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步-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几天答应罗书记,负责带人催收杉树村的尾欠,但因为临时有事,到县里跑了一趟,昨天才回到乡里,也没来得及找相关人员,了解杉树村倒底还有多少农税提留款没有收上来。
“洪乡长,你知道余博副乡长为什么不愿去杉树村吗?”李之石看着洪景天问道。
自己协助测量队那些rì子,是副乡长余博带着几个乡干部,负责杉树村和龙塘村的农税提留催收,可到了杉树村,不少村民就向他要去年的救济款。
乡里的扶贫救济工作,是由当时的副乡长,现在的常务副乡长李力负责,余博根本插不上手。只知道去年下半年,孙乡长去县里跑了一趟,弄下来八万元的救济款,当时孙乡长,考虑到杉树村的实情困难,答应给两万元的救济款,杉树村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只差喊孙乡长万岁了。
要知道,在往年,杉树村能从上面得到五千块救济款就不错了,这次能有两万,全村的村民,就是平摊,一人也有三十多元。
一人三十多元,人口多的,就有差不多两百元了,而人口少的,也有一百多元。
那能买多少大米啊。
可是,到了最后,杉树村不但没有得到这两万元,就是连往年的水平也没有达到。
全村竟然只得了三千五百元的救济款。
村长尹国伟和村支书唐光元,虽然气得不行,但乡里不给钱,他们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得解决了村里那几十户特困户。
这次余博去收农税提留,村民就拿这个事说事,要求乡里补发去年的救济款,还有的村民,恨恨地怒骂说乡里的贪官真是太黑心了,连济济款这种救命的钱也敢贪,什么生儿子没有屁眼之类的诅咒,更是铺天盖地而来。
余博是这一组的组长,看到几个组员,都把眼睛盯着自己,只得硬着头皮解释说乡里大部分村民,都很贫穷,乡里要统筹考虑全乡的情况什么的。
这杉树村的村民,很多都只是认得几个字的半文盲,听到余博这话,就说当时是孙乡长亲口答应给村里两万的,孙乡长是一乡之长,他说的话都不算数了,哪个领导的话还能信。
更有甚者,有的村民就要求余博乡长把县里给的救济款的发放情况,向全乡人民公布……
后来,余博副乡长恼羞成怒,就厉声喝斥说谁不交农税提留,就是和人民zhèng ;fǔ作对,是与党和人民为敌……
他那上纲上线的话一说,顿时群情激愤,现场立即乱起来,最后,余博副乡长,不知被谁用石块给开了瓢。
这不,现在乡里的干部,一听是到杉树村催收农税提留,不是这个输液就是那个家里有急事,纷纷向钱乡长请起假来。
洪景天听李之石说完后,沉着脸抽了几口烟,然后示意李之石先下去。
第六十九章我们这组最落后
() 没想到杉树村还有这样的问题。洪景天目送李之石离开他的办公室后,闷着头抽烟,脑子里却陷入了沉思。
杉树村救济款的问题,显然是罗运中为了让孙建国在乡里失去威信故意为之的。要知道,如果真如李之石所说的这样,那八万元是孙建国跑回来的,他提出给杉树村两万元,也是说得过去的,按照常理,只要罗运中和他不是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应该会在村民面前,保持孙建国的威信的。
但罗运中就是要下死手,直接把孙建国弄得在乡里待不下去。由此看来,这罗运中,还真不是个善茬啊。
他让自己替下余博,到杉树村去催收农税提留款,是不是也存了为难自己的意思?
