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赶尸家族-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百年来汉蒙不接触还是给其其格很大的心理压力,不想进到汉人的村子里。可是林国余说道:“其其格,我看你还是和我们一块进去吧。你和我们进去倒是安全的,虽然汉蒙两派几百年没有打过了,可是看你站在这里,他们未必不会把你当做是敌人。”

其其格想了一想,答道:“好吧,那我随你们进去。”

几人沿着小路向村子里走去。走到村子当中(,正巧一个三十余岁的女子正趁着太阳树照到村子里,她把衣服拿出来晒,一眼看到了众人走到了村子里,而这几个人又是她所不认识的,大叫一声:“当家的,快起来,不好啦,蒙古鞑子进来啦!”

女人转回身蹬蹬的跑回屋子里,一把把房门给关住。

就听屋子里有人叫道:“你大清早的,发什么神经?”

女子答道:“我看见一群蒙古鞑子来咱们村,其中一个还是长了两个头的妖怪,当家的,你快起来,他们别是让这妖怪来吃咱们吧?”

紧接着,从窗口露出一张男子的脸,向外面望了过来。

村子里的人早就适应了这种以桃花阵为太阳的作息时间,这时时候已经不早了,很多人都已经起床了,还有没有起床的,也都听到女子喊蒙古鞑子来了。一下子来了不少人,还以为是蒙古人大举来犯呢,这时已经几百年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了,必定非同小可,所有的人都拿着桃木棒,石块出来。

正文 第四五八节天师预言 (1)

可能是同外面的教育相同,这个汉人村落的居民同样以落身体为耻,不象蒙古村落的人都赤着身体,在他们的身上都有衣服。不过这种衣服和我们所知道的衣服当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完全不是用布或者是绸子做成,而是把桃枝上的嫩皮晒干做成麻,然后编起来的。虽然看着也不舒服,可是无论男女老弱,都没有一个赤着身子的。(小注:并非民族歧视,我只是认为这样写应该是对的,汉人传统的教育很难想象也光着身子。当然,刚解放初期也还是有一些西北地区十四五的大姑娘因为没钱而光着身子的,但是肯定和天师教这种传统的教育不同。

林国余见来的人多了,连忙站了出来,向众人说道:“大家不要误会,我们并不是蒙古人。”

听到林国余说的果然是汉语,这些人相对望了一眼,有两个胆子大的走了过来:“你们真是不是蒙古鞑子?”

林国余指了指身上的衣服说道:“你看看我们的衣服,象是那些那些蒙古人吗?”

这两个人也本来有些怀疑,虽然和蒙古人没有交往,可是彼此在林中也曾经见过面的,知道蒙古人通常都是不穿衣服的,看到林国余几人没有赤着身本来不有些怀疑,这时凑近过来,用手指捏了捏林国余的衣角,二人说道:“这人穿的衣服虽然样式很怪,可是质地很象是外面汉人穿的。”

又想到看一看胡里胡涂的衣服,可是看着胡里胡涂长着两个头的怪样子,这两个人终究没有敢凑过来,而是到了其其格的旁边。

其其格一直穿着张天师的天师袍,这几人居然也没有认出来,直到走到了其其格的身边,先拉起其其格的衣角,其其格里面并没有穿内衣,被这两人地拉,露出来里面平坦的小腹,二人看的眼都呆了。朱雀仙子一步走过来,把其其格的衣角拉了下来。这二人才收起了色眯眯的眼神,目光落在了其其格的前,一眼看到了这面太极镜。

二人脸上大惊失色,就想用手指去太极镜,朱雀仙子一把把二人的手给打落了下来,喝道:“你们俩干什么,怎么见到女人就动手动脚的?汉人的脸都被你们丢光了。”

二人颤抖着手指指着其其格的口大叫:“天师预言,天师预言显灵了,大师快拜引路使!”

