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截教小妖-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说孟津姜恒楚行辕,至殷破败、鲁人杰分了十万兵去,孟津大营只有二十万精锐兵马。原本的四十万东夷奴隶本就是炮灰,几番征战,姜恒楚皆以奴隶兵为先锋,因而死伤惨重,只得十万余人了。幸得都是青壮敢战之士,姜恒楚将这十万奴隶分发衣甲兵器,自成一军,待遇一如正规军士一般。十万奴隶因而成军,战意颇高。
当下孟津守军便有三十万。西周本有六十万精锐大军,连战征战,多有损伤。然而收降卒、纳豪杰、编练新军,各处补充之下,也有大军五十余万,皆百战精锐。
当下两军便在孟津摆开阵势,规模不等的交战、斗将、袭扰,打得不亦乐乎。
另一方面,苏护大军拿下陈塘关后,却按兵不动,静待西周与朝歌两军血拼。殷破败与鲁人杰十万大军到来,扎营陈塘关下。二人也自知兵微将寡,每日只坚守营寨,监视苏护军动向。双方倒是一战未打,平静的有些诡异。
在这种情况下,眼见朝歌城便在眼前,西周姜子牙大军渐渐开始疯狂起来。每日不要命地在姜恒楚营前骂战、挑衅。姜恒楚坚守不出,只在对方将领前来叫阵之时,酌情派遣大王子殷郊、自己地长子姜文焕出战,连斩西周数员战将,却单单不与韦护、哪吒、洪锦等人交锋,直将西周上下气得暴跳如雷。
最后哪吒、韦护、洪锦三人便各领一军,轮番上前叫战。殷商大军只是不出,渐渐已过三月。姜子牙每日查看商军营盘,皆愁眉不展。那姜恒楚在孟津驻守数年,早将营寨经营的铁桶一般,又有精兵三十万在内,粮食水源不缺,根本全无破绽。
姜子牙看着面前这个乌龟壳,颇有些难以下嘴的感觉。然而探子回报,殷商三山关十万精锐边军不过旬月之内便要到了,到时对方集四十万兵马,依托坚固工事,那就更不可能拿下了。
姜子牙这边皱眉苦思破敌之策,一时无计可施。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一百八十八章 孟津惨战
正当姜子牙对着面前这个庞大的乌龟壳愁眉不展之时,北方苏护大军依托陈塘关地利,拥兵观望西周与殷商作最后的决战。苏护军二十五万,而当面之敌不过十万,况又有地利,无论向西南攻朝歌,还是向东南攻击东伯侯领地,都是游刃有余,可说是占尽优势。
当此情景,殷破败、鲁人杰等人只得在朝歌大道上扎下营寨,严密防守,根本无力进攻。但见苏护似乎也有意观望,心内也松了一口气。
孟津这边,姜子牙思虑良久,全无对策,当下只得召集诸将商议。众人水淹、火烧、地道、围困之计说了一大通,姜子牙只皱眉不语而已。商讨良久,哪吒不耐烦地道:“哪那么麻烦!师叔若是真的着急打下敌营,那便允准我使用道法,管他营寨如何坚实,几金砖砸下去,看他还不破!”
姜子牙听得心中一动。要说正面决战,调兵遣将,姜子牙自问不输任何人。然而对方构筑营垒,内藏甲兵,外无水粮之患,地势险要,坚守不出。如此形势,若不出奇术,短时间内如何能够破敌?
