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总统-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百里一愣,宋骁飞哈哈大笑,现场的气氛才缓和下来。
宋骁飞说:“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看看你炮兵方面的理论知识。我看过你的一片文章《论炮兵作为独立兵种的重要性》,不错。”
蒋百里说:“承蒙大总统错爱,我不慎…惶恐…”说话竟然有点结巴,额头直冒冷汗。
宋骁飞说:“我想再听听你的看法,关于色当战役中,法国炮兵和德国炮兵的差距。
蒋百里这才变得滔滔不绝:“在法军理论中炮兵存在的目的只是支援步兵作战,因此炮兵指挥官必须接受步兵指挥官的控制。不过,法国炮兵战术真正的影响不在战术层面。而是在作战层面。冗长的指挥管制程序虽然效率很低,甚至把整个法国陆军的速度都拖成了龟速,让组织任何像样的会战都成了件困难的工作。相对来说。德军给炮兵指挥官更大的自由,在德军中炮兵与步兵间是合作的关系,而非从属。德国发展出了所谓炮兵连络官制度,让步兵营营长身边有个炮兵出身的参谋人员,可以真正对通盘状况提供火力运用的建议,而不是只有一个跟在营长身边,但却只能做些回报射击数据工作的家伙。这个阶段中的炮兵连络官。不仅可以去协调数个不同炮兵单位的射击作业,更可以依据当前战况发展来指派射击单位、射击目标、射击方式,来满足步兵指挥官作战需求。这个比法国人高明。后来法国人也学了这一套制度。”
宋骁飞说:“现在美国的炮兵情况怎么样?看你文章里没写呀。”
蒋百里回答说:“美国的炮兵。都是法国人协助建立的,不仅派出教官训练美**官,也把所有法国炮兵准则直接翻译成美国炮兵准则。美国炮兵不像他们的步兵、骑兵单位,在内战与美西、美墨战争中形成一定的传统。无论在装备上、训练上、战术上、准则上都是一片空白。而当美军完全使用法制火炮为标准配备后。除了国籍与语言不同,外人很难分辨美国炮兵与法国炮兵间的差异,美国陆军步兵师的炮兵团看起来还是跟他们的法国祖师爷很像,每个兵师有两个炮兵团,一个由3个75速射炮营组成、另一个由两个155榴弹炮营组成,还模仿了法国人的火力管制中心战术。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美国炮兵简直就是法国炮兵的翻版。我就没有研究美国炮兵了。”
宋骁飞点点头,说:“我打算在保定建立炮兵学院。你去当院长吧。中国发展重炮兵,有天然的优势。中国现在可以空中侦察。利用飞机或气球来找出敌人的炮兵位置。利用气球的好处是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固定位置,详细观察当面敌军炮兵阵地;利用飞机的优点则是可以深入敌军后方,不受地形地物阻碍。”
蒋百里说:“是的,这样我军炮兵就可以先摧毁敌方的炮兵阵地。不进行预先炮火准备,只要以三分之一的火炮直接进行徐进弹幕射击,其余火炮对敌步兵、炮兵阵地、指挥所实施压制,同时坦克引导步兵冲击,就可以天下无敌。不过,我们现在的飞机也没有装设无线电,侦察机与地面人员最有效的联络方式是把看到的资料写在纸上,再飞回己方阵地后丢给地上的友军?”