二人在其其格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其其格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见后面的几十个汉民见这人一跪倒,又见到了其其格的前真的有一面太极镜,都紧跟着这二人跪了下去。

这一幕不仅让其其格吃惊,连朱雀仙子和林国余都吃惊不小,谁都没有想到这些汉人居然会见到一个蒙古女子扑通跪倒在地,本来还以为他们见到了其其格难免会动手,最终要靠武力解决问题呢,结果却突然上演了这么一幕。

正文 第四五八节天师预言 (2)

其其格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朱雀仙子和林国余也立着没有说明,二人用眼神交流意见。虽然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下跪,可是也知道他们跪的肯定不是其其格,而是其其格身上的天师袍,可是什么天师预言,什么引路使,他们自然搞不明白什么意思。倒是胡里胡涂二人见突然间跪倒了这么一大片,高兴的不得了,从一旁边转到了其其格的身前,高兴的拍着这二人的头顶,说道:“好好,你们很乖。”

正在说着,又有一个老者,满头花白头发,胡子也是一大把,被一个人扶着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见一大群人都纷纷跪倒,不禁怒道:“张甲,张乙,你们搞什么鬼,怎么能给蒙古鞑子下跪?”

跪在其其格身前的两个人回过头去,说道:“张天师,他们不是蒙古鞑子,他们是引路使。是太上老君派给我们的引路使。她身上穿的是天师袍,和咱们道观里墙上画的天师袍一模一样。”

这位“张天师”闻言也是惊的混身一抖:“什么,他们真的是太上老君的使者,快,快扶我过去看一看。”

扶着“张天师”的人继续扶着他穿过了跪倒的众人,颤微微的走到了其其格的身边,“张天师”看到了其其格身前挂着的太极阳镜,伸出手去想,可是看到了其其格是一个女子,便缩回了手来。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泪横流,高叫道:“太上老君啊,历代正一大法师啊,你们还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人。弟子在这里给太上老君,给历代先天师磕头了。”

他这一大把的年纪,就在其其格的面前,如同小鸡啄米砰砰砰的给其其格叩头。后面又有陆续出来的,约有二三百人,都随着“张天师”不住的给其其格叩头。

正文 第四五九节我是神仙 (1)

林国余实在是不忍心了,连忙走过去,把“张天师”拉了起来。“老人家,你不必这样,有什么话,您站起来说。”

这位老者的身子极重,林国余都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抬了起来。

老者仍然是挂了一脸泪水:“太上老君啊,历代先天师啊,两千两百四十四年啦,这两千两百四十四年,我天师教诸弟子无一日不盼着太上老君及诸位仙天师大发慈悲,把我教中弟子救出去啊,想不想竟然真的有这一天,引路使真的来了,我教中弟子逃出有希望啊。”

林国伤更是听的一头雾水,当年朱元璋派人进攻云南,应该是洪武十四年,西元纪年是1381,今年是民国三十一年,西元纪年是1942年,这其中一共是五百六十余年,哪里会冒出个两千两百四十四百的?除非是他们战国时期就来到了这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那时候可是连第一代天师张道陵都还没有影子呢。

朱雀仙子连忙说道:“这位‘张天师’,你看咱们来到这里费了很多工夫,也都累的不象样子了,你能不能把我们带到你们寨子里休息一下,吃点什么东西?”

张甲惊讶道:“啊,诸位上仙,你们不是太上老君派来的吗?你们应该是天上的仙人才对,怎么你们也吃东西的?”

张乙拍了张甲的头一下子,说道:“你这说的什么屁话,天上的神仙就不吃东西了吗?咱们每年都敬给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那么多的食物,连他们这些大神仙都吃,这几位他们手下的引路使怎么可能不吃?”

