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的修仙之旅-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浩东黄



第一章 二百年前

 第一卷 楚风乱 第一章 二百年前 几丝清晨和煦的朝阳照进了小屋,这是一个虽然简朴但是却非常清爽的屋子。全屋都用石砖堆积而成,屋子并不大,青色的墙,灰色的陈木桌子,加上一个很新的蒲团,这就是这间屋子的全部设施。不过如果看的仔细的话可以发现桌子上有一本薄薄的书,书很破旧,还有许多细小的磨损,书上写着《青城派初解》五个古朴的小字。

蒲团上坐着一个年轻的少年,他正闭目坐在那个很新的蒲团上面。少年的身材不高不矮,头发很长,随意的搭在脑后,乌黑发亮垂满了整个肩膀,五官中,除了鼻子非常挺拔仿佛挺立在脸中的山脉以外,并没有任何出奇的地方了,从正面观看的话,这个闭目神游的少年只是一个很平凡的普通人,除了有些青涩的感觉以外再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

不知道过了多久,这个少年突然慢慢的睁开了眼睛,不知应该如何去形容,只能说,这个少年睁开眼睛以后,仿佛世界都变了一般。并不是因为少年的眼睛本身有多么的的突出,这眼睛和许许多多修真者一般,黑色瞳孔白色眼白,大小也很正常。真正让世界变化的是少年眼中那许多许多深沉到不知该如何去描述的眼神。

这是一种怎样的眼神,眼中有强烈到充满整个空间的不甘,颓废,以及与之相比无比矛盾的安详,疲惫。让人看上去就觉得无比的诧异,仿佛看到了一个在将死之时的老人。

有着少年外面苍老内心的这个人叫做宇时行,他睁开双眼之后,上述那些极端的情绪持续大概一拄香的时间,他才好象突然反映过来一般无比诧异的打量着自己的身体,身体很熟悉,就是陪伴自己二百年之久的身体,但是为什么会这么的奇怪?奇怪在什么地方呢?突然间他想到,自己的身体本来已经在筑基中期停留了快一百年了,对于已经要达到寿元大限的自己来说,这个身体实在是过于的年轻了,难道昨天将要坐化之时突破了境界?

不对。刚这么想着的宇时行马上否定了这个猜测。首先,这个现在位于的房间虽然有那么点淡淡的熟悉,但是却绝对不是自己本身那个虽然灵气不甚充足却非常安静的小洞府。而且自己的身体现在非常的奇怪,努力的去感应了体内,却发现自己现在的境界大概只在炼气期一层的样子。简单的来说,就好象二百年前刚刚入门踏让修真界一般。

等等,熟悉的房间,奇怪的身体。宇时行好象抓住了什么一般,慢慢的盘腿坐下,眼睛慢慢失去了焦点,开始了思考。思考的时间并不长,才一会,他突然非常激动的坐了起来,仿佛一个第一次走路的孩子一般踉跄着推开了小石屋的木门,走了出去。刚一踏出门外,和煦的朝阳照耀下来,稍微有点点晃眼阳光宇时行根本不甚在意,他只是四处快速的看着,仿佛要验证什么一般。

门外那一座座狭小外形和自己坐的小屋完全一样的破旧石屋,远处那曾经十分熟悉的一座座挺拔入似云中箭一般的险峰,几里外那一处自己年轻时候曾经非常喜欢且每次打坐后累了都会去那坐坐傻傻的看着太阳落下的悬崖,都仿佛在无声的告诉他一些东西。

看着这些东西,宇时行并不十分高大却非常消瘦挺拔的身躯微微的抖动着,仿佛在面对一个打破他人生常识的事物一般。

难道我真的回到了二百年前?对了,刚才在房间里面看见了,那本《青城派初解》正是刚如门一个月以后门派内发下来给入门弟子观看的书。这本书好象是给我们看一个月就会收回去的。现在还在那个桌子上,证明我才入门不到两个月?那我脑袋中的那些记忆是怎么回事?到底哪一个是我?是那个因为种种原因在筑基中期停留一百年将要达到大限的我?还是这个刚刚入门不到两月的我?

