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媳妇当家-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宇似乎有些不信,抬头朝任姜氏看去,似乎在寻得肯定,果见任姜氏对他笑着点了点头,这才半信半疑往周淑玉那儿走去。
周淑玉连忙打开锦盒,只见里面是一个纯金打造的铃铛,上面还雕刻了两只盘旋的龙虎,看起来栩栩如生,很是招人喜欢。两指捏起那个铃铛,清脆空灵的声音就满屋响了起来。
任宇眼睛一亮,却也不好意思主动伸手去拿,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个铃铛看。
周淑玉便站起身,走至任宇面前,又蹲了下来,将那铃铛放在了任宇的手心,“看看,可喜欢?”
任宇依旧嘴硬,手上动作却不慢,一把抓起了铃铛,左右晃动起来,眼中是藏不住的喜欢,“还不错,谢谢二娘。”
说完,又转身扑到了董璃的面前。
周淑玉心里不免鄙夷,到底他娘亲是小户人家出生,连个孩子都教不出大家的气度来。心里不禁想到,若是日后她跟任海有了孩儿,定要好好教导才是。
心里虽这般想,脸上依然是一片柔和,未曾露出半分的不满来。
任姜氏见周淑玉如此识得大体,心里也是暗暗喜欢。
一家人又说了些闲话,却迟迟等不到任海跟任江回来。
菜虽然还没有上桌,但先前做好的一些若是时间长了,也就失了鲜味,不好吃了。董璃甚为奇怪,往常任海跟任江都是早就回府的,怎的今日这么晚了还没有归来?难道有什么要事发生了?
这么一想,董璃伸手招来一个下人,问他先前遣去问任海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的人有没有回来。
那下人出去看了一番,回说还没有回来。
又等了盏茶功夫,那人才回来,任海他们却是没有跟着回来。那下人禀报说,今日铺子里有些忙,大爷二爷便在外面吃过了,让府里早些开饭,不用等他们。
杨妈闻言甚为不满,这到底是周淑玉进门的第一顿团圆饭,没想到任府的人这么不当回事。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杨妈不过是一介下人,有什么发言的资格呢?就算是有些不满,也只能等待会儿回屋后,再与周淑玉细说。
董璃猜测他是因为过几日就要去京师了,凉城这边不免要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有些忙也是无可厚非,便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开饭吧,也不用等他们了。我们女眷倒也吃的开心。”
说完,便挥手示意丫鬟们上菜。
一道道精致的菜肴被端上桌来,却也吸引不了周淑玉的目光,引不起她的胃口,内心感到一阵阵的涩然。
第二卷第六十五章隐忧
第六十五章隐忧
虽然没有任海跟任江在场,但婆媳几个也算是愉快的用完了晚膳,至于各人心里如何想却是都不知道的。
至少目前看来,任姜氏对周淑玉还是很满意的,她原担心周淑玉因为自个儿出身不一样,可能会有些娇纵,不太好与人相处,好在这些都没有发生,不仅对她很是恭敬,对任宇也很和气。
“唉……”任姜氏捏拳捶了捶背,对董璃她们笑道:“到底是年纪大了,才坐这么一会儿功夫,就累得紧,你们继续聊着,”又对身旁的婉婷道:“婉婷,扶我回去吧。”
婉婷将任姜氏搀起了身,扶着她往外走去。
周淑玉踟蹰了一下,在任姜氏走到她身边的时候,还是站起了身,“婆婆,不如媳妇送您回去吧,也好说说话。”说着,顺便扶住了任姜氏一边的胳膊。
任姜氏一顿,脸上浮起满意的笑容,“也好,你刚进门,还有很多事情不知道,咱婆媳得空说说也好。”
周淑玉这便跟着任姜氏往西院行去。
董璃自是明白周淑玉此番作为是因何,不过就是想讨婆婆的欢心而已。
呸呸……就不允许人家真是个孝顺孩子,乐意陪着老人家说话么?董璃心里鄙视自己的小心眼。
任宇还在跟桌上的鸡爪奋战,董璃也乐的看他在那边玩耍,反正也没什么事,就坐在那边等任海他们回来,顺便吩咐厨房去熬了一些汤,等任海他们回来刚好放凉了喝。
一直到戌时,任海跟任江才回来。
一桌的残羹冷炙早已被收拾干净,任宇正跟董璃在皮闹。
听见下人回说任海他们已经回来了,董璃就迎了出去,任宇也乐颠颠的跟在她的身后。
董璃原以为任海他们是有些事情,所以才迟归,只是从那兄弟二人的面上看来,似乎也没什么事。不由疑惑道:“今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的,可是铺子里有什么事?”
