
她也害怕因为今天的事让他觉得她狠毒,觉得她以前的善良都是装的,从而厌恶她不喜欢她。
所有的忐忑不安,在这一刻才安心下来。
皇帝轻轻拍着她,道:“睡吧,我在你身边,不要怕。”
####
后宫两位皇子一位公主差点被谋害之事,随着瑶公主、许太妃和杨婕妤的伏法,以及后宫的一番血洗,似乎已经落下了帷幕。
唯一还在持续发酵的,是因为当日在后宫一连杖杀了十几名宫女,并杖打了一百多名宫女太监和麽麽,从而让徐莺背上了“毒妃”“妖妃”之名。
这样的名声不仅是在后宫快速的流传着,在宫外也是广泛的流传着。这在朝堂上倒是没有引起轩然大波,能在朝堂上混的毕竟都是老狐狸,这件事严格说来牵涉皇嗣,又涉及皇家辛秘,谁凑上去谁倒霉。皇帝还年轻着呢,得罪皇帝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也有一二个想出名想疯了的御史在朝上将庄妃给弹劾了,称宫妃当仁善贤德,才能为天下女子表率,庄妃这般狠毒手腕,视人命如草芥,实在不堪为妃,这样的人就是不打进冷宫,也该降一降份位才能以示警告。
皇帝听后冷哼两声,问道:“照你这么说,朕的皇子公主的命还比不上几个宫女了?”
那两御史自然不敢直接说是,但自也是想好了辩驳的理由。
只是皇帝根本懒得和他们说,直接道:“这些宫女太监吃朕的喝朕的穿朕的,拿着朕的俸禄,连命都是朕的。结果他们不好好伺候主子,还帮着人来谋害朕的皇子公主,我看庄妃罚的都是轻的,这种不识相的奴才,五马分尸都不为过。”
再之后,那两个御史的帽子被摘了,让回家好好反省去了。
梨香杏香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很是为徐莺抱不平,道:“也不知道那个杀千刀的人传出这样恶毒的话来,其心真是恶毒。”先帝时,宫妃因为宫女打碎东西就将其打杀的事都常见得很,也没御史跳出来。这一次涉及谋害皇嗣,庄妃打杀几个人算什么。若是没有人故意传出这样这样的话来害娘娘的名声,怎么可能这么迅速的宫里宫外都到处流传开来。
徐莺一开始听到的时候心里也难受,可是后面想,她又不是皇后,要贤德贤惠的名声才能母仪天下。“毒妃”“妖妃”名声虽然不好听,却说不定能吓住一些对玉福宫怀有心思的小鬼,这样也未必是坏事,所以也由着这名声流传了。
至于皇后,她虽然不在意庄妃的名声,但宫中传出这样的话来却是她的责任。但流言就是这样,你越调查越重视,流言就会传得越凶。何况若是有人故意要传出这样的话来,只怕早就将证据抹光了。她查了几番查不出源头,又怕再查没查出结果却将其他宫妃又牵扯进去,干脆只是禁止后宫再传这样的话,其他的也不再继续查下去。
除了这一件事,却还发生另外一件事。这件事与前面两件事看起来仿佛都没有关系。
皇嗣差点被害之事过去之后,皇帝突然踏进了赵婳的华阳宫。这算起来,还是皇帝自登基之后,第一次走进赵婳的宫殿。平日他哪怕想看儿子女儿了,宁愿让人将三皇子和五公主带到含章宫去,也不愿意踏进华阳宫。
结果这一次皇帝却去了华阳宫,后宫众人都以为要转方向了,以为皇帝吃腻了庄妃这种清粥小菜,终于想起了宁妃这样的美味大餐,毕竟宁妃长得真的很漂亮啊。就连赵婳都以为,在处罚宫女的事情上,皇帝终于看清徐莺的真面目,然后回归到她的怀抱里来了。
结果皇帝在华阳宫里呆了不足一刻钟,连茶都没喝,只问了一句:“宁妃信佛吗?”
