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后策-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天寰薄唇一扬,笑容浅如淡墨:“柔然帝国灰飞烟灭。叶买,于英辈早已经化鬼。你的信,朕也没有见到过。大将在外,可不受命于皇帝。同样,朕在千里之外,你在长安也可酌情处理军政。此事从此就不要提起了。但你还是有罪,罪不犯法,却让朕寒心。”
阿宙肩膀一抽,长跪傲然道:“除信件之事,臣弟无愧于心。假如皇上听信文臣的话,臣弟也不想辩解。”
元天寰冷冷的说:“站起来!”阿宙执拗的不动,元天寰又喝道:“叫你站起来!”
阿宙站了起来,偏着头,小声说:“太傅郑畅等人,只知家族私利,臣弟对他们是不能客气。”
元天寰一言不发,忽将腰间的佩剑掷到阿宙的脚下。我随之一慌。元天寰依然坐着,纹丝不动:“我朝建国来,文臣多为汉人。品第中崔,卢,郑,杜等都是最上流的家族。国家为树。大树的根基就在文武相济,汉胡共处。你不服,好!朕准你今夜就回长安,将你在长安主持军政期间,所有不顺从你的文臣杀死。从此朕可以为你这个弟弟省下一份心。”
阿宙对视他,缓缓的垂下头:“大哥……”
元天寰又厉色道:“太白星逆,朕将你留在家中,除了让你保护长安不受侵扰,也是用你镇定人心。你以为打仗赢了,就了不起?河东河西,多少双眼睛看着你。知道朕为何偏到长乐宫而不进长安城?因为你所管辖的长安,已经有几分成乱摊子了,朕要保持些距离,才可彻底平息。中山王没说你好,郑太傅来告御状,御史大夫等文官对你也有微词弹劾。你完全将尚书八座丢在一边,就是不智。朕有时不听他们,但朕还肯摆样子,因此才子们才不断涌入长安。你如果不是朕的弟弟,就凭你,十六七岁只能是个毛孩子,如何能当上太尉?你要为自己捞取声誉,不是得罪士族文官。战争期间,朕兄弟都拿着脑袋和上天赌,饿死些长安内外的庶民有什么大不了?你伤了世家大族的面子,才是祸害危重的大事……”
元天寰的身体震动了一下,宽阔的额头上汗珠莹然,我看得分明,但又不能进去阻止他教训阿宙。非但阿宙无言以对,连我也觉得暗暗羞惭:我为了那封信花费了不少心思,到底还是小节。元天寰之明察秋毫,我这点算计……我的手心全是汗。
阿宙又跪下了,大声说:“大哥,是臣弟愚昧。……求您息怒。”他碰了一记响头。
元天寰语气缓和了些:“你别嘴上应却不放在心里。今后可别再捅娄子……”
“是。”
“于英既然投降柔然,为何你不按照我朝惯例,灭他三族?空惹闲话!”
阿宙回答说:“他本乃元老名族。当时他在叶买王处,我等不明战况,总想多留一条退敌的法子,因此他的家族都未动。现在战事结束,圣驾还朝,长安城内人心安乐,大量处死人不太妥当。还请皇上开恩,赦免他三族上千人口。”
元天寰长叹一声:“连你也怪朕太过残酷?”
