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劫修传-第6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趁着冲玄之际,原承天将那龙目取出,道:“虽不曾达成禁重天,若能早修此宝,必有好处。”
就见双目之中,生出华光两道,射在那龙目之上,此宝虽是强横之极,又怎承受得世尊妙法,那龙目遂被世尊炼化,就汇于世尊肉身之中,于是脑后那道六宝修成的光华便冲开天灵,直达无尽虚空之中。
这龙目原承天得来以久,但因境界不足,始终难以收纳,如今一收而得,脑后七灵珠已近大成了。
而得龙目之助,原承天体内真玄如海,只管向禁重天境界进发,却见体内洞察一物,好似千山万岳,其大无极,此为禁重山,不破此山,难以达成禁重天境界。
常人修行,见到此山只好止步,若是强行突破,必遭天地毁灭,只因突破此山,便是世尊修为,那天地又能容得几个世尊?
原承天瞧见此山,心中不喜不忧。万千道路,走到此刻,方见此山,又怎能不喜。但此山浑圆无极,其大无比,又该如何突破?难怪天罗尊者与阿神陀动辄修行万年,才能突破此境,自己却要瞬间冲极,其难度可知。
那世尊不急于冲击此山,再取太乙真童在手,口中道:“天地,我原承天冲击禁重山,心中只为苍生,唯盼天地苍生,替我加持,今纳世尊万千分魂,助我冲玄,承天若有负苍生,天诛地灭。”
那太乙真童见原承天念罢,心中惶恐,转身便逃,却怎能逃得掉?原承天身周已生出一道浑圆来,就将太乙真童罩在其中。
那太乙真童目露凶光,口中诵诀千万,要与原承天斗法,原承天也不理会,口中道:“老猿说你凶顽成性,此刻瞧来,果然如此。那世尊分魂之中,固然善大于恶,但便是一丝恶念,也要误苍生不少,又怎能容你?”
原承天本已斩善恶之念,心中唯有大慈悲,既知灭了此童,便可修得混元金身,突破禁重天境界,又怎会犹豫?目中再发华光两道,那太乙真童大呼一声,其身化为一珠,是为世尊魂珠。
此魂珠一现,原承天脑后华光顿时响应,原承天笑道:“原来魂珠也与我七灵珠有缘,自身恶念自当自家消解。”
玉灵道:“视这魂珠极恶,世尊吸而纳之,是否有恙?”
原承天道:“玉灵,你所不知,这世间大能,心中皆生善恶二心,善者存于心,恶者散之于天下,沉沦于九渊,那九渊遂为天地恶息之地,大帝虽发愿拯九渊异兽异禽,超脱苦海,却又怎能办得到?如今既纳此珠,方悟天地妙法。”
玉灵道:“此法何来?”
原承天道:“那自家作的恶,自该自家收拾。怎能尽数沉沦于九渊,世人恶心无时不息,九渊终有承载不得的时候,今纳此珠,乃是以心中清气化这魂珠恶息,善恶原是一线,其间并无分别。”
玉灵又道:“世尊高明,只是世尊修得是仙修之术,那纳魂珠乃用者,却是鬼修手段,世尊亦可行得吗?”
原承天笑道:“若修混元金身,何功不可修,何物不可纳。如今虽不能尽修七珠,但天地尚不能尽善尽美,又何必求全。”
遂将这魂珠收于脑后,脑后光芒又是不同。原承天原来修成紫微,青毫,金锃三大神光,但皆是元极所赐,如今修成这第四道神光,方是世尊自家绝学。
玉灵见原承天脑后这道光华沛莫能御,犹在三大神光之上,便道:“世尊,这神光唤作何名?”
原承天道:“此光自太乙真童修来,便叫太乙神光。”
玉灵又道:“此术威能如何?”
