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总统-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席慕青一听宋骁飞也养猫,顿感亲切,说:“是呀,这猫也算大人了,还是很调皮呀,喜欢乱跑,家里的沙发,椅子上全是它的抓痕。对了,刚才还没感谢你呢。”

    宋骁飞说不用客气,转身准备回酒店睡觉,席慕青叫住了他,自我介绍叫席慕青,家就在罗菲亚大酒店附近,她笑道:“欢迎你有空去我家作客”。

    席慕青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宋骁飞心想,这女孩子约自己到她家里作客,是出于礼貌客套呢,还是打算交个朋友?他觉得自己只是上海一匆匆过客,此时并没把席慕青的话放在心上。

    下午,宋骁飞和盛宣怀刚走出罗菲亚酒店,上海道邵友濂身穿云雁官服在大门外等候,他已经备好一辆洋马车,宋骁飞问盛宣怀席府离这酒店有多远,盛宣怀说:“不到一里地”。

    宋骁飞道:“那我们走过去吧。”

    邵友濂坚持陪同,于是三人一起到了席府,盛宣怀给门房宋骁飞的拜帖和一两碎银,让他进去禀报。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门房回来禀报:“我们家老爷身子不舒服,请三位改天再来。”

    邵友濂见席正甫竟然敢不见宋骁飞,呵斥门房道:“提督大人的拜帖你可送到?”

    门房说,拜帖老爷已经收了。邵友濂气得胡子都快翘起,大怒道:“你家老爷什么意思?改天是哪一天?我们大人千里迢迢从天津赶来拜会,你家老爷竟敢让大人吃闭门羹,真是岂有此理!”

    盛宣怀对宋骁飞说:“大人不要见怪,席正甫这个人,喜欢在商言商。”

    宋骁飞心想席正甫可能在试探自己的诚意,便笑着对席家的门房说:“看来我得在上海多住几日,你去禀告你们家老爷,我明日再来拜访。”

    回到酒店,宋骁飞想起上一次在上海陪容蓉在江边看落日的情景,心情芜杂,如今,容蓉在天津办的《强国报》,因大饥荒的报道一炮打响,加上宋骁飞邀请严复、李提摩太等思想开放的朋友当主笔,经常给一些官方内幕消息,几年下来,影响力跟上海的《申报》齐名,号称“南申北强”。只是两人的感情还是原地踏步,一涉及到现实婚姻,就不是两个人的事,容蓉还是有些犹豫。宋骁飞披了一件外套,到江边去吹吹风。

    一轮红彤彤的落日,在黄浦江上缓缓下沉,当年的江水清澈,不像现在时不时从上游飘来几头死猪。江水连天,倒映几片嫣红的云彩,江面上帆船点点,运送南来北往的货物,穿着短袖马褂、光着膀子的工人们在码头搬运货物,西装革履的“假洋鬼子”拖着辫子在一旁颐指气使地指挥,显出大上海的繁荣和贫富差距。宋骁飞知道,这里既是富人的天堂,也是穷人的地狱!

    法租界靠近黄浦江边,宋骁飞沿着江边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洋泾浜圣若瑟堂,这座教堂建筑风格为仿哥特式,四五丈高的尖形拱门高高耸起,直指苍穹,教堂里传来了一阵悦耳的大合唱,是“荣耀归于天父”的赞歌:

    他爱怜普世

    为救我们罪人

    赐下独生子

    主也甘心情愿

    为我们舍命

    敞开天上恩门

    使我们得生

    赞美主赞美主

    宋骁飞知道,即便不信神,也应该尊重教徒的信仰,这是人类文明的底线。几千年来,人发明各种宗教,大抵出于两大心理需求:人总有一死,所以需要在宗教中找到存在感,对抗对死亡的恐惧;人都怀有根深蒂固的私心和暴力冲动,还有无限的欲。望,但我们终究要学会如何与世界和他人和谐相处,信仰正是人面对苦难时的心灵鸡汤。