阿宙抬起头,声音沙哑:“皇上是臣弟的君王,臣弟不敢怪。大哥抚养我长大,我也不能怪。”
元天寰离开座位,将他拉起来:“让你留守京城,对你还是太难了。玉不琢不成器。朕当年放任你。你从小随性,爱走马玩弓,除了春秋,对其他书都不肯细读。看来,现在你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实应怪朕。于英的三族,就暂缓处置吧……”
阿宙解下皮裘,给元天寰披在肩上,又用翠袖将元天寰额头上的汗水抹去了:“大哥,臣弟定会好好学。”
元天寰对他笑了笑:“腊八粥快凉了,给你留了一份。你有心学,也不能那么瘦。”阿宙也笑了。元天寰亲自动手,玉盏叮咚,给阿宙吃粥。
我松了口气。今夜看来是能安心渡过了,六王他们的驱鬼声也静了。我走到庭间,雪白梅洁,一望皓然。逍遥殿琉璃瓦下,梅花清雅,露痕轻缀,净洗铅华。
我吸了一口馥郁的清冷气息,经历过残酷的战争,梅花更让我欣赏。在冷宫,母亲和我都不爱剪下梅花插瓶,也是因为怜惜她冰肌玉骨,不适合以器物容之。
我正徘徊。却见一清媚少女在宦官的引领下进了庭院。月下的她,薄施脂粉,姿态娴雅,秋水双波溜。我向来喜欢美丽的人。在我的心中,对美人和才子都多一份宽容。毕竟上天造物,此般人物有限。我不禁对那少女微笑,她瞧见我,一愣,眸子骤亮。
我素颜白衣,她恐怕以为我是皇帝身边的宫女了吧?宦官还不及开口,少女已将头低了下去,对我弯膝,不卑不亢道:“桂宫殿下安好。”
她不是宫女,皇族中也从未见过她。无论何等美人,她是她,我还是我。我从不与别的女人比美,那本就是无聊事。女孩子,不单是为了悦己者美,更是为了自己而美。恨不得元天寰把天下的美人,都让我来见见呢。想到此处,我又笑了一笑,蔼然问:“你是……?”
“殿下,我名叫崔惜宁。家父是河南尹,我是跟着父亲来长乐宫觐见的。”她回答。
“原来是崔僧固崔大人的女儿。你父亲为官清简,我也有所耳闻。”我微笑道。
她笑颜有抹书卷气:“殿下褒奖。父亲说,殿下是未来之皇后。惜宁方才一见您,就知梅花下人,唯有桂宫。”清河崔氏,是钟鸣鼎食的名家,女儿气质出众,也不足为奇。
崔僧固父女远在洛阳,元天寰叫他们,意欲何为……?
宦官问我:“殿下,何时才能通禀?”我示意他跟我来,又对崔家女孩说:“且侯一侯。”
我走到殿门前,元天寰的声音在雕梁间回旋:“……崔僧固既然教过你春秋,书法。他女儿你也见过几次吧。群臣数次上表劝朕纳崔氏女为夫人,赞她德色婉懿,且乃洛阳第一美女。朕因为专著与南朝和亲事,并未接纳。崔僧固之亡妻,又是郑太傅的侄女。他为人谦和得体,美名满天下,精通儒学。名父之女,也不会让人失望吧……”
阿宙没有一句话,好像世界上,最美的莫过于他面前的那碗粥。
元天寰沉默片刻,又说:“朕已让他带着女儿来长乐宫。她成赵王妃,并不辱没你。”
………
这话突兀,我收了步子,左手不经意的向后一撩。
只听“哧”一声,身后宦官提着的白灯笼,被我的指甲刺出了一道伤痕,笼内烛火摇曳。
阿宙为动静所扰,凤眼里映着蜡炬,那一刻,他的眼神出奇温软,潋滟至极。
他如孩子一般天真愉快的笑了两声,又低了头,继续吃粥。
元天寰眸子黑濯濯的,凝视着弟弟。等阿宙吃完了,他才对宦官道:“不必传她入殿。”
阿宙依依不舍的捧着空玉盏出神。直到夜岚推开了逍遥殿内两扇窗户,他才撒手,洒脱的起身问:“大哥,你已经下旨以崔氏女为赵王妃了?”
