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想看书来

军队将自己负责解决一切问题(1)
——米内海相
  下午两点—三点
  时值盛夏。火灾后废墟里的马口铁皮四面反射着阳光,空气闷热,没有一丝风,人们拖着瘦弱的身体。
  陆军省军事课员井田正孝中佐胸前的军服敞开着,衣冠不整、怅然若失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此时此刻的他变成了一个意气消沉沮丧,被彻底打垮了的有气无力的男人。就在一个小时左右前还思想紧绷,充满斗志,像出鞘战刀一样的我消失到哪里去了呢?中佐扪心自问,思绪烦乱,什么事都不想做。
  相信日本不灭的大和民族不是把国体看得比生命还宝贵吗?这个美丽国家的历史就要因为投降而被割断。圣断已经下了,应该没有什么疑问了……然而,井田中佐的心里仍感到难以平静。只因要珍惜生命,就躲在承诏必谨的美名后面,把全部责任推到圣断上面,然后就认为责任已经尽到,大功告成了,不是吗?井田中佐不由得对中央这么卑劣的做法表示憎恶。莫不是由于忍受不了痛苦,日本想要自杀了吧。井田中佐胡思乱想着。
  但是,中佐突地奋然而起。他想振奋精神,却感觉周围的一切太虚幻了。唯一活得有意义的目的被剥夺,感觉如同死了一般。反正明天也会死的。生活变得毫无意义,身体像尘芥一样行将消失,再大声吵嚷又有什么意义呢?中佐看破了这一切,他冷冷地远望着为处理终战而忙碌着的他的直属上司荒尾课长和同事们。
  军事课长荒尾兴功大佐与井田中佐所持观点不同,他敢于直面悲剧的发生。他想到昨天为止,以阿南陆相为中心的陆军号召本土决战到底是有深刻意义的,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想借此来谋求全军的统一,打消动辄就要离开的国民对军队的不信任感,让日本国民团结一致,给敌人以迎头痛击,以便创造出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有利的条件,体面地结束战争。这样的重大战略举措被放弃了。在圣断已下的今天再次强调了承诏必谨。其意图是,通过贯彻执行这个方针,使全军上下化为一体,秉承皇军的荣耀,有条不紊地、平和地接受战败。本土决战也好,承诏必谨也好,看似不同,其实出发点都是一样的。“统率即道义”这句话是陆相的口头禅,也是他的信条。全军一致,贯彻道义,只有这样才能将败北的日本从瓦砾中拯救出来。荒尾课长是这样想的,也算是真正领会了陆相的用意吧。
  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他马上采取了行动。他甚至冒着背负卑怯者污名的危险,立即展开工作。他接到陆军次官若松只一中将的命令,接受了将“陆军的方针”作为文件保留下来这么一个极其重大的任务。战败不是亡国,最后时刻的内战才会通向亡国之路。为此,必须将陆军的方针视为绝对的方针。对终战一事一定要采取有条不紊的行动,无论如何都要请陆军的老前辈们好好商量一下。
  第一总军司令官杉山元元帅,届时留在东京的第二总军司令官畑俊六元帅以及梅津参谋总长,教育总监土肥原贤二大将均希望有机会聚会一次。荒尾课长通过副官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并决定派使者去找正在开内阁会议的阿南陆相以取得他的同意。接到荒尾大佐命令的使者马上驱车前往首相官邸。
  在首相官邸,内阁会议正在继续进行。下村国务相再次回到记者招待会的座位上,其他的阁僚们继续努力着,毫无倦色。不过,米内、阿南两位大臣曾多次被来客叫出去,为此内阁会议也多次中断。侍从武官领会木户内府、莲沼武官长的心意,以使者的身份从宫中来了。他向两位大臣传达了天皇的旨意,即为了平稳地收拾局面,天皇可以直接前往陆海军省。两位大臣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们不会再给陛下添麻烦了。军队将自己负责解决一切问题,请向陛下转达我们的意思?輥?輱?訛。”

军队将自己负责解决一切问题(2)