张甲瞪了张乙一眼,没敢说话。倒是胡里胡涂抚着二人的头笑了。二怪说道:“你这话说的对,咱们不管是什么什么君派来的,可是咱们肚子饿了就要吃吃饭,老东西,你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送我们一些。”

“张天师”也笑着拍了一拍脑门:“哈哈,我真是高兴的糊涂了,诸位大仙来到这里,我都还没有给诸位准备下饭。来人,快点给诸位大仙准备饭菜。把最好的东西都准备出来。”

有几人应了一声退了下去,“张天师”躬着身子向其其格道:“引路大仙,请您几位先去道观休息,斋菜一会就准备好了。”

其其格望了林国余一眼,不敢说话。

林国余把“张天师”拉的直起了腰,向他说道:“张天师,您老人家不必这么客气。我们都不是什么大仙,我们都是凡人,因为机缘巧合,掉到了这里。您叫我林国余就行了,这位叫做朱雀仙子,还有这个两个头的,叫做胡里胡涂,这位——”

林国余一指其其格,忽然想到其其格这个名字太过蒙古化,怕说出来引起了老者的误会,便想给其其格编个名字。第一个遇入脑海的是紫菀,但是紫菀是绝对不行的,林国余只希望天下只有一个紫菀;再就是阿剖,这也不行;想到花朵,便随口说道:“这位叫做荷花。”

正文 第四五九节我是神仙 (2)

“张天师”大惊,又是一躬到地:“几位还说不是大仙。朱雀仙子明明是火神凤凰,荷花仙子明明是八仙之一的何仙姑,至于这位两头大仙和林大仙,想必是这两千年内仙界的后起之秀,能得太上老君引路使这个职位,当然是非比寻常。”

这“张天师”真是固执,无论林国余怎么解释,他就是把林国余和众人给当成是神仙了。想来也难怪,按他所说的“两千年前”就有一个预言,说是太上老君和张道陵会派人来到这里救他们出来,在道家太上老君是什么身份?那可是神仙中的大哥大,无人能比的。而张道陵虽然略比太上老君低了一等,可是也是非同小可。《西游记》中十万天兵拿孙悟空中的四大天师之首,就是张道陵。当然,这是神话,和传统的道家并不相同。但是在天师教来说,张道陵的身份可以说稳排在三清之后,坐的上第四把交椅。能被他们看的上,并来完成这个引路任务的,怎么可能是凡夫俗子?就算是一般的身边小神仙也不够格,当然得是在神仙中数的上的。

见老者如此,林国余无耐,也只好先(默认了自己的“大仙”的身份,说了声:“张天师那就麻烦你带我们去道观吧。”

老者躬身道:“是是,尊大仙旨。大仙,小老道名字叫做张望,这望是希望之望,给小老道取名的是上代天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几位引路大仙,可是不想直到他仙去,都不见几位大仙光临。不想小老道真是三生有兴,能够亲眼见到几位大仙的真容。”

林国余真是哭笑不得,被一个看起来七八十岁的老人如些的尊敬,实在不是一件多么舒服的事情。

正文 第四六零节桃花酿 (1)

在其其格随着张望走进过地上趴着的这些众人的时候,看到地上有一个匍匐着的青年,用桃木皮做的头巾包着头,其其格认出了他正是张寻,身子一抖,想和他说话,朱雀仙子一把把她拉了过去。在这里如果和张寻相认的话,其其格的身份必定被揭穿。承认不是什么引路大仙倒没有什么,反正众人也不想当这个什么大仙,可是让这些汉人知道其其格是蒙古人就不得了了,恐怕他们对外界的记忆还存留在了元末明初之时,那时蒙古人是中原汉人的死敌,他们不可能理解蒙古现在是中国的一部分。(小注:中华民国地图中,“蒙古地方”是一个省级单位,指的就是今天的蒙古国。蒙古国虽然宣布,但是直到今天政府,都是拒绝承认的。都是中华民国的一个省。而内蒙当时是:兴(安,察哈尔,绥远,宁夏四省的大部分地区,所以本书中的蒙古专指如今的蒙古国。是以在林国余等人的心中,虽然受传统影响,有很深的民族意见,但是是不可能承认蒙古是一个国家的。今后故事发生地,缅甸野人山地区的几万平方公里,也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张望老人由人扶着领着众人走进了所谓的“道观”所谓的道观,和外面世界的道观全然不同,也只是一个比普通房子略高,略宽一些的木石结构的小屋子,屋子正中是一座桃木刻的太上老君的像,太上老君旁边坐着的是张道陵。或者是因为雕起来很麻烦,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三清仅有太上老君一人而矣。倒是天师教的开山祖师也得了一席之地。屋子正中是念经打座用的,两侧摆了几张桌椅,看起来是这里即是道观,又是这个寨子里的会客室。