只是,自己是联系杉树村的乡领导,他作为党委书记,让自己去所联系的村里,催收农税提留,就是摆在桌面上,也是说得过去的。
洪景天在办公室里想了半天,最后拿定主意,先把自己这一组的人召集起来,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工作思路。至于罗运中,如果真的狠下心来对付自己,说不得也要想点办法反击一下。
不然的话,这老虎不发威,别人铁定当你是病猫。
洪景天打电话给指挥部办公室的肖志刚,让他把自己负责那一组的人员名单,送一份上来。
现在乡里党政办的人,除了负责码头建设rì常工作的肖志刚外,都分到各组催收农税提留了。党政办的工作,就由指挥部办公室的人暂时负责,反正,这指挥部用的就是党政办的办公室。
“洪乡长,你要的组员名单,我给您送来了。”肖志刚站在门口,恭敬地说道。
洪景天嗯了一声,面无表情的示意他进来。
肖志刚一看,心里就忐忑不安起来。前段时间,洪副乡长去协助省交通设计院的人,测量公路后,他和洪副乡长见面的时间就少了,再加上指挥部办公室的琐事特多,整天忙得不亦乎,也就没有挤出时间,向洪副乡长汇报情况。
想到这里,他在心里暗暗责怪自己。
洪景天接过名单,认真看了起来。这个分组名单,其实就是余博所带的小组,这个小组负责龙塘村和杉树村两村的农税提留催收。组长原来是余博副乡长,余博的头被杉树村的村民开了瓢后,他感到无地自容,干脆借着这件事,请假到县城治伤去了。
听肖志刚说,当时罗运中看到余博头上包着一张并不十分干净的手帕,上面还有不少血迹,表面十分关切,但心里不知乐成什么样。
在孙建国在乡里的时候,余博紧跟着孙建国摇旗呐喊,这次丢了这样大一个脸,罗运中自然觉得十分解气。
罗运中的脸上,简单问了一下情况后,让办公室副主任徐树光,送余副乡长去卫生院包扎伤口,同时一片真诚地安慰他,让他安心养伤,不要cāo心乡里的工作什么的。
余博看到他假惺惺的样子,心里一时变得心灰意冷,干脆请假回县城养伤去了。
他这一走,整个小组的工作,就由副组长赵艳红暂时负责。
赵艳红当时也经历了那种恐怖的场面,幸好她是女同志,又是负责妇女工作的,这些村民,倒是没有为难她。不过,要让她带着组员,再到杉树村去收农税提留,却是没有那个胆了。
但杉树村的事传出去后,她带着人到龙塘村去挨家挨户催收,效果就变得很不好了,就是那些村干部,也只是负责带路,到了村民家里,有的劝上两句,有的更是一句话也不说。
跑了两天,她就只能带着四个组员,做做样子了。
洪景天从肖志刚口里知道这些情况后,那眉头就皱得更紧了。
“志刚,你让赵主任通知一下组员,下午四点在我办公室开会。”
“好的,我这就去通知赵主任。”肖志刚松了口气,立即恭敬地说道。
下午四点,洪景天的办公室。
洪景天坐在办公桌后,和赵艳红点头示意了一下,又扫视了林业、江国益和程冬一眼,说道:“赵主任,前段时间,我被县里抽去协助省交通设计院的工作,虽然人在乡里,但工作主要在那边,对乡里的情况,并不了解,现在余乡长回县城治伤了,乡里让我负责我们这一组的工作,你是副组长,你先说说情况。”
虽然自己和赵艳红的关系不错,而且私底下,两人还姐弟相称,但在这样的正式场合,洪景天还是显得十分沉稳威严。
赵艳红听到这话,脸sè微红,抬起头看了洪景天一眼,然后又有些羞涩地转过目光,稳了稳心神,说道:“洪乡长,说来惭愧,自从余乡长离开乡里后,虽然我们按照乡里的要求,每天一早下去,到了天黑才回来,可效果却一点也不好。很多村民,看到我们,远远的就跑了,很多时候,我们连人也找不到。我刚才统计了一下,龙塘村的任务,只完成了百分之六十,收了三万二千元,剩下的,家里根本拿不出来。而杉树村的情况,就更不理想了,除了几个村组干部,把应交的农税提留款交齐了外,其余的人,基本上都没有交。整个杉树村,一共不到三万元,现在才收到三千二百五十三元,完成不到十分之十五。”
桐坪乡的农税提留,是全乡一个标准,即一个农村户口,农税二十二元,提留款三十五元,一共五十七元。全乡一万五千多人,一共有六十多万的农税提留款。
“其他组完成得怎么样?”洪景天想了想,望着赵艳红说道。
“钱乡长那一组负责的是元坝村和鱼谷村,这两个村,听说完成了百分之八十,董副书记负责的两个村,也完成了百分之七十以上,李副乡长那个组好像要差一点,但也完成了百分之六十以上。”赵艳红作为副组长,对各个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还是十分熟悉的。
“看来,我们这个组完成的情况最糟糕啊。”洪景天又皱了一下眉头,“大家都说说,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听到洪副乡长这话,程冬、林业和江国益,就迅速低下头来,开始数脚上皮鞋那看不见的花纹来。
对自己这三个组员,洪景天还是有些了解,林业是乡综治办的,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了,到了他这个年纪,基本上升迁无望,是个混天过rì的老板凳,希望他提出什么建议,那可比登天还难。而程冬,是乡教办的干事,平时都和教师们打交道,让他去与村民打交道,可真算是有辱斯文了。另一个江国益,却是乡财政所的,其实他在这个组里,主要就是负责收钱开票什么的,其他的,根本不管。
看到三个组员,根本没有说话的意思,赵艳红只得抬起头来,望着洪景天说道:“洪乡长,要不,我们也学学别的组,让治安室的人帮一下?”
