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截教小妖-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君闻言,也微微颔首为礼,孟子连忙稽首还礼。就见老君转头对秦华道:“九转金丹炼制之法,我可以传给你。”

秦华闻言一愣。笑道:“弟子其实意不在此!”

老君闻言沉默一阵,道:“地星之上的人族终须**,此时是为传教,故而各家都入人族,闹得沸沸扬扬。但三界各家的目光终究还是要转回到四大部洲之上。况且现在四大部洲残余的人族经过千余年繁衍。又渐渐繁盛了起来。这部分人族不在地星,自然也就仍然还要受我等修士庇护。如此,我将南部瞻洲的一半交由你截教打理,如何?”

秦华笑道:“那感情是好。然而南部瞻洲原本也不是我道门三教固有地地盘。老君虽是圣人。此举却颇有些慷他人之慨地意思呢!”

老君淡淡地道:“我道门三教自古以来便在东胜神洲。你截教自然也可以继续传道。我地意思并不是要赶你走。”

秦华道:“可惜有原始天尊在。我截教在东胜神洲也难得有太大发展。只今大师伯只要同意我截教在东胜神洲保留几个道场。并将沿海一片任由我截教传道。阐教不得干涉。再有南部瞻洲一半。如此。弟子便满足了。”

老君道:“你总算又叫了我一声大师伯!也罢。这些都可以同意。如此。将南部瞻洲大荒山以西交与你。你可好生打理。”

秦华听到大荒山一名。心中一动。随即却又愕然道:“大荒山以西太远。我截教门人均在海外。如何好管理?弟子只要大荒山以东便可。”

老君扫了秦华一眼。不发一语。秦华也沉默以对。半晌。老君终是因为南部瞻洲素来不是道门范围。遂也不甚在意地道:“如此。便将大荒山以东归你截教掌理。”顿了顿。又扫了秦华一眼。道。“其实你虽在我面前做出一副力争地模样。实际却早就已经在暗暗着手这些地方了。花果山那块灵石之事。你以为我不知道么?”

秦华闻言讪笑,故作不解,惊讶地道:“那花果山地处东胜神洲沿海,原本并不十分出众。弟子见它突然灵气充裕,花果繁盛,因而起了查看地心思。不想竟发现了当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所遗留下来的那块灵石,实是机缘凑巧。原本弟子是打算找个适当的时间将此灵石送还女娲宫的。今大师伯既有问,难道这块灵石还有什么关碍不成。”

老君定睛看了看秦华,道:“我其实也不信你能算的那么长远。这灵石之事还是西方几次传信于我,让我来叫你归还,我方才知道西方是要用此实现他大兴地意图。今你既知机先取了,西方众人无法,只得央求我出面转圜。”

秦华闻言心中暗道:我既先取了,岂有再吐出来的道理!现今鸿钧道祖有旨,圣人不得主动出手。既如此,这三界之中,贫道我还怕何人?当下心中暗笑,面上却颇为不忿地怒道:“他西方先抢了我截教三千弟子去,还不满足,今又来抢我先得到的宝贝!我截教又不是他的后花园,可以随他予取予夺的。这块补天地顽石贫道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没有看出有那点与他西方大兴有关的。分明就是他接引准提视我截教无人,故意找借口前来羞辱于我。如此,贫道岂能罢休!”

话未落尽,只听一声巨响,震天动地,将三千里方圆的流波山整个都震得抖了一抖,前方山谷之中飞沙走石,磨盘大的石块冲起千丈之高。正自在老君面前慷慨陈词,表达着自己内心无限愤慨的秦华瞬间脸色变地十分精彩起来。尴尬、不信、惊喜、期待之情不断闪现。当下秦华也顾不得招呼老君,径自飞身前往查看,老君也紧随其后,六耳猕猴等流波山一众弟子听得声响,也齐齐往那边山谷而去。

众人来到山谷,就见一只瘦小精悍的猴子正在山林之中翻滚为戏,原先那块灵石却不见了。众人无不惊讶,就见那毛猴子忽抬头看见秦华到来,面上显出大喜之色,叽叽喳喳地翻滚扑腾了过来,口中大叫道:“爹爹,爹爹!”