只想了一下下,宇时行就没有再去想这个无聊没有意义的问题,站在自己房间的门口,打量着这个房间,那些许多年前的记忆越来越清晰,毕竟这是一个曾经陪伴自己度过了三十年时光的房间啊。

在这期间,不断的有那些同时间入门的修真同门走出房间,或有事外出,或出门透透气。宇时行偶尔会打量一下他们,或高或矮或美或丑的那一个个人在他心中完全没有了任何的记忆。只是觉得有些熟悉,却并没有想起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因为前世自己并不是修真家族的子弟,也没有得天独厚的灵根,更没有一个是师门长辈的父亲母亲,再加上他一心追求修仙的大道,所以并没有任何一个熟悉的同门。

随意的问了一个正好出门的同门知道今天是正月初八以后,宇时行准备转身回房了,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在读门派发下来的书的时候,只有每个月的月和月尾才会要去门派的“偏天殿”听那些师叔师兄们讲课,所以他知道现在他暂时还有很多的时间单独的独处,让自己可以完全适应这回到二百年前的事实。顺便想想,当年的自己每个月是多么的期待这两天的到来,因为在修真的道路上如果没有人指引的话真的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行,虽然宇时行上一世非常的努力,但是他没有足够的时间。而对现在的他来,却又完全看不上这种讲课了,只能说,时也,命也。

就在他转身回房的那一刻,一位御剑飞行的青年道人从他房间的上空飞了过去。在那一刹那,宇时行再也没有任何的怀疑,因为他看清楚了那个人的长相。那个人从辈份上来讲是他的师兄,和宇时行不一样,他是一位得天独厚的师兄,以全满火灵根入门,刚入门便被三十年不曾收徒的掌教真人收为入室弟子,入门三年就已经筑基成功的师兄,名叫何虚,同时,这个师兄也是在宇时行记忆中刚好在他入门一年的时候诡异死亡的师兄。

青剑划破长空,宇时行再没有任何的停留,直接进入的小石物,关上了木门,盘腿坐在了蒲团上,双眼紧闭,开始了思考。

我没有后台,没有天赋,没有机缘,不,或者是有机缘吧。机缘就是在十八岁的现在,因为青城要强大门派所以放底了收徒标准所以得以进入了青城派而已。但是,也就这样了,接下来的二百年,我日日努力修炼,但是因为没有修真家族或者和某位是师门长辈为亲戚的背景。我得不到哪怕好一点点的修真功法,得不到筑基丹,得不可能会有机缘的任务。因为我没有得天独厚的灵根,所以我只能看着其他一个个没有我一半努力的人被各个师门长辈青睐,得到各种各样的好功法,好灵药,多到可以奢侈浪费的灵石。

而我呢?我只能修炼门派发下来最差的普通功法,每个月可以得到五块下品灵石,然后每日辛苦的修炼,别人炼半天我就修炼一夜。但是讽刺的是,差距却被越拉越大,我距离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终于在五十岁那年,由于还是没有筑基,所以被师门表面善意实则鄙视的打发出门派在大楚修真界中做了一个有如蝼蚁一般的散修,终于在机缘巧合下千辛万苦得到了三枚筑基丹,终于得意在七十岁那年筑基成功,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兴奋多么的开心?但是,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剩下了一百三十年,自己小心翼翼的不出现在任何可能有危险的地方,日日修炼,以至自己都忘记了时间,可是却也只达到了筑基中期,连金丹的门槛都没有得到,最后,再去面对死亡来临。

想到这里,宇时行没有察觉的紧紧的握住了双手,条条青经暴露在手上,嘴角也紧抿在了一起:是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这一世也就这样了,死亡,然后入轮回,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投胎做人,运气再好一点的话,还可以再次进入某个修真门派,如果运气好到下一世灵根超好的话那真是太妙了。但是就算运气可以好到那样的我,已经没有上一世任何记忆的我,还是现在这个我嘛?蒙老天不弃,我回到了二百年前,可以重头再来,而且我的心里,有着许许多多的宝藏。我知道很多五十年一百年后才会被某些前辈千辛万苦研究出来的法术,我知道很久以后才会出世的某个法宝会在什么地方,我知道很多新的丹方,我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这一世,我一定不会再失败了,因为老天永远不会再给我一次机会了。

