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截教小妖-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弟子不在,师傅有个什么闪失,叫弟子如何能安的下心。”

秦华叹息道:“你放心,师傅没那么容易陨落的。今番大劫,我截教人多势众,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将你送上天庭,也是以防万一而已。你等忍辱负重,生存下来,任他阐教如何挑衅,只是不理。等待大劫过后,若是我教不幸落败,你们便是复兴教门的种子。切不可一时冲动,坏了大事!”

六耳猕猴眼见秦华甚为坚决,当下抹泪起身说道:“师傅既然如此狠心!那么好,弟子立马就走。六耳猕猴受点苦无所谓,只是师傅千万小心,若是师傅遭劫,弟子恐怕是忍不住的。”

秦华摇摇头,转身说道:“你快走吧!好生约束一众同门,保的几个是几个吧!”六耳猕猴转身大踏步离去。

良久,仓颉进洞,轻声说道:“师兄和敖春已经走了。”

秦华挥手道:“我知道了,你也自去习练道法去吧!”仓颉点点头,转身离去。复有驻足道:“师傅心中有事不妨与弟子说说,仓颉虽说修行日浅,却也是流波山一脉,理当为师父分忧。”

秦华笑道:“我那有什么事!不要瞎猜了,你是人族字圣,此次大劫与你无干。若我不在,这流波山中一众师兄弟你可要照顾起来。不要让他们遭了别人欺负。”

仓颉道:“弟子醒得!有我在,流波山便不会有失。师傅放心。”

秦华点点头。仓颉见无事,作礼而去。秦华转过身来,揉了揉微微湿润的眼睛,自语道:“我流波山之事已完,现下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封神,来就来吧!”当下起身驾云直往陈唐关而去。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九十一章 哪吒出世 姬昌访贤

却说陈塘关李靖之妻怀孕三年零六月,孩子只不出世。李靖心中甚为烦闷,以为所怀者非妖即怪。这晚夫人梦中忽见一道人闯进香房,忙斥责道:“你这道人甚不知理。此乃内室,如何径直闯了进来,着实可恶!”

那道人嘻嘻一笑,道:“夫人快接麟儿。”说着将一个红光闪闪的物事往夫人怀中一送,消失不见。夫人惊觉,惊骇不已。连忙摇醒李靖,诉说此事,李靖也自惊讶。夫妻二人正说间,忽然李夫人觉腹中阵痛。李靖大惊,连忙叫人去请稳婆前来,一面在前厅等候,心中越想越觉不祥。

少时,侍女来报,支支吾吾地说道:“夫……夫人生了,老爷快去看看吧!”李靖见侍女神情惊骇,言语结结巴巴,心中大急。当下仗剑进入内堂,只见房内一团红气,满室生香,有一肉球,滴溜溜转动不停。李靖大惊,望肉球上一剑砍去,划然有声。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小孩儿来,满地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着一块红绫,金光射目,张口望李靖叫道:“爹爹!”

李靖心中一软,放下剑来,一把抱起小孩儿,细细打量,哪有半分妖气。李靖心中忧喜交加,忙将小孩儿递与夫人观看。第二日,关中守将属官齐来祝贺。忽门外侍卫来报:“外面有一道人求见!”

李靖原是西昆仑散人渡厄真人弟子,因仙道难成,故而与郑伦一般被遣下山来享受人间富贵的。既是出身道门,闻有道者来访,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命人将来者请进来。

不一时,见一道人头挽双髻,姿态潇洒,飘飘而入。上的堂来,稽首对李靖说道:“贫道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见过将军。”

李靖连忙还礼,询问太乙真人来意。太乙真人道:“闻将军生了公子,特来贺喜。敢借令公子一观,不知可否?”

李靖忙令人将公子带上来,太乙真人看过,道:“此子生于丑时,正犯了一千七百杀戒。将军可否将公子与我做个徒弟?”

