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劫修传-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承天也不着急,反倒神色更缓,温言道:“如此说来,禅师定是认为,那生灵既诞于世,前程便定,无法更改了?”
枯木禅师面色不屑,冷笑道:“世尊造人,既有玉泥沙土之别,而观诸界万物,则禽兽魔仙有类,虽说天地注定,事在人为,又怎能跳出那大圈子去?你若是那禽兽鸟鱼,怎能修成人身?你若是那魔修鬼修,又怎能得睹天道之修,凡此种种,一目了然,又何须一辩。”
原承天心中道:“世尊当年创世,固有所偏,亦有缺失,然天地造化之德,世人果然知之甚少,连枯木禅师亦是如此,又何况是芸芸众生。索苏伦所行之者,不得仙庭允可者,也正承此敝了。”
若是原承天不曾饮过仙庭莲池之水,对枯木禅师此问,着实不知如何回答,如今既饮莲池之水,启往日玄承,开无上明悟,焉能不知世尊创世苦心?唯恨天地玄机世人不知,且妙韵十音缺了二律,遂使天地顿失教化,世人蒙昧其中。
他缓缓言道:“昔日我与凡界遇着玄武,乃是一名凡人盲女,怎能修行?若是天地之心就如枯木禅师所言那般,玄武如何能够现世?其后玄武遇着在下,得阴骛仙根,终于转世重生,再修仙道,遂不曾误了玄武重生。”
枯木禅师哈哈大笑道:“大修以玄武为例,岂不是更证大修之言为非,玄武本为仙庭神兽,就算历劫百回,最终仍归于仙庭罢了,那阴骛仙根的出现,不过是天地的巧思罢了。可见那生灵生来如何,便是如何,又有何疑?”
原承天道:“又有七昙禅师者……”
一提到七昙禅师的名字,枯木禅师哑口无言,诸多禅师皆是面面相觑,只因那七昙禅师,本是凡界一名修士罢了,于仙庭实无根基,却因着苦修,最终得证道果,为仙庭十二神执之一。
那七昙禅师绝非世尊所造玉人之一,更非弟子,甚至连世尊之面也不曾亲见,又如何位至仙庭。但有七昙禅师一人,就可知天地造化万灵,并非早定归属了。
三定禅师见枯木禅师神色讪讪,不便申辩,便笑道:“七昙禅师自然是特例了,不在此议之中。”
原承天道:“仙庭神执十二,便有一人来自凡界,且绝无根底,禅师何云此事为特例?且苏氏先祖,亦不过是昊天仙修之士,如今亦得神执之位,莫非苏氏先祖,亦是特例不成?”
诸禅师被原承天这两番话说来,自是无可辩驳了,便因着这两件事,两位大能大德,就令枯木禅师天地注定之论毫无立足之地,想那神执之位,何其艰难,若神执之位,那无来历者亦可得到,又何况其他?
由此瞧来,那本我为魔也好,为凡也罢,只需勤加修行,终有一日可得绝大成就。
原承天道:“道者,不过是天地初心,既为本我,天地诞自混沌,混沌者,亦本我也,在下所创之法,最终归于本我,又何谬之有?更何况这其中还有个万法归一之境,但能得窥得此境者,又怎能不洗心革面,化恶为善?诸位禅师群议汹汹,皆以为不可,以在下瞧之,未免失察。”
一席话说的诸修皆在缓缓点头,五越禅师则道:“听闻大修一言,解我心中迷惑,五越参禅千年,竟不能明悟天地初心所指,甚为愧惭。但请大修说法,以开我等灵慧。”
原承天也不谦逊,便道:“世尊创世,固然是缺失甚多,遂使五界有崩塌之危,天外灵域终究难立,究其原由,便在于失之教化。那天地亿万生灵,各依本性而修,不知天地,不知敬畏。杀心布于四海,私欲修之不去。”
“且瞧这天地法则,更有诸多漏洞,强者恒强,不受天地约束,纵然惹了煞气,也可一洗了之,试问诸修心中怎有忌惮?既无忌惮,便无敬畏之心,自然纵性而为,昊天乱局,就此而生。”
“那世间善法,自该是人人皆有出路,若有不公,便是区区喽蚁之音,也该上达天听。如今魔界亿万之众,不得轮回,不得道果,一日为魔,终身被世人所忌,试问魔界诸修,怎能不来与世人寻事,以逞胸中苦闷?”