其实这已经很难得了。在这下面,他们“两千多年”没有人来往,只有这几张椅子就已经不错了。其其格穿了天师袍,理所当然的坐了第一位,朱雀仙子坐在第二位,林国余和胡里胡涂在其后。张望老者陪坐在了末位,这还是林国余要求的,本来按他的意思,能够坐在太上老君和张道陵之下的,只有这几位“大仙”他这样一个土天师,只有站立的份,可是他自己也知道他的身子骨是立不了多一会儿的,因此推脱了几句,也坐了下来。

朱雀仙子问道:“张天师,我们来的时候没有打听清楚,现在看你们的样子,好象是把龙虎山的法术都丢了吗?怎么没有人去练习?”

朱雀仙子故意含糊其词,她说的“来的时候”到了张望的耳朵里就理解成了从太上老君和张道陵处来的时候,这样这一句话就明显有上仙责怪的意思。

正文 第四六零节桃花酿 (2)

张望有些诚惶诚恐地站了起来:“回大仙的话。据我们的记载,在当年的张天师初来的时候,这里的人都还会法术的,可是后来因为这里的妖气很重,处处都被妖孽所控制,学了法术的人渐渐的都被妖孽所伤,倒是不会法术的,都活的好好的,于是年深日久,会法术的人就都死光了,我龙虎山的绝学,就渐渐的失传了,所留的几本典籍,也没有人敢修炼了。每每想起此事,张望都感觉愧对列祖列宗。”

朱雀仙子假装失望的点了点头。其实朱雀仙子这么问是有用意的,她要先知道这些人会不会法术,如果不会那就好办了,自己默认是大仙也容易的很,随便玩两个把戏,这些人也看不出来,最重要的是(一旦漏馅,几个逃走是更不成问题,连法术都不懂的普通人,又怎么可能耐何的了他们?

张望见“神鸟凤凰”有些生气,而亲披天师袍的“何仙姑”一语不发,知道这些位神仙生了自己的气,连忙解释道:“不过在下及天师教的诸弟子,无论男女老少,每日两次念经及拜祭太上老君还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仙姑及凤凰仙子把我们引出去,我们一定会再重新练习法术,一代不行则两代,总有一天要将龙虎山再次发扬光大。”

朱雀仙子不咸不淡的哦了一声,这更认张望心中忐忑不安,生怕仙人怪罪。这时外面有人端来了茶果点心,张望亲自端着,摆到了众人面前的桌子上,恭恭敬敬的说道:“请诸位大仙品尝。”

两个果子一个是熏鱼干,一个是桃子做的蜜饯,林国余拿起一个蜜饯吃到嘴里,味道还真的不错。端上来的水是一种乎乎的液体,林国余指着问道:“张天师,不知道这是什么茶?”

