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娱乐女教皇 斐涅薇-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江红》中最多的就是战场戏,而战场戏很难如文戏一样用温柔的方式去触动人心,所以从一开始成秋屏就选择使用标准的商业片做法,用大投资和大场面来吸引观众们的注意。
事实上,除了《鬼影幢幢》其实比较靠近商业片,成秋屏的另外几部电影多多少少都显得文艺呢。大约她本质上还是有一些文艺女青年的细胞?
银屏上不是战场是朝堂。
“官家!”武将半跪在堂上,不由满怀恳切情绪地叫着。镜头一扫,看得见他距离御座有着遥远的距离,即使以他立下的功劳,若是在汉唐应该是封侯了。然而这是宋,能以武官之身入宰执者有几人?这一朝的武将终究是被压制轻视的。
朝堂上无数双眼睛看着岳飞,有嘲弄,有不解,有若有若无的同情,有毫不在意的深邃。
大宋和金国将要和议了,在相国秦桧的极力主张之下。
在宋金之间的战争不断的失败的阴影之下。
“金国狼子野心,侵略我土;所过之处废瓦焦土,寸草不生。靖康之难方过不久,怎可与虎谋皮!不能议和啊,官家!”岳飞激动地说着,将自己的想法没有番号保留地说出,他希望自己能够让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想法。但凡边将,谁不明白议和的不可行?就是当初苏洵的《六国论》也写的清清楚楚——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如此借古讽今,不就正说的是大宋那岁币岁贡吗?而如今,北宋已因此而亡,为何当今要继续重复过去的错误,为何谁都明白的道理,却不愿意更改?
“提出此议之人,必是狼子野心,意图苦我大宋之民以膏腴金国,官家,此事不得不防!此和不可议!”
他的声音回荡在空洞的殿堂。除去他的声音之外,这朝堂之上竟然没有第二个人说话。环视四周,那些官员们都如木偶一般静止不动,如果不是那轻眨的眼睛,甚至无人会以为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人。这是一种异样的沉默和冷静,简直要冷到人心坎中。或许岳飞这样如火一般的人,不该在这如冰的朝堂上燃烧,因为他融化不了冰,自己却会熄灭!
会熄灭……吗?
镜头细细扫过朝堂上站着的人。那衣袖掩盖之下,有人握紧了拳,眼中流露不忍;在眉眼的阴影间,有人垂下眼帘,掩饰心中的愤慨;在人群的后方,有人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在坚硬的冰面之下,是洋流,是漩涡,是看不见的流动。
只有在朝堂前方,身为相国的秦桧面色一点一点沉了下来。他曾被金国所捕获又归来,因此得了个苏武第二的名声,也是如此,他才能在短短时间里不断升官,到如今已经被君王所倚重。而和金国议和的事,他怎会让其他人来反驳他的意见?
他已经忌恨上了岳飞。
“退朝。”给这平和却又激烈的一幕画上句号的,是自御座之上传出的声音。没有给出任何意见,也没有理会岳飞的话语的皇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在如此一幕之下,只让人觉得波谲云诡。然而不出声的朝臣们心中清楚,岳飞如今的战功太惊人了,比起其他几位著名的将领来说,他并非是依靠守势打退敌军,而是主动出击。既然是如此,就免不了皇帝对其猜忌,有这样的领兵能力,是否会在某一天谋朝篡位呢?
因为赵匡胤以武将之身夺位,所以有宋一朝,武将的身份就是一种原罪。
朝臣们四散了,岳飞半跪在原地,怔愣。他不明白自己捧出一颗心之后为何会得到这样一个不冷不热的结果,他不明白奸臣为何当道,心里有太多的情绪,却无法抒发,这到底是为何?他又能做些什么?
这殿堂上,只有他一个还半跪在那里,人们从他身旁走过,有人向他身上投射目光,但终究是没有停留。
直到有一人在经过的时候轻声说了一句话:
“岳将军,回去吧。”
他缓缓站起身。在所有人都离去的时刻,他注视这空洞的殿堂,御座是金制的,看起来分外冰冷。而在御座之下,秦桧站在阴影中,当他看过去的时候,露出了一个冷笑。
岳飞猛地转身离开,他不屑与这种人为伍!