众人闻言无不大惊,皆望向秦华。就见秦华面色难看,颇为郁闷地道:“哪个是你老爹,你别乱叫认错人了!”

那猴子闻言颇有些委屈地道:“孩儿自三百年前得了灵识,爹爹便每日前来探望,为我开讲道法,又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俱都引来滋润于我。今日孩儿破石而出,何以爹爹竟不认孩儿了。”

秦华闻言,想起当日高明高觉之事,不由转头看向他二人。只见他二人看着那石猴,面上显出同病相连的神色,颇为幽怨委屈地看着秦华,竟是泫然欲滴。

秦华不觉大是头痛,只得狠心不理,转头对石猴道:“我不是你老爹,你可千万别这么叫我。你乃天生地养,既然在我流波山出世,倒是可以拜我为师,学那长生不老之术。”那石猴闻言,呆怔了半晌。秦华对着六耳猕猴打个眼色,六耳猕猴本来看着这灵明石猴出世,也自惊奇。见秦华使眼色,连忙上前拉着灵明石猴之手道:“嘻嘻,小猴子,你终于也出世了。这下我混世四猴可就凑齐三个了,真是便宜了师傅了。来来来,我们先不理师傅,大师兄先为你引荐门中几位师兄。”

那石猴见六耳猕猴与自己相类,又似乎对自己颇为友好,心下先就有了亲近。当下任由六耳猕猴领着去与高明、高觉、仓颉、伶伦、鬼谷子等人相见。高明高觉同病相怜,对石猴更是亲切,与别人不同,当下众人便与石猴打成了一片。只听高明高觉拉着石猴在一旁嘀嘀咕咕,不时对着秦华指指点点,那石猴也连连点头。不一时,高明高觉竟拉着石猴径自去玩耍去了,半点也不理会众人。

众门人见状,俱都在心头憋着笑,各自离去了。秦华方才一脸郁闷地看向老君,口中道:“猴子生性顽皮,不同世情,到让圣人见笑了。”

老君扫了秦华一眼,淡淡地道:“今日见此灵物,也算不虚此行。这猴子既然已经在你流波山出世了,则与你便有了脱不开的关系,想来西方也没有理由要你将他归还了。此事就此作罢,我自去与西方解说。然而人间之事,还得你门下出面才是。你那法儒门人若不愤然起行,终究不能得道。”

秦华拜道:“多谢大师伯成全之恩!想那西方如今人才济济,实力雄厚。便要传道,直接派出门人将他教义宣扬过来也就是了。我截教虽然不喜西方,但终归只是一干弟子。大师伯与原始天尊又都欠了西方的,则东胜神洲已然对佛门开放,他接引准提又何必故意惺惺作态,这也不传、那也不传,还要弄个什么取经之行出来,硬是要拿乔作弄折辱我道门一番方才罢休。也亏得大师伯你真能忍得下这口气!想当年我截教强盛之时,他接引准提敢如此么!恐怕我道门稍微露点口风,他西方便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了。真不知道当日师伯你是怎么想地,打垮了我截教,就为了今日受他西方的鸟气么?”

老君闻言,默然半晌,抬手将一卷丹书交与秦华道:“此便是九转金丹炼制之法,我今交与你了。从今之后你凡事不可再行推脱,躲在山中什么事都不闻不问,像什么话!你可谨记?”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二百三十九章 法儒灭佛

秦华喜滋滋地接过老君递过来丹书,稽首躬身道:“若大师伯不自相辱我截教,弟子身为道门弟子,凡事自当尽力。^^^^。”

老君点头,驾板角青牛而去。秦华回身对众人道:“今日圣人驾临,我等既得其利,不可怠慢。灭佛之事,当作速行。”

当下孟子、韩非子等各显圣昭告人间门徒,使其奋起灭佛。人、阐两教也暗中打开方便之门。于是法儒两家门徒执政,大肆打击佛门并一众兼并土地者,没收土地收归国有。查封寺庙数千家,搜得金银财宝价值巨亿,融铜佛像铸钱,则钱堆积如山,国库瞬间充盈。以之赈济民生、修葺弓矛、招募甲兵、畜养士马,不数年,国力大震,江北诸国莫敢正视。