只恨北方苏护大军拿下陈塘关后便按兵不动,若是苏护军南下攻打朝歌,甚或东进攻击东伯侯腹地,那么姜恒楚必然会后撤自保。姜子牙这般思量着,心内却也知苏护坐定了坐山观虎斗的打算,明显就是等着他西周和殷商两败俱伤,他好捡便宜。
苏护军三十万。麾下猛将无数。若是自己这五十万大军与姜恒楚血拼之后伤亡惨重的话,还怎么与苏护争夺天下?当下姜子牙心中大恨,思及当日苏护纵容修士使道法烧毁自己粮草之事,心下一横,便即同意了哪吒地意见。
当下众将齐心合力。拟定趁夜袭营。当日姜子牙军中斥候尽出,与商军探子杀了个昏天黑地。姜子牙却暗暗将大军调出营寨。一一分派完毕。
当夜,姜子牙大营内漆黑一片,不着一丝***。天空星月晦暗,更是目不能视物。只有姜恒楚大营之中***通明。姜子牙统御大军望***处集结,哪吒飞身上前将金砖祭起,变着山岳一般,对准姜恒楚营门轰然砸下,顿时那石制的营寨便破了一个缺口,周军一涌而入。喊杀声震天。
商军营垒并非只是一道石墙,内中木栅、拒马、陷进、箭塔、弩炮、望楼、剁角无数,几乎处处皆可防守。周军突然来袭,商军触不及防,固然损失颇大,然而凭借着扎实的工事,回过神来的商军当即组织起来,依托地利与周军纠缠在一起。周军进展缓慢。颇有些寸步难行的感觉。
哪吒见状大怒,复将金砖祭起,沿路将营中器械砸毁,掩护周军进攻。忽听得前方一将吼道:“哪吒,你恃法逞凶,我今日与你见过高低!”言罢,挥舞手中方天画戟直取哪吒。哪吒偏头闪过。挺枪还击。战不数合,哪吒祭金砖来打殷郊,却见殷郊身上一阵金光闪耀,飞出一个金铃来,直冲上去将金砖顶住。顿时“叮铃铃”之声不绝,慑人心神,周兵一听此音。无不东倒西歪。
哪吒见此情景。心下大怒,更不留手。一面催动九转玄功,显出三头六臂之身,将混天绫、乾坤圈、金砖、火尖枪、翻天印、五火七禽扇一起祭出,来打殷郊。殷郊见哪吒来势汹汹,当下摇身也化作三头六臂,双手挥舞方天画戟,一手持金铃,余者皆持太阿剑,与哪吒战在一起。
殷郊本有帝王之气,奈何被西方教准提给了他个三头六臂,好端端地一颗帝星被生生改为将星,煞气郁结之下,战力惊人至极。虽然手中法宝除了一个金铃之外皆不如哪吒,但悍不畏死的勇猛拼杀之下,却也堪堪保持了个平手。
这边哪吒将殷郊挡住,虽然一时无法拿下殷郊,却也是犹有余力。当下哪吒见殷商营盘坚固,步步皆是障碍,周军进展缓慢,伤亡渐渐大了。不由心下大急,看看手中地五火七禽扇,再看看伤亡无数的军中袍泽,不由悲愤莫名。当下哪吒把心一横,将五火七禽扇祭将起来,对着殷商营垒一扇。
顿时大火漫天,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间火,五种异火凭空生出,席卷商营,扑之不灭。商军烧死灼伤者不可计数,哭喊声震天动地。入目处,无数商军士卒在火海中挣扎痉挛,宛如人间炼狱,见之令人胆寒。
殷郊见此情形,瞠目欲裂,双眼血红地盯着哪吒,杀气直冲云霄,状如疯虎一般挥舞方天画戟向哪吒劈砍过去。哪吒见了商军惨状,也蒙了,心内悔恨无及,一时颇有些失魂落魄,手足无措。殷郊将画戟劈来,哪吒竟恍若未觉,呆立在地,不躲不闪。
眼见哪吒便要被暴怒中的殷郊一戟劈成两半儿,斜刺里飞来一根降魔杵,将殷郊方天画戟挡住,救下哪吒。却是原本在另一边的韦护见哪吒遇险,飞身赶来相救。
当下韦护一拉哪吒,挥舞降魔杵与殷郊战在一起。奈何商军营垒已坏,军心已失,士气全无。姜恒楚见火起,早已命令大军后撤,殷郊战不多时,见己方大军已退,只得愤狠难平地驾遁术去了。韦护知殷郊勇猛,也不追赶。
姜恒楚领败兵溃退,一边传令亲兵押后,待己方大军退走也放火烧营,一则阻拦周兵追击,二则将粮草军器焚毁,免得便宜了姜子牙。当下殷商大败溃逃,战后收拢残军,三十万大军只得十万而已。余者部分被周军俘获,大半葬身火海。姜恒楚此败,殷商主力尽丧,再无力抵挡西周进攻,只得退回朝歌,以保国都。
却说在后军督战的姜子牙见自己一方进展缓慢,伤亡越来越重,不由心下忧虑。忽见商军营内火光冲天,心下大惊,急忙使人探视。传令兵来报是先行官哪吒放火烧殷商营寨,姜子牙闻报心中一突,暗暗为哪吒杀孽过重而担忧。却也知道今日一战算是胜了,不由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诸将请示是否追击,姜子牙默然良久,摆手命令不必追击。大军清理战场,收拢两方伤兵,安置降卒。
