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结同心(全本)-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宋郎中眼神闪烁只是不说话,刘梅宝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心里不由叹了口气。
  
      “大叔,非是别的,只是如此大恩,如果不亲眼看看他,我这心里怎么能安¨”刘梅宝低声说道,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袖。纟
第九十四章 探视
第94章 探视

 

    宋郎中心里一软,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这刘梅宝受了如此大恩,反而还因为先前的事忌讳躲避,那才叫人心寒,也就不是他认识的重情重义又知进退的刘梅宝了。

 

    与其总在心里因为恩情不安而记挂着,还不如谢了恩心安的好。

 

    “跟我来吧。”宋郎中说道。

 

    刘梅宝大喜,忙点头道谢。

 

    “郎中,这位是?”小厮看着跟过来的姑娘,不解的问道。

 

    “这姑娘曾是我药铺的伙计,做药最拿手或能帮上忙。。”宋郎中解释道。

 

    “这个姑娘家吗?”小厮打量刘梅宝问道,脚步未停。

 

     “你可,别小瞧她,你知道广顺和吧?”宋郎中笑道。

 

      “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广顺和嘛。”小厮立刻答道。

 

      刘梅宝便忍不住笑了。

 

    “她就是广顺和的药柜。”宋郎中笑道。

 

      小厮很惊讶,瞪着眼看刘梅宝。

 

      “真的假的啊?”他问道。

 

      说着话他们已经走出了驿站,穿过一条夹道,迈进一个有两排兵丁守护的门后,就来到一个宽敞的院子里。

 

     院子里灯火通明,站着更多的人,多是男人,一个个红着脸看向正中的屋子。

 

      “生黄,净萸肉,生山药快煎了送来!”一个小厮挑帘子喊道,“煎药的大夫呢?煎药的……”

 

      宋郎中听见喊,忙上前应了声。

 

      “快去快去。”小厮跺脚道。

  

      生黄,生山药,茱萸……这是固气防脱,刘梅宝的腿脚有些发现软,被宋郎中一拽,跟着他进了一旁的一个屋子。

 

      屋子里架着火,有三四个人在调配药,见宋郎中带着一个女子进来,再看她的形容,只当是那些受伤的百姓来求药的,那些百姓自然不在官府救治之列,但既然跟着宋郎中进来,想必是有关系的,大家都是郎中,自家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也就没人多说什么,看了一眼,便自忙去了。

 

      刘梅宝也帮不上忙,看着宋郎中煎药,不断有人进进出出,拿了药出去,又过来捡了药忙碌。

 

      她就在那里坐着,呆呆的也不知道想什么,一直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有人进来说了句谢天谢地,没事了,睡了,忙碌的大夫们这才松了口气。

 

     又听得说大人们都走了,院子里的盐丁再三被邀请劝说,却没人肯离去,就在院子里席地而坐。

 

     “我在这里看着吧。”宋郎中主动要求的。

 

     管事的便点点头,留下宋郎中和另外一个府城来的郎中,其他的郎中便都退去了。

 

     “跟我来吧。”宋郎中对刘梅宝说道,又对另外一个郎中点点头说声我先去屋子里守着。

 

     “后半夜换我。”那郎中捻须说道,目光在刘梅宝身上扫了眼,却并没有问什么。

这是一间上好的客房,布置精美,还有两个娇俏的丫鬟守在屋子里,看着暖炉上的茶水,见宋郎中进来倒同什么,看到刘梅宝,都惊讶的瞪大眼。

 

      刘梅宝顾不得理会她们,几步就越过隔扇,来到垂着幔帐的床前。

 

     他沉沉的睡着了,面色苍白,这是失血过多的表现,眉头簇起,是伤口疼痛的症状,虽然难受了些,总好过没有感知,那样可就是陷入深昏迷了。

 

     “最主要的伤是后背和胳膊……”宋郎中低声说道。

 

      刘梅宝迟疑一刻,伸手掀起被子,这是她第一次看这男人的身子,不过此时却只看到密密裹起来的棉布,以及上面渗出的片片血。

 

      卢岩的眼却在这时睁开了。

 

      刘梅宝和宋郎中都吓了一跳。

 

     “可是碰疼了?”刘梅宝忙松手轻轻将被子给他盖好,低声问道。

 

     “你没事吧?”卢岩全眼看着她,动了动嘴唇,发出涩哑的声音。

 

    刘梅宝面色微微一红,心里说不出的滋味,他还惦记着这个……

 

     宋郎中将头扭向一边。

 

     “我没事……你觉得怎么样?可要喝水?”刘梅宝低声道。

 

      话音才落,就见卢岩合上眼又不动了。

 

     刘梅宝和宋郎中对视一眼,莫非是没醒?