李靖道:“自无不可!此子尚未取名,烦请真人赐个名字,就与真人为徒。”

太乙真人闻言道:“不知将军有几个公子?”李靖道:“我生有三子。长子金吒,拜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为师;次子木吒,拜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为师。”太乙真人沉吟一二,乃道:“此子第三,就叫哪吒吧!”当下定了师徒名分,太乙真人停留片刻,告辞而去。

却说秦华驾云来到陈塘关,远远望见太乙真人离去。当下也不理会,自降下云头,落在城楼上。使个障眼法将挂在城上的乾坤弓、三枝震天箭取走。这乾坤弓便是当初轩辕黄帝飞升之时掉落在地的宝弓,沾染了人皇功德,也是一件上等的宝物。秦华不告而取,当即离去。却令陈塘关管理兵器的军卒好一阵心惊肉跳,以为遭了鬼怪。李靖闻报,心中越加烦闷。

秦华取了弓箭,回到流波山,将弓箭交与苏全忠,就将以前在巫族卧底之时学得的后羿箭法授与苏全忠。一边教导弟子,一边等待天时。

如此过了几年,东南战局在黄飞虎前去坐镇之后渐渐趋于稳定。朝中闻太师主政,国力也有所增长。闻太师又不断调遣天下诸侯国中的精锐士兵增援东夷前线,以弱诸侯国的实力,商朝根基越见稳固。

然而西岐此时却渐渐发展起来。西岐远离战局,调兵甚为不易,因而闻太师权衡利弊之后只是增加了西岐的贡物,并没有多派徭役。此时西岐城中百姓却都在盛传城外渭水磻溪垂钓的一位活神仙,都说他易数神奇,未卜先知,直勾垂钓,只钓有缘。越传越神,西岐城外百姓,无论渔樵耕读之民,无有不知。

西伯侯姬昌因为纣王并未被狐狸精迷惑,因而也免了七年牢狱之灾。上次领兵征伐冀州,得胜之后又在朝歌接受封赏,耽搁了一段日子。等到回国之时路经燕山,正好捡到雷震子,收为义子,至此满了百子之数。

姬昌归国之后,勤政爱民、轻徭薄赋,为西岐积累了强大的财力。因为在冀州之战时连连受挫,心下极度渴望有贤才辅佐。当下为尊敬上天鬼神,因而招民修建灵台,以作祷告之用。

这日,灵台完工,姬昌领百官视察毕,天色已晚,便在灵台休息。设绣榻而寝。时至三更,梦中忽见东南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望帐中扑来。姬昌急叫左右,只听台后一声响亮,火光冲天,姬昌惊醒了,吓了一身冷汗;听台下已打三更,当下不欲惊动旁人,自思:“不知此梦主何凶吉?”

次日招散宜生商议,将此梦告知。散宜生即躬身作贺道:“此梦乃主公之吉兆,主西岐得栋梁之臣,大贤之客。昔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得傅说于版筑之间;今主公梦虎生双翼者,乃熊也;又见台后火光,乃火煅物之象。今西方属金,金见火必煅;煅炼寒金,必成大器——此乃兴西岐之大兆。故此臣特相贺。”众官听罢,齐声称贺。西伯侯传旨回驾,心欲访贤,以应此兆。

却说渭水垂钓之人,正是姜子牙。因姬昌并未有囚禁之厄,故而下山之时,原始天尊直接命他来西岐投效。相助西岐,使之积累国力,为日后伐商做准备。

姜子牙下山之后,往朝歌走了一趟,见过义兄宋异人,顺便收复了五方神之后,坚辞了宋异人说亲之事,便往西岐而来。子牙自思就此前去投效恐遭西岐文武所笑,非智者所为。于是往磻溪结庐隐居,闲暇往渭水垂钓,故意作出种种奇异之状,以求闻名于公卿,甚而上达于姬昌。

然而百姓口口相传能传多远?士大夫们每日居于朝堂之上处理公务,又有多少时间走入民间调查你一个渔翁究竟是发疯还是真有大才?

