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劫修传-第6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后千万年,昊天界得天独厚,灵气充盈,大修辈出,遂有十大仙族次第出现,卓然于世。而凡界虽是仙缘浅薄,却也有一名禅修高士名七昙者,先入昊天,后入仙庭,又千年后修成无上大道,遂与神执同列,此为仙庭第十一神执。
再其后有昊天十大仙族之首苏氏,亦被世尊认可,授予神执之位,自此十二神执乃立。此为后话了。
而魔界众生,此刻倒也安生,虽偶有破界入凡之举,又怎能禁得住凡界修士的天授仙术,自是铩羽而归。
冥界元魂,则依天道轮回之序,使得生死往替,井井有条。
番外元极神火章(六)杀伐
世尊本以为五界就此安定,哪知当初创建五界之后,诸多创世之宝皆留在魔界之中,因这重大失误,那魔修众生,就借助这诸多法宝灵气,被那魔界魁神创出魔修功法来,此法以魔界杀气为基,修吞噬凡界修士仙芽之术,魔界众生羽翼渐丰,遂有破界之心。
自此之后,魔界与凡界征战不休,无有宁日。
然而世尊此刻,却是管不得这等闲事了。原来五界虽立,可因创界之时谋画不足,五界根基渐生不稳之兆。世尊领着四神忙于修补,对于诸界世务则是难以问津了。
哪知魔凡之争未定,仙庭腹肋生变,原先住在仙庭之中的诸多异兽灵禽,觉得十大神执皆为世尊弟子,万禽万兽,居然无一席之地,自是要怨世尊偏心了。
此刻仙庭之中,只有十大神执,神执见万禽万兽扰乱仙庭,遂下旨驱逐。
万禽万兽贪恋仙庭万福之地,不肯沉沦下界,遂暗定计策,欲借每百年朝拜之时,攻进仙庭重地,夺莲池白莲,创世诸宝,以便于十大神执争衡。
那白莲中所诞仙子,本是元极神火所化,每日得闻世尊仙法妙道,亦是知因果,晓未来,虽不及世尊妙算无遗,却也是天下无双,此术便为天课神算。
为免仙庭沾惹杀气,遗祸五界,元极仙子揭破万禽万兽之谋,十大神执遂与元极仙子一道,以世尊所传仙术妙道,先行诛杀强力异禽异兽无数,自此仙庭战事不休。
万禽之中,以火凤火凰为首,万兽之中,以龙族黑龙为尊。其三者,皆有惊天动地之能,奈何元极仙子本是混沌第一点星火,怎惧火凤火凰,又有混沌天地琴在手,黑龙亦难近身。
而元极仙子身怀妙韵十音以及天课神算之术,以妙韵十音辅之于战阵,以天课神算测定凶吉。十大神执又从世尊修得无上神通,莲池之中皆是造化之宝,因此异禽异兽虽是不计其数,亦难占得半点便宜。唯有以无穷无尽之数,敌对方无穷无尽之术。
此战惊动世尊,本想立时赶回,然而这时五界动摇,天地有崩溃之兆,世尊若是回来助战,天地顷刻崩塌,五界生灵就要尽皆遭劫难了。
世尊遂令四神回去增援,不想四神未至,元极仙子已殒。
原来天课神算为天地之机,连世尊亦不敢轻用,元极仙子为护仙庭,不得已而用之,可此役每伤一灵,必归罪于元极仙子身上,因此每隔一日,元极仙子就衰减一分,到了第七日,元极仙子终于油尽灯枯。
仙子既殒,异禽异兽声势滔滔,眼瞧着仙庭难保,四神终于及时返回。
四神见元极仙子殒落,皆是悲愤莫名,若说四神与世尊本有尊卑之分,主仆之谊,因此元极仙子便算是四神的半主。而五界创立,元极仙子实有首功,四神之位,亦赖元极仙子之德。
四神遂协同十大神执,与万禽万兽厮杀,青龙向东,朱雀定南,白虎征西,玄武镇北。
