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教九流-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媚裙子,传来苏媚腰间臀上曲线滑腻酥软感是如此的清晰,李易忍不住便双手轻轻的一揉。
“嗯……”苏媚下意识里舒服的****一声,这一声****在李易的耳中却是那般的充满魔力的****,几乎都要让李易血脉喷张起来。
李易尚未来得及反应,突然苏媚“啊”的一声惊呼,从李易的怀中弹出,俏脸儿涨得通红,眼睛里秋波流转,欲滴出水儿来,空气中悄悄的在弥漫着一股李易熟悉的幽香。
苏媚低着头,轻轻的与李易道:“你怎么就……就把手放在我那里了。”
李易不敢看苏媚的眼睛,怕自己被融化在那泓秋水中一不小心就泄露了自己方才的龌龊心思,李易讪讪一笑,道:“这个……小道见媚儿哭得伤心,想叫媚儿节哀顺变来着……”
厄……我怎么就把手放苏媚那里了!这话说得,都哪跟哪?好在苏媚并没有继续纠缠着这件事,让李易大松了一口气。
……………………
太阳渐渐的要望西边山头下面而去,几只鸟儿扑棱着翅膀,从两人头顶的天空飞过,投向那片树林,再不起来,连先前叫得欢快知了,这刻似也疲倦,没有了声息。
苏媚这才想起询问李易,道:“小道士,你学习飞行之术,既然无碍,怎么搞得现在才回来?”
为什么现在才回来,我因祸得福,从天上摔下来的时候遇见了一位正在洗澡的姑娘,后与那姑娘化解了误会,小聊了片刻后,又从那姑娘处学了飞行下降之术嘛!
这话李易当然不会与苏媚说,正在想着要如何的编一个故事,却是苏媚见得李易在哪里支支吾吾,道:“小道士,你不会学了飞行术,便去做坏事,偷看人家姑娘们洗澡吧?”
还真被苏媚说中了,李易大为尴尬,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辩解,只得道:“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哼!本姑娘料你也是有那色心,没那色胆!”苏媚也只是随口说说,若李易真说他去偷看姑娘家洗澡,苏媚怕也未必相信。
苏媚抬头望着那高耸的山峰,愁道:“这地方连个人影也没有,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飞出这座大山?”
修道者的飞行之术,是要消耗体力的,再者若是夜晚,乌黑的一片,怎么飞?
“我等从邵州云山出发,一直往东走,按照我等二人的走路进程,如今怕是处于衡阳地界了,观这山峰险峻挺拔,远远望去,其势若飞,怕应该便是那天下闻名的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了。”
李易结合着两世的记忆想了想,道:
“我等越过这大山,继续的望东飞去,应该可以在天黑之前,赶到衡阳城中歇息!”
……………………
《天地录》记载: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以后,身化万物,以脊梁化成那天柱不周山脉,以头颅四肢化成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后不周山脉在巫妖大战中被水神共工撞断,从此五岳独领天下群山之****,而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更是号称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
南岳衡山是盘古大神的左臂所化,所辖七十二峰傲然屹立于九州大地之南,其灵气之充郁,世间少有可比拟者,单是那洞天福地中,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便占据了朱陵洞天、青玉坛福地、光天坛福地、洞灵源福地四处,向来为修道者或避世隐居,或开坛布道之所。
李易苏媚二人飞到衡阳城里,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沉沉的暮霭早已散去,天上静静的挂着一轮上弦弯月,将清辉无私的洒向人间,街上的行人已经稀少,空荡荡的显得很是沉寂,好在衡山乃是九州南部重镇,所以旅馆客栈不少,两人还不至于流宿街头。
两人找了家“南岳客栈”落脚,老板正在油灯下打着算盘,见得有客人进来,赶忙放下手中的活,招呼道:“客官可是住店,小店干净整洁,包客官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老板满脸堆笑,胖乎乎的两眼都眯成了一条缝,长得很是和气生财的模样,说道这里,老板突然有些为难的道:“敝店今日却是只剩下一间客房了……”
虽李易在云山上和苏媚一起住了几个月,但真说到同住一间房,却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李易正沉吟间,苏媚已经有了动作。
苏媚用着小手,“啪啪”的敲着桌子,一脸的无辜,道:“你不是说包我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么?怎么就只有一间房了?你挂个‘南岳客栈’这么大的招牌,连个房间都没有,不觉得丢了那块招牌的脸么?”