    宋骁飞虽不信仰宗教,但对宗教倡导的很多信念,诸如爱、宽容、善良、勇气、慈悲、灵魂平等怀有好感,他正犹豫要不要进洋泾浜圣若瑟堂看看,席慕青竟然从教堂里走出来。

    席慕青陪着父亲席正甫,还有大她六岁的姐姐席幕嫣,她们俩都是鹅蛋脸,柳叶眉,但气质很不一样,席幕嫣也是从美国乔治亚州卫斯理安女子学院毕业,但举手投足“御姐”范实足,说话时总盯着宋骁飞的眼睛看,脸上挂着似有还无的微笑。

    当时中国年轻男子中,很少有天主教徒,席慕青再次碰到宋骁飞,很惊讶,主动上前打招呼,问道:“你也是天主教徒?来这教堂做礼拜?”

    宋骁飞老实回答道:“不是,不过我有一位英国好朋友,叫李提摩太,他是一位资深的牧师。”

    席正甫穿一件传统的绸缎长袍,领口和袖子上都镶着厚重的金线,绣有漂亮的福禄字,做工精美,他的胡子灰白,大约有半尺长,眼睛很小,却很精神,一看就是精明的商人,他拄着一根虎头拐杖,见席慕青和宋骁飞聊得欢,上前问道:“慕青,你俩认识?”

    席慕青说:“中午就是他在罗菲亚大酒店救了圈圈。”

    宋骁飞说:“举手之劳,大小姐何足挂齿。”

    一旁的席幕嫣插话道:“妹妹,你还不赶快给我们介绍,你这席家二小姐倒成大小姐了。”

    席慕青这才跟宋骁飞介绍了她的父亲和姐姐,宋骁飞哭笑不得,原来眼前这不起眼的老头,正是大名鼎鼎的席正甫。席正甫见宋骁飞一表人才,尤其是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感觉他非常人,问他在哪高就。

    宋骁飞笑道:“晚辈今日下午和盛宣怀去席府送过拜帖!”

    作为一名在大上海叱咤风云的商人,席慕青当然知道在中国,投资权力获得的回报会远远高于任何商品,但权力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靠得太近容易伤着自己,胡雪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加上大清官员大多贪婪无度,他躲进法租界,打着“在商言商”的旗号,极力避免和官员打交道。这次宋骁飞找上门来,虽然是二十年的老朋友盛宣怀介绍,他也还保持着警惕。但席正甫想不到眼前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就是战功赫赫的水师提督宋骁飞,盛宣怀跟他提起的李鸿章的“接班人”,不由赞了一句:“后生可畏”。

    这时,席慕青走过来挽父亲的手,道:“原来你们也认识,我还邀请他到家里作客,感谢他救了圈圈呢。”

    席正甫听宋骁飞刚才说他有一位牧师朋友,比较好奇,便问起他和李提摩太交往的细节,宋骁飞一一作答,席正甫问宋骁飞:“大人对天主教怎么看?”

    宋骁飞猜想席正甫极有可能一家都是天主教徒,得认真回答这个关键问题,便略加思索道:“晚辈觉得,人的精神,要么放浪形骸之外,要么拘于心宇之内,中国儒家注重修心,由内而外,感悟人生,规范世俗,格物致知;而天主教等宗教则相反,放浪精神于形骸之外,寄托于天父,由外及里,寻求灵魂安宁,两者都是修心,道路不同而已!”

