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接进城吧,找个客栈先把东西安顿下来。”
马夫得到指令,便驱马往城门口走去。还未到门口,便被门口的守将给留了下来!
“你们站住,你们是谁!进城去干什么?马车里装的是什么?”门口的守将机械的问道。
孔武听到守将的叫喊声,便挑开帘子走了出去,还未下车,便听见守将叫道。
“哎呦!孔大人!您还记得我吗?”
刚看到孔武挑开帘子,守将便赶到了孔武面前,看着眼前面生的武将,孔武使劲回忆却没想起来是谁。
“敢问将军如何称呼?”
“孔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您受封那天,我还去给你敬酒来着,你忘了。”守将说完便扯着孔武站在这城门口聊起了闲天。
守将脸上谄媚的笑容让孔武不由得一阵恶寒,这人粘人的本事,可真算是一流了,自己得赶紧摆脱他,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晌午时分再去面见孔融。
守将正讲到精彩的地方,孔武却一把拉住守将,着急的说道。
“将军,我本想和将军畅谈一番,但是孔融大人却在城中等我很久了,我可不能让孔融大人等我等着急了,将军的心意,在下已经知道了,若改日有时间,孔武定然登门拜访,还请将军谅解则个。”
守将听说是孔融在等着孔武,便赶紧开口说道。
“原来是这样,孔大人,那咱们来日再续,你先去找孔大人吧,莫要忘记一起要回来找我!”
孔武道了个别,便赶紧钻回了马车长舒了一口气,守卫的热情让孔武突然有些不适应,但是却只能受着,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个道理孔武还是明白的。
四辆马车流水马龙般的朝着城里走去,守将又开始了自己值班的时候,刚刚那一切就好像从没有发生过一般。
北海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人很多很多,马路两旁都是在卖着各种各样的小吃小物件的小商贩,青石的地面配合着褐木建的房屋,让北海的每一处看起来都生机勃勃。
路上的行人看到了孔武的四辆马车从城门口缓缓走了过来,都纷纷自觉地让出了一条道路。四辆马车精美的装饰也算是路边的百姓们闲暇之余的一种欣赏品。
孔武轻车熟路的来到了北海的客栈,客栈还是没有变样,小二看到了孔武走进来,便主动的迎了上来。
“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啊!”
“小二,给我们几间上房,一桌好酒菜,再把我们门口的马喂饱了。杨兄和子义,你们二人找几个人把东西搬到我屋里来,马车就让他在客栈的后院待着吧。”
“诺!”
孔武吩咐完,便大步流星的朝角落的一个食案走了过去!
 ;。。。 ; ;
第五十五章:回北海巧遇孔仁
从幽州到北海的这几天,一路上都在吃没有味道的干粮和淡水,几人嘴里都已经淡出鸟来了,小二上菜的速度也是极快的,几人看着面前的美酒佳肴,纷纷不顾形象的大吃大喝起来,引来了客栈中一众食客的侧目。
但几人哪管得了那么多,现在只想着的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这一路上的惊心动魄让几人都有些劫后余生的感觉,太史慈倒是没心没肺的没有感觉,但是杨辉和贺庚二人确实被吓得够呛。
饶是之前经商遇到过彪悍无比的马贼,但是再次遇到这样的场面,两人还有有些后怕不已。孔武也放下了自己的形象,大口的吃着面前的烤肉,喝着有一丝淡淡酒味的东汉白酒,和面前的几人谈天说地,放下自己身上的包袱痛痛快快的发泄一下。
人嘛!就像是一根橡皮筋,如果拉扯得太过了,总会崩断,孔武明白张弛有度的道理,所以该放松的时候孔武总是会放下一切,安心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该正经的时候便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去完美的完成自己要做的事。
欢欢喜喜的一场酒吃了个把时辰,几人都已经脸上布满了红霞,孔武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开口对场上的几人说道。
“子义,一会儿你和我去太守府面见孔融大人,杨兄贺兄就麻烦二位在客栈里面守护着我们的这些东西,要是有什么突发状况,便让马夫火速来城主府通知我,再派一个马夫去武安国将军的府上,就说我孔武遇难,需要他的帮助即可!一切便宜行事!”