“再瞧这仙修诸法,或借灵丹妙药以铸其身,或借天材地宝方有尺寸进益,如此仙修之法,不过教给世人一个‘弱肉强食’的道理罢了,若你斩断七情,不与人争,反倒落了个被人所杀的境界,良善者被人所欺,奸诈者反达坦途,这般教化,可不是苦杀了万年生灵。”
“又有这禅修之道,虽有不取外道之善法,内藏教化之功,却因入门极难,世人仰望而不得。有善法而难行于世,固然是天地法则之失,又何尝不是诸位禅师之失。”
原承天说到此处时,诸禅师皆是内愧之极,怎敢以一言来辩。
如此足足辩了十日,在座禅修之士言辞已尽,而原承天则是绰绰有余。而这十日问难,原承天亦得获益无穷,借着诸修所言,回忆起世尊玄承的点点滴滴,十日之前的原承天,与十日之后的原承天,已绝非一人矣。
等到那奇山堂中渐渐沉寂下来,就见那诸修面上,人人皆露出狂喜之色,原承天至此也算是松了口气,自己这套新法经诸多禅师十日问难,已被证明大有可为,也不枉自己多年心血。
等诸修沉默良久之后,五越禅师强抑激动之心,沉声道:“大修,以这十日问难瞧来,此法十年之后,必有小成,百年之后,当可公推于众,大修此举,一改仙修法则,受益者无穷无尽,五越替天下苍生,向大修一拜。”
说到这里,五越禅师长身而起,郑重整衣拂袖,就向那原承天深深一揖,慌得原承天急忙立起还礼。
枯木禅师在这十日之中,对原承天诘问最多,言辞最为激烈,如今则是五体投体,缓缓言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大修可谓得之矣。大修当为天地圣师。”
此言一出,诸多禅修之士轰然而应,齐声道:“大修当为天地圣师。”
原承天却缓缓摇头道:“诸位禅师,此次十日之辩,不过是得了个小小的结论罢了,那就是在下所创新法,庶几可行,然新法初创,谬误极多,其中精微之处,仍需极多推敲。在下一人之智,有时而尽,诸位禅师既逢此会,怎能惮劳,因此在下心中便有了计较了。”
五越禅师道:“圣师但有所令,无所不从。”
原承天道:“欲修新法,需集天下大德大能之智,在下于仙修之道,或可算略有小成,但于禅修妙法,只能算是略窥门径罢了,还盼诸位禅师留此百日,好对在下耳提面命,以各自禅修明悟之法教之,若得首肯,承天替诸界苍生,向禅师们谢过。”
此言一出,诸禅师皆是愕然,一名禅师道:“圣师胸中万有,超我等百千倍,又怎可视我等为师之。”
原承天笑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师者亦不必贤于弟子,更何况教学相长,何疑之有?”
其实这道理浅薄之极,那禅师怎能不知,实因这十日原承天胸中法则万有,诸修自五越以下,对其皆是敬若天人,忽然间原承天却向诸修讨教起来,又哪里能转过弯来。
原承天此言一出,诸禅师皆笑,齐声道:“圣师所请,谁敢不从?”