“治安室?”洪景天一下子愣住了。
第七十章尹旭红的窘迫
() (终于收藏上四百了,感谢各位支持,恳请各位书友继续支持)
“对,洪乡长,钱乡长和李副乡长他们那两组,就让治安室的人协助催收,据说,对交不出农税提留款的人家,就实行牵猪放送羊,直到那些人家,借钱交上农税提留款后,才让他们把猪羊牵回去。”赵艳红有些羡慕地对洪景天说道。
让治安室出人协助,并不是什么人都喊得动的,比如余博副乡长,就根本喊不动治安室的人。
这治安室,虽然是乡zhèng ;fǔ的下属机构,但乡zhèng ;fǔ其实也只是负责经费而已,其使用权,却在派出所手里。
当时全国各地为了补充公安干jǐng力量的不足,在各个乡镇都设立了治安室,治安员都是临时聘请的当时一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其中也有部分是部队上转业的。
比如桐坪乡派出所,其正式民jǐng,就只有所长周正国,jǐng员吴军和傅红。
其中傅红是个女jǐng察,负责户籍和内勤。
至于治安员,却有七个之多,这次乡里找到周正国,要派出所协助乡里的农税提留催收工作,周正国就多了个心眼,只让几个治安员出面协助,而自己和吴军,却留在所里。
反正正式jǐng察的工资,是由县公安局直拨,并不需要乡里承担。
洪景天听赵艳红把情况说了后,他沉思了一下,看到程冬他们几个,都看着自己,就说道:“赵主任,我看算了,我们自己辛苦点,想点办法就是。”
这乡亲们本来就穷,难不成为了收农税提留,还真的做出牵猪放羊的事。
再说,这杉树村山高路远,就算牵他们的猪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这猪羊之类,很容易就弄到街上了,那杉树村的村民,也不至于这般穷。
第二天,洪景天带着赵艳红他们几位,先来到雷公坡尹村长家里。
尹国伟看到洪景天带着几个人进来,忙放下手里正编着的箩筐,抢上几步,伸出大手说道:“洪乡长,今天什么风把你们几位给吹来了?”
“呵呵,听说你昨天弄到一块野猪肉,我们几个自然要来尝尝。”洪景天和他握了握,随和地笑道。
南风坳有几个打猎的,昨天在山林里,打到一头足足两百斤的野猪,就给尹国伟送了一大块肉来,洪景天在来的路上,已经听人说了,既然到了他的家里,自然就瞄准了这块野猪肉。
这南华山上,虽然野物很多,但这野猪可不是容易打着的,上一次吃野猪肉,还是两年前在青树皮镇,杨洋弄到一块,让他尝了鲜。
“这个没问题,今天我们就吃红烧野猪肉。”尹国伟听到洪景天这一说,顿时高兴地笑着说道。
昨天他们送野猪肉来的时候,不是一大块,而是两大块,其中一块后腿肉,是特意送给洪景天的。
林业在路上的时候,听到有野猪肉吃,早就嚷着要亲自下厨了,这时看到尹国伟答应请大家吃,自然就自告奋勇地申请去当厨师。
“听说林哥的厨艺不错,我看今天就让我们见识一下。”洪景天笑着对尹国伟说道。
于是,林业被留在家里帮着做饭,洪景天则带着赵艳红、程冬和洪国益,跟在尹国伟的身后,出了尹家大院。
雷公坡这个村民小组,有十五户人家,没有交清农税提留,其中有七家,是交了农税,但提留款却一分未交,而另外八家,则是两样都没有交。
洪景天让赵艳红,带着程冬和江国益,先到最近的一个叫尹旭红的家里去,看能不能收点钱,自己则和尹国伟落在后面。
“国伟,你是村长,你说老实话,这村里的农税提留款,是怎么回事?”洪景天递了一支烟给尹国伟,沉声问道。
尹国伟作为村长,这段时间,也在为这事发愁。村里各家的情况,他是了解的,大部分都很穷,今年的庄稼倒是不错,各家各户的玉米和土豆,都获得了大丰收,可这些东西,堆在家里,也变不成钱啊,毕竟,这里离场镇太远了,而且就算费老大的力,把这玉米背上街去,也没有人要的。
也就是说,各家各户从地里收的东西,除了填饱家里人的肚子外,并不能变成钱的,你说,让他们用什么来交农税提留?
