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双龙传全集 黄易-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无法躲避事后敌人对我们轮蹄印的追寻,李世民可由此判断出我们往洛阳的路线和时

    间,待我们兵疲将乏,又以为成功在望之际,予我们致命一击。伊水一片平静,是因李

    世民不想打草惊蛇。”

    杨公卿色变道:“若子陵没有猜错,渡河将会是最危险的时刻。”

    王玄恕失魂落魄的道:“那怎办才好?”

    寇仲双目神光电射,缓缓道:“唯一的方法,是先把敌人的突击军找出来,以雷霆

    万钧之势把他们击溃。若我所料不差,敌人当藏在上游某处,无名可轻易寻得他们的位

    置。此事包在我和子陵身上,我们沿河寻去,当有发现。”

    徐子陵道:“且慢!看无名!”

    二人仰头瞧去,无名正作出鹰舞,显示上游有人往他们移近。

    寇仲抓头道:“这才不合情理,唐军岂会如此大模大样的杀过来?”

    不片晌上游方向隐闻蹄声,迅速迫近。

    寇仲皱眉道:“只得一个人,咦!”竟拍马出林,往上游奔去。

    杨公卿和王玄恕脸脸相觑,不明所以。

    徐子陵亦脸露欢容,笑道:“不用慌张,是自己人。”说罢拍马追着寇仲马尾去了——

    扫描者:jommy、阿贤、BB

    由卧虎居校正排版——

    上一页下一页

第五十一卷 第十章 背河一战

    大唐双龙传 。35hf。 经典文学(卷51)

    第十章背河一战——

    来者是寇仲期待已久,应来而未至的跋锋寒,他策着塔克拉玛干,背挂偷天剑,风

    采更胜从前。

    他毫不讶异,气定神闲的与寇仲在马背相拥,两匹马儿亦你嗅我,我嗅你的亲热一

    番。徐子陵领杨公卿和王玄恕赶到,介绍两方认识。

    跋锋寒仰望天上无名,欣然道:“看到天上的突厥猎鹰,我便猜到是突利送你的大

    礼,想到你在附近,所以故意以蹄音引你们前来相见。”

    徐子陵讶道:“你怎晓得到这里来寻我们?”

    跋锋寒微笑道:“入关后我打听得你们不在洛阳而在梁都,连忙赶去,却扑个空,

    幸得长林告诉,知道你们送粮到洛阳去,并大约晓得你们行军的路线,遂御尾穷追,途

    上却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儿,搁了一天工夫,否则昨晚早该赶上你们。”

    寇仲精神大振道:“是否想置我们于死地的唐军?”

    跋锋寒哈哈笑道:“少帅果然精明,我们找个好地方再说话,最好把猎鹰召回来。”

    寇仲微一错愕,打手势令无名飞回肩上,随跋锋寒朝附近一座山头驰去。

    五人在小山丘下马,登上高处。

    阳光普照下,阵阵吹来的秋风仍使人感到寒意,原野黄绿红三色交杂,一片斑烂。

    跋锋寒遥指正西方远处,道:“大约一万唐军就藏在那座山后,清一色是骑兵,由

    李世民的天策府大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和庞玉三人率领。”

    寇仲失声道:“竟是他们三人?”

    徐子陵、杨公卿和王玄恕明白寇仲的震惊,若追来的是李世绩,是理所当然,那代

    表他们行藏露光,探子飞报李世绩,李世绩亲率骑兵来追截。可是长孙无忌三人乃李世

    民的随身大将,理应留在李世民旁助他攻打洛阳,而庞玉之于李世民,等若洛其飞之于

    寇仲,专负责情报探察,追兵既由他们率领,可知李世民先一步晓得他们会运粮往洛阳,

    所以派出精锐,突袭他们这支运粮队。

    跋锋寒沉声道:“我于你们离开陈留后两个时辰到达陈留,所以上路时间比你们只

    落后两个时辰,甫过开封,发觉这支人马远远跟在你们后方三十里许处。我曾趁他们扎

    营休息时潜近观察,发觉他们有八头凶悍的秃鹭,当时还不明白有甚么作用,直到刚才

    瞧到你们的猎鹰,才恍然这批空中杀手,是用来对付你们的鹰儿。还有是他们侦察兵身

    上挂满树叶,显是为瞒骗鹰儿的眼睛。”

    杨公卿一震道:“我们的少帅军内肯定有内奸。”

    寇仲探手轻搂无名,抹一把冷汗道:“好险!”