然而四神之力,终不及元极仙子,虽诛杀无数,亦难改变局势,先是玄武被火凤所杀,其后是白虎被火凰所诛,青龙有不死之能,总算勉强支撑,朱雀为天下共主,那些后辈子孙,亦不敢真个与朱雀相争。
但十大神执之中,却殒了七名,此战的结局已不难想像。
元极仙子殒后第三日,世尊终于赶回,见仙庭损失惨重,黑龙几近攻进莲池,不由大怒,遂化身千万,斩杀无数兽禽,就此结下千杀劫果。而黑龙火凤火凰见势不敌,只得归顺臣服。
万禽万兽,遂被逐出仙庭,或沉沦九渊,或潜藏魔界。唯留千禽千兽于仙庭,又赦黑龙火凤火凰之罪,令其留在仙庭,以示警醒仙庭神执行事不可妄执。
只是黑龙虽留在仙庭,却被世尊囚于莲池之中,而火凤火凰,戒其千年方得一见,以示薄惩。
又于魔界设五龙镇魔旗。压制魔界杀气,魔界就此沉寂千万年。
所缺神执之位,仍不从千禽千兽中选择,乃令昊天大德之修,逐次替补。世尊有私心矣。
那世尊既禀混沌清浊之气,原具千情千性,此次因元极仙子之殒怒惹下无数杀孽,于情可谅,于理不合。此役之后,世尊心中痛悔不已,又感五界众生多艰,遂生创建天外灵域之念,以安纳世间万物万灵。
番外元极神火章(七)灵域
世尊想来,此灵域当有亿亿兆方,广阔无极,灵气充盈,万物得生,又可使五界诸族,皆可安乐。
世尊于是取混沌中自身初诞时方寸之土,制成一宝,名叫灵垒,此宝祭于天外,乃生一界,其后每日滋长,至第七日,已为亿亿兆方圆。
灵域虽是初成,仍是荒漠一片,亟需造化。
奈何元极仙子已殒,三大神火不可迁于他处,幸有朱雀之子,曾得元极仙子赐名,曰金锃紫焰,亦有造化之能。遂令金锃紫焰于天外灵域造化万物。
又因玄武已殒,灵域根基乃令巨龟撑持。其中创建天外灵域之艰辛,不可一一记数。
世尊之愿虽宏,而力有不足,又值仙庭风雨飘零之际,诸多助手皆丧,虽有代替,终难得心应手。
世尊创此灵域,颇感身心交瘁,一日,唤青龙朱雀道:“我虽开混沌,创五界,奈何万物仍不安宁,魔冥诸界,有怨气冲天,万禽万兽,恨我不公。又怨我偏爱人族,天地万物,以人为尊,却不知人族本为我化身,最近道体,且颇多灵慧,可堪教化。而万禽万兽,禀性凶残,只知得而不知失,如何能是五界之主?”
青龙朱雀皆道:“世尊之言是也。”
世尊道:“然草木禽兽,皆是众生,我心中怎有偏颇,实因五界局促,难以安顿众生,是以创此灵域。不想此念着实仓促,此刻力有不逮,如之奈何?”
青龙道:“世尊可暂止此事,先安诸界,天外灵域,当徐徐图之。”
世尊道:“五界本已不稳,或有崩塌之日,实非安身立命之所,创此灵域,亦是时势使然,若畏难不前,则是前功尽弃,青龙此议不妥。”
朱雀见世尊精神恍惚,知道精力已竭,裂身在即,垂泪道:“世尊,世尊,天地重责在肩,世尊勉力为之,朱雀不才,当勤修天地之术,日后或可补天。”
世尊叹道:“你有此心,我好生欢喜,只可惜元极已殒,其残魂虽被我寄于白莲之中,却不知她何日重生,若能得她陴助,断然不会至此。”
此时灵域动摇,有崩裂之兆,实因此域极广极大,非世尊之力可以维持。然朱雀青龙与三大神执要维护五界根基,不可擅动,千禽千兽,修为不足。终不能协世尊一臂之力。
世尊无奈,遂化身万千,维持灵域不崩,却是左支右拙,勉强维持灵域不裂。
世尊遂知灵域终将无幸,乃发愿道:“我虽创世界,创众生,却不自知,亦不知人,愿将元魂化为千万,散入诸界,千性千情,皆有历练,有朝一日,再来创此灵域。”
青龙亦感泣道:“世尊化身万千,以谁为主?”