战后清点,周兵伤亡两万七千余人,拿下孟津,兵锋直指朝歌。商军损失超过二十万众,只得十万残败之兵仓惶逃回朝歌。人心惶惶,士气低迷至极。然而殷商最后的援军,三山关窦荣的十万兵马却还得十天之后才能到达。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兵进城
西周大军在孟津短暂地休整过后,姜子牙便催军大进,往朝歌城而去。城中连原本守城兵卒并宫廷禁卫一共十三万人马,因是新败之军,士气低迷至极。特别是姜恒楚麾下近十万孟津火海余生之兵,更是吓破了胆,闻西周军而色变。这些人多是姜恒楚麾下东方诸侯之兵,并不直接隶属于朝廷。此时军心动荡,皆叫嚣着要回家,不愿再战。如此情形下,军队不兵变便已是谢天谢地了,想以之守城,却是痴心妄想了。
王宫之中,大殿之上,姜恒楚跪伏在地请罪,陈诉孟津之战经过,涕泪俱下。群臣闻之者,莫不伤心。纣王闻报,默然良久,长叹道:“西周有如此异人,此非战之罪,不与国丈相干。今大军新败,兵无战心。北方苏护逆贼据有陈塘关。苏逆与西岐两家貌合神离。可教殷破败、鲁人杰将兵回朝,放苏护军前来争夺朝歌。如此,我得十万军,而苏护与姜子牙也必将互相牵制。”
纣王本就是颇通军略,有万夫不当之用。当年亲征东夷,更是大获全胜。如今大兵压境,纣王似乎也找回了当年纵横天下的气概。略一思忖,便做出了放苏护入境的大胆决策,以达到三方牵制,己方兵力集结的目的。
群臣见纣王刹那间雄姿勃发,都不由精神一振。当下纣王与姜恒楚并群臣一道出宫,抚慰士卒,探视伤员,勉强将军心安抚了下来。
却说陈塘关外,殷商大营之中,殷破败与鲁人杰接到纣王之命,克日拔寨收兵回朝,声势闹得大大的。陈塘关内苏护得知商军退走,当下召集诸将商议。少时,诸将齐聚,苏护道:“今殷破败、鲁人杰不战而走。必是孟津之战有了结果。殷商大败而西周兵指朝歌,因而鲁人杰大军不得不退。今西周将灭殷商,我等该如何应对?”
早已回营效力的申公豹道:“眼下西周势大,我军前去朝歌必然与西周军冲突,恐无法讨得了好。不如趁虚东进,占据东伯侯领地。扩充实力。坐看西周与殷商交战,以待来日。”
苏护闻言大喜,点头道:“此言甚善!殷商虽灭亡在即,却也尚有二十万雄兵,朝歌城高濠深,易守难攻,必非一日可下。而东方兵力空虚,正可容我铁骑纵横驰骋。待我军拿下东方之地,再回头与姜子牙论个输赢。”
当下苏护留兵五万把守陈塘关。自领大军东进攻打游魂关。游魂关总兵窦荣并其妻彻地夫人因前往统御三山关兵马以增援朝歌,并不在关内。游魂关上只有副将姚忠守把。苏护军前锋苏全忠前去叫阵,姚忠自恃武勇。出城应战,被苏全忠手起一戟刺死。大军涌入关内,混战一场,夺了关碍。
于是苏护军北占陈塘关、西占青龙关、东据游魂关,势力稳固。苏护自留兵把守游魂关,当下分派苏全忠、雷震子、黄天祥、郑伦、陈奇、邓蝉玉等人各领兵前往攻略东伯侯麾下各路诸侯。因东方精兵皆被姜恒楚带到朝歌,因此此地防御甚为空虚,大军进展神速,所到之处。皆望风而降。稍有抵抗,也不过螳臂当车,即时便被扑灭,由是苏护军轻易占领东伯侯领土。大军复又屯驻游魂关,随时准备出击朝歌。
朝歌城下,大战已经进行了数天了。自从殷破败、鲁人杰领兵回朝之后,朝歌城的守卫力量便强大了起来,勉强挡住了西周军的进攻。姜子牙将朝歌四门团团围住,遣洪锦、韦护严密监视朝歌城中动向。自领着哪吒并二十万兵马前往伏击三山关窦荣的援兵。
却说窦荣到三山关,接手了十万边军的指挥权后,一路领兵快行,欲要早日到达孟津前线。忽闻孟津已失,商军大败。窦荣不由忧心如焚,更加催促行军。其妻彻地夫人晓畅兵机,谋略过人。见窦荣如此急行军,当下言道:“今大军日行二百里,人马俱疲。即便到了朝歌。也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缟素矣。况姜子牙深通兵法,有鬼神莫测之机。我军急速行军。必被周军发现,于路或有伏兵。不得不早做防备!”