    跋锋寒道:“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和庞玉都是战场上的老手,行军兵分数路,前后

    左右互相呼应,不怕埋伏突袭,兼且这一带全是平野河川交汇之地,没有险要的地势可

    供利用,除非你们放弃粮货,否则不论以何种方式与他们冲突交战,吃亏的必是我们无

    疑。”

    众人大感头痛,最不利的是他们再不敢让无名到空中察敌,如非跋锋寒来通风报信,

    无名必无幸免。敌人既带八头凶猛的秃鹭来,这批经过训练的恶鹭,肯定是无名的克星。

    徐子陵叹道:“李世民确不可低估,这此恶鹭该是针对突厥人的猎鹰培训出来的。”

    寇仲皱眉道:“这内鬼能晓得我会亲自送粮到洛阳去,在我军内的地位不应太低,

    因为今趟行动绝对保密,下面的将士到出发时,才晓得是送粮到洛阳去,且由我亲自押

    阵。”

    跋锋寒道:“此事留待日后查究。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无惊无险的渡过伊水,那时

    要战要逃,都有很大成功的机会。”

    寇仲道:“我们何不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徐子陵首先明白过来,点头道:“可是先决条件必须是杨公弃下的浮桥设施仍可

    用。”

    跋锋寒不解道:“甚么浮桥?”

    寇仲解释后道:“方法很简单,我们把粮货卸下,改载差不多份量的石头,然后到

    下游五里许处,再伐木造桥,虚张声势,待引得敌人跟去,我们留在这里的人可迅速搭

    成浮桥,迅速把粮货送往对岸,然后──唉!这方法像太复杂哩!有甚么更好的办法?”

    跋锋寒笑道:“现在吹的是甚么风?”

    寇仲道:“风似是从西北方刮过来。”

    跋锋寒仰首望天,道:“若我没看错老天,今晚午夜前必有一场大雨,我们就在大

    雨淋沥之际搭起浮桥,虽是辛苦一点,凭我们的身手仍可办到。由于水位暴涨,浮桥会

    隐藏在水面下,敌人的探子隔远侦察,只会看到我们仍在下游伐木造桥,绝猜不到早架

    起接通两岸的浮桥。到明晚水位下降,露出桥面,我们可迅速渡河。”

    杨公卿道:“只是五百辆负上重货的骡车,没有三个时辰休想全部过河,敌人马快,

    转眼即至,我们的情况仍没有任何改善。”

    跋锋寒淡淡道:“所以水、火二计必须同时应用,伐木造桥虚张声势的地方必须与

    真正渡河处相隔半里,当我们准备渡河,即依风势放火烧林。虽说下过一场大雨,可是

    经一天曝晒,兼且风高物燥,火势迅速蔓延,浓烟蔽天,敌人纵敢冒险进击,会因摸错

    真正渡河点而错失良机。”

    接着一拍背上偷天剑,双目神光电射道:“主动既在我们手上,我们自可作出稳当

    部署,狠挫唐军,教他们无力渡河追来。”

    寇仲拍腿叫绝道:“此计叫水火相济,即使孙子兵书亦没有记载。正事要紧,请杨

    公先带我们起出浮桥,再研究其他细节。”