原承天道:“随心所欲,不可测度。”
玉灵听到世尊这般说,不由得心中欢喜,那天罗尊者炼制五偶,尽窥世尊所学,是为大敌,天罗五行阵法更是世间第一,如今原承天修成太乙神光,却非金银二偶可修,便是多出这一项神通来,天罗尊者已不足畏了。
原承天既斩三尸,又修成太乙神光,这才一心一意,向那禁重山进发。
但太乙神光虽强,只是肉身神通,却破不得体内禁重山。
那原承天也不着急,小我神识坐于禁重山下,心中寻思破山之策。
自己已斩三尸,太上忘情,视苍生万物如刍狗,却又是哪里出了差错,仍突破这禁重山不得?
就在原承天苦苦思索之际,九龙海外来了一修。
此修生得碧眼长须,满面憔悴,神情焦急,来到九龙海外,向前一望,只见海外五气云集,大能如林,心中只叫了个苦。
便在这时,身后又有人唤道:“三非,三非,你怎地才来?”
那修士急忙回头,身后来了一男一女两位修士,正是玄和与素蔑贞。这修士急忙揖手道:“禅师,仙子,你等亦是从凡界赶来?”
素蔑贞笑道:“我等受九珑指点,这才跨界破域,来到仙庭,只是这一路行来,好不辛苦。听闻世尊冲玄,我等岂能不来,然而瞧这情景,却是迟了。”
李三非叹道:“我也是因凡界之事极多,便来的迟了,如今世尊清修之地,已聚大能无数,怎能见得到师尊?”
素蔑贞道:“别人进不得,你是世尊大弟子,怎能进不去?”
玄和摇头笑道:“便是大弟子,此刻也进去不得。那世尊既证玄极道果,唯以苍生为念,便于师徒情份上福缘浅薄了。”
素蔑贞怒道:“这是怎样的说法,难道你是说世尊无情吗?”
玄和道:“不是无情,乃是太上忘情,这其中分别,你需理得明白。”
素蔑贞道:“不纳三非,便是无情,我管他是当初的原承天,还是当今的世尊,若是无情无义,我素蔑贞第一个不饶他。”
却说世尊虽在九龙海中冲玄,慧目却能洞见天地,自然瞧见了李三非与玄和等人。
世尊忽地明白过来,笑道:“原来我冲玄不成,却是这个缘故。”
用手一指,那禁重山已生裂纹无数,千山万岳,遂化了个落石缤纷。
第1986章太上忘情方登极
原承天既见玄和李三非,方悟自己自家因果。
原来那太上忘情,绝非无情,而是不以情为执,不受七情滞粘,如此方入超然之境。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此之谓忘情。
今日自己冲玄登极,当初有缘之士皆来朝拜,却唯独少了玄和李三非。
原承天今日要突破禁重山,哪里能像天罗尊者与阿神陀那般,有万年岁月可用,唯有动用禅修手段,一朝顿悟,方能明心见性,毁山登极。
但若用禅修手段,需得追本溯源,自己所修禅修之道,因遇玄和而结机缘,因一尘而开悟,因无嗔而入室,其后方得五越印证。
因此那玄和其实便是原承天禅修的引路人了。自己斩断七情,唯忘了玄和,岂不是失了根本?若是记不得,又怎能忘得了?故而这三尸斩的不甚干净了。
而李三非乃原承天大弟子,只因向来替其传道天下,师徒极少相会,而师徒之情,却是五伦之一,那修士若失了伦常,便是连最亲厚的亲人也顾及不得了,又怎能惠及世人?
可见那太上忘情,其实便是多情,乃是由亲朋而推及他人,视万物苍生为亲朋故友,这才能尽心竭力,遍惠苍生。若一人绝义亲朋,而求遍惠苍生,岂不是缘木求鱼,贻笑天下?
