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截教小妖-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这蚊道人应该死不了了。微臣想,是不是将他唤醒,以为我所用。”涂山恭声说到。这涂山占着知情司太监的位子,不过自从秦华来了后,知情司变成了秦华的天地。涂山又干回了老本行,协助两位天帝打理政务,相当于后世相国之类的官儿,权力相当的大。只不过两位天帝太过强势,显不出涂山的威风罢了。
帝俊正要搭话,却听殿外小妖回报道:“血海冥河老祖,西方教接引、准体三人求见天帝。”帝俊连忙命秦华将蚊道人带了下去,自己却与东皇一起接见了冥河等人。
秦华不知他们是如何交涉的,只看到冥河、接引等人脸色铁青,愤怒地从天庭离去。帝俊却传下话来,说是蚊道人留不得了。让秦华酌情处置,并将蚊道人长吻取下交回。
秦华细想了一下,提刀入内,一把将蚊道人长长的吸管状的嘴巴齐根切断,嘱六耳猕猴将其送与两位天帝。却又拿出上等灵药,细心地为蚊道人治伤。将蚊道人秘密救将下来。
却说昆仑山三清道人,自女娲借成圣之机,取了葫芦仙藤,后又发现那葫芦灵根也随之不见,不由大是恼怒。于是闭关参悟大道,不理外界俗事。
这一日在昆仑仙境的一处僻静山谷,却有一妖物化形。青、白、赤、黄、黑,五色华光冲天而起。天上劫云尚未成形,便被这五色华光搅散。惹得天庭掌管劫雷的仙官鹰眼雷神妖圣侧目不已,连忙遣小妖将此事通报了知情司。
原来自秦华掌管知情司以来,妖族上下便渐渐形成了一个惯例:凡洪荒奇异之事,均可向知情司通报,由知情司随后派人监测。若果有所得,知情司为其记功不说,另奏请天帝,给其奖赏。此举使知情司情报收集能力大为提高,渐渐洪荒事无巨细,知情司莫不在第一时间便可知道了。
却说秦华接到鹰眼雷神通报,细想了一下,猛地记起一个人来。不由喜上眉梢,连忙出门往昆仑山行去。
来到那个山谷一看,果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孔雀正在化形。秦华心里一喜,暗道,真是孔宣。遂站在一旁等候,为其护法。不一时,那孔宣化形完毕,变成一个粗壮的男子模样。
秦华见孔宣化形完毕,便上前说到:“孔宣,你既是妖族,现又化形完毕。这便随贫道往天庭去吧!”
孔宣看着秦华,疑惑地说道:“这位仙长,你是何人?竟可带我前去天庭。”
秦华闻言,眼珠一转,想起当日拐骗六耳猕猴的经历来,不由微微一笑,做出一幅高深莫测地形象说道:“本官乃是天庭重臣。今因你我有缘,特来渡化于你。你可愿拜我为师,我教你无上大法,让你早日成就大道。”
却见孔宣一脸桀骜不驯地说道:“你有何本事,敢说大话!想做我老师,打得过我再说。”说着,便祭起五色神光,向秦华刷来。
秦华闻言大怒,心想:论道行我比不过六耳猕猴,却难道还打不过你这刚刚化形的小妖么?竟然如此藐视我。
于是取出鸿钧炼制的芭蕉扇,将那红色一面对着孔宣一扇,只见一龙一凤高声戾叫着飞出,带着无穷的火势眨眼将孔宣吞没。孔宣的五色神光不过刚刚成形,未经祭炼,只能勉强挡住滔天的火势。饶是如此,也让秦华大感佩服。要知这芭蕉扇乃是鸿钧道祖亲手炼制,威力不凡。孔宣布过刚刚化形,能勉强挡住,实是难得。
不一会儿,孔宣支持不住,高声叫停。秦华收了法宝,笑吟吟地对孔宣说道:“如何!你可愿拜师?”
孔宣这才无可奈何地对着秦华拜了三拜,口称:“师傅!”