洪景天听了尹国伟的诉说,心里就更加难过,不是杉树村的人懒,而是条件限制,他们种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销出去。
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也就只能填饱肚子,想要致富什么的,就想都不想了。
“唉,你说的也是实情,乡亲们过得太苦了,国伟,看来我们还得想想办法,让乡亲们手里有钱才行啊。”洪景天有些苦恼地说道。
虽然国道已初步定了,要从杉树村的河坎组经过,对改变杉树村闭塞的交通状况,有极大的好处,但这路就算要修,没个一两年,也不能通车啊。
两人边说边聊着,往尹旭红家走去,准备先去看看赵艳红他们工作情况。
刚才尹国伟透露,村民们拿去年孙建国答应的救济款说事,其实并不是想赖帐,而是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如果乡亲们但凡有点办法,也不会拒交农税提留的。
洪景天听到这话,心里才算略略放下,只要乡亲们不死揪着去年的救济款不放,这事就有回转的余地。
穿过一片小树林,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就出现在洪景天面前。
赵艳红带着程冬和江国益,正站在茅屋前的小坝子里,和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中年男子说话,可那个男子,却只是苦着脸,低头编手里的背筐,不时低声呵斥两个在泥地坝里玩耍的小孩,根本没有答理赵艳红的意思。
“洪乡长,这就是尹旭红。”尹国伟低声说了一句后,大声对着尹旭红说道:“三叔,洪乡长来看你了。”
尹旭红听到尹国伟这话,顿时脸上闪过一丝惊恐,他慌忙抬头,看到一个年轻人微笑着站在自己面前,他心里一慌,连忙放下手里的活,颤抖着声音卑恭地说道:“洪乡长,你请坐。”
“老尹,你坐你坐,我们自己找地方就行。”洪景天连忙上前把他按住,这时尹国伟已从里屋抬来几条长凳,洪景天随势坐下,然后招呼赵艳红他们也坐下。
尹旭红看到洪景天十分和气,并没有以往领导的盛气凌人,紧张的心这才略为放下,小心地坐在一边。
赵主任和洪乡长他们,到自己家里来,就是为了催收农税提留,可自己家里哪有钱交啊,就是自己大女儿的书学费,都还欠着呢。
第七十一章帮村里卖核桃
() (感谢书友西门踩雪的真情打赏,石板万分感谢)
“老尹啊,今年收成如何?”洪景天掏出烟来,挨着散了后,等尹旭红点上,含笑问道。
“洪乡长,今年托老天的福,我的玉米和土豆,都比往年多收了三成,你看,我这屋檐下,都挂满了玉米棒子呢。”尹旭红有些兴奋地说道。
今年风调雨顺,无论是玉米还是土豆,收成均比往年好,这让尹旭红很是高兴了一段时间,这时听到洪乡长问起,自然脸上就有喜悦的笑容。
洪景天顺着他的手指,饶有兴趣地打量了一番。果然,尹旭红简陋的茅屋里,到处都挂着玉米棒子,而墙角,还有一大堆如山的土豆。
“呵呵,老尹啊,看来你是个做庄稼的好手啊。”洪景天赞扬道。
“洪乡长,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村里要论种庄稼,还真没几个能比过我的。”
尹旭红的话里透出自豪,不过,他随即又想到洪副乡长的来意,不由脸sè暗淡下来,“洪乡长,我知道你们今天的来意,可我实在是没有钱交啊,要不,我先欠着,过年以前,我一定交,行不?”