李易在一旁听了苏媚的话只觉得大汗,人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广告用语,怕是这衡山城里的的所有店铺都会在前面加个“南岳”二字吧!
那老板见得苏媚,眼中的讶色一闪而过,瞬即间又恢复了正常,老板显然也没有想到还有人会在这上面做文章,登时便苦着个脸,道:“姑娘还请息怒,实在是这几日来敝店的客人太多,有大行高僧,有得道之士,甚至还有几位儒教的大能,都在敝店定了房间,要住上好一段时间的!”
老板眼中的讶色正好被李易瞥见,李易心中一凛,细细回味着老板的话语,一般客栈的老板都是不会透露客人的身份的,这老板为什么要在自己与苏媚面前特意的提出客栈中住了些佛、道、儒三教的高人?
难道是老板发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李易在心中盘算着是不是要换一家客栈,拱手行礼道:“请问老板尊姓大名?”
“不敢不敢,在下一介开店的商人,哪里有什么尊姓大名,在下姓苏,小道长唤我苏胖子便可,大伙儿都是这么叫的!”苏胖子倒是开朗的很,朝着李易还了一礼,乐呵呵的道。
“喂,苏胖子,你说那些高僧、道士、大能做甚,和本姑娘有什么干系?一间房就一间房,本姑娘见你也姓苏,那句话不是说‘五百年前同姓是一家’么?本姑娘看你挺顺眼的,今日就在你这里住了,你说,多少钱一晚?贵点也没关系的,我师兄有的是钱!”
说话间,苏媚朝着李易甜甜的一笑,彷佛李易便是她的财主一般,两人今日上午说好,在外人前以师兄师妹相称,苏媚为争当师姐还和李易闹了好一阵,没想到现在居然主动唤李易为师兄了。
………………
恩,色佛一定会努力的更新,努力的写好本书的!还请众位道友支持色佛!
第二章 游历 第七节 客栈的夜晚
苏媚都这么说话了,再者夜色已深,李易只得取消另寻客栈的算盘,与苏媚两人挤在一间房过夜。
老天爷保证,这绝对不会是什么****,顶多算是煎熬,李易可是一直在心里记得临出门时,郭不守与自己说的那句“若太早行那男女之事,修为此生也别想大成!”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苏媚坐在床上,笑吟吟的看着李易的动作,不时的指指点点着,搞得李易颇为郁闷的想道:这小妮子,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男女之防,还是太相信自己的人品?亦或是自己长得太安全了?
李易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道:“媚儿,你上次闯荡全真派重阳宫,以及后来被全真派追杀过程中,有没有被全真派的道士们看到你的真实面貌?”
“本姑娘行事,当然是万无一失啦!”
苏媚很有些自豪的道:“本姑娘这次原本打算将全真派的玄水珠、烈火珠全部偷出来,再将全真派搅得个天翻地覆、鸡犬不宁的,所以行动之前,我已经在终南山上隐藏了三个月,而行动那天晚上月(无)(错)小说 m。QULEDU。Com黑风高,我又带了面具,全真派的那些牛鼻子肯定不知道是我干的!”
说道这里,苏媚有些黯然的道:“不过我也不知道全真派的天罡北斗阵有那般的厉害,差点就丢了性命了!另外,那些牛鼻子道士若再次见得我出手,怕也可以推测出我的身份。”
“天罡北斗阵倒无妨,阵是死的,人是活的!”李易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安慰苏媚道:“小道最近也在研究天罡北斗阵的破法,想来以小道的聪明才智,用不着多久,就可以视全真派的天罡北斗阵于无物了吧。”
“噗嗤”一声,苏媚忍将不住的笑出声来,将着手中的枕头朝李易一扔,道:“小道士,你就使劲的吹吧,全真派的天罡北斗阵自王重阳道长以下,千多年来无人能破,便是你师傅,也只有退避三舍的份,你居然敢口出狂言,哎呦,真笑死我了……”
苏媚夸张的捂着肚子,笑得花容乱颤。
我这是口出狂言么?李易淡淡的摇了摇头,也不辩解。等得苏媚终于安静下来,李易才皱着眉头道:“媚儿,会不会有人一见到你,便能分辨出你的身份?”