秦华大喜,忙携孔宣回了天庭,好生安置不提。
第一卷 小妖猖獗
第十四章 三教立人族当兴 大宏愿六圣齐出
却说秦华威逼利诱,将孔宣硬收入门下,心中得意。将天庭中的灵药宝物大把大把地送给孔宣,又将天庭中秘传的妖修之法也选择性地教了许多。等到秦华惊觉之时,那孔宣竟已经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一举成就了仙道。秦华想起六耳猕猴前车之鉴,生恐孔宣超过自己,让自己再次受人嘲笑,也就渐渐放慢了对孔宣的调教。只告诫他要打好根基,不可急躁。这也算是金玉良言,那孔宣倒也听了进去。整日里就在那里打熬法力,这道行进境也就慢了下来。
忽一日,昆仑山传来阵阵宏大的声音:“我为鸿钧首徒,掌教化之功。今立一教,曰:人。以教化众生,传道祖大法。”
此言一出,天地一阵紊动。三界众生在气机牵引之下皆向昆仑山拜倒,口呼大德。天道感应,降下无量功德,地涌金泉,天花纷落,异香扑鼻。太上老君得了人教教化功德,加上开天功德,再加上本来就是准圣极致的修为,立时便成就了混元圣人,证得无上道果。
三界众生齐齐震动,都拿眼看着昆仑山方向。许多大神通者正欲前往恭贺,却又听昆仑山传来原始天尊的声音,同样响彻三界:“我今亦立一教,名曰:阐教!阐者,明也。应天顺人,阐发大道。天地灵物,异秉超然者,可入我门,可得正道。”
随即通天教主之言又传了出来:“我今亦立一教,名曰:截教!截者,断也。道法自然,何物不可成道!三界之中,芸芸众生,皆可入我门下。善保自身,各自修行,可得真道。”
二人语声落地,皆天降异像,如老子一般,同时成就了无上混元道果。此次三清同时证道,三界震动,所有修士全都疯狂起来,拼命往昆仑山赶去。
帝俊和东皇却没有动,二人坐在天帝的椅子上,相对久久无言。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和恐慌。女娲造人成圣,三清立教证道,皆与人族相关。一个新生的小小人族,竟然一举成就了四位圣人。帝俊和东皇心里都升起了一丝明悟,似乎看到了妖族没落、人族大兴的前景。
天庭中一片死寂,二位天帝不动,作为臣子的秦华等人自然也不会去昆仑山凑那个热闹。一时间,整个天庭变得沉闷起来,显出一股颓唐的气息。
秦华叹了一口气。心道两位天帝应该也知道了天道在人,此乃大势所趋,无法逆转。于是走出知情司,往天庭大殿方向行去。
一路上,秦华记起鸿钧之言,自己终归是要拜入鸿钧门下的。只是鸿钧六徒,接引与自己互看对方不顺眼,这西方教是不用想了。三清门下倒是可以考虑,可惜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都看不起妖族。光看他们的立教之言便可知晓一二了。老子只在乎人族,只管自己能够证得混元就好。原始天尊一个阐字,直接将天地众生分了三六九等,只收天赋异秉、灵种神物、天生地养之人。余者,如妖族,所谓蠃鳞毛羽昆五类,皆是下等畜生一类,自不入原始法眼。而通天教主的截教,虽说有教无类,其教义强调保持自然形态,重视个人修行、漠视生命道德,不问出身,只问是否有向道之心。实在是为芸芸众生指了一条超脱的明路。然而终归不如天生地养的灵物和人族那般受到天道眷顾,日后封神大劫,灰飞烟灭,繁华眨眼成空。秦华这些年在妖族天庭,时时担心有朝一日灭族之祸降临到自己头上,实在不愿日后再受此等煎熬。所以却实在拿不定主意是否拜通天教主为师。
然而除此之外,就只有女娲娘娘这一条路了,这也是秦华想象中最好的一条路。可惜女娲不立教,也不收徒,秦华也无法可想。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以后再说。
