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总统-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重新组织内阁上台,这样国家能大体保持稳定。”
盛宣怀说:“这样甚好,我也就安心放手去改革。那和席家联姻的事情,您看怎么样?如果你和席家联姻,天下商人必定大半都会支持你。”
宋骁飞道:“你帮我约见席家栋,我要看看你说的神童到底有多神。”
盛宣怀见宋骁飞终于松了口,大喜,道:“我这就去安排。”
三天后,宋骁飞在总统府的会议室约见了席家栋,席家栋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个头不高,但两眼炯炯有神,一开口说话,有点柔声细语,但条理逻辑十分清晰。
宋骁飞问席家栋对改革币制的看法,席家栋一语惊人,道:“在中国推行币制改革,事实上,是向地方各省巨大的既得权益集团进行全面攻击,总统要有心理准备。”
宋骁飞问道:“此话怎讲?”
席家栋道:“自从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在1887年引进泰西新式铸币机轧制铜元以来,现在全国各省共有铸币机846台,如果全部开工,每年可熔铸铜块生产铜元16。431亿枚,4亿中国人人均40枚。中国人要举其所食五谷,倾其所穿衣物,尽其所居房舍乃至所生子女,都拿来换铜币。各省这样疯狂铸造铜元的收益,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而且,铜元的收益远远超过银元。所以中央如果要币值改革,必须统一全国铸币厂的名称和工艺,还要统一最为关键的货币发行权。也就是说,把铸币权收归国有。”
宋骁飞觉得席家栋说得有道理,便问他:“如果让你当财政部副总长,你如何改革币制?”
席家栋道:“导入金本位,也就是说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聘用专家担任货币总监,筹备为维持新币金平价所需的金储备。”
宋骁飞道:“现在国库空虚,如何筹备为维持新币金平价所需的金储备?”
席家栋道:“只能向外国银行团筹借。这个我可以想办法解决。”
宋骁飞听到这里,才明白盛宣怀为什么这么急切地让自己跟席氏家族联姻,除了席正甫自己是汇丰洋行的大买办,他的大儿子席家铭是美资旗昌洋行的大买办;他的二儿子席家辉是英资太古洋行的大买办,要想找外国借款,无法绕过席家。宋骁飞问席家栋,“到时候我们该如何偿还借款?”
席家栋道:“如果币制改革成功,全国的经济至少可以在一年内翻一番。另外,如果我当财政总长,我还想对盐政加以整顿,实行就场专卖法,全国统一,估计一年至少可以增加八千万两白银的收入,这样一两年就可以偿还外债。另外,如果实在不行,就请求泰西各国同意中国提高进口协定关税,中国的进口关税世界最低,仅为5%,而且还一律照银计征,可以考虑将关税提高到10%,这依然是世界最低关税。”
宋骁飞道:“盐政专卖倒是可行,提高关税可以慢慢来,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贸然提高关税,洋人那边也不会同意。”
这一番考察,宋骁飞对席家栋的才学十分满意,于是决定才色双收。1895年7月,宋骁飞和席慕青在法租界洋泾浜圣若瑟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上海的名流纷纷到场。随后,宋骁飞任命席家栋为中国财政部副总长,辅助盛宣怀进行全国币制改革。
第十五章 建国大业(1)
ps:
求订阅支持正版
有了席氏家族的相助,加上宋骁飞的六万新军歼灭了日本两万陆军,这时一个稳定的中国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认为此时“中国非宋骁飞不可”,极力鼓吹宋骁飞是中国的“第一强人”,英国又是当时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盛宣怀和席家栋找泰西洋行筹借款很顺利。
当时,利息收入是洋行的主要收入,而国家借款是一块肥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的洋行都生怕分不到一杯羹,让自己国家的驻华公使出面,说服中国找他们贷款。席家栋趁机压低贷款的利率,谁给的贷款利率低就多贷,当时市场的借款利率一般是五厘,中国最后以三厘的利率从英国的汇丰银行贷款六千万两,三厘半的利率在美国旗昌洋行贷款四千万两,四厘的利率在法国和德国、俄国各贷款两千万两白银。
钱能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有了银子,九万地方联军被中央政府和平收编,全部交由徐世昌带往关外练新军,驻防东北三省,宋骁飞任命徐世昌为总统特使和三省督抚,实际上徐世昌就成了当时报纸中说的“东北王”。
1895年8月,蒙古各盟、旗王公们给宋骁飞发来请愿书,宣布在李鸿章称帝期间宣布的自治是受俄国人的蛊惑,请求重回中国的怀抱,希望北京政府每年继续支付王公和喇叭们的年俸禄八十万银元。原来,蒙古王公发现自治后,随时都受到俄国吞并的危险。而且沙俄承诺的贷款,不只是分期的,而且还因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病逝,一年了还没拨款。宋骁飞立即指示盛宣怀马上给蒙古拨款。并指示伍廷芳拿着蒙古王公的请愿书找俄国驻华公使强硬交涉:“如果俄国人不退出蒙古,那中俄将面临战争!”