不管怎么说,虽然不时被打断,但内阁会议还是孜孜不倦地持续进行着。内阁会议表面上看上去非常安静,但阁僚们动辄就把目光转到阿南陆相的身上,他们感到很困惑。在过去的内阁会议上,一直坚决反对无条件投降的陆相,现在就像得了健忘症似的,从容不迫地列席了主张投降的内阁会议,轮到发言的时候,就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这种表面的平静令人疑心陆相怀里揣着最后的王牌——辞呈。这可以说是暴风雨前的寂静吧,陆相依然是“台风眼”。
  内阁会议采纳了池田计划局长官提出的方案,即严厉禁止在殖民地的破坏活动。军队撤退时,一般要将设施和军需品毁掉以免交给敌人,这是过去的战术原则,现在禁止这样做。现在要将海外的设施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以用做将来必须负担的赔偿的一部分?輥?輲?訛。这一点如果不与终战的命令一起通知军队的话,恐怕会误事,所以池田长官强调有必要火速采取措施。阁僚们表示赞成。米内、阿南两位大臣也约定要立即命令责任课员采取相应措施。
  就这样,阁僚们接连不断地决定着各种议案,与此同时,在离首相官邸一千米左右的广播协会所在的巨大的建筑物里面,其他的计划也正在稳步而顺利地实行着。荒川技术局长接到内阁会议决定进行录音广播的通知后,将此消息悄悄地告诉了技术局现业部(掌管专营企业的机关——译者注)部长熊川严,并命令他进行录音准备。熊川部长考虑了一下,把长友俊一技师叫到自己的房间里,神色紧张地说:
  “要进行重要录音……”
  说完,就下令进行准备。此时,熊川部长没有提到从荒川局长那里听说的有关目的地以及录音内容等问题。不知为何,长友技师从部长的脸色中读懂了“重要录音”就是“天皇录音”。从此刻开始,长友技师将加入到伟大的历史的转折期中。这是无法回避的责任,技师强忍着内心的激动,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一言不发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两台K型一四录音机,两组录音扩大机等录音器材被小心翼翼地准备好了。麦克风准备了性能最好的马自达A型。器材是最好的,技术阵营的成员也是由一流的人员构成。谁都没有提及天皇录音一事,但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自觉自愿地分担着重大责任。现业部副部长近藤泰吉是录音组的负责人,长友技师和春名静人、村上清吾、玉虫一雄等四人是工作人员。他们是分秒必争地将混乱、破坏和颓废加以转换,引导到安稳和建设上来的一群工作人员。
  与此同时,使命完全相反的一个危险组织隐秘地形成了。当广播局这一组正埋头准备录音器材时,另外一组正埋头于诠释“天皇的心意”,“国体的精华”等重大命题。他们非常严肃认真,以至于工作气氛非常紧张,充满杀气。但是,正因为过于认真,所以他们显得心胸狭隘。他们是带着“军人精神”的框框埋头研究重大问题的,对此,他们毫无意识。他们受到了教育,被灌输了一种神秘而彻底的观念: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取得胜利。对他们来说没有投降一说。如果是为拥戴陛下而战,即便是全军覆没,也不算是败北。
  椎崎二郎中佐、畑中少佐一起来到近卫师团司令部拜访了石原贞吉,古贺秀正两位参谋少佐,并陈述了自己的想法?輥?輳?訛。如果有外力把意志强加给天皇,捍卫国体就成了一句空话。排除这个外力是皇军的权力和使命。接受《波茨坦公告》,就是外力强加给天皇的证据。以解除外力为己任的皇军一旦被解除武装,他们拿什么捍卫国体呢?在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取得胜利的紧急关头,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妥协来呢?在古今东西的历史中都没有妥协性的讲和。与其妥协讲和,陆军不如采取全民玉碎的态度。可是,光荣的陆军大部分的指挥官们始终如一地认为终战是天皇的旨意,只得服从。但投降果真是身为国君和大元帅的天皇的旨意吗?难道不是失败主义的重臣们随意决定之后,强迫懦弱的天皇皇后同意的吗?同时也是大元帅的天皇的心意应该不是这样的。对战争已感到筋疲力尽,开始吝惜起生命来的重臣们,他们的心思已完全凌驾于真正的爱国心之上了,不是吗?
