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结同心(全本)-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话,她抬起头四周又看了下,决定还是回码头。

    卢舫虽然说不累,但一个小孩子又惊又吓,且在奔波这么久,不累是不可能的,因此当她们母子走走停停再次回到码头时,天已经隐隐黑下来。

    这个地方到处充满烧杀劫掠后的痕迹,一路上遇到的行人屈指可数,充斥着一种荒凉之气,但码头上还是人不少,此时就更多了。

    刘梅宝忽地停下脚,伸手将卢舫抱起来,慢慢的贴着几间货仓房挪过去,天色阴暗,码头凌乱不堪,并没有人注意他们。

    “见没见过这个人…”

    走近了听到不断有这种问话传来。

    “妇人带个小男孩。。”

    “这么高…”

    “是孕妇…”

    刘梅宝抱着卢舫一动不敢动,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她紧张的神经就要断掉,但却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她已经脱离被劫持的境地了,只是这些追查她的人到底是何方人马却不得而知。

    这些人之所以要挟持她,她刘梅宝心里清楚的很,不过是为了卢岩而已。

    刘邦能做到与敌人分享父母妻儿肉汤的境地,且不论其心底的真实想法,但卢岩,刘梅宝在这时候不由笑了笑,他绝不会说出这种话,就是假的做戏也不会说。

    她绝不能轻易表露身份,否则陷入危险的就不止是她母子二人。

    “有这样的人坐船要北上的话立刻禀告。否则有你们好看。”

    几句低声的恶狠狠的话随风飘过来。

    所幸在刘梅宝抱着卢舫转回来之前,那些人已经搜查过这里,此时没有再搜查一遍,询问一番无果后离开了。

    刘梅宝紧紧抱着卢舫依旧一动不敢动。缩在墙角任夜色将身形吞没。

    五月的山西天已经热起来,民众换上夏衣,军士们的新夏袍也全部发放到位,天地间一下子变得花红柳绿起来。

    “果然没错,太太那次逃出了,这些日子湖广一带的码头路口明里暗里都在核查带小男孩的孕妇,看来只要再过一段。大人您带着周少奶奶出席一次河东堡的公祭,想必李贼等人就要彻底放弃搜查太太了。”王墨翻看着手中的一叠文书,露出一丝笑,这些都是卢岩手下精锐的尖哨搜集回来的。

    卢岩坐在桌案前,正专心致志的提笔书写什么,听着王墨的话,他的手微微有些发抖,但依旧稳稳的收住了最后一笔。

    桌面上摊开一张写满字的纸。王墨状若无意的扫了眼,看到开头的梅宝二字,便错开眼不再看了。

    卢岩静静的等纸张晾干。慢慢的小心的将纸张叠起来,从旁边取过一个信封,用笔一刀一刀的写上重重的第五十六天五个字,然后将那纸张装入其中,打开桌案上一个小木匣子,这木匣子里已经摆着几个同样的信封,他将新的这个放了进去,这期间王墨也没有说话。

    “我不想知道这个。”他站直身子缓缓说道。

    “湖广一带被李长三重新控制,这是他的老巢,咱们又不能太冒进免得被发现。所以。。”王墨有些遗憾的摇头说道。

    所以还是没有她和孩子的消息…。

    “按照大人说的查寻药铺药行的事也在进行,咱们官兵不好进,盐商以及药商们都吩咐了,估计很快就能有消息,大人,放宽心。”王墨低声说道。

    卢岩站在桌案前望着门外沉默不语。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攥起,他的鼻头发酸,梅宝,小船,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喊着这两个名字。