元天寰扫了一眼窗外,似乎有点无奈:“尚未。不过,五弟你快满十七岁了,总要成婚。朕对你的婚事,可谓殚精竭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人伦诗歌,都是以此为始。朕从多年前就不再选秀。但为了给你选妃,这两年来朝内上至名门淑女,下至出众良家女,只挑才色上中以上者,反复考虑。就连文烈母后当年拟定你与卢氏女,朕还嫌她配不起五弟。你拒绝了,朕没有勉强。崔氏为你的王妃,对皇族,对国家都是幸事。对你,也是一样。五弟你还是少年,即便是天皇贵胄,在人生路上,孤孤单单,磕磕碰碰的行进都是艰难和苦痛的。有个女人陪你一起走,每过了一个山坳,美丽将不是你一个人的喜悦,辛苦也不是你一个人的记忆。人,未必需要爱才能结婚,而有爱的人结成伉俪,也未必会相知相守。”
他一步步的走向外面,阿宙和我俩个,都默然跟在他的足迹后,各怀心事。
天寒,崔惜宁的绛紫色衣上,闪烁着珠母般的霜花。但她依然毫不懈怠,端立如竹,好像可以一直等下去。直到见到元天寰,她才跪了下去:“清河崔氏惜宁叩见皇上。”元天寰审视着她,神色毫无变化。我望向阿宙,他的脸在云层密布的夜空下,模模糊糊,我看不透。
纵有旧时月色,大风也会将初开梅花,片片吹落。红萼无言,难道唯有相忆?
元天寰好像跟崔惜宁寒暄了几句,崔惜宁对答如流,但我是一句都没有听清。
“五弟,你还认得崔惜宁吧?”
阿宙好像从冰冻中醒悟过来,他亲切的笑了一笑:“崔师妹,自从你跟你父亲去了洛阳,一晃三年了。”阿宙口气轻松,果然和这个女孩认识。三年……嗯,三年前我正在冷宫,连个男人都见不到。
崔惜宁眸子含着笑意:“五殿下还记得我?家父始终惦记着殿下,长安的路上,他也一直在念叨殿下童年轶事。”元天寰大约还没有挑明召她的来意,但这样大族的姑娘,哪里有完全不明就里的道理呢?
对于美女,最佳的归宿似乎就是嫁入皇家,此崔惜宁,也不会免俗吧。
阿宙笑盈盈的,仿佛来了精神:“老师在哪里歇息?我想去瞧瞧他。”
崔惜宁道:“皇上恩准我们住在云起殿,离这里较远……”她始终不敢直视元天寰,但面对阿宙,倒是看着他眼睛说话。
元天寰说:“五弟你是该去看崔僧固,朕让宦者用肩舆送你们俩去。”
“皇上费心了,但臣弟想要赏雪景,情愿步行,委屈崔师妹带路。”
赏雪?阿宙,你倒变得喜欢赏雪了?我轻轻的用手背覆住嘴,扭脸笑了一笑。
我不知道我为何要笑,但只有笑才可以疏解胸中如同棉絮般的杂乱情绪。
我还记得他对我说过:“人们以白雪为美,而我最讨厌积雪,软仆仆的不成样子。冬天还是结冰有棱角好看,这才是真正的冬天呢。”言犹在耳,今日的他,已经借口赏雪,要跟着崔家姑娘离开。崔惜宁自己提了盏灯,阿宙跟着她,影子便渐渐远了。
他自从和崔惜宁说话,就没有看我一眼过。看了我,又能怎样?
逍遥殿内只剩下我和元天寰,两个不逍遥的人。他咳嗽了一声,对我注视了许久,似乎是有话对我说。我却只顾鉴赏他黑衣上隐隐的团龙花纹,下定决心不开口。我不想违心的对阿宙的婚事发表看法,也只有如此。
他又咳嗽了一声:“朕的身体有董肇等伺候。你乏了,早点去休息吧。”
……
我如同得了赦令,一口气跑到了下榻的偏殿。
圆荷和阿若等宫女重见了我,压抑不住的欢欣,七嘴八舌的询问,递茶水,上点心,我虽然带着笑,可总有些心不在焉。
阿若好像看出来我的疲劳,轻声问:“公主,是否现在就洗漱安寝?”
我摇头:“不用,你们都别跟着我,我想要写点字。”
偏殿内有暖炉,应是春意满室,但我只觉得冷。
金蟾蜍口内的水滴在青州砚光滑的面上,和眼泪一般。我用力磨墨,磨出了满头大汗,终于吐了口气。唉,该来的总该来。我不能嫁给阿宙,而且还曾告诉他:我打算坚定的做元天寰的皇后。阿宙从未抱怨我的决定,无论如何,我也不能抱怨阿宙。
元天寰说,崔惜宁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愿她是,我大力挥毫,在宣纸上一遍遍写自己的名字。
圆荷抱着凤耳白瓷瓶溜进来好一会儿,我都没有察觉。她给我斟了一杯蜜茶:“公主,奴婢在廊下等你的时候,五殿下和一个女人出去了,她是谁……?”