  他们这样思考着,辩解着,相互说服着。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只动嘴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决定通过采取行动,即为了真正捍卫国体而勇敢地战死以此昭示全民。比起承诏必谨,他们的行动,他们的牺牲是至高的出路。不是“为己而死”,是为大义而死。是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而决定去死。他们立志效仿楠正成的“凑川之死”。即便失败了,也是为了探索一个理想的日本国而做出的必要的牺牲。他们情愿背负污名,并为此下定了决心,做好了精神准备。他们自身具有的悲壮的美学在微妙地支配着他们的行动,他们要给走向灭亡的日本陆军光荣历史的最后一页添上辉煌的一笔。
  就这样,悲叹、愤慨、震怒、哀伤等各种各样的感情交织在一起,青年军官们正逐渐确定了叛乱计划,而此时此刻在陆军省大臣的客厅里,陆军首脑会议召开了。被青年军官们视为徒有美名而应被唾弃的承诏必谨的“陆军方针”将正式被确定。列席的有三大长官(大臣、参谋总长、教育总监),畑、杉山两位元帅,次长,次官,本部长,部局长,报道部长,调查部长,军事军务两位课长,总务部长,还有高级副官。
  一份文件被取了出来,若松次官将该份文件放在了阿南、梅津、土肥原、杉山、畑五位将军围坐的桌子上,说:“这是本职根据参谋次长河边阁下的提议写成的书面形式的文件。请各位在文件上签名。”
  阿南陆相看了一遍,没有说什么,第一个签了名。
  “陆军的方针:八月十四日十四点四十分,大臣客厅,皇军要彻底按圣断的旨意来采取行动。”
  在陆相之后,梅津、土肥原、杉山、畑相继签了名,签完之后梅津参谋总长说:“调整航空部队的行动也很重要,我认为有必要让航空总军司令官也签个名。”将军们一致同意了。于是这个陆军的方针更加完善了。
  违反该方针的,就是叛逆者,就是叛军。
  多数的书籍里是这样记载着的:米内海相马上这样回答道,歪着头在一旁思量的阿南陆相后来才表示同意,但池田纯久的著作和谈话表明,阿南陆相立即就表了态。
  池田纯久的这个先见之明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失败了。因为苏联把在满洲的设施当做“战利品”拿走了。如果是战利品,就不能成为赔偿的垫款。尽管如此,这个决定对亚洲的解放是相当有用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无法确认四个青年军官是否真的在这个时间里合谋叛乱。但是,参照荒尾兴功、井田正孝、竹下正彦等人的意见,从时间上类推,后来的皇宫事件大概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的。
  会议结束后,若松次官把文件带给航空总军司令官河边正三大将看,把事情的经过做了说明后,请大将签了名。
   。。

重蹈永田铁山的覆辙(1)
——田中军司令官
  下午三点—四点
  日本全国笼罩在死的苦闷之中。东京已经死了。街道上行人急剧减少,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阳光毒辣刺目。下午三点,广播协会的大桥、矢部、荒川三位首脑和录音组的五个人分别乘宫内省的两台汽车经过日比谷大街,朝坂下门驶去。一路上他们沉默不语,很快就从木门进入了皇宫。
  虽说是在战时,皇宫内对着装的要求仍然十分严格。这天因为事出突然,大家都顾不上那么多,几乎人人都穿着带有礼仪徽章的国民服。矢部局长的国民服是从高桥武治报道部长那里借来的。衣服不合身,有些肥大,他一路都在担心,这会不会显得不敬呢?来到宫内省后,他们发现情报局第一部长加藤祐三郎、广播课长山岸重孝先期到达,并正在等候他们。加藤和山岸也穿着合身的国民服。大家都不清楚此行的目的,但个个神情异常紧张。