世尊冲玄之时,既然忘却玄和李三非,便是忘了根本,断了伦常,难怪那禁重山千山万岳,岿然不动。
此刻原承天既知已非,心中立时了然,于是随手指去,那禁重山就轰然崩塌,自此世尊了如遗恨,已登禁重天境界。
玉灵不知原承天体内灵台情景,唯见到原承天神情越发安详,真个儿是物我两忘,而瞧其面容,则是愈加慈和,所谓悲天悯人,莫此为甚。
玉灵这才知原承天已冲玄登极,只因禁重天乃是仙修至上境界,虽冲此境,天地亦是不知,故而无从应和,毕竟此境之妙,为世尊独享。就此不受天地索缚,凡事任凭心意而为,天地自是黯然。
但原承天背后四大神光,此刻却已光照天地,又怎是九龙海可以容纳,九龙海外诸修见此,无不齐声赞叹。身不由已,就拜将下去。
李三非见这神光,知道世尊终是大成,一时间百感交集,口中叫道:“师尊。”已是泪流满面了。
他身为原承天大弟子,却因师尊心怀天下,着实是聚少离多,等闲师徒所享受的天伦之乐,自己实不曾承受许多。虽是如此,李三非感师尊提携之德,喜师尊境界大成,那心中的欢喜,自是比他人犹胜百倍。
唯有素蔑贞刚才虽和玄和赌气,此刻见到原承天境界大成,自然亦是欢喜,急忙提起李三非道:“你便是要拜,也该拜在承天座下,在这里拜给谁看?”
便与李三非向前闯去。
那九龙海外修士怎容二人入内,纷纷叫嚷道:“哪里来的散修,竟敢乱闯?”
也难怪诸修小心,那原承天冲玄登极之后,便是天罗尊者最大的对头,苍穹新域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早就势不两立,只因有世尊压着,就连玄灵天尊也不敢置词罢了。
素蔑贞与李三非皆是生面孔,诸修如何不警惕?
素蔑贞恼道:“你当我是谁,也敢拦我,那原世尊便修成天道,也得唤我一声前辈,叫我一声姨娘。我身边这位,更是师尊大弟子李三非,你等需得晓事?”
诸修听她口气极大,又不敢拦,可诸修怎知原承天凡界之事,原世尊哪来的姨娘?哪里来的弟子?
正在吵嚷,白虎已至,不由分说便分开人众,引着素蔑贞与李三非入海,玄和因行得慢的,就被白虎请上背上,那白虎亲自负着玄和,直往九龙海中去。
这情景瞧着诸修目瞪口呆,那白虎何等身份,便是世尊也要礼让三分的,哪知竟来负着一名无名修士直入九龙海。
既有白虎引路,谁敢拦阻,三修风光无限,便进入九龙海中。
那素蔑贞入得海中来,打眼一瞧,只见海中蓬莱岛上,原承天高坐云端,面目慈和,与当年初见时少年模样相比,仍有七八分相似。
素蔑贞本来是一团欢喜,被白虎引进海中,受诸修侧目,更是心中骄傲之极,此刻见着原承天模样,忽觉得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就在那里大哭起来。
玄和道:“你在凡界,天天念着世尊,怎地今日见到了,却又哭将起来?”
素蔑贞大哭道:“玄和,你懂得什么,我欢喜便是要哭,哭便是欢喜,我今日见到他,想到当年种种,怎能不是百感交集。他当时小小的年纪,却立志要拯救苍生,谁人肯信,谁人不笑,如今真个儿被他办到了,你说我是否该欢喜?”