“小孩子别乱插嘴!该打!”我本以为自己写了不少大字,已经释然,但圆荷那惊恐小猫般的神色,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不理她,也不喝茶。
她给我捶捶肩膀:“嗯,公主,方才董公公问奴婢话呢。问公主在南朝的事情,奴婢说不太清楚。”
我搁下毛笔:“这跟他什么关系?”
“他还问我善静尼姑是不是常来桂宫,还问桂宫有个闹鬼的殿堂,公主进过吗……”
我心里烦乱,不愿再听。和衣就睡在帐中,圆荷过来帮我解衣带,我摇头。
窗外的梅,映入横窗,枝条横斜,我也看不顺眼,索性紧闭眼睛。
一阵琴声从远处传来,琴韵清扬,丽色天成,我在那琴声的安抚下,进入了梦乡。
我梦见江南有人给我写信,寄给我几枝梅花,又梦见有人在横格窗外,唤我的名字。
他分明是叫我“小虾”!阿宙?我蓬头坐起来,什么人都没有。我只是觉得自己可笑。
阿宙不会来找我了。他就算是被逼的,也会呆在云起殿。
我硬生生的又压在被子上,雪白的云锦素被被香篝渲染,倒像是一大片的梅花。
……
第二日,我打定主意,不想见任何人,只推说头疼,就是在室内靠着熏笼读书。
直到正午,元天寰亲自来了,他不由分说领着我去“梅花坞”。
梅花坞名不虚传,无尽繁枝,香雪海一片,梅花坼风。我不想让元天寰知道我心烦,所以使出力气来观赏梅花。元天寰指着一株老梅说:“这是我父皇最爱的梅树。我想他画了一辈子的仕女图,最爱的也许只是这株梅花树。”
老梅枝如虬龙,苍丝飘垂,苔藓如翠,盈盈俯瞰淡澈流水。
我勉强一笑:“嗯,可惜他早逝,梅花也是寂寞的吧。”
元天寰想了想:“对。北朝皇帝大多年寿不高。一个人倒不在乎生命长短,只有留下些痕迹。就如朕这样的男人,生命中也可成全一段奢侈吧。”
奢侈?我抬眼。他如果说的是我,我可担不起。我生命的奢侈,只在上个春夏,就被消耗了不少。不过对这人,爱情真的太奢侈了。
元天寰略带讥讽的一笑,凑近我的鼻子:“光华,朕就在长乐宫纳了你,如何?”
纳我?这句话真属晴天霹雳,我总算回神过来了。他在开玩笑?我脸烧红了,清了清嗓子。
我考虑了好一会儿,才顶回去:“元天寰,你的身体恐怕还没有好吧。”
他笑涡显露,目光幽深:“朕的病体不是关键,只怕你的心病才是问题。光华,一切都随着这冬天而过去,你将是朕之妻。三月三日,大婚如期举行。朕已决定了,你也没有异议吧。从此刻起,你只要想这件事就足够了。五弟与崔惜宁,数日后便会行聘礼。”
凤台风光清绝,梅花映雪御霜。阿宙……原来你终于放弃了我。那也好,也罢。
第十四章:棋局
宫,本是浓墨重彩之地。可是元天寰所谓的奢侈,在我的梦中只不过是淡色梅花一朵。
梅花坞的百年梅树下,依稀有位丽人宫妆云鬓,回头对我笑语。
我一惊,长乐晨钟卷着黎明,已铺开了光明的画卷。眼角竟然有泪,我急忙拭去。
元天寰说,他的父皇画了千张仕女图,最爱的却是一棵梅花树。我要再去看看那树老梅。长乐宫里的往事,它恐怕都藏在心里,我算是长乐宫内新的一笔传奇吗?
