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女教皇 斐涅薇-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成秋屏的敦促之下,现在的特效技术比起最开始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虽然还是基于在胶片上绘制不同的图案来进行后期处理,前期也不过弄出了爆破手法,威亚等等,但究竟水准还是太差,所以成秋屏没打算在现在就拍摄洪荒系列的电影。她实在不忍看见自己糟践这么好的电影题材。所以也只有继续拍摄历史剧了。

    成秋屏已经拍过了魏晋、唐朝、宋朝三个朝代的内容,短时间之内她还不希望重复之前拍摄过的朝代,从剩下的朝代筛选的话,夏朝后开始这个世界的历史拐弯,所以从商周开始就可以取材作为电影内容了。关键在于商周历史本来是属于成秋屏预想中的封神故事时期,所以从周朝末年开始算,先是春秋战国时期。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拍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几乎奠定了之后的整个华夏文化的走向,不论政治如何反复,不同的主张还是别的,在封建王朝的数千年,都受它影响。这个主题不错,但是问题在于百家争鸣的主题太大了,甚至于现阶段成秋屏完全不觉得自己能够掌握住这个主题,也只能搁置在一旁。

    春秋战国之后,秦扫*,秦始皇是个极好的人选。只是问题在于历史上秦始皇本人的存在感极高。具体事迹极少。成秋屏乍一想,居然发现除了打仗和阿房宫之外,居然就只能想起焚书坑儒了?也就是说。如果要拍摄秦皇的话,就要从头开始撰写剧本,需要进行一定的虚构。她现在的拍摄电影的速度已经开始放缓了,本来要花在拍摄上的时间就已经够多了。再分时间去写剧本的话,还真不行。

    而且现在自己美梦粉碎机的名声啊……成秋屏觉得自己不能放任自己的名声就这样下去了。其实她也不是一直都喜欢拍摄悲剧的。只是每一次选择的人物都是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悲剧人物,这也没有办法啊!但是想想历史上著名的人生赢家,成秋屏是真只能想到秦始皇一个。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苦逼,就算是一开始很牛气,到了最后还是悲剧了。

    越想,成秋屏越觉得头疼。凭什么自己这样头痛啊!一群人起哄说自己是美梦粉碎机。她就当了这个美梦粉碎机怎么了!

    憋着一口气,成秋屏恶从胆边生,拍板决定。拍诸葛亮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旦想到一群人明知道会是个悲剧还凑上来看,在看到前半部分诸葛孔明大杀四方的时候还以为会是个好结局,然后到最后看见丞相驾鹤西去的时候……

    当她抱有恶意地这样想的时候,突然就感受到了一种异样的愉悦感。果然。把人弄哭什么的会很有成就感啊。

    不过,如果要拍摄诸葛亮的话。剧本同样是个问题,不同于秦始皇那种需要大量虚构的情况,成秋屏对《三国志》不了解,是打算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拍摄诸葛亮的。这样一来的话,作为《三国演义》实际上的灵魂男主角的诸葛亮,能够用来拍摄的事迹实在也太多了一点。那么多计策,那么多事迹,想要在一部电影中全部呈现,恐怕难度有些大。成秋屏既舍不得放开任何一个精彩事件,又知道如果全部往电影里面塞的话只会造成主次不清,进而毁掉整部电影。

    不用说了,干脆分上下集吧。实在需要的话,就分上中下三集,每一集都一百二十分钟。她就不信这样都拍不完。反正现在成秋屏的名声在外,即使是这样有点冒险的分段方式,票房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毕竟是四大名著,对于《三国演义》成秋屏的记忆还是很清晰的。当然不至于记得每一个人物每一句话,但是大致的情节和精彩片段她记忆深刻。用来拍摄电影是足够了。四大名著中间,成秋屏理所当然对《西游记》记得最清楚,八十一难基本可以凑个差不离,甚至还记得原句说那石猴出生是因为“集天地之灵气,汇日月之精华”。接下来就是对《三国演义》印象深刻了。紧接着,对于《红楼梦》,她能把大致的情节弄清楚,一些精彩的片段也记得,诗词记得个片鳞半爪的。至于水浒……这个人物太丰富了,成秋屏只记得其中几个代表性人物的故事,还知道这群人都上梁山了,最后招安被弄死了。

