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女-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丰少琛从小娇生惯养,一时还真被姚燕语这样子给震住了。

    “银针。”姚燕语从心底里瞧不起这样的富家子弟,遇到事情只知道掉眼泪,叫喊,屁用没有,还不如个丫头。

    翠微虽然心里虽然没底,但还是听话的把银针盒拿了出来,递了一根针过去。

    马蜂还在嗡嗡的飞着,姚燕语看了一眼丫头婆子们脸上还被帕子包袱什么的层层裹着,于是吩咐翠微:“把那些草药拿出来,烧上。”

    “哦,好。”翠微忙又把刚刚姚燕语采的草药拿出来,拿了火折子点燃。

    一股浓烟带着浓浓的药味,有些刺鼻,但幸好马蜂闻到这个气味立刻就散了。

    姚燕语已经给丰老夫人把了脉,知道她是因为血压高血脂高,又摔这一下子,说不好是脑溢血了。这古代叫中风,在现代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轻者偏瘫,全身瘫痪,重了会死在当场。

    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等穴位是治疗中风的主穴位,姚燕语以秘笈上的针法果断的给丰老夫人针灸,手法虽然不是特别熟练,但却沉着平静,丝毫不见慌乱。

    不过片刻功夫,丰老夫人便悠悠醒转,并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低声呢喃:“琛儿?琛儿呢?”

    “祖母!”丰少琛赶紧的上前来跪在地上,握住丰老夫人的手,惊喜而惊慌。

    “琛儿……”丰老夫人抓住了丰少琛的手,想要坐起来。

    “慢点儿,老太太,您慢点儿。”旁边的丫头帮忙把丰老夫人扶着坐了起来,立刻有人拿了坐垫来铺好,几个婆子帮忙把老夫人搬到垫子上来。

    丰少琛这才重新打量这个一身布衣的姑娘,客气的拱了拱手:“多谢这位姑娘伸手相助。”

    姚燕语轻轻地笑了笑,说道:“没什么的,我恰好遇见了。又恰好知道这病是怎么回事儿,总不能见死不救吧。还有,老夫人上了年纪,这里地凉又湿,还是不要坐久了。”

    “是,姑娘说的有理。”丰少琛忙笑着说是,然后转身吩咐婆子们:“把老太太请到小轿上休息一下,然后把这里整理一下,咱们还是赶紧的去大觉寺,请空相大师给祖母好好地诊诊脉。”

    此时,丰老夫人已经完全醒过神来,也搞明白了自己刚刚从生死关头走过一回的惊险,毕竟是有年岁的老人,倒是比别人更镇静些,靠在丫头的怀里向姚燕语招手:“姑娘,你过来。”

    姚燕语早就看出这位老夫人身份尊贵,不是寻常之人。便过去两步,微微福身:“老夫人。”

    “刚刚,多谢你救了我一命。”丰老夫人真诚的道谢。

    “老夫人客气了。”姚燕语只得轻笑客气。

    丰老夫人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问:“你是这山里的姑娘吧?家里还有什么人哪?你既然懂医术,可愿意跟我去?”

    姚燕语一愣,心想我跑出来容易吗?怎么可能再回去?翠微忍不住轻笑道:“老夫人,我们家姑娘是定候府三少奶奶的妹妹。”

    “哦?!”丰老夫人顿时眼前一亮,“我就说呢,看这姑娘的行事说话,绝不是小门小户的女孩子。原来是……两江总督府的姑娘?”

    ------题外话------

    亲爱滴们,新年快乐哦!