世尊道:“我这万千分魂,各具性情,有善有恶,当选那慈悲大德,执念极坚者,为万魂之主,许他日后收分魂,修天道之修,再创灵域。”
朱雀道:“灵域若崩,灵垒如何处之?若置于仙庭,恐为肇祸之源。”
世尊道:“千兽千禽之中,有一独足巨禽,跟随我多年,虽不具大神通,却勤勉忠笃,我于凡界选一不知名之地,让此禽守护灵垒,若有那肯修天道之修者,可将这灵垒相赠。”
世尊言罢,不数日而灵域崩,世尊感叹万千,取灵垒交于独足巨禽,令其于凡界无名谷幽居,守护此宝。此谷设极强之禁制,虽不禁进入,却禁其出,五级灵修者不可出谷,因此世间强力修士,皆不敢入谷。
世尊知其身崩裂在即,乃去莲池之中,于白莲前悼元极仙子,感念元极与自己创世艰辛,仍是前功尽弃,不由滴下泪来。
那莲中残魂和着世尊一滴眼泪,便生出一点星火来。
此星火禀世尊以及元极仙子残魂而生,是为二尊之子,便附着于灵垒之上,随独足巨禽前往凡界无名谷,其后得生,是为真离玄焰。
世尊遂崩,化身万万千千,沉沦诸界。
九龙之变(一)飞升
大厅之中喜气洋洋,人人皆着大红吉服,向厅中升仙椅上的二修叩拜,椅上二修见面前红灿灿一片,也是欢喜,只是二修在人群中略略一探,就沉下脸来,左侧那修士就皱眉道:“怎的不见九珑?”
此声一出,厅外就响起一道雷声,也不知道恰逢天雷降世,还是老祖心中动嗔,惹动了天像。
原来今日是苏氏两位老祖前赴中土点仙台的吉日,苏氏嫡氏弟子皆来朝贺,更有十大仙族诸多亲朋故旧,亦来贺喜。不想两位老祖见了这么多人前来亦不满足,口口声声只叫念着九珑一人。
苏氏当今老祖乃是一对一母同胞的兄弟,二人年龄只差了一岁,却是同年得道,此后你追我赶,修为境界皆是不相上下,更惊人的是,二人只修了七百年,就达成大罗金仙境界,昊天界仙修之士,二人可当得第一。如今同日赶赴中土点仙台飞升,不但苏氏的大喜事,亦是昊天仙修界之福。
两名老祖原是一对兄弟,一名叫苏泰真,一名苏泰玄。苏氏仙谱轮到此辈,以泰字为首,便是泰璇师恭,伐耽惟参。这八个字暗藏五行之属,苏九珑本是恭字辈,但因是女流,不入排行,又见其玲珑机变,遂以九珑名之。
今年那九珑不过十七岁,却生得芙蓉如面玉为肌,灵慧天下无双,又有两项好处,一是抚琴之技冠绝昊天,二是天课神算,乃是天授。只可惜生就凡体,无法修行。
正因怜这九珑寿限短暂,且又如此出挑,苏氏上下自是爱如珍宝一般,尤其是两位老祖,简直是视为心肝。今日逢此吉日,若不见到这曾孙女来贺喜,又岂能甘心。
如今苏泰真皱眉发声,苏泰玄亦是满脸愠色,就将苏氏弟子慌了手脚,忙不迭的传旨下去,要立唤那九珑到庭朝贺。
只是诸弟子不免心中纳罕,九珑平时最是乖巧知礼不过,怎的今日逢此大事,却会缺席?若说是病了,自该早就有人禀报,若说是贪玩来迟,那又怎是九珑的行事?
这其中,苏氏的内府长老苏璇机就冲出大厅,亲自去寻九珑,此事若是怪罪下来,苏璇机身为内府长老,怎样也要担上罪责。
苏府极大,有九庄十八院,庄院之间,往往相隔数里。因此苏璇机行动之际,足带遁风,数里之地,也就是数步罢了。忽觉身子一沉,知道是来到九珑所住的妙韵庄了。
因九珑本是凡躯,所居之地就设了极强的禁制,是为两位老祖亲设,何等厉害,便是苏璇机已是太虚大成境界,也受这禁制所限了。
当下忙忙收了灵息,缓步进得院来,只见三两女侍,正在那里采花扑蝶,见到苏璇机,忙来见礼。苏璇机见诸女侍神情安逸,先放了一层心,知道那九珑定是无恙了,不知是被什么大变故牵绊住了,竟来不及向两位老祖恭贺飞升之喜。
便问道:“九珑何在?”