“我有天地秘宝七窍玲珑石护身,身上的妖族气息能够完全的隐匿起来,根本就不能被人发现的了?”
苏媚眼睛一横,似在嗔怪李易问这么无聊的话题,但见得李易不是在开玩笑,于是又想了想,沉吟道:“其实也不是没人可以发现,只不过能发现的人太少了!”
李易奇道:“哦!哪种人可以发现?我师傅那般修为高深的人么?”
“你师傅修为虽要高于我,但上次若非我受了伤,又被他认出了七窍玲珑石与九尾狐一族的渊源,他也不能发现我的。”
苏媚摇了摇头,道:“要识破七窍玲珑石的伪装,除了修为必须高于七窍玲珑石的持有者,还须如二郎神杨戬那般开了天眼,又或者是齐天大圣孙悟空那般练就了火眼金睛。”
李易长吁了一口气,杨戬与孙悟空毕竟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未免做得了真。
“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听我母亲说,当年她游历江湖的时候,人族修真者的诸子百家中,便有两家能发现我们九尾灵狐的本体,一家是扁鹊华佗的医家,只要被他们的金针扎上了,据说无论是神佛,还是鬼妖,都得现出原形。”
苏媚接着道:“另外一家是那鬼谷子传下的纵横家一脉,相传纵横家一脉择徒甚是严格,每一位纵横家的传人都是那开了先天‘阴阳眼’之人。”
《布衣神相》云:有人一生下来,便能透彻世间万物,看遍人本体,观遍人心思,这种人,便是那开了先天“阴阳眼”之人,所以“阴阳眼”也被称为“天眼通”。
李易暗道难怪昔日纵横家一脉的苏秦张仪两人,在九州大地上合纵连横,无不功成,掀起了那么大的腥风血雨,原来是他们天生异于常人,开了那“阴阳眼”的缘故。
……………………
夜凉如水,微风中偶尔捎来的几声犬吠与婴儿啼哭,更增添了客栈里的静逸,月光从窗户里斜斜的射进,如水般漫洒起一片朦胧迷幻。
李易躺在地上,或许是第一次在生活了几年的云山别院外过夜的缘故,总觉得难以入睡,想要找苏媚说说话儿,可苏媚早已经没心没肺的睡着了,苏媚呼吸声不疾不徐的传来,轻柔而均匀的安详,白色的裙子散发着淡淡幽光,直若她不属于这个喧嚣的尘世一般。
李易亦不忍心将她唤醒的。
李易轻轻的走出了房间,来到院中,想要透透气,李易寻了一块僻静处的石头坐好,细细思考着自己此次与苏媚前往青丘山的行程,当要过得荆州、扬州等地,然后漂洋过海,虽路途遥遥几千里,但真正的算起来,只不过是九州大地的一角呢?
那些眼高手低者总在坐井观天,说什么要战天而胜之,可别说是高高在上,杳无边际的天,便是这脚下沉默寡言,承载奉献的地,亿万年来又湮灭了多少英雄豪杰们的足迹?即便穷我们一辈子的精力,又能趟过几条大河,跨过几座高山?
……………………
就在此时,突然外面“嗖嗖”的飞进来几道身影,每个人都是一身夜行人的打扮,头上戴着面具,手中持一把锋利的宝剑,显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
其中一人疑惑着道:“君师兄,朱师姐,我们来这衡阳已经快半个月了,每天晚上都去将那石鼓书院翻了个遍,可那里除了一片废墟以外,什么都没有,会不会那本秘籍不在石鼓书院出世啊!”