    跳坑愉快吧?!

    o(n_n)o哈哈~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二十八章 再次出手
    姚燕语皱着眉头看了翠微一眼,翠微立刻闭嘴。丰老夫人则听得清楚,立刻拉着姚燕语的手心里很高兴,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丰少琛忙上前劝道:“祖母,此处阴冷,又有山风,祖母身体抱恙不宜久留,还是先请老夫人去大悲寺,找一间干净的禅房稍作休息吧。”

    “公子说的极是。老夫人这身子是受不得阴冷的,你们快些去寺里休息。再叫人回城里请太医来,给老太太认真诊诊脉。”姚燕语心想你们赶紧的走吧,姐还得回去找那个大蜂巢呢。

    “那好,我们上去吧,闹了这一出,连上香的时候都错过了。”丰老夫人叹了口气,这会儿她虽然身体没大碍了,但折腾了这么一遭,精神已经是大不济。

    丫头婆子们忙上前服侍,家丁重新抬了竹椅小轿上路。

    丰少琛则朝着姚燕语深深一躬:“多谢姚姑娘出手救我祖母。子琛回家后禀明家父,改日一定登门道谢。”

    “公子客气了。”姚燕语微微欠身:“老夫人平日的饮食忌油腻,也不要吃太咸的食物,平日里多吃点清淡的蔬菜。天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让老夫人保暖,还有,以后万万不可再摔倒了。”

    “是,子琛记下了。”丰少琛风度翩翩的鞠了一躬,“多谢姚姑娘,若姚姑娘有时间,不如一起上大觉寺,现在已经过了午饭的时候了,在下先请去用一顿素斋如何?”

    “不了。”姚燕语立刻拒绝:“我还得回庵堂去。公子请自便。”

    “那好,姑娘,在下告辞了。”丰少琛人都转过去了,目光还落在姚燕语的身上。

    姚燕语却拉了翠微立刻往回跑,丰少琛再次回眸时恰好看见她翩跹而去的背影,不由得笑了,这位姚姑娘秉性纯良,天然去雕饰,长得好看,性子也好,还懂医术,真好。

    翠微被姚燕语拉着往回跑,直接急出一身的汗:“姑娘!姑娘!咱们又跑回去干嘛呀?!”

    “咱们回去找那两个戳马蜂窝的小孩儿。”

    “回去找他们?!”翠微简直风中凌乱了,“找他们做什么呀!这……那俩熊孩子坑咱们还不够苦啊!”

    “那个蜂巢是个好东西,我找了好久了。”

    翠微无奈的叹了口气,不再说话,留着点力气跟自家疯狂的主子在山林里奔跑。

    两个人回去后那两个小孩子已经回家了,姚燕语带着翠微一直找到人家家里去,那家村民已经把大蜂巢里的蜂蜜弄了出来,装了半罐子。

    那家村民听说姚燕语想要那个大蜂巢,二话没说就拿来给了她。

    翠微从荷包里拿出几两碎银子来给人家,村民喜出望外,留下二人在家里吃饭。

    居住在山林里的村民以耕种狩猎为生,善良淳朴,没什么好吃的,只有一碗米粥和炖的兔子肉。姚燕语和翠微在这山林里来来回回的折腾了大半日,早就饥肠辘辘,这一餐居然吃的比那些山珍海味都香。

    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会儿,两个人确定了慈心庵的方向跟村民告辞往回走。依然从后门悄悄回去,却想不到早就有人在等着她们。

    冯嬷嬷见了二人跟见了菩萨一样,赶紧的迎上来拉着问:“姑娘,你怎么才回来!可急死奴才了!”

    姚燕语纳闷的问:“出什么事儿了?”

    冯嬷嬷压低了声音说道:“宰相府的人来了,说是要请姑娘去大觉寺。奴才就纳闷儿了,宰相府的人怎么知道咱们在这儿啊?”

    “宰相府的人?”姚燕语的脑子闪过上大觉寺山阶上的那个白发老夫人,心里一惊,“难道是?”

    翠微也已经想到了,顿时脸色苍白:“莫不是姑娘在山上救的那个老夫人?”

    姚燕语扁了扁嘴:“早知道她是宰相家的老夫人,咱们很该敲她一笔银子了。”

    “姑娘还说笑。”冯嬷嬷叹道:“快换衣服,瞧你这一身的泥土!回头让宰相府的人笑话,大姑奶奶和老爷太太知道了还不得把奴才们都给打个半死啊!”