 

     宋郎中伸手探了探脉息。

 

     “无事。”他低声道,再看了眼刘梅宝,“没醒,只是梦呓。”

 

      刘梅宝哦了声,梦呓都还说这些……

 

      她轻轻咬了咬下唇没有再说话,站在床边看着卢岩。

 

      以前短短几次接触,她都没敢看他,以至于到现在都不太清楚他长什么样子,此时他安静的睡着,伤病的人自然不可能好看,但也算不上难看。

 

     宋郎中在一旁又咳了一声,刘梅宝垂下视线。

 

     “皮肉伤,看着挺厉害,其实也好养。”宋郎中低声主道,看了眼站在床边不挪脚没有走的意思的姑娘,“你先回去吧。”

 

     刘梅宝哦了声,却是没有动。

 

      “刘姑娘。”宋郎中心里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你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看看,心里不记挂了就好了。”

 

      是啊,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吃的喝的用的,自有人安排的好好的,如果说帮忙的话……刘梅宝眼睛一亮。

 

      “不如我给他写句道谢的话,大叔你待他醒了交给。”她眼睛亮亮的说道。

 

    卢岩地那么期待自己的回信,那么自己这次写点东西,他看了一定很高兴,对于养伤也大有益处了吧……

  

     “胡闹!”宋郎中瞪眼加重语气低声喝道,“这,这也是你个女子家能做的事!”

 

     刘梅宝吐了吐舌头,她倒忘了,这种书信私交最是男女间忌讳的,卢岩给她写信已是有伤风化的大事,自己来自现代从小到大多少也收到过几封情书,不觉得怎么样,但其他人可接受不了,尤其是关心自己闺誉的亲朋好友。

 

     “你在道谢,等明日三娘亲自来就是了,她是长辈,合情合理又有诚意,你一个女子家别管了。”宋郎中说道,一面又催促她走。

刘梅宝嗯了声,再看了眼卢岩,低头快步走开了。

 

     宋郎中唤过屋内的一个丫鬟,和她借套衣裳。

 

      丫鬟打量刘梅宝几眼,宋郎中便低声给她说他哥哥也杀了鞑子,丫鬟便点点头,笑嘻嘻的去了,不多时拿了套衣裳过来。

 

     “姑娘别嫌弃,是我穿过的。”丫鬟说道。

 

      刘梅宝忙道谢,将一块碎银子递给她。

 

     “这可使不得。”丫鬟摆手死活不接,“姑娘要是这样那就用钱去外边买吧,我们可担不起。”

 

    刘梅宝无法,只得再次道谢,宋郎中请了小厮来,送刘梅宝回驿站去了。

 

      卢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的晚上,消息传来,守在外边的盐丁们一阵欢呼,更有人忍不住哽咽出声,让一干领兵的防守守备操守眼红的不得了,看看自己带的兵,除了自己贴身的家将,哪个会在意自己的死活,人跟人的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再休息一晚,卢岩的精神就又好了很多,到了下午还能稍稍的坐起来稍微斜靠一会儿了。

 

     “大人以后可要千万保重,不得鲁莽行事……”师爷红着眼睛,一脸憔悴的絮絮叨叨不停。

 

      “这怎么是鲁莽行事呢?”卢岩看了他一眼,声音哑哑的说道,“难道是要怕死不战吗?”

 

      师爷神色一正。

 

     “大人,且不说你,就是如今咱们盐巡司的儿郎,没有一个怕死的,这些日子冲杀马贼无数,别说这十几个鞑子,就是成千上万的鞑子,只要大人你说一声杀,我敢保证咱们这些盐丁,没有一个会是软蛋。”他神色郑重,宽大的袍子套在干瘦的身躯上晃晃荡荡,丝毫不能穿出读书人应有的文雅气质,反而有些滑稽。

 

     听他这样说,卢岩微微一笑。

 

      师爷看着卢岩,反问道:“大人,你说大家为什么会这样不怕死?”