“诺!大人你就放心的去做你的事,这里的东西有我和贺兄弟看着,你就放心吧!”杨辉大大咧咧的说道,贺庚也在一旁点着头。
孔武交代完这里的事情,便起身和太史慈一起走出了客栈。
时近晌午,街上的酷热已经退去,街边的小商贩们百无聊赖的在自己的摊位上叫卖着,孔武和太史慈两人顺着前往北门的街道尽头的太守府走去。
“大哥,咱们这是要去太守府做什么?”太史慈不知道孔武要去太守府的目的,所以只能先问问孔武的意思,生怕自己做错什么打乱了孔武的计划。
“咱们这次去太守府,当然是为了咱们的平原县!”孔武脸上浮现出一丝的狡诈之色,拍拍太史慈的肩膀,便不再言语。
太史慈看到自己大哥神秘莫测的样子,只能在孔武身后做了个鬼脸,然后默默的跟上孔武的步伐。
不得不说,孔融的太守府修建得当真是金碧辉煌,城主府外一片开阔的街道,街道上没有任何的小摊小贩,让城主府显得有些神秘且宁静。城主府外站着一堆的将士来回的巡逻,看样子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士兵。
孔武和太史慈打了个眼神,便往太守府大门口走去。
“站住!”还未走到门口,孔武和太史慈便被门外的两个持着长枪的士兵给拦了下来,两人看着孔武和太史慈,开口问道。
“你们是何人?这里是太守府,不是你们的久留之地,赶紧离开!”
士兵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让太史慈有些着急,性子火爆的太史慈指着士兵便说道。
“我大哥乃是新任的平原县令,还是孔融大人的亲侄儿,现在想去城主府中见见孔融大人,难道都不可以吗?”
士兵听了太史慈的话,感到有些诧异。早在半月前城中的人都听说了孔融大人新认了一个侄子,后便没了踪影,这半月,城中各处茶余饭后的谈资可都是这孔大人的侄儿,难道面前此人便是孔大人新认的侄子?
士兵想到此处,不由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就在士兵犹豫之际,城主府中却走出来了一个人。
孔武看到此人便开口叫道:“孔仁大人!”
孔仁刚从太守府中出来,突然听到了背后有人叫喊自己的名字,不由得回过头去,这一回头不要紧,却看到孔武和太史慈二人正被士兵两人挡在了太守府门口,孔仁抬脚便朝孔武走了过来!
“原来是子陵啊!许久不见,我以为你去了哪儿呢!怎么站在这里,不进去找孔融大人?”
孔仁想起了孔武献给自己的宝物,那件宝物孔仁还悄悄的找过典当行里的师傅亲自检验过,得到的答复却是这个东西价值连城,孔仁得到了这样一件宝物,孔武的形象在孔仁心里顿时间提高了一大截。
“没长眼的东西,这是孔融大人的侄子,新任的平原县令孔武大人,还不赶紧参拜!”
孔仁看着拦着孔武二人的两个士兵,便开口骂道。两个士兵听到孔仁说的话,慌忙的收起了自己的长枪,赶紧给孔武拱手说道。
“孔大人,我二人是粗人,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之处,还请大人多多包涵!”
“不妨事,你这是尽忠职守,以后也一定要这样,严格的排查闲杂人等,保护我族叔这太守府的安全。”
孔武看着面前魁梧的两个汉子,也没有为难二人,便随便说了几句场面话。
两个士兵听得孔武没有怪罪自己,拱了拱手便退了下去。
“多谢孔大人的相助,否则我二人怕是被当成闲杂人等驱逐出去了!”
“子陵多礼了,今后在这北海城中,要是遇到什么棘手的事,大可以直接来找我,只要是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我都会不惜余力的帮你!”
孔武心里知道,肯定是自己给予孔仁的东西估了一个好价格,否则孔仁这样的势利小人没有理由会平白无故的帮助自己。孔武也不揭穿,只是拱手说道。
“谢大人,在下先去拜访族叔,稍后孔武必然会登门拜访孔大人,想和大人聊聊关于物资的事,还请大人莫要拒我于门外才是!”
“哪儿的话,我孔府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既如此我就先回去了,你先去见孔融大人,咱们稍后再见也不迟!”
“那孔武就恭送大人了!”