    席正甫对宋骁飞的回答比较满意,想不到这年轻人学贯中西,比盛宣怀更值得交往,便借着席慕青的话,顺水推舟,说明日在家略设薄宴,请宋骁飞单独去府上一叙。

    宋骁飞一听,筹钱买军舰的事情有了希望,赶紧谢过席正甫:“晚辈一定按时去拜访”。

    宋骁飞当时一点也没想到,席正甫是一位钻石级大土豪,举行的家宴,实际就是上海最牛的洋行和钱庄的买办大会,除了席正甫自己是汇丰洋行的大买办,他的大儿子席家铭是美资旗昌洋行的大买办;他的二儿子席家辉是英资太古洋行的大买办,三儿子席家栋经营上海最大钱庄“大德昌”,低调而神秘的席氏家族,广泛投资和银行业务有联系的钱业、银楼、典当、金号,财产还包括土地、房产、矿山、轮船公司等,甚至有传言,席氏家族的财产,远超过前些年显山露水的“大清首富”胡雪岩。
第七章 击沉日舰(二更求收藏、推荐)
    以席正甫为首的洞庭东山人,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上海金融业中已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洞庭山帮”,也叫“山上帮”,各地商人资金短缺,非请他们帮忙不可。当时出门做生意最牛的是安徽人,他们形成“徽帮”,但大上海流传着这样一首口头谚语:“徽帮人再狠,见了山上帮,还得忍一忍”。

    所以,宋骁飞拜访席正甫后,不久就筹到了一百万白银的购买军舰款,不过他把这两艘新舰的命名权让给了席正甫,盛宣怀也付出极大的代价,席家铭、席家辉两兄弟买入招商局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允许洋行买办徐润、洋行买办唐廷枢等人参加招商局,放弃了南北洋航线和长江航线的垄断经营权。

    尤其是最后一条,对惨淡经营的招商局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牺牲,可能会因此影响盛宣怀的业绩和仕途。1877年,招商局以220万银两购买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全部旧轮船和其他设备,有轮船25艘,运输能力2。7万吨,原来凭借“国企”的垄断地位,抬高运价,每年颇有盈利。

    宋骁飞回天津,盛宣怀到码头登上客轮相送。起风了,黄浦江上白色的浪花翻涌,呼呼的风声在耳边呱噪,宋骁飞站在甲板上,对盛宣怀的“牺牲”极为感激,道:“盛大人今日为北洋水师所作的一切,我定会铭记于心,告知中堂大人。”

    盛宣怀说:“哪里,哪里,我盛某人再目光短浅,大人的事,自当竭尽全力。我不会做官,也只有筹钱这点长处,可以为大人所用。更何况,开门招商引资,也是下官的分内之事。要说此次能顺利筹到如此巨额白银,席家功不可没。席老爷子还开了一条件,我还没来得及跟大人汇报,还请大人能答应,这对我北洋水师以后的发展,也是极好的事情。”

    宋骁飞奇怪席正甫怎么还有要求,没听他提起过呀,便问:“什么条件?”

    盛宣怀说:“席老爷子的大女儿席幕嫣,大人想必也见过了,她毕业于美国乔治亚州卫斯理安女子学院,学的是政治与国际关系,回国后一直想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你也知道,总理衙门和中堂大人那边,断不会同意用女流之辈,所以此次席老爷子托我跟你说说,能否让她担任你的私人秘书。”

    要是席幕嫣的妹妹席慕青来给自己当私人秘书,宋骁飞会想席老爷子是不是看上自己了,但他从席慕青那了解到,席幕嫣已经嫁人,老公是一位美国华侨,两人的感情很好,宋骁飞心里不知道席正甫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在幕僚方面,阮忠枢一直尽职尽责,加上最近跟容蓉的关系有点生疏,再贸然加个女秘书,说不定两人会闹出感情危机,宋骁飞不想身边多一个不熟悉人当秘书,想回绝,便问盛宣怀:“女人有政治野心,这年头倒还真是少见,这是必须答应的条件吗?”

    盛宣怀哈哈一笑,道:“这倒不是必要条件。不过我也听说北洋水师的经费不足,大人可以考虑考虑。”

    宋骁飞心想,北洋水师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或许席幕嫣真的只是干一份她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已,便答应了。盛宣怀哈哈大笑说:“大人是深谋远虑之人,我就猜到你会同意。”

    席幕嫣带着行李箱,马上出现在宋骁飞面前,江风吹乱了她的长发,她微微一笑,有一种特别的美。

    宋骁飞道:“盛大人,看来你是先斩后奏呀!”