电影院中发出了叹息。他们已经逐渐明白了一切的背景,两国为敌,岳飞是将领,力主抗敌,而朝堂之上的官员却偏偏要议和,将岳飞的苦心置之不理。而那秦桧分明就是奸臣。观众们喜欢岳飞,喜欢那个在战场上豪迈无双,在战场下文采风流的岳飞。当他遇到挫折和迷茫的时候有,他们感同身受,同样觉得难过,为他感到不值。
他们看着这位将军巡边,操练军队,即使是在议和之后,他依旧不愿有分毫放松。有人说宋金乃是兄弟之国,岳飞此举是大逆不道,他即使知道这样对他的前途没有好处,却依旧我行我素。有的时候,一个人的选择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的。他的母亲曾经在他肩头刻下那四个字,他一生也不会忘记……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啊……
他记得针扎在皮肤上的痛苦,也记得母亲对他的教导;他记得小镇中平静的生活,也记得战乱中流民的痛苦无助;他想要大宋强盛繁荣,而这一切,必须要有军队的守护才可以!
他是这个国家的守护者,是这个民族的护航者,他承担着远比旁人巨大的责任,他不会忘记背上的誓言,他必会——精忠报国!
第124章过河过河过河
这是一段令人心里难受的情节。宋金和议达成之后,皇帝封赏百官,然而面对厚赐,岳飞反复推拒,他依旧坚持宋金和议是错误的这一看法,也因此而不愿被封赏。若因此有尺寸功,非吾之功。若因此有尺寸过,国家之祸。
其实朝堂上有多少人不是很清楚这些事的呢?只是总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逃避事实,沉浸在安宁的环境中。也怨不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而宋金和议之后,越明年,金国撕毁协议,悍然入侵。而相信了一张纸的力量的宋国没有防备,一时之间军队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大宋讲究养士,所以朝堂上原本主张议和的各位不过是脸面上过不去一点,即使是罢官也能荣退,说不准还能重起,落得一身富贵。可是那些为此而丧生的平民,被摧毁的城池,献出鲜血的将士,他们的付出又要在什么地方找回?
金阙之中的君王下令,要韩世忠,张俊,岳飞等人出军迎击。
所有人都在叹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那位君王在政治上的手段其实很惊人,轻轻巧巧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然而在涉及国家大事的事情上,却分毫不肯将自己的信任交付给岳飞这样的忠臣,他兀自玩着手腕,自得于属下的臣民的敬服,选择性地忘却国家遭受的一切,或许在他心中,反正总会有无数个岳飞这样的人物出现的,即使他打压了岳飞,也多的是人可以为他服务,也多的是选择。
这大约是绝大多数君王的通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为了避免走狗的最后反扑,他们已经无师自通地开始在狡兔未死的时候下手了,想着反正有别的恶犬能用,最终却是失了狡兔,饿死了猎人。
旁观者总为走狗不值。
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人总难以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忠诚。当代的人不会认可所谓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们总是爱憎分明的,有恩则报,有仇当还。假使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遭遇这样的对待。如果不是对方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话,当下就绝对不会忍受了。
但岳飞并不是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如果是少年的他,或许也会像人们那样思考。但是此时此刻的他。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字,他效忠着大宋,效忠着朝廷,效忠着皇帝。所以他只是接受了派遣,在就能过撕毁了合约之后走上战场。
这将是他的生命中最具传奇性和悲壮性的一场战争。对战金兀术。
战争场面。再度展开。
低沉的号角声,再度响起。
没有任何铺垫,就听得岳飞的声音吼出一句:“光复中原!”紧接着,从正侧面拍摄的镜头中,如潮水一般的两支军队在屏幕正中央相遇了。
两个方向相反的浪潮击打在一处,该是何种模样?
原本是泾渭分明身上的衣服都不同的两军。在这一触之后忽的就融入了彼此。那仿佛是海岸线一般的军队交界处,更是混乱一片。忽而这一边突出了一点,忽而那一边凹进了一点。这是一场鏖战。在刚刚接刃的时刻,竟然就已经势均力敌。
胶着之态使得双方的将领都同时皱起了眉,也让代入了岳飞立场的观众们不由心急起来。按理说,以岳飞的能力,要打败对方不应该是十分轻松的吗?怎么现在却是这么个结果呢?