第1356章混沌虚空体微意
此后百日,原承天就在奇山堂中,向诸多禅修大士讨教禅修心法。那禅修之道因人而异,诸修所学不尽相同,原承天此番讨教,便是要从诸多禅修明悟之中,总结出放之四海而皆准之大道来,以之汇进新法之中。
天下禅修之士,皆存悲天悯人之心,奈何因禅修心法理念所限,若以禅修之道济世,只能是南辕北辙了。原承天取禅修不求外物之心法,而弃禅修重视明悟之所长,别开机杼,另开一番新天地。
原承天这套新法,既存教化之能,更是修行无上大道,但目前只是略具规模罢了,若想将其周全完善,绝非一日之功。
诸多禅修大士自然对原承天倾囊相授,怎会有一丝隐瞒,这其中,原承天得益于五越禅师最多,其次是则是枯木禅师。
那五越禅师不愧为昊天首禅,其人明悟所得,直指世道人心,深具教化之功。原承天与其他禅师求教,不过三五日罢了,唯在五越禅师处,抵足相谈,无论昼夜,竟是花了一月时光。
偬倥百日已至,原承天此次北原奇山堂一行,也算是功德圆满,这一日五越禅师笑道:“听闻任太真已于北原极北之地,修大殿一座,前几日传讯过来,已然大功告成。如今那大殿处修士云集,皆盼着大修前往,大修在此处可呆不住了。”
原承天汗颜不已,道:“仙修之士修行,不拘那一处,筑间草屋以敝风雨便罢,太真此举,只怕奢侈太过。”
五越禅师道:“大修创世新法,意在教化天下,到时修士齐来聆教,草屋怎可容得下,那非得一座大殿不可。且世人畏威而不畏德,无此大殿,也难显大修无上神通。既然大殿已成,本禅子就陪着大修走一遭,亦算为贺。”
原承天怎会知道,那五越禅师于这奇山堂驻跸百年,不曾离山半步,今日为着原承天,才肯下山走一遭,亦是奇事一件。
当下与原承天步出奇山堂,一众禅师早就候在塔下,五越禅师点了点头,众多禅师施展出金光纵地法来,向极北处遁去。
那座大殿,位在奇山堂的东北方向,极其遥远,便以是诸多禅师之能,此去也足足花费了十余日时间。那一路之上,或是冰天雪地,或是大漠飞沙,其荒凉之处,比之奇山堂更甚。
不过行了十日之后,四周风景渐渐变化,先有枯草隐没于山石之中,其后有三五矮树间杂雪地大漠。再一步步行下来,便是一座偌大的草原了。
就见那路途景色愈变愈奇,赫然已是山明水秀,鸟语花香。
原承天奇道:“不想这极北之地,亦有这明媚景色。”
五越禅师道:“大修有所不知,昊天诸处皆创制得的完全,但这北原所在,不知世尊有何用意,竟不曾创制的完全,竟留下一处混沌来。那混沌之中,存着天地初生清浊之气,就借着世尊留下的一点缝隙,向外缓缓泄来,故而这极北景色,反倒不亚于昊天任一处所在了。”
原承天暗暗点头,这就难怪任太真会择此处建造大殿,而世尊留一处混沌不去动他,别人或许不明所以,自己却是心知肚明,那处混沌之境,分明是留给自己的了。
原承天日后若想重修五界,再造乾坤,又怎能平白做起,有了这处混沌,也是让原承天积累经验阅历罢了。
他道:“既是有这混沌,何不先去瞧一瞧。”
五越禅师笑道:“这处混沌所在,着实凶险,他人视为畏途,皆是不敢去瞧的,大修若想去瞧,五越自该护法。”
当下就令诸多禅师先去大殿等候,自己与与枯木禅师一道,陪同原承天继续向北。
约行了万里之后,原承天就觉四周气息果然与他处不同,空中有青白黑红灰五气缭绕,那气息至纯至强,宛若实质,明明瞧着前方一片虚空,可那遁速却慢了下来,越往前行,越是艰难。到最后竟是寸步难行了。
枯木禅师道:“此处离混沌裂缝尚有三千里,别瞧这区区三千里,普天之众,唯七八人有能力瞧上一瞧,今日本禅子与首禅务必要让大修瞧到。”
原承天知道此处法则未开,越往前行,越是不遵世间法则,因此五行之术,在此处统统失效了,那风未必就是风,火未必是火,任你如何大能,到此也是无用。
枯木禅师将手中黑钵轻轻一转,黑钵中射出霞光万道,却凝成一束,向前方直直射去,原承天在这霞光之中行路,果然就轻省了许多。
原承天深知枯木禅师这霞光一照,就好似开天辟地一般,乃是在混沌之境开出一条路来,就见那霞光足足射出去百丈远,枯木禅师之能,由此可见一斑。
若说五越禅师为昊天首禅,则枯木禅师定是那禅修第二人了。
越往前行,钵中霞光越是短了,堪堪行了八百里之后,霞光被逼至丈余长短,再瞧枯木禅师,已是汗流浃背。想来此处不过是混沌五气充盈虚空之处,枯木禅师开辟起来就是千难万难,世尊当年创世,那混沌坚不可比,创世之难,可想而知。
五越禅师眼见于此,便笑道:“枯木稍歇。”
也不见他取宝施法,身上自然而然,就发出一道禅光来,这禅光温润平和之极,却足足射出去千丈之处,原承天被这禅光一裹,遁行之速足足增了一倍。
枯木禅师不由拜服,道:“首禅之能,实非在下可及。”
五越禅师微笑道:“你我所学不同罢了,禅师枯木逢春之功,实具造化之能,又怎是五越可及?”