    席幕嫣笑道:“怎么,大人不欢迎我?放心,我绝不会给大人添麻烦。”

    宋骁飞道:“虎父无犬女,我绝对相信席大小姐的工作能力。”

    席幕嫣担任宋骁飞的秘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催促各地商人认捐的一百万白银,不到半个月,钱就到位了,宋骁飞马上命英国海军上校琅威理去伦敦接船,不到半年,两艘四千吨级的新锐穹甲巡洋舰就开到了天津港口。

    宋骁飞登舰视察,果然是最新的设计,除了速度和火炮的优势,前后为了交通方便,新舰在首尾楼之间特别设计了一具纵跨整个主甲板的天桥,这种高架通道的设计,使得军舰上的人员调配效率大大提高。按照宋骁飞和席正甫的约定,这两艘军舰一艘被命名为“苏州”号,这是席正甫的老家,另一艘被命名为“洞庭”号。

    那日,天津港风平浪静,宋骁飞登上“苏州”号,命令军舰加满煤,十二座高式燃煤锅炉同时点燃,两台立式四汽缸往复式蒸汽机轰隆隆迅速转动,“苏州”号像一头巨大的钢铁水怪,乘风破浪,全速前进,天津港的海面上翻起了滔天的浪花,此舰最高航速竟然达到31节,几乎是“定远”号的两倍。

    “扬威”号管带詹天佑被宋骁飞任命为“洞庭”号管带,他指挥着新舰,紧跟“苏州”号,詹天佑指挥的军舰鸟枪换炮,全速前进,脸上笑容灿烂,志得意满。

    宋骁飞身边的琅威理,也得意地大笑,对宋骁飞说:“有此两艘快舰,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封锁对马海峡和东海。”

    宋骁飞笑道:“我现在恨不得把这军舰直接开到东京湾,给日本人一点颜色瞧一瞧!”

    宋骁飞现在把琅威理的薪水涨到了每年4000美元,相当于他在英国海军的三倍,琅威理对北洋水师越来越尽心尽责,心向中国,道:“提督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会有机会教训日本人。”

    这机会很快就到来了。日本人先在长崎受“定远”号、“镇远”号的刺激,后想找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买两艘快舰,被宋骁飞和琅威理抢先,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和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想教训中国人,但日本政府当时财力有限,海军不给力,被宋骁飞的北洋舰队牢牢卡住了脖子,他们到明治天皇面前汇报,痛哭流涕。

    明治天皇大为震动,宣布从即日起,到彻底击败中国人为止,一日只吃一餐;明治天皇的母亲,也就是日本的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金银珠宝首饰,给海军作经费。日本天皇和皇太后的举动,激起了日本民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众踊跃捐款给海军购买新军舰,商人自发发起募捐会,竟然募集到四百多万两白银。

    因为英、法、德等国的大造船厂都遍布宋骁飞的眼线,日本人竟然把目光投向了南美洲,偷偷找到智利海军购买“布兰科。恩卡拉达”号等三艘军舰。因为当时智利刚跟玻利维亚、秘鲁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荒漠硝石产地,大战了三四年,打完仗后,政府严重缺钱,只好卖军舰。

    这三艘军舰吨位总共约一万吨,其中最好的是四千吨级的“布兰科。恩卡拉达”号,它是智利刚从英国购置的新舰,配有八英寸大口径重炮两门、六英寸口径速射炮十门、47mm速射炮12门、鱼雷发射管五门,除航速比“苏州”号慢五节外,火力和装甲都和“苏州”号和“洞庭”号差不多。

    日本海军少佐河原要一带了三百日本海军,远赴智利,将三艘军舰伪装成商船,载着硝石,想偷偷开回日本长崎港。当时日本政府缺钱,河原要一心想,天皇和皇太后省吃俭用买军舰,还是给他们省点钱吧,于是从智利回日本时,买的是劣质煤,他心想煤的质量不好,可以让锅炉兵多添两铲子煤,也不会降低军舰的速度,反正锅炉兵多花点力气又不用多发军饷,智利与日本相隔万里,算下来买劣质煤比优质煤大约能省十万两白银。