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病逝,26岁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继位,年轻而且缺乏经验,加上当时俄国大量农民破产,社会矛盾激化,革命党纷纷起义反抗沙皇**,尼古拉二世1895年还没有加冕。白俄罗斯还在闹独立,而中**队在1879年左右的中俄战争、1883年的中法战争和1894年的中日战争都取得了最后胜利,所以尼古拉二世决定暂时和中国交好,中俄签订了条约,俄国承认中国对蒙古的主权。
因为在借款和四川铁路特权上得到好处,中国和英国也签订协议,英国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董福祥和曹锟这时也攻克了青海和甘肃两省,全国形势大好,于是宋骁飞电报邀请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等督抚,还有中国当时主要的七个民主党派。九月十日进京共商建国大业。
就在宋骁飞忙于筹划建国大业时,朱象帝在日本青龙会的资助下,派了张光培、黄之萌、杨禹昌、陶鸿源、薛荣、李怀莲、许同华、傅思训、黄永清、萧声等十名复民党员,以和日本人一起开的照相馆为掩护,组建暗杀团,每人携带毛瑟枪一支、炸弹一枚,进北京城暗杀宋骁飞,要“借炸弹之力,以为激动之方”。
在北京什刹海旁。有一座甘水桥。宋骁飞每天去总统府,都要经过这里。甘水桥三面环水。潺潺流水。小石桥旁,都是粗壮的银杏树,适合隐藏。树旁还有一座两层的传统老楼。挂着“三顺茶馆”的牌子,张光培觉得这里是最佳的爆炸地点。
八月十四日深夜,一轮如圆盘的明月在“三顺茶馆”的上空渐渐东移,黄之萌、杨禹昌、陶鸿源三人在甘水桥的东侧挖土埋炸药,他们挥舞着铁锹,挥汗如雨,冷不防,一光着膀子、穿着灰色马褂的中年人在桥上将他们的罪恶行径尽收眼底,此人就是准备捉奸的车夫张二狗。
张二狗当年四十岁,他在什刹海附近辛辛苦苦拉了二十年人力车,终于攒够了钱,从窑子里买了一个年长色衰的三十岁姑娘翠花当媳妇,不想,她的老婆跟了他一年,就又跑去跟别的男人厮混,那晚张二狗的媳妇翠花三天没回家,他正流着眼泪,黑灯瞎火四处找媳妇,刚好碰到黄之萌三人三更半夜在桥下鬼鬼祟祟挖土,就猜他们不是好人,张二狗虽然只是一个底层车夫,但他不傻,知道碰到了坏人要赶紧报告军警。
北京城的十来个军警赶来,黄之萌正提着裤子在桥边解手,为首的军警掏出手枪,断喝一声:“统统不许动!”