窦荣是个老实人。平素征战多赖夫人谋划方得成功。因此对彻地夫人一向礼敬恩爱。颇为信服。闻夫人如此言说。当下不敢怠慢。询问解决之道。
彻地夫人道:“今朝歌被围。国君处于危难之地。不得不急往相救。为免于路与敌纠缠。可将大军一分为二。将军自领主力偃旗息鼓。寻小路直趋朝歌。留一万人使偏将带领。多插旌旗。驱赶辎重大车鼓噪而进。内藏弓弩。遇敌则万箭齐发。此或可瞒过姜子牙耳目。”
当下窦荣依计而行。
却说姜子牙在朝歌当道指挥军队埋伏毕。静待窦荣军来。探子不间断地回报。皆言窦荣行军甚速。旌旗漫天。并无异样。姜子牙心下稍定。这日。探子回报。窦荣领军连夜急行。并不停留。明晨便当到达。
姜子牙心下讶异窦荣竟如此拼命。一边暗叹窦荣忠义。心下却隐隐有些不安。至黄昏时分。一阵黄风吹过。将身边卫士枪上地红缨吹落。姜子牙心中忽有所感。当下取铜钱占卜一课。不由大惊失色。失声道:“我失算了!窦荣引军由小路直趋朝歌。今已至我军身后矣!”
当下姜子牙尽起伏兵。返身追杀窦荣。又遣哪吒驾风火轮先回朝歌报信。让韦护等留心守御。莫放窦荣进城。哪吒去不多时。便即回转。禀告姜子牙道:“我在半路。见了窦荣兵马。皆偃旗息鼓。已然快到朝歌城了。韦护等已布下重兵拦截。”
姜子牙听罢,心下稍安,更催军急进,欲要合击窦荣兵马。
这边窦荣领九万主力,于路快行。看看离朝歌不过三十里,窦荣命众军升旗击鼓,就于大呼道:“我等乃殷商臣民,世受王恩。纣王英武,二十年前曾亲征东夷,身先士卒,以保我等家小妻女。对我等边民而言,君恩深重至极也。今叛逆围困国都,君王陷水火之中,群臣受煎熬之苦。正是我等上报国家,尽忠守节之时。诸将需努力向前,不得少有迟缓,否则军法从事!”
众军闻言,齐声高呼国号。疲累一扫而光,战意激扬高亢。于是窦荣催马上前,身先士卒,为众军锋锐。彻地夫人紧随身侧。商军将士用命,直往朝歌猛冲过去。
韦护得了哪吒传信,早已知晓窦荣军来。离开城十里摆开阵势拦截,竟被窦荣领军一鼓冲破,死伤惨重。韦护见了这股商军的战力,惊骇不已,连忙收拢军队掩杀过去。
却见商军越战越勇,人人狂暴嗜血,不顾死伤,一味向前,杀伤力着实惊人。周兵虽众,竟一时阻拦不住,被窦荣领兵冲到城下,就在马上高呼城中守军出城接应。
此时周军大将洪锦也领兵到了,与韦护夹击窦荣,战况越发惨烈。窦荣武艺本非绝顶,平素征战功夫全在守城之上,可称得殷商第一善守之将。于冲锋陷阵之道却并不擅长,此时全仗一口勇气撑着,战不多时,力气渐渐不济,竟是险象环生。韦护见状大喜,暗道:“打死窦荣,商军必乱!”当下暗暗祭起降魔杵照准窦荣脑门便打。
眼见窦荣绝无生理,就听城上一人大呼道:“暗箭伤人,实在卑鄙!”话未落,人已至。却是殷郊在城上见窦荣兵到,一面遣人告知纣王、集结军队,一面密切关注城下战事。见窦荣有难,急忙飞身下城相救。
只见殷郊挥舞方天画戟挡住韦护的降魔杵,救了窦荣。不及叙礼,便与韦护战在一起。这边窦荣与彻地夫人双战洪锦,枪来剑往,也打得热闹非凡。正混乱间,忽见朝歌大门洞开,殷破败、殷成秀、雷开、姜文焕等将一涌而出,众将奋力挡住周兵,接应窦荣军进城当下窦荣发一声喊,指挥手下军队相互掩护,交替进城。不多时大半军队皆进了朝歌。窦荣疾呼彻地夫人快快进城,彻地夫人也知此时不便推脱,当下打马进城。正当此时,姜子牙领大军回转,见两军在城门处纠缠甚紧,商军大半已进朝歌,不由大怒。催军上前,誓要斩杀窦荣。