原承天虽然一直不曾动用神识,去探五越禅师的修为,但见到这道千丈禅光,便知此人或已是昊天第一人了,唯一能与其相提并论者,只能是那苏氏老祖苏泰真。
以五越禅师的修为,早可飞升仙庭,但此修却因昊天乱局已生,不肯径直飞升而去,无非是想庇护苍生罢了。其悲天悯人之心,令人感佩不已。
借五越禅师禅光之力,三修很快又逼近千里,说来此处离混沌裂缝不过千里罢了,若是他处,目力早可视见,可此处乃是混沌虚空之地,毫无法则可言,谁说千里就可视物?虚空就无阻隔?
如此又行进五百里,前方仍是五气盘旋,瞧不出根由来,但五越禅师面色已略显苍白,额上也生出一滴汗水来。
以五越禅师之能,就算前方有一座铜山铁峰,随手开来,也是不皱眉头,哪知在这混沌虚空之地,却也是步履维艰。
这时那禅光只射出三十余丈罢了,可见四周压力之强,若是五越禅师收回禅光,原承天只怕立即粉身碎骨了。
这时五越禅师微微一笑道:“再行三百里,便可一探混沌究竟。”其声音飘忽不定,字句也无法连贯起来,原承天先听到一个“再”字,接着就是“究竟”二字,其后那“三百里”,“便可”等字,方才被双耳听闻。语序自是错乱之极。
看来此处因已近混沌裂缝,时空顺序错乱不堪,五越禅师吐字有先后,可传音无次序。
这时一道灰云卷来,将五越禅师的禅光卷了个干净,那灰云之中,忽的生出一点蓝光,就向三修射了过来。
原承天目光瞧见这道蓝光,心中大生畏惧之心,这蓝光瞧来与灭界法术颇有相似之处,却比灭界法术强大了许多,若被这蓝光扫到,三修定然是肉身难存。
枯木禅师早有预料,见这蓝光射来,立刻大喝一声,一道禅言便出,这禅言本该无形无迹,可这混沌虚空之中,万事万物皆与他处不同,就见那禅言形如猛虎,虎身上符文清晰可辩,就与蓝光撞到一处。
蓝光被禅言一撞,刹时光屑纷飞,而细瞧光屑之中,似乎有符文字样,只可惜这蓝光消逝得极快,那符文又怎能瞧得清楚?