黄之萌见事情败露,裤子都没穿好,撒腿就跑。军警拔枪射击,黄之萌、杨禹昌、陶鸿源来不及带走炸弹,拔枪还击,“砰砰”的枪声在甘水桥的夜空响起,很快,黄之萌、杨禹昌、陶鸿源三人被逮捕。驻守京城的冯国璋听说此事后,大怒,一看炸弹都是日本制造的,还是军用炸药,知道是非小可,亲自审问,黄之萌、杨禹昌、陶鸿源身上被浇上辣椒水,被辫子抽得皮开肉绽,就是不肯招供。
冯国璋此时并不知道他们有刺杀宋骁飞的计划,打累了,就叫士兵把三人拖出去枪毙了,然后去跟宋骁飞报告“京城出现了日本炸弹”,建议加强总统的护卫工作,宋骁飞同意了他的方案。
八月十六日上午,尘雾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宋骁飞的马车经过东华门,刚走过丁字街的门口,张光培等七人突然从路旁的一个茶馆冲出来,扔了一颗炸弹,“砰”的爆炸了。宋骁飞的马车跑得快,炸弹炸起的尘土沾到了马车的轱辘上,接着,马车一个拐弯,调转了车头,停在了他们面前,张光培等人正在惊愕,宋骁飞的马车布帘子被掀开了,冯国璋坐在里面,马车里还架着一挺特别拉风的黑色马克沁重机枪,冯国璋怒目圆睁,开始“砰砰砰砰砰砰”开机枪扫射他们,枪管一会就热得烫手,总统卫队管带袁金标也带着亲兵开枪,张光培七人的身体当场被打成筛孔。
后来,冯国璋在张光培的尸体上,发现了“守真照相馆”的腰牌,顺藤摸瓜,将这隐藏在北京的日本特务窝点扫除。张二狗获得政府表彰,获得重奖三百两白银,他的媳妇翠花又主动回来了。
复民党刺杀总统的案件一出,世界震惊!宋骁飞听到冯国璋的汇报,大怒,宣布日商以后要在中国经商,必须先到中国外交部门登记,通过严格审查。然后,宋骁飞出示复民党勾结日本青龙会的证据,宣布复民党为非法组织,在中国境内永久取缔,并要求日本政府马上引渡朱象帝,否者中国将再次派北洋舰队炮轰东京!
第十六章 建国大业(2)
ps:
今日两更,一更送到,求订阅支持正版
宋骁飞宣布永久取缔复民党后,国内一些激进的报纸鼓吹“二次武装暴动”,复民党控制的报纸借机污蔑宋骁飞是在破坏宪法中的结社自由,“政府杀人”,说宋骁飞是“民贼独夫”。有些受日本人资助的报纸还攻击宋骁飞的私生活,比如北京《中国报》头版的一篇文章,“我们希望具有一个崇高道德理念的总统,但宋骁飞总统的私人生活是国家道德的耻辱,他本人就是一个偏房之子,他有五位夫人,他并不觉得这一道德体系有什么不对。”
在总统府的办公室,当总统府秘书处副秘书长阮忠枢拿着一叠这样的报纸跟宋骁飞汇报时,宋骁飞一笑了之,道:“吃饭说话,是人生下来就有的权力,那些读书人,吃饱了饭,闲着没事发发牢骚,不用太紧张。”
阮忠枢说,“要是单纯文人发发牢骚,我也就不来打扰总统了。这段日子,各地的报纸都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言论,肆意诋諆总统和席氏家族的联姻是政商勾结,任命席家栋为财政副总长是收了席家的贿赂,说中国找泰西各国的借款大部分都落入了你私人的腰包,所我们的政府是万恶政府,。”
宋骁飞听了,问:“新闻不是要报道真相吗?”
阮忠枢道:“这些个书生,大都只有良心而已,哪有真相?现在全国的报纸一千多家,大都道听途说。捏造新闻,谣言满天飞,什么样吸引眼球,就怎么写。有很多报纸倡言无忌。淆惑观听,则是有意煽惑人心,妨害秩序,法律具在,断难宽容。”
宋骁飞听了阮忠枢的话,陷入了沉思,他也深知言论自由的好处,容蓉从泰西给他带回来的书里,就有“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这是英国政论家、文学家约翰。弥尔顿在1644年《论出版自由》中提出的。弥尔顿认为,真理是通过各种意见、观点之间自由辩论和竞争获得的,而非权力赐予的,必须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的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一样,才能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真理。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指出:“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所力图窒闭的意见是一个谬误的意见,假如我们确信,要窒闭它也仍是一种谬误”。