此时佛道两门弟子在人间激烈论辩,摩擦日渐生巨,时有以法术显圣相斗之事。秦华闻言大怒,便即命高明、高觉二人牵夔牛入人族,显示道门**。

二童得令,欲要苏妲己同往,六耳猕猴也说苏妲己千年修行,已得大道。况且颇为聪慧,有智计。于是秦华便命苏妲己与高明、高觉同往。三人一牛径往人族而来,每有佛门弟子显圣惑民,则趁势破其术,驱逐其人,谓之以左道邪术。道门截教一众仙长神圣的庙宇均不占地、不塑金身,凡有人来祷告,其求善者无不有求必应,道门声势一时大震。高明、高觉更是以其乖觉、正义、救世的形象得到了世人的赞扬,苏妲己地美丽聪慧也渐渐为人所知。人间处处有为他三人建庙祭祀的,因夔牛每每随着三人出现。故也随之享祭。其塑像以苏妲己绝世姿容当前,高明高觉一持射日神弓(通天教主搬离金鳌岛前留下还赐予秦华的)、一持白玉葫芦随后,身后一头苍身独脚神牛悠闲地张望四周。

这一组塑像遍布人间,每有祷告。无不应验。人人奔走相告,香火一时繁盛非常。

佛门见此如何甘心?乃整理佛藏。炫耀于世,称其正宗。秦华闻之,遍寻道门弟子,无论圣人门徒还是散修。均收录其言行,编成道藏九万余卷,宣扬于世。佛门见高明、高觉等人出世破其法术,于是遣人东行,欲要抗衡二人。

马王佛马元此时在人间颇有香火,于是当先出马。。这日高明、高觉应南乡百姓祷告。正要降雨抗旱。二人站定云头,高明道:“我们今日降雨,要不要先发符命上天庭,知会雨部众神一声?”

高觉满不在乎地道:“一场及时雨而已,何必那么麻烦!看我施法。”当下取出头上碧绿葫芦,收聚四方之水,高明见状,张口怒叱一声。顿时天空有一道霹雳闪过。雷声滚滚而来。高觉将手中葫芦倾倒,大雨瞬间倾盆而下。

看看下了半个时辰。高觉道:“够了!”当下收了葫芦,与高明一道欲转身回庙。忽然高明轻咦了一声。转目看向底下。就见瓢泼大雨依旧毫不停息,反而越下越大,天空风云四合,竟渐渐汇聚了一海之水。

高明高觉见状大惊,暗道:若这一海之水全都落到人间,岂不酿成大灾!二人慌忙施法驱散乌云,那云却直往中间汇聚,驱之不尽。高明高觉知道有人搞鬼,当下就见高明大叫一声,双目圆睁,放出无限金光照射四周空间,金光过处,一切阴影污秽尽皆无所遁形。就听前方一人大笑道:“两位贤侄真是好本事!贫僧今日算是见识了。”

高明、高觉看时。认得是马王佛马元。当下高觉骂道:“呸!谁是你贤侄?背师叛教之徒。尚敢在此耀武扬威。真是恬不知耻!”

马王佛闻言勃然变色。道:“贫僧到此好言与你二人解说。何以张口就骂!今你我分属佛道。各为其教。既是为争夺信仰。不必多说。道高者胜。”当下额生三眼。脑后生手。径来抓高明、高觉二人。那手乃是**力凝聚。又在西方以八宝功德池之水萃洗。诸法不沾。一抓一个准。厉害非常。

幸亏高明高觉也是出身不凡。二人心意相通。互击一掌。分左右退了开去。当下高明拽开射日弓对准马王佛三眼便射。那边高觉一口三味神风吹出。直往马王佛抓来地手吹了过去。

就见马王佛将手一扬。欲要抓高明之箭。谁想那箭寒气迫人、威力极大。马王佛抓箭在手。瞬间一股寒意直透心脾。身子俱都被冻住了。高觉一口黄风正巧到来。直接将马王佛裹在风中。那三味神风能消融万物。乃是风之极致。马王佛顿时只觉身上有万只蚂蚁啃噬。疼痛难当。不由又惊又怒。大叫一声。身上金光连闪。显出一尊法身。人头马身、额上三眼、腥舌长伸、手脚颇多、凶恶非常。观其形状。真有止小儿夜哭之效。