二人相互见礼完,孔武才大步的走向太守府,太守府的守卫们看到了门外发生的一切,都纷纷向孔武行起礼来,孔武只是点了点头,便和太史慈一起走入了孔融的这座太守府中。
 ;。。。 ; ;
第五十六章:高手现寻访孔融
孔融的太守府外围修的金碧辉煌,但是里面的装饰却是朴素不已,一进门,孔武迎面便看到了太守府中的广场,广场中空荡荡的,没有花园,没有婢女,甚至连一点像样的装饰都没有。
门内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长长的走廊,孔武不知道走廊通向哪里,也不知道孔融现在在何处,只能和太史慈先走到了广场的中央。两人刚踏上广场,却从右边突然蹿出来一个人,给孔武两人吓了一跳。
孔武定睛一看,来人却是个老头,虽然看上去瘦弱不堪但却眼神凌厉,整个人站在那里便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一看便是个练家子。深陷的眼眶和高高隆起的太阳穴,还有布满了双手的老茧,都表明着此人的不简单。
来人盯着孔武半晌,才开口说道。
“拜见孔大人,在下孔一,乃是太守府的管家,未知大人光临,还请多多海涵!老爷现在在书房看书,两位请随我来。”孔一说完,便转过头朝走廊走去,孔武和太史慈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也紧紧的跟了上去。
一路太史慈眉头紧皱的看着面前的老头,虽然他只是个老头,但是此人的气势却给了太史慈不小的压力,武者习武多年都会养成一些习惯,若是脚下功夫出众,行走时便会悄声无息;若是手上功夫了得,手上的肌肉便会时刻的紧绷着,而面前的老头,虽然浑身松松垮垮,但是太史慈确看到了他更为与众不同的地方。
老头行走时,脚下稳健,但是却身形飘忽,老头的手上都是老茧,也证明此人手上功夫应该极为了得。
太史慈悄悄递给孔武一个眼神,孔武瞬间就会意,也抬起头盯着面前老头的背影。前世的时候,孔武身为情报部门的,接触了许许多多奇怪的事情,古武术便是其中之一,本来孔武没有亲眼看到过那个时代有人会古武术,所以并不是很相信。
但是太史慈的眼神告诉孔武,眼前的老头却是个很厉害的人,孔武才重新回想起了档案中的古武术。
孔一一路上都没有说一句话,思量间,已经把孔武和太史慈带到了孔融的书房门口,三人站在书房门口,孔一开口说道。
“老爷,两位客人已经带到!”
“进来吧!”
书房中响起了孔融慵懒的声音,孔武和太史慈在孔一的带领之下便进入了孔融的书房。孔融的书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一进门便能看到书房对面的墙上挂了一张大大的孔圣人的画像。轻纱为帘,红木为窗,配上书架上满满的书籍,一顾书香之气便冲着孔武二人扑了过来。
孔一把二人带来之后,便关上门不见了踪影,孔武和太史慈绕过面前的玄关,转头便看到了跪坐着看书的孔融,孔融手里拿了一本论语,津津有味的看着,似乎还有些沉醉,完全没有注意当二人一般。
看着孔融近在咫尺,孔武忙拱手说道。
“子陵拜见族叔!许久不见,族叔近来可好?”
孔融听到了身后的声音,便放下了手中的论语,转过身站了起来。
孔融宽脸厚唇,高鼻梁且眉清目秀,虽然有些年纪,但是气质更是变得愈发的成熟,脸上随时笑容可掬,初见之人,谁都会认为这个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万万不会想到他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酷吏。
“子陵回来了!这半月都去哪儿了?”孔融气定神闲的端着一杯茶水,面色和蔼的和孔武说着话。
“回族叔,这半月侄儿去了幽州,去见师傅的一位老朋友,这是下山前师傅交给子陵的任务。”
“噢?原来是这样,我怎么听说你去幽州是为了见两个商人啊?难道那两个商人是你师傅的老友不成?”
孔融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落在孔武耳中却是让孔武大吃了一惊,只是瞬间,孔武身后背上便已经湿了一片,脑袋上也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细汗。
自己这段时间的所有行动,孔融竟然都知道,加上之前孔一的高深莫测,孔融的形象在孔武心中顿时变得有些恐怖起来。
“子陵你怎么了?为何不回答我?”