    当然,作为洪荒系的一部分,西游记在未来也会是成秋屏要拍摄的内容,至于现在么,她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三国演义》上。

    曾经有一个说法,一个社会对于曹操的评价越高,说明这个社会越发复杂并且趋于功利性。成秋屏不清楚自己是否是个功利性的人,但是她本身很喜欢曹操,还有曹操阵营中的不少人。而同时,她并不会真的觉得刘备就是个只会哭的家伙,从一个卖草鞋的起家,到皇叔,甚至屡次失败到什么都没有,还是可以崛起,这已经说明了刘备的不凡。现在成秋屏是打算单纯地拍摄诸葛亮相关的部分,但是涉及三国中的其他精彩人物是必定的。而她融入自己的风格的部分就是关于三国其他人物的定位。

    她想拍摄出本是汉征西将军,最终却一步一步走向至高位的曹操,是枭雄,有豪情,并不奸。她也想拍出有自己的心机和手腕,懂得隐忍和努力的刘备。当然,在这一部电影中,这两个人都是诸葛亮的陪衬。或者说这部电影更多将着眼于谋士们。因为内容限制,成秋屏不可能把所有精彩的谋士都拍一遍,除非是电视剧。不过提到一二是必定的。

    甚至于成秋屏还有另一个想法。反正都是这样的情况了。干脆要不然自己就直接拍一个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只是先期先把诸葛亮的剧情先拍摄出来剪辑成电影上映?这样的话,对于电视剧就能省下很多功夫。不过相对的,需要的场面、演员、投资都会成几何倍数地增长。甚至于有一些不太好安排的场面也只能稍微挪后,电影本身完成的时间也会延后一些。

    那么要不要这样做呢?

    成秋屏发现自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她的这个想法了。一想起要拍摄那些精彩的人物,贾诩、郭嘉、李儒、庞统、周瑜……想到这些人,成秋屏就觉得自己等不及想要把这些绝妙的人物再现在人们面前。这种冲动简直压抑不住,上一次有这样的激动心情的时候是什么时候?都是十几年之前拍摄某一部电影的时候了吧……那次是把自己的身家都全部投进了一部不太被看好的电影孤注一掷。

    她曾经是个很稳妥很隐忍的人,在电影圈打拼的早期,低调是必然的。不过在封神之后,作为电影圈大佬,她就有了任性的权利,而现在她任性习惯了,根本就难以再度隐忍下来。所以几乎没有思索多久,她就拍桌子了。不管了,连着电视机一起拍!

    考虑到现在的整个电影圈都在行动,大部分导演都在拍摄自己的电影,甚至于玄黄映画的大部分演员都被借调了,成秋屏就是拍电影也找不到多少演员,进行演员选拔再度成为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只是这一次的演员选拔势必声势浩大,比起之前要大很多。毕竟《三国演义》需要的演员人数太多了,出彩的人物同样多,光是说造星能力,估计都能成为一个神话。成秋屏不是个死脑筋的人,所以她先在公司的后备人才库里看了一圈,能够培养的人先弄出来准备着。如果试镜的时候没有比他们表演好很多的人的话,就让他们上吧。

    另外一方面,她也做好了进行选秀活动的准备。虽然现在的电视机都还是奢侈品,能看电视的人更有限,但是选秀迟早要做,提早一点也好让大家熟悉流程。


第145章从汉献帝开始



    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总是重复自己。在此之前,成秋屏已经拍摄了好几部人物传记式的电影了。所以这一次虽然成秋屏选择的电影主人公是诸葛亮,但视角却绝对不能一直围绕着诸葛亮。

    另一方面,毕竟是电影和电视剧一起拍摄,所以视角的不断变化是必然的,那么主线的选择就很重要了。

    三国的主线说起来也简单,大汉的没落和三国鼎立,晋国代魏。但是这么一个说起来简单的主线,拍摄起来就麻烦了。大部分人无论是看小说或者是戏剧,都习惯于要看到一个明确的主线,比如一个人的一生或者一生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成秋屏拍摄的几部传记式电影就是这样的,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主线,看起来条理分明,非常容易就能让人代入进去。