故而姜子牙在渭水住了两年,竟不能知名于姬昌。当下心生一计,见山中樵子长得颇为精壮,方额大眼,乃是有福之象,遂暗暗留心。

这日姜子牙算得文王出城前去灵台祷告,远远见樵子武吉担柴而来,因而与之笑谈一番,不经意地言道:“我看你你左眼青,右眼红,今日进城必会打死人。”

武吉只当姜子牙戏言,也不在意。当下担柴进城,恰到城门口,闻前方人声鼎沸,叫道:“君侯驾临,闲人退避!”武吉连忙站立一旁,因柴担在右肩,偏生自己避在了左面,那大捆柴禾甚是扎眼。因而欲将柴换到左肩来,不期然持着扁担一甩,正巧将守门军士砸中,登时打死。

武吉心下慌张,旁边众人乱做一团。西伯侯在车上看见,忙令侍卫察看。知是樵夫武吉打死了人。姬昌赶着去灵台祷告,当下在地上画了个圈,将武吉监禁起来,这叫画地为牢。因姬昌先天数术甚是奇妙,世人皆知。若犯人逃跑,只须卜上一卦,便知此人在何处,因而犯人皆不敢逃。姬昌见监禁了武吉,自命车驾往灵台而去,只等有空闲时再来发落武吉。

却说姬昌在灵台祷告完毕,遂命回转。方至城门,闻武吉逃跑,忙着人询问原由。原来是武吉哭诉家中有老母在堂,又无兄弟姐妹妻子等亲族,今日杀人偿命,恐老母无人奉养,因而欲回家安顿好老母再来领罪。因见天色渐晚,西伯侯又久不回来,武吉心忧母亲,忽闻耳边有人言道:“武吉,你乃是孝子。今老母在堂,何忍就此偿命,致令老母无人奉养。还不速速逃去!”

武吉闻言,心中惊疑不定。转头四望,不见有人说话。正踌躇不定,那声音连声催促。武吉见四周无人,只当是神仙显灵,当下更不迟疑,跳出***,拔腿就跑。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九十二章 申公豹毛遂自荐 飞熊飞罴露端倪

却说姬昌闻听武吉逃跑,心下大怒,正要下令缉拿。又听得路人说武吉回家是为安顿老母,不久自当再回。姬昌见武吉如此孝顺,心中虽不喜其逃亡,却也不再深究。

那武吉慌慌张张逃回家中,见了母亲,哭诉无意间杀人之事,母子二人抱头痛哭。武吉言道:“今早在磻溪与那渔翁戏言,他说我会杀人,我还当是戏言,今果如此。此人真是恶毒!平白无故竟然咒我。”

其母闻言,抚武吉之额说道:“你因何与人斗嘴!岂不知祸从口出?那老神仙既知你会杀人,又提点于你,必是高人。我儿还是去求求他,或许还能救你一命。”武吉听了母亲之言,不敢违逆,当下往磻溪来见姜子牙。

武吉来到磻溪,见姜子牙仍旧一身蓑衣悠闲垂钓。连忙“扑通”一声跪下道:“老神仙救我!前者老神仙说我会杀人,当日进城果然打死了城门守军。今当偿命,只是家中老母无人奉养。求老神仙大发慈悲,救我孤儿寡母性命。”

子牙见武吉来意虔诚,乃笑道:“你要我救你,须得拜我为师。”武吉听言,随即下拜。子牙道:“你既为我弟子,不得不救。你速回到家,在你床前挖一坑堑,深四尺。至黄昏时候,睡在坑内。于头前点一盏灯,脚下点一盏灯。或米也可,或饭也可,抓两把撒在身上,放上些乱草。睡过一夜起来,自然无事。”武吉听了,领师之命,回到家中,挖抗行事。姜子牙自披发仗剑,踏罡布斗,掐诀结印,为武吉隐匿行踪。

次日,武吉醒来,只觉神清气爽。当下往磻溪来见姜子牙,询问原由。姜子牙笑道:“你之行踪已被我蒙蔽也,西伯侯纵有先天数术,也不能知你生死。你只管放心营生,不必担心。”武吉大喜,从此在姜子牙处学习武艺战阵之道。

却说姬昌在府中等了数日,不见武吉前来领罪,心中大怒。当下取出铜钱占卜武吉行踪,得卦长叹道:“武吉亦非狡猾之民,因惧刑已投万丈深潭而死。若论正法,乃是误伤人命,罪不该死。彼反惧法身死,诚为可惜!”叹息良久,遂不在理会武吉之事。

时至秋狩之期,姬昌领着文武南郊狩猎。散宜生道:“前者主公夜梦飞熊,主西岐将得大贤。今番狩猎,正可四处寻访。”姬昌闻言心中喜悦,遂命撤去围场,自领着五百家将并南宫适,散宜生等文武纵马观赏风景。