那法身佛光闪耀。脱开三味神风。怒气冲冲地对着高明高觉杀来。其实若论道行法力。高明高觉此时也算是勉强踏入大罗金仙境界了。只差最后临门一脚而已。因而秦华将他二人放出人间游历。以期寻得机缘突破。二童道行既高。又天生神通。手握上等法宝。联起手来即便不能打败马王佛。那也绝对不会落败。那马王佛其实也不过是大罗金仙中上游地修为。又无灵宝在身。实力虽也强悍。但在秦华等人眼中看来。其实并不足虑。

奈何高明高觉二人小孩儿心性。一见马王佛那凶恶地模样。顿时便有些害怕了。手脚伸展不开。竟瞬间便落入下风。二人惊慌失措。携手逃跑。马王佛在后穷追不舍。展开大手遮天蔽日。直往二人头上惯下。

眼看二人便要被擒,只听一声兽吼,震天动地,风雨大作,雷声滚滚而来。一道霹雳从下而上,往天空中大手激射而去,瞬间将其斩断为两截,救了高明高觉二人。

高明高觉见来了强援,尽皆大喜,胆气骤升,回身住脚复与马王佛相对而立。马王佛见有人破了自己地法术,不敢大意,也自住手不动,留神查看。就见一丈八大汉手持丈二长刀飞身来到,转目见天地间依旧大雨倾盆,不由皱了皱眉头,张嘴猛地一吹,顿时云收雾散,大雨止息。

马王佛见此更是惊异不定,开口道:“不知这位道友如何称呼?因何救这两个无知小童。”

那大汉笑道:“你枉称佛陀,到此时仍然不知我是谁

马王佛闻说,定睛一看,着实不知此人是谁。但看高明高觉与这大汉颇为亲近,忽一转念,想起人间庙宇之中有一神牛,当下恍然大悟道:“原来你就是那头夔牛,流波山秦华道兄把你藏得真是紧啊!不意一头坐骑,也有这般道行了。”

夔牛闻言笑道:“秦华真人视我如徒,从未以坐骑待我。真人仁心如海,岂如你等这般凡夫俗子一般!”当下又转头对高明高觉道,“其实若论道行,你二人自然稍差了一些。但联手斗法,却也绝对不会输给这个马王佛。皆因你二人心性不定,因此先自生怯。今我在此为你等掠阵,你二人可再上前打过。”

高明高觉闻言,颇为羞愧。当下二人站定方位,皆放出头上碧绿葫芦,升起一层青蒙蒙的光罩护住全身上下。高觉口吐黄风,手持白玉葫芦放出丝丝毫光来收马王佛;高明运起玄功,拽开射日神弓对准马王佛面门就射。

马王佛知道射日弓厉害,再不敢硬接,只得回身躲避,但高明羿射之法传于当日的大巫后羿,端的是非同凡响。连珠九箭,马王佛躲无可躲,只得仗着佛门法身强悍伸手硬接。此时高觉手中白玉葫芦放出丝丝毫光正巧将马王佛罩定,马王佛只觉心神一阵晃动,身子一时收束不住,竟有被收走地趋势。当下心中惊骇非常,奋力一震,显出额上一颗舍利子冲空,金光闪闪,将白玉葫芦挡在外面。

这边高明连珠九箭射到,马王佛分心二用,顿时便有些捉襟见肘。勉强挡得七箭,终于还是漏了两箭进来,破开马王佛护身佛光,其中一箭正中其胸口念珠,将其击成粉碎,复一箭射入胸口,顿时金血横流。

马王佛吃痛,惨声大叫一声,见对方人多势众,夔牛更在一旁虎视眈眈,当下不敢恋战,急忙收了法身化一道金光遁走,众人也不管他。就见高明、高觉对视一眼,眼中颇有欣喜之色,对夔牛道:“多谢道兄援手之德!今日我二人心境突破,桎梏已去,大道在望,此皆道兄指点之恩也!”