 

     卢岩没有说话,眼中带着几分兴趣看着师爷。

 

     “是因为我对他们好吗?”他笑了笑,这次笑的幅度有些大牵动伤口,皱了皱眉头。

 

      说到好,见过卢岩训这些盐丁的人,只怕没有一个这样想,动辄就打就罚,小小的训练场上,很多时候也是血肉横飞,那都是大棒子打的,更不用说那些稍微犯了点错的盐丁,全家老小立刻就被赶了出去,怎么哀求都不管用,不止如此,被卢岩赶出去的盐丁,这解县境内再没人敢用敢收留他们,什么下场可以想象。

 

     从这一点来说心狠无情丝毫不次于掌人生死的阎王。

 

     “好不好的,这世道也没人说这个。”师爷呵呵一笑,道,“说白了是因为大人是他们的依靠,是因为盐巡司是大家生存的唯一庇佑。盐丁们活着,跟着大人有钱粮拿,没人敢欺负,死了,大人发下抚恤银子,养护父母妻儿,大人也说了,想要什么,不过是吃饱饭睡好觉不被人猪狗般驱逐而已。”

 

     他说着说着,声音有些颤抖,“所以大家不怕死了,因为知道就算死了,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可是如果大人死了呢?就算他们还活着,这一切都将没有了。”

 

     卢岩神色微沉,有些明白师爷要说的意思了。

 

      “所以,现在,大人已经不是单单为自己一个人活着了。”师爷沉声说道,说完察觉气氛有点闷,便一笑,面上又恢复那种猥亵的神情,“当然,不是说大人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人去死,男儿活着为什么,如果连自己的女人都护不得,也没什么乐趣,所以,要是刘姑娘再遇到什么危险,大人就要属下们去冲杀,大人坐镇指挥就是了,放心,刘姑娘断不会因此小瞧了大人,她又不是傻子,知道没有大人指挥,那些人哪里会舍得为她 

拼命……”

 

      郑重的话又转移到不着调的调笑上,卢岩就笑了。

 

     “说什么呢,一次就够了,还要她受罪……”他微微一笑道,迟疑一刻,又问道:“她……还好吧?”



第九十五章 安心
    师爷一笑,自然知道这年轻人心里真想问的是什么。
  
      “前日大人还没醒过来的时候,刘姑娘的舅母过来叩头道谢,得知大人醒过来后,又和那些被解救的百姓一起,来叩头道谢,还到庙里给大人捐了平安灯。”师爷笑道。
  
      “那她呢?”卢岩问道,眼中带着几分期盼。
  
      师爷轻叹口气。
  
      “大人,她是个女儿家,有家里长辈出面才是最合情合理也是最虔诚的….”他含笑解释道。
  
      那就是没来了…¨卢岩的面色一黯。
  
      瞧瞧,少年人就是这样,经受不起一点打击,想当年老夫我被隔壁姑娘家浇了一头的洗脚水,第二日不照样接着扒墙头,师爷摇头感
  
      “大人,我想如今该是再请媒人去了。”他一笑,准备说起高兴事。
  
      “恩?”卢岩看了他一眼,“请什么媒人?不是和你说过,但凡有媒人来说媒,都给拒了。”
  
      卢岩自从当了巡检司巡检,那说媒的人就逐渐增多了,其实原来也不少,只不过这家门随着他的地位提高也跟着一步比一步提高。
  
      当私盐贩子时,是本村的人家,当了副巡检后,城里有些盐商也有了这个意思,如今则有些本地的大族大户选了自己支系近的适龄女子,明里暗里的来说动。
  
      卢岩没有父母亲长,身边全是汉子们,这些人汉子们粗糙大嘴巴,媒人不敢托他们,只看着师爷虽然长得鬼头鬼脑了些,但多少有点文雅之气,于是全都跑到他跟前询问。
  
      师爷自然高兴了,巴不得大人相中这些送上门的,省的自己为怎么娶媳妇愁得日日夜夜不得安生胡子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结果可想而知,挨了冷眼。
  
      “当然是和那宋三娘子提了。”师爷嘿嘿一笑道捻着胡须,“大人,如今可不比以前,这么大的恩情难道不该以身相报?要知道,刘姑娘的命可算是大人你的了,按理说立刻送来为奴为婢都还要感激不尽,更何况,咱们这可是明媒正娶大红花轿抬进来当正头娘子……”
  