却听前方一众渔人作歌而乐,姬昌听罢道:“此歌韵度清奇,必定有大贤隐于此地。”当下前去打听,渔人皆言此歌乃是磻溪渔翁姜子牙所授,姬昌于是命前往磻溪寻找姜子牙。行不数里,眼见前方一樵子作歌而来,其歌清雅高妙,姬昌闻歌,举目遥望。见那樵子与前者打死了人的武吉甚为相像,心中大奇,忙命武士将樵子拿来。

却说那作歌的樵夫正是武吉,远远看见西伯侯车驾来到,武吉转头就跑。武士纵马来追,不一时将武吉拿住,解到姬昌面前。

姬昌一见,果然是武吉,心中惊疑不定,自思:先天数术乃是伏羲圣皇所传,岂能有谬误之处?这武吉何以能逃过我的推算!当下盘问武吉。

武吉这才将姜子牙救命之事说了一遍。姬昌闻言大喜,道:“此人能破先天数术,必是奇人,我当往见之。”当即命武吉领路,一行人往磻溪而去。行到磻溪,只见善良间茅屋,不见了姜子牙。姬昌责问武吉。武吉答道:“我师父必是寻访道友去了。”姬昌心中怅然不乐。散宜生察言观色,知姬昌心意,当下说道:“求贤聘杰,礼当虔诚。今日来意未诚,故而贤才远避。昔神农拜常桑,黄帝拜风后,汤拜伊尹,皆沐浴斋戒,择吉日迎聘,方是敬贤之礼。主公暂请回驾,来日沐浴斋戒,再来寻访。”

姬昌闻言,点头道:“大夫之言是也!”就命武吉伴驾,回转城中去了。

却说姬昌择吉斋戒了三日,方会齐文武再次前往磻溪寻访姜子牙。行到半路,见前方一道人姿态飘飘,宛如神仙,虚跨一步,便是数丈远近,眨眼便消失不见。姬昌见之,甚为惊异,当下催马急进。不一时来到磻溪姜子牙所居之地。

姬昌下马,闻茅屋中有二人交谈,乃驻足细听,闻二人所言皆治世之良言。姬昌心中大悦,叩门而入。见右手一老翁,皓首长须,面色红润,举止沉稳有度;左手一中年道人,持杖稽首作礼,气度雍容。细看之,觉是方才半路所见之神人。

姬昌心道:不知谁是姜子牙!不过此二人均是贤才,何必管谁是!一并请回去岂不是更好?当下姬昌拱手道:“我乃西伯侯姬昌!久慕先生之名,斋戒沐浴特来相请。不知二位先生谁是姜子牙?另一人又是谁?”

却见左手那人微笑不语,右手老者答道:“山野之民,不知君侯驾到,有失迎迓,望请恕罪。不才正是姜子牙!”

姬昌闻言大喜,上前扶住姜子牙的手说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又转头对左手之人问道,“却不知这位先生如何称呼?”

那人答道:“贫道名叫申公豹,乃是姜子牙朋友。闻其在此隐居,特来寻访。不期与君侯相遇,实是有缘。”

原来这申公豹至下山之后,游历四海。见朝歌有闻仲秉政,行政并无缺失。思及秦华之言,遂往三山五岳间寻访道友,倒也认识了许多奇人异士。最后来到西岐,正要毛遂自荐,以博得姬昌新任。无意间却发现姜子牙竟隐居磻溪。

当下申公豹隐起身形,一面留心姜子牙行动。见其赚得樵夫武吉杀人,又施法救其死罪,以此搭上姬昌。不由心下笑道:你做下诱饵,想钓王侯。我也正好借此与姬昌见面。

这日见姬昌斋戒沐浴往请贤才,申公豹故意走在前面,展露神异。给姬昌留下印象。却先来姜子牙住处相见。

姜子牙见是申公豹,记得是四十年前一同在昆仑山求道之人。当下大惊道:“申兄当日被那猴子抓走,不知后来如何?”