想到着,宇时行一直紧握的双手终于放松开来,紧紧抿着的嘴角,也放了开了,微微翘了起来,构出了一个大大的微笑。

  第二章 瞬道

 第一卷 楚风乱 第二章 瞬道 时间就是最大的武器,谁能掌握它就可以说掌握住了一切。

而看透二百年时间给宇时行带来的效果是,很多很多东西,别人还在懵懂甚至完全不了解的时候,他就已经完全清楚了一切。

而这一切,却每一个都是无数前辈高人用无数心血无数的时间甚至用生命来尝试才得到的。

可是在修真界,有一个很奇妙的规律,就是很多很多的秘密,关于功法的,法宝的,丹药的,所有的一切,在有心人的挖掘尝试下,总会暴光在大众眼前。

比如青城派中,在一百年后,就会有一个叫千阳的金丹老怪在一个福至心灵的巧合下,发明一种修真界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法术,它的名字叫“破空闪”。

此法术有两大特点,一是对法力的要求基本没有,只要在炼期期,又有一定的真气可以给予消耗,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出来,第二个特点就是这个法术有瞬移五十丈的作用,虽然五十丈并不多,也就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但是它是可以瞬移的,要知道瞬移即使在金丹期,很多金丹初期的真人,如果功法又不是过于强大或者有某些玄妙的话也是做不到的。

所以很正常的,此法一出,在不知怎的被某个门派核心弟子不小心透露出去以后,各大门派无不心动。要知道在金丹期以下,只要学会了这个法术又有足够真气,在同级别的打斗中那能占据多大的优势那简直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一时间,整个青城山内,汹涌而来无数各门各派的修真者,许多修真家族,散修也赶到了山下,希望可以浑水摸鱼得到这门法诀。正道七派也都在当时派出了各自的门派代表驾临了青城山大殿“破天殿”,长住了下来。甚至根据某些好事的修者所说,许多魔道门派都悄悄的入了山,当然,真假不可考。

当时的青城掌教真人吾悔真人却出呼大家意料的爽快,没有任何的拖延,直接把这门功法完全的刻在了一块青宁大石上,然后吩咐弟子把此石放在了入山的必经之路上,然后派了几个弟子去守护。告诉所有围聚在青城山的修真者,任何人都可以看,没有任何的条件。只有一个要求,不准毁去此石。虽然此发诀刻在石上的一定有一些保留,但是也是出呼大家意料之外的爽快了,毕竟此功法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

当时的宇时行虽然已经被赶下青城山很多年了,但是那时他也早已混在多而杂的散修真,轻易的学会了破空闪,初时还为吾悔真人的决定而诧异,后时间深想了一下才发现,不是吾悔真人不心疼或者大方,而是他不得不这样做。

因为青城派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门派,在大楚境内都只属于二流门派,门内修为最高的千阳真人也才堪堪达到金丹中期,所以面对几乎整个修真界对此功法的贪婪,要想不被灭门,只能主动的交出功法。

为了不得罪正道,魔道,无数的修真家族和散修,把功法对全部修真者公开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虽然散修修仙家族和魔道不会补偿什么,但是那号称正道七派的门派,至少会有一定的愧疚,稍微的补偿青城派一些东西。

就这样,破空闪就这么成为了一个修真界所有人都会的辅助功法,有许多人修炼以后发现此功法可以说有无限的改良空间,不论是瞬移的速度,长度,甚至是法术效果都可以修改,无数的修者都开始改良这门功法。

渐渐的,这门功法不叫破空闪了,而有了一个大略的名字,叫做瞬道,法术的名字也改成了瞬步。自从有一位金丹中期修者,凭借自己独创的瞬步逃过了一个元婴初期的敌人的追杀以后。瞬道,也就变成了所有修者一入门就必须修习的功法之一,地位和所有炼气入门的修者都必须要修炼的“养气诀”一般。当然,和养气诀一样,各种瞬步都有优劣差距。

当然,现在一种叫“天雷瞬”的瞬步就安静的躺在宇时行的记忆中,虽然并不是两百年后最好的瞬步,但是也是当时顶级的瞬步之一。

宇时行之所以能学到这门瞬步,是因为他当时的修为实在是过于低微,才堪堪达到筑基初期,实在是太没有安全感。所以,他当时狠下血本在一次机缘巧合用几乎是他当时一百多年所有的物品收藏和一位古怪的金丹老怪换来的法诀。

此法诀很是玄妙,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他就是很奇怪的感觉到此法诀如果修炼的久的话,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且按照道理来说现在的他比所有的修者都可以先修炼一百多年,如果不能有一定的优势,也就太奇怪了。

总之,宇时行已经发现了,拥有二百年先知记忆的自己的未来,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定会变的无比的美妙。