秦华心里盘算着,不觉来到大殿。那殿前守卫认得是秦华,知道他在天庭两位天帝心中的地位,也不通报,就这么把他放了进去。
秦华进了大殿,见两位天帝相对而坐,不发一言,气氛有些低迷。不由说道:“两位天帝何必如此沮丧!想我妖族自龙汉初劫一直兴盛至今,如今人口过亿,带甲之士不下千万。繁荣如此,夫复何求。就算日后大劫来临,衰落不能避免。然而两位天帝明鉴万里,天庭上下人同一心,必然也能保我妖族不灭。日后未尝不能东山再起。两位天帝是我妖族的泰山北斗,若二位都不能振作,我妖族那才是真的完了。”
一番话说的帝俊和东皇心头一震,心想:自己身为妖族天帝,责任重大,应为众妖之表率,确实不能有颓废之像。
只见帝俊长身而起,大笑道:“说得好!我妖族兴盛若此,从古至今并无失德表现。就算大劫来临,我等也要争斗一番,为我妖族谋求一份生存之机。”
东皇太一拍拍秦华的肩膀,说道:“妖族存亡,皆在我等之手。秦华你掌握知情司,定要好生在意,多方谋划。我们一定支持你!”
秦华见两位天帝恢复了往日神采,放下心来。忽又想到一事,对帝俊说道:“我闻十位太子皆在外,恐有心人算计。陛下不若将他们召回天庭,也好看顾、管教他们。”
帝俊闻言,细想了一会儿。命人将十位太子送往太阳星扶桑木中栖息、修炼。又嘱人转告曦和娘娘好生看顾,不可使之离开。秦华这才满意,告辞而去。
如此又过了许久。忽一日,西方传来阵阵梵唱:“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梵唱刚停,只见空中有花瓣纷飞,地涌金莲,一道金光充塞天地,一颗舍利子飞上半空,阵阵檀香沁人心脾。原来是西方接引悟的宏愿斩三尸之法,一举发下四十八个宏愿,创建西方极乐世界,欲渡尽众生,天道感应,终于立身成圣,成就无上道果,接引也自称阿弥陀佛。从此佛道分流。鸿钧门下,佛门一脉,终于出现在世人面前。
接引成圣,高颂佛经三月,梵音响彻洪荒,吸引了不少教众、佛徒加入。
此后准提借接引九品金莲坐禅,悟得梦中证道之法。此法以身化亿,亲身感受芸芸众生生活,经历无数劫难,无数轮回,终于证得混元。证道之日,却是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秦华的知情司经过多方打听,将六人证道始末弄得清楚了。仔细比较,六人开始皆是准圣顶尖道行,本来就有证道的希望。女娲得造化之功,功德沛于天地,立身成圣。三清有开天功德,又有立教教化众生的功德,可惜流于形式,急功近利,就如做生意现货交易一般。接引发宏愿,前景喜人,就如贷款,钱已到手,何日本利归还却还不知。准提入梦,亲历十方世界,感受亿万众生苦乐,颇有点以力证道的意思,不过却是凭智力、毅力,法力修为实差其他各圣一筹。而且梦中证道,终显虚幻,根基恐有不足。
秦华分析了各人的证道法门,想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不料一时走神,竟给他想到了这些,于是硒然一笑,将此事放在一边。心想:“如今六圣齐出,四大教派要争大教气运,必然会先将巫妖二族剪灭,让人族成为天地主角。否则,以巫妖二族之强盛,又岂会甘心听圣人摆布?此乃天命!还是先应付接下的争斗要紧。”
第一卷 小妖猖獗
第十五章 大劫起圣人算计 你不仁我也不义1
秦华正自盘算如何尽可能地保全妖族,却听六耳猕猴急急忙忙地前来告诉自己:“孔宣见圣人尽出,已自往昆仑山投入截教通天教主门下去了。”
秦华听了,心中黯然。想到当日往召孔宣,实是为了借助他五色神光之力以壮大妖族,收他为徒也是用了威逼手段,居心未免不良!然而却也从未亏待过他,一应仙宝灵药,尽数供给。今日这孔宣竟不发一言便走,毫无情谊。果真是天性凉薄,桀骜不驯之人。难怪日后会被西方教威逼利诱了去!