    但河原要一万万没想到,因为日本军舰烧劣质煤,黑烟重,远远就暴露了目标。加上芒硝这东西,亚洲市场又多又便宜,日本人却跑到南美洲去买,接到报告后,宋骁飞起了疑心,当即乘着“定远”号,带着“镇远”号、“苏州”号、“洞庭”号四艘主力战舰去台湾海峡拦截。

    河原要一看见四艘挂着五抓黄龙旗的北洋军舰朝自己的船队驶来,知道事情已经暴露,竟然指挥“布兰科。恩卡拉达”号抢先开炮。

    宋骁飞马上下令北洋的四艘军舰排布成世界上著名的鳞次截阵,开炮还击。

    “布兰科。恩卡拉达”号虽然速度比“定远”号要快得多,但是射程远不如“定远”号,宋骁飞指挥“定远”号和“镇远”号集中火力攻击“布兰科。恩卡拉达”号,三发炮弹击中了此军舰的舵机室,正在指挥的日本海军少佐河原要一的胳膊受伤,指挥舰队作战的旗语信号装置也被“镇远”号一炮轰掉。

    河原要一赶忙指挥着三艘军舰逃命,日本新军舰速度快,很快把定远和镇远号两艘“巨无霸”甩在了后面,邓世昌见状,赶紧指挥“苏州”号去追赶,詹天佑指挥着“洞庭”号也火速追击,这时快舰的速度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布兰科。恩卡拉达”号被苏州号和洞庭号拦截,为了避免“布兰科。恩卡拉达”号被中国人俘获,河原要一亲手点燃了火药库,爆船自沉。另外两艘日本军舰,一艘被詹天佑的“洞庭”号击沉,另一艘被俘获。

    这一战,日本海军死二百多人,海军少佐河原要一战死,购的三艘军舰被宋骁飞击沉了两艘,日本政府闻讯后,马上让外交部发电报给大清国的总理衙门,表示强烈抗议!并照会英美各国公使,说中国完全无视国际公法,派军舰击沉了日本商船,这是对日本国粗暴无礼的挑衅,严重破坏了亚洲的和平稳定,日方对此深表关切,希望中方能正视事实,归还被俘获的商船,并赔偿日方的损失。
第八章 中日俄出兵(求收藏、推荐)
    面对日本人的强烈抗议,主管总理衙门的醇亲王一声不吭,把日本外交部的抗议信扔给李鸿章:“海防归你协办,这事你摆平。”

    李鸿章瞥了一眼信的内容,扔给宋骁飞:“你管北洋水师,这事你摆平。”

    日本负责交涉此事的驻华公使郑永宁摇头,一声叹息:坑爹的中国特色,他极力想绕开的强大对手宋骁飞,又站到他的面前!

    宋骁飞邀请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各国驻华公使,还有《纽约时报》、《强国报》、《申报》等报纸的记者到天津港码头,严正声明:“根据国际法有关海权的规定,日本军舰在我管辖的海域行驶,要提前通告中方,否则我方可视之为侵略行为。这三艘日本军舰,以运送芒硝为名,侵犯中国海权,北洋水师有权予以击沉!一会,各位可登船采访,亲眼看看军舰上的火炮,就知日本人的船到底是商船还是军舰。”

    各国驻华公使、各报记者登上被北洋水师缴获的日本军舰拍照,采访被俘虏的日本海军,粉碎了中**舰击沉日本商船的无耻谎言。在被俘获的军舰上,宋骁飞接着说:“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了表示对日友好,这次中方愿意对日本此次的侵犯海权行为宽大处理,送回这八十名日本海军俘虏和这艘军舰,当然,这艘军舰上的火炮、鱼雷发射器等军用设施,中方将依法予以拆除。中方再次重申对台湾海峡、对马海峡、东海、南海、琉球海域的海权,日本军舰进入这些海域,必须提前告知中方,否则,以后此类行为引发的冲突,一切后果将由日本人承担!”