一名侍女道:“刚才见侍琴捧着琴,侍香端着香炉,就往前面的花园里去了。长老且去那里瞧瞧。”
苏璇机忖:“怎的这个时刻,却要抚琴?”又知那九珑不是不知轻重缓急的,所行之事,必有缘由。可因心中焦急,也不由得有些着恼,急步穿堂过殿,来到花园中,就听到空中飘来铮铮琴音,那琴音入耳之后,心中也就舒缓了许多。
也不敢惊动,再次将脚步放缓,分花拂柳一路走去,见那花园一角,有绿茵如毯,正有一妙龄女子,坐在山石上抚琴,身边两名侍女一位捧着香炉,一位捧着团扇,正凝神听音,面上的神情就随着那琴声起伏,忽而微笑,忽而叹息。
苏璇机没来由的就羡慕起这两名侍女来,九珑的抚琴之技天下无双,可等闲又怎能听到,两名老祖又担心九珑过于劳碌,无论是谁,一概不许来九珑院中邀琴。
苏璇机心中虽有急事,又怎错过这联听九珑妙韵的大好时机,想来九珑再赶去也是迟了,又怎争这一时半刻,也不作声,就立在那里,听九珑抚琴。
然而此次琴声,却与往日不同,就觉得那琴声之中,不时传来惊雷之声,此雷声无端而起,自极远至极近,一道道劈将下来,听得人胆战心惊,也就是那九珑琴技高绝,那琴音虽是轰轰烈烈,却别有一种情致,丝毫不觉得刺耳。
就听那琴声越来越急,先是一道天雷击下,余音不绝之际,另有一道天雷紧接着落下,等第三道雷声乍现之时,第一道雷声遥遥远去,第二道雷声轰鸣正烈。
这琴声苏璇机从没听过,饶他是太虚之士,这琴音入耳,也是心境动摇,觉得那天地之威,着实强横无匹,自己修为再高,也是渺小若尘。
忽听那琴声戛然而止,耳中传来九珑的声音:“璇祖,刚才那琴音之中,共有几道天雷?”
苏璇机笑道:“珑儿是在考较我吗?嘿嘿,这琴音之中,共有八道,一丝儿也不会错的。”
九珑秀眉微皱,喃喃的道:“果然只有八道?这么说来,倒是我误算了。是了,我也忒是多心,那天意怎会如此恐怖。”
苏璇机听到“天意”二字,不由色变,便是以前对九珑宠受之极,此刻也面沉似水,道:“珑儿,你竟敢违背老祖禁令,要用天课神算?”
九珑见苏璇机面色不愉,却不像往日那般柔声相劝,而是轻轻叹息一声,道:“璇祖,此次两位老祖飞升,九珑便想新制一曲,以示庆贺,哪知道琴韵初成,却隐含天雷之音,九珑心中不安,这才擅用天课,以测凶吉,却哪知……”说到这里,轻摇臻首,怔怔的瞧着膝上琴弦。
苏璇机不由动容,忙道:“却是如何?”
九珑以凡人之躯,天授这天课神算,卜吉问凶,百试百灵。这天课神算既是逆天之计,动辄便泄天机,苏氏两位老祖担心天地降劫,自肯让九珑擅用此术,但这次是两位老祖飞升仙庭,事关重大,九珑又怎能不来抚琴测卜,这也是对两位老祖的一片孝敬之心。
而此事既涉两位老祖,苏璇机也不及向九珑问责了,自然先问个明白再说。
九珑勉强一笑,道:“这新制的曲中暗含九道惊雷,我刚才重抚此曲,便将这雷声显现出来,可璇祖却说,只听到八道,如此一来,说不定并非凶兆了。”
苏璇机知道这天课神算奥妙之极,就算九珑说的明白,也是瞠目结舌,忙道:“这少了一道雷声,又是怎样的说法?”