玄和道:“是,是,是。”
世尊此刻睁开眼来,见到白虎负着玄和,领着李三非素蔑贞而来,心中暗暗点头道:“白虎神君,毕竟跟随我最久,知我心意。”
那世尊便下了云端,亲手来扶玄和素蔑贞,李三非早就拜伏于地了。
玄和以手加额道:“世尊冲玄登极,万千之喜。”
世尊道:“若无玄和引路,我终难一窥禅修之门。”
素蔑贞又是喜来又是泣,道:“难得你不忘玄和,玄和说你是什么头上忘情,其实你仍是记得的。”
世尊知道素蔑贞性情,那是七情皆具,也难以分说玄妙,道:“便是忘了天下人,不敢忘玄和与前辈。”
素蔑贞道:“这才是道理,哪有成了大道,反倒忘却故交旧谊的,人若是忘了本,哪里存得慈悲之心。”
世尊含笑道:“前辈一言,道破修行玄机。”
转过头来,抚着李三非头顶,道:“三非,这些年来,也苦了你。”
李三非千辛万苦亦是不萦于怀,唯得了世尊此言嘉许,方感到这些年来着实不易,却不敢大放悲声,仍无言流泣罢了。
世尊知道李三非心中委屈,便道:“那随我的侍从,皆成道果,唯独三非因传我大道,在凡界耽搁最久,此功不可忘,便授你传功真君之职,务将我道发扬广大。”
李三非喜极,急忙再拜,道:“三非接旨,定当竭尽全力,承继师尊大道。”
此言说罢,就见李三非目中紫光迸现,直射出万丈去。
原来原承天抚顶之时,已传李三非紫微神功,那紫微神功最能惠及苍生,李三非于凡界一心传道,光大原流,终有这结果。
原承天见李三非修成紫微神光,心中亦是欢喜,道:“雷部紫微正御风宗逊,早就向我坦露心迹,一旦天下已定,不肯再担职司,只肯逍遥,我因一直不得其人,也难应承他,如今三非既修紫微神光,可担当雷部紫微正御一职。”
玄和素蔑贞听了,皆替李三非欢喜。方知那李三非生就一对碧目,相貌与众不同,原来却是这个因果。
世尊又转向玄和道:“苍穹既建,我欲立仙禅二门,仙修之士,自世尊以下,立四神,十大天尊,三百六十真君,分管天下诸事,如今虽难以凑得齐全,只好他日于苍穹界中再择良才。那禅门之士,则行监督之职,若诸多真君擅权枉法,自有禅门高士指证施罚,是以禅门之中别立职司,其至高者为佛,其次菩萨,再其次罗汉,其下再论。”
玄和道:“世尊法则完全,苍生必感大德。”
世尊道:“玄和,你虽无大境界,却具佛心,沉沦凡界不知其苦,心中自在,处处桃园。你与那无嗔,元寂,枯木,灵幽,皆可暂居菩萨位,得他日修成道果,是为印证。”
因世尊开了口,其后便开佛门,又因佛仙虽是殊路同归,终有区别,便将那佛门道果,唤作菩提。
玄和虽得世尊册封,仍是不喜不悲,揖手道:“只怕难承此责。”
就喜得素蔑贞叫道:“怎地承不得?你若不是为了护我,早就飞升昊天,再转仙庭,又何需瞧着身边诸修,个个修成好结果?玄和,却是我误了你。”说到这里,眼圈一红,又要落泪。
玄和笑道:“蔑贞说哪里话来,我若连你也度不得,怎能度得他人,可证我着实无有慧根。”
素蔑贞哪里肯被玄和说服,叫道:“我修的是七情心法,与天道违逆,哪里能修成大道,就是我误了你,再也不必说了。”
世尊见二人仍是争吵不休,不由笑道:“素前辈,便修七情心法,亦是可证大道的。”
世尊用手一指,指端太乙神光便出,此光随心所欲,无所不能,便令素蔑贞明悟七情关节。原来那素蔑贞最是多情,痴情,却难忘情,得世尊指点,他日亦修成大道。便随玄和同入佛门,得证菩提。只是那素蔑贞便入佛门,七情犹在,原是世尊替她开了方便之门,世人因蔑贞多情,便称之为七情菩萨。最是急公好义,世人受惠极多。