宋骁飞说:“飞机上装无线电通讯设备,我相信莱特兄弟很快会解决这个难题。”
蒋百里点点头,宋骁飞说:“我这里有一些炮兵资料,你可以拿去做教材。”说完,他交给蒋百里一本自己记忆中的炮兵理论简化版,主要讲的是炮兵的射击方法:
炮兵射击法则主要包括简易法、精密法、成果法、优补法和弹测法。射击准备的概念,火炮在射击开始前要做好侦察、测地、气象、技术、弹道等准备。最开始的火炮进行射击,由于火炮本身制造工艺、各种观测器材以及气象条件的限制,这些准备条件往往是不能达到效力射要求的,因此在压制目标前需要进行试射。
简易法即在简易连测的基础上,根据不完整或不精确的弹道、气象资料决定射击开始诸元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单观偏差法、夹差法、交会观察射击等,通常利用地图决定测地诸元,一般在营、连范围内实施。精密法和简易法概念正好相对,是指在较精确的测地诸元基础上,根据完整的弹道条件和适时的气象通报计算射击条件修正量,决定射击开始诸元的方法。夹叉法试射,是根据炸点的远、近符号确定距离偏差量的,其方法是依据概率论的知识建立的。
在观察所测出新旧目标的观目距离差和方向角,把旧目标位置当作对新目标的射击的炸点位置,用单观偏差法决定炸点修正量的方法求出对新目标射击时的表尺、方向转移量。
射击区域较大时可视情选择2到3个试射点。如果仅射击区域纵深超过4km,可选择远、近2个试射点,测地距离差为4km,必要时可达6km。其测地距离概略等于远、近两试射点的中间距离。
跳弹射击,在一定地形条件下,选择适当的装药和引信,使射弹跳飞在空中爆炸,以杀伤敌人的射击。跳弹射击适用于对暴露的、无掩盖掩体内的和水上的有生力量及火器射击。产生跳弹的因素有地面的反作用力、射弹的存速、适当的触发时间,限定落角(θc)=限定命中角(m)…坡度(g)……
这下轮到蒋百里好奇了,他没想到,大总统竟然还是个炮兵天才,蒋百里目瞪口呆,说:“这个,恐怕一般的士兵看不懂。”
宋骁飞说:“没关系,因为炮兵是一门科学,所以今后中国的炮兵,80%以上由由大学生组成,各高校会培养专门的国防生。我全力支持你去保定当炮兵学院的院长,最优秀的学生会去炮兵学院,你要用二到三年的时间,给中国培养一批优秀的炮兵指挥员。”
蒋百里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保证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就这样,蒋百里到保定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炮兵学院,为中国炮兵部队培养专门的人才,段祺瑞则改组建立了一个新的炮兵军,炮兵部队日后成了中国陆军的又一把秘密杀手锏。(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扩军到150万
ps: ; ;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中国的炮兵学院和炮兵部队建立之后,宋骁飞召集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刘步蟾、邓世昌等军队高级将领到总统府机密会议室开会,商议要把中国陆军从1906年的120万人,扩充到150万,并要求军队做好打世界大战的准备。
王士珍坐在宋骁飞对面,一脸疑惑,轻声问道:“现在沙俄帝国崩溃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也召开了,世界大环境不是应该和平了吗?这时候扩军,会不会增加财政负担?”
宋骁飞说:“沙俄帝国奔溃之后,德国得到了乌克兰和波兰,英国成为波斯和阿富汗的保护国,法国确保了摩洛哥和北非的殖民地,中国也确认了九州和远东的领土。但是,失去了沙俄庇护的塞尔维亚,肯定不久就会遭到奥匈帝国的攻击。上次在巴黎和会上,德国总理伯恩哈特。冯。比洛公开说,‘德国将要追求阳光下的地盘’。所以我判断,巴尔干地区,就成为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段祺瑞也表示赞同宋骁飞的意见,“当德国公开宣称‘追求阳光下的地盘’的时候,那就意味着德国可能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宣战。所以不管是国王还是总统们,提出的和平计划毫无意义。”
刘步蟾说:“确实是这样的。我去年到德国海军访问,德国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冯。 ;梯尔皮茨告诉我。德国正在大肆扩充海军,要不了多久,就能赶上英国海军。”
宋骁飞说:“诸位。历史会说话,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泰西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历史,为了争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西班牙和葡萄牙大战,葡萄牙和荷兰作战,荷兰与法国对垒,英国。则与所有国家交手。我看德国将成为下一个英国。德国人想把失落的200年时间不顾一切夺回来,我们不能小看了德国人这份决心。以德皇威廉二世的性格,是不撞得头破血流是不会回头的。”
徐世昌站起来说:“是的。我到过德国访问。实际上。德国工业化完成之后,他们的机器是如此贪吃,每隔几分钟就得喂食,不吞进大量的铁、煤、石油、铜、铅和其他原料。机器就没办法工作。工人就会失业。所以,保证充足的原料供给,就成了泰西政府的首要职责,否则,它的国民,就有面临饥荒的危险。这正是现在德国统一之后真实处境的写照,也是泰西各国面临的现实。”
宋骁飞说:“徐大哥说得对。现在各国都在提防德国。他们也会不惜一战来保卫自己本土和祖先留下的殖民遗产。不过,对照过去三百年的历史。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德国最大的敌人会是英国。英国一个又一个打败它的敌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才登上‘日不落帝国’的宝座,绝对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殖民地让给德国人的。”
段祺瑞说:“嗯,我同意大总统的意见,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国内商人势力兴起,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后,俾斯麦就被罢,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几次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德国人要扩张,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都受到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我听说,德国的报纸上,还骂英国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英国和德国必有一战。”
宋骁飞说:“我们中国现在的策略,就是立足亚洲,一手备战,扩陆军到150万,重点发展炮兵、坦克兵,海军大力发展先进潜艇,一手韬光养晦,等待合适的时机。”
这时,曹锟站起来问:“德国人为什么会认定他一定能单枪匹马打败英国?”