    寇仲等寻得仍大致完好可以用的浮桥设施后,忙把粮车队移往该密林区,又依兵家

    惯例在四方设阵。可惜“天不造美”,安顿一切后老天果于黄昏时分下起雨来,却非跋

    锋寒这位观天辨候专家所预料的大雨,只是漫天茫茫雨丝,把整个河原林区笼罩在梦幻

    般湿寒的水雾中,对河稍远处已没入茫茫雨丝中,能见度大减,即使没有恶鹭的威胁,

    无名仍发挥不出察敌的功能,利攻不利守,最教人担心是他们五百辆粮车塞满林内,目

    标明显,成为负累。

    寇仲等大为头痛,不知应否立刻架起浮桥,还是另寻他法。

    此时麻常提议道:“我们必须立即动手伐木,令敌人以为我们在赶造浮桥,不会立

    即纵兵来袭。我们只要专挑高大的树木砍断,让它们倾倒横压,可造成障碍,阻挡敌人

    攻来,而敌人一时间还以为我们是在伐木造桥。”

    寇仲、跋锋寒、徐子陵和杨公卿动容大喜,麻常的方法简单易行,比先前跋锋寒想

    出的方法更有效,且万无一矢,今晚便可渡河,砍他数百株大树,即可阻隔敌人于断树

    之外,比木寨坚固,于断树之后守以强弓,使敌人强大他们数倍的兵力亦难奈何他们。

    寇仲对麻常衷心夸奖一番后,一边使人下水架桥,另一方面派出二千斧手,沿粮车

    所在范围砍树布阵。

    火把高燃照耀下,众人在雨雾迷茫的河林区“叮叮笃笃”的努力伐木。

    “哗哗”与“轰隆”声中,一株又一株大树在绳索拉扯下倾颓倒地,只两、三株树

    即形成阔达三四丈不规则的障碍间隔,架桥的工程进行到一半时,断树坚阵完成,敌人

    仍没有动静。

    杨公卿和麻常在河道一边指挥 。aikanxs。 第一时间更新搭桥,王玄恕负责看管粮车,寇仲、跋锋寒和徐子陵

    则在断树阵后严阵以待。

    细雨仍下个不休。

    寇仲笑道:“老手有老手的弱点,就是以为一切尽在算中,他们会以自己以往造桥

    的时间作出估计,猜我们至少一晚工夫架设浮桥,遂把进攻时间定在那时间。岂知我们

    竟有道现成浮桥,到他们的战马给我们的木阵撞昏,知中计时悔之已晚。”

    跋锋寒哑然失笑,道:“我们三个一向自负聪明,偏想不出这么便捷易行的方法,

    你这位手下麻常是个难得人才,寇仲你必须珍惜。”

    寇仲欣然道:“我在慈涧之战早看出他的优点,现在只是进一步证实肯定原先的看

    法。哈!我们三兄弟又再并肩作战,老天确待我寇仲不薄。”

    徐子陵道:“敌人现在该借雨雾的掩护潜来近处,以地听之术监察我们动静,当粮

    车移动之时,就是敌人发动攻势的一刻。小仲千万勿让无名离身,因敌人其时定会放出

    恶鹭在空中袭击无名。”

    寇仲轻抚肩上无名,笑道:“放心!没有我的命令无名绝不会离开我的肩头。”转

    向跋锋寒道:“好小子!我们尚未有机会问你为何这么久才到中原来找我们,不是乐不

    思蜀,舍不得芭黛儿吧?”

    跋锋寒道:“我在突利的地盘遇上仍在那里盘桓的伏鸯,陪他到高昌打个转,然后

    到沙漠进行百日的剑道苦修,功行圆满后立即来找你们,时间不是刚好吗?”

    寇仲喜道:“伏鸯!久不闻那小子的消息,他近况如何?”