任海见董璃一直在等他归来,心里泛上暖意,已经几日没有与她好好说话,他心里也正生着闷气呢,不过听见她关切的话语,一时其他的都抛一边去了。
“倒也没什么事,就是一些东西要与任江交代清楚。”任海在屋内坐了下来,秉持一贯的冷面孔,答道。
董璃往任江看去,但见他点了点头,便又对任海道:“既然如此,也不是急于一时的事情,何必非得今日交代清楚。你该回来用饭才是,淑玉昨日刚进府,今晚是吃的第一顿团圆饭。”
任海往董璃看去,幽深的眸子里似乎藏着很多东西,冷冷的道:“你很希望我吃这顿团圆饭?”
董璃低下头,旁人看了此时的任海,只觉得冷,而她是他的妻,自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她不愿去多想,“这不是我希不希望的事儿,而是你该明白的,总不需要我去提醒才是。”
任江见哥嫂二人似有些问题,连忙示意下人都退下去,又哄了任宇跟他出去玩。
一屋子人就剩下任海跟董璃在屋内,她忽然觉得有些站立难安,便找了借口想要退出去。“我先前让厨房熬了些汤,我现在就去端过来。”
人尚未走到门口,就觉一阵风过,门已被关了起来。
董璃傻眼的看着面前的任海,心里嘟囔着,有功夫就可以欺负人吗?
夫妻二人相对无言,大约因没有外人在场,任海的眸中盛满情意,“璃儿,过几日我就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你怎么舍得在这个时候不理我?”
董璃满头冷汗,任海与以前的差异真是越来越大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开始搭错了神经,越发让人觉得他是刚陷入恋情的毛头小子。
她自是舍不得的,但心里一根刺在那,她也很难受,只能不去理他,学鸵鸟般暂时躲起来。可是今日却见他迟迟不归,心里又有些担心。
便只能低着头嗫嚅的道:“我哪里是不理你,只是淑玉刚刚进府,你有时间,该多陪陪她才是。”
任海伸手挑起她的下巴,深深的望进她的眼底,“璃儿,我的心思你不明白吗?你又何苦说这样的话来气我,你明知道我娶她,不过是权宜之计。”
董璃眸子忽然睁大,眉头紧皱,任海这话是什么意思?他难道不是很想纳个新人的吗?
任海见董璃没有回应,只是瞪着他,手上不由加了几分力气,“我答应你,等她病好了,我就休了她。”
下巴上疼痛的感觉一直传到心底,即使他对周淑玉无意,难道就可以这样至别人的心意于粪土吗?说的好,休?在这样一个时代,被休掉于一个女子而言,该是多大的羞辱。
难道她爱的人就是这样的吗?若有一日,他不再在意她,是不是也会这样对她?
董璃心底惶恐起来,面上也流露出惊慌。
任海不明白,只是看到董璃越发苍白的脸色,心头微微疼痛,赶紧放下捏着董璃的手,转而抱着她的腰身,有些手足无措的道:“璃儿,你怎么了?是不是我刚才弄疼你了?”
董璃眸中沁出泪水,似乎是想起从前,那些早已被时光的灰尘尘封的过去。若有一日,她被再次抛弃,该当如何?
如此一想,越发觉得自己以后要独立起来,该有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支撑,那么不管发生什么,都可以安然度过。而不用像前世一样,像一个被弃的宠物,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
她不敢再去看他,只低下头,轻声道:“没有。”
任海叹了口气,却是不再说话,只是紧紧的将董璃抱在怀里,似乎是想将自己的心意通过拥抱,传达给她,让她明白他心中所想。
董璃脑子乱哄哄一片,犹在思虑任海答应这门亲事的初衷。不想周淑玉殒命自是其一,那么在那段养伤的日子里,难道他真的对那般优秀的一个女子无动于衷?何况,那个女子还是那般在意他。
只是现在看来,似乎也没必要去想这个问题,周淑玉已然成为了任府的第二个女主人,而昨晚正是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昨晚什么都没有发生,我是一个人在榻上睡的。”任海忽然说道,似明白董璃心中所想。
董璃一怔,疑惑的抬头看向任海,“为什么?”