这洪乡长一来,就关切地问起自己的生活,让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温暖,说实话,这些年来,除了尹国伟这个大侄子时不时关心几句外,还没有哪位乡村干部,这样和气地关心自己啊。
“呵呵,老尹,说起来还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啊,乡亲们没能真正富裕起来,我们有责任啊。我们这次下来,虽然也有收农税提留的任务,但更重要的,还是想来看看乡亲们,然后和乡亲们商量一下,看有没有适合我们杉树村发展的路子。老尹,你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这里的情况,比我了解,只要我们大家都想办法,我相信眼前的困难,就一定能够克服的,好rì子一定会到来。”说这话的时候,洪景天的目光里透出一种坚定。
说实话,看到老尹家里的情况,他真不忍心说出催他交农税提留的话。
尹国伟听到洪乡长这样有信心,顿时也受到了感染,他有些哽咽地说道:“三叔,洪乡长是一个好领导,他已经在帮我们村找致富的路子了,只要这国道一修通,我相信我们村的情况,一定会有大的改观。”
只要没有把话题转到农税提留上,这气氛也就没有刚才那般凝重了,洪景天听他们说话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篱笆墙角,似乎堆着一堆青褐sè的小圆果,仔细一看,发现是没把外皮弄掉的核桃,不由眼睛一亮。
“尹村长,杉树村的核桃树有多少?”
“核桃树?”尹国伟不由一怔,上次洪副乡长和李之石上来,就曾提过建水果基地,其中好像就有种核桃。
当时他并没有在意,这核桃树,杉树村可不少,很多人家的周围,都有那么五六株,而且都是有些年月的,其中还有不少,要两个人才能抱过来。
杉树村的核桃树多了,核桃这种果子,也就随处可见,到了最后,有些较远些的核桃树,竟然没有人愿意捡核桃,任凭这核桃完成熟透,自个掉下。
“是啊,我一路上看到不少核桃树,不知全村一年能收获多少核桃?”桐坪乡街上到了赶集的rì子,也有不少村民,把背筐放在街边,蹲在那里卖核桃的,不过价格极低,两三角一斤,买的人还不多。
可是洪景天在省会宁州上大学的时候,这核桃在水果店里,竟然卖到了一元钱一斤,那还是四年前的事,现在这价格应该早翻番了。
核桃不但味道不错,而且还有补脑的作用,在大城市里,可是很受欢迎的。
当然,如果杉树村或者是桐坪乡的产量并不高,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总不成让杉树村的人,背着一口袋核桃,到省城沿街叫卖。
那样就算价格再高,卖后所得的钱,恐怕还不够车船费呢。
“洪乡长,要说核桃,在全乡就算我们村最多。全村几乎家家都有几株核桃树,每株按一百斤核桃算,每家至少四百斤。我们村有一百零五户人家,按这个计算,全村的核桃加起来,恐怕不少于四万斤。”尹国伟边算边说道。
“有这么多啊。”洪景天不由惊呼道。
“是啊,如果把那些太远了没人愿意去打的也算上,搞不好有五万斤呢。”尹国伟兴奋地说道。不过,他随即脸上一暗,说道:“不过,洪乡长,这核桃不值钱,村里有人赶集的时候,费了老大的力气,背到街上去,三角钱一斤,还卖不掉呢。听说江陵那边,每斤能卖五角,但从我们这里,背到乡里,再坐船过河坐车去江陵市,要花不少时间,运气好,一天卖完能够赶回来,如果运气不好,还得在江凌市住一晚。一趟背几十百把斤去,除了车费和住宿,根本没有剩的。再说,江陵市那边不准在大街上卖东西,抓住了还要没收。前几天羊儿坡的郝老七他们几个,背了几十斤核桃到江陵市叫卖,结果被人抓住,不但核桃被人没收了,人还被他们打了。洪乡长,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啊。”尹国伟悲愤地说道。
洪景天静静地听着尹国伟的诉说,脑子里却在思索,既然村里有这么多核桃,自己是不是在上面做做文章。
桐坪乡的核桃,每斤三角还没人愿意买,而个人运到江陵市去,不但销量有限,而且还有风险,这也是导致村里有数量众多的核桃,但无法销出去的原因。
只要把这销路打开,村民手里有钱了,这农税提留款,不就好解决了吗?