六耳猕猴看秦华神色落寞,连忙高声叫到:“师傅,不如我们去把他捉回来。料他通天教主也不敢说什么。”
秦华叹了一口气,说道:“算了,随他去吧!总是我力微德薄,他才离我而去。各人自有缘法,不可强求。通天教主乃是圣人,虽然孔宣叛师在先,我们上门要人他多半不会拒绝。却也没必要为一个心已不在的人大动干戈,平白撕破脸皮。”
顿了顿,秦华看着六耳猕猴,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道:“你未在天庭任职,平日里我又叫你掩起六耳,不让他人知晓你的根脚。今洪荒无事,你可回花果山潜心修炼。他日有成,再出来相助为师不迟。”
六耳猕猴闻言大惊,说道:“师傅不要徒儿了吗?你叫徒儿往哪里去啊!六耳猕猴决不会背叛师傅的,我这就去把孔宣抓回来。”说着,拿出铁棒就要去追孔宣。
秦华连忙把他拉住,见六耳猕猴神情激动,不似作伪。这才跺脚说道:“你不知道。今番天地大劫降至,巫妖二族都是应劫之人。你不在天庭做官,别人又多半不知道你。正好趁此脱身,何必来趟这滩浑水,平白坏了性命。”
六耳猕猴泣道:“师傅既知大劫将至,何不弃了此官,与我一同回去,却要丢下我一个人。六耳猕猴除了师傅,也没有一个亲人,徒儿是决计不会走的。”说罢,抱头痛哭。
秦华亦泣曰:“天庭待我不薄,授我一司之职。黄风妖圣等人对我恩重如山,两位天帝更是对我信任有加,百般维护。今天庭有难,我怎能弃之。我宁死不为这无君无父、不仁不义之事。
又对六耳猕猴说道:“可你不同!你本天生地养,妖族兴衰与你并无多大关系。又从未在天庭任职,不必有所羁绊。正可早日脱身,切勿犹豫不决。”
说着,执意要将六耳猕猴送走。六耳猕猴无奈,只得拜辞了秦华,回花果山隐居不提。却也抽空去大荒山将秦华所说的鳞翅五针松连山峰一起搬回洞府,从此紧闭山门,静等大劫来临。
秦华送走了六耳猕猴,心下一阵空虚。他也知一旦大劫降临,以自己的法力自保尚有不足,实在无法照应六耳猕猴。故早早将他打发了去,也算留下一份气脉。
一个人静静地在知情司大堂里坐了半天,盘算了好久。思来想去,大劫之下,妖族的未来似乎只有三条路。
一是拼命抗争,最后和巫族一起不可避免地陨落。这是秦华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二是主动退出天地主角的位子,让出天庭。妖族举族迁移,另辟他地生存。此法最好,却最不可能实现。岂不说妖族都是桀骜不驯之辈,主动退让、不战而逃势必遭到所有人的不满,让出天庭更是痴人说梦。单是那几位圣人就不会甘心让妖族保存实力,全身而退。这等于是养虎遗患,那几位又不是傻瓜,怎会让妖族如此轻易躲过大劫。
第三就是巫妖停战、以圣制圣,在关键时刻弃小博大、主动避让。
秦华属意第三种方法。既可尽可能地保全妖族,也让旁人看到了妖族的力量,保住了妖族的脸面。虽说最后还是要放弃天庭,但天道在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秦华想好之后,出了知情司往天庭行去。
天庭大殿沉闷异常,几乎落针可闻。帝俊和东皇脸色铁青,殿下一干臣子也脸色不善地看着秦华。刚刚秦华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之后,天庭便陷入了寂静之中。所有人都硒笑地看着秦华,心想:放弃天庭?简直笑话!我妖族什么时候沦落到这个地步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看着秦华,沉思不语。
良久,帝俊才沉声说到:“天庭乃我妖族根本,放弃之言休要再提。不过秦少监之言也颇为有理,我妖族要想安然度过此番大劫的确需要我等有一番作为。大家都说说罢!出出主意,看看还有什么好办法。”
秦华叹了口气,心想:不放弃天庭,妖族就仍然是天地主角,人族就不可能大兴,天地大劫就不会结束。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帝俊他们就是不明白呢?难道真要等到妖族灭亡的那一天才能醒悟吗。
天庭诸位大臣还在紧张地议事,秦华却什么都听不到了。此时他只想尽其所能,保住几人是几人吧!