      他的话音未落,就听卢岩一声顿喝。
  
      “够了!”他饶是中气不足,但这一声喝还是吓得师爷一个哆嗦。
  
      师爷眼中惊慌不解,怔怔看着卢岩,见他面色似有怒意,不知道哪里说的不对了,只得噤声不敢再言。
  
      “我等是不能看百姓受鞑子掳虐而不顾,只是这样而已。”卢岩静了一刻,沉声说道。
  
      “是,是老儿谨记。”师爷忙点头答道。
  
      略沉默一刻,师爷又说了几句别的话,看卢岩有些累了便要扶他躺下。
  
      卢岩摇头拒绝了,示意自己来,师爷便退了出来。
  
      卢岩靠着床板,看着窗外浓绿出神,耳中听得师爷嘱咐外边的丫鬟小厮好生伺候,又听得院子里的盐丁们压低声音又急切的问候,低低暗暗嘈嘈杂杂不多时便都消失,除了偶尔几声春虫的呢喃别无它声。
  
      卢岩闭上眼,有些睡意,门外有女子低低的说话声传来是知县派来的两个丫鬟。
  
      “…这是那姑娘送来的衣裳….”
  
      “..果然还是买了新的…..”
  
      “..这衣服是吴家正店的,不便宜呢,我见咱们小姐也穿过的···.”
  
      “当时看挺狼狈的,没想到原来是个有钱人···”
  
      “我问过宋郎中的,说是广顺和的药柜呢,那可真是有钱人呢¨”
  
      “广顺和?不会吧她一个姑娘家….”
  
      “还有还有,不是这个,你知道她是谁呗?”
  
      “广顺和药柜啊…”
  
      “不是,是先知县大人.….”
  
      屋内咚的一声脆响,似乎是茶碗掉在地上,打断了两个丫鬟的低声谈话。
  
      “大人¨”两个人丫鬟碎步急匆匆而进,带着几分惶恐不安,看也不敢看床上那个凶人,只低着头,看着床边跌碎的茶碗,便忙一面请罪,一面跪行去收拾。
  
      “大人,要吃茶,奴婢再去倒来¨”另一个丫鬟低头小心说道。
  
      并没有人回到,丫鬟感觉床上男人的视线在自己身上转了转,她的心不由砰砰直跳,这个人杀人不眨眼,这个人如今知县知府等好些大人都不敢轻易得罪,自己被知县大人是仔细挑出来送过来伺候的,却让他吃不到茶摔了茶碗,估计立刻要当场拖出去打死算了···.
  
      “不用,你们下去吧。”静默一刻,却听卢岩淡淡道。
  
      两个丫鬟都是一愣,低着头对视一眼,都看到各自眼中满满的忐忑不安。
  
      “下去吧,唤我的一个人进来。”卢岩没有再多看这两个丫鬟一眼,说道。
  
      丫鬟们不敢怠慢,应声是忙忙的依言退了出去,院子里时刻守着几个盐丁,丫鬟们也不知道该叫谁,随便指了一个过来,见那盐丁进去没多久就出来,径直出去了。
  
      室内也再无动静,丫鬟大着胆子透过隔扇看了眼,见那凶人面向床里,似是睡着了。
  
      没多久,那盐丁就回来了,进屋子没多久,站在屋外的丫鬟就听得里面一阵大笑,笑了没两声又剧烈的咳嗽起来。
  
      这人可真是喜怒无常,两个丫鬟对视一眼,虽然百般不情愿,但身为奴婢必须记着本分,硬的头皮急匆匆的进去,倒茶的倒茶,拍扶胸背的拍抚。
  
      卢岩手按着胸口,但被大笑带裂的伤口还是慢慢的渗出血来,丫鬟们和盐丁都吓坏了,忙叫郎中去,消息传出去,又引得一阵人仰马翻,上药吃药关怀探望的直到了天黑透才安静下来。
  
      人都散去了,只剩师爷又愁眉苦脸的站在屋子里,还没想好该怎么样安慰一腔深情空付的年轻人振作一点,就见卢岩冲他咧嘴一笑。
  
      “她来看过我。”他说道。
  
      师爷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就知道,我不是做梦,她来看过我,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来看我…”卢岩低声说道,面上的笑意装不住满满的溢出来。
  
      这是打心底而来的笑,让看到的人都会忍不住跟着一起笑。
  
      这笑似乎能让人心里冒出奇怪的感觉,酸酸甜甜又暖暖的,师爷被自己产生的感觉恶心的打个寒战真是老黄瓜刷漆装嫩,自己跟着凑什么热闹。
  
      “别笑,别笑,忍着,忍着,等伤口好了再笑¨”
  
      站在屋外警心的两个丫鬟听到屋子里传来这样的对话,与此同时还伴着响亮的抑制不住的笑声。
  
      两人对视一眼满是不解,什么是这么好笑?伤的这样重,为什么还能笑得出?再说不怕伤口疼吗?
  