    可惜的是,既然这一部三国要脱离桎梏的话,就必然要脱离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如果说冷笑话的话,也就是至少也得写两个人的命运如何吧?倒不是开玩笑,把一个人的命运弄成两个人的命运还真是一个改善固定模式的好方法。虽然说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操作的时候如何分配戏份,如何让两条线索互相关联又不过多干扰,这是非常困难的。而三国这样的故事也不太适合直接把一个人改成两个人的线索,它的线索太多了,少说都要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剧情的发展。

    成秋屏一直觉得自己很能干,她当然也是很有能力的,但是在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她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能力极限。她毕竟没有什么过目不忘的金手指,就是要还原《三国演义》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关键是就这样还不一定能够完美地还原《三国》。不然你以为?人家作者耗费了数年时间不断校对书稿还有一大堆参考文献才写出来的东西。要是成秋屏真能在短短时间里靠着自己那点记忆弄出来,她就不是人了。

    人力有穷。

    不过一人计短,两人计长,遇到困难的时候成秋屏立刻就选择了找人来商量这件事。不过出于习惯,她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和别的导演或者演员透露,以前她不是没有遇到过这样结果被抄袭的情况。还是和易水舆谈谈这件事比较保险。

    关键是,虽然易水舆对很多事情不太了解,但他的态度总是很温和,在成秋屏焦躁起来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安抚她的情绪,所以成秋屏很喜欢和他讨论事情。即使仅仅是她在自言自语。

    果然,在听了成秋屏前言不搭后语的一系列言语之后,易水舆虽然还不太明白。却能够接话:“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故事,因为人物太多的缘故,你找不到入手的地方了?”

    成秋屏拼命点头。

    “那干脆就把整个故事分裂成多个篇章,一个篇章一个篇章地拍摄如何?”易水舆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成秋屏想了想。有点为难地说:“你是说分解成一个一个战役或者分成一个一个小故事吗?我总觉得这样恐怕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整体的大局情况。你知道的,女性到底在这方面有点欠缺,我已经很尽力弥补了,但是在大的东西上,终究还是有些瑕疵。而三国的题材本身就是非常宏大的,整个大局的变化本身就很吸引人。我很希望能够从全局的。不带太多感*彩地描述出整个故事,但是同时有希望所有人能够带入到不同的立场去术法自己的感情。说起来很矛盾……”

    听着成秋屏给出的一系列条件,易水舆没有半点不耐。顺着她的要求往下思考,很快就提出了新的建议:“不然你干脆这样分割篇章吧,直接用很多个人物的传记拼凑起来。这些人物可能经历过同一件事,但是他们面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立场和看法,这样多面地展现。虽然每一个人物都体现出了立场之类的,但旁人看起来也能够体会到什么叫做真实。不会轻易被立场打动,却又能够理解每个人不同的立场。”

    听到他这么说,成秋屏眼睛一亮。

    这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如果站在诸葛亮角度、曹操角度、汉献帝角度分别拍摄同一件事情,肯定有着不同的立场。她想起老版电视剧的《三国演义》,不是很喜欢切换场景,一会儿是蜀国一会儿是曹营的吗?本质上来说也没有多少主角。但是想一想,自己之前已经拍摄了多少人物传记电影了?如果还是分人物立场拍摄,虽然更加宏大,却颇有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啊……

    甚至于,成秋屏更深一步地想到,自己虽然想着是要拍摄诸葛亮的故事让那一群说自己是美梦粉碎机的人好好看看什么才叫悲剧,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放弃自己的高要求和进步的可能,那也太蠢了一点。比起自己的脾气,还是好好拍电影,谋求进步才更加重要吧?

    “从人物视角拍摄,我担心和我以前的电影重复,毕竟都是人物传记的样子,好不容易才选择了一个多精彩人物的题材,正好可以摆脱人物传记的情况,我不太希望继续这样下去。”她在思索之后还是抬起头看着易水舆这样说。

    好吧,虽然成秋屏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显得举重若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但是在电影方面,成秋屏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易水舆和成秋屏也相处了接近一年了,他很清楚成秋屏的性格,所以他只是轻轻抬眉,伸手拍了拍成秋屏的肩膀。本来是想拍头的,不过成秋屏非常讨厌别人像对待小孩一样对待她,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也没有要易水舆再度提出他的想法,成秋屏皱着眉自己慢慢想该怎么办。