原承天暗道:“混沌之中,自该蕴藏着天地所有奥秘才是,此处混沌虽小,却可窥一斑而见全豹,世尊留此混沌,无非是使后人得窥天机玄机罢了。看来这处所在,日后当为我修行之地。”
这时五越禅师再发禅光,且口中亦吟唱出一道禅言来,替那禅光加持,那禅光得了加持,当即又射出五六十丈去。
三修努力而行,忽见那五气之中,露出一点红光来,这红光并成一线,或有百丈长短。
三修见到这道红线,皆是一喜,那红线分明就是混沌裂缝了,今日得见此线,也不枉刚才努力一场。
原承天细瞧这道裂缝,见那红线一张一合,好似噬人的巨口一般,却不知被怎样的力量死死压制住了,因此红线张开的极限,也不过是三四寸大小罢了。
原承天隐约之中,能感受到压制红线的那股力量,深知这股巨力之强,足以毁天灭地,自己在这股巨大的力量面前,真个儿就如蝼蚁一般。
以自己此刻修为,却去想什么重建五界,思来好不可笑。由此可知前程艰难,实非笔墨可以形容。
第1357章此殿筑成世无双
枯木禅师忽的随手割了一截衣袖,向那红线处掷去,那截衣袖出了五越禅师的禅光之后,忽的在空中消失不见,又在刹那间出现在红线处,此处的时空法则,果然是变幻莫测。
不等那衣袖散进红线之中,空中现出紫,黑,青,赤,白,灰,蓝诸种光芒来。其中那道蓝光,刚才已曾领教,而那道紫光,与原承天在曾在风宗逊处瞧见的逆紫微神光颇有相似之处。
但其他的黑白灰青赤等诸种神光,则是未曾见过了。
原承天本以为此截衣袖遇到这诸种强大法则神光,自然是荡然无存,哪知那衣袖先化一股青烟,而青烟便凝成一滴水珠,其后水珠再变,竟变成一粒大泛金属光泽的物事,随风被卷进红线,再也瞧不见了。
三修皆是大能之士,却被这衣袖的变化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因衣袖的这番变化,彰显混沌处诸多神光的造化之能,毁灭之力,亦隐隐透露出一种奇妙的法则来。
过了半晌,枯木禅师方道:“原来世间之物,虽是千变万化,终究是不灭的,便是五界崩塌,此世犹存,只是换了种方式罢了,这样看来,我等所知,与这天地相比,着实不过是池沧海一粟罢了。”五越禅师与原承天皆是叹息不已。
既见到这混沌裂缝,那四周无限巨力涌力,谁能久持?三修一言不发,心意相通,齐皆转身而去。
来时极难,去时极易,三修刹时去离了混沌虚空,位径直向大殿处遁去。
半日之后,前方现出一座巨大的雪原来,但这座雪原或因靠近混沌虚空之处,故而亦他处绝不相同。
那空中五行气息不曾少了半点,唯因此刻水属寒气占了上风,方才是千里冰封,万里飘雪。但因五属之气皆备,灵气又极是充足,这座雪原便是处处生机,那冰隙雪缝之中,随处可见奇花异果,灵兽灵禽。
原承天生来火属,于寒系法术修行不易,这才有两次冰封之险,如今驻跸于此处,当可借这雪原寒气,弥补所缺,因此这处雪原对原承天来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处洞天福地了。
再行千里,前方一座雪峰之上,现出大殿一座,偏殿两间,那大殿高有百丈,已在云雾之中。
三座大殿皆以青玉砌成,仅此一项,就不知要花费许多仙币了。原承天见此只有摇头。又见那大殿四周,有小山四座,与大殿遥遥相对,隐然有五行阵法之妙。不由得又是心中一喜。
不等原承天三修来到大殿近前,殿中传来一声高喝,就从殿中走出一行修士来,鱼贯来到山前,揖手迎迓。
其中当先走来一名白袍修士,正是任太真,任太真遥遥笑道:“原大修洞府初成,万千之喜。”
身边修士皆是欢喜,齐向原承天道贺,慌得原承天揖手不止。
原承天双足踏出,刹那间来到任太真面前,伸出手去,将任太真双手一握,道:“任兄,这洞府建得如同天阙一般,岂非太过?”
任太真哈哈大笑道:“大修洞府,自该是这般气像才是,何况天一神宫出钱出力,任我花费,我若是替他们省了,令老祖那里怎会欢喜。”
原承天一转身,就见人群中闪出两名修士来,其中一人,正是当年凡界天一宗老祖吕书同,另一名高冠之士,在那里含笑揖手,想来也是天一神宫人物。
原承天喜道:“不想吕兄也来此处,飞升殿一别,弹指便是经年。”
吕书同笑道:“原大修风采更胜往昔,我等故人心中皆是欢喜。”
这时人群之中,有修士纷纷出列,来向原承天道贺,其中不少人皆是原承天的熟识。
如风氏风七风六娘,姬氏姬秋远姬怜舞等,更可喜者,是姬秋渊亦立在怜舞身侧,原承天本因要重炼乾坤笔一事,要借姬秋渊的金锃紫焰,今日见到秋渊前来,怎能不喜。
除了天一神宫,姬氏,风氏之外,十大仙族之中,还有黄氏,慕氏,杨氏,元氏皆遣了重要弟子来贺。但苏氏,林氏,叶氏,则不见有弟子来。
正因有诸多仙族弟子在此,令老祖与姬老祖自然不便出面了,否则昊天诸修不免怀疑,那原承天究竟是怎样的身份,要由令姬二祖亲来道贺?