从天庭出来,秦华马不停蹄地往娲皇宫而去。刚到娲皇宫门外,却见一个童子出门来迎。秦华连忙说到:“烦请禀上女娲娘娘,妖族秦华来访。”
那童子说道:“娘娘已知你来,命我接你进去。”说罢将秦华让了进去。
秦华入了娲皇宫,女娲娘娘笑道:“秦少监可是天庭的忙人,不知到我这里所谓何事?”
秦华苦着脸,四下打量了一下娲皇宫奢华典雅的布置,叹息着说道:“娘娘这里倒是一个清静福地,可惜我妖族亿万子民就要陷入水生火热之中了。这一番天地大劫过后,秦华也不知还能否有幸再来娲皇宫聆听娘娘教诲。想想心中真是无限伤感。”
女娲皱眉看着秦华,不悦地说道:“天道在人!我们修道的人自该顺应天道而行。岂可倒行逆施,徒惹杀劫。”
秦华说道:“我等又何尝不知天数在人,要我妖族让出天地主角之位也无不可。可是娘娘,就怕有人趁此推波助澜,意欲将我妖族灭族啊!想我妖族掌管天庭数以百万年,并无失德表现。然而树大招风,就怕——”秦华往西方指了指,又往昆仑山方向看了看,继续说道,“就怕遭了有心人嫉恨。他们为了自己教派的气运,恐怕什么事都作的出来的啊!娘娘!”
女娲看着秦华,颇有些惊疑不定。心想:这秦华倒也看的极准,我妖族的确树大招风,让人嫉恨。他们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大教气运,怕是真的会对我妖族赶尽杀绝。
想到这里,女娲那秀美的脸上露出几分狠辣的表情,说道:“若真如此,说不得要和他们做过一场了。我妖族又何曾怕过人来?你只管放心,此事我会注意。”
秦华得了女娲亲口保证,心中大定。迟疑了片刻还是说道:“可娘娘只有一人,他们却有五个。娘娘如何应付得了这许多人?”
眼见女娲张口结舌,无法作答。秦华不由心中叹息,暗道:女娲虽是妖族圣人,却同时也是人族圣母。这天地主角之争本就让她两难。再加上其他五位圣人联手算计,也还真是难为她了。不过这事儿却还是非得她出马不可。
于是说道:“娘娘!我的意思是,我们不和别人争斗什么。待大劫来临时,我妖族顺势放弃天庭,让出这天地主角之位。妖族众人,另寻别地安置。你看可好?”
女娲闻言,说道:“此举甚好,正合我意。”随即却有皱眉道,“不过我妖族亿万子民,安置在何处为好?”