但宋骁飞也同时意识到,有言论自由的国家,民主也极有可能是脆弱的。政府内阁频繁更替,议会里拳脚相向,如果这样的“言论自由”若不依法限制,发生在有四万万人口的中国,发生在一个有三万万农民,大多数人还吃不饱饭的中国,实足扰乱大局。李鸿章的君主立宪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纵容了报纸的言论自由。结果很多人都误以为李鸿章要称帝。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稳定政治。发展经济。对于一个90%的人口还是文盲的国家,民生显然要比民主更重要。现在1895年,接下来的二十年。对中国的复兴极其重要,如果失去了这宝贵的二十年发展经济的机会,等到日本强大了,到一战、二战,中国人民就会沦为亡国奴。
宋骁飞想起李鸿章临终前跟他说的那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于是决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便后人会误解,吹毛求疵,宋骁飞还是决定先义无反顾地集权,发展经济!而且,在建国大业马上就要开始,新宪法的制定也在紧锣密鼓修订当中,北京是一国之首都,这时不能放任某些报纸胡说八道。于是,宋骁飞给阮忠枢签发了一道总统令,让他去找段祺瑞,让他出兵,凡是鼓吹“二次武装暴动”、“袒护逆党复民党”、“煽惑国民”的报纸,一律封杀报馆,停止出版,相关报纸的主编和记者,全部下放到各地农村,住牛棚,和贫困的农民一起劳动,体验生活,改造思想。
随后十天,阮忠枢和段祺瑞开始查封京城的报馆,因鼓吹“二次武装暴动”、“袒护逆党复民党”、“煽惑国民”而被封杀的报纸有四十余家,其中中央政府直接下令执行的有:北京的《日日新闻》、《民国报》、《民主报》、《亚东新闻》、《中央新闻》《正宗爱国报》、《京话报》、《华报》、《国报》、《超然报》,吉林的《新吉林报》,福建的《民报》、《群报》、《共和报》,上海的《飞艇报》、《中华民报》,被禁止在北京发行的有南京的《中华报》,浙江的《天钟报》,湖南的《女权报》,上海的《民立报》,被下放到各地农村,住牛棚,体验农民生活的记者编辑一千余人。这虽然对全国的一千多家报纸来说,只是少数,但杀鸡儆猴,顿时,全国的舆论收敛了很多。
那天,宋骁飞去西城太平畔的醇王府拜访段祺瑞,他想让段祺瑞担任陆军总长的职务,先去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醇王府的豪宅是宋骁飞送给段祺瑞的,他到北京之后,没有买过一处宅子,也没有买过一片地皮,一直和弟弟妹妹租房居住,家人比较多,宋骁飞便把这宅子送给他们一大家人居住。段祺瑞怕别人说闲话,三次推却不要,直到宋骁飞板下脸,道:“芝泉,你再客气,我可要翻脸了!” ;段祺瑞一家人才住了进去。
这么多年,段祺瑞为人严肃刻板,不苟言笑,一直坚持“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但唯一的爱好就是下围棋,而且棋瘾很大,见宋骁飞来访,谈完正事,非要拉着他下一盘围棋:“大哥,我们好久都没有像以前那样在军营里秉烛下棋了,今日一定要好好杀一盘!”
宋骁飞见段祺瑞兴致很高,便答应了,两人在醇王府后花园的一棵老槐树下摆上方桌和棋盘,准备痛痛快快较量一下。
宋骁飞执黑子,段祺瑞执黑子,两人下得兴致正浓,一位穿着西洋裙的姑娘,气势汹汹拿着一份报纸赶了过来,把报纸“啪”地扔在棋盘之上,搅乱了棋局,杏眼圆睁,气鼓鼓地说:“你们干的好事,还有心思在这下棋呢!”
段祺瑞平日最痛恨自己的棋局被人搅和,大怒站起,道:“容姑娘,有话好好说,大哥好不容易和我下一盘围棋,你为何要扫我们的兴?”
来人正是总统府秘书长的千金,《强国报》的总编辑容蓉。
第十七章 建国大业(3)
ps:
一个崭新的共和国诞生!感谢书友vladimir、夜风白狐、等点赞支持,求点赞,求打赏,求月票支持
容蓉已年过三十,依旧面容姣好,柔软的肌肤水灵得跟十六岁的小姑娘似的,生起气来也很好看,让人不忍心跟她发脾气。宋骁飞面色平静,拿起棋盘上的报纸,是一份《纽约时报》,上面报道宋骁飞下令查封报馆,把记者编辑下放到农村住牛棚,还任命了冯国璋、曹锟等一大批北洋新军的将领为地方政府的主席,称宋骁飞意欲组建军政府,做“独裁者”,不折手段撷取国家权力。
容蓉道:“焚书坑儒,那是秦始皇那样的暴君才做出的事,你怎么能这么做?”