    站在后院井边的刘梅宝重重的打了个喷嚏。

    她揉了揉鼻子,面上露出担忧。

    “这可不行,要是感冒了,就得吃药了…”她小声嘀咕道,一面抬手擦拭额头上的汗。

    对于她来说,能少生一次病就是对肚子孩子最大的保护。

    “沈娘子,沈娘子。”一个大嗓门从里面传来。

    “哎,来了,洗好了。”刘梅宝忙答应着,一面伸手拎起背筐,里面洗好的碗筷发出脆脆的撞击声。

    她一手扶着已经粗起来的腰,一手提着碗筷进了一间屋子。

    这是厨房,灶火正热,炒锅正响,油烟满屋。

    她一进来,一个四十多岁胖胖的妇人就从中抓起几个盘子利索的摆在灶台上,一旁烟雾中的男人将炒锅一端,将菜分盛了进去。

    一个小伙计端着一托盘进来了,将收拾的盘碗筷搁在一旁的木箱里,端起这边炒好的菜便脚步如飞的出去了。

    灶火上暂时停了下来。

    “这是最后一桌客人了,待他们吃完了,咱们就吃饭。”炒菜的男人说道,一面用腰里的围裙擦汗。

    烟雾散去,露出他的身形,年纪五十多岁,身材矮胖。

    “沈家娘子,你也歇息下。”那一旁擦灶台的妇人说道。

    “没事,我不累。”刘梅宝笑道,慢慢的蹲下身子想要把收拾进来的脏碗筷放进背筐里。

    “我来。”从灶台前猛地跑出一个小身影说道。

    小身影蹲下来,穿着半旧的红衫红裤子,头上扎起两个小辫子随着动作晃动。

    “大姐儿真懂事。”妇人笑道,一面伸手扶住刘梅宝,“歇歇吧,等吃完了一起收拾。”

    刘梅宝笑着谢过她,没有再强求,靠着桌台站着,看着依旧蹲在那里忙活的孩子。

    “娘,好了。”孩子抬起头看着刘梅宝说道。

    瘦脸大眼,圆鼻头薄唇,不是卢舫是谁,只是此时完全是小姑娘的打扮,扎起的辫子上还缠着红绳,跟身上的红衫很是相配,显得俊俏可爱。

 
第二百六十六章 隐姓

 

    卢舫的脸上印着几块黑,手上也黑乎乎的,想必是烧火时留下的。

    “大姐儿累坏了吧,来,吃块糕垫垫。”妇人笑道,一面随手从一旁盘子拿了一块,一面看着卢舫的衣裳,“瞧,这衣裳穿着多合适,都不用改。”

    这是外边收回来的没吃完的盘子的食物,干净的没有咬过的,是绝对舍不得扔掉,而是留着自己吃。

    卢舫看刘梅宝。

    “快谢谢大娘。”刘梅宝看着他笑道。

    “谢谢大娘。”卢舫这才看着妇人说道,伸出双手接过她递来的蒸糕,微微侧过身慢慢的吃起来。

    “承蒙你们不嫌弃留我们母女讨口饭吃就感恩不尽了,大姐你还送旧衣服旧褥子,我这心里真是…”刘梅宝看着那妇人面带感激的说道。

    “你这话说的,要不是你,我家老头子还能站在这里炒菜?早死在荒郊野外了。”妇人故作恼怒说道,“再说,你们也没吃闲饭,你刷锅洗碗洒扫宅院,大姐儿烧火抱柴的,你们一个妇人一个小女娃子,吃的又少,还不用工钱,我还赚了呢。”

    “本来也不需要请人的,到底是多了我们两张嘴吃饭…”刘梅宝低声说道。

    “要说以前还真不需要,不过,这些日子,不打仗了,就好过些了,生意也好些,多个人帮忙也好。”妇人笑道。

    刘梅宝迟疑一下,看了眼外边。

    这间饭馆不大,外边大堂待客,这里炒菜,里边小院子便是这所有人居住。

    此时午后,吃饭的人已经散去,外边听不到先前的嘈杂吵闹声。

    “官兵是败退了吗?”刘梅宝低声问道。

    话没说完,就被那妇人掩住嘴,面带惊恐的冲她摆手。一面看向外边,似乎有什么凶猛野兽会扑进来一般。

    这里是李长三的控制地域,在这里没人敢称呼李长三,而是大圣明唐王。

    这里是樊城。由大圣明唐王分给自郝洲起事的顺天王为都城,以示十三王七十二营共举事的一致同心结义。

    既然码头有人盘查,刘梅宝那日后干脆带着卢舫不再北上,而是调头入南,她是孕妇无可改变,便把卢舫打扮成小姑娘,或许真是那句最危险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一路上竟然几乎没有遇到盘查,又机缘巧合救治了一个因为吃多了六神丸中毒的男人,得到了来其家中落脚的机会。