玉灵虽见玄和等人受世尊分封,但玉灵之性,其心若水,不受尘缘。便道:“世尊,我有一惑,还盼世尊开解。”
世尊道:“玉灵心中有惑,则众生执迷,还请玉灵详述。”
玉灵道:“世尊,你瞧那天罗尊者,阿神陀,亦斩却三尸,修禁重天境界,为何仍难抛却欲念,唯我独尊。”
第1987章靡不有初鲜有终
原承天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修大道固难,守道更难。既升禁重天境界,连天地也管不得你,若不能时时警惕,怎能不使道心蒙尘?那天罗尊者扶持阿神陀时,未必就不存好心,亦是盼着阿神陀创建新域,力拯苍生。只是瞧着那阿神陀一呼百应,拜者如云,道心就此生嗔,也是当然。”
“那阿神陀苦修大道,创建新域之时,心中难道没有苍生?只因大权在手,便免不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却将那初心抛之脑后了。”
“无寂亦曾斩却三尸,修成道果,却因急于求成,道心不坚,心知其后必被邪祟缠身,这才狠心赴死,也免得日后为祸,污了自家清名。那无寂修此大道前,已存死志了。”
“又有那凡界的无数帝王,初时亦是天下归心,与士卒同甘共苦,天地亦赞其贤德,然而既登大位,富贵无极,却又免不得做出鸟尽弓藏之事来。”
“便是那创世世尊所创五界,到头来亦是免不得崩塌无救,由此可见守道极难。”
“承天既修天道,得了这许多警戒,这才不修天慈道果,只修玄极,也是盼着以那苍生民心做个约束,也好时时警惕,三省吾身。便是如此,千万年之后,承天何去何从,亦是难测,因此承天立志不收世尊分魂,他日承天若改了初心,倒行逆施,自有那苍生降我修为,自有那有德大能斩我肉身。”
诸修听到这里,无不连声赞叹,玄和道:“世间万事或藏劫,人性百变须静修,我修道之人,竟是一刻也不能松懈的,这世间哪里有一劳永逸的好事,玄和今日聆听世尊教诲,必定永铭于心。”
原承天道:“承天今日突破禁重天境界,一心只为苍生,他日若承天一意孤行,倒行逆施,玄和,素前辈,你等莫论前情,只管来责我!”
玄和与素蔑贞齐声应道:“自该如此。”
那原承天心中牵挂苍穹,也不聚众庆贺,也不去辞别诸修,用手一指,脚下青云升出,白莲缠身,又有一座小鼎放五色光华悬于空中,这才纵身一跃,来到无尽虚空之中,苍穹界外,就此施展造化神通,扩建苍穹。
那去不得虚空的,只好仰天怅望罢了,那能去得苍穹的大能修士,见世尊动身,急忙忙亦施展遁风,来替世尊护法。
就见世尊立在虚空之中,向脚下苍穹界一指,道:“此界终要纳尽五界苍生,庇护无数生灵,今日造化,只盼为万世之基。”
那苍穹界缓缓转动,便生出七彩光芒,无数祥云,只因此界中已有生灵无数,原承天便改建此域,也不敢骤施神通,因此那苍穹唯日增千里罢了。
世尊乃将苍穹分为三界,那青云之上,是为仙界,大罗金仙境界,方能登天入界,永纳仙福,青云之下,厚土之上,是为众生界,那众生界又被一分为二,是为凡域魔域,二域之间,以无边汪洋分隔,遂使魔域凡域各自两安,不得混杂。
而厚土之下,乃设冥界,生灵寿限若尽,便化元魂,于那冥界暂止,但性灵元魂要受那冥王盘查,有德者复生为人,无德者打入畜道,务必使人人有向上之心,不敢有无义之举。
又设十八层炼狱,以警世间无德无义之士,那狱中自有百般手段,令人生不如死,其刑虽重,其心却慈,便是严刑峻法,亦是教化之道。