“不会的,师傅他老人家说过,百年前石鼓书院之所以能成为儒教四大派之首,很大部分是因为那本秘籍的缘故,后来本朝太祖在剿灭石鼓书院时,并没有获得那本秘籍,据说当年石鼓书院院长孟浩然大儒为前朝死节时,曾留有遗言:白日不可期,九九复归一。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个‘百’字,说的正是今年那本秘籍要重新出世。”
那位君师兄压低着声音,道:
“这些天来南岳衡山的三教九流中人明显的要多了起来,据为兄推测,怕是很大部分都是冲着那本秘籍而来的,师傅他老人家今日下午便飞鸽传书,叫我们一切的探查都在暗中进行,且勿打草惊蛇,说不定过得些日子,师傅他老人家也要亲自前来呢?”
听得那位君师兄的话语,另外几人都很受鼓舞,显然君师兄口中的“师傅他老人家”平素很有威望,倒是几人中唯一的那一位女子,不置可否,若有所思。
“朱师妹,今天下午以来,你一直心神不宁,却是何故?”君师兄见得那位女子模样,很是关切的问道。
“哦……没什么,此地四处通风,当防隔墙有耳,我们且先回房,再来从长计议吧!”女子皱着眉头道。
几人悄无声息的回房而去。
……………………
那在阴暗中的李易听得那女子的声音时,只觉得很是熟悉,那不正是今天下午自己误打误撞,看了她洗澡的那位姑娘么?
却不知她是哪门哪派的,似乎来头不小,要打那君师兄口中的什么石鼓书院秘籍的主意。而听其语气,打那秘籍主意的似乎还不止一路人。
这个李易倒是可以理解,前朝以儒教为国教,衡阳石鼓书院为儒教第一大派,几乎便是如今龙虎山天师派在修真界的地位了,若没有两把刷子,石鼓书院绝对达不到那般的高度。
李易悄悄的回到房间,躺在地铺上以手枕着脑袋,暗道:自己在云山上,从师傅郭不守那里听得石鼓书院的名头,原本还打算和苏媚一起去游玩凭吊一番呢?
……………………
恩,第一更,求票!
第二章 游历 第八节 邹城孟沛
第二日清晨,李易尚在睡梦中,突觉得脸上痒痒,李易下意识的伸手去挠,却听得一阵“嘻嘻”的笑声传来。
“小道士,起床啦!”苏媚小手拿着自己的发梢拂来拂去,让李易不得安宁,见得李易醒来,苏媚便来了兴致,凑近着身子,道:“小道士,你说我们一起去游玩那衡山可好?”
“不去,要去你自己去!”昨晚好不容易才睡着,这会儿正香甜着呢就被吵醒,所以李易想也不想,便一口回绝。
“哼!你这人真没趣儿。”苏媚埋怨的嘀咕了一句,继而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伸出一双小手使劲的推着李易,赌气道:“小道士,你不陪我去游玩衡山,我便不许你睡觉!”
李易哭丧着脸,慢吞吞的从爬起来,直欲发狂:“媚儿,我都将唯一的床让给你睡了,自己打地铺,你还要怎样?要不今晚我睡床,你打地铺好不好?”
“好啦,好啦!你是男子汉大丈夫,用得着和我这小女子来抢床铺么?”苏媚撅着嘴,很受委屈的样子,分明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
两人洗漱完毕,便来到客栈中吃早点,南岳客栈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一家酒楼,后面是一家旅馆。
或许是因为|无|错|小说 m。'qul''edu'。太早的缘故,此刻人儿并不多,一位游方道士与一位游方和尚坐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道士手中拿着一把拂尘,和尚手中拿着一串佛珠,道士生得尖头细耳,和尚却生得肥头方耳,两人坐在一起,看起来甚是滑稽;还有一位书生,手中持着一支尺余长的毛笔,在凝神着窗外远处巍峨高耸的南岳衡山。
“两位客官,早啊,昨晚睡得可好?”见得李易苏媚两人进来,掌柜苏胖子热情的打着招呼,道:“两位可要尝一尝我们南岳衡山的三绝特产?”