    长远的目标计划她也不去想,目前最重要的是找个安稳之地顺利生产,这样的话,再行路被查出来的危险就又减少一分。

    这夫妇二人是本地人,男人姓赵,反军攻城时子女家人都死了。老两口带着孙子侥幸得命。

    “难过啊,当然难过,我当初生养了六个。只活了这两个,到了到了,还是死了…”

    午后简单的吃过一口饭,赵娘子坐在院子里,一面帮着刘梅宝洗刷碗筷,一面和她闲谈。

    “可是那又怎么样,该活还得活下去,就是为了这小的也得活下去…”赵娘子叹口气说道,“所幸是人都要吃饭,好歹祖上传了手艺。要不然还真活不下,只能去填城了…”

    她说这又笑起来,胖乎乎的脸上如同开了花。

    李长三等反军凶残不亚于鞑子,动辄屠城,在攻城的时候驱逐抓来的百姓充当肉盾填沟壕。

    填城肯定不是什么好笑的事。

    刘梅宝看着她的笑,也跟着笑了笑。不过笑的辛酸。

    “你也是倒霉,逃到哪里不好,逃到这里来。。”赵娘子又叹口气说道,不待刘梅宝说话,她又笑了,“不过,到哪里都不好过,你一个妇人带着个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

    “是啊,该活还得活下去。”刘梅宝借用她方才的话笑道。

    赵娘子也笑了。

    “正是要这样想。”她笑道,将手里的碗筷搓的哗哗响,“不过我听说你们山西那边过的不错,那个什么大人的打得鞑子不敢来侵犯,护的日子安稳,你怎么反而出来了?”

    刘梅宝的手微微顿了下。

    “我们家在山西边上,也沾不上什么光…”她垂头说道,“再说,我家这破门糟户的日子,有什么可护的,再护也过不下去…。”

    “那倒也是,都是说的好听,我们这等没钱没势的到哪里都过不安稳,那些有钱有势的在哪里都能过得安稳。”赵娘子感叹道,丢开这个话题不再说了。

    刘梅宝低着头洗碗,一旁的卢舫安静的将洗好的碗筷整齐的摆在木箱里。

    正洗刷着,听的外边一阵热闹。

    “奶奶,有兵爷爷来吃饭。。”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跑进来说道。

    他穿着土黄衫,抓了个朝天辫,圆头圆脑,只是脸上挂着的惊恐与年纪不相符。

    一听这话,院子里的人都紧张起来。

    兵爷爷,是指李长三的兵。

    “没事,没事,我去看看。”赵老汉忙起身说道,一面快步走出去。

    大家停下了手里的活,小心的听着外边的动静。

    “…老赵头,听说你烧的饭菜好,今日让我们尝尝…”

    外边传来大嗓门的说笑,以及啪啦兵器碰撞桌面的声音。

    刘梅宝的心跳的很快,忽地觉得怀中一暖,低头看是卢舫靠过来,大大的眼中闪烁着恐惧。

    他年纪小,不太明白如今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有好多坏人在抓他和娘,他不能告诉任何人自己叫什么爹爹是谁是哪里人,也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是男孩子。

    刘梅宝伸手抱住他。

    “丹丹不怕。”她低声说道。

    卢舫小名叫小船,小船自然也不敢再喊,便取贵子娘最爱的称呼蛋儿,女孩子自然不能叫这个,于是谐音丹儿。

    那些逃难的民众深受磨难,对这些当兵的更是怕到骨子里,尤其是投靠李长三的那些饥民组成哀兵,更是无恶不作,淫人妻女生吃人肉。

    想到她们母女一路颠沛流离是吓怕了。

    “丹丹别怕。城里的这些,还是好些的。。”赵娘子低声安慰道,一面转头喊方才进来的男孩子,“铁勺。带妹妹去屋子里玩。”