我不带随从,一个人在梅林中徜徉。白鹤鸣叫,蓝天祥和。
我的内心世界,是随着见识而充盈起来的。纵然是昔日儿女情长,但也许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清香沁人心脾,梅花如同红白娇娃,是元天寰带着我来见识这片美景。只要我坚强,我就可以见到足够的多。我对自己重复着这样的话,听到别人的脚步,就闪身在亭子后的梅丛里。
倒是巧,阿宙和着一个须发斑白的男人远远向这里来了。阿宙侃侃而谈,全无半点心事的模样,阳光照射的他面上,金光璀璨,毫无阴影。那男人不时作答,态度极为和悦谦恭。我不禁用手压住梅花枝,抿住了唇,正毅然要离开,眼帘内又跳进一个绛紫色的苗条影子:崔惜宁手里拿个篮子,不时捡些落梅,远远的跟着阿宙他们。日光下,她举止妩媚,毫不造作。我只短促了叹息一声。
阿宙要是能拿当初对我的心,给了这位姑娘,也算是她的福分了。
几只白鹤从我的裙边擦过,我跟着鹤走,眼中所见却明媚,不知不觉到了一处宫殿,原来梅花坞的深处,还有几排屋舍。
两个小宦官抱着袖子晒着太阳,并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
一个说:“上官先生立了大功,为什么封赏都没有?也不做官呢?”
另一个笑:“就说你不通,皇上穿着黑衣服,是圣人,上官先生穿着青衣服,是山人。上官先生同着皇上做一朝的军师,哪里是官儿们比得上的呢。”
“轻点儿,扰了皇上的棋局。”董肇出来,轻声而威严的说。他看到了我,我忙示意他不要作声,他点了点头:“桂宫殿下,皇上正和上官先生对弈,请跟老奴来。”
我跟着他绕过树丛,走到一道走廊,廊上所开各种形状的镂花窗子,董肇小声对我道:“桂宫请看。”
隔着一道冒着氤氲水汽的温泉,上官和元天寰正在围棋,他们面前有个金刻漏。双方都下子飞快,几乎是我眨了几下眼皮,就下一招。
我这里正好看清两人,但棋盘上的局势,却实在不分明,只看到黑白纵横如阡陌。
董肇正待退下,我叫住他,微笑着问:“董公公,你是不是认识我?”
他那盲目动了动:“桂宫何出此言,桂宫从南朝来北,老奴当然是才有幸瞻仰。”
我拨着自己荷包上的缨络:“你要是知道什么,还是告诉我的好。”
他枯瘦的手指抖了抖:“老奴的眼神不明,才见桂宫那日,突觉得桂宫同家乡一故人有几分说不清楚的相似。后来听桂宫说话的声音,更觉有几分像。世间巧事太多,那人早就亡故了,所以是老奴唐突了,请桂宫恕罪。”
我笑,表示我毫不介怀。元天寰咳嗽了几声,把我全引到镂花窗外的二人身上去。
上官丢下一子:“元君宙可以说是‘满’,但郑太傅可以说是‘溢’了。几十年来,太傅子弟数十人,都封郎官以上。柔然一战,他们非但不鼎力相助,还要掣肘,你也是知道的。你调崔僧固来,不单是为了他女儿和元君宙的婚事吧。太傅不正,则文官皆各自为私。”
他讲这段话,手起落已经数回。元天寰道:“我当然知道,但朝堂事与下棋一个道理。方圆动静,都需在我的掌握之内。郑氏虽骄,不可一日就将其摈弃。五弟行事,也忒急躁了。他毕竟是个臣下,要懂得本分。”我扯住腰带,咀嚼他话里意思,并没有丝毫的温情。
“他是臣。也是少年。你坐视长安城内外的暗流,却丢给他处置。本来就是将他一军。现在配给他一个崔氏女。又是将他一军。”上官语气淡然,但字字如针。
元天寰胸有成竹的答道:“长安城内的事,我最后总能收场。此刻我没有看清,自然只有坐等。五弟也该历练下政坛的风云变幻了。我还活着,他也只能做赵王。这一军迟早是要困他的。至于崔惜宁,五弟若再要拒绝,只能说他还是小孩子,不足以成大器。”他眉头都不皱。与我近日所见的他,大不相同,不但没有病态,还显得优越十足。
上官手捏一个棋子僵了片刻,才放在棋盘上:“别怪我直言,他这次无论如何都是会得罪你的。他即使与崔氏女联姻,和文官们矛盾也不会立刻瓦解。他母舅杨澎任徐州刺史多年,本来就是一个微妙位置。你至今不换,但也没有放心。我劝你先将杨澎这颗棋子收回长安,也便于你历练你的五弟。”
元天寰笑了一下,形容却冷冰冰:“不用,这颗棋子早该废掉,五弟与杨澎保持距离,也是嗅到气味了。”
上官的眉目,好像是雨后的翠竹林,平静而典雅。但他的眸子里,一种痛惜和忧虑却瞬间掠过:“师兄,我之谏,你是一条都不纳呢。”
元天寰略微吃惊的抬头看他一眼:“我这个人,你小时候就该清楚了。我没有当你在进谏,只当你是上官,要是换了孩子,我说话,他们何尝会全懂?”