因为前一世总是突破不了境界,宇时行对许多的奇闻非常用心的去打听,因为说不好某个消息知道了再去做些什么就可以让自己的境界提升。所以他的大脑中有着许多秘密,有的秘密是机缘巧合从各种修真者口中打听到,有的秘密是因为时间过的很久了,而那些秘密的持有者觉得已经不需要保密所以才渐渐流传出来的。

所以这些东西或多或少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都有一定的价值。总之,不管如何,这些秘密,都是宇时行这一世最重要的机缘。

因为这些秘密对他来说是如此的重要,所以他一遍遍的在脑海中回忆上一世所有的秘密。力求不忘记任何一个可以得到好处的事情,也许用好处来形容这些秘密有些俗气,但是这其实也很正常,修真者也是人并没有成仙。反而因为有成仙的可能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修者在修真的道路上都是无比的自私自利。在这种大环境下,整个修真界都是无比的现实,所以宇时行当然不能例外,相反因为他相对来说非常平庸的灵根,他只有更加的现实,才能在修真界立足。

宇时行在蒲团上坐了半个时辰,终于把自己脑海中的记忆清理完毕,也根据时间的进度做了一个大概的规划。当然计划总有变化,到时候到底怎么做,还是根据到时候的情况再来决定,现在只要先大概的规划好就可以了。

然后想完了以后,就应该做了,上一世的经验告诉他,修真者最重要的可能是灵根,但是除了灵根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态度。如果不努力的话,就算再好的灵根,再好的丹药都仅仅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可以让拥有者一时的成功,但是最后总会摔的无比惨痛。

所以完全没有意外的,他直接开始了修炼的过程。现在的他,脑海中有着许多的功法,当然不会再傻傻的对着那本很一般的养气诀,《青城派初解》修炼,而是直接在大脑中随便搜索了一下,想起来了一本名叫《浑云功》的养气诀功法,在上一世的记忆中,这本初级功法基本上是最好的炼气功法了。

在修真界,所有在筑基前修炼的养气功法都可以说无比重要或者完全不重要。说它重要是因为炼气修炼的功法的好坏决定了修真者在炼气间修为增长的速度快慢与否,所以它完全可以决定一个修者何时才能达到冲击筑基期门槛。

说它不重要,是因为不管功法有多好,在修者成功筑基以后,以前修炼的气都会完全消失不见,然后身体内仿佛被炼化过一次一般,充满了筑基以后才会拥有的“真气”。这就是筑基的意义,筑基成功以后修者才算完全踏入了修真的大门,然后再重新选择修真功法开始修炼一直到成仙或者死亡,所以,筑基以后选择的功法的好坏才决定了修者的前途。当然,炼气期修炼的功法的好坏也决定了筑基成功之时体内真气的多与少。但是并不影响真气的性质和精度。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所有宇时行并没有太过于在乎功法的好坏,而且就算他在乎,以他现在实力,他也完全不可能下山去寻找更好的炼气期功法,所以并没有再多想什么,直接就开始修炼了,并那本《浑云功》也算是炼气期中的高阶功法了。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宇时行天天过着简单而又规律的生活。每天合着朝阳的光亮开始修炼,一般修炼七个时辰,然后间或在中途在门外出去走走。

或者在那个当年最喜欢的悬崖边吹着微风看看青城在整个修真界都非常出名的景观“云海潮生”或者偶尔在口腹yu望上来之时也会在密林中打几只野猪野兔野鸡打打牙祭。

偶尔也会和那些跟他同时入门的弟子们聊几句天,虽然并没有任何的深交,但是至少打听到了一些因为时间过于久远所以他自己已经忘记了的情报。

当然,更多的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回忆上,也许没有这种经历的修真者完全不会了解,回忆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乃至不想忘记丝毫的东西。

《浑云功》果然不愧是炼气期中的高阶功法,仅仅在二十二天中,宇时行就从炼气期一层飞跃到了五层境界,有生之年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高速让宇时行不住的感叹上一世的可悲,难怪上一世无论多么的努力都没有任何的意义,仅仅在炼气期功法就决定了这么多的不同,更别说筑基期以后了。

就这样,二十二天以后,到了月尾,该去“偏天殿”听课了,宇时行并不是很想去。

一是因为自己的修炼速度让那些师长看到了一定会引起一些麻烦,毕竟他的灵根并不好,但是修炼的速度却太快,完全不符合常识。二是如今的他可完全不是一个刚入修真界的新手,那些也不过刚刚筑基的师兄们的教导,他也根本完全不感兴趣。