不仅如此,就连任太真,也只称原承天为大修,而不以世尊名之,这也是避免原承天锋芒过露,成为众矢之的。诸位大修做事极有分寸,在原承天大道未成之前,怎会替他招灾惹祸?
原承天与前来道贺诸修,或有过命的交情,或曾在仙会之中有缘一见的,此刻相逢,自然有道不尽仰幕,说不完的寒喧。
正在那里欢欢喜喜,其乐融融,忽听到一声巨响传来,那整座雪峰就是一震,原承天抬头一瞧,只见那座大殿晃了一晃之后,整体就呈现出道道柔和的青光来,这青光一出,立时就两座偏殿也摭住了,仅用目力,已难瞧见大殿,非得动用神识去探不可了。
正在惊讶,从大殿之中,飞出数名修士,径直来到任太真的面前,道:“前辈,紧赶慢赶,总算是抢在原大修未入大殿之前,将此殿修建完全,还请前辈检视。”
任太真哈哈大笑道:“黑齿公行事,太真岂有不信者。”
原承天这才发现,原来这行人赫然就是黑齿无常兄弟二人,以及虎隐夫妇,常公等,另有一名修士,黑黝黝的一张面皮,五六十岁年纪,则是面生。
原承天不想能在此处见到黑齿公等人,心中欣喜之极,急忙上前,将黑齿公双手握住,喜道:“公等怎会来此?”
黑齿公笑道:“好教大修得知,任前辈要替大修建此大殿,这消息在北原传来,我等岂能不来?老朽虽无建屋立殿,愚弟倒是颇善机关消息之学,就以愚弟为主谋,由老朽邀得几位个中高手,齐来襄助盛举。”
任太真哈哈笑道:“原大修,实对你说罢,这座大殿,在下不曾砌得一砖一瓦,却坐享建殿之名,你若想感谢,切不可谢我,只管去谢黑齿公便是。”
黑齿公则笑道:“也不必谢我兄弟,只管来谢这位仁兄。”就将那位黑面老者推到原承天身边。
那老者被诸修拥来,反倒燥了面皮,搓着手道:“老夫哪里有甚功劳?有任前辈运来青玉无数,黑齿诸公谋划蓝图,老夫也只是依图而施罢了,只盼不出差错,也就是了。”
原承天道:“诸修皆推公为首功,那定是不会错了,在下甫来昊天,就有了这座洞府,感诸修盛情实多。”
问起老者姓名来历,才知道老者名叫普世修,乃是北原最一名匠,最擅构屋造殿,打造仙修洞府。昊天九方无数洞府,皆是此人所造。
普世修便对原承天道:“此番造就的这座大殿,因资材取之不尽,应有尽有,若是不能打造出天下第一府第来,岂不是要让人耻笑。大修来瞧,此殿浑然一体,瞧来高大,却如同一件法宝一般,此刻或是瞧不出好处,但若遇强敌,便知端底了。”
五越禅师瞧了那大殿一眼,微笑道:“果然是座好殿,此殿若能屹立千年,或可养成性灵了,道兄手段,高明之极。”
原承天用神识一瞧,亦是含笑点头,此殿因材质一般无二,又经普世修妙手砌成,果然就如同一座法宝一般,此刻灵气只是尚未养成罢了,等到自己在此静修千年,的确极可能就养成性灵了。
这也难怪刚才此殿一阵大动,就会发出青光无数了。这道青光现出,这座大殿才算是真正完成。
既然是件性灵之宝,则不仅可用来摭风敝雨,甚至亦可用来对敌,诸公厚意,怎能不让人感动。
诸修这番言话,惹动了原承天双塔中一位灵侍的心思,原来是玉灵听到这座大殿是由青玉砌成,可以养成性灵,就通禀了原承天,想要出来瞧瞧。