    跋锋寒道:“他不但很好,且大有所得,至少弄好与突利的关系,建立起过命的交

    情。令他在对抗东突厥统叶护的事情上大有好处,现在他该已返回本国去。听他的口气,

    在不久将来他会重返中原,无论是李阀胜出,又或统一天下的是你寇仲,他都会设法修

    好,借你们汉人之力与东突厥抗衡。”

    旋又叹一口气道:“伏鸯是个既有野心又有眼光的人,本有入侵你们中土之心,不

    过见过李世民和你寇仲后,早死去这门心思。除非你们两人有负他的看法先后完蛋,否

    则他只会在中土外谋发展。”

    寇仲苦笑道:“我和李小子先后完蛋,你倒说得有趣,不过成为事实的可能性却极

    大。”又问道:“好小子,竟学懂避重就轻,你该晓得我们要问你与芭黛儿间的事。”

    跋锋寒显是不想回答这问题,淡淡道:“迟些有机会再告诉你们吧!”

    徐子陵知寇仲性格,定不肯放过他,岔开道:“锋寒兄在剑道修行上有甚么突破?”

    跋锋寒立即双目精芒闪闪,露出缅怀神色,沉声道:“那会是我毕生难忘的生命片

    段,我把人世间所有人事置诸脑后,无人无我,每天就是打坐和练剑,把过往所有经验

    和领悟融会贯通,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与毕玄的两次交锋,而是死而重生的经历。所以

    洛阳之战对我非常重要,只有在那种面对生死的极端情况,我的偷天剑法才能再作突破。

    哈!初时我打听到寇仲不在洛阳,我失望得想哭呢。”

    寇仲欣然道:“现在不用哭啦!陵少看吧!老跋才是真正好战的人。”

    徐子陵晒道:“他是好武而非好战,该有点分别!”

    此时麻常来报,浮桥架设完成。

    寇仲道:“先派一千人悄悄徒步过桥,在对岸布阵兼侦察,于高地放哨。待肯定情

    况安全,然后把所有马儿牵往对岸,包括我们的座骑,立即进行。”

    麻常领命而去。

    跋锋寒赞道:“少帅的脑筋愈来愈灵活,难怪声威如日中天,我从山海关南下,打

    听有关你的消息时,无人在听到你的大名后敢不肃然起敬。”

    寇仲叹道:“我却是有苦自已知,陵少最清楚,若非尚有点运道。我根本没有在这

    里与你叙旧谈笑的机会。”

    跋锋寒肃容道:“今趟洛阳之行,你有甚么力挽狂澜的大计?我所遇的人里没有一

    个是看好王世充的。”

    寇仲道:“我的大计是先稳而后求援,就是先助王世充守稳洛阳,安定军心,然后

    突围向窦建德求援。”

    跋锋寒精神一振道:“突围求援?那将会非常刺激有趣。”

    徐子陵凝望水气迷蒙的密林深处,脑海幻出寇仲和跋锋寒冲出洛阳城门,往敌人兵

    力最强的大河方向杀去,而李世民则派出猛将精兵,全力拦截的激烈情况。同彭梁与渡

    大河往见窦建德是两回事,因李世民驻重兵于洛阳之北,黄河北岸诸城又尽入其手,旅

    途的艰困可以想见。

    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到麻常来报战马全体渡河,离天明只有两个时辰,细雨仍是

    无休止的从黑沉沉的夜空洒下来。

    寇仲发出粮车渡河的命令。

    车轮声在后方吱吱吵鸣作响,把守树阵内围的五百飞云亲卫和二千杨家军弯弓搭箭,

    蓄势以待。

    跋锋寒低呼道:“来哩!”

    蹄音逐渐清晰,从前面分三路攻来,若非早有准备,又有树阵隔敌阻敌,此刻必然

    手足无措,阵脚大乱。胜败只是一线之差。

    寇仲喝道:“掷火把!”

    命令远传开去,手下忙把手上火炬往树阵外围投去,划过林内雨雾弥漫的空间,带

    起一道又一道的光芒,煞是好看。

    火炬烧的是耐燃的脂油,落跌湿润的草树间,虽燃不着湿叶湿草,却不熄灭,使得

    树阵内围一片漆黑,外围则处处火光。

    敌骑愈迫愈近,像来自阴冥不具实质的幽灵骑士,现身水雾深处。

    寇仲和跋锋寒的射日、刺月两弓同时爆响,两骑应声堕地。

    “放箭!”