赵婳被皇帝这眉头没脑的一句话弄得莫名其妙,她其实是不大信佛的,但后宫妃嫔为了标榜自己善良,一般都会说自己信佛,也常在自己的宫殿里供佛像。比如华阳宫里,不见得赵婳有多少诚心,但华阳宫却也有一间小佛堂。所以此时赵婳自然说信,还准备在皇帝面前卖弄一下佛理。
结果皇帝只是面无喜怒的点了点头,然后便走了。
第二天就下了一道圣旨,说最近后宫发生诸多不好之事,宁妃主动请缨,欲前往慧明寺清修两年,替皇家祈福。皇帝念其心诚,准其奏请。
结果这道圣旨一出来,众人差点惊呆了眼。这好不容易皇帝终于进你的屋子了,你这个时候却提出要清修,要替皇家祈福,这简直是傻子才能做出来的事。
而赵婳接到圣旨时,哪怕心里再痛,却也不得不吃下这个哑巴亏。她听着后宫众人来道喜,面上要装出喜色,袖子下却是握紧拳头连指甲都掐断了。
这种时候她能说什么,说她没有主动请缨是皇上说错了?外人不会相信皇帝会撒谎,只会以为她想要讨好皇帝说出清修的话,过后后悔了又出尔反尔。
赵婳在想,或许皇帝又将三公主四皇子五皇子差点被害的事怪在她头上了,他或许发现了她见死不救。她跟徐莺不和,她见死不救不算大错,何况就是为了二皇子和三皇子、五公主,他也不能轻易罚她。二皇子是她养大的,说她品行不良会让人质疑二皇子的品行,惩罚她,更会令宫里迎高踩低的人背地里作践三皇子和五公主。
而如今给她戴了一顶她主动请缨为皇家祈福的高帽多好,既惩罚了她,又给二皇子做了面子,还将三皇子和五公主与她隔开了。
赵婳有些焦虑起来,两年的时间会发生很多事,足以让她一手培植起来的势力慢慢瓦解,也可以让人离间二皇子对她的感情,更有可能会有人故意将她的三皇子养歪,或者跟她离心离德。
只是她再焦虑,一时也想不到办法来拒绝,最后也只能按旨意去了慧明寺。
第147章
圆圆的小竹篮子里,盖在上面的青布动了动,接着一个白色的小脑袋从里面怯怯的伸了出来。见到有人再看着它,又怯怯的“喵”了一声,将身子又缩回去了。
三公主蹲在地上看着它,见它又缩了回去,连忙掀开青布,怜爱的从里面将它抱了出来,轻轻的抚弄着它的脑袋道:“小猫咪,不要怕我哦,我会喜欢你的。”
大概是感受到了她的善意,白色的小猫咪又喵了一声,然后便乖乖的蹲坐在三公主的膝盖上了,只是褐色的眼睛里,仍是有些怯怯的。
三公主抱着它走到了徐莺旁边来,对徐莺道:“母妃,我们给小猫咪取个名字吧。”
徐莺正坐在小榻上,陪着五皇子正在拆一个九连环。闻言抬起头来,笑着对她道:“那我们就叫它雪球好不好?”
雪球死后,皇帝又从宫里养猫狗的地方找了一个只刚出生两个月大的小猫崽来,送给了三公主。小猫崽全身雪白,跟雪球小的时候有七八分相似,三公主一见便十分喜欢。
三公主听后,却是摇了摇头,道:“不好,不要叫它雪球。”
徐莺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但却仍是温柔笑着道:“那你给它取一个名字好不好。”
三公主点了点头,然后半仰着头想了想,跟徐莺道:“那我们叫它糯米团好不好,它长得白白的,跟刚出笼的糯米团一样。”
徐莺道:“好。”说着又对她道:“糯米团它饿了,你去让梅香给它弄点鱼汤喝。”
三公主道了一声好,然后将糯米团放回篮子里,然后提着跟梅香一起去小厨房找鱼汤去了。
三公主走后,徐莺继续陪着五皇子玩了一会解九连环。五皇子跟四皇子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做一件事的时候会特别的专注,且不做到结果绝不罢休。就比如说现在解九连环,五皇子已经在第三个环上解了许久,但一直解不出来。别人要是一直解不出来,大概也就丢开了,但五皇子却不是,却是非要将它解出来不可,且他专注的时候,别人去打扰或阻止他还要不高兴。
在这一点上,四皇子和五皇子都像皇帝。
过了有小半刻钟的时间,五皇子终于将第三个环解出来了,然后便越解越顺,最后终于将九个环都解出来了。他抬起头来,将已经解开的九连环拿给徐莺看,脸上带着得意的笑,露出上下各四颗的门牙。
徐莺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夸道:“晗儿真聪明。”