    翠萍赶紧的拿了衣服过来,和冯嬷嬷二人一起把姚燕语一身沾满了泥土的布衫解下来,另有老妈子端了热水来,翠微绞了帕子给姚燕语擦脸洗手,另换上一身碧色云纹襦裙,重新梳了发髻,玉簪,珠花,耳坠,手镯,项圈,一一带全。然后带着冯嬷嬷,翠微,翠萍等七八个丫头婆子一起出庵堂,跟着宰相府派来的人往大觉寺去。

    宰相府的人嘴巴很严,冯嬷嬷等人也没问出什么话来。等姚燕语到了大觉寺才知道原来是丰老夫人身上又不舒服,大觉寺的空相大师没有办法,丰少琛才派人去把姚燕语请了过来。

    姚燕语又给丰老夫人施了一次针,她施针的手法跟太医院的太医不一样,跟那些山野大夫也不一样,空相大师一直在旁边看着,身为古稀之年的出家人也深感惊讶。

    这应该是失传已久的《本草拾遗》里记载的“太乙神针”!只是空相大师却没说什么,到了他这个岁数,又是出家人,寡言已经成了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姚燕语施针完毕后,又叫人去煮山楂粥来给老夫人吃。

    丰老夫人又缓过来许多,靠在榻上双手合十朝着天空拜:“阿弥陀佛!这位姚家的姑娘简直是菩萨派来救我老婆子的命的!”

    老夫人身边的一个嬷嬷端着山楂粥一勺一勺的喂她,并笑着说:“那请老太太再吃一口吧,姚姑娘说,这山楂粥对老太太的身体很有裨益,以后要常吃呢。”

    “好,好!”丰老夫人点头答应着,没多会儿一碗山楂粥便吃了进去。

    当晚,宰相的儿子吏部侍郎丰紫昀听说母亲出了事故,便和妻子灵溪郡主带着太医院的太医及仆众赶到大觉寺,见到丰老夫人安然的躺在禅房的榻上才松了一口气。

    灵溪郡主因问:“听说是一位姓姚的姑娘救了老太太?”

    丰少琛忙回:“是啊,这位姚姑娘是两江总督姚大人的女儿。”

    “姚远之的女儿?”灵溪郡主纳闷:“是定候府的三少夫人吗?没听说她还懂医术啊。”而且她不是快病死了吗?怎么可能跑山上来,而且还能给别人治病?

    “母亲。”丰少琛笑道:“定候府娶的是姚大人的长女,这位姑娘是姚大人的次女。”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二十九章 答郡主问
    姚燕语这会儿正被丰老夫人的贴身丫头彩鸾请了去,说是要请教几样老夫人适合吃的食品,糕点啊粥品啊什么的。

    “各种青绿红黄的蔬菜水果是必须要吃的,鱼类么,鳕鱼,鲥鱼,鳝鱼,金枪鱼,泥鳅,黄鱼都可以;肉类呢必须是瘦肉,牛羊肉可以吃,高粱,燕麦,荞麦,薏米等可以吃,红豆,绿豆,芸豆,黑豆等豆类可以多吃,肥猪肉千万不能吃,尽量别喝酒,糯米和甜腻的东西不要吃……”

    姚燕语一样一样的说,彩鸾用心记,记到后来到底怕混了,又叫人拿了纸笔来,躬身说道:“劳烦姑娘写一下吧,奴婢蠢笨,万一记错了可就麻烦了。”

    “其实可以吃的东西很多,不如我把忌讳的东西写下来吧。其实我这些也是小见识,具体怎么样,丰大人和郡主自然会问太医的。”

    彩鸾忙笑道:“姑娘说的是,只是奴婢近身服侍老太太,也应该多知道一些。”

    姚燕语微笑点头:“姐姐能这样为老夫人尽心尽力,可见老夫人是一位祥和慈爱,宅心仁厚之人。”