    那被唤作铁勺的男孩子看了眼依在刘梅宝身旁的卢舫,有些不好意思。

    “去呀!”赵娘子在他肩头拍了下催促道。

    铁勺便走过去,伸手想拉卢舫。

    卢舫看着他,往刘梅宝身上缩了缩。

    “丫头家的就是胆小。”铁勺嘟囔一句,一面梗着脖子对赵娘子说,“奶奶,我去帮爷爷招呼。。”

    他说着话果然就要往外走。被赵娘子一把揪住耳朵。

    “你给我安生些。”她瞪眼低声呵斥。

    正说着话,赵老汉急匆匆的进来了。

    “烧几个热菜,做碗汤。。”他口中说道,指挥着从屋子里跑出来的小伙计,“小二,快上酒。”

    小伙计应了声。

    “他爷爷,真的只是吃饭?”赵娘子颤声问道。

    “是啊,现在是。要是伺候不好,就不知道了。”赵老汉跺脚道,“还不快些烧火。。”

    大家都忙碌起来。赵娘子和刘梅宝合力将碗箱抬进去,赵老汉叮叮当当的切菜。

    “大姐儿,你和铁勺将茶水端出去。”赵娘子说道,自己坐在了灶台边。

    卢舫愣了下,下意识的就看刘梅宝。

    “我去吧,小孩子家别冲撞了他们…”刘梅宝手扶着腰站起来说道。

    “我去。”卢舫脆声说道,说着话,就抓起一旁的茶壶向外跑。

    他现在是女孩子,那些坏人不容易认出他来。

    铁勺也忙跟着去了。

    刘梅宝想要喊住他,赵老汉菜入油锅腾起油烟。滋啦的响声盖过了她的声音。

    卢舫和铁勺已经进了前堂。

    赵老汉和赵娘子忙碌着根本就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刘梅宝几步走出去,站在门后侧耳听。

    前堂里有不断说笑声,不外乎什么在哪里抢了什么人家,得了什么好宝贝什么的。

    “小孩,这边。这边,把茶壶给我。”

    有大嗓门招呼道。

    听不到回答声,但倒水的声音响起来。

    “小丫头几岁啦?”有人问道。

    刘梅宝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

    “五岁。”卢舫脆脆的声音响起来。

    到今年的十一月,卢舫才满三周岁,他个子瘦高,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些,说五六岁也像,为了避免核查,刘梅宝告诉他要假装女孩子,要告诉别人自己五岁了,只是在涉及到爹爹这个问题时,一向安静听话的卢舫倔强的不同意爹爹死了的这个设定。

    “爹爹找不到了,走散了。”他眨着眼认真的建议。

    刘梅宝的眼圈便红了,她点点头同意了。

    “小丫头长得挺俊啊。”

    “给你家儿子当媳妇吧。”

    “我家儿子他娘还不知道在哪呢。”

    大堂里说笑声更大。

    这边赵老汉的菜很快做好了,小伙计和赵娘子脚步如飞的端上来,卢舫和铁勺便退了出来。

    很快这些人吃完散去了。

    “给钱了吗?”赵娘子小心的问道。

    点头哈腰送走这些大爷们才回来喘口气的赵老汉瞪了她一眼。

    “没把店烧了你就知足吧。”他哼声说道。

    虽然没有挣到钱,但大家还是如同捡了意外之财一般高兴,院子里的气氛再次平和下来。

    刘梅宝洗刷着收拾下来的碗筷,看着蹲在一旁帮忙的卢舫。

    卢舫捧着洗好的碗往箱子里放,看到娘看自己,便咧嘴一笑。

    刘梅宝便也笑了,伸手帮他擦鼻尖上的柴灰。

第二百六十七章 度日
    日子就这样飞快的过去了,刘梅宝的身子越来越重。

    “沈娘子帮忙收拾一下。”