温泉的暖气隔着檀香木,蒸上我的脸。我想懂他的,我也在努力,我隐约知道会对阿宙不利,但我不知道来龙去脉。元天寰宠爱弟弟,但还是少不了把他也列入棋局?
阿宙之阳光,为帝王家少有,虽然他也有自己的隐秘,但我认为他对元天寰是忠诚的。也许,这也是阿宙的聪明之处。
一只白鹤从水池边到了上官的脚下,上官微笑着挪开了腿,让它在石礅旁转悠。
元天寰悠悠道:“你喜欢鹤,因为鹤就是人间的白凤。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凤也是如此。鹤能舞,而凤亦能舞。鹤爱洁,而凤非梧桐不栖。知道你爱鹤的人,个个都懂你?”
上官温言道:“凤兮凤兮,实际上只有孤鹤单飞。你不同。你要和公主大婚。公主到漠北艰辛,怎样?你得病,她又是怎样?你是东方先生的时候,我以为自己最熟悉你。可你是皇帝的时候,我亦有几分陌生。给公主些时间,多一点耐心,为帝王之慷慨,为东方之豁达,并不太难吧。”
我望着上官,莫名的感动。元天寰不语。上官收了手:“师兄输了。我赢了半子。”
元天寰低头,笑了:“你又赢了半子。”
上官缓缓摇头:“多了是杀戮重,少了是伪君子。旁人与你对弈,难!”
元天寰道:“我……”他声音放低,逐渐不可辨别,我也不愿听下去了。
……
我怀着心事回去,小径通幽,梅花花瓣碾入尘土。在方才我躲避的亭子里,有人在等着我。
是阿宙?我住了步子,四周只有他一个人。
艳阳高照,我有点无奈,怎么还是遇到这个人?总是一次次的邂逅,但邂逅了,又不能在一起,还不如不要想见。
“巧,元君宙。”我故意昂起头,含笑经过。
他伸出手臂拦住我:“巧什么?是我在这里等你。”
“等我?”我眯缝眼睛,睫毛把他的白皙脸庞割成一格格。他黑白分明的眼睛,就像昨夜梅花所映的轩窗。
“我今儿就要回长安去,我现处境困难……不得不回去。但凡事也难不倒我。皇上劝我三日后,就去长安崔氏宅下聘礼。”他望着我说。
“嗯,我已知晓。崔家小姐与你乃天作之合,皇帝没有选错人。”我愣愣说,目光挂在一枝残梅上。
阿宙叹息了一声,笑了起来。他的笑颜,好像充满了一种明媚与刚烈融合的魅力。
他笑得这样高兴,没想到他倒比我更学会掩饰。
我从自己的衣服里掏出那封从柔然带回来的信,心中反复默诵着他哥哥和上官的对话。无论如何,撇开私人之情,为他的安全,还是要对他点破:“这信皇帝不追究了,是你的造化,拿去烧掉吧。杜昭维肯定劝你别写,但你肯定是不听。元君宙,我说话直,如你处境困难,就真要思变了。你母亲和弟弟,都并不帮你,而你的舅父等,可能会连累你,你的皇帝哥哥,也在观察你。处于他的位置,不猜忌不可能。他作为哥哥可以容忍你,作为皇帝,你是臣,做什么都要注意分寸。”
他变了色,捏着那信纸揉成一团,脸上阴沉:“……谁要你们瞒下这封信的?我根本不领情!怪不得昨天大哥说什么最后一个知道……原来这样。我困难,是我的事。我母亲,弟弟,轮不倒旁人来说……至于大哥,你只管做好他的皇后,我难道要内宫庇护才能做我这个王?”