秦华微微一笑,指着一块地方对女娲娘娘轻声地娓娓道来。却见女娲娘娘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挂起神秘莫测的微笑。
第一卷 小妖猖獗
第十六章 大劫起圣人算计 你不仁我也不义2
正当秦华在娲皇宫与女娲娘娘商谈妖族退路之时,通天教主门下云霄仙子驾云直上天庭,径入太阳星中。不一时,羲和娘娘与云霄仙子联袂而出,往太阴星行去。
原来那人族自被女娲娘娘造出来之后,经过数百年发展,已大为繁盛。人口数千万,成为洪荒大陆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人族的形态与盘古真身相似,故而巫族并不排斥这个由妖族圣人创造出来的种族。反而因二族不禁婚姻,人族的繁衍速度带动了巫、人二族结合后的巫族人口出生率,这些新生巫族虽然神通不及正统的巫人,但胜在数量众多,给人口稀少的巫族带去了几分希望。所以一向排外的巫族却大力提倡与人族通婚。
羿族的后羿大巫便在这种情况下娶了一位人族女子为妻,此女正是大名鼎鼎的嫦娥。
接下来的故事就颇为狗血了。人族寿命有限,大巫之身却是永生不灭。那嫦娥与后羿感情日深,渐渐害怕有朝一日自己容颜不再。于是央求后羿为她寻找长生不老之法。这可难坏了后羿,巫族不修元神,自身的修炼之法又太过残酷。实在找不到什么好的功法可让嫦娥这个娇滴滴的女子练习。正没奈何,这时救世主出现了,西方教的接引化为一个仙风道骨的老神仙送了后羿三颗仙丹。嫦娥服下之后便不由自主地飞升到了太阴星,也就是月亮上面。长生不老倒是实现了,可惜从此却与情郎天地相隔。
那云霄仙子此来正是对羲和娘娘诉说此事。并邀请羲和娘娘和自己一起去太阴星看看这位身世离奇的人族女子嫦娥。
女人的心总是比较软的,听了这么凄美的爱情故事,羲和娘娘也有一些感动。加上太阴星也是天庭的地盘,便与云霄仙子一起离开了太阳星。前去探望那位可怜的人族姑娘。
却不料她们前脚刚走,后脚就来了一个满身血腥气的道人。此人鬼鬼祟祟地在太阳星周围转了一圈,终于在太阳星中心的一颗扶桑树上发现了此行的目标——妖族的十位太子。
这满是血腥气的道人正是血海冥河老祖。冥河欲把阿修罗教发展到四大部洲,首当其冲就要除掉巫妖二族。加之蚊道人的事与天庭起了仇隙,因此当三清和接引等人找到他时,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此番正是圣人谋划:先将嫦娥送入天庭,挑起后羿对天庭的不满。同时通天教主又遣云霄仙子前去拉走羲和娘娘,冥河趁机鼓动天庭十太子外出。再通过巫族之手杀掉十太子,由此引发巫妖二族大战。
冥河将整个计谋的过程想了一遍,不由兴奋地伸出猩红的舌头舔了舔嘴唇。暗道:这计策真他娘的绝到了顶点!准提那小子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阴起人来竟然这么毒。拆散鸳鸯、杀人亲子、灭人种族竟然只不过动了动嘴皮子。那准提当时连表情都没变化一下。冥河想到准提那漠然的神态,仿佛巫妖二族上亿生灵都是尘埃一般,心里就一阵发凉。
强打起精神,冥河老祖进入太阳星找到十位太子,装着不认路似的问道:“十位小道友,贫道有理了。却不知太阴星怎么走?”冥河为引诱十位太子,竟放下身段,以道友相称。
“哈哈,笑死我了!这个老头找太阴星竟找到这儿来了。”三太子性情最直,率先嘲笑起冥河。其余太子纷纷附和,都笑冥河不识路径。
那冥河也不生气,笑眯眯地对十位太子说到:“你们就是英明神武的天帝那同样英明神武的十位太子吧!贫道可是对你们仰慕已久了。”
十位太子何时听到过这种奉承。妖族上下都是直爽之辈,恨就是恨、爱就是爱,极少有宣诸于口的。就算打不过某人投降,也不过说一句:“爷爷饶命!”,一点弯弯绕也没有。此时听了冥河这么露骨的奉承,心里都十分受用。纷纷叫嚷着:
“我们就是英明神武的天帝那同样英明神武的太子!那老道,你说你仰慕我们。我们很有名么?”