五皇子笑得越发高兴起来,整个身子都往徐莺怀里扑。
徐莺跟他玩闹了一会,然后将他放到地上。小孩子正在学走路的年纪,应该要多让他下地走走。
五皇子像是也知道徐莺是在让他学走路,站到地上之后,也不追着要徐莺抱,自己自发的就在地上走来走去,偶尔还会跑两下。
这个时候,四皇子从外面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看到走在地上的五皇子,喊了一声“弟弟”,然后便往五皇子身上扑过去,那速度太快,跟着的宫女怕他将五皇子撞到,喊了一句祖宗然后伸手去拦他,结果没拦住。五皇子果然还是被他撞了一下,噗通的一声蹲坐到地上了。
五皇子坐在地上睁大了眼睛瞪着四皇子,生气道:“哥哥,你坏。”
四皇子也蹲下身来,看着他道:“对不起,哥哥不是故意的,哥哥抱你起来。”说着便小胳膊小手的伸手抱着五皇子,想要抱着他起来。结果四皇子自己都还不满四岁大,哪里抱得起五皇子,一时不查,倒是让自己也跟着摔下去了。
宫女见着,连声喊“祖宗”,然后便要去将他们扶起来。
徐莺看着他们的样子笑了起来,对要去扶他们的宫女道:“你们不用管他,让他们自己起来。”她自来相信,兄弟要在打打闹闹中感情才会变得越来越好,而且小孩子不能一摔倒大人就去扶他,得让他们自己起来,免得让他们依赖成了习惯。反正地板上铺着地毯,摔也摔不坏。
四皇子摔倒在五皇子身上,大概也觉得自己这样有些可笑,对着五皇子咯咯的笑了起来,躺在下面的五皇子则对他怒目而视。
四皇子笑了一会,接着自己站了起来,拍了拍自己身上根本没有的灰尘,再双手用力的拉了五皇子起来,又蹲下身去,帮着他拍了拍灰尘,然后道:“好了,干净了。”说完便牵了弟弟走到徐莺面前,抬着头对她道:“母妃,我要喝绿豆汤。”
夏天渐渐到了,这个时候,一碗解暑的绿豆汤便格外的受孩子们的欢迎。
徐莺笑着道:“好,等一下让人给你们做。”
四皇子高兴起来,脱了鞋子自己爬到小榻上,然后看着还站在地上的弟弟,又对徐莺道:“母妃,你将弟弟也抱上来。”
徐莺将五皇子抱了上去,然后兄弟两人很快便玩闹在一起去了。
徐莺看着他们,突然觉得生孩子多也有生孩子多的好处,至少孩子不会缺少玩伴。
这个时候,伺候三公主的一个宫女突然走了进来,对徐莺屈膝行礼后道:“娘娘,三公主说想要您给她做个小屋子让糯米团睡觉。”
徐莺奇怪道:“原来雪球睡的窝不是还在吗?”
宫女顿了一下,然后才道:“三公主说,那是雪球睡觉的地方,不能给糯米团睡。”
徐莺沉默的低下了头,她大约能明白女儿的心思。她虽然接受了糯米团,但在她心里,糯米团是糯米团,雪球是雪球,谁也代替不了雪球在她心里的位置,也不想让糯米团取代了雪球的位置,所以她不让糯米团叫雪球,也不希望糯米团睡雪球的屋子。
徐莺道:“我知道了,我会让内务府给糯米团重新造一个小屋子来。”
等到了晚上,皇帝进来玉福宫的时候,看到的便是徐莺带着三公主和四皇子五皇子,并排坐在榻上,每人手上都捧着一只碗。三公主和四皇子的腿垂悬在半空中,五皇子则坐在徐莺的膝盖上,见到皇帝进来,四皇子从碗里抬起头来,甜甜的喊了一声:“父皇。”
皇帝笑着道:“怎么这么早就喝上绿豆汤了?”
徐莺笑着吩咐旁边的梨香道:“去给你们万岁爷也盛一碗来。”
梨香道是,然后取了只干净的碗和勺子,盛了一碗绿豆汤,然后亲手捧到皇帝的面前。
皇帝接了,走到四皇子旁边的位置上坐下,喝了一口绿豆汤,然后在朝堂上被大臣气出来的坏心情顿时就好了许多。
大概是他喝绿豆汤的样子太享受,让四皇子十分怀疑父皇碗里的绿豆汤是不是比较好喝。他仰起头来,看了皇帝手上的碗一眼,然后睁着一双璀璨的眼睛对皇帝道:“父皇,我要喝你的绿豆汤。”
皇帝闻言,便将手里的碗放低了下来。四皇子用勺子装了一勺喝了,发现别人碗里的东西果然比较好喝,于是喝了一勺又一勺,最终皇帝手上的一碗绿豆汤,倒是大半倒进了四皇子的肚子里。
等喝过了绿豆汤,三公主带着四皇子和五皇子去看糯米团去了,徐莺和皇帝留在屋子里说话。
徐莺拿着针线篮子在缝一件衣裳,问坐在对面看书的皇帝道:“你刚才进门的时候脸色不好,是不是有什么事?”