九珑道:“此番前赴升仙台者,非我苏氏老祖二人而已,那姬氏,杨氏老祖以及慕氏老祖,亦与本族同行,如此便是五老同升仙庭,此为昊天界未有之盛事。此事自然是惊天动地,琴声发兆也是当然。若只是八道雷声,倒也是有惊无险,可若是九道,那就凑成九五之数,瞧来是大吉大利,却不知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因此若这琴中有九道雷声,九珑要劝两位老祖,且不可前往中土。”
这番话说的更明白,苏璇机亦是知道略知天数的,急的搓手道:“两位老祖已与另三老约好,怎会擅自改期,便是知道此去为大凶之兆,也是断然不允的。”
九珑道:“只盼是九珑听错了,若只是八道,此行倒也无妨。只恨九珑课算平常,这其中的天道玄机,怎样也算不出来,虽知九五之数必定不妥,可究竟那升仙台上会发生何事,九珑却是一点头绪也没有。”
若是去算寻常事务,九珑这项天课神算自能算的清清楚楚,何时何地发生何事,又有哪一样不似掌上观纹,但此事却涉五位昊天大修飞升仙庭,便已及重大天机了,天课神算说不定就被那天地中的幽微之意掩住了。
苏璇机道:“珑儿,你只管放心,刚才我听的真切,果然只有八道两已。”
忽听一个脆生的童音道:“璇祖,怎的我听的却是九道?”
九龙之变(二)听雷
诸人皆是大喜,循声望去,只见那繁花之中走来一名童子,只有五六年纪,生得粉面朱唇,极是可爱,一对秀目好似灵珠一般,圆圆滚滚,透着七分灵慧,三分狡黠。
苏璇机认得这是九珑府上的花童,名叫令无参,是苏氏远房辅族弟子,三月前随本族老祖来府上问安。此童灵慧惊天,其仙基之强,便是两位老祖见了也是惊叹,只因年岁尚小,无法仙修。
两位老祖爱惜这令无参的人才,便将其留在府中,等到令无参六岁开基,就可做为苏氏的内府弟子了,以外姓而能成为内府弟子,这份荣耀,唯令无参一人而已。
苏璇机是大德之修,怎会计较内外之别,何况这童子既被两位老祖看中,自然有他的道理,便是令无参年幼,也认认真真的道:“无参,你怎的听到九道天雷之声,难道我却不如你?”说着就笑起来。
无参道:“在姐姐抚琴之前,璇祖难道没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合着这道天雷,岂不就是九道?”
此言一出,苏璇机与九珑齐齐色变,那第一道雷声,恰逢老祖不见了珑,心中嗔怒,苏氏弟子只道老祖修成惊天动地之术,心动则雷动,哪知那九雷之兆,却应在这声雷上。
也是这令无参灵慧通透,又兼天真无邪,别人只知从这琴声中辨听雷声,他又怎知琴声之妙,在他听来,恰好就是九道惊雷了。
九珑当即道:“还请璇祖携了我去见两位老祖,如何行止,自要请老祖定夺了。”
苏璇机也知此事非同小可,心中更是焦急异常,若是两位老祖有个三长两短,这苏氏上下,也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子。可是两位老祖就算是信了九珑的天课,那飞升的日子本是定好了的,又约齐了另三家老祖,哪里能够擅改?
可若是想连另三位老祖也劝住了,更是难如登天。
一边揽着九珑,一边就揽着令无参,此子亦是个见证,总要一同面见老祖才好。
急步出了庭院之后,才能驾起遁风,就见苏璇机步底升出两朵莲花来,将九珑与令无参一左一右揽住了,哪消数步,就到了厅前。
苏璇机让二人暂缓入内,急步走进大厅,道:“九珑有要紧事面禀老祖,还请诸位暂退。”
要知道此事既涉天机,那么多一个人知道,九珑的罪过就会多上一分,说不定那天地随时就要降下天劫来,因此苏璇机此刻心中已然是大乱了。
两位老祖相视愕然,又齐齐默默点头,以两位老祖的灵慧,对此事已猜出七八分了,那九珑因何迟误,又因何事来禀,只需略略一想,又怎能猜不出?