    “老太太待我们极好,我们尽心尽力伺候老太太是应该的。”彩鸾敛了笑,慢慢地低下了头。

    姚燕语心想也是,这些伺候老夫人的丫头们,老夫人好好地活着她们的日子过的比那些公子小姐们还舒服,一旦老夫人死了,她们可就惨了。不是给少爷们做妾,就是被打发出去配人,哎!也算是可怜人。

    说话间,一个青衣侍女进来说道:“彩鸾姐姐,郡主说请姚姑娘过去叙话。”

    姚燕语心里真是后悔,早晨偷偷跑出来的时候没看黄历。这事情一件接一件,可真是没完了。

    至灵溪郡主跟前,姚燕语还得托着腰酸腿痛的身子行国礼参拜。灵溪郡主命人将姚燕语扶起来,姚燕语起身的时候用力扶了那侍女一把才站起来,心里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今日之事,多亏了姚姑娘。老太太对姚姑娘满口称赞,我儿子琛也说,姑娘临危不乱,妙手回春,实在令人敬佩。”灵溪郡主先说客气话。此时,她已经把姚燕语的身份,来京城的缘故,以及为何会在慈心庵等事差不多都弄清楚了。

    姚燕语把早就编好的话拿出来搪塞:“郡主谬赞了,臣女心里也是慌乱的,只因之前遇见过这样的事情,有点经验,所以再遇这样的事情,心里才多少有点底子。”

    “哦?此话怎讲?”灵溪郡主果然问。

    姚燕语回道:“几年前的一个夏天,雨后初晴,臣女的祖母带着臣女姐妹几人去花园里看新开的荷花,因雨后路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的情况跟老夫人差不多。一家人都吓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幸好那日有一位云游的师太在我家借住,当时她便用了此法救了我祖母一命。后来臣女几番请教这位师太,才学会这个针法。”

    这番话半真半假,宋老太太曾经摔着是真,犯病是假,更没有师太什么的出现。但事到如今姚燕语也只能编了,否则这一身医术从何而来?而且,她也相信这话纵然传到两江总督府也一定会有人给自己圆谎。

    看着灵溪郡主不说话只微微点头,姚燕语继续说道:“今日之事也真是巧合,臣女跟婢子也是躲那群马蜂才慌慌张张的跑到山路上,恰好遇见老夫人出事,当时的情景,居然跟那年夏天十分相似,所以臣女才一时忘了规矩礼法,斗胆在老夫人身上施针,事情过去之后,臣女才觉心惊胆颤。是臣女莽撞了,请郡主恕罪。”

    灵溪郡主本来就不怎么相信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孩子会精通医术这种事,听了姚燕语的话,虽然觉得太过巧合,但想想也只能是这样,姚远之的为人她是知道一些的,他家的女儿定然不会太出格。于是笑问:“如此说来,都是巧合?若是别的病症,你可会医治?”

    姚燕语忙摇头:“今天这事儿都是巧合,臣女虽然对医术很感兴趣,但……”

    她不能说我是穿越来的,我之前就是心外科西医博士;她也不能说我之前做过心脏手术几十例,没有一例失败;也不能说她今天针灸过的穴位都在自己的身上试过;也不能说家中奶娘也被她针灸过。

    姚燕语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于是又跪下去磕头,“臣女莽撞,求郡主降罪。”

    “如此说来,此事果然是巧合的很,在那种万分紧要的时候,姚姑娘恰好出现,谁说不是菩萨显灵?”灵溪郡主笑道。

    阿弥陀佛!你这样想真是太好了!姚燕语默念了一声佛,赶紧的接着灵溪郡主的话说下去:“郡主说的是,老太太素日积德行善,感化上苍,得佛祖庇佑才能化险为夷。”

    “你这姑娘倒是不贪功。”灵溪郡主忽然笑了,“姚远之有你这样一个女儿真是好福气。”

    姚燕语心里的狂喜又按下去,烦躁的想,郡主大人你到底要怎样嘛!