哪吒得令,驾风火轮飞身而起,祭乾坤圈来打窦荣。可怜窦荣人困马乏,凡夫俗子,哪里经得起。被乾坤圈打中脑门,竟死于朝歌城门之下,至死不得进城。
窦荣一死,商军大震,人人怒气填膺。正在进城地士卒无不痛呼着掉过头来与周军拼命厮杀,至死方休。周军大为震恐,连连后退,鲁人杰在城上高呼:“诸将何不趁势入城!”
殷破败、雷开等连忙收束部将进城,奈何三山关尚未进城的数千边军竟不服号令,一味与周军死战,以命换命亦在所不惜。雷开等人无奈,只得驻马等候。殷郊怒气勃发,杀退韦护,复又前去寻哪吒交战。
却听城上彻地夫人见窦荣战死,痛呼一声,跌下城来,竟与窦荣一起阵亡了。商军大震,杀气冲霄而起。奈何敌众我寡,殷郊等人战了一场,于乱军寻得窦荣和彻地夫人遗体,护送回城。而城外数千尚未进城的士卒血战不退,俱都阵亡。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一百九十章 国将亡 有奸佞
窦荣领兵增援朝歌,将大军送进城内,夫妻二人却在城外双双阵亡。商军受此一激,无不心内含悲忍痛,已成哀兵。
城上军民一心,姜子牙即便暴跳如雷,短时间内也无法攻破朝歌城。正当两军相持之时,苏护军攻占东伯侯领地的消息传来。姜子牙得报大喜,亲自草拟了一份讣告将此事添油加醋大书特书了一番,然后使人送进城内。
城内军士见之,无不大惊。尤其是那二十万东伯侯麾下的军队,原本就士气低迷,思乡情切。闻听苏护攻略东方,顿时便炸了营,皆叫嚣着要回家。姜恒楚接到消息,急急忙忙赶来安抚诸军。奈何这部分军队本就不直属于朝廷,而是东方二百诸侯拼凑出来的联军,因为信服姜恒楚故而才跟来保成汤社稷。前者孟津大败,众诸侯便已经心内震恐了,今闻自己老窝都被苏护端了,如何还坐得住?若不是城外还有近五十万西周大军围城,这些家伙恐怕立刻就要率军离开了。
饶是如此,众诸侯依然情绪激动,纷纷出言鼓动东伯侯姜恒楚带领他们杀回老家去。
姜恒楚闻言,心内叹息不已。到了如此地步,他又何尝不想回师夺回自己的领地。奈何城外周军围城,不说姜子牙会不会放他大军安然离开。即便有能力杀出去,他姜恒楚身为国丈,又岂能在这个时候抛弃君王,自己逃命?传出去,他这个皇亲国戚的脸面可就丢光了。
姜恒楚不能走、也不愿走,但却不能强求其他这些诸侯也不走。毕竟这时候是人家的后方被打了,人家领兵前来相助既是全君臣之礼,也是看了他东伯侯的情分。他姜恒楚没道理阻拦人家回去保卫自己的家园。家、国、天下三者孰轻孰重,每个的观点都是不同的。
当下姜恒楚长叹道:“你们手握兵马,况皆是自家的私兵。今闻本国被占,欲要回救自家乃是正理。然而目前西周大军压境,大王被困国都。社稷朝不保夕。我等世受王恩,本侯希望你们先尽心竭力保全社稷,等齐心合力打退了周兵,本侯一定与你们一道去收复故土家园。总之,这个时候谁要落井下石,擅自离开。扰乱了城防布局。休怪本侯无情!”