宋骁飞回答说:“谁说德国会单枪匹马,他们和奥匈帝国肯定会结盟,他们还想延续和中国的结盟政策。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瓜分沙俄已经结束,再和德国结盟,就得跟英国人翻脸。我还在考虑当中。德国人不像英国人和法国人,脑子一根筋,一向不擅长玩政治游戏,会诉诸武力解决问题。”
曹锟取下帽子,挠了挠头,问:“大总统,到底世界大战会因什么而爆发?什么时候爆发?”
在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即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前往奥匈帝国吞并的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视察,在两边挤满人群的大街拐角处转向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在得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承诺后,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但现在,宋骁飞的到来,已经完全改变了历史,沙俄帝国已经提前奔溃,塞尔维亚肯定会提前被奥匈帝国吞并,宋骁飞估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会大大提前,他叹了一口气,回答曹锟说:“我不知道世界大战什么时候会爆发,至于因为什么,也许可能是格林兰岛的捕鱼权,或者西伯利亚的猪进口关税,亦或默兹河谷的小煤矿。总之,经济上的竞争和殖民地的争夺,将使得这次世界大战无法逆转。”
冯国璋坐在位子上,一直没开口说话,宋骁飞看了他一眼,感觉他今天有点奇怪,对他说:“华甫,你不舒服?今儿个怎么不说话?说说看,你觉得殖民战争会爆发吗?将来的世界会怎么样?”
冯国璋这时才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说:“我个人对这些问题,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前些日子我们占领莫斯科,看到一本书,是《资本论》,一个叫卡尔。马克思的人写的。俄国布尔什维克都把他当革命的导师。马克思认为,各工业化国家将先于其各自的殖民地爆发革命。他指出,泰西资本家正不断将其剩余资金投向殖民地,而在那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这些投资将持续下去,并且这些殖民地将成为像其西欧母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随着各殖民地走向工业化和繁荣昌盛,原先泰西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泰西工人阶级起来反抗。因此,革命将首先在泰西爆发。在1858年10月8日,一封致他的挚友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就曾担心一旦欧洲革命,由于强盛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攻击并‘扼杀’新生的泰西社会革命。”
宋骁飞听了冯国璋的话,大吃一惊,倒并不是吃惊于马克思这个胡说八道的判断,而是冯国璋这么爱学习,竟然看起资本论,他举手示意冯国璋走到自己的身边来,然后一声爆喝:“放他娘的狗臭屁!你看到泰西的哪一个殖民地,走向工业化和繁荣昌盛了吗?列强为什么要殖民地,只是为了榨取廉价的劳动力、煤矿、石油等原料罢了。你喜欢看书我不介意。但是你看一些颠倒黑白的书,这个是很危险的。宁可不看书,也不要看胡说八道的书。我来告诉你世界未来会怎么样吧。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整个颠倒了过来:革命的爆发,不是在泰西,而是在原先泰西的殖民地。各殖民地没有可能实现工业化。泰西的制造商,并不希望出现来自海外的竞争,因而他们会积极阻挠殖民地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殖民地会一直是泰西工厂原材料的生产者和制成品的进口者,原材料的国际价格不断下跌,而制成品的国际价格则稳步上升,通过这种价格剪刀差,继续盘剥殖民地的人民。殖民地的人民如果活不下去了,就会爆发革命。这也是我们要提防的。”
冯国璋问:“那西方国家会不会爆发革命呢?”