夔牛笑道:“俱是流波山一脉,理当守望相助,何必如此见外!今你二人突破在即,为免节外生枝,还是先回流波山潜修,待成就了大罗金仙修为再出来普救世人,积累功德。想来秦华真人知道你二人之事,必然也大为欢喜。”

高明高觉闻言也自喜形于色,对夔牛稽首道:“如此,我兄弟二人就先回山了。此间之事,还请道兄与妲己师妹多多费心。”言罢,二人喜滋滋地往流波山向秦华报功显能去了。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二百四十章 二徒回山

且说高明、高觉回山。秦华闻知他二人借着击败马王佛突破了心境。将要成就大罗金仙修为了。心下不由甚是喜悦。暗暗盘算道:“如此。我流波山便有六耳猕猴、仓颉、伶伦、夔牛、高明、高觉六名大罗金仙了。另外记名弟子中尚有梅山七怪中的袁洪也是大罗金仙。其余六人也到了突破的门槛上。龙吉公主虽是九天玄仙。离大罗金仙还有段距离。但其法宝众多。见识颇广。便是遇到一般的大罗金仙也足以应对。我流波山实力越来越强。如此一来。应对佛门挑战的信心便更充足了。”

当下好言抚慰勉励了高明、高觉一番。令其二人自回洞府静修。秦华与六耳猕猴亲自交替着为他二人护法。且说那灵明石猴自出生以后。便与六耳猕猴、高明高觉颇为亲善。众人对着秦华参拜。他也跟着参拜。众人谈论道法。他也在旁边跟着听的津津有味。平素总缠着六耳猕猴要学神通法术。把个六耳猕猴缠的烦不甚烦。只的禀告了秦华之后将九转玄功传授于他。然而其对秦华却因为那个特殊的原因反而有些敬而远之了。此时见高明高觉闭关。秦华与六耳猕猴俱都在一旁护法。灵明石猴无事可做。便偷偷来到后园。看看那黄中李树上尚有三五十个果子。黄橙橙的。甚是喜人。灵明石猴偷眼望了望四周。见四下无人。便即伸手上去摘了两个。满心欢喜的送进嘴里。

入口只觉香甜无比。一股精纯的灵气顺着脊梁骨直流到尾椎上。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舒张了开来。真个是浑身通泰。舒爽无比。那灵明石猴的了如此好处哪里还忍的住?径自上前将那树上剩下的数十个果子一股脑儿摘了下来。就斜靠在树枝上一手一个俱都送进嘴里。吃了个不亦乐乎。

正自的意间。就听身后一人大叫道:“你是何人。竟敢在此偷吃灵果。如此放肆。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灵明石猴听此喊声。心下也自唬了一跳。急忙回头看时。却见两个身披金鳞软铠的少年立在身后。一人持银枪、一人持黄金棍。皆对自己怒目而视。灵明石猴不认的此二人。当下胆气立壮。暗道:“你两个外人有何资格教训于我!”当下也大喝道:“你们两个哪里来的毛贼。竟敢到我流波山撒野!识相的速速离去。否则便叫你等知道我的手段。”

二人闻言对视一眼。尽皆忍俊不禁。就听那持枪的少年道:“你我师兄弟因为做了星官。在天庭日日当值。故而千余年未回流波山拜见师傅。却不知师傅什么时候又收了只猴子为徒了?”

那持棍的少年笑道:“我观这猴子与六耳猕猴师兄倒有几分相像。莫不是大师兄的什么人?”

持枪的少年闻言亦笑道:“偏你就没个正经!大师兄平素待你我如此之好。你也敢调笑。待我告你一状。看大师兄怎么罚你!”

二人径自旁若无人的对话。灵明石猴在一旁听的是心惊肉跳。暗道:乖乖个不的了!原来这两个还真是我师兄。却怎么从来没见过?哎呀。不好!只今被他二人撞见我偷吃灵果。告到师傅哪儿去。师傅又不喜欢我。想必今番不会轻饶我的了。只今怎样想个办法逃脱罪责才好!