“回族叔,子陵之前在北海的时候有幸结识了两位关外的商人,聊得甚是投机,后来商量一同前去寻找商人的商团,没想到两人的商团在幽州之地。子陵想起师傅的吩咐,这才和那两位商人一同前行,一同前往幽州。到了幽州之后才顺便见了那两位商人,并不是专程去见他们!”
孔武在孔融的压力下,脑子一转,便想了一个合理的借口,孔武不知道孔融到底知道到了哪一步,但是孔融既然说是商人,不是马商,说明孔融对于自己行动的了解还不是那么的到位。
所以孔武只能编造了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孔武说完,孔融便沉默了下来,食指轻轻的敲击着手里的茶杯。茶杯里的水不停的荡来荡去,就如同现在孔武的心情一般。
孔融沉默着背过身把手中的茶水放在了案上,转过头又是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
“子陵,为叔只是问问,不必紧张,来,坐下来,咱们叔侄慢慢聊。”
孔融好像丝毫不在意孔武是不是对自己撒谎,只是笑容可掬的拉着孔武便跪坐了下来。孔武不清楚孔融心里到底怎么的想的,只能按照孔融的意思坐在了席子上。
孔融见孔武坐下,便对太史慈抬手说道。
“你出去吧,在门外候着,没有什么事情别让闲杂人等来打扰我和子陵谈话。”
太史慈听到孔融的话,便看向了坐在地上的孔武,孔武回过头,轻轻的给太史慈点了个头,太史慈这才鞠着躬往门外退去。
太史慈走了,孔融也和孔武一起入了座。孔融没有说话,孔武也没有说话,这种压抑感让孔武有些难受!孔武不由得在心里暗道。
“孔武,你是从后世的世界过来的,这里的一些你都了若指掌,不要害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孔武不停的在心里念道。
 ;。。。 ; ;
第五十七章:平原秘孔武心惊
孔融双手扶着面前的书案,双眼紧紧的盯着面前的孔武没有说话。案上放着的那本论语安静的看着孔武和孔融两人的一举一动,孔武没有抬头,因为他知道现在孔融肯定是盯着自己,孔武没有那个胆子直视孔融,只悄悄的握了握满是汗水的手心。
孔武突然发现太史慈要是不在自己身边自己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没有安全感。以前太史慈在自己旁边,自己总是感受不到来自别人的威胁,因为孔武知道,自己要是有危险,太史慈会不顾一切的保证自己的安全。
而现在面对着一个自己已经不再了解了的孔融,孔武却觉得总有一种淡淡的危险感包围着自己。
这样的状况没有持续多久,一直沉默不已的孔融突然一咧嘴,端起自己还未喝完的茶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的对孔武说道。
“子陵,对于此次去平原一事,你有何看法?今日这里并没有外人,只管但说无妨!”
孔融没有再继续逼问着孔武什么东西,只是轻描淡写的问了孔武一句很客套的话。但是就是这一句客套的话,却让孔武感到难以开口。
自己能有什么看法?无非是接手之后好好治理平原不就是了?等等!孔武突然想起了自己受封之时孔融对自己说的话,难道这次去平原另有隐情不成??
孔武低着头思索了良久,终于还是抬起了头看着面前的孔融。还是那张笑容满面的脸,孔武这一次没有避让,悍然盯着孔融说道。
“族叔,子陵先要多谢族叔能够举荐子陵担此大任,子陵不胜感激。族叔对子陵说的每一句话,子陵都记在心里,虽然子陵的经验可能有些不足,但是有了族叔的威名在子陵的身后,我相信平原定然会是族叔的囊中之物。”
“子陵去了平原之后,我会尽力为族叔管理好平原,当然,只要族叔在一日,平原此地便是族叔的辖区,我只不过是为了族叔暂时管理一下平原!若他日族叔要是召回平原,子陵定当把平原双手奉上!”