待得李易苏媚二人坐好,自有店小二端上来一碟观音笋,一碟雁鹅菌,一壶云雾茶,这便是所谓的南岳衡山三绝了。
李易喝了一口云雾茶,果然是齿有余香,沁人心脾。
“无量天尊,这雁鹅菌质松肉肥,鲜嫩可口,实在让人胃口大开,慧空和尚,可惜过得了今日后,你便要隐姓埋名,再也吃不到了。”
说话的是那位尖头细而的道人,语气咄咄逼人,却不知与坐在他对面的和尚有什么过节。
“阿弥陀佛,天玄子道友此言差矣,贫僧喜好的是这馨香甜美、清凉生津的观音笋。”慧空和尚唱了一声诺,道:“佛祖云:话由心生,皆为己出。道友口中所说,怕正是自己心中所担心的!”
慧空争锋相对,打起口仗来丝毫不落下风。
“两位每十年来敝店中吃一回衡山三绝,而后去那南岳大殿里比试一番,如今已是第五回了,还没有分出胜负么?”苏胖子亲自为两人端上茶菜,笑呵呵的道。
…………………
“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
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学者沦素志……”
那位临近窗户的书生突然长袖一挥,大声的朗诵起唐代诗人杜甫这首《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昔年杜甫为躲避战乱,来到衡州(衡阳),应陆宰邀请,观看新修的孔庙,做了这首诗,杜甫在诗中感叹安史之乱后,读书人地位极为低下,鼓励大家绝不能抛弃经世之学。
书生的读得抑扬顿挫,让人似能体会诗人杜甫当时的愤懑与求上之心。
苏媚望着那书生,突的呵呵一笑,与着李易道:“小道士,没想到在这衡阳城里,也有你的同道中人。”
苏媚显然是想起了李易在云山别院中,每天清晨黄昏,李易的诵读儒道两教经典故事。
“在下一时间情不自禁,发些牢骚,却是有辱两位的清听了!”那书生听见李易苏媚两人在谈论自己,遂转过头来,朝着两人行了一礼道:“在下邹城孟沛,游学至此,见过两位,尚未请教两位尊姓大名?”
“小道云山派李易,这位是小道的师妹,姓苏。”
李易见那孟沛生得浓眉大眼,浑身上下正气凛然,兼举止间谦谦君子,温文有礼,顿时便心生好感,于是还了一礼,自报家门,女孩子的名字是不能随便透露的,所以李易只说了苏媚的姓氏,道:
“公子自邹城而来,又贵姓孟,不知与那儒教亚圣孟子有何关系?”
见得李易提起孟子,孟沛面显崇敬,遥遥间向北行了一礼,正色道:“亚圣公正是在下先祖。”
李易与孟沛二人在这边交谈,却是没有注意到那边的天玄子与慧空两人,听得李易自承为云山派门下时,面露异色,朝李易看了一眼,反而是两人听到孟沛说自己是亚圣孟子后裔时,没有丁点表示,只在那里埋头吃着雁鹅菌、观音笋。
李易站起身来,也是和孟沛一般,恭敬的遥遥向北行了一礼,道:“小道虽是道教中人,平生亦是钦敬亚圣的仁德之说,日后若有机缘,当去邹城瞻仰一番。”
……………………
九州大地上下几千年,一代又一代的风liu人物谱写着自己的传说,在青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于修真界的三教九流而言,哪一个门派不是那些惊才绝艳之辈,以天马行空的思想或开创,或完善,才得以传承千古?
佛教先有达摩老祖挟七十二绝技,只身来东土布道,后有六祖惠能“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得以发扬光大;道教先有太上老君《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开宗布道,后有南华真人庄子一篇《南华真经》,将“道”与“修道”完完全全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道教终于在九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至于儒教,便是圣人孔老夫子与亚圣孟子了,孔老夫子率领着一众门人游历诸侯各国,宣扬着“儒”的“内圣”与“外王”,而亚圣孟子则是具体的阐述着何为并如何去做到儒家最高境界“仁”、“义”、“礼”、“智”、“信”。
达摩慧能、老庄、孔孟,于他们各自的教派而言,更像是太极图上的阴阳两仪一般,循环流转,相互补充着!