灵明石猴正自胡思乱想。就听那持枪少年道:“喂。那小猴子。你叫什么名字?你是怎么做贼的。难道大师兄没有教过你盗亦有道么?偷人家东西是要留下一小部分给主人家应急的。比如这满树的灵果。本来就是要给人吃的。你偷偷取了几个那自然是没什么。但若是一下子摘完了。万一遇到师傅要炼制什么紧要丹药需用到此物。那可怎么办才好?想我们当年偷灵果的时候……。喂。小猴子。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原来灵明石猴先听到持枪少年问自己叫什么名字。心下顿时就懵了。想起自己出世至今。师傅和一众同门就只叫自己石猴。竟无一个响亮的名字。况且师傅爹爹又不认自己。明明就是不喜欢我。既然如此。我偷不偷吃灵果那又有什么关系!只今师傅要罚便罚吧。我又何必想着怎么脱逃罪责。徒自让他人看了笑话!

当下灵明石猴见那持枪少年瞪着自己发问。遂道:“两位道兄也是流波山门人么?却不知为何我没有见过!”

那持枪少年笑道:“我们千年前被封神上天做了星君。一向并不在山中。你自然是没见过我们的。我叫黄天祥。他叫雷震子。都是流波山秦华真人门下弟子。你应该是我们的小师弟吧!走。先带我们去拜见师傅。”

灵明石猴点了点头。像模像样的稽首道了声:“见过师兄!”当下放开心怀。领着黄天祥、雷震子一道来寻秦华。三人来到洞府之外。秦华在洞中便已有所觉。当下起身笑道:“是天祥和雷震子到了么?还不快快进来!”

黄天祥和雷震子听的这个声音。都不由心头一震。便即快步抢进洞府。看了秦华半晌。拜倒泣道:“弟子自上天庭。日日忙于职司。未能侍奉师傅左右。实是有愧于心。师傅。弟子真是想你啊!”

秦华扶起二人。擦了擦他等的眼泪。笑道:“今你我师徒相见。何必啼哭!你等为星君。本来就要日日当值。公务繁忙。不的擅离。不必以我为念!你们在天庭过的如何了?”雷震子道:“天庭一切都还好。就是心下甚为想念流波山。只望日日在师傅身边听讲大道。哦。对了。原本苏全忠师兄也想来拜见师傅。奈何他是真灵封神。不的擅离天庭。只的托我等问候师傅!”

秦华闻言默默半晌无语。叹道:“当年苏全忠遭劫。为师尚在天外混沌之中。不及救护。诚为可惜!”黄天祥与雷震子闻言。齐齐上来解劝。

就听秦华笑道:“好了。你二人难的回来一趟。就不要说那些伤感的话了。只今我流波山中又来了许多门人。待为师给你们介绍一下。”

二人对视一眼。笑道:“我们来时。正巧遇到这个小猴子。师傅。这个是小师弟吧!什么时候收进门的。倒是颇有几分我们当年的风采。”

秦华笑骂道:“什么风采!只知道一味顽皮惹事。偏你们还沾沾自喜。他乃是灵明石猴。亦是混世四猴之一。端的是不凡。我流波山日后大兴。恐怕还少不的要他出力。”

那石猴见秦华在二人面前赞扬自己。不由喜的抓耳挠腮。心下原本对秦华的怨怼之情也消减了两三分。只是那个疙瘩总是解不开。当下见三人都望向自己。顿时逮着机会跪拜道:“师傅。弟子自出世以来。尚未取名。求师傅慈悲赐个姓名下来。弟子以后遇到他人。也好有个名字可报。”

秦华闻言沉吟片刻。道:“你本是混世四猴之灵明石猴。就以此为号难道不好么?你大师兄六耳猕猴也是如此的啊!”

石猴拜道:“灵明石猴不够响亮。弟子要个响亮大气的名字。”

秦华心道:这猴子精灵古怪。偏生自尊心极强。如今他对我有几分怨望。还是顺着他些吧!只是他原本的名字有些关碍。也罢。我如今看他自己的意思如何?当下秦华道:“既如此。我这里有两个名字。任你挑选。一个因你看着像猢狲。故而取个孙姓。道号为悟空;一个因你从石中而生。就用个石姓。名为敢当。你看喜欢哪个?”