    二千五百枝劲箭从内围射出,穿过林木间的空隙穿人透马,一时马嘶声和惨叫声,

    响彻木阵外围的森林内。

    失去主人的战马奔到木阵,始觉前通路,仰跳嘶喊,互碰倒地,又或回头奔去,

    踏上火炬的马儿更是惨嘶连连,情况混乱至极点。

    箭如雨洒,一排一排的劲箭从强弓射出,无情的射杀任何出现木阵外围会移动的生

    物。

    对方中有人大嚷道:“中计!撤退!”

    敌人来得快,退得更快,留下遍林死状千奇百怪的马骸人尸,伤重未死的人和马呻

    吟声此起彼落,教人惨不忍闻忍睹。

    徐子陵没有射出一箭,呆瞧着眼前有如修罗地狱的可怕景象。

    粮车轮子磨擦浮桥的声音响彻后方渡河处,木阵这边一片沉默,只有沉重和紧张的

    呼吸声。

    跋锋寒细听敌人蹄音,道:“唐军还会再来送死吗?”

    寇仲摇头道:“若是那样,长孙无忌三人就不配作李世民的心腹爱将。这截粮之战

    他们必须认输。待粮车过河后,我们分批撤退,毁掉浮桥,明天黄昏我们可在洛阳对着

    城外的李世民喝酒,一边聆听老跋和芭黛儿那段英雄美人的缠绵香艳情史。”

    林木上方传来振翼之音,恶鹭业已出动,寇仲肩上的无名露出注意神色,显是觉察

    到天上危险的情况。

    恶鹭是无名的克星,李世民又会否是寇仲的克星呢?——

    扫描者:jommy、阿贤、BB

    由卧虎居校正排版——

    上一页下一页

第五十一卷 第十一章 后退无路

    大唐双龙传 。35hf。 经典文学(卷51)

    第十一章后退无路——

    当太阳移过中天,宏伟的洛阳城终出现前方正北处。

    寇仲下令运粮队暂作休息,与杨公卿、徐子陵、跋锋寒三人驰上高处,遥观洛阳城

    外的情况。

    伊水在他们左方流过,蜿蜒而去,流过城墙渠洞穿往城内,向南的厚载、定鼎和长

    夏三门紧闭。城外一里许远处山丘上唐军筑起一座木寨,显是建成不久,规模不大,只

    能容纳数百人,对他们难以构成威胁。不过若他们要攻破这防守力强的木寨却不容易,

    倘惹得其他唐军来援,说不定会吃上大亏,所以是谁都奈何不了对方的形势。

    寇仲叹道:“若依原来计划,陵少此时该率飞云骑返回陈留,运来第二批粮食,现

    在这想法显然行不通。”

    徐子陵点头同意,首先是无名受恶鹭克制,难再发挥功用,其次是内鬼的问题。运

    粮队伍行动缓慢不便,若行踪暴露,运粮往洛阳与自杀全无分别。

    跋锋寒讶道:“子陵不随我们到洛阳去吗?”

    寇仲道:“陵少回梁都主持大局,唉!这粮食供应的问题真教人头痛,据玄恕所言,

    虽有大批人逃离洛阳,可是留在城内的军民们过十五万之众,我们送来的东西顶多够半

    个月之用。”

    跋锋寒哑然失笑道:“你这条数是怎样计算的,五百辆粮车,每车两头骡子,合共

    壮骡千头,每天杀骡百头,可食足十天。杀骡后再杀马,一个月怎都捱得过去,何况洛

    阳尚有余粮,就当仍可捱一个半月,该够时间让窦建德来解围吧!”