在战场两端的主将同样是这样想的。他们当然不会接受失败。都开始转换战术,变换阵型。
比起最开始出现在银屏上的模样。此时的岳飞看起来明显多了年纪。远超出同时代水准的化妆技术造就了这一切。然而那双眼睛,依旧那么坚定刚毅。看见这一双眼睛,看见岳飞的表情,似乎就能够相信一切都会变好,大宋不会亡国,时局总能变好。
岳飞在马上抽刀,直指向天,那刀上有寒光凛冽。
镜头放慢了,所有人都看见他以极缓的动作向下劈剑——就在这间隙之间,不断切换的画面中显露下一秒就要被墙枪头洞穿胸口的金军士兵,已经是死伤正缓慢倒下的宋*士,一蹄子踩到尸身上没能站稳的战马——然后那刀上寒光划开屏幕!金军士兵被硬生生洞穿了胸口、宋*士倒地赴死,战马发出临亡的悲鸣!这时间的忽快忽慢的变化,让所有人都不由心中一跳,感受到一种异样的紧张。
“过河!过河!过河!!”岳飞从胸腹之间狠狠吼出这个词。这本和当前战场上的一切这样疏离,哪里有河?过河做什么?然而在听见这口号的一瞬间,宋军士兵仿佛被激起了所有的血性,所有人,都硬生生向前压进好几步!
画面快速回放,那是岳飞刚入军中的时候,那时候的主将是宗泽。这位宗将军曾在北宋灭亡之时护卫东京,与金兵决一死战。而自南宋之后,更是屡次上书高宗要收复中原,甚至安排好了所有的战术,如果不是因为宗泽的赏识,如今的岳飞不会是这场大战的主将。然而,总是满心愤懑以求雪耻,宗泽直到死,却再也未能看见大宋平定北方,重归东京之景!
未至古稀,这位将军就逝世了。而他在死前最后的遗言,就是:“过河!过河!过河!!”
这过的河,是南宋以为依凭偏安一隅的河。他是要收复中原,是要光复大宋,是要洗清耻辱。
而如今,在奋斗数年之后,中原的不少土地已经被岳飞收复了。但还不够,还没完。
过河!过河!过河!!
隐藏在大宋人心中的耻辱,深藏在大宋人梦里的愿望。过河啊!过河啊!到河的北岸去啊!那本是汉家的膏腴之地,是他们的故土,是汉民世代耕作的地方!
过河!
每一个人都嘶吼着,不顾绷起了青筋,不顾伤口的崩裂。
过河!
身先士卒的将领们冒着箭雨向前冲锋,被箭支穿透了盔甲的缝隙之后,也只咬紧牙关硬生生拔出带血的箭!
过河!!
岳飞也冲了上去,带着事先保留下来的五百骑兵!
仿佛钱塘水涨潮,却没有弄潮儿能够征服这样的潮水。像是最锋利的大马士革刀切豆腐,宋军猛地突进!
终于,金军开始溃散了,他们丢弃了武器,向后逃亡,就像在其他的战场上的宋军面对他们的反应一样。
大势已成!
没有任何一个宋军打算放过这些人,高呼着“过河”的口号,他们一路追击!就像曾经岳飞带领他们取得的无数个胜利那样,这一次,他们依旧会胜利!而这一战,他们将会真正收复中原!这是多么大的荣耀?这是多么惊人的战功?便是勒石燕然也能一比!
仓皇逃离的金兀术只能低声叹了一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这样激烈的战争场面,这样浩大的国家之间的斗争,这样令人动容的一切!这一切让电影院中的观众满不由眼含热泪,他们或许对战争毫无兴趣,或许对冷兵器时代的一切嗤之以鼻,但当这样浩大的一切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除了流泪,还有什么能够让他们发泄那些激荡在胸口里的情绪呢?还有什么能够让他们冷静地面对一切,对这样一位将军不屑一顾呢?