但是现实总不会事事随人愿,他不想去却必须要去。一是因为那本虽然自己看不上但是师门发下来的《青城派初解》必须要拿到“偏天殿”去还给那些师兄们。

这大概是青城派的一种特定的规矩吧,毕竟这种入门的初级功法完全没有任何回收的价值。二是初入门三月以内的弟子在每个听课的时候都必须要去“偏天殿”听讲,这也是青城派的一个规矩,大概是为了督促那些虽有天赋但是因为年少性格不稳的同门吧。

因为现实由不得宇时行选择,所以在去听课的前夜,他用一个时辰思考了每个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后,在丑时开始了修炼,一直到了卯时。意外的是,就在这几个时辰,他居然再次突破,直接达到了炼气期六层的境界,让他再次感慨了一下,虽然炼气期的修炼完全不靠灵根只决定于修炼功法的好坏以及勤奋的程度,但是这也让上一世一直乌龟一般前进修为的他大大的开心了一把。

修炼完毕以后,他去屋外不远处一个小湖沐浴了一翻,回到小屋内,用气蒸发掉了身上的水滴,穿上了那一套暗青色的长衫,束好了乌黑的长发,再对着铜镜模拟了几个表情以后,他转身出门,赶赴“偏天殿”。

  第三章 讲道

 第一卷 楚风乱 第三章 讲道 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宇时行的心情也渐渐的平定了下来。

说到底他自己也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去想太多,因为就像他自己所想的那样,他并没有任何的突出的地方,除了那个闷在心中关于二百年的秘密,就再没有任何值得青城派重视的东西了。所以应该不会出太大的问题的,这么想着,他一直稍微有点压抑的神情也放松了一些,有心在路途中四处观赏一下他身边的风景。

青城派并不单单只有一座青城山,而是有四座主峰,分为青城,幽城,幻城,稚城四座山峰,宇时行现在所在的便是非内门弟子刚入派筑基前所住的稚城锋,虽说此山的灵气和其他三峰比起来相差甚远,但是景色却并不差。宇时行四周环望,只见四周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一个幽字很好的表现了稚城山的特点,这让仿佛行走在其中的宇时行心绪突然没有理由的非常安宁,不自觉的就露出了没有原因的浅浅的微笑,狭长的嘴角都勾勒在了一起。

不多时,就可以看见四周不断的有其他修者路过他的身边,宇时行也会不时的仔细打量他们一番,发现全部和自己一样是刚入门的修者,大部分的人都还在炼气二层到三层之间,和现在的他相比相差了不少。但是偶尔也可以看见几个可能是因为有修真家族背景或者被门派中某些前辈收为弟子的一些修者,他们的实力都进展的很快,大概都有炼气六层左右的功底。

那些没有天赋和背景的修者看着这些天赋过人的弟子们个个眼中都带着竭力隐藏的嫉妒,甚至连宇时行,也被这些人误以为是某个得天独厚的修者,同样被嫉妒的眼光观察着。

前生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感觉的他并没有多大的意外,毕竟在昨天晚上他就早已想好今天可能面对的事情了,但是这些嫉妒的眼光还是让他感觉到了稍稍的悲哀,也不知道他在悲哀些什么,也许只是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上一世的自己吧。

修真的差距就是这么的大,从最开头起,就是不断淘汰不断残酷对比的过程。所幸这一世的他,拥有了可以改变自己的力量。

就这样,没多久,就到了每次听课的“偏天殿”,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拿出了昨天晚上找到的象征青城入门弟子的令牌。把令牌交给站立在门前的守殿道人,他就直接走入了这熟悉而有陌生的大殿。

和脑海中那些模糊的记忆完全符合,偏天殿还是老样子,空旷又简陋,却又显得空灵大气。

进门后,就是一间巨大的房间,房间的最里面有一个微微突起的石凳,这是用来让那些筑基期讲课的师兄门坐的。石凳的前方摆满了三排整整齐齐丝绸蒲团,许多蒲团上都已经坐好了修者。大殿的四角上也放好了四座青铜香炉,此刻,已经有渺渺的熏香漂浮在了空中。