这一刻,孔武收起了自己所有的野心,诚惶诚恐,面色诚恳的说了这样的一番话并拜倒在孔融的面前向孔融表明着自己的忠心,饶是老奸巨猾的孔融,看到了孔武如此精湛的演技,心里也有稍微有些被触动。
孔融伸手把拜倒了的孔武从地上扶了起来,而孔武却已经红了眼眶,孔融看到孔武“情真意切”的表演,不由得相信了几分面前贤侄的话。
“贤侄不必如此,今日在此就你我二人,咱们只是茶余饭后话话家常,不必如此认真,难道同样身为孔圣先人后人的你,我还信不过吗?来,赶紧起来,不可再拜!”
瞧见孔融扶起自己的样子不像是作假,孔武才赶紧改跪为坐,拱手拜道。
“子陵自下山以来,未曾感受到过别人对我的一丝尊重。今日蒙族叔不弃,愿举荐子陵成为平原县令,让子陵有一展才华之地,或者说让子陵有了一个安生之地,族叔对于子陵的大恩,如同再生父母,族叔放心,只要有子陵一日在平原,平原就永远是族叔的,我在此发誓,除了族叔意外,子陵必然不会让天下任何一人染指平原!”
孔武不再吝啬自己的言辞,不断的给孔融表明着自己的忠心,不停的放松着孔融对自己的戒心,孔融跪坐在一旁,一直都盯着孔武的一言一行,时不时的也会点点头。
现在的孔武,感觉自己就像是笼中的鸟儿,孔融为自己织了一个笼子,而自己却飞不出去,想要飞出去,就只有表明自己的忠心,孔融才会放开自己,让自己去更远的地方。
孔融听着孔武说的话,也有了一丝被触动的感觉,便点了点头和孔武说道。
“贤侄,今日我身为你的族叔,我要告诉你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你要把我今日所说的每一句话放在心上,切莫大意!”
“平原县本不过是一弹丸之地,族叔之所以如此重视此地,是因为这里有两件你所不知的事情,我今日就将两件事都告诉你,你一定要牢记在心。”
“如今的平原县内,没有家族,只有一大势力,称霸了平原县,小到小摊小贩,大到酒馆赌坊,都有那个势力的插足。这个势力乃是得势于那朝廷中的司徒袁隗,他们的掌权人乃是袁隗的旁系侄儿高海,高海此人,阴险毒辣,不择手段。几年前来到平原后,用自己的手段镇压了平原几大家族,当然其中袁氏一族也出了不少力,现在的平原基本上已经是高海的天下!”
“所以你到平原之后,一定不要心慈手软,要杀伐果断,快刀斩乱麻,才有机会在平原立足下来!实话告诉你,在你之前我已经排了三个人去平原,但是无一例外没有一个人能够平安回来。”
“平原现在群龙无首,要是你能够成功拿下平原,我定会上奏朝廷,给你封官加爵!平原永远都属于你的治下!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抱负,所以我给你这个机会!但是若是你拿不下平原,后果我不说你也知道。”
孔融一席话,说得孔武是心惊胆战!原来竟然是这样!!平原这个小小的县中,竟然隐藏着如此一个庞然大物!孔武在这一刻终于明白了孔融之前对他说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也明白了为什么孔融那么轻易的便交给自己那么多的物资和士兵!原来是要自己替他除掉袁家这颗眼中钉!
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在无形中笼罩着孔武,细细想来,孔武却发现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拿下平原,就等于得罪了朝中的袁氏一族,拿不下自己的命运肯定也是和之前那些去平原的人的命运是一样的!
这是一件两头都得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得罪了袁氏一族,那么以后袁绍就注定和自己是死敌,不死不休;拿不下,孔融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放过自己,自己在青州又如何立足!!
 ;。。。 ; ;
第五十八章:文举计天子诏书
孔武边想边觉得心惊,难怪孔融那么容易便封了自己一个平原县令,敢情这是给自己下了一个套!偏偏自己还不得不往这个套里钻,一念如此,原来孔融竟然有如此的心机!
孔武凭空感觉到有一张大网向自己网来,但是自己还不能躲,要么撕破这张网,置之死地而后生;要么就只能和之前那些人一样,逃不脱死亡的命运。
“第二:我会秘密给你再安排五百骑兵,助你取下平原,这五百骑兵我已经安排在你去往平原的路上,到时候他们自己会来找到你。”
孔武还在思量之际,孔融又丢给了孔武一枚重磅炸弹,原来一直以宽厚示人的孔融竟然还暗藏骑兵!要知道,平原一地,地如其名,一马平川,很难有一座高一些的山。骑兵在平原上的作用,比起后世的装甲车也是不遑多让了!