    “不管怎么说,姚姑娘救了我们家老太太是事实,既然姑娘现居定候府,那改日我预备厚礼往定候府去给姑娘道谢。”

    “郡主客气了!”姚燕语连忙摆手,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不瞒郡主说,臣女本是庶出,来慈心庵是为了我死去的姨娘念经祈祷的,若是让我姐姐知道我偷偷跑出来,定然会生气。所以……请郡主成全一下,道谢的事情……就算了吧。老夫人福泽深厚,有佛祖庇佑,就算遇不到我,也不会有事的。”

    姚燕语说这话的时候脸色微红,笑的娇憨,她本来就是个小圆脸,此番表情俨然是一个做了错事怕惩罚的小孩子模样。

    灵溪郡主听完这番话再看她这副模样,忍不住再笑:“你这丫头说了这么多,原来是怕你姐姐责罚你不听话?”

    姚燕语娇痴的笑了笑,点了点头:“是啊,所以,还请郡主替臣女保密。臣女感激不尽。”

    “也罢。总不能你帮了我们,我们再去害你受罚。”灵溪郡主略一沉思,又叹道:“但你今天这份恩情也是真的,若不谢你,于道理上却是说不过去的。不如回头去我挑几样上好的首饰给姚姑娘送到慈心庵来吧。你也不要推辞了,好歹是我的一点谢意。”

    姚燕语心想给东西的话不要白不要啊,与他们来说是个心安,与我来说算是诊金了。于是欠身应道:“如此,臣女就却之不恭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三十章 踏月送行
    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灵溪郡主夫妇来不及返回城里便在大觉寺中留宿。

    幸而大觉寺是皇室寺院,产业极大,屋宇房舍众多,灵溪郡主要住,院落屋子以及家私用具都是现成的,婆子丫头们一大堆,没多会儿的功夫就收拾妥当了。

    丰少琛叫人给姚燕语也收拾一间屋子,姚燕语却起身跟灵溪郡主告罪:“郡主见谅,臣女晚上还要听师太讲经,是必须回去的。”

    灵溪郡主也不强留,点头说道:“你虔心向佛,这很好。慈心庵离这里并不远,晚饭后我叫护卫送你去慈心庵。”

    跟郡主一起吃晚饭可以说是一种受罪。姚燕语万般不想但郡主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她也不好再推辞,只得答应。

    出家人讲究过午不食,但灵溪郡主等人却受不了,空相大师叫人准备了素斋,炒青菜,拌豆腐,炒面筋,还有寺里的师傅们腌制的酱瓜,芥菜等,经由灵溪郡主贴身的嬷嬷们一整理,端上桌来倒也精致。

    饭后,姚燕语稍微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从灵溪郡主的屋子里出来,暗暗地舒了一口气。

    冯嬷嬷知道这一日姚燕语肯定累极,忙上前来扶住姚燕语的手臂,低声问:“姑娘,没事吧?”

    翠微把披风抖开给姚燕语披上,低声咕哝道:“姑娘肯定累坏了。”

    姚燕语此时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全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只得轻声叹道:“走吧。”

    主仆几人出禅院,正要离去,身后有人喊了一声:“姚姑娘请留步。”

    又是什么事?姚燕语皱着眉头忍了忍,转过身来是已经是和颜悦色。

    “姚姑娘。”丰少琛匆匆上前来,笑道:“祖母命我送送姑娘。”

    “老夫人客气了,不敢有劳公子,还请公子留步。”姚燕语忙欠了欠身。

    “我送姑娘上车。”丰少琛微笑着抬了抬手:“姑娘,请。”

    “公子,请。”姚燕语看了一眼丰少琛,月色朦胧,山寺清幽,有佳人在前,面如冠玉,色如春花,眉若墨画,目若秋波。唇角微勾,未语先含三分笑,身长玉立自成一段风流韵致,连额头上被马蜂蛰的那个红斑也只是给他这花容月貌平添了几分调皮,不见丝毫的狼狈。