    三国是个无比精彩的时代,甚至于成秋屏敢肯定,这一部和三国相关的电影和电视剧推出之后,影响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扩散到全球。现在的大夏国可不是华夏,多的是人愿意吸收大夏国的文化精髓,就是其他两个国家的贵族们不是同样也会汉语吗?有精彩的故事出现,影响力会是惊人的。再想一想,她现在拍摄的主要都是中华历史的故事,但她不可能一直从人物开始反应时代,如三国这样直接展现一个时代的电影就是一个开始,她还要靠着三国积累经验,如百家争鸣的大争之世,如民国时期的精彩,都是成秋屏以后要拍摄的,她不能就这么退缩了。

    再想想自己最开始那个拍诸葛亮的想法,成秋屏越发觉得压力。单纯拍摄诸葛亮的话,力度真的是不够,很多套路,和她从前的电影没有什么差别……

    她渐渐有了别的想法,要不然,干脆就不要揪着诸葛孔明不放了?

    这样想着,她问易水舆:“嗯,你说,如果我从一个注定的失败者,而且甚至是连成功都没有的傀儡棋子开始展开这个故事的话,会怎么样呢?”

    “你之前不是说想要把一个英明神武到了最后却因为天不假年的缘故而失败的天才的故事展现给观众吗?”易水舆反问她。

    成秋屏不耐地挥手,“诸葛亮的话,稍微调整一下吧,虽然电影的灵魂主角是他,但是现在我说的是电视剧部分。”反正到了最后,电影的情节也是从电视剧里面剪辑出来的。她现在的心思,倒是放在了电视剧上面。

    她不会忘记老版的电视剧四大名著,不管特效之类的效果多差,这四大名著几乎是做到了极致的,情节还原度,演员风貌,全都那么精致。现在轮到她来拍摄其中之一,当然会花费大量心思。她已经打定主意拍摄电影质量的电视剧了,这样的话,属于这部电视剧一部分的电影倒是被她稍微抛到了一边,不过变成了一个拍摄先后和剪辑的问题。成秋屏的心思,现在落在了如何拍摄电视剧上面。

    见她这样反应,易水舆垂下眼睛略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说:“你光是这么说,我也没办法想清楚,简要说说故事的情况如何?”

    毫不犹豫地,成秋屏把自己刚才想到的预设说了出来:“还是架空虚构的时代。一个叫做汉的绵延了数百年的王朝,这个王朝已经到了要覆灭的边缘,而我想从这个朝代的末代皇帝开始。他是个被人利用的傀儡,在天下开始混乱的时候,除了一个名头之外,什么都没有。而无数英雄却在这个时候崛起,逐鹿中原,他想要振兴国家,却无能为力。最终在还年轻的时候就忧愤而死。甚至于人们并不在意他,真正的主角是那些逐鹿中原的英豪们。”

    果然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听着成秋屏对汉献帝的描述,易水舆心里也有了一点想法。从这样一个旧王朝的维护者的角度来看英雄们,倒是很特别的角度。而后面成秋屏必然会转换视角到英雄这一方,却能够让观众在一开始就有了不同的感受,并不是直接站在应豪门这边了。



第146章向教主致敬



    原版《三国演义》是站在蜀汉角度的,从桃园结义部分开始。当然,这很容易让人站在蜀汉的立场上,而现在成秋屏就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

    纵观三国,精彩的都是诸侯。辛弃疾有词《南乡子》,曾有一言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到底,三国中他们才是主角,在华夏土地上征伐,横刀立马竞争英雄。但是其他人呢?被卷入战乱中的无辜百姓?虎视眈眈终于来了个五胡乱华的北方夷狄?独以强亡的汉室正宗?他们为何会被人们下意识地遗忘?

    在商品经济发展之下,人们越来越成为一个结果论者,钦佩最后的成功者,忘记许多久远的坚守和誓言。忠诚是愚忠,信仰是愚昧,可这些东西真的就像他们评价的那样不值一提吗?

    成秋屏知道自己的想法多少显得有些天真了。就好像她赞颂着岳飞的忠诚,即使这位将军为了他的忠诚最终失去了生命。但忠诚毕竟是值得赞扬的,身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略显不同的主流价值观,难道就可以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对国王的一切指指点点好像他们什么都是错,自己什么都对吗?