即使是知道会死亡,即使受到文人们的打压,但能够跟随在这样一位绝世的将领身后,本来就是一种荣耀了啊!
这一刻,已经成了所有人情绪最高涨的一刻。其他的观众还满怀期待,但参加过内部看片会的所有人,却不由自主黯淡了神色。他们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些令人畅快的东西即将消失了。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早就知道了这一点,好歹有些心理准备,比起电影院中的其他人来说还是稍微好了一点。
岳飞乘胜追击,一路攻下城镇无算。这令人畅快的大捷似乎就要这样一路延续下去,却在岳飞于帐内和将领们商议下一波的攻势的时候,皇帝派人来了。
直肠子的将士们以为这是封赏。为了如此的大胜。
却不知在帐内,来人说:“岳将军,官家要你立刻回师,不得延误。”
所有人都心下一惊。回师?明明已经要把失地全部占领回来了,只要再追击一段时间。岳飞不会在这个时候又妥协了吧?就像是宋金议和之后他推拒了三次封赏,却在皇帝相召之后接受了。
岳飞沉默了。他本不该拒绝皇帝的命令。但是,如今大好形势,他怎么能接受就这样放弃一辈子也未必能碰上一次的机会?
所以他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岳飞……不能回师!”
未曾想到岳飞会抗旨不遵的来者不知所措,就这样被敷衍了事。
观众们放下心,这样就会好了吧?应该不会有事了吧?
第125章精忠报国
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第二个带着圣旨而来的使者出现在了屏幕上,他没有客套,直接拿出圣旨要岳飞立刻回师,并且,还拿出了一块金牌——如朕亲临。
金牌之下,谁敢不从呢?同在帐内的将士们只觉愤懑,却心下游移,是不是应该遵从这旨意?
“我已经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圣旨恕岳飞不能接!”岳飞却铁了心肠。他的身上寄托着在铁蹄之下惨死的宋国平民的怨恨,宗泽老将军夺回中原的殷切愿望,假如为了这一封圣旨一块金牌就妥协的话,将来会是如何,谁知道呢?
“将军!”
“我意已决,不用多言!”
竟然连发两道圣旨,这一次或许不会像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有的观影者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他们想起了成秋屏“美梦粉碎机”的名头,吸纳下有了一些猜测。
而一切就像是他们猜测的那样进行。
这个在战争开始之后连续几天时间竟然毫不设防,官员们只知道在朝堂上争吵应该如何做的低效率的国家,在要岳飞回师这件事上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
极度讽刺地,一个又一个颁布帝王旨意的使者来了,每一个都拿着金牌,以君王的威势压制岳飞,一定要让他回师,而他们的态度也一个比一个倨傲,到了最后,已经是在威逼。
“岳将军,官家要你马上回师,你为何还不动身?”
“岳公,这已经是第四道圣旨,金牌在此,你还要违背官家的意思吗?”
“岳大将军,谁人不知你的忠心。可如今你却如此对抗官家,可不是忠臣所为!”
“岳鹏举,须知大宋并不仅仅你一个将军!”
“岳将军,你不为自己想,也要为你的夫人孩子想想,抗旨不遵有什么好处呢?”
“岳飞,召回你是朝中诸位相公的决议,难道这还有错吗?”
“岳将军,回师吧!如此多道圣旨和金牌,官家的意思已经不可能回转了。”
“岳鹏举。我也想收复中原,可如今不是时候,既然官家要你回去。你就别再这样了。”
“岳飞,你如此抗旨不遵,就不想想你扛得下官家的怒气,你麾下的将士扛得下来吗?”
“岳鹏举,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岳飞。岳鹏举,岳将军!总计十二道金牌,十三封圣旨在此,你还不回师,是要谋逆吗!”帐内已经挤满了。加上最开始只带来圣旨的使者,这帐内竟然有十三个下达皇帝命令的人。足足十二道金牌。
岳飞的手在颤抖。
这是为何?这是为何啊!明明只是想要收复中原,而胜利也明明已经在眼前了,却偏偏要把这胜利从他眼前夺走。
错过这次机会。怕是金国又能喘息,光复中原之日……却看不见丝缕光明了!