  录音人员被带到宫内省二楼休息室,他们查看了放麦克风的御政务室,又查看了隔壁进行拜谒的房间等地后,马上就开始准备工作。何时进行录音,尚未确定,所以他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
  此时,宫内省有人提出录音完成后,能否立即将录音内容放给天皇听听。因为没有安装录音的重放装置,所以他们答应有必要就安装一个。虽然不清楚是否真有必要,但为了以防万一,长友技师决定和玉虫技术部员一起把东京唯一的一台双联录音再生机取来。
  日比谷第一生命馆的地下室里有个“保密室”,是备用播音室,双联录音再生机就放在“保密室”里。“保密室”里的设施齐全,当广播会馆被炸,播音室遭到破坏的时候,可以从这里进行广播。汽车朝“保密室”驶去,在进入大树下的阴凉处时,他们微微出汗的肌肤感受到了一丝凉意。是的,东京还残留着绿色,他们还记得当时体验到了一种奇妙的感动。
  同样美丽的绿色还残留在市谷台陆军总管辖处的周围。但是,住在这里的人们今天眺望着生机盎然的大树,心中的寂寞、凄凉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又有谁会想到帝国陆军的军人竟会怀着如此凄惨的心情站在市谷台上呢?这也是应得的报应。帝国陆军必须为昭和六年(1931)满洲事变以来自己的野心、残暴和不诚实而付出代价。帝国陆军不仅仅是一个战斗集团,他们忘记了日本的优越性,忘记了作为道德的规范,陆军还是一个崇高荣耀的军队。这些军人头脑发热,太强调纯日本性,认为一亿日本人应该只在军人精神中生活,应该在这个精神中死去。如此狷介的精神越来越厉害,以至于产生了许多对政治感兴趣的军人。至忠至诚、战斗力强不再是军人的第一条件,甚至去最前线好像都成了一种惩罚。军纪涣散,有等于无,全军就像布满裂缝的瓷器一样,失去了内部批判性。污辱若不是应得的报应,那又该是什么呢?通情达理的军人都这样想。
  有一个通情达理的军人阿南陆相在陆军首脑会议结束以后,没有回到内阁会议,而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一人站在窗边,想起了对天皇的承诺:“军内的事情军队自己负责处理。”他意识到现在的问题不是要把陆军这个易碎的危险物打碎,而是要设法将它放在应有的地方。很快,陆相就命令陆军省课员以上干部火速到省内第一会议室集合。

重蹈永田铁山的覆辙(2)
在虚无、幻灭和痛恨的目光的注视下陆相登上讲坛,慢慢地开始训话。他首先陈述了事情的经过。十日那天陛下做圣断时提出,是停战,还是继续战斗,完全取决于盟军的回答。正因为如此,当时要求大家做好和与战的两手准备,静观时局变化。但是今天上午陛下做出了圣断,决定停战,而且说如果有必要,他可以亲自前往陆军省说服军队。
  “陆军已受到天皇多次恩惠,现在根据圣断,陆军的出路只有一条。即拥戴天皇并付诸行动。在捍卫国体的问题上,今天陛下表示‘很有信心’,在元帅会议上,陛下重申‘朕有确凿的证据’。因此,在今天的三大长官和元帅的聚会上,大家决定皇军要一致服从天皇的裁决。”
  若在平时,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全陆军的方向已经决定。陆军大臣的命令既已下,就不允许有任何违反。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有军人公然断言,即便是大元帅的命令,当确信是错误的时候,阻止命令的执行才是真正的忠诚。大臣继续说道:
  “今后皇国的苦难会日益加重,诸位……”
  此时,台上台下一片寂静,部属们一边听一边哭泣,在他们中间,可以看到表情严肃的竹下正彦中佐的身影。大约三个小时前,中佐还劝陆相辞职,劝陆相出面制止副署,中佐希望通过本土决战促成体面停战,而此时此刻他和其他人一样,为陆相所说的话感动不已。当听到大臣说“诸位”的时候,他惊讶地抬起头来。按理大臣应该说“我们”,而不是“诸位”。大臣已经把自己排除在外了!这又引起了新的、强烈的感动。大臣已经作好了引咎自杀的精神准备,不是吗?