刹时诸人皆退,偌大的厅中,就只剩下两位老祖与苏璇机了,苏璇机这才低声道:“珑儿,无参,还不入厅拜见老祖。”
九龙之变(三)拒谏
九珑携着令无参的手,举步入厅,在厅前就跪拜于地,她虽受苏府上下万千之宠,也不能失了礼数,也正因为她宠而不骄,这才更惹人怜爱了。
令无参也极是机灵的,他虽不知这两位老祖是在昊天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却知道那九珑姐姐敬重的人,就一定是自己也要敬重的,否则惹得九珑姐姐生起气来,可不是当耍的事。
苏泰玄与苏泰真见九珑跪拜,又是欢喜,又是心疼,那九珑弱花嫩柳般的身子,却要跪在那硬硬的青石板上,纵是隔着厚毯,怕也是要劳乏的,只是这礼数却不能免去。
等那九珑行罢大礼,二老同时道:“珑儿快起。”
令无参见无人唤他起来,朗声道:“我也跪了,怎的不让我起来,姐姐,他们只疼你。”便撇了小嘴委屈起来。
苏泰玄笑道:“你也起来吧。”
这令无参以凡俗之躯,却能在三月之中,见到两位老祖两次金面,也算是极大的造化了。
令无参这边刚刚站起,九珑便道:“两位老祖,珑儿因故来迟,还请老祖恕罪,只怕珑儿此前起课……”
话只说了一半,那苏泰真就变了颜色,沉声道:“珑儿,此事不可再提。”
苏泰玄亦是长叹一声,道:“珑儿,我知你孝敬,可那天课神算,实为逆天之术,算一次便折一次寿算,好在今日我二人尚未得闻,亦没能因此事改了主意,那天惩也降不到你的身上。”
九珑知道这是两位老祖的关爱之心,心中又是委屈,又是感动,可此次天课为九五之数,那是否极泰来之兆,两位老祖纵是昊天无敌,可又怎能拗得过天意?而两位老祖若是有了半点差错,自己更是不能活了。
可刚才苏泰真己出言令她不可再提,这便是下了法旨了,哪怕九珑再受宠爱,亦不敢违抗的,她立在那里默默无言,心中却是在盘桓,如何才能让两位老祖改了主意。
可自己不过是凡俗之躯,辈份更是低微,也就是受着两位老祖的宠爱罢了,否则便是一无用处,又如何能劝得下两位老祖?
这时苏泰真对苏璇机道“璇机,珑儿既然来拜贺过了,我等也算是了却这桩心事,你速将珑儿与无参送回院中,我等二人这便要与那三老会合了。”
苏泰真法旨既出,就连苏泰玄怕也是解劝不得了,苏璇机忙将九珑与令无参送出大厅,令人送回院中去,自己出了大厅后,心中纵有话想问两位老祖,可未得指示,又怎敢擅入,只好立在厅前。
苏氏家规森严,任何人都不可擅见老祖,除非是老祖传下法旨来,这才敢来晋见,此规一是可免老祖为俗事操心,二来那老祖若有事见你,自然会来传唤。而府中内外之事,又怎能瞒得过两位老祖?绝无因不得面见老祖而耽误大事之说。
片刻之后,苏泰真的传声遥遥传来,可见两位老祖也不知去了多远,传音说的是:“璇机,我知你心中有疑团,那珑儿就算测出此行大凶,可此次共赴中土点仙台,原是与三老约好,又怎能因一小小女子之言出尔反尔?更何况世间之事,虽有天定,亦在人为,若是闻警而止,怎是仙修之士逆天的手段。”
苏璇机知道二老心中明镜一般,此事终究是劝不得了。那九珑劝阻,是她的一片孝心,而二老一意孤行,也是自有道理。
却说九珑回到府中,令无参便道:“姐姐,两位老祖为何不听你的话?”
九珑知道天真烂漫,不知禁忌,若这话听到别人耳中,可不是吓得不行,可九珑胸襟磊落,怎是寻常男子可比,也不在意,莞尔笑道:“两位老祖天大的本事,只有九珑姐妤听他们的话,怎能让他们听姐姐的话?”
令无参道:“姐姐,你休想瞒我,你说的话就是天机,日后一定会应验的,那琴中有八道雷声,再加上先行的一道,就是九道天雷之音,这怎的好兆头,两位老祖既知你的本事,怎的还是不理会?”