皇帝想到今日上朝时,大臣们说的话。什么“先帝大行已经一年,后宫空虚,陛下该广选秀女充盈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了。”当臣子的不去关心江山社稷,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却老是盯着他后院的那点事。
说得再冠冕堂皇,什么为皇家开枝散叶,还不是想要送女儿侄女儿或族女儿之类的进宫,好从他身上捞好处。
只是他却并不想在此时再让后宫进人,一来他才刚刚登基,朝中许多事还没有理顺,他此时并不想再迎进一些身份高贵的世家女,让朝堂的势力关系变得复杂化。二来如今宫里的孩子除了大皇子和大公主,其他都还小。之前后宫就那么几个人,都差点发生他和莺莺的几个孩子被害的事情,再进一些人来,不知道她们的品行性情,谁知道她们会干出什么事来。如今后宫,还是尽量简单点好。
不过这种事倒是也不急着表明态度,他倒是想看看,如今朝中谁会蹦跶得最欢。
不过这些事也是不宜跟莺莺说的,免得她又吃起醋来,倒是又满屋子的酸味。
皇帝笑着对徐莺摇了摇头,道:“没事。”
他即不肯说,徐莺也不再多问。这些事多半涉及朝堂,也不是她该关心的地方。
皇帝转而又说起道:“对了,这段时间我准备让昹儿出阁念书,让旭儿也跟着昹儿一块儿念书去,你说如何?”
徐莺道:“二皇子七岁了,三皇子才四岁,两人隔了这么多,学习进度会不会不一样。”
皇帝道:“昹儿从前一直生病,开蒙晚,学得也不多。旭儿因为有宁妃提前给他开蒙,现在连论语都能念了。要真比较起来,昹儿还未必能比得过旭儿。”
她倒是将二皇子生病以前一直没念书的事忘了,不过才四岁的三皇子会念论语会不会太夸张了。小孩子开蒙,一般是按《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这样的顺序念的,论语属于四书范畴,能念论语,至少说明百家姓和千字文他已经学完了。照这样看,三皇子那至少得从两岁就开始认字,或许还可能更早。
四皇子只比三皇子小一岁,到现在都还只会认一到十,上中下大小这几个字。难道三皇子就是传说中的“三岁能识字四岁能断句七岁能作诗”的神童。
皇帝继续道:“昭儿也满了三岁了,但却还一直没有正式开蒙,以前你心疼昭儿握不住笔,但现在怎么都要正式给他开蒙了。”
徐莺也觉得三岁差不多了,就是在现代,三岁也可以上幼儿园了,闻言也没反对,道:“知道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又继续道:“今年给他开蒙,等明年认得一些字了,将他也跟着他的哥哥们一起念书去。兄弟间,总要常在一起才能感情深厚起来。”
徐莺是没意见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她并不认为自己能懂得比皇帝更多。何况她的眼界局限在内宅,孩子,特别是男孩子,跟着父亲目光才会开阔起来。
不过她也明白皇帝想要自己的全部儿女和睦相处的心愿,她只能说,这个目标很美好,但就是不大现实。普通人家的异母兄弟还要有龃龉呢,更别说皇家的兄弟了,里面有更多的利益之争。现在还小或许还能培养几分兄弟情,但随着年纪长大,利益争夺的白热化,兄弟情分早晚要渐渐消磨。
不过做了努力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徐莺对皇帝道:“我都听你的。”
皇帝笑了笑,靠在小榻上重新执起书看了起来,另一只手则从小几下慢慢的伸过去,轻轻的拿起徐莺的手握着。
第148章
朝中为选秀女充盈后宫的事吵得天翻地覆,就是连后宫都为此事有些沸腾起来。
虽然理论来说,后宫的女人,除了侍奉先帝的那些,都算得上是皇帝的女人。但真论起来,后宫有份位上了玉牒的也就只有皇后、徐莺、柳淑妃、赵婳、江婉玉和刘嫔这几人。皇帝的后宫数量绝对算得上是大齐开国以来最少的一位。后宫大量闲置的份位,自然都成了大家眼盯着的香饽饽。
也别说通过女人得来权势富贵有辱风骨,但送女入宫,万一得了皇帝的青眼,生下皇子来,不说富贵一朝了,至少都是富贵十几年的事,这种事又有多少人能抵得住诱惑。更别说万一这个皇子有个大造化,给家族带来的说不定就是几朝的富贵。
不说前朝,就是后宫妃嫔众人也是各有心思。
对于皇后,她是希望后宫能趁机多进几个新人的。她并不希望后宫中徐莺一人独占盛宠,多进几个新人来分她的宠她是乐于见到的。而另外一层心思,她也想趁机挑几个能好生养但家世不高的姑娘进来。
如今皇帝不爱留宿她的宫中,上一次她放下身段挽留,皇帝没有给她的面子,她总不能以后总用哀求的方式来留下皇帝。她生产时亏了身子,受孕会比常人艰难,也不可能皇帝在她宫里留宿一个晚上她就一定能怀上的,还不知道需要多少次的努力。以她的性子,放下身段挽留一次已经是极限了,她做不到次次都如此自贱。所以她渐渐接受了自己子嗣福分浅薄的事实。可是这样也不等于她就甘心臣服,放弃储君的位置,等着二皇子以后登基,然后让宣国公府将魏国公府压在脚下。她自己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