修真界常言:昔日与道、儒并称为先秦“显学”的墨、法等诸子百家,不能如道、儒、佛三教一般流传与大众,不是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不及道家老子、儒家孔子、佛教达摩,而是墨家、法家没有出现那如道家庄子、儒家孟子、佛教惠能那般的继往开来的人物。
不过,李易对孟子的钦敬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在九州那个君权至上的封建年代里,孟子几乎是诸子百家中唯一的站在底层老百姓立场的人。
当所有人都在说“君权天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候,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与“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等话语,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当诛杀九族”的啊!
……………………
正所谓“他乡遇故知”,见得李易以道士身份尊崇自家的先祖孟子,孟沛很是兴奋,坐下来亲切的道:“难怪杜甫先生在诗中说‘衡山虽小邑,首唱恢大义。’实在是因为荆南大地尽管远离中原,但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有孔孟之道成长的土壤啊!”
说着,孟沛感叹道:“李兄身为道教弟子,却没有门户之偏见,对儒道一视同仁,小生实在叹服李兄之胸襟广阔!”
李易心道:我云山派祖师爷卢生原本就是一儒教弟子,不过后来被吕洞宾点化了,才入的道教,且云山派弟子从来都是儒道皆修,怎么会对儒教有那门户之见?
不过这涉及云山派的修炼之秘,于是李易只得有些汗颜的承认了孟沛所说的“胸襟广阔”,谦道:“不敢、不敢!”
倒是旁边的苏媚见得李易的样子,捂着嘴儿几欲偷笑,那孟沛看着苏媚的巧笑倩兮,赶忙将眼睛转开,目不斜视的与李易交谈起来。
孟沛家学渊源,旁征博引,李易此世熟读儒道经典,后世也算见多识广,所以两人谈起来甚是觉得兴趣相投,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
“君师兄,朱师姐,我等虽来衡阳城数日,可还没吃过南岳衡山闻名遐迩的‘三绝’呢,今日且品尝一番如何?”
就在李易孟沛交谈之际,客栈外边传来声音道。
李易心头微震,听这声音以及话语中的“君师兄”、“朱师姐”,这几人定是昨天晚上被自己遇见的那来石鼓书院寻找秘籍的四人。
……………………
恩,今日之更奉上!感谢银月‰→枫、听话孩子、书友08061816332032、没有真正含义、书友10012422223320、难忘精灵、仙剑谜道友的打赏!
天气很热,色佛的更新有点慢,对不住众位道友了!但请众位道友放心,色佛会努力的写好本书的!
备注:本书为纯架空仙侠,虽出现历史上的三教九流人物,但不会涉及政治与朝廷的!所以有道友反应的上节石鼓书院为前朝死节什么的,都是虚构!
另外色佛表达一个自己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与道友们探讨一下):中国历史上很多的士人,民族国家大义或许常挂在嘴边,但在骨子里不以为然的,他们更认同的是“士为知己者死”,谁能实现助自己实现抱负(或者满足自己的要求),就为谁卖命,而不管对象是谁,是不是异族。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成功的少数民族国家,其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汉民族或者精通汉民族文化的士人,如前秦的王猛、元朝的耶律楚材、清朝的范文程等等。
又比如满清覆灭时,国学大家王国维便自尽效忠死节!
第二章 游历 第九节 争端
从南岳客栈外面走来三男一女四人,三名男子皆儒教士子打扮,头戴东坡巾,脚踏青云履,身着白色布袍,在布袍的下摆处,用金丝绣了个“岳”字。
为首的那人生得器宇轩昂,仪表不凡,走起路来步伐矫健,显然修为不低,向来便是“君师兄”了,后面两人一胖一瘦,各自背着一把宝剑,倒也相映成趣。
那姑娘生得花容月貌,当真个秋水为肌,柳叶为眉,着一身淡黄留仙裙,腰间系了一块浅绿的玲珑玉佩,行动间举步轻摇,飘然若飞,彷佛那九天仙女下来凡尘。
姑娘显然没料到会在这里遇见李易,一望之下登时间面上便起了幽幽的红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