    刘梅宝应了声,站在门前再次确认一下,那些兵众已经散去才迈进前堂。

    堂屋里狼藉一片,碗筷乱扔,酒壶四处都是,小伙计正忙的满头大汗。

    自从那一日几个兵丁在这里吃过饭后,赵老汉的手艺得到他们的认可,便隔三差五呼朋唤友的来吃,所幸十次有那么两三次给点酒钱,勉强还能让这家饭店不至于立刻就关门大吉,能多供应他们享受一些日子。

    “沈娘子你收拾桌面上就成,下边的我来。”小伙计百忙中嘱咐一声。

    刘梅宝感激的道谢,正收拾着门外有人问询。

    “客官,要吃点什么?”小伙计忙去招呼。

    “来个茶汤就成。”那来客说道。

    这位来客的口音是明显的山西口音,在内收拾的刘梅宝不由抬头看了眼,见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高瘦男人,背着个褡裢,一副生意人模样。

    察觉到堂内有人,那男人也看过来。

    刘梅宝垂下视线。

    “婶婶婶婶。。”铁勺从内跑进来,对刘梅宝喊道,“你家大姐儿擦破了手,你快去瞧瞧。”

    刘梅宝忙放下手里的碗筷,向后堂而去。

    听到大姐儿这个词,那男人便从刘梅宝身上收回视线,跟着小伙计落座。

    “。。小二,这里有药铺没…”

    刘梅宝迈进后堂时,听的那男人闲谈一般对那小伙计说道,很快帘子放下隔断了内里的谈话。

    山西口音的人也不是没遇到过,不过她可不敢随意上前去和人家认老乡,谁知道这老乡是敌是友,更何况这可是在李长三的地盘,刘梅宝丢开了心思看卢舫去了。

    卢舫并没有什么大事,是拎水时不小心跌了脚。擦破了一层皮,不过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这的确很疼。

    “丹丹真乖,比铁勺还勇敢。铁勺上次自己撞破了头皮哭的发了大水一般。。瞧我们丹丹,一滴眼泪都没掉。。”赵娘子一面给他小心的擦洗,一面笑道。

    卢舫坐在地上,绷着嘴,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句话也不说。

    跟着刘梅宝过来的铁勺露出不服气的神情。

    刘梅宝谢过赵娘子,又抚了抚儿子的头。

    “娘知道你想帮忙,但要做些力所能及的。要不然,不仅帮不到忙,还会添麻烦哦。”待赵娘子走了后,她搂着卢舫笑道,“下次不要去拎水了,等你再长大些。”

    卢舫点点头。

    “疼不疼?”刘梅宝亲了亲他的额头问道。

    卢舫便又点点头,到此时眼圈发红,眼泪打转。

    “疼就哭出来。哭出来就不疼了,没事,该哭的时候就要哭。”刘梅宝笑着再次亲亲他。将他揽在臂弯里。

    卢舫依偎着娘。

    “爹是不是不要我们了…”他忽地小声说道。

    刘梅宝伸手将他再揽紧一些。

    “没有,他只是找不到我们,我们藏的太好了,连他都找不到。。”她低声笑道,低头看儿子认真的说道,“小船,你有多想爹爹,你爹就有多想你。”

    卢舫点点头,眼中的几分阴霾一扫而光。

    “我知道,等娘生下小弟弟。我们就能去找爹了。”他露出笑低声说道。

    刘梅宝笑着说了声是,安抚了儿子一刻,她又去前堂收拾,见那个吃茶汤的山西口音的男人已经走了。

    “方才那人是山西人吗?”她迟疑再三,忍不住问道。

    “大概是吧。”小伙计利索的收拾着桌面,“谁知道。问我哪里有药铺,估计是病了找大夫呢,咱们这里哪还有正经大夫,不是死了就是早跑了…。。”