面前的孔融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历史上的孔融只是一方太守,并没有太大的作为,更不要说他会有今天和孔武这样的对话,还有这样的心机,难道历史真的有这么大的偏差吗?
孔武还在没有缓过来,孔融有开口说道。
“如何?子陵你可听明白了,此行虽然吉凶未料,但是也是你的机缘,若是你能拿下平原,平原一地,以后无论你在平原做些什么,我都不会插手,甚至我还会给你更多的帮助!若是你拿不下来,那你我叔侄也许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说完这句话,孔融已经蹲在了孔武的身边,在孔武耳边悄悄说道。
孔融手里的茶已经冷了下来,书案上的论语也还是躺在同样的位置,不曾动过。天空中的骄阳慢慢的收敛了光芒,让人感到一阵凉爽。
但此时屋里的孔武非但没有感觉到凉爽,孔武的额头、手心都冒出了细汗,自己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做了许多的决定,但是面前的这个决定正是自己最难也是重要的决定。
一步成魔,一步成佛,孔武现在真正的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自己这个决定恐怕会关系到自己之后的一切。这巨大压力压得孔武有些喘不过气,孔武死死地捏着自己的双手,喘着粗气。
良久,激动中的孔武才深呼吸着平静了下来,放开了握紧的双手。孔武想通了,自己现在就像是孔融手里的一颗棋子,孔融翻手之间便可以控制着自己的生死和命运,自己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从孔融的眼皮底子下离开,才能有机会自力更生。
现在去平原这条路,对于孔武来说是唯一的一个选择,对孔融来说是扳倒袁家的一次好机会,而对孔武来说又何尝不是自力更生的好机会?
想到此处,孔武黯淡的双眼瞬间有了振作的光芒,抬起头看着孔融,开口说道。
“承蒙族叔不弃,交付子陵如此重大的责任,子陵诚惶诚恐。为了报答族叔的知遇之恩,子陵必会用尽毕生所学,为族叔扳倒袁家在青州的势力,帮族叔拿回平原,把平原交到族叔的手中!”
“哈哈哈哈,好贤侄,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族叔失望,来,你过来!”
孔融听得孔武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转头便往书案走去,却没有看到孔武眼中那一抹隐藏在心底深处的阴冷。
孔武改跪为站,跟随着孔融的脚步走向了孔融的书案,书案上放了众多的书简,而书案正中央放了一个方方正正不知道什么材料做的木盒子,但是上面镶满了金银珠宝,看起来端得是奢华无比。
孔融虔诚的把手放在了盒子上,然后轻轻的把壳子放在了自己的胸前。
“子陵,你知道我手里这个是什么东西吗?”
孔武看着孔融手里珠光宝气的木盒子,心里早已经猜测开了,外面的盒子都已经价值连城,那里面的东西该是怎样的宝贝?
孔武摇了摇头,看着孔融手里的盒子,不禁有些期待!
孔融诡异的一笑,反手便打开了盒子。孔武目不转睛的盯着孔融手里的东西,一动不动。
盒子打开了,里面竟然放了一块看起来华贵无比的丝绸锦帛,孔武不由得一阵惊叹。
“子陵,这就是两天前从我大汉天子手中亲手批下来的诏书,乃是赐予你,封赏你为平原县令的诏书!怎么样,这东西,你可喜欢?”
孔武听到孔融的解释,不由得有些兴奋。
这东西是大汉天子所赐,那就代表着自己已经是师出有名了!自己对于平原的任何军事讨伐都是朝廷允许的,因为平原已经是自己的领地。
可别小看这出师有名的重要性,若是师出无名,便会失民心,天下没有人会帮助你的行动,也没有人会理解你!但若是师出有名,那便是举着义旗,替天行道。更别说你手里有天子的诏书了。
历史上曹操想要取徐州,但是苦于师出无名,不能够明目张胆的去取,只能够默默的在兖州等待着机会,直到后来曹操的父亲曹嵩为避董卓之乱,避祸于徐州,谁曾想在徐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