    姚燕语心里暗暗地叹道,这小哥儿长得可真养眼。

    丰少琛和姚燕语并肩而行,姚燕语累的半死半活懒得说话。丰少琛却也沉默不语只陪着姚燕语一路走。翠微翠萍还有冯嬷嬷等人都跟在后面。

    一行人缓缓步出大觉寺院门,大觉寺修建在山腰处,乃二百年前大云朝始祖皇帝命人堆砌山石,依山而建,门前虽然有一块空地,但却上不来马车。马车在一百零八阶下面的空地上众人,还得踩着石阶往下走。

    姚燕语脚步一顿,侧身道:“公子请留步。”

    丰少琛看着姚燕语的脸,目光飘渺,似是神游天外,半晌方忽然笑了:“走吧,我送姑娘上车。”

    你丫一个半大小子玩儿什么深沉?!姚燕语默默地吐了个槽,只得继续走。

    姚燕语白天爬山跑路,腿早就酸胀不已,几乎抽筋了,刚走平路的时候还好,这会儿一下山,每下一个台阶,她的膝盖和腿窝都说不出的酸软,需得紧紧咬着牙才能坚持。

    偏生身边走着一个世家公子,她要顾忌仪表不能整个人挂在奶娘和丫头的身上让她们架着自己走。

    走了十几个台阶,一直沉默的丰少琛忽然开口:“姚姑娘?”

    “嗯……”姚燕语一个不留神,脚下一软整个人便失了平衡,下意识的叫了一声:“啊——!”

    “姚姑娘!”丰少琛倒是激灵,一把拉住了姚燕语的胳膊把人带进了自己的怀里。姚燕语下意识的抓住了丰少琛腰间的衣裳,双腿发软,整个人的重量都压在了丰少琛的身上。

    “姑娘!”翠微也下意识的伸出手去,却发现自己晚了半拍。

    “姑娘你怎么样?”冯嬷嬷赶紧的上前来抓住姚燕语的手臂想把自家姑娘从这位风公子的怀里拉出来。这青年男女在这山野林间月色之下,搂抱成这样……成何体统?

    丰少琛却不松手,只是搂着姚燕语低声问:“姚姑娘,你没事吧?”

    姚燕语已经回过神来,挣扎着从丰少琛的怀里出来,转身靠在冯嬷嬷身上,心有余悸的拍拍胸口:“丰公子,你忽然出声,可把我给吓死了。”

    “对不起,我是想跟你说个事儿呢。”丰少琛忙躬身道歉,脸上却没什么歉意,只微笑着看姚燕语的脸色:“姚姑娘你想什么想的这般入神?”

    “丰公子有什么话,就说吧。”姚燕语自嘲的笑了笑,她刚刚什么也没想,只是累的快睡着了。

    “我是想问你要在慈心庵住多久?”

    “这个么……说不好。”姚燕语故意沉吟了一下,靠在冯嬷嬷的怀里继续往下走。

    丰少琛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他以为姚燕语是在定候府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说错了什么话才被她姐姐送到慈心庵来的,想着回去后找人打听打听,弄明白了也好让老太太替姚燕语说句话,让她早些回城去。

    姚燕语不知道丰少琛的心思,见他不说话,自然也懒得多说。

    一百多个台阶慢慢地走下来,终于看见马车了。姚燕语像是看见了亲人一样爬上了马车,掀开车窗帘子跟丰少琛道别:“公子请回。再见。”再也别见。

    “姑娘多保重。”丰少琛朝着姚燕语拱拱手,看着护卫簇拥着马车消失在山林中才转身往回走。

    “爷。”一个俊俏的大丫头从山阶上匆匆走来,至丰少琛跟前,微微福身。

    丰少琛笑了笑,伸手抓住大丫头的手,温和的问:“青岫,你怎么来了?”

    “老太太见爷出来这么久不回去,不放心。叫奴婢出来瞧瞧。”青岫往回缩手,却被丰少琛紧紧地握住,因而红了脸,低声问:“姚姑娘走了?”