    刘梅宝哦了声,望着门外发了会儿呆,便接着忙去了。

    转眼到了八月,这期间又变得不太平起来,貌似官兵又打过来了,城里的人跑了一半多,谁知道打起来时他们会不会被抓去当城墙垫子。

    赵老汉的饭店没有人来吃饭了,日日闭紧门户。

    “沈娘子你真的不跟我们一起走?”赵娘子拉着刘梅宝的手问道。

    刘梅宝看着自己高挺的肚子,苦笑一下。

    留在这里生还有一丝活路,如果跟人逃难,荒郊野地兵荒马乱的境遇下生孩子,那估计只有死路一条。

    赵娘子也显然明白,叹了口气。

    她看了看明显就要临盆的刘梅宝,又看了看依偎着刘梅宝的卢舫。

    “你们这。。这大的小的。。”她一脸焦躁不安。

    “大娘,你快走吧,这些日子已经多受你们照料了。”刘梅宝冲她笑道,握了握赵娘子的手,“我在这里给你们守着家,等太平了你们再回来。”

    赵娘子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

    “大娘子,你莫要说这话,当初你救了我家男人。。”她哽咽道。

    “大娘,这世上救人的人多了去了,也并没有都能有回报的,更别提这兵荒马乱,易子而食的时候,你们夫妇是我沈刘梅的恩人再生父母。。”刘梅宝说着话也是忍不住掉眼泪,她真的觉得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一路遇到的都是好人,好心的人,是老天爷弥补那一世幼时丧母的遗憾吗?她真的很感激老天爷的厚待。

    刘梅宝推了推身旁的卢舫,“我身子不方便,就让丹丹替我叩个头。。”