看来自己来的不算早也不算晚,宇时行皱皱眉想到,同时也随意找了一个在角落中不容易被人注意的位置坐了下去。坐下以后也不再多做动作,直接盘腿闭眼开始了神游冥想。

不知道过了多久,只听“当”的一声清脆的钟鼎声,宇时行睁开了眼睛,看看四周,三排蒲团上已经基本上坐满了人。随意估算一下,大概有八十人左右,和自己上一世的记忆完全符合。最前方的石凳上也已经坐了一个中年道人,看来此次负责讲课的老师。对这个老师,他却已经完全的没有了任何的记忆。

宇时行看着他的面容,心中微微为他叹了口气,看他的面容很容易想到他的年龄,在筑基期,如果容貌衰老到中年了,那至少也有一百五十岁了。根据他周围散发的气息却才仅仅筑基初期而已,所以此人今生也不太可能达到金丹了。也难怪这样,会被师门打发来给他们这些入门讲课的,显然也不会有太大的前途,这时,宇时行再次感慨了一下修真界的现实。

那中年道人坐定以后清了清嗓子说道:“众后辈,吾名圆方,话不多说,先将师门给予的《青城派初解》交于我手,放此这石凳上”

等他说完,众修者便一一上前把那本《青城派初解》交了上去,宇时行当然也不例外,在不先不后的时间上把书交了上去。圆方道人却在他上前的时候诧异的看了看他,也许是因为他本身灵根不好境界却又很高的原因吧。不过他也并没有诧异多久,也许是想到宇时行可能是某个前辈的子侄所以才可以修炼的这么快,所以他也就不再关注。

不多时,所有人都把书交了上去,圆方也不再多废话,直接盘腿坐好,就开始了讲课。所有的修者,除非了那些天赋奇高以及有背景的以外,都开始全心入神的听课,那神气专注到空气中仿佛都飘扬着肃穆的感觉。

宇时行表面上看也在认真无比的听课,一张脸显的非常的严肃,其他人却不知道,他现在心里早就开始胡思乱想了。这也不能怪他不够努力,要知道,他上一世已经在筑基的中期的境界停留了一百年了。所以基本上所有筑基期的心得,他全部无比明了,比那个圆方道人要强大许多,所以也自然不会去用心听些什么。

就这样,半个时辰的讲课时间一晃而过,圆方闭口停顿了一翻,对着前方的众弟子随意的挥了挥手道:“接下来半个时辰,众位有何修真上的疑惑或者难解之处,都可以提出来,我当用心帮你等解答。”

他话刚落,就有一弟子起身问了一个简单的炼气期的疑问,对这种简单的疑问,宇时行没有任何的兴趣。还是装做认真的听着,心中却不知道已经飞到了何处。

就这样,不知道又过了多久,突然有一位胖胖的修者起身大声问道:“园方老师,最近我一直在想,对吾等修真之人来说,到底是何样东西最为重要?根骨?丹药?机缘?还是心性?我想不明白,请老师问我解惑。”

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宇时行上一世也想过很多次,但是也并没有一个感觉到很准确的答案,所以他也很有兴趣听听,所以他终于把思绪拉了回来,准备听听圆方会如何回答。

这个问题对于圆方来说好象也不是那么简单,他想了半天才沉吟的开口:“对于吾辈来说,金丹以下,根骨最重,机缘次之,丹药再次之,心性最次之。金丹以上,根骨还是最重,心性此之,机缘次之,丹药最没。”

对于这个答案,大多数弟子根本摸不到头脑,可能宇时行却深以为然。确实,在金丹期以下,灵根好的话,那几乎是无敌的,不论你再如何懒惰怯弱,只要每天按时修炼,也一定会达到筑基的后期,只是是问题罢了。对于灵根不好的修者来说,如果有天大的机缘,筑基也完全不是问题,如果机缘够大,一步登天步入金丹初期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两者都没有,但是有个好师傅或者好父亲,给你无数的丹药,冲到筑基后期也并非没有希望,只是要看财力够不够。而心性,对于金丹期以下的修者来说,真的不是太过于重要,只能是聊胜于无的地步。

但是,到了金丹初期以后,这一切就完全改变了。到了金丹期,可供修者服食的增长法力的丹药无不价值极其高昂,根本不可能过多的服用,所以丹药的重要性就最为的差了。而可以改善金丹期修者的机缘也十分的飘渺,基本上不能去强求,所以也会减弱,而心性却变的重要了许多,因为金丹期如果没有一颗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修者之心,那么基本上不可能再进一步了。当然,根骨还是没有任何的改变,仍然在最最重要的位置。

简单的说,不论如何,根骨不是得天独厚的人,在金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