宋骁飞见容蓉把自己和秦始皇那样的暴君相提并论,很生气,反驳说:“我并没有挖个坑把他们都埋了,只是让他们去体验农村生活而已。这样他们就会明白,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事。你要相信,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真挚的爱国情怀。”
容蓉道:“我记得我们当初就讨论过言论自由的意义。”
宋骁飞道:“是,但我一直认为言论自由的前提,是要负责任!那些被取缔的报馆,都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如果血口喷人、任意污蔑是言论自由,天底下没有这样的自由!”
容蓉说:“你令政府说出真相,报纸自然就不会捕风捉影了。”
宋骁飞摇摇头,说:“你还是以为真理必然赢过谬误!但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理性是一种后天的能力,需要学识做支撑,乌合之众总是愚昧的,容易受情绪左右。而非受理性控制。太平天国,洪秀全和杨秀清几个无耻神棍装神弄鬼,我华夏浩劫,人民枉死五千多万;恩师李鸿章,因为人民没搞清君主立宪和君主**有什么区别而被奸人所陷,身败名裂,忧愤而死,共和国差一点因此分裂动乱。而我,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再发生!我宁可走稳路。也不走快路,中国人民再也折腾不起,耽误不起!”
容蓉说:“所以你要放弃共和宪政,组织军政府?”
宋骁飞道:“共和制致命的弱点,就是它的不稳定性。我记得恩师李鸿章过去常教诲我,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现在内忧外患,德国人在山东、俄国人在东北、法国人在越南,都虎视眈眈,日本人虽然兵败。也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日本天皇已经把中国列为头号敌人,所以我准备分三步走,先军政,后训政,最后再宪政。先搞民生,再搞民主。”
容蓉见宋骁飞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说了一句“你真是不可理喻!”转身就走了。容蓉以为宋骁飞会追上自己,以前她一生气。宋骁飞就会追上去。但这一次,宋骁飞没有追过去。捡起地上的围棋子,对段祺瑞说:“来,我们继续下棋。”
容蓉本来就因为宋骁飞娶了席慕青而伤心。宋骁飞没有追来,她以为宋骁飞不在意她了,委屈得脸上流下两行热泪。她其实内心好想跟席慕青一样妥协,但她有自尊和骄傲,在爱情方面,她现在还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原则。
段祺瑞这时气已消了,倒有一点尴尬,问宋骁飞:“大哥,你真不追出去?”
宋骁飞道:“别废话,下棋。有时女人头脑发热,让她一个人呆着就好,未来的时间会证明谁对谁错!”
金秋九月,钓鱼台附近的银杏从绿转黄,随着秋风飘落,成为京城绚烂的乐章,银杏树下的芳草地,也被厚厚鹅黄色银杏树叶覆盖。这里有一座豪宅,围墙以铸铁栅栏组成,东南西北四个门都有北洋新军的卫兵把守,不时还有背着枪的士兵在外面巡逻。这宅子室内摆设富丽堂皇,有一间巨大的会议厅,地面铺着棕色地毯,红漆雕花的门窗,墙上挂着装裱的梅花画卷,争奇斗艳,气势不凡。容闳、严复、梁启超等人,三四个月前,就在这里修订第一共和国的宪法。
宋骁飞把孔子的诞辰,也就是9月28日作为建国之日,以团结当时大多数的乡绅,建立中华第二共和国。宋骁飞要求,容闳等人修订的新宪法必须有中国的特色,“在中国如果马上建立泰西一样的政府,唯一的结局就是失败!”