尹国伟和赵艳红等看到洪景天在沉思,便都静静地看着他。
洪景天越想越觉得这是一条路子,自己既然联系杉树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是自己的职责,虽然就算把村里的核桃都销出去,也只能解决一点小问题,但只有让他们尝到甜头,才能让他们对自己建水果基地的事,充满信心啊。
“尹村长,如果我想办法把村里的核桃销出去,保证全村至少有两万元的收入,这农税提留款的事,你能不能帮我完成?”洪景天抬起头来,望着尹国伟说道。
“洪乡长,只要你让我们村有两万元的收入,这农税提留的事,我们就是砸锅卖钱,也不会让你为难。”尹国伟听到洪乡长要帮村里卖核桃,顿时激动地大声说道。
只要村民有这两万元的收入,那平均一户,就有差不多两百元的收入了,有了这两百元,要完成农税提留款,就算差点,也是小数了。
“好,那就一言为定,你让村民把核桃准备好,等我通知,然后把干核桃背到桐坪村,现在我不能给你说多高的价格,只能向你保证,不低于五角一斤。但你要村民保证质量。”洪景天也豁出去了,与其在这里苦苦地逼村民交钱,还不如帮他们把核桃销出去,让他们自愿交钱。
有了这个事,洪景天他们自然也不会再去挨家挨户催收了,而是回到了尹国伟家里,吃了红烧野猪肉后,就急冲冲地回到乡zhèng ;fǔ。
第七十二章有个老板有兴趣
() (不好意思,前两天遇到加班,没能更新,石板特此致歉)
回到乡里自己的办公室,洪景天连水也没有喝一口,就直接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给柯雨蓝打了过去。
不料她办公室的同事,说柯雨蓝出去了,洪景天于是又给柯雨蓝打传呼。
自己虽然在省城宁州上了四年学,但和宁州生意场上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这要往宁州销核桃,自然还得托人寻找买主。柯雨蓝在天阳rì报当记者,下去采访的时候很多,说不定会有一些路子。
当然,洪景天也有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味道,柯雨蓝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找她联系做生果生意的,他自己都觉得有点过份。
洪景天在公办桌后,等了十多分钟,柯雨蓝的电话打了回来,听到洪景天谈起卖核桃的事,心里虽然有些责怪他不解风情,但听了洪景天的诉说,对杉树村老百姓的遭遇,还是十分同情,答应帮他打听一下,看能不能认识这方面的人。
洪景天听到柯雨蓝这话,心里顿时有一种感动心痛的感觉,他对着话筒柔声说道:“雨蓝,这事真的太谢谢你了,我真不知道怎么说好。”
柯雨蓝和自己确定了恋爱关系后,他不但没能给柯雨蓝分担什么,反而让她为自己的事,让她一个女孩子四处奔波,想到这些,洪景天心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堵着一般。
“景天;我是你女朋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为了分担一点工作上的事,那是我份内的事,等事情办妥后,你请我吃一顿西餐就是了。”
电话那头柯雨蓝温柔地说道。
“好,我下次到宁州,一定请你吃西餐,一定。”
晚上的时候,洪景天提着两瓶双沟大曲,来到了杨在南的家里。
钟清华听了洪景天的指点,决定在红枫岭建机砖厂,只是这机砖厂除了需要一系列的手续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单靠钟清华一人,可拿不出这么多的资金,最后,就拉着宋小龙、杨在南、周正国几个合伙。
洪景天在杨在南的要求下,最后也从乡信用社贷了一万元,投了进去,在里面占了百分之八的股份。
“景天老弟,你来就是了,怎么还提着酒啊,是不是怕你杨哥家里没酒喝?”正在厨房里忙碌的杨在南,伸头看到洪景天提了两瓶双沟,就责怪地说道。
“呵呵,杨哥,看你说的,杨哥家里还会缺酒?这两瓶是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