张望一愣,这才想起书中的确记载外面有一种叫做“茶”的东西,连忙陪笑道:“这位大仙,我这里的东西哪里能和大仙的仙境相比?这东西简陋的难入大仙的眼,可是这却是本处最好的东西了。这是用桃花花瓣酿成的桃花酒,这一坛酒大约是五百年前的,一直存放着用来敬太上老君与祖师爷的。让大仙见笑了。”

正文 第四六一节一年即四年 (1)

这桃花酒可是好东西,就算和外界有时间上的差异,可是换算一下,也足足有了一百多年了。林国余连忙拿了一杯喝进了嘴里,入口甘甜清香,毫无酒的辛辣感,味道真的很是不错。桃子做的蜜饯也是一样,十分的甘甜的可口。林国余不禁佩服起这些人来了。长时间的在地底下面生活,法术都耽误了,可是吃还是很讲究。

林国余可不象胡里胡涂一样,吃起好吃的东西来就吃个没完。当然这也不怪他们,连续的几天光是吃生鱼了,好不容易变换一下口味,而且是他们在外面的那个世界都没有吃过的美味,当然是吃个不停了。林国余问道:“张天师,你能不能把你们为什么居住在这里,以及这两千多年以来发生过什么事情告诉我们。”

张望说道:“是,是。几位大仙相问,小老道不敢隐瞒。据我们这里的记载,只是不知道如今是哪朝哪代?可还是大明天子在位吗?如今的皇上又是哪一位?我天师教面外面的弟子又是如何?可还有我天师教吗?”

林国余道:“不是了。当然朱元璋打下的江山坐了二百余年,后来义军李闯王得了天下,又被满州人攻入山海关,满州人入主中原近三百年,如今是中华民国时代。现在国家没有皇帝的。”

张望道:“什么?没有皇帝?那怎么行?国怎么可一日无主?堂堂华夏,连个君主都没有,还象什么样子?”

这可让林国余犯难了,这些人一直生活在这里,同他们解释什么总统选举,委员长什么的,那是胡扯,他是不可能理解的。林国余只好说道:“哦,不是没有皇帝了,是不叫皇帝了,改叫总统。”

张望这才眉开眼笑:“哈哈,原来如此,我就说嘛,国不可一日无君。总统,总统好。当然秦始皇得了天下,改王为‘皇帝’,起三皇治世,五帝为君之意。如今又改称总统了,这个词更妙。华夏万年一统,大妙,大妙。但不知道这位改为总统的帝王名讳?”

林国余说道:“他姓孙,名文,字中山。”

张望击掌道:“妙,妙,大妙。”

倒也不知道他说的妙是说孙中山的名字妙还是新的朝代妙。然后张望又问道:“可是按大仙的算法,只有五六百年,可是我们居住在这里两千两百四十四年,还有一千余年呢?难道都是当今的中华民国吗?”

正文 第四六一节一年即四年 (2)

林国余道:“不是的。张天师,我想有些东西还没有和你说明。从平定梁王到如今,在你们这里是两千两百四十四年,可是在外面的世界才是五百六十年,所以我想可能是这两个世界计算时间有些不同。相差了四倍。”

张望想了想,说道:“是,是。我明白了。我们这里有传说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想必这说法有误,原来天上一年,是地上的四年。几位大仙久居天上,想必是以天上的记年计算的。”

林国余不禁又语塞了,这老头就认准他们是天神下凡了。连他清楚的说道“外面的世界”都被他理解成了仙界。

林国余问的问题张望还没有回答,于是林国余不得又问了一遍。

张望道:“根据我们这里的记载,明代洪武十四年,洪武皇帝派了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大军三十万,攻占了昆明。因为当时的梁王信撒满教,也会些法术,因此洪武皇帝也命先天师一同出战。先天师又请了诈死的刘伯温先生。白龙江一战,灭了梁王主力。梁王逃至五百里滇池,兴风做浪,无人敢迎其锋芒。先天师与刘伯温先生来到滇池,可是梁王却早在滇池中布下层层机关,更有水鬼神出鬼没。这时刘伯温先生有一龙族挚友,驭来神龙一对,来敌梁王。梁王不敌之下,逃入滇池下的机关。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居住的这里。据书上记载,这里其实本就是梁王的陵墓,当年的层层机关大多还是我龙虎山为其布下的,说也惭愧,当然龙虎山为了举起日后法术界抗击蒙古鞑子的大旗,这才委曲求全,接受了梁王的要请。但是我教在给梁王造陵墓之时,也都做了些手脚,为的就是防备梁王逃入湖底。梁王一带妻子家人逃入湖底,先天师和刘伯温先生当然紧追不放,可是哪知道梁王当年在请龙虎山为其做了机关之后,又请了许多的它教异人做机关。先天师和刘基先生居然攻不破大阵,于是被迫回到滇池岛,由先天师向洪武皇帝报告。”