申公豹一呃,当下怅然道:“当日我二人结伴寻仙访道。不曾想我在昆仑山被那猴子带走,原本自忖必死。幸得一云游散修相救,收为徒弟,这才学得几首道法,免去一死。前不久愚弟云游至此,闻姜兄在此隐居,故而前来寻访。我二人乃是旧识,你不会将我拒之门外吧!”

姜子牙闻言,心中疑惑。细细打量申公豹,见其修为甚为浅薄,不过金丹期水平,对申公豹之言也信了七八分。在昆仑山时,原始天尊日日催促其练功,也并没有对其说当日将申公豹抢走之人是何方神圣,所以姜子牙也不知申公豹此来别有用心。只当申公豹果然是来寻访旧识,不由心中暗暗叫苦。暗道:今日西伯侯前来下聘,偏生这申公豹此时前来,岂不误事!遂心中踌躇。

那申公豹却不管许多,径自熟门熟路地向姜子牙吹嘘自己道法如何厉害,姜子牙只是心不在焉地随口应答。不料数语过后,申公豹突然谈起治国安邦之术来,姜子牙平生最好此道,偏生昆仑山中无人与自己投缘。今见申公豹口若悬河,说的头头是道,不由与之谈论起来。二人越谈越投机,不觉时日过了许久,这番攀谈,早已被姬昌在门外听见。

当下姬昌与二人攀谈,各自阐述治国之道,要知天下之道本就相通,三人一番谈论,竟颇为相得。姬昌见时机成熟,遂提出要礼聘二人出山,共同辅佐西岐。申公豹一口应下,姜子牙脸色古怪地看了看姬昌和申公豹,当下也只得无奈地点头同意出仕。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九十三章 哪吒莲花化身 

玉虚宫,入定中的原始天尊突然睁开眼睛对侍立在旁的南极仙翁说道:“西岐有麻烦了。你去提醒一下姜子牙,叫他注意申公豹,不要中了算计。嗯,算了,你就留在姜子牙身边吧。一边监视申公豹,若察觉他有什么异动,直接下手除去,免生祸患。”

南极仙翁领命,迟疑着说道:“若是那申公豹没有什么异常的呢?我们平白无故杀伤西岐大臣,恐西岐君臣心中不服。”

原始天尊道:“那申公豹既然前来卧底,必然会有所行动。到时在打杀他,有理有据,西岐上下自然悦服。你先不要打草惊蛇,只管小心留意他的行动就好。”

南极仙翁领命而去,自来到西岐,提醒姜子牙小心在意申公豹。姜子牙听了南极仙翁之言,心下震惊,讶道:“申公豹竟是别家的探子?若非师兄提醒,姜尚必然难逃算计。只是如今西伯侯深信我与申公豹二人,如何可以说服西伯侯防范申公豹?”

南极仙翁道:“只需你小心防范便好,申公豹不作恶便罢,一旦作恶,师兄自会出手收拾他。”姜子牙这才放下心来。

却说姬昌自请了姜子牙和申公豹出山相助,皆封为上大夫,与散宜生同列,分掌国政。散宜生素有辩才,负责外交刑狱;申公豹善于调理关系,主持吏治民政;姜子牙主理军务。三人协同,将西岐治理的蒸蒸日上。姬昌见贤才治国,井井有条,心中大悦。姜子牙冷眼旁观,见申公豹兢兢业业,并无丝毫越轨,与南极仙翁俱都疑惑不解。二人对申公豹多番试探,那申公豹都表现的中规中矩,反倒让姬昌察知,以为姜子牙故意针对同僚,心中暗暗不悦。

南极仙翁和姜子牙找不到申公豹罪证,眼见姬昌对申公豹恩信日重,心中暗暗焦急。然而无罪证岂能随意打杀国家重臣?姬昌身为一方诸侯,只管自己国家强大,哪管你阐截二教有何纷争?二人无计,只得按捺下来。只等申公豹自己露出马脚。

不说西岐国力日渐强大,且说陈塘关李靖之子哪吒,年已七岁。这日在家中玩耍,因暑气太热,心下烦躁。当下入后堂禀告了母亲:“天气太热了!孩儿想出外散散心,还请母亲应允。”