众诸侯闻言,面面相觑,半晌,稀稀落落地答应了下来。姜恒楚也知道这些诸侯都是口服心不服的,然而形势所逼,这个时候若是内乱,那还如何能够守城?
当下姜恒楚也不深究,看了众人一眼,强令众诸侯散去之后。脸上忧虑的表情却再也掩饰不住了。
城内商军分为两股,原有地城卫军和来援的三山关兵马誓死保卫城池,作战勇猛无畏。而隶属于各路诸侯的近二十万兵马却三心二意、士气低迷。出工不出力。这种情况老谋深算的姜子牙自然是早就注意到了。当下姜子牙心下大喜,一边加紧对城内守军的分化化解;一边调兵攻城,却又对守城的两大派系分别对待:遇到殷商直属军队则下手痛打,遇到诸侯联军则主动退让。
此举果然使殷商守军产生冲突,私下里埋怨不断,相互诋毁之事层出不穷。纣王遣姜恒楚、微子启、微子衍、箕子等大臣前往安抚,总算没有出太大地变故。然而城内的情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强敌环视而又军心不稳,坐困孤城。城破只是早晚的事。
话说每一次王朝兴替。总有数不尽地忠臣义士涌现出来。演义出一幕幕可歌可泣地交杂着爱恨情仇地忠烈故事。却也必然会生出一些乱臣贼子来祸国殃民。供万世唾弃。
前者有弄臣费仲、尤浑。精于谗言魅惑。后被闻太师带到军中。一起出征西岐。闻太师战败身死。二人也亡于乱军之中。倒也算死地忠烈。掩了往日罪过。
今朝歌危如累卵。社稷朝不保夕。朝中见风使舵之辈也心思活络起来。中大夫飞廉、恶来二人便是其中代表。二人见城中军队两个派系之间矛盾日益加重。眼见殷商灭亡在即。二人可不想家随国亡。乃相聚密议。飞廉道:“今殷商败亡无日。西周势大。姜子牙用兵如神。姬发有容人之量。我等为保全身家性命。不如打开城门。降了西周。不失封侯之位。”
恶来闻言深以为然。当下暗中联络一些有异心地官员。一边设法与城外姜子牙联系。
姜子牙得了飞廉、恶来之信。喜不自胜。当下同意二人投降地请求。一边双方信使往来。最后约定由飞廉、恶来率领家兵趁夜打开城门。迎接西周大军进城。
飞廉、恶来本就是朝中重臣。平素里深得纣王信任。虽说官职并非最高地。但为人贪婪。家中养地死士奴仆却是不少。骤一发难。商军触不及防。竟教二人夺了一处城门。
当下姜子牙领兵杀入城中,周军人人奋勇,商军却个个惊慌,战场呈现一边倒得趋势。等殷商众将反应过来,形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原本隶属于东伯侯麾下的各路诸侯见殷商已不可保,当下也自叹息。众诸侯各自收束兵马,皆从别门出城,杀出重围,往东方去了。姜子牙得报,笑道:“我正欲使之回转东方,好与苏护争执,我收渔翁之利。今众诸侯既走,不必追赶众将得令,当下心无旁骛,专心攻打城池。乱军中殷破败被韦护使降魔杵打死,雷开与洪锦相遇,死于旗门遁中。殷郊、鲁人杰、姜文焕等人见敌兵众多,诸侯联军星散,知事不可为,只得领兵退回宫廷,据宫而守,死保内城。
姜子牙一面占领城池,张榜安民,一面遣兵将宫城团团围住,日夜攻打。纣王知敌兵围困宫城,怒气勃发,当下披挂提刀,骑一匹逍遥马领兵出宫门,请姜子牙答话。
姜子牙闻听纣王出阵,心下讶异,当下回后营禀告姬发,言说纣王相招。当下姬发言道:“既纣王在宫外相招,孤不得不去。”于是二人也领兵出阵,在宫门外排开阵势,与纣王相对。
当下姬发在马上欠身道:“西周之主姬发见过大王!不知大王相招,有何见告?”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末路纣王
却说纣王出阵,请姜子牙并姬发答话。少时姬发到来,纣王即在马上大骂姬发乱臣贼子,必遭天谴!姬发作诚惶诚恐、哀愁之状,痛述自己不得不起兵反抗暴政的理由。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姜子牙趁机罗织了纣王十大罪名,将纣王骂了个体无完肤。周军士卒个个听得热血上涌,自以为正义之师,皆用崇敬的眼光看着姬发和姜子牙等。
纣王闻言,气得暴跳如雷。当下邀请姜子牙、姬发一起出阵单挑。姬发笑道:“孤非好战之君!冲锋陷阵,乃将佐之职也。孤但临机决断,使麾下各尽其才而已。大王乃一国之君,轻身陷阵,使群臣忧心,将佐自惭,大失人君之望。大王还请暂回内宫,保重龙体为要。”
一番话极尽批驳、挖苦、挑拨之能事,将纣王气得吐血,却又无计可施。然而纣王既出阵,哪能轻易得回?当下使人继续叫阵,姬发对姜子牙道:“今纣王亲自讨战,我等原本身为臣子,若是应战,必遭天下耻笑!然若不应战,士卒军心俱失也!奈何?”