      真是奇怪的人。
  
      周良玉伤的不重,宋三娘子因为心里担忧不安,还是没在解县多呆,第二日便要雇了车拉着儿子和刘梅宝回府城。
  
      和以往她们来回不一样,这一次走的时候,虽然顾忌到她们的身份那些当官的大人们并没有来送行,但是县衙给派了马车,还派几个兵丁一路相护。
  
      而回到府城得知消息的街坊邻居都神情亲热的在城门口相接,那些守兵听说车上是解县杀鞑子的好汉一员,亦是十分热情。
  
      大家的热情中都带着几分艳羡。
  
      杀鞑子,那肯定有丰厚的奖赏吧,说不定还能捞个官当当,对于一介平民来说,能当个官,这一辈子算是有保障了。
  
      这周家先是姑娘做了药柜,儿子趁势有了大生意,如今虽然凶险但自来富贵险中求,这一下周家的日子可真的是要红火起来了。
  
      一时间各种关系认识的不认识的,熟悉的不熟悉,纷纷上门问候探望,自荐为奴的推荐宅院田庄的说媒娶亲的也纷至沓来。
  
      宋三娘子虽然觉得纷扰,但毕竟当年也是富家主妇应对这些人事还不成问题,虽然每每想起这次的凶险夜不能寐,但又因为儿子当时境况下能如此英勇,颇具亡夫风范,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欣慰。
  
      刘梅宝将锅里熬的补汤分别倒了两碗,先是给周良玉送去,周良玉已经活动自如了,正坐在屋子里翻看锡器有关的账本。
  
      “急什么,别累坏了眼。”刘梅宝说道。
  
      周良玉一笑,放下账本,接过她手里的汤碗。
  
      “还是买个丫头来吧,你自己也不闲着,还要做这些事。”他说道,看着刘梅宝粗糙的手。
  
      “那里就累着了。”刘梅宝笑道,“我去给舅妈送去,你喝放着,我一会儿来拿。”
  
      周良玉点点头,看着她走出去。
  
      刘梅宝进了宋三娘子的屋子时,宋三娘子正在床上数点银子,虽然油灯特意挑暗,但散发着细腻光泽的银子还是一眼就被刘梅宝看到。
  
      “哇。”刘梅宝有些夸张的做个表情,放下汤碗,“舅妈,你数银子玩呢?”
  
      宋三娘子没理她,点完整装银子,又倒出一些碎银子还称了称,拿出算筹算起来。
  
      “舅妈,要给哥娶媳妇准备彩礼呢?”刘梅宝见她这样认真,不由笑问道。
  
      宋三娘子低头算完。
  
      “也就一百多两¨”她轻轻叹了口气,皱起眉头,“不知道够不够…”
  
      “一百多两娶个媳妇还不够啊?”刘梅宝惊讶道,“是什么人家的姑娘?”
  
      宋三娘子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将银子收好,这才过来。
  
      “我又没事,以后不要做我这份了。”她看着参汤,皱皱眉道。
  
      是嫌贵了?刘梅宝嘻嘻笑。
  
      “没事,舅妈,吃几天不耽误你给哥娶媳妇。”她笑道,将碗捧到宋三娘子跟前。
  
      宋三娘子没说话,接过来慢慢吃了。
  
      难道真的是给周良玉要说媳妇了?刘梅宝有些疑惑,问了几句,宋三娘子没说,也只好不问了。纟



第九十六章 知心
    隔日,宋三娘子叫了几个相熟的邻居来,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商量些什么,然后就说出门一趟,刘梅宝注意到她带着大包的银子出去的。
  
      “真的有中意的人了?”刘梅宝按耐不住好奇,跑去问周良玉,“舅妈是不是要给你说亲了?”
  