  “诸位,请铭记:过早的玉碎决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即便是啃泥巴、睡荒野,也希望诸位为捍卫皇国而奋斗到最后一刻。”
  大臣平静地结束了训话。他劝告大家不要过早的玉碎,命令大家在国土被占领后为捍卫国体而努力奋斗。大臣开导说,在天皇的命令下玉碎,或在天皇的命令下忍受武装解除,只有在这一点上才能体现皇军真正的风采,皇国的命运也仰仗于此。感觉到这是陆相最后的训话的远不止竹下中佐一个人。其他很多人都有一种直觉,陆相决定引咎自杀了。
  接着,参加了御前会议的军务局长吉积正雄站了起来,如实传达了天皇的话,并详述了大臣的训示。紧接着,若松次官代表全体与会人员致答词,表示要严格遵守大臣的训示,在这里一切就这样决定了。满洲事变以来历经十五年,全陆军努力奋斗的目标在陆相的训示中得以最后实现。建军七十年以来,创建帝国陆军的将军们的亡灵和人们的缅怀还活在这个建筑物的每个角落里。男人们神情肃然地聚集一堂,将要完成最后的任务。伟大的大陆军先辈们对他们的行为将会给予怎样的祝福呢?男人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目送大臣走下讲坛,转身离去。恐怕这是最后的诀别了。
  但是,有几个不服气的青年军官没有参加大臣的训示。因为没有点名,所以不清楚究竟谁没有到会。比如井田中佐,明知有*,就是不想动身前往,而是待在陆军省的地下防空洞里。在他看来,一切都是愚蠢的。他感觉自己已失去魂魄,正轻飘飘地游荡在酷热的空中。
  也没有看到椎崎中佐、畑中少佐的身影。此时,他们在皇宫周围到处跑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分工合作,打算集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当阿南陆相登上讲坛,环视部下的时候,畑中少佐正在东部军管区司令部拜访司令官田中静壹大将。司令官室坐落在日比谷第一生命馆的六楼。奇妙的偶然在支配着一切。在第一生命馆的地下,此时此刻,长友、玉虫两位技师正大汗淋漓地设法卸下录音再生机,把它搬运到宫内省去。畑中少佐红着双眼,跑上他们头顶上的楼梯。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重蹈永田铁山的覆辙(3)
田中大将爽快地答应了与畑中少佐会面。副官塚本清少佐为以防万一,手按军刀刀柄,站在司令官室的内侧戒备着。畑中少佐大声通报了一声,然后进入了房间。刚一进来,田中司令官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你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阁下的想法我很清楚。什么都不要说。回去吧。”
  决定停战的消息也传到了东部军那里,与此同时,年轻的军官中有人企图暴动这个不祥的消息也不知不觉地传到了田中大将的耳朵里。
  不能再战斗下去了,必须马上结束这场悲惨的战斗,以田中司令官为首的参谋长高岛辰彦少将等东部军干部们在内心深处越发坚定了这个决心。
  他们是作战部队。正因为如此,不管愿意不愿意,他们都得承认日本目前处于最后阶段,要想生存下去,除了尽早结束战争以外,别无他路。他们管区内的军工厂几乎都被摧毁了,国民内心对战争已感到厌倦,军队本身也由于士兵人数的过度扩充而变得战斗力低下。如果敌方在空军的支援下,机械化部队登陆后直冲上来,要保住关东平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预计敌方的登陆地点全是生活、生产区域,这里居住着一千二百万居民,把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才好呢?根本就没有转移的土地和粮食,也不知道敌方登陆后将如何对待普通民众。就日本人而言,因为有大和魂在,所以他们不会采取任何妨碍军队的行动,他们都很乐意为死守皇土而做出牺牲,这是军人们解释的精神论。可是在敌人登陆前歼灭敌人真的像口头上说的那么容易吗?輥?輵?訛?
  而且,田中军司令官和高岛参谋长还面临着悲剧性的矛盾,即在每日每夜狂轰滥炸的敌机的空袭之下,军队一方反倒安全了,而既没有作战能力也没有归属的国民却不得不在火海中挣扎。个人的力量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日本最后阶段的现实。他们负责防空任务,残酷的现实让他们的良心倍受煎熬。如果撇开军人的职责于不顾,客观地进行判断的话,他们不得不承认除了停战以外没有别的救国之路了。
  正因为了解实情,所以田中司令官心里十分明白,军队即便奋起违抗圣断,国民也不会跟进的。司令官一看到畑中少佐的脸就忍不住狠狠地申斥了他一番,正因为有这样悲痛的现实,司令官才有这样的心理和行为。