他似哭似笑,仰天长叹:“官家,官家啊!我岳飞何德何能,何德何能!”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自己。他还能如何呢?继续抗旨不遵吗?就像那些人说的一样,他要为自己的妻儿考虑。要为麾下将士考虑,要留着一条命为国尽忠,更不能和谋逆扯上关系。他何德何能啊!十二道金牌!何德何能啊!
“将军!!”已经看不下去了的偏将一把抓住他,“何必理他们!率我等继续追击吧!”
“请将军下令!”另一个将领就这样半跪在地上,向岳飞请战。
“请将军下令!”大帐中的所有将领全都跪下了。他们在一开始或许也是想要遵从使者们的命令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然而,当岳飞为了这一次的胜利不断地拒绝圣旨和金牌,却在一连接过十二道金牌之后不得不妥协的时候,他们还能说什么呢?难道,就因为身为武将就永远无法得到信任;难道,就因为这圣旨金牌放弃尽在眼前的胜利;难道,就因为君王命令放弃了中原的汉民;难道,他们就这样憋屈地失败,憋屈地回师?
“你们是要造反吗!?”最后来的那个使者气急败坏了,“混账!十二道金牌难道都不能让你们回师!岳飞!”
岳飞沉默。他的眼睛原本是充满了亮光的,此时却渐渐暗淡了下来。看得见他缓缓捏起拳,像是在压抑心中剧烈的情绪。最终,他转过身背对所有人,从齿缝之间吐出两个字:“回师!”
“将军!”一众将领不由叫了起来。
“还愣着干什么?快回师!耽误了时间小心官家责罚!”传旨的使者理也不理岳飞,阴阳怪气地说着,然后带头转身出了大帐。
大帐内寂静无声,岳飞背过身不动,而其他将领无法,虽然不甘,虽然憋屈,却也只能就这样离开大帐。
直到这大帐中仅仅剩下岳飞一个人。就好像那天他跪在空荡荡的朝堂上。
镜头慢慢转过,终于对准了岳飞的正面。
竟是虎目含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他从不曾为男女小情而泣,也不曾为人生波折而泣,然而此刻他已无法遏制那肆意奔涌的泪水。他记得幼时母亲在背上刻下的“精忠报国”四个字,记得向宗泽将军学习兵法战事,记得这几十年之间屡次的胜仗,他耗费了一半的人生,终于走到了这一步,终于要实现毕生的理想了。他将要替被金军肆意凌辱的女子们复仇,将要为枉死田野中的农夫夺回土地,将要让丧失国土的大宋正名,将要给后代子孙奠定安定的边疆。
但是已经没有将要了。
已经没有了。
他曾觉得男儿哭泣是软弱之举,更不相信自己有软弱的一面。但是在此时此刻,他已经无法遏制那不断落下的泪水。
好恨啊。
好恨啊!
恨不能驱除鞑虏!恨不能光复中原!恨此身不得信任!恨时运不济!
恨啊!
在所有人都看不见的地方,他用手背擦去眼泪,强行忍住了心中的情绪。整装之后,走出大帐。
在看见他的泪水的时刻,所有的观众心里都压抑到了极致。而这样的压抑甚至让人哭不出来,壮志难酬的痛楚使得他们觉得心脏被人捏在手中狠狠挤压,那么酸楚,那么无奈。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呢?
回师吧——金军再度占据了中原。
回师吧——就在那之后,岳飞被诬谋反,陷入大牢。
宋金第二次和议将要开始了。而主张抗战的岳飞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秦桧和金兀术通信,要将岳飞置于死地。
韩世忠追问秦桧岳飞是什么罪,而秦桧的回答是“莫须有”。
然而宋高宗终于赐死岳飞。
其子及其部下被腰斩于市。
所有人都看见了,在牢狱中,对岳飞充满敬意的狱卒小心奉承。甚至为了岳飞私下辱骂如日中天的秦桧。
所有人都看见了,在牢狱外,无数的百姓要求释放岳飞。甚至偷偷砸秦桧的门。
然而这一切无法阻止最终的结果。
一杯毒酒之后,盖世英雄也冰冷了身躯,躺倒在简陋的稻草上。
他本来已经要收复中原了。
他本来应该志得意满千里封侯了。
可他最终却死在了牢狱中,头上顶着个什么都不算的罪名,这样被诬陷。死在了牢狱里!