      周良玉没有像以往那样提到亲事少年人就害羞脸红,反而有些不高兴。
  
      “没有。”他绷着脸干脆的答道,一反常态的没有对刘梅宝百问百答,而是坐着看账本去了。
  
      刘梅宝撇撇嘴,觉得这母子两人都有点怪,既然他们不愿意说,她也就不再问了。
  
      到了天黑,宋三娘子回来了,带出去的装银子的包袱原封不动的拿了回来,神情不是很好。
  
      看来事情不顺利,银子没送出去,刘梅宝揣测道,但也知趣的没有去问。
  
      两天之后,刘梅宝就知道宋三娘子这是做什么去了,她到广顺和例行上工时,拿到了卢岩送来的信。
  
      “他好些了吧?”这一次,刘梅宝没有避开石婆子,而是站在从屋子借口倒水实则递信出来石婆子面前,低声问道。
  
      石婆子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刻答道:“好些了,我那侄子来时,我特意问了,说大人只是还不能起身走动。”
  
      刘梅宝点点头,不说话了,石婆子再次看了她一眼,也并不多言,贴着墙根颤巍巍的走了。
  
      拆开信,看到熟悉的难看的字体,刘梅宝有些意外。
  
      “伤还没好,拿笔做什么….”她暗自嘀咕道,嘴边却是掩不住一丝笑意。
  
      这一次的信依旧是用卢岩的日常口头话写来,写了自己那一日来解县做什么,没想到竟遇上这么凶险的事。
  
      “….我没别的想法,只是想如果你有个好歹,我活着便没什么意思哪怕我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只要知道你还好好平安的活着,心里也是高兴的···.”
  
      看到这句里,刘梅宝面色一红这句话没有动人的华丽辞藻,但她却似乎能体会到那卢岩在城门上一眼看到自己时的惊恐忧惧,那种除了要你生,别无它念的疯狂。
  
      “还说不会说好听话···.”她抿嘴一荚,低声自言自语道。
  
      还有什么话比这个更动人。
  
      她的手不由捏紧了信纸,低头又接着看去。
  
      “…你别担心,知道你我事的那些人都已经被我嘱咐过了不会说些什么,你也别担心我会因此胁迫你报答,你旧母送来的银子我不收,便是这个意思,你放心…”
  
      这个旧母自然是指舅母了,卢盐的书信里错别字不少,她已经习惯了,不妨碍她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
  
      看到这句话刘梅宝才恍然原来宋三娘子是这个担心,所以倾尽家财去报答恩情,要堵住卢岩趁势提亲她不由轻叹了口气,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难过。
  
      高兴的是这两个人都费心的安排为自己着想,难过的是这两人的好心却是相左的。
  
      说起来,她也有这样的担心,这卢岩会趁此事来提亲求娶,如此大恩,如果拒绝,这一次便是他们自己的不是,那些原本相护的百姓们便再无同情他们的理由,反而会瞧不起回避。
  
      有恩必报这普通又浅显的道理,是百姓们最信奉的信念。
  
      没想到他不仅没有如此做,反而贴心的替她考虑,杜绝那些知情人生这样的念头。
  
      这样一个男人,敢为你去死,事事时时为你贴心安排真不知道还有谁能抵得住这种深情。
  
      “…我要你放心,但是我也要你知道,我做着一切确实只是因为你,只要能让你活着,我愿意去死….”
  
      刘梅宝闭上眼,轻叹一口气。
  
      好吧,这一场拉锯战他赢了。
  
      周良玉的皮肉伤养了七八天后,已经基本没事了,他伤着的这段锡器的生意不减反增,这样一个敢杀鞑子的少年,是没人敢轻易惹的。
  
      杀鞑子的事沸腾一阵便慢慢的沉寂下来,至于上边的老爷大人们如何好好的利用这军功,对于刘梅宝一家人来说,都不会去考虑,他们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了。
  
      卢岩已经回到盐巡司了,他虽然伤的重,但恢复的却是很快,又恢复了日常的作息,一大早慢慢的在院子里打拳。
  
      只是因为伤口的原因,动作缓慢,只是用来舒展筋骨。
  
      “知州吴春芳以整修城防为重,凡是敌座弩台、矢石、火具,无不认真修整,并亲自教练守城方法,御敌策略,条理分明,法度严肃,是以治下严谨临危不乱,河东驿遣探查贼奴袭来,守备郭成运筹帷幄,下属防守官等指挥若定,将士们士气冲天,势保民破贼···.”
  
      师爷在一旁手拿几张纸摇头晃脑的念,面上神情很是不高兴,丝毫没有四周眼巴巴认真听的盐丁们的那种激动。
  
      “找到了¨还不错,总算在最后一行提到大人你的名字了···¨”他眯着小眼阴阳怪气的说道,“¨有盐巡司巡检卢岩携盐丁江大山、李三、王九、张顺、付老三….”
  
      “有我的名字有我的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