宋骁飞说:“用屁股想也不会。西方的工人阶级,现在已经赢得了投票选举权和组织工会权,他们运用这些权力,来增加其工资,并组建福利国家,从而在遇到事故、生病或失业时可以得到救助,而且,他们的工人通过购买公司的股票,人人都是资本家了,将会过上腐朽堕落的物质生活,我们国家现在也要朝这方面改革,不然贫富差距太大,也会产生动乱和革命。我们要四万万中国同胞,过上泰西腐朽堕落的物质生活。不,现在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我们中国人口是五亿四千万人。他们都要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
冯国璋说:“大总统分析得有道理,暴力和经济落后之间存在着无可辩驳的联系。”
宋骁飞说:“布尔什维克把俄国人民还害得不够惨吗?你赶紧去把相关的书记都给我烧了,或者拿来当厕纸擦屁股。”
冯国璋说:“大总统的话,让我醍醐灌顶。我马上去办。”
于是,中**队开始了扩军,目标是150万,一年内完成,中**队做好了打世界大战的准备。(未完待续。。)
第一章 秋瑾大闹广州(上)
ps:
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在第二共和国的宪法里,早就补加了男女平等这一条款。但因为中国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传统,人们的封建观念严重,男女平权仍只是一句停留在纸上的空谈而已。到1904年,宋骁飞提议把中国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的诞辰之日——2月17日定为妇女节,获国会通过,中国妇女地位与日俱增。加之工业化的发展,在社会各行业中,都有女性,女记者、女医生、女护士、女教师,除了专门的女子学校兴起,各综合性大学也开始招收女大学生。
但1904年,那一场关于妓馆存废的争议中,唐群英和沈佩贞、秋瑾等妇女党成员,组织“女子参政联盟”,大闹国会,趁参议院开会之机,竟然率领一群娘子军冲进会场,打碎参议院玻璃窗,脚踢警卫兵,造成轰动全国的“大闹参议院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男议员们纷纷罢会抗议,于是宋骁飞不得不签发总统令,下令解散“女子参政联盟”,取消容蓉的妇女党在北京的议政权利,女权运动在中国一时陷入低谷。
但唐群英何许人也?她是资深的女权主义者。其父是湘军将领,家风所致,从小性情豪爽奔放。她在家做闺女时便骑马,击剑,吟诗,“常以不能易髻而冠为恨”。她与同样雄心万丈、深感闺中寂寞的秋瑾一见如故,两人常在一起饮酒赋诗,一吐胸中的郁闷。1895年至1897年这两年间,唐群英迭遭不幸,先是女儿夭折,然后是夫君病故,她的情绪一落千丈。但她很快就振作精神。决定“不再嫁人,但要重新做人”。为了彻底改变女人的弱者形象,她博览群书,希望能从中找到一条思想出路。当她偶然读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其中有一句话。意思是:“女人应该有权利跟男人一样接受教育,获得荣誉。管理社会。”那一瞬间,唐群英的心眼仿佛接通了电源,倏然为之闪亮,于是她立定信念。今生今世一定要为妇女争权利、争自由、争幸福,她当即写下一首诗,透露出她当时的心迹:斗室自温酒,钧天谁换风?犹在沧浪里,誓作踏波人!所以,唐群英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海量。hailiang。cc/map/2。html
1904年,女子参政联盟被解散后。唐群英和沈佩贞、秋瑾等人见北京的政治氛围不利于女子争取参政,便当即南下,转战开阜较早、民风开放的广州,和张竹君、郑毓秀等人珠联璧合。继续争取妇女参政的权利。到了广州,她们先创办《女子白话旬报》,声称“本报专为普及女界知识起见,故以至浅之言,引申至真之理,务求达到男女平权的目的”。其后,又创办《亚东丛报》,其宗旨一以贯之:“本报提倡女权,发挥民生主义,促进个人自治。”1906年,还创办广州有史以来第一张专门的妇女报纸《女权日报》,极力标榜“男女平权,并参国政”的主张。