    跳出命运的场合,谁不是那长河中渺小的浪花一朵,甚至一点浪花都生不起,短暂地出现又沉寂。

    其实就是成秋屏自己也是个欣赏曹操的人,不为别的,因为曹操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是她同时却不愿意忽略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东西。忠诚于汉室的人,没有什么远见卓识只能被天下大势裹挟的平民,内乱造成的外敌入侵……她想要描绘这些东西。

    且不说在修改成秋屏愿望中的这部《三国演义》花费了她多少心思和时间,现下最为麻烦和紧要的一件事还是在于《三国演义》所需要的演员。

    距离成秋屏从各种地方搜刮演员来饰演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才一年不到呢,在一个没有电影相关学院专业甚至培训班的时代,想要快速找出大量的演员来饰演电影。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首先,这部影片是绝对的大场面,比起《满江红》中的战争场面来说,这一部影片的战争场面要更加浩大,而且次数之多也令人难以完成。想一想官渡之战需要的地形背景,一会儿又是华容道一会儿又是赤壁,虽然说成秋屏在之前就有了为了取景而四处奔波的情况,但是这一次需要奔波的地方也太多了,基本上是全国各地都要溜达一圈了。现在的技术不行,为了营造数万人征战的大场面。就必须大量雇佣群众演员,她还不可能带着一批群众演员到处跑,少说要在不同的地方雇佣。这要花费多少工夫?

    就是这样,反正大夏国人多,也不算太难解决。关键是真正的专业型演员。三国中的精彩人物是真的太多了。就是不算汉室方面和匈奴之类,孙曹刘三个阵营中间的精彩人物也是一大堆。不说别的,主公、重要谋臣、重要将领这三大块总不能随便找人敷衍了事吧?这就是好几十号人的需要。而现在即使有玄黄映画卯足了劲地大量培养演员。能够上台面的也就那么几个,而且三国男人戏重,大部分女性演员还不能用。这简直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且,很多男性演员的经历和演技都不足以他们完全地展现出属于三国人物的内涵。成秋屏看了一圈,反倒是觉得恐怕自己只能采用找人本色出演的方式了。否则这部影片就一定会变成一个笑话。

    成秋屏之前已经想好了要采用海选的方式找到一部分演员。不过说实话,对于海选是否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演员这一点,她很怀疑。别的不说。三国人物基本都是人杰,想要本色出演,也要找人杰似的人物才行,而这样的人是否会愿意来演电影?那可是个未知数。

    既然这样的话,她就不得不多打算一二了。比如说夏娜吧自己认识的差不离的人拖进来出演。

    在第一次见曹桓的时候。成秋屏就曾经想到过曹桓的名字让人想起曹丕曹子桓,而这家伙略显阴沉的一贯作风也的确很切合成秋屏心里的曹丕。所以成秋屏非常想要让他来饰演这个角色。不过很明显的。要说动曹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曹氏和玄黄映画算是竞争对手的关系,比起其他电影公司多少对玄黄映画抱有敬意,因为曹桓本人身份的问题,曹氏的很多作风都显得咄咄逼人了一点。成秋屏毫不怀疑对方肯定是希望把玄黄映画踩下去的,那么,如何能够把曹桓劝服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她不太喜欢和曹桓打交道,毕竟曹桓的性格种种都相对强势,比起易水舆那种温柔如水的感觉而言,成秋屏理所当然会偏向易水舆。或者说她算是被惯坏了,根本不愿意受脾气。所以在想到希望曹桓出演曹丕之后,成秋屏并没有直接上门,而是先去找易水舆。

    她为他安排了另一个角色。

    荀令君,荀彧荀文若。

    总的来说,荀彧这个角色的整体感觉和易水舆还是有一定契合度的,同样是以温和为主要形象,但是同样并不仅仅于温和。如意水域的手腕和胆魄,如荀文若的机敏和忠诚。虽然想一想让易水舆去扮演荀彧,总觉得他不会是那种因为对汉室的忠诚而固执的人,但是要表演的话,还是能够表演出来的吧?荀令带香……想到艺术与模仿荀彧熏香之类的举动,成秋屏就有一种莫名的恶趣味。会不会有看过自己这部三国的人到最后就直接将演员们表演出来的人物形象往现实表演者身上套呢?更进一步,就像是曹桓出演了曹丕的话,是否未来大道某一天在他和某公司的人签订合约之后,对方突然掏出本子来请“曹丕”公子签个名之类的呢?