九珑叹道:“两位老祖,也有他们的难处?”
令无参道:“就算有难处,也比白白送了性命的好。”
九珑听到此言,心中剧震,喃喃的道:“你说的不错,便有难处,也比送了性命的好,只可惜此事好不玄奥,我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也不知怎样才能说动两位老祖。”
令无参叹道:“既然只有姐姐听他们的话,他们却不听你的话,姐姐纵能知其所以然,只怕也难劝回他们了。”
九珑心中难过之极,此事不仅关乎两位老祖的性命,还连带着另外三位老祖,若果是大凶之兆,一旦应验了,昊天仙修界如何能受得了这个损失?到时百族趁势来攻,昊天界定然是战火连天,又不知有多少仙修之士死于非命。
如此瞧来,此事竟然关乎无数人的性命了。
她心中慢慢下了决心,忖道:“便是牺牲了这条性命,也定要劝回五位老祖才是。”
然而那五位老祖何等身份,自己一条凡人的性命,却又值得几何?就算自己身死,两位老祖的心境已是太上忘情,纵是哀痛,也只是一瞬罢了。
这样想来,当真就是无计可施。一时间心痛如割,身子摇摇晃晃,令无参急忙扶住她,连声叫道:“姐姐,可莫要急坏了。”见九珑脸色苍白如纸,心中好不着急,泪水就扑簌簌落将下来。
九珑勉强笑道:“无参,姐姐无事,你且去花园玩耍,姐姐定有法子,弄清此事真相,到时才让你知道姐姐的本事。”
令无参怎放心就此离去,可又知自己年纪太小,哪里能帮得上忙,便点了点头,离了九珑来到花园之中。也不敢离去多远,就站在楼下等候,心中道:“姐姐,我此刻没本事助你,等半年我习修仙修之士,定要发奋努力,可时便可帮你了。”
楼上的九珑此时怔怔的瞧着桌上瑶琴,瞧了良久,缓缓的伸出手指去,将那琴弦紧紧按住了,顺着那琴弦用力一抹,那琴弦本就纤细,九珑的手指更是娇嫩,怎经得这样用力抹来,立时就割破雪肌,鲜血点点滴滴,落在琴上桌上。
九龙之变(四)血筹
九珑既非仙躯,又是娇柔女子,这手指割了寸长的一线,怎能禁得住痛,却强行忍住了,就趁着指血长流之际,在桌子指指点点,瞧来像是画符,细瞧又不太像。
原来九珑这次起的叫做血课,实为天课神算之中,最精最准之课法,先前用琴声卜算,只能瞧个大概,着实测不透天机,唯有这血课之法,才能算得明白。
此时那桌上横一道,竖一道皆是血痕,此为血筹,共为三十六道。
等这血筹画毕,指上鲜血犹未凝结,九珑不禁叹道:“此事果然非同小可。”
就任由那指上鲜血滴到桌面上,与三十六道血筹混为一处。
那天课神算步步皆是天机,稍有疏漏就会谬之千里了,九珑血筹画毕而指血不凝,分明也是天意示兆,九珑又怎会不明白。
那指上的残血,一共滴了九滴,就再也滴不出来了,九珑瞧瞧血筹,又瞧着那九滴鲜血的方位,脸上突的变了颜色,口中“嘤咛”一声,向后便倒。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听到耳边有人低声泣道:“姐姐,姐姐,你快点醒来啊。”正是令无参的声音。
九珑心中道:“这孩子与我倒有几分机缘。”
九珑六岁便会起课,八岁时已是大成,当时就算了自身命运,便发现自己一生孤独,除了家人之外,外人对自己唯有敬之畏之,却无一丝爱意。
八岁时尚是懵懂,等九珑到了及笈之年,又经历诸多事情,才知道果被算中,那昊天界的男子见了九珑,无不视为仙人一般,虽有求偶之心,却只是为本族命运计,而对九珑之心,也唯有敬畏罢了,怎有一丝男女之情。
这世间男子,皆爱美色的,便是仙修之士也未能免俗,可是见过九珑的男子,偏偏一个也不生此念,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