原承天干脆就令猎风领着塔中诸侍出塔,也好齐来观瞻此殿。诸侍欢欢喜喜,纷纷掠将出来。
有知道原承天来历的,见到原承天的诸多侍灵,那是见得惯了,也不以为奇。但那些对原承天不甚了解的修士,见那原承天一众侍灵来历奇特,个个不凡,早就惊掉了下巴。
那猎风生就玉骨晶骼,全身杀气冲天,已是个大大异数。更有玄焰,玉灵,魔晋南皆是天地性灵之物,等闲难得一见的,又有原侍一亦是玉山之精雕成,气度与众不同。
诸修心中就道:“那原大修不过是极道境界,却收得这该多强力侍灵,又有五越首禅,任大金仙来贺,此人修为当真是深不可测了,却不知有怎样的造化,才能有今日成就。”
这时玉灵遁出之后,飘然来到大殿面前,她瞧了良久之后,转过身来,对原承天道:“此殿虽好,可仍需千年方可成就性灵,玉灵不才,情愿做了这大殿的器灵,世世代代守护大修。”
原承天惊道:“玉灵遁世出尘,逍遥自在,怎可拘于一处,困守于在下身侧?”
玉灵抿嘴一笑,道:“玉灵主意已定,大修何需多言。”抬起纤纤玉足,一步步踏将出去,就见那玉足所到之处,皆生玉莲,在大殿上连踏了九步,忽的将身一闪,已隐没在大殿之中。
第1358章即制禅言收四灵
等那玉灵的身子完全没入大殿之中,大殿青光顿敛,其后光芒一变,转为白光,其光芒更可柔和。就见整座大殿焕然一新,宛若得了性命一般。
本来这大殿虽经妙手制成,可若想养成性灵,也需千年,可如今玉灵融进此殿,甘为性灵,此殿何需千年,刹那就成为一件宝物了。别瞧这宝物蔚为壮观,顶天立地,却可化为芥子,仙修之妙,莫过于斯。
五越禅师微微一笑,转向原承天道:“恭喜大修又得奇宝一件。”
原承天揖手相谢,正想与五越禅师携手入殿,忽听得从山脚处传来哗然声响,循声瞧去,只见那冰雪之中,探出一只巨大的脑袋来。
此蛇首离地便有十丈,实不知此蛇若是全部露出,又会有多长了。但瞧此蛇,通体雪白晶莹,披就银麟,头生金角,又生银须两条,虽为蛇体,却具龙形。
诸修瞧见这条银蛇,皆是惊呼不已,就见那银蛇窜出冰雪冻土,已升到空中,果然有百丈之长,那蛇尾挟冰带雪,就向那大殿卷来。
原承天与五越禅师见此银蛇,不但丝毫不惊,反而相视一笑。二位大修深晓天地玄机,知道天地但生出无主宝物来,必定惊动一众生灵前来夺宝。
那玉灵既为大殿器灵,则此殿已非俗事,自然惊动北原蛰伏的生灵了,便是明知有五越禅师这样的大能在此,这些生灵也是不肯稍作退步的。
仙修之士心中的贪欲,或可借心法抑制,生灵心中贪欲更甚,且无法可抑,因此既探到有大能之宝初诞,自然拼命前来夺宝了。
普世修虽建了楼阁无数,在这大殿上耗费心血最多,见银蛇冲向大殿,慌得乱了手脚,忙叫道:“快快拦住此蛇。”
虎隐夫妇离银蛇最近,见到银蛇也是着忙,又听到普世修叫唤,那曾七姑又是性急的,急忙擎出法刀来,就向那银蛇劈去。
那银蛇瞧见有人阻挡,蛇口一张,就吐出一口寒气来,曾七姑禁受不得,急忙向后退了两步,可寒气袭来,实不可当,就听得“格格”声响,全身已被冻住。
虎隐慌忙抱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