世尊改建苍穹,非止一日,且耗力实多,但此举是为苍生前途着想,自然得万众拥才,世尊法力若尽,片刻复生,是为无穷无尽。
那护法诸修见了世尊这般神通,谁不艳羡感叹。
只是随着那苍穹日扩千里,诸修也瞧出一个极大的缺陷来。
原来那日神宁思妙虽修大道,化太阳照耀苍穹,终因这太阳乃是旧制,宁思妙虽得大帝指点,修为一日千里,也比不上苍穹扩建,这轮明日已然显得小了。
就见那苍穹之中,已是冰天雪地,界中修士虽是不畏冰雪,但那百亿魔众,修为却是良莠不齐,已有那境界低微者抵受不住了。
原承天不得不止了造化神通,心中忖道:“日神法力有限,为之奈何?此域终不能无限扩大,唯得日神修行有成,方能再行造化。”
火凰见到苍穹之中冰天雪地,日神法力有限,便道:“世尊,若使苍穹生暖,苍生无冻寒之虞,或可于界中遍布地火,自内而外,是以化冰雪。”
原承天道:“神君之言有理,好在这苍穹浑圆如球,那球内或可燃起无尽地火,唯盼神君施法。”
若论世尊修为,五行造化,随心而成,但创世之功,岂能一人独享,便令火凰亦参予其中,那火凰若成了创域的功臣,自然视苍生为子民。
火凰也不推辞,便以一道凤火,注入苍穹界中,于是苍穹内,便有无尽地火,自内而外,以化寒冰。
朱雀在旁边见了,怎肯让火凰独占其功,亦向原承天请旨,世尊允诺,那朱雀亦以一道太一神火,注进苍穹界中。
两大神君在世尊面前不敢争执,就由火凰替那魔域加持,朱雀替凡界用火。
苍穹界既得了两大神火,自然地气温暖,寒冰遂化,界中生出无数江河湖海来,那江河之水浇灌大地,遂生五谷草木,界中凡俗百姓,蒙昧兽禽,此后便无饥馑之苦。
然而那地火虽好,若是太强,便是赤地千里,若是太弱,则是化不得冰天雪地,又见那无尽热力散之于天空,竟是难以维持了。
两大神君见此,不由暗暗生忧,地火虽好,却好比生了两个火炉,却是要时时扇风添火的,若是不然,那地火终究黯淡下去。
这时青龙上前道:“世尊,两处地火虽好,但那热力终究要散之于虚空,青龙愿设强大界力,一来使天地相隔,二来亦可保住地火,不受两大神君徒劳无功。”
世尊笑道:“此刻正用着你。”
那青龙领了法旨,这才施展偌大神通,于天地之间,设极强界力,那界力一生,苍穹好似多了道透明的外壳,地火便是黯淡了,其热力仍被锁进苍穹,不至于散之虚空。
再瞧那界力划分天地,非大罗金仙不得飞升仙界,亦可使仙凡二界,秩序井然。
青龙设界力已毕,便对原承天道:“闻世尊要设仙佛二门,自世尊以下,立四神,十大天尊,三百六十真君,分管天下诸事。如今那仙庭却归了新域,二十八域主君与无数神将,亦尽被天罗揽了去,我苍穹却是无人照应了。”
原承天道:“我这苍穹诸多职司,自该宁缺勿滥,苍穹之中,既有无数苍生,又何必舍近求远?苍穹仙界诸多职司,自该由界中得道之士充当才是。”
青龙道:“感闻世尊教化飞升之法。”
原承天道:“那世间神通,不能学得容易了,若是容易,仙界之中,尽是滥竽充数之人,且那无德者若是修成大神通,定然是贻祸无穷,因此我这苍穹法度,与往日不同。”
诸修皆道:“愿闻。”
原承天道:“苍穹仙修之术,乃设九经百典三千谱百万法诀,那世人若想飞升仙界,非得修成三经九典千谱万诀,方可印证大罗金仙,飞升仙庭。”
诸修面面相觑,心中暗道:“这法度可是严苛了些,但唯有如此,那仙修之士,方能德才兼备,以充仙界职司。”
青龙道:“却不知九经系出何处?”