    宋骁飞这样处理,符合国际法,有理有节,各国驻华公使啧啧赞赏,惟有日本驻华公使郑永宁黯然神伤,默默不语,他知道,自己的外交生涯,就要从此结束。

    消息传回东京,日本人果然震怒,主战的西乡从道,立即带刀直奔首相府邸找大隈重信,拔出锋利的剖腹刀来说:“首相大人,中国人在朝鲜炮轰驻日使馆,在长崎港炫耀武力,又收复琉球,一而再、再而三羞辱日本人,再不对中国宣战,我今日就在你客厅剖腹自杀!”

    一把银白山羊胡子的大隈重信盘着腿,在地上正襟危坐,他身后的墙上,挂了一个草书的“忍”字,是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手迹,龙飞凤舞,苍劲有力。面对怒气冲冲的西乡从道,大隈重信一言不发,不紧不慢泡了一壶菊花茶,待到壶中清汤变绿,自斟自饮。

    西乡从道忍无可忍,一刀把大隈重信放茶具的矮脚桌砍成两半,道:“首相大人,你倒是说句话,只要你一声令下,我马上去陆军总部,带四万陆军直捣北京城,我要一把火烧了紫禁城,让中国人为他们的愚蠢和无知付出代价!”

    大隈重信面不改色,捡起地上摔碎的茶壶,道:“西乡大人,你也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跟你死去的哥哥一样冲动!老夫必须完成伊藤大人交代的遗言,老夫主持制定的宪法,关系日本万世之太平,已到最关键时刻,你要去攻打中国,除非你先把老夫杀了!否则,你要去死,就去九泉之下找你哥哥吧。”

    西乡从道的哥哥西乡隆盛,也是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他一直鼓吹“征韩论”,遭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便辞职回乡兴办军校,1877年发动叛乱,兵败后剖腹自杀,死于鹿儿岛的城山。大隈重信的话明显是警告西乡从道不要重蹈他哥哥的覆辙,西乡从道握刀的手不停发抖,问:“首相大人,日本宪法还需要多长时间出台?”

    大隈重信伸出两个手指头,西乡从道问:“二年?”

    大隈重信摇摇头:“两个月!”

    西乡从道转怒为喜,马上把抽出的刀子回鞘,转身大步离开首相官邸,直奔日军陆军总部,积极筹备对华战争,短短两个月,他将日本陆军从四万人扩充到六万人,还派人秘密潜入朝鲜,伺机闹事。

    在日本浪人的鼓动下,光绪十六年,也就是1890年,朝鲜出大事了,一个死人“复活”引发农民大暴动,将中国、日本、俄国拖到了战争的边缘!

    这个死人,就是崔济愚,他在1860年为对抗天主教、基督教,自创东学教。崔济愚和洪秀全是一路货色,不过,他比洪教父有文化,提出了“人乃天”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当然,对朝鲜这样一个百分之九十九的民众是文盲的民族来说,当年崔济愚拉拢教徒,主要还是靠宣称每天念东学教的十三字教义,拍拍手就能祛除百病,长生不老,教徒一度达到数万人。当年朝鲜是大院君掌权,他果断取缔东学教,把崔济愚等骨干教员以“传播邪教”罪处死。

    崔济愚的**被消灭了,但东学教存在的土壤没灭,闵妃执政后,闵氏集团**更加严重,加上大灾之年,宋骁飞迁了二百万华北灾民到朝鲜,开荒地不够,占了朝鲜贵族和平民的部分土地,朝鲜内部矛盾更加激化,民不聊生,东学教的死灰提前复燃,星火燎原,到了光绪十六年,仅在忠清道,第二代教主崔海月就聚集了十万教徒,他上书国王,要求给崔济愚平反,取消对于东学教的禁令,为争取民心,还提出“惩办贪官污吏”、“斥倭斥洋”!