电影院里寂静无声,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就是结局。
这怎么会是结局?岳飞怎么能够就这样死?他们宁愿看见他死在沙场上,马革裹尸还,却不愿见到这样的一幕?对于一个忠诚的将军来说,这是何等屈辱,何等屈辱!
他们看见岳飞次女为冤死的父兄鸣不平。抱银瓶投井自尽。
他们看见百姓们为岳飞收殓骨殖,厚葬于茫茫青山。
他们看见金国人为岳飞之死而饮酒庆贺。
他们看见秦桧最终被鄙弃,罢官而死。
他们看见人们因憎恶而在秦桧墓上便溺。
他们看见秦桧等几个害死岳飞的人被铸像。跪在了岳飞墓前。
多么大快人心的结局?可是岳飞已经回不来了。他死在壮志未酬的时候,死在猜忌之下,死而不得其所。
最后的镜头对准了岳飞墓。墓旁已是松柏苍翠。路过者向着秦桧像吐唾沫,如此鄙夷。
一行字出现在屏幕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画面暗了下去。演员表出现,伴随的是片尾曲。
是在成秋屏的世界已经被用滥了的那首歌。
叫做《精忠报国》的那首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江山北望,是大宋故土,宗泽将军至死不忘过河,岳飞本就要实现那个梦,却最终梦碎了。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此生虽短,却是绝世悍将!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那些为了大宋故土背井离乡去沙场征战的人啊……将生命奉献在沙场上的将士们啊!他们从不求高官厚禄,求的不过是报仇雪恨,重归故土!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血泪满眶!他从来都是忠诚如一的,母亲在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他一刻不敢忘。多少年征战沙场,只求收复故土为国尽忠,可就是在一切即将成功的最后一刻,他所效忠的君王却因为猜疑而让他不得不放弃一切!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奉命回师,有多少不甘和不舍?那是他们世代耕作的故土!却不得不放弃,予以异族放牧!纵使人南去,心在北方!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谁愿守土开疆?谁一心为国?谁未曾料到一腔热血会被轻看?谁付出生命证明了他的忠诚!?
从电影完结之后一直沉寂到现在的电影院里,突然爆出一声巨大的哭嚎声,然后,就像是传染一样,这哭泣的声音传遍整个电影院。
姑娘们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捂着胸口压抑波动的情绪。平时最看重的仪表此时不再被重视,任由泪水脏污了画好的妆容。
男人们努力遏制着心中的情绪,然而通红的眼眶和鼻尖却将他们强忍的情绪暴露无遗。
第二遍音乐已经响起了,带着哭腔和抽泣声,观众们试图加入这一遍,和着音乐一起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再不会有这样一个岳飞,带着岳家军在北伐的战场上。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过河!过河!过河!!那是谁的呐喊,向着中原故地!?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年轻的生命枯萎在战场,为了这个国家,他们奉献了最宝贵的一切,却最终因为一句议和就这样被抹杀。
“河西百思报家国,人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还记得硬汉的泪水吗?他本该是流血不流泪的。只是他怎么能够不流泪呢?当他所坚持的一切这样被践踏,当他的努力都化为乌有。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那曾经是故国的人民耕作的农田,曾经是林荫之地,却因为国家积弱而成为了异族的牧场。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多么庆幸如今的国家是强盛的,因为贫弱的国家太过悲哀。只愿我国能繁荣昌盛,不至出现岳飞这样的悲情英雄,不至凄凉如此!
这齐声合唱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力量,那么震颤人心。不同喜好不同审美的人一同在唱着。演员也好,影评人也好,记者也好,所有的人都在唱着这首歌,他们在某些地方跑调,记不住歌词,但从内心而发的深刻情绪使得这一首歌被他们唱得分外动人!
所有的人都站起来了,是在向着一位悲情英雄致敬,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激动的情绪。直到背景音乐也完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重新坐下,每个人都噙着热泪,等待着什么。
直到成秋屏带着一众演员走上台,鞠躬。
雷鸣一般的掌声暴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