    这样想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有趣。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成秋屏现在才又一次坐在了易水舆办公室里,一边往嘴里塞着葡萄。一边有些含混不清地说这件事,“演员绝对是不够的,所以我就只能先找能够本色出演或者接近本色出演的人来担当一部分角色。尽力天不到没有空缺之后,再把实在没有人可以表演出来的角色拿给我们已经有的演员,其他人不说,玄黄映画的话,至少李沐和宁朗还是能够担任很多不同的角色的。慕容苏的话倒是差了点,他现在估计也就能表演几个将军之类的角色吧。”

    这一次易水舆脸上是无奈的笑,“就因为这样,所以我也要上去表演吗?”

    成秋屏咽下嘴里的葡萄。然后扬起灿烂的笑脸说:“啊,我给你安排了一个很棒的角色。温润如玉的工资,智计百出的谋士。建议忠诚的守卫。我觉得这个角色挺不错的,你就接下来呗?”

    说起来还真是轻松写意啊。

    易水舆轻轻叹了口气,说:“秋屏,你不觉得像我这样身份的人不太适合在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面担任什么角色吗?或者说,我不太应该走向前台?”

    “为什么?”成秋屏反问。“如果是其他人,我能够理解,但是是你的话我就不能理解了。其他人就算是有钱有势,但是还是局限在一定的程度上,他们如果一夜成名了,可能会招来很多记者之类的。弄得自己的*都没有了。或者因为他们表演的形象影响他们名下的事业。这些我知道。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曹桓,对于一夜成名之类的其实都没有什么看法才对。因为是否成名其实对你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完全不必去担心是否会闹出什么问题。”

    “说是这么说,但是……”易水舆的表情依旧显得无奈。

    “没关系的。就是你不愿意太露脸,整部三国有多少人物,精彩的太多了,相信你很容易就能被淹没在其他英才的光芒之下。”成秋屏再度劝说着,虽然她劝说的方式根本算是一种打击。

    “秋屏……”易水舆还想说什么。成秋屏见状不妙,直接蹦起来跑出门去。“就这么说定了啊!”先赖账再说。

    她倒是没想到这么难说服易水舆,难道是他一直低调的习惯吗?这让成秋屏有点吃惊。不过现在她并没有多想什么,打定主意先去找曹桓试试看能否说服他。本来她是想让易水舆帮自己说服曹桓的,不过现在要反过来试试了。

    这样想着的成秋屏其实有点气馁。毕竟想要找出一群够格给自己拍摄三国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是出师不利啊。

    不知道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在玄黄映画建设起自己的楼之后,其他诸多电影公司也把他们的相关办公场所放在了玄黄映画的场地附近,所以从这里到曹氏并不是多长的距离,也就是下楼走几步再上楼的问题。这一条街上谁不认识成秋屏?她顺顺当当长驱直入就跑到了曹桓的办公室去。


第147章和曹桓的交谈



    曹桓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并没有聪明到知道成秋屏会在这个时候跑过来找他的程度。所以当他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他说了“请进”之后,看见走进来的人居然是成秋屏的时候,说真的,曹桓觉得很惊讶。

    “我以为这个时间你不是在忙着写小说或者剧本就是在调教玄黄映画的人。”因为惊讶,曹桓甚至没有用他以往常见的短句开头。

    成秋屏径自关上门,然后大咧咧地往曹桓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一窝,然后才开口说了第一句话:“那个,曹桓,你要不要来饰演我下一部影片中间的角色?”

    原本还在按部就班做着自己的事情的曹桓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愣了一下。他想过成秋屏是不是要再度和自己合作,就好像当初《李白传》那样,或者是以玄黄映画为主地合作。他也想过成秋屏是不是来下战书之类的,虽然他自己也不认为在电影这件事上成秋屏有什么必要和曹氏下战书。但是说什么他都没有想到成秋屏此来居然是要自己参演她的影片的。

    这简直扯淡。

    《满江红》中,上华公司的展青衣因为身为导演居然跑去饰演电影角色,算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虽然他就是表演了岳飞军中的一个小角色,照样有一群人开始迷上他。而这件事也成为了《满江红》宣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因为抱有对导演成为演员这件事的兴趣而走入了电影院。这样的营销手段曹桓很欣赏,但是他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居然会被邀请成为这样一个人物,明明是身为电影公司的老板,却同时去当一个演员?听起来就觉得非常不靠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