正文 第四六二节勾心斗角 (1)

“哪知洪武皇帝得知后大怒,骂道:‘滇池岛诸机关皆为尔为虎作伥之时所布,岂有不能破之理?现尔妻女兄弟皆在京城做客,只等尔提梁王之头,携梁王宝藏平安归来。’几位大仙自然应该知道洪武皇帝的锦衣卫有多厉害,连朝中的大臣早饭吃的什么,说了句什么话他都清楚。先天师知道这一定是洪武皇帝在天师教布下了耳目,请他的妻女兄弟做客是假,要挟是真。先天师无耐,只得与刘伯温先生商议。刘伯温先生同意与先天师一同下到滇池底部,杀掉梁王,取了他的宝藏。先天师知道梁王陵的秘密,梁王陵其实是三易其址,易址的原因都是因为先天师在开掘好了之后,说是风水不适,而在这几处之间,先天师总就准备好了秘道。这秘道之隐避,一般人是绝对不会发现的。

先天师还知道这片桃花林非同小可,会法术的人只要进到林内,很难逃出。而破解林中瘴气之法,只有以女子经血才可。于是先天师带了门下弟子及数十名教中正逢经期的一同下到滇池之中。不想又遇到河伯来攻。刘伯温先生为保护先天师,自靠奋勇去敌住河伯,却不料被河伯水气穿身而死,尸骨沉入滇池湖中,再没有上来。

先天师无比悲痛,只是还有在南京城内的妻女兄弟及数万的天师教众,君命不敢违。只好仍然带着这些弟子沿秘道进入桃花林。由于有这些圣女经血保护,顺利的穿过了先天师布下的桃花阵。找到了梁王。

梁王也并非庸手,那一战直打的数天数夜,双方死伤极众。梁王逃入梁王陵。先天师也受了伤。见此情景,先天师决定到滇池岛上到沐王府去搬救兵,他在走之前留下一句话说道:‘我这一去搬救兵也不知道能不能有结果,假如我不能回来,你们就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与圣女结合,繁衍生息,等到若干年之后,我的这件天师袍重现之日,便是太上老君的引路使光临之时,那时他们带领你们逃出这地下世界。’先天师说完这句话,带了几十位教中好手沿原路返回。哪知这去走就鸟无音讯,我天师教弟子便在这里苦等。当时先天师受伤后曾经在这里与一位圣女阳双休疗伤。因为天师伤重,漏阳而使圣女怀子,天师一去不会,后来圣女产下一子,那便是小老道的祖先了。按天师教的传统,那子完全有资格做成新一代的天师,于是一代一代的,就传到了我这一代。族中的也发展到了数百人。我们日日所盼,就是天师袍能早日出现,将我们带出去。”

正文 第四六二节勾心斗角 (2)