后来,陈炯明到广州市当民政长。陈炯明因为把家乡惠州府海丰县县长当得不错,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在全国率先推行了乡一级政府的直接选举,宋骁飞比较满意,调他到广州市当了民政长官,相当于市长,二十八岁当广州市长,在全国也算比较年轻的。陈炯明的思想比较开放,对秋瑾等人还是比较支持的,当时岭南所有大学,都对女学生开放了,铁路也有了女工,电车上还有了女售票员。这些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但是,唐群英等人并不满足于此,1906年9月18日,一个叫李佩兰的广州妇女党成员,在当时的广州市议事会上,提出《电争女子参政权案》,提出妇女也要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却因遭到男议员们的反对,而未能获得法定的支持人数,未获广州市参议院通过,李佩兰痛恨“男子压制女权”,在会场大肆詈骂,继之以哭,声泪俱下。唐群英、秋瑾等人大怒,先是召集广州女界名流70多人,发出通告,提出全国要“解放教育、解放职业、解放政权”的口号。
被邀请的女子,大多是出身封建地主家庭和资产阶级家庭,有的是逃婚少女,有的是富商的寡妇。后来,她们还组织了广州城5000多名妇女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妇女参政权。按唐群英他们在《女权日报》上的宣言,对不承认男女平权的臭男人,她们要以炸弹、手枪对付。她们确实还组织了上百人的娘子军,由“鉴湖女侠”秋瑾担任队长。唐群英甚至号召全国妇女,以不跟丈夫过性生活为手段支持她们抗争女权。被《申报》和容蓉的《强国报》报道后,被很多人笑话,因为对当时的女性而言,参政仍是资产阶级太太、官太太、官小姐们追求的目标,并不是普通家庭妇女的目标。传统文化中的三从四德思想,依然束缚着绝大多数女性。西方妇女争取平等和社会承认,赢得参政权,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更不用说在中国了。
唐群英组织5000名妇女进行示威游行,在10月5日达到了**。这一天,陈炯明向广州市议事会提交了一项自己起草的、明确地方选举选民资格的法案,因为法案的条款并未将选举权局限于男性公民,可以理解为将赋予女性选举权。唐群英认为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时机到了,在《女权日报》上呼吁广州议事会尽快通过此项法案。但广州市议事会内的男性保守派占据多数,准备修改这一法案。
修改后的法案送交广州市议事会批准那天上午,蓝天上浮动着幽幽的白云,虽然时节已经入秋,当广州的街头,南国的棕榈树修长叶片依旧郁郁葱葱,三角梅的叶子花红红的胜火。唐群英率领五百多名妇女向广州市议事会递交了强烈抗议和请愿书,请愿书中说:根据《中华共和国宪法》,中华共和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国妇女是中华共和国的公民,所以同样享受宪法第五条,即中华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权利。我们最近听说陈炯明民政长提交了明确地方选举选民资格的法案。赋予男女国民同样的选举权利。这很好。但是议事会却要修改这法案,剥夺妇女参加投票选举和担任政府官员的权利。这明显违反了宪法。在这个大总统提倡法治的时代,我们不能容忍违宪的法案存在。因此,我们要求你们立即修改取消这些修改。
随后,秋瑾也带着上百名娘子军在广州市议事会的接待厅内集会。当天。广州市有七十多名国民代表参会。进门时,他们和秋瑾这些“不守妇道”的娘子军,双方都怒目而视,毫无善意。很快,广州市的国民代表们开始审议修改后的法案,并举手表决。其中,保守派的国民代表林朝南。强烈要求明令禁止妇女参加投票选举和担任政府官员,他七十多岁了,摸着自己花白的胡子说:“女性在身体上,不适合行使选举权和担任政府职务。你们想一想。要是我们搞选举了,妇女们挺着大肚子怎么办?难道她们能挺着大肚子跑去人群中投票啊?还有,女子无才便是德,大多数妇女,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不明事理,投什么票呢?”他的意见得到大多数国民代表的赞同,70名广州市国民代表中,有56位赞成修改后的议案。