原承天道:“九经者,为紫罗心经,无界真经,四斫经,龙诀经,太一经,凤篆经,元极天慧经,至妙禅经。”
青龙道:“此为八经,尚缺一经。”
原承天笑道:“我算那苍穹界中,万年之后,必是昌盛无极,大能辈出。推陈出新,不可测度,唯留一经,以待后日大德大能。”
青龙道:“如此甚妙,我等虽是仙修先行,未必尽知天地玄机,且天地之道千变万化,必然是古不如今,世尊设此空缺,以待大能,也免得后人说我等占了先机,不留活路了。”
原承天点头道:“青龙之言,甚合我心。”
火凰道:“不知那百典三千谱百万法诀又是何出。”
原承天道:“九经玄妙无极,包罗万有,但那也只是天地法则总纲罢了,若修九经,仍需从细微处着手,那苍穹仙修之士,先从百万法诀修起,再依各人性情机缘,再修三千谱。三千谱又怎能尽数修成?不过各择所长而修,务使诸修所学千变万化,各具其能。”
“三千谱中若能修得百八十谱,再修百典,其后方修九经,如此便可洞窥览天地玄机,修成大罗金仙,方有资格来我仙界担责。”
火凰道:“若是这般算来,那苍穹中的大罗金仙修之极难,同级修士,可是胜过我等修为了。”
原承天道:“若是修仙修得易了,谁会珍惜这仙修前途?若有那包藏祸心者轻易修成大道,便是苍生之苦,唯有设这重重障碍,方能考验道心。”
诸修围着世尊论道,正听得感慨,忽见世尊紧皱双眉,叹道“大劫将至,我五界苍生,不知谁人沦丧,谁人得生。”
诸修听到此言,齐齐色变,知道五界崩塌已然开始了。
第1988章齐施神通拯众生
诸修原以为这五界总还能支撑数年,哪知今日便已开始崩塌,幸好苍穹界已扩界百万里,总可容得四界苍生,而魔界百亿生灵已尽数移进界内,冥界诸般法器元魂也在苍穹中安置妥当,如今就只剩下昊天凡界两处生灵了。
原承天肃容道:“五界自今日而崩,却不知何时会完全崩解,我等修士,修诸般神通何用?修行万载,用在一时,诸修若想有个好结果,只在当下。”
诸修轰然领旨,便去两界拯救苍生。
就见那五界之崩,乃从冥界始,先是冥界近九渊一角首先崩塌,偌大个冥界就此生出赤痕无数,其后依次崩塌,再无可解了。
原承天见身边诸修尽去两界救人,便动身去冥界探查,路过凡界处,只见从凡界之中飞出巨船数只,各载千万凡俗百姓,原承天遥遥望去,那巨船船首上立着一人,正是洪峰。
在苍穹与凡界之间,早被龙族铺下数百条灵路,巨船飞出凡界之后,就沿着那灵路缓缓向苍穹飞去。
原承天心念一动,便来到舟前,洪峰瞧见原承天冠鼎踏云,飘然而来,心中大喜,急忙在船首跪拜道:“世尊冲玄登极,洪峰因身有要务,不及亲去道贺,只盼世尊恕罪。”
那飞舟上设有禁制,以便与虚空隔绝,否则舟上空气散尽,满船百姓定然无存。也就是原承天神通广大,这才现身让洪峰隔着禁制瞧见自身,船上其他修士百姓,又怎能看得到禁制外面去。
原承天将头一点,道:“你心系万民,便是为着我了,那凡界崩塌尚有时日,但也是去日无多,如今凡界之中,又有几只舟船,每次能载动几人?”
洪峰道:“我凡界修士,奉元极仙子法旨,早就多造舟船,炼制空间法宝,只恨凡界材质有限,只造得千只飞舟,万件法宝,每舟载人不一,或千数,或万数,空间法宝亦是如此。这般算来,一只飞舟上,至少也是十万生灵。”
那凡界生灵,便是凡俗百姓,便是百亿之多,再加上无数兽禽,真是难以计数了。原承天心中虽是恨飞舟载得人少,但凡界修士已然竭尽全力,怎能苛责。
便道:“我仙庭大能,已然尽数出动,定要使两界生灵,安然迁进苍穹。如今你还等有何要求,只管道来。”
洪锋道:“这空中灵路无数,却不知哪条通向苍穹,哪条通向诸界,若是万一走错了路,自家殒落虚空也就罢了,却不是误了千万苍生性命?还请世尊施法,指明道路。”
原承天瞧那灵路,原来只是一条纤细的长线罢了,境界不足者怎能分辩得清,且空中灵路多条,交织于一处,若是不知路径者,着实难辩了。
不过这灵路虽细,却有强大灵力,飞舟上的修士得了这灵气,就可在虚空之中遁行了。
但原承天却知在无尽虚空之中,法力易散,维持极难,便是这纤细之极的灵路,已耗尽龙族心血,亦不能就此指责龙族不肯尽心。
原承天在这灵路标识倒也不难,就怕这灵路随时散去,便是标识也是无用了。
有见于此,原承天便向苍穹诸修传讯,令界中修士踏着灵路而来,专为两界飞舟指路,此旨一出,苍穹界中修士轰然响应,无论是魔界大能,还是仙修高士,已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