李夫人爱子心切,当下命家将好生护着,这才让哪吒出外玩耍。哪吒出的关来,眼见海边清波滚滚,绿水滔滔,不由心痒难耐。遂唤家将一起去洗澡,去去暑气。那家将哪里敢疏于值守?只是说道:“公子小心,我们须得早些回去,免得将军回来责骂。”哪吒见家将不肯下水,遂自顾自地脱去衣裳,站进水里,用混天绫沾水洗澡。

这里乃是东海口上,哪吒将此混天绫放在水中,把水俱映红了。摆一摆,江河晃动;摇一摇,乾坤动撼。哪吒洗澡,不觉那水晶宫已晃的乱响。

其实要论真实威力,混天绫和乾坤圈算不得顶级法宝,太乙真人真正的镇洞之宝乃是九龙神火罩,况且哪吒虽然是灵珠子转世,毕竟年幼,法力道行都不够,如何能够搅动东海,震动水晶宫?

只不过阐教欲要接纳哪吒,就必然会考验这个从其他圣人处得来的“外来户”一番,是以太乙真人冷眼旁观,暗地里推波助澜,将东海搅得波涛汹涌,晃动不休。布局的是阐教金仙,而受考验的则是七岁的哪吒。

果然,随后巡海夜叉和龙王三太子相继出来,皆被小孩儿心性的哪吒祭起乾坤圈打死。哪吒尚且不知闯了祸,自顾自地抽了龙筋回转陈塘关,满心欢喜地要做一根腰带向李靖献宝。

随后自然是龙王不依,威逼李靖。哪吒割肉剔骨还了父母,自去乾元山金光洞被太乙真人做成了莲花化身。其间却因为李靖打碎哪吒庙宇中金身一事,使得哪吒魂魄无处容身,几乎魂飞魄散。因而父子之间,仇怨甚深。

哪吒自有了莲花化身,又得了火尖枪、风火轮、金砖三件法宝,并乾坤圈、混天绫共计五件宝物在身,哪吒自觉本事见长,便要出山向李靖寻仇。太乙真人在一旁怂恿道:“李靖如此待你,岂有半点父子之情,此诚为使人伤心!”哪吒闻言道:“此仇不报,恨意难消。”太乙真人就放哪吒下山了断因果。

哪吒来到陈塘关,持枪就要来杀李靖,李靖不是对手,只唬得亡魂大冒,拔腿就跑。前面木吒接着,被哪吒一金砖拍到在地;随后却被文殊广法天尊用遁龙桩困住,生生被打了二百扁拐。

太乙真人这才现身为哪吒解围,要哪吒与李靖放下恩怨。哪吒见师傅如此说,抗辩不过,只得答应,心中着实不服。偷个空儿,偷偷下山来打李靖。不妨李靖府中却来了一人,正是西方教锭光道人。因记起前世,短时间内法力大涨,修行甚为快速,此时修为已是非常高了。

锭光道人送了个三十三层黄金玲珑塔给李靖,内中烈火熊熊,专门用来克制哪吒莲花化身。哪吒抵受不住,为保小命,只得与李靖暂息干戈。愤愤然地回转乾元山,潜修道法。

秦华细细关注了哪吒化身莲花的前后经过,心中不禁对阐教考验弟子的手段大为叹服。心中凉飕飕的,看看此番太乙真人教导弟子时并未用截教弟子做试验品,心中稍安。至于死去的龙王三太子,那就不关秦华的事了。这三太子平时作恶多端,前者神农氏之女女娃在东海游玩,就是他陡起歹心,将女娃溺死。幸得秦华命六耳猕猴相救,女娃这才得了通天教主出手,保的性命,最后投入云霄门下,避免了成为精卫鸟的悲剧。

秦华见哪吒终于入了阐教门墙,心下叹息一声,转头自去教导门下弟子去了。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九十四章 东南告急

却说秦华抽空去了朝歌,将黄天祥带回流波山中悉心教导,取了海底寒铁炼制了一柄冷幽幽的银枪,就放在流波山山顶受日月精华,引动灵气悉心淬炼。又往金鳌岛来见多宝道人,求了一根黄金棍去,一并放在流波山山顶。

秦华糅合了妖族鹰眼雷神控雷之法和截教上清神雷道法之后,将之传与雷震子,一边授以棍术。又将巫族玄功选了一套传与黄天祥,让黄天祥主修风系道法,渐渐身法轻灵,出手之间,迅若闪电,令人防不胜防,一边授以枪法。

这日,秦华正看苏全忠、雷震子和黄天祥练习武艺道法,忽然心神一动,连忙掐指推算,心中了然。遂命柏鉴监督三人,自驾云往常羊山而去。

原来当日大巫刑天救走风伯雨师之后,担心天庭将矛头指向巫族,索性自己搬出祖巫殿,仍回了常羊山隐居。这样,天庭就算要找自己麻烦也会来常羊山,而不会去祖巫殿。秦华来到此间,见了刑天,道:“刑天大巫别来无恙!”