    徐子陵听得毛骨悚然,与寇仲你眼望我眼。后者拍额道:“为何我从没想过吃骡肉,

    唉!骡子们啊!真对不起你们,你们辛辛苦苦为我运粮,我还要宰掉你们吃肉。”

    跋锋寒摇头苦笑道:“所以我们突厥人常说你们汉人拥有的是娘儿的心,够不上狠

    辣。战争就是这样,为胜利甚么都可以牺牲。”

    转向徐子陵道:“子陵,随我们到洛阳去吧!守稳洛阳后,我们就杀出重围往见窦

    建德求援。我们三兄弟并肩作战,生死与共,是多么痛快的一回事。在战争中只有敌我

    之分,甚么友情都派不上用场。李世民代表的是李阀而非他个人,他是在为李渊和李建

    成打天下,李渊建成与你没有任何交情,除非你想让他们来统治中土,否则就该立定决

    心,誓要击败他们。我并非能言善辩者,只是把心中的话说出来。”

    寇仲默然无话。

    徐子陵凝望在阳光下闪闪生辉的伟大都城,心中翻起千重巨浪,目下一个决定,会

    把他未来的命运完全带往另一方向。他该怎办才好?

    杨公卿点头道:“锋寒说的是铁铮铮的事实,李阀的内部已给魔门蚕食,李世民只

    是作战的工具,再无法有自主的能力。”

    寇仲终于发言,摊手苦笑道:“一切由子陵决定吧!我当然需要你,不过若你选择

    离开,我心中只有欢喜而无怨恨。”

    徐子陵忽然强烈地思念师妃暄,若有她在身旁,他会向她谦虚下跪,求取一个明确

    的指示。深吸一口气后,徐子陵平静的道:“时间无多,我们立即起行,好赶在日落前

    入城。”

    他感到跨下的万里斑每跨前一步,他离这场席南卷北,至乎牵涉到塞外大部份异族

    的战争大漩涡更近一些。而离开石青璇避世的居所则距离拉远,最终他会全无退路,直

    至力尽人亡!除非寇仲一方终于胜出,他始有脱身的可能。

    这想法令他感到精疲力竭,因更清楚自己无法置身事外,难道他任由自己的兄弟拿

    性命去为理想奋战,为万民谋幸福,自己却袖手旁观,坐视不理吗?无论他多么不愿意,

    终狠下决心,选择踏上支持寇仲这条不归之路。

    杨家军列成阵势,在敌寨之西严阵以待,防止寨内敌人来袭。飞云战士负责驾驶骡

    车,朝洛阳定鼎门推进,王玄恕和亲卫押后。果如所料,寨内唐兵虽有调动,纯以防守

    为主,不敢出战。

    城墙上钟声鸣响,定鼎门放下横跨护河的吊桥,王世充、王玄应、大将军跋野纲率

    二千郑兵出迎。寇仲、徐子陵、跋锋寒、杨公卿、王玄恕五骑从粮车队驰出。

    两方会合。王世充方的军队自发的爆出震天喝采欢叫,更有人为援军粮草的到达流

    下男儿热泪,洛阳城方墙头和把门的郑国战士和应呼喊,情况热烈感人,就若大旱下的

    民众看到甘霖从天降下,绝处逢生。

    王世充迎上寇仲,在马旁扑过来一把将他搂实,双目泪涌道:“少帅高义隆情,不

    计前嫌,王世充非常感激,大恩大德永志不忘。”

    寇仲给他搂得浑身不舒服,更晓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是怎样便怎样,

    纵使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态度大改,本质依然难变。

    寇仲轻轻挣脱他的拥抱,正容道:“我今趟与杨公回洛阳,没有任何条件,更没有

    任何要求。只希望大家能衷诚合作,击退唐军,希望圣上清楚明白。”

    粮车队在他们旁“隆隆”驶过,在郑军簇拥下鱼贯开入定鼎门。

    在寇仲旁的徐子陵心头一阵激动,深切感受到战争的可怕和残酷,因为那正清楚写

    在每一名郑军饱受折磨的脸上。

    王世充叹道:“我一错再错,本无颜面见少帅,现今只求一隅偏安之地,再无他

    求。”

    寇仲道:“我们打算守稳洛阳后,立即去见窦建德说服他派兵来援,希望能在粮尽

    前解洛阳之围,圣上对此有没有意见?”