灵明石猴听了这两个名字。翻来覆去念叨了半天。道:“弟子随师傅及一众师兄学道。觉的悟空二字颇有道境。但敢当之名弟子也实在是喜欢。不如两个都要了吧!”

秦华闻言。暗道:这猴子倒还有几分灵性。可惜孙悟空这个名字终究有些挂碍。秦华思及此。遂沉吟未决。旁边黄天祥笑道:“你这小猴子倒是真不贪心!你既想两个都要。不如将孙悟空用作大名。将敢当二字当作小号。岂不是两便?”

灵明石猴闻言大喜道:“我闻人间之人均是有名有字有号。今我大名孙悟空。小字敢当。岂不甚好!”

秦华闻言不由小晕了一下。没好气的脱口道:“你怎么不再来个号称齐天大圣呢!”

灵明石猴(以后称孙悟空吧?)闻言。顿时双眼放光。目光灼灼的盯着秦华。显然内心里对这个称号着实颇为渴望。秦华不由暗道不妙。岔开话题对黄天祥道:“今你二人回山。向玉帝告了多久的假?”

黄天祥道:“只有三天!师傅。弟子这次回山。主要是想告诉师傅一声天庭的动向。”秦华闻言疑惑的道:“天庭有何动向?”

黄天祥道:“现今天庭中谈佛论禅之风日渐盛行。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弥勒佛、迦叶佛等人常来天庭走动。名为拜望玉帝。实则暗中拉拢一众仙官。玉帝先前还愠怒于色。后来不知何故。却又不闻不问了起来。每日上朝。只坐在凌霄宝殿之中应付敷衍而已。今天庭仙官。除了出身我截教的之外。十有六七都已暗中倒向了东门。弟子见此事蹊跷。故而舍了公务。也要来告知师傅一声。”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各建道场 约见玉帝

秦华听了黄天祥之言,心中大惊,问道:“何以玉帝前愤怒而后退缩,态度相差如此之大?”

黄天祥道:“弟子正是不知何故,觉得事有蹊跷,故而才来禀告师傅,看能不能找出其中原委。”

秦华沉吟片刻,道:“此事你等先不要声张,容我细细查探。你二人难得回来一趟!走,先去见见一众同门再说。”当下秦华领着黄天祥、雷震子去与鬼谷子、孙武子、孙膑等人相见,私下却招来六耳猕猴,细细探听天庭情况,果然探知玉帝心绪郁结,郁郁寡欢。天庭仙官聚在一起谈佛论禅的比比皆是,也没有人来管。

秦华心中大讶,对六耳猕猴道:“你当值的时候没有察觉些端倪么?”

六耳猕猴道:“弟子职务清闲,每次都是快去快回,又没有和天庭众仙有什么交集来往。故而一无所觉。”

秦华闻言沉吟道:“如今事有蹊跷,你去将伶伦唤来,待我吩咐他一二。”

六耳猕猴去了。不一时,伶伦来到,秦华道:“天庭之中颇有变故,你与龙吉公主以省亲为名,先往瑶池拜见王母,探听一下内情,再回来禀报。”

伶伦领命,随龙吉公主去了。秦华转头看了看远处的与黄天祥和雷震子打得火热的孙悟空,心中一时思绪万千。当下秦华走上前去。对鬼谷子等人道:“如今地仙界经过千年发展,人口也渐渐繁盛。当年六位圣人将所有普通人族一夜之间全部送往地星,留在四大部洲地都是些身有道术,却又未能真正得到大道的。这部分也有数万人,分别聚居在三大部洲各处。千年繁衍,如今东胜神洲也有**百万人口了,其他南部瞻洲、西牛贺洲也各有二三百万,建立国家是足够的了。可以预见,日后这个人口数目还会迅猛激增。今我截教当掌理南部瞻洲东部,东胜神洲沿海一带也算我教的势力范围。你们可趁此时出山。往这两地建立道场。宣扬自家的治世之道。”

鬼谷子等人听说,无不大喜,当下众人计议如何外出传道。孙武子道:“欲要传道,先选道场为上。今当往四大部洲游历一番,看看何处适宜建立基业再说。”

鬼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