冥河笑眯眯地说道:“那当然,洪荒三界哪个不交口称赞十位太子法力通天、神通盖世。只是……”
冥河话一停顿。果然,三太子首先沉不住气,问道:“洪荒人人都称赞我们,只是什么?你这老道,好不爽利。一句话都要说一半、留一半,让人听得难受!快说,快说,只是什么?”
“只是有一个人不服啊!”冥河见十位太子渐渐入瓮,担心夜长梦多,终于开始说到正题。
“谁!是哪个竟敢不服?我们是妖族太子,以我们的法力地位,还有人敢不服么?告诉我们,他是谁?我们去教训教训他!”七太子也是个火爆脾气,闻说有人不服自己,高声叫嚣着说到。
“这……”,冥河转着为难地看着十位太子,沉吟了半晌,这才吞吞吐吐地说到:“那人名叫后羿,是巫族的大巫,法力高强、神通广大。就是他不服十位太子,说你们是浪的虚名,只会依靠父辈庇护的纨绔小儿。还说他那神弓一开,十位太子便都要,便都要灰飞烟灭、尸骨无存!”冥河添油加醋地说到。
一番话只气的十位未经人事的太子七窍生烟。纷纷叫嚣着要教训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羿。
冥河老祖嘴角都笑得翘了起来,说到:“那个后羿仗着一手射术,肆意杀戮妖族,早就该死了。十位太子除去此人,正是为妖族造福啊!真是功德无量。”
十位太子听冥河如此说,更要出去了。遂趁羲和娘娘不在,溜出太阳星,下界寻后羿去了。
彼时妖族管天、巫族管地,十位太子入得洪荒,就听三太子说到:“父皇每次出巡,都是好大的排场。我们身为妖族太子,也不能弱了名头。不如放出太阳真火,也让天下人都知晓我们的神通。”
大太子犹豫着说道:“这不好吧!父皇不让我们随便使出真火,万一伤着人怎么办?”
七太子大咧咧地说道:“怕他怎的!这地下都是巫族管辖,死光了也不干我等之事。正好让他们都知道我们的利害。”
众太子纷纷叫好,遂现出三足金乌真身,放出太阳真火,一路打闹追逐着往后羿部落飞去。一时间天空十日并出,洪荒大陆生灵涂炭,死伤者无法计数。弄得天怒人怨,人人怒骂。妖族掌管天庭无数年积下的名声德业,一朝尽丧。
却说巫族有一大巫,名叫夸父,乃巨人族族长。实力在巫族中也是顶尖的,并不在后羿之下。只是后羿攻击力太强,所以人人都称道后羿。这夸父反倒被落在了后面。
这夸父与后羿乃是至友。因后羿妻子飞升太阴星,恐后羿心中烦闷,故而来寻后羿。不料于路看见生灵涂炭,天空十日并出,肆意烘烤大陆,不由怒火中烧。挥将起手中胡桃木杖便向十位太子打去。
那十位太子见有人挑衅,连忙催动火力与夸父战在一起。夸父乃是巫族之中实力顶尖的大巫,武艺神通皆是上乘。不一会儿便一杖将十太子打成重伤。其余三足金乌见夸父武艺了得,连忙护着十太子向西方逃去。夸父哪里肯舍,拼命追赶。可惜三足金乌本就是世间飞行速度最快的一类,夸父显出数千米高大的大巫真身,运起巫族秘传的缩地之法拼命追赶,仍然力有不逮。
渐渐地十位太子也知道夸父追不上自己了,索性放慢速度引夸父来追。同时聚起全身太阳真火全力朝夸父烧去。惹得脾气耿直的夸父暴怒不已,穷追不舍。
大巫之身虽然强悍,号称不死之身,但却不是真的不死。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阵、巫族的十二都天冥王阵都号称能杀圣人。连圣人都有人惦记着杀害,可见天底下并没有什么真正不死的金身。
夸父被熊熊的太阳真火烧烤着,渐渐感觉口干舌燥,全身疲累。然而周围的水源都被太阳真火烤干了。夸父无奈之下,最后终于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