刑天见是秦华,没好气地道:“又是你?有什么事说吧!”

秦华笑了笑,看看常羊山景致,只见青山绿水,倒也风景宜人,当下说道:“刑天大巫倒是好享受!躲在这里逍遥度日,令秦华羡慕非常啊!”

刑天瞪了秦华一眼,一言不发。秦华这才笑吟吟地说道:“我此来实是为了上次那件事。你不是说你干掉他了么,怎么他又跑回来了,还险些坏了我的布置。”

刑天道:“你是来质问我的了!当时那燃灯身上带着庆云金灯,老子能怎么办?你本事大,你去把庆云金灯破了去啊。”

秦华见刑天一幅火气冲天的样子,遂将身体斜靠在一旁的石壁上笑着说道:“但是如今他又回来了。你与他好歹也有杀身之仇,你就不想趁此时他功力未复,前去将他扼杀在萌芽状态,免得日后麻烦?要知道,目前他身后可是有两位圣人,假以时日,你未必是他对手。”

刑天撇撇嘴,不屑地道:“老子有什么好怕的!只要接引和准提那两个光头不出手。就凭燃灯?来一次,老子杀一次。”

秦华闻言轻笑道:“刑天大巫果然豪气冲天!秦华佩服。只是西方教的准提圣人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不顾身份出手那也是常有的事,秦华前不久可就吃了一个小亏的。大巫还是小心在意的好,该出手时就得出手啊!”

刑天不屑地看了看秦华,道:“你要我出手也行!反正我欠你三件事,就算抵偿一次,如何?”

秦华道:“大巫真是打得好算盘!这燃灯明明是你一时疏忽才侥幸留下一命的,论理该是你把这收尾的事情做完,我们上次的交易才算完成。再说,是你出手打杀燃灯,恩怨纠缠之下,也该你去了断因果。何以竟要赖我?”

刑天嘿嘿笑道:“上次是上次,你叫我杀他,我已经杀了。反正我也不怕他来寻仇,那什么劳什子因果老子才不在乎呢?”

秦华被刑天一通抢白说的无言以对,心下大恨,暗道:这刑天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伶牙俐齿了?欲要让刑天再做一事,心下又觉得不划算。当下心中盘算到:那燃灯迟早要找刑天麻烦,何必为此再来求刑天。况且燃灯转世之后,道行远不如前,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当下秦华笑着对刑天说道:“既然刑天大巫不肯出手了断因果,秦华也不勉强。如此,秦华告辞了。改日再来看望大巫。”言罢驾云而去。

刑天看秦华去远,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低声道:“燃灯?西方教?哎,果然是打蛇不死反被其咬。”细想了一阵,复有笑道:“管他呢,反正目下是道门内战,关我鸟事!那秦华又不肯抵消恩情,我先只管看戏就好!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嘿嘿。”

却说秦华气呼呼地从常羊山出来,心中郁闷的要死,偏生对刑天这个法力高强的傻大个没有丝毫办法。只得心下盘算一阵,往朝歌而去,径自去到闻仲府邸求见。

闻仲正在为东南前线的军情苦恼,原本黄飞虎领兵出战之后,已将战况稳住,并不断推进,形势一片大好。谁料前不久,夷人军中突然出现许多法力高强的修士,士兵战力也出乎意料地提升了许多。陡然反击之下,让商军吃了个大亏。幸亏黄飞虎久在军中,见势不妙连忙领兵后退,结营固守,这才没有大败亏输。

闻仲正盘算着从哪里调兵增援前线,忽闻守门军士来报:“门外有一道人求见,自称是流波山练气士秦华真人。”

闻仲闻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