    “嗯,走了。”丰少琛侧脸看着月光下青岫俏生生的脸蛋儿,忽而想起了姚燕语那张小圆脸,一时笑意更深。

    “老太太很喜欢姚姑娘。”青岫轻笑着说。

    “嗯,我看出来了。”丰少琛点点头。

    “只是可惜了。”青岫又轻轻叹了口气。

    “可惜什么?”丰少琛放开青岫的手,借着清凉的月色踏上石阶。

    青岫掩嘴轻笑:“可惜姚姑娘是庶出的。不然,老太太怕是要差官媒去提亲了。”

    走在前面的丰少琛顿住脚步,转身居高临下的看着青岫,忽然抬手在青岫的脑门上弹了一下:“走了!再不回去,连母亲也要差人来寻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三十一章 再作打算
    姚燕语回到慈心庵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人弄热水洗澡。

    翠微也累坏了,姚燕语让她自去休息。翠萍给姚燕语身上浇水,冯嬷嬷为她洗那一头长发。温热的水里洒了茉莉干花,热气氤氲,清淡的香味在鼻息间萦绕,姚燕语泡在浴桶里一会儿就睡着了。

    冯嬷嬷把姚燕语的长发洗干净后用手巾拧的半干,松松的绾了个发髻在头顶,用玉簪给她别发髻时,姚燕语的脑袋一歪,把冯嬷嬷吓了一跳:“姑娘,姑娘?怎么就睡着了!”

    翠萍轻声叹道:“今天姑娘可真是累坏了。”

    冯嬷嬷又叫了两声,无奈姚燕语只是靠在浴桶里睡,连哼都不哼一声。

    “我去叫人进来帮忙把姑娘抬到床上去。”翠萍说着,出去叫人。冯嬷嬷忙拿了一条棉布床单来铺在床上,准备给姚燕语擦身子。

    三个媳妇加上翠萍四个人把姚燕语从浴桶里捞出来放到床上去,擦干身子换上睡衣,移过枕头来给她枕上,又盖好了棉被。

    “神天菩萨!阿弥陀佛!今儿姑娘真是受累了。”冯嬷嬷看着如此折腾依然熟睡的姚燕语,无奈的笑道:“从小到大长到十六岁都没睡的这么沉过。”

    姚燕语这一觉睡得真是沉,一觉睡到日上三竿,睁开眼睛看了看青色的帐幔,又闭上继续睡。

    只是身上酸痛,小腹鼓胀,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她瞧瞧起来披上衣服找到净桶解决了生理问题,回来钻进帐子里继续躺着。嗯,今天要睡一整天,谁给八百吊也别想让本姑娘起床。

    中午时分翠微进来,悄悄地掀开帘子看见她睁着眼睛躺在床上发呆,笑问:“姑娘醒了怎么不叫人?”

    姚燕语轻轻叹了口气,苦着脸说道:“我没有力气喊人了啊。”

    “早起奴婢进来看姑娘在睡,就吩咐她们不许进来惊动,是奴婢疏忽了。”

    “没什么,我也是刚睡醒呢。”姚燕语被翠微扶着坐起来,翠微看她身上软软的,忙移了一只靠枕来垫在她身后。

    “姑娘饿了吧?先喝口水,这就吃饭。”翠微递过一盏温热的白开水给姚燕语喝了,翠萍已经听见动静进来帮忙。

    姚燕语刚穿好衣裳,头还没梳好,便有人进来回:“姑娘,宰相府派了人来,说是给姑娘送东西的。”

    姚燕语无奈的笑着叹道:“她们动作真是快啊。”

    “姑娘,”翠萍正给姚燕语梳头,忙劝道:“宰相府的人不可慢待,姑娘还没梳洗好,不如让她们等一会儿吧?”

    姚燕语摆摆手说道:“无妨,我不过是睡了个懒觉,请她们进来吧。”

    来人是两个四十来岁的嬷嬷,身段有些发福,长得方正端庄,一身绫罗绸缎,尽显华贵,发髻梳的一丝不苟,满头珠翠。二人一起微微福身,齐声道:“奴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