姜子牙笑道:“此有何难!前者飞廉、恶来开城门投降我军。此二人本性奸恶。因有大功,故权且收留,以待日后清算耳。他二人本为降将,又是商臣,今纣王叫阵,可教他二人出马。胜故可喜,败即斩之。如此既可应付此局,亦可除此二贼。”
姬发闻言暗喜。点头同意。于是姜子牙传令飞廉、恶来出阵。二人得令,满心愤怨,然而后有刀斧手压阵,却又不得不去,只得壮着胆子骑马出阵。纣王在逍遥马上看见二人出阵,怒发冲冠。大骂“逆贼”,一边打马上前。手中金背刀连连挥砍。纣王本有万夫不当之勇,武力与黄飞虎不相上下,飞廉、恶来哪是对手?不片刻,皆被纣王一刀两段。
姬发与姜子牙看见,也自暗暗喝彩。当下姬发道:“今日君臣战作一团。大失体统。孤暂且退兵,以敬成汤历代先王。待来日,与敌决战。”
当下姜子牙传令收兵回营,纣王也自回城。第二日,纣王又来挑战,周军不出;三日亦复如是。第四日。姬发亲领文武来至城下,纣王也出。姬发就于马上欠身道:“我等兴义兵、诛暴虐,今已至宫门,是有进无退矣。况我等已连让三阵,君臣之义已全。今日正可决战,诸军努力向前,不得后退。”言罢挥军猛攻。
纣王盛怒,也自领兵前突,两军就在宫门前混战成一团。周军有姜子牙居中调度。往来攻杀,进退有序,颇为得利。商军中此时帅才缺缺,只有东伯侯姜恒楚经验丰富、大将鲁人杰多有谋略,二人节制兵马,往来救援,却是稍有不及姜子牙之如臂使指。渐渐商军落于下风,被周军压制在城门一带,不得伸展。
却见纣王抖擞精神,大刀轮转间。将周兵砍瓜切菜一般杀了无数。雷鲲、雷鹏二人紧紧护住纣王身侧。那边哪吒看见纣王如此勇武,挺枪上前。却被殷郊挥舞方天画戟缠住。韦护急忙祭降魔杵,将雷鲲雷鹏尽数打死,洪锦在旗门遁中发石打中纣王肩胛。纣王吃痛,败回宫城。
众军急忙后退。哪吒见状,摇身变做三头六臂,一股脑儿缠住殷郊,殷郊抽身不得,韦护、洪锦趁机也来夹攻。当下殷郊也变作三头六臂,与三人激战半空,半步不退,竟连连抢攻,招招不离洪锦咽喉、前胸。不一时,洪锦心惊胆颤,勉强支应。哪吒看见,将乾坤圈打来,殷郊使金铃挡住,叮叮作响。洪锦见殷郊受阻,欲待抽身,不防殷郊因见其实力最弱,又打伤了纣王,竟是铁了心要先拿他开刀。
就见殷郊陡然刀、剑、戟一起离手,直往哪吒、韦护而去,二人大惊,急忙闪身避开。殷郊趁机将金铃祭起,直往洪锦当头罩下。洪锦躲闪不及,被罩了个正着,殷郊仰天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