消息传到了秋瑾那里,她带着上百名娘子军冲进了会场,并怒吼道:“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不许把法案交给政府研究。否则,你们今天谁也别出这个门。”
这时,有一名叫洪承夫的国民代表,站了出来。此人字仁山,号三明,是美国归国华侨,祖籍江苏镇江,父母在广州做茶叶和丝绸生意,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回国后当选广州市国民代表,相当于市议员。他三十五岁左右,穿着黑色燕尾西服,带着领结。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睛,对秋瑾说:“这位女同胞,你们要求妇女选举权没错,我刚才也是投票赞同不修改法案的。但是现在国民会议已经结束,通过了这个法案。按照法律程序,就应该交由市政部门公布了。你们把我们堵在国民代表大会里,也不符合法呀。”
海量。hailiang。cc
秋瑾转头看了身后的洪承夫一眼,他身材修长,戴着一个金丝边的眼镜,皮肤看起来很白净,显得温文儒雅,眼神有些奇怪的东西,不想跟他争吵,便道:“我们不管,今天你们必须当我们的面解决这个问题。”说完,秋瑾绷着脸,一挥手,娘子军们涌进了议事厅。
洪承夫看了秋瑾一眼,她穿着一件男装,高高的个头,身材苗条,蓬松的黑发梳成西洋式发型,蓝色的鸭舌帽盖住了半只耳朵,蓝色的旧西服,穿在身上很不合体,袖头长得几乎全部盖住了她那白嫩的手。她肥大的裤管下面露出茶色的皮鞋,胸前系着一条绿色的领带,脸色白得发青、大眼睛、高鼻梁,薄嘴唇,他心里暗自慨叹:“好一个潇洒的青年”!他便不再说话,默默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坐好。
在座的国民代表,也就是议员们抗议秋瑾他们干扰议事会的立法工作,并试图让她们听见他们的抗议声,但这些议员们被粗暴推到一边,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
在嘈杂的吵闹声中,广东议事会国民代笔林朝南忍无可忍,站起身来,用拐杖的头部敲击地面,咳嗽了两声,朝秋瑾她们喊道:“你们滚出去!根据议事规则第8条,禁止访客干扰议事会的立法工作,还有第九条,禁止访客进入议事会的现场。”
林朝南大声要求广州市议事会的议长钟声国,立即派维持议事会秩序的军警强制执行这两条规定,驱赶秋瑾他们。但此时钟声国看到秋瑾的娘子军腰间竟然挂着手枪,已经惊得目瞪口呆,眼睁睁看着秋瑾的娘子军占领会场。旁边的警察也完全不敢动。
这时,五十岁左右的副议事长冯和清穿着长袍,站起身来,愤怒摇铃宣布“立即休会”。
秋瑾以为冯和清要休会让警察驱赶她们,便站到会场中间,爬上一个会议桌,举起拳头,高声喊:“姐妹们,揍这些违法的议员!”
第二章 秋瑾大闹广州(下)
ps:
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在议事厅,秋瑾的娘子军们一涌而上,最先受到的攻击的,就是副议事长冯和清。他被一位妇女劈头盖脸煽了两耳光,鼻梁上的眼镜都打到了地上,欲哭无泪,在这议会里又上演了一场全武行,变成了男女的拳脚之争!
秋瑾的娘子军们平时都是受过训练的,广州议事会的国民代表,都是些文弱书生,有的还上了年纪。有年轻力壮的议员,如洪承夫,也恪守着“好男不跟女斗” ;的观念,礼让这帮闹事的妇女们。议员们纷纷躲到休息室躲避。有些没来得及逃出去的,都大喊着要议长钟声国主持公道,有的议员还偷跑到黑板上写字:“议长无能,连累我等受此奇耻大辱”。娘子军们却认为,议长钟声国是主持了正义,是支持她们的合法诉求的,他是个好人。
秋瑾的娘子军很彪悍,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控制了议会的议事大厅。一些妇女们觉得自己控制了议事会,有了话语权,激动得大洒热泪。她们开始重申男女平等的立场和诉求。秋瑾坐到议事长的席位上,摇铃宣布重新开会。有一位叫董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