    王世充正容道:“只要是少帅的意见,我王世充无不接纳。”

    寇仲欣然道:“这就最好。我们入城后立即把一半粮食用品分发居民,先安定民心,

    然后再看李世民的攻城战了得,还是我们联军的守城战厉害。”

    王世充微一错愕,点头答应。两人边说话边往城门驰去,徐子陵等紧随其后。

    (原文缺)

    王玄应似是全无芥蒂的向徐子陵,但应只是迫于无奈下与他们修好。

    跋锋寒神情冷漠,好像世上再没有任何事 。aikanxs。 第一时间更新能让他心动。

    前面的寇仲压低声音向王世充问道:“现在情况如何?”

    王世充冷哼道:“李世民大军压境一是千古不移的至理。(原文缺)”

    号角声起,由麻常指挥 。aikanxs。 第一时间更新的杨家军开始向定鼎门撤来,运粮任务终大功告成。

    寇仲甫进城立即发粮这个招数比甚么振奋民心的手段更有效管用,立即把一座本是

    死气沉沉的城市回复活力生机。寇仲更使人散播消息,说窦军将在短期内挥军渡河,来

    解洛阳之危,令城内军民士气大振。

    寇仲等随即和王世充及其以王亲国戚为主的将领举行军事会议,而师劳力竭的运粮

    军则被安顿在各处空置的民房休息,以应付即将来临的大规模攻防战。

    洛阳乃旧隋三大都城之一,是长安、江都外最坚固的城池。只看以李子通之能,仍

    能倚江都力抗天下霸主杜伏威精锐的江淮军及沈法兴的江南水师,可推想洛阳的威势。

    事实上洛阳的防御力比长安和江都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除四周山川的天然屏障外,

    外有长墙围护,外墩城墙宽达八丈,可容十多骑并排而驰,城楼宏大,四面十二门,门

    与门间可相互照应,门门都是关口。

    对攻城唐军最有威胁的,当数由沙天南为洛阳设计制造的“大飞石”和“八弓弩箭

    机”,前者可掷重五十斤的巨石,射程达二百步;后者箭大若巨斧,能攻击在五百多步

    内的敌人。而两者均是机动性强,转动灵活的超级守城工具,能在城墙上迅速调动。

    一百二十座大飞石,一百五十挺八弓弩箭机,把洛阳守得固若金汤,所以虽是人人

    挨饿,攻城的指挥 。aikanxs。 第一时间更新是威震天下的李世民,昼夜不息的连续十多天的四面攻城,仍未能克

    取洛阳。

    城外唐军的兵力不断增加,李元古奉李渊之命从长安调来作李世民的副师,带来五

    万生力军,李世绩亦从虎牢移师洛阳,今李世民以洛阳东北青城宫为大本营的大军总兵

    力增至十二万,若把驻守外围各镇的唐军计算在内,今趟出关东征的唐师总数在二十万

    之上,可见李渊是倾尽全力,志在必得。

    在正常情况下,洛阳根本是无法攻克的坚城,所以李世民采取的策略绝对正确,就

    是先把洛阳孤立,截断所有粮道,令城内军民缺粮无食,那时将不攻自溃。

    寇仲能成功把粮草运抵洛阳,其中颇带侥幸成份,关键处在跋锋寒及时通风报信,

    又因有杨公卿弃置的渡桥设施,各方面配合下得到成功。而这将是洛阳在围城战中最后

    一趟的粮食供应。即使寇仲等能突围返陈留,再没可能把粮草运来。

    现在洛阳唯一的救星是窦建德,只有他重夺虎牢,打开东线的缺口,始有击退李世

    民的机会。

    在寇仲援军抵达后,李世民暂缓攻城,重整阵脚。

    对寇仲谁都不敢低估,一旦给他与王世充联手夹击,唐军说不定会吃大亏,李世民

    的策略一直以谨慎稳健为前提。

    寇仲等入城后,唐军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