    卢舫听了,立刻跪下来,冲赵娘子咚咚的叩头。

    赵娘子流泪忙拉她起来。

    “快走吧,天黑了就更走不得了…。”赵老汉从门外探身进来催促道。

    铁勺也探身进来,看着卢舫。

    “快走吧。”刘梅宝擦了眼泪,推着赵娘子说道。

    赵娘子转身要走,感觉抓着自己胳膊的刘梅宝的手忽地用力。

    “怎么了?”她问道。

    刘梅宝面上浮现一丝勉强的笑。

    “没事,你们路上小心。”她颤声说道。

    赵娘子看着她,赵老汉在外催促。

    “你是不是要生了?”她忽地大声喊道。

    此言一出,大人小孩都大吃一惊,瞪眼看着刘梅宝。

    “哪有。没有,大娘,别多心了,下个月才到时候呢。你们快走吧。”她笑道,用力收回放在赵娘子胳膊上的手。

    看她笑容如常,赵老汉便不再多问,瞪了老婆子一眼。

    “快走吧。”他低声催促道,拉起铁勺转身迈步。

    铁勺挣开他的手,几步进来往卢舫手里塞了一个东西便又跑开了。

    卢舫低头去看,见是一个石榴。

    家里只有铁勺和卢舫两个孩子。年纪也相仿,但却并不在一起玩,用铁勺的话来说,他是个男子汉,怎么能跟丫头片子一起玩,而卢舫自然更不会和别的孩子玩。

    其实这孩子打心底关心着这个“妹妹”。

    “快谢谢哥哥。”刘梅宝说道。

    卢舫看了铁勺一眼,垂下眼没说话。

    赵娘子转身往外走,刘梅宝送了她两步。便站住脚不送了,只摆手嘱咐他们小心些,看着老夫妇二人拉着孩子慢慢走出院子。

    “丹。去帮娘烧热水。。”刘梅宝忽地说道。

    卢舫正看着手里的石榴,闻言有些惊讶的看了娘一眼,见娘的脸色变得煞白,八月天气头上冒出汗来。

    “娘。”他大声喊道,一把抓住刘梅宝的手。

    阵痛袭来,刘梅宝身子发抖。

    “小船,别怕,娘要生小弟弟了,你听着,先去烧水。然后把门插好…。”她深吸几口气,对卢舫说道。

    她不能慌,她要是慌了,卢舫就更害怕了。

    卢舫眼睛睁得圆圆的,小脸紧张的绷起来,有眼泪在他眼里转啊转。但始终没有掉下来。

    他重重的点点头,飞快的向厨房跑去。

    刘梅宝咬着牙迈步走向屋子,东西都是早早准备好了,包括小孩子的包被以及尿布,她铺床拿被褥,点火盆,又取来烧酒剪刀。

    “娘,我烧水了。”卢舫蹬蹬跑进来说道。

    “走,我们去把门用桌子顶住。。”刘梅宝说道。

    阵痛伴着走动更加的痛,她不时的倒吸凉气,但还是坚持的迈步迈步。

    这样宫口才能开的更快,没事,她是第二胎,一定很好生的。

    卢舫太小了,在挪动桌子上根本出不了力,只能在一旁费力的挪动板凳。

    刘梅宝费了好大力气才将桌子顶在门上,这时阵痛越来越厉害了,她只觉得胃里一阵翻腾,转身低头就哇哇的吐了起来。

    卢舫小小的神经终于奔溃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扑过来抱住刘梅宝的腿。

    “没事,没事,别怕,小船,这是正常的,是生小弟弟的反应,刺激胃…”刘梅宝吐得出了一身汗,好容易熬过这一阵,抓着卢舫的肩头安慰。

    正混乱着,门被拍的咚咚响,吓了母子俩一跳。

    此时的天已经黑下来了,街上不断的跑动大人哭孩子叫喧嚣声已经沉寂下来。

    “是我们。”赵大娘的声音响起来。

    刘梅宝很是意外。

    “快开门。”赵大娘在外催促道。

    莫非外边已经走不得了?刘梅宝猜测着,用力挪开桌子,将门开了一条缝。

    赵大娘先挤了进来,紧接着赵老汉拉着铁勺也进来了。

    “外边走不得了吗?”刘梅宝看着他们问道。

    赵大娘也不理会他,和赵老汉先将门关好,将所有的桌子都挪过来,将门堵的严严实实。

    “你去烧水,做饭。”然后她吩咐赵老汉。

    刘梅宝怔怔看着她,眼泪忽地流下来,方才那样痛那都没哭,可是此时她再也忍不住。

    “大娘,你们何必…”她哽咽道。

    “生死有命,我家老头子的命是你给的,如果我们就这样走了,老天爷是要罚我们的。”赵大娘整容说道,一把拉住刘梅宝的胳膊,“老妇我自己生养过六个孩子,你自己也生过,不是那头胎孩儿,来,别怕,跟我进屋去,这孩子必定平平安安的生下来…”

第二百六十八章 感恩

 

    四月微雨,你打赏我太多了亲!!这些钱可以多看很多书的!!我心里过意不去啊啊啊啊

    

    永祯三年八月十三辰时,刘梅宝生下一个女儿,赵娘子用称菜的盘子称称了下,五斤三两。

    瘦的像只猫,铁勺好奇的来看时说道。

    坐在一旁如同老母鸡一般守着孩子的卢舫给了他一个白眼。

    铁勺有些讪讪的。

    “你还吃石榴不?”他没话找话低声问道。

    卢舫低着头专心的看着熟睡的妹妹没有理他。

    铁勺摸了摸鼻头,颇感无趣。

    “小丫头片子。”他哼了声,“我去玩打仗,跟你真没话说。。”

    他蹑手蹑脚的出去了。

    卢舫小心的伸手将小被角搭住婴儿的头,赵奶奶说了,小孩子家的不能让头顶吃风。

    生下来才三天的孩子基本上都在睡觉,也没什么可看的,但卢舫还是饶有兴趣的端详这她,看了一会儿,他坐正身子,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物件。

    这是一个木头做的小人,手里拿着一把刀,只不过因为磕碰或者挤压什么的,刀已经掉了,只留下握着刀的形态,做工粗糙,依稀可以看出是个官兵的打扮。

    卢舫握着手里的这个小人,忍不住轻轻的挥动。

    “杀呀,杀呀。。”他低声嘀咕着,嘴边浮现一丝笑。

    他专心的玩了起来。直到身后传来刘梅宝翻身的声音。

    他忙将木头小人塞进怀里,转过身。

    刘梅宝正面向这边,对他笑了笑。

    “娘。你醒了。”卢舫抬脚跑过去,趴在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