我没想到他这样不识好歹,血气上涌,连带两夜的郁闷都发作出来:“我是为了你好,你倒恼了。与其花前月下,冒充风雅,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做好太尉王。找个好妻室,别跟你大哥一样找我这般爱管闲事,不明世故的。”
他跺脚,凤眼因为愤怒,弧线深张入鬓:“你……你……炎光华!到了十二日,一切就定了。你当皇后,我只愿意做我这个赵王,从身份上来说我俩是楚河汉界。”
我推了他一下,他往后踉跄了一下。我浑身颤抖。
他呆了一会儿,居然转怒为笑:“小虾……别怪我,今天是我的生日呢。你替我吃些长命酥吧,十二日后,说不定我就走了,不会惹你讨厌了……”
我没有领悟他的意思,却听圆荷在焦急呼唤:“公主,公主?”
我不及和他道别,连忙走到路上,平复情绪应道:“怎么了?”
圆荷满脸是泪,哭着上来跪抱我的腿:“公主……出事了,奴婢们要活不成了……!”
………
我用手掌抹了一把那小丫头的脸蛋,镇定的问:“莫慌。出事是关于我,还是关于皇帝?”
她点了点头,嘴唇哆嗦着:“是公主……”
我环顾四周,大道上,宫人宦者随时可来往,便道:“还好。既是我之事,那么等回到偏殿再说吧。”
到了偏殿,阿若和其他两个从桂宫来的宫女都面色发青。我入了寝室,便命圆荷关上门,放下帘子,坐定了才说:“讲!”
阿若是她们中唯一还能完整说话的,她怯生生跪着道:“殿下,您早上出去,奴婢等便整理您的衣服饰物。可是少了一样要紧的东西,就是殿下从南朝带来的那只血玉燕子……”
我审视她的脸,玉燕子?我父母之遗物,皇后之宝……脑里花花绿绿和开了个颜料铺子般杂乱无章。我猛吸一口气:“找了吗?”
圆荷边哭边回话:“怎么不找?奴婢们脑袋也不如那个贵重啊。若姐领着我们从里到外翻个底朝天,就没影子。殿下……”
我因在四川丢失过一次玉燕。有过教训,所以对此物格外小心。跟着赵显奔向漠北,我非但没有带上玉燕子,连野王笛都暂时给了谢如雅保管。野王笛如雅倒还回来了,可是玉燕……我这两日着实没有想到它。
我说:“这东西我是放在描金牡丹花匣子内的,阿若你知道……”
阿若眼泪直掉:“奴婢知道,那匣子一直由奴婢保管。我们来长乐宫,上头说要等到正月,奴婢以为公主也许参加新春宴会时候用得着,因此将首饰等全带来了。昨夜公主和皇上去赏梅。奴婢开了匣子,让圆荷妹妹一起擦擦金银玉器,燕子也还在。如今不翼而飞,可如何是好……?”
怎么会不翼而飞,必然是让人盗走了。为何要盗走玉燕子?我研究过燕子,里面绝无奥秘。为了财?也不可能吧,这玉燕子乃传世之宝,为我所有,难道还能去叫卖送礼?不为财……是为了我?有人想要暗算我……但这又怎么暗算呢。
元天寰,上官,阿宙,甚至一些在大朝会上见过我的大臣,都知道这只玉燕子是我的。
室内因下帘子而幽暗,我将琴几上的一盏银鹿灯台点亮了,持在手里。用灯逐一照着宫女们的脸蛋,俯视她们,不放过脸上最细微的表情。这四人乃我的亲信宫女,红肿的眼睛,惊慌失措的面孔,都不像是演戏。
北朝宫闺极严,遇到这样的失窃,我若讲明,有司就会将她们全数捉去拷问。也难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