林国余将张望的话与先前得到了资料一对照,知道张望并没有说假话。只不过里面有许多他并不知道的事情。首先,那一代的张天师给梁王做机关,可并不是什么委曲求全,而是处心积虑。他肯定是早就想趁梁王死后取了他的宝藏,为自己发展壮大天师教之用;第二,朱元璋是肯定知道这一点的,他派张天师来打云南,未必就安了什么好心,很可能就是朱元璋这个大野心家想让张天师这个野心家死在云南,最好是死在梁王之手,他就可以完成对天师教的控制;第三,朱元璋可能知道刘伯温还活在世上,而刘伯温也必定知道朱元璋派了人监视他们,于是他借着张天师的眼‘死在了水鬼的手里’,这样就算朱元璋再怀疑,也拿不出什么证据了;第四,梁王当然一早就防着张天师,但是他没有料到自己会在张天师与刘基的合谋下败的那么快,不然可能张天师到了这个世界就早就死了,不会落得打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第五,张天师可能很是担心刘伯温是否和他站在一条战线上,所以才出现了刘伯温与水鬼单打独斗的场面,而张天师等人明明在一旁,却没有人参战,以至于“刘伯温的尸体缓缓的沉入了滇池湖底”;第六,刘伯温也知道了张天师的打算,不然的话光凭受他要挟的赑屃以及赑屃所驭的两条巨蛟,也肯定不会敌不过这几只连胡里胡涂都打不过的水鬼河伯;第七,刘伯温和沐英可能早就也合穿一条裤子来对付张天师,不然不应该会出现张天师穿了天师袍死在了前面的秘道里,而沐英之后坐镇云南,而他的子孙世袭着沐王府的爵位一直持续到南明小王朝灭亡。

这一番的勾心斗角当真是波澜壮阔,精彩无比。君臣之间,朋友之间,上下级之间,竟然没有一个真心对待对方的,都只不过是想从中捞取到最大的好处。当然最后,梁王和张天师是失败者,朱元璋,刘伯温,沐英都是最后的胜利者。恐怕朱元璋一直到最后都会以为刘基是真的死在了滇池湖底吧?否则刘基的儿子会暂时得到了保全,一直到朱元璋死后,刘基保了朱棣登了龙位之后,刘基又被困南京,他的儿子才最后被朱棣杀害呢?而在滇池岛之战后朱元璋也再没有追查过刘基的消息。

正文 第四六三节神仙也迷路 (1)

不过林国余心中想通的这些问题却是不能对张望说的,虽然他心中对这个老头儿印象还不错,这老头儿对他们这几个“大仙”还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连自己的祖先只不过是张天师练功时产生的一个意外都告诉了众人,足见他是毫无保留。可是林国余不得不保留,这些说出来,就会彻底颠覆这个老头儿心中的祖先的形象。他如果相信还好,如果不相信,那没准就不把自己当成大仙,而是转而当成是妖怪了。

张望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村子里的许多人都又来拜见大仙了。其中就包括那个张寻。林国余还没有注意,倒是朱雀仙子发现了他。他站在别人的身后,一直有些奇怪的盯着穿了一身天师袍的其其格。朱雀仙子指了指张寻,说道:“张天师,这个小伙子我看眉清目秀的,有些根骨,但不知道他是谁?”

张望向下一看,发现“荷仙姑”指着的有根骨的孩子居然正是自己的孙子,哈哈大笑:“仙姑,他是小老道的孙子,他父亲死的早,如今是小老道的唯一嫡孙。也是将来继承天师衣钵之人。张寻,还不出来拜见诸位大仙?”

张寻从人后走了出来,跪倒在屋子正中,冲着其其格,朱雀仙子,林国余,胡里胡涂各叩了一个头说道:“在下见过神鸟凤凰,荷仙姑及两位大仙。”

张寻这是秉承了他祖父的意思,对于不知道来历的林国余与胡里胡涂二人,直接统称为两位大仙。

朱雀仙子向他一摆手道:“张寻是吧,你起来吧。”

偷眼看了其其格一眼,却见她两眼直勾勾的盯着张寻,只不过因为自己口音的问题,还是没有敢说话。

张寻或许是因为认出了其其格的身份,不象他的祖父张望那样诚惶诚恐,朱雀仙子道:“我看你骨骼清奇,要是修习法术的话,倒真是一代奇材。”

张寻道:“多谢神鸟凤凰夸奖。只是在这个世界里,在下是不能修练法术的。在下也一向对于传说中的前代的法术多有敬仰,可惜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到外面的世界,只有到了那里,在下才敢练习法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