  畑中少佐脸色苍白,嘴唇颤抖着,本想说些什么,但声音嘶哑,说不出话来。少佐像根棍子似的在那里呆立了一会儿,然后像个机械玩偶一样敬了个礼,一句话没说就转身离开了。塚本副官放下心来,看着司令官的脸。司令官也看着副官的脸,说:
  “塚本,此事如果不引起注意的话,我们将会重蹈永田铁山的覆辙。”
  东奔西走、汗流浃背到处活动的不仅仅是畑中少佐一个人。木户内大臣也忙得不亦乐乎,即便是有分身术也似乎忙不过来。三点二十分,三笠宫拜访了木户,大家畅谈了一番。四十分,木户与莲沼侍从武官长会了面。这里的人们以木户为核心,都担忧军队会奋起反抗。为此,如何让军队接受停战,不流一滴血就自动收兵呢?有什么好的方案能做到这一点呢?两人就此话题进行了讨论。
  四百三十万陆海军官兵,一万架敢死队飞机,三千三百枚海上特攻兵器在日本国内各处已做好最后大决战的准备并待机而动,而且,士兵的身体就是武器,就是军火,他们被教导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决战,士气受到了鼓舞。在整个战争期间,陆军打的全是小规模的岛屿战,而且,也只是在补给战中失败过。所以,如果十几个师团正面相撞,进行陆上作战的话,陆军是不会轻易失败的,负责指挥的陆军统帅夸下海口。如果连仗都没有打,一夜之间就被称之为敌人的对手解除武装,无论是军人,还是军队,都会留下千秋遗恨的。

重蹈永田铁山的覆辙(4)
木户内府他们担心的就是这一点。活着受辱,成什么体统?这种强烈的感情会产生疯狂。如何才能保证军队不发生难以预料的骚乱?莲沼侍从武官长将两位大臣提出的陆海军将全权负责处理军内事务的答复转告了木户。木户也同意这个主张。但即便如此,忧虑还是没有从他的脑子里消失掉。
  五十分,警视总监町村金五前来拜访木户。总监似乎想要驱散内府心中的困惑,肯定地对木户说:“请不用担心治安问题。”木户点了点头,等待总监的下一句话。为确保治安稳定,本应该提出一些条件的。但是,总监保持着沉默,木户也不好问。尽管没有用言语表达,但一切尽在不言中。不能再延误时日了。“必须以电光石火的速度来完成停战的手续。”这就是第一条件。可能阻挠这个条件执行的,恐怕只有陆军了,两个男人这样想。
  木户他们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军队的大方针是承诏必谨,可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军队在战败后,老老实实地解除武装这一条将如何操作?即使在解除武装的方式、时间及其他方面发挥充分的想象,也描绘不出一个确切的实施方案来。自开天辟地,有历史记载以来,大家第一次尝到了灭亡的滋味。各种风言风语满街乱飞。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敌人的登陆船队明天一大早就会进入东京湾,登陆后马上进驻京城,并将毫不留情地解除军队的武装。大家相信就在明天,在光天化日之下,军队将不得不忍受军刀被收缴,手枪被夺走,肩章被强行扒下这样的奇耻大辱。有几个少壮军官大声喊叫着,所谓承诏必谨,难道就是忍受耻辱、束手待擒吗?到昨天为止还在杀戮战友和同胞的敌人,如今就要出现在眼前,军队能否甘心忍受这样的屈辱,没有人知道。
  在陆军省的后院里,重要文件接二连三地被搬出来,堆积在稍微有点凹陷的地方,浇上汽油点燃。工作人员退得远远的,将文件扔进火中。火星四散,烟雾直冲云霄。火焰高高地燃起,像是在凭吊帝国陆军的崩溃一样,华丽而短暂。
  井田正孝中佐走出地下室回到房间,久久地注视着这样的场景。军务局军事课员室里,有几个同事们显得非常沮丧。中佐对他们说:
  “万事休矣。一切都结束了。把所有的一切都烧掉吧。在做完该做的事情之后,我们军人就该承担起真正的责任了,并以此为战败向陛下道歉。你们是怎么想的?……我认为,市谷台上的军官,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陆军的军官全体切腹自杀谢罪,除此以外我们别无选择。这才是确保我们的精神流传万世的唯一道路。没有比这更完美的身影了。怎么样?你们不这样认为吗?大东亚战争期间,连一次感谢都没有表示过。现在这样做,是为了充分补偿过去的所作所为。我们全体成员应切腹自杀以谢战败之罪。”
  井田中佐在绝望、干涸的精神中找出了一丝活力。他翻来覆去地想,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确定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齐心协力、壮丽辉煌地走向灭亡。如果大家能以这种方式去死,那么日本就能渡过困难时代,并对神州不灭有了信心。这样一来,与承诏必谨这样的美名所带来的卑怯的战败不同,日本败北的意义就变得十分巨大了。中佐把独自一人待在地下室,经深思熟虑得出的这个结论对同事们述说着。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