宪法修订完成后,根据第二共和国的新宪法规定,中国为人民民主共和制国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内阁总理行使行政权,组织责任内阁,总统对内阁具有一票否决权。全国设置三十一个省和自治区,各省政府省长或主席由总统提名任命。此外,总统还拥有外交权、宣战权、请和权、赦免权、颁赏荣誉权和签署极刑权。
立法权由国会行使。但总统有权召开国会,宣布休会以及在特殊情况下解散国会。当国会休会但国家出现紧急情况,比如发生战争,需要国家立即采取行动时,总统有权颁布拥有法律效率的法令。国民拥有的最大自由是人权、私有财产权、居住权、贸易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在全国县级以上的行政地区设立法院和警察局,行使司法权。
国家行政单位的公务人员一律由国家组织考试,择优录取。
国家的国旗和国歌因为老百姓都熟悉了,仍沿用第一共和国的五色旗,代表五族共和,国歌仍然选用张謇写的那首词:
巍巍昆仑,凝视华夏大地
滔滔江河,孕育古老文明
黎民当家作主,帝王离我们而去
维有孔孟遗训,吾等要紧紧牢记
尧舜时代。先人告诫
民有五族,不能分离
天下为公,重民轻君
矫枉过正,发展农工
文教兴旺。民气大和
国泰民安,江河有光
修订的宪法规定,改革军队、促进商业贸易、实行全民教育,是中国国家发展的三个百年大计,全国制定新民法和刑法。
宪法还规定,全国合法的主要政党有复兴党、商人党、工人党、乡绅党、农民党,妇女党,其中复兴党是执政党,其他五个党派为参政党。每年三月举行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各党派参政议政。妇女党是容蓉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妇女权利和男女平等,秋瑾、唐群英、葛健豪等人后来都成了妇女党的骨干成员。
尽管这部共和国的新宪法虽然还有诸多缺陷,但毕竟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法,比以前的封建法律要高级得多,在九月的建国大会上,经过充分协商,新宪法获得通过,宋骁飞正式当选为第二共和国的总统。在850名参众议员中,759人参加投票,宋骁飞获得607票,超过三分之二,宋骁飞将选举结果迅速照会驻华外交代表机构,获得英国、美国、德国、巴西、法国等二十国的认可。
另外,容闳当选参议院院长,刘坤一和张之洞当选副总统,王文韶当选众议院院长。到北京就职。湖北和湖南两省。由张之洞的儿子张权当省主席,湖北新军予以保留;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由刘坤一的儿子刘能纪管理;贵州、新疆由王文韶的儿子王庆桢当两省主席。这七个省为自治省,新疆、蒙古、西藏为自治区,这是各地上交军权和货币权的交换条件。中央政府成立中央军委和中央银行。收回了各地的军权和货币的发行权。
宋骁飞当选总统后,任命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刘步蟾为海军总长,提名盛宣怀为内阁总理,他组织了“人才内阁”:
财政总长:席家栋
内务总长:阮忠枢
司法总长:梁启超
交通总长:詹天佑
教育总长:严复
农工总长:张謇
海关总长:赫德
外交总长:伍廷芳
警察总长:赵秉钧
宋骁飞认为此内阁的人都不错,予以比准,提交国会批准,并任命李经方为总统府秘书长。
宋骁飞总统还任命了各省的省长,为了更好控制各省,节约政府资金,先期实行的是军政府,一人往往兼着两三个省的省长,称为主席,搞军政合一,比如徐世昌为东北三省的主席,负责军政;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兼直隶、山东省主席;冯国璋为陕西、山西省主席,曹锟为甘肃、青海省主席,黎元洪为四川省省长,张勋为云南省省长,王士珍为广东和广西省主席,刘铭传为台湾省、福建省主席等。
为了表示第二共和国的革新意志,庆祝第二共和国的成立,宋骁飞下令,废除满清遗留的各种酷刑, ;全国大赦,除了犯杀头重罪的囚犯,其他一律释放回乡;在农历新年到来之前,全体国民必须剪掉辫子;恢复汉服,国家免费给每个国民发放一套。
为了给国民做表率,宋骁飞决定在十月的宣誓就职典礼前,就把辫子减掉。这条“独家新闻”,经由《强国报》披露,《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重量级的海外媒体纷纷转载,一时成为要闻趣闻,政府的留洋人士和公务人员最新响应号召,于是大部分城里人都排队剪辫子,理发师开始忙碌起来,从早到晚,从十月忙到年底。只有张勋所管辖的云南省效果不佳。
在容蓉的努力下,国会还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妇女裹足。因为这是不人道的,裹足一般在女孩子三四岁就开始了,传统守旧的父母会用厚厚的裹脚布将她们的双足裹住,大脚趾被压迫,其余四个脚趾则被强制弯曲到脚底,走路吃力,很容易照成小腿肌肉萎缩,造成的残疾无法补救。
万事俱备,建国大业基本完成,1895年10月1日,宋骁飞正式宣誓就任大总统!
第一章 共和新政(求订阅支持正版)
ps:
求订阅支持正版,求点赞
1895年10月1日上午,北海旁的勤政礼堂中一片欢声笑语,在大殿外的院中,铺了鲜红的地毯,在地毯一头,搭建了翠柏扎着的礼树,旁边飘扬着五色旗帜,站立着整齐威武的北洋军队。
八百多位国家议员、九部总长,各省主席、北洋新军的高级将领都齐聚一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