    唐绍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宗教自由的观念根深蒂固,他知道那些教民都是无辜的农民,刚开始下不了狠手镇压。闵妃也想借教民的“斥倭斥洋”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让朝鲜独立自主,开始时采取了姑息养奸的态度,派八百朝鲜士兵去忠清道平乱,十万农民军击溃这些朝军,直扑汉城,闵妃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向大清国求援,慈禧太后和醇亲王当然又把这事扔给李鸿章办。

    前面说过,朝鲜在东北亚的位置,正好处于地缘政治的“悲惨世界”,北与沙俄毗邻,南与日本仅有对马海峡一水之隔,跨过鸭绿江就到东北,只能而且必须是中国的地盘!

    朝鲜本来就是宋骁飞的地盘,加上此时已经搞了洋务,英国、美国、德国、俄国等都有大使馆,外交形势很复杂,想来想去,李鸿章还是觉得宋骁飞去平乱比较合适。于是,奏请朝廷,让宋骁飞统领一万淮军入朝。宋骁飞带着徐世昌、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心腹,还有一万淮军,乘坐“定远”号、“镇远”号、“苏州”号、“洞庭”号等战舰,从天津港出发,直扑朝鲜!

    朝鲜暴乱,日本人当然不会错过这侵略机会,不请自来!此时,日本天皇已下诏颁布了《日本宪法》,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本来还想多搞几年经济建设,但西乡从道等陆军元老再不能忍,以保护各国驻朝公使馆和八千日本侨民为由强行出兵。西乡从道亲自挂帅,向英美租借了四艘铁甲巡洋舰,出动全国陆军的一半,也就是三万人,直扑朝鲜。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接到俄驻朝公使波日涅夫的报告,刚开始以为自己老眼昏花,看多了一个“0”,专门发电报确认,才知道日本是派了30000而不是3000陆军,他立刻明白了,狡猾的日本人,根本不是去保护侨民和各国使馆的,一旦日本吞并朝鲜,俄国在东亚和远东就寸步难行,他马上下令,俄国陆军中将安德烈公爵带一万俄军出兵朝鲜,当然,名义上也是保护俄国公使馆和俄国侨民。

    李鸿章收到宋骁飞的电报,日本派了三万兵,俄国派了一万兵,他们的武器装备都要比淮军好,赶紧让淮军老将叶志超从国内调兵两万,火速支援宋骁飞,年过半百的叶志超早在1862年淮军刚组建时就跟着李鸿章了,在剿灭太平军和捻军时战功赫赫。

    中日俄三国争夺朝鲜的大战,一触即发!
第九章 平息暴乱(一更求收藏、推荐)
    东学教的第二代教主崔海月,带着十万教徒在朝鲜南部的全罗道起事,这些农民手执竹棒和锄头,径直杀入全州府,接着攻下庆尚道,不到十日,又攻下忠清道,一个月内接连占了三省,势如破竹,整个朝鲜南部杀气腾腾,各省教徒密谋聚众北上,意欲攻下汉城,改朝换代。

    宋骁飞知道朝鲜农民被李朝统治者闭关锁国愚弄了好几百年,一群乌合之众,不知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凶悍,他带了的八千淮军在仁川登陆,然后命令水师副提督琅威理指挥“定远”号、左翼总兵林泰曾指挥“镇远”号、中翼总兵邓世昌指挥“苏州”号、管带詹天佑指挥“洞庭”号,巡航警戒,封锁对马海峡。

    宋骁飞一上岸,唐绍仪就带人赶来了,他一脸愧色,递给宋骁飞一份报告,说:“少川有愧大人重托,先前我以为教民皆为农民,只要严惩朝鲜的贪官污吏,分给他们土地,他们自然就会回乡务农。不想,根据我军最近抓获的俘虏交待,日本陆军参谋部次长川上操六,秘派了以内田良平为首的一千余名浪人混入东学教,策动叛乱。”

    宋骁飞说:“我说这些朝鲜农民,怎么会战斗力猛增,一路势如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