眼见董璃终于愿意正眼看他,任海轻轻的刮了她一个鼻子,笑道:“傻璃儿,我的心思你还不明白吗?救命之恩可以报,但不能连我自个儿也搭进去。在我回府的第一日,我就跟自己说过,以后定不会辜负你”
若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况且这些话都是自己心爱的男子亲口说的。
董璃眸中沁出泪水,回抱住任海,心中暗暗的对自己道: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人生并不长,不如相信他,也给自己一份相信未来的勇气。
夫妻二人经此一番深谈,终于又和好如初。当夜,任海便在董璃的房内留宿,二人缱倦缠绵,自有一份情意在内。
却说周淑玉当夜却是难以成眠。送任姜氏回去以后,她便在西院陪任姜氏聊了会儿天,无非是任姜氏在那边讲任府的过去而已。也让她知道了更多任海的过去,心疼他幼时的执着与坚强。
二人聊了会儿功夫,任姜氏顾念她身子尚未好利索,便让她先回去,好好休息。她便辞了任姜氏,回了寝房。
她回去的时候,任海尚未回府。因着心里惦念,便遣了一个小丫鬟在外面候着,若是任海回来了,及时来与她讲。
小丫鬟倒也是勤快,见任海回来,便赶忙来与她讲了。
俗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她心中不免感叹前人的智慧,又急忙收拾整齐,出去寻任海。只是尚未进的偏厅,就见任江带着任宇出来,还让外面的下人都散了开去,而后那叔侄二人也走了,徒留她站在远处,不知进退。
此时杨妈并不在她身边,只有小菊在。小菊毕竟是个年纪尚青丫头,很多事都不明白,只是有点不平的道:“小姐,你们毕竟是刚成婚的,姑爷也不知道都看顾你一点吗?”
不是都说新婚燕尔吗?好在小菊还有点脑子,见周淑玉脸色苍白,便没有将这句话说出来,呐呐的闭口不言。
周淑玉远远的看那二人对立而站,又见董璃忽然急忙要出来,她刚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免得被他们看到她在偷窥,却又见任海身影似风,一下子就跑到了董璃的身前,顺手还关上了门。而后的一切,她就看不到了,心里却比看得到还要难过百倍。
主仆二人又在外面站了许久,小菊担心周淑玉的身子扛不住,不由轻声道:“小姐,夜深露重,还是回去歇息吧。”
周淑玉茫茫然的点了点头,随着小菊的搀扶往寝房走去。脑子里依然翻腾着很多想法,只是最终答案却是一定要得到任海的心,绝不甘愿就这么放弃。
回去后也迟迟睡不着,后来听丫鬟禀报任海在董璃的房里宿了,才让丫鬟熄了灯,让自己沉浸在无尽的黑暗中。
第二卷第六十六章我陪你去吧
第六十六章我陪你去吧
至成亲以后,任海除了新婚之夜是宿在周淑玉的房里,以后竟是再也没有去过。到了第三日周淑玉回门省亲,任海一同陪她回去了,翁婿倒也算是相谈融洽。周淑玉虽心里有苦难言,但因为只有一个老父在,压根没有可以讲解心中苦闷的女眷,便也只能在心里憋着。
回去的路上,任海原是策骑跟在马车的旁边。忽见小菊撩了车帘,对他道:“姑爷,小姐有话与你讲,问你是否进车厢里来?”
任海思忖了会儿,点了点头,便让马车停了下来,而后他下马进入车厢,小菊则识相的与车夫同坐在车厢外面。
周淑玉见任海进了车厢,微感有些窘迫,说起来,他们二人很少如此这般接近,在这么小的空间里更是难得的很。
任海面无表情,好似坐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路人,不是他新婚的妻子。
周淑玉见他如此,心里如针扎般的疼痛,说话的口气不免添上了三分幽怨,眸光晶莹的对任海道:“任海,我只问你,若你日后也这般对我,当初又何苦娶我进门?”
任海嘴角微撇,那不屑一顾的表情如尖刀般深深刺入周淑玉的心底。
只听他沉厚稳重的声音远远传来,“当初不是我任府想娶你进门,而是你万分想嫁进来。人哪,有时候就是不知足,就喜欢去肖想些原本不该是自己的东西,最终只能是自食恶果。”
周淑玉浑身一抖,颤着声音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任海却也不直接回答她,只是冷冷的道:“周大小姐,你病的不轻,还是少去多想吧,等你什么时候愿意让自己病好了,其他事情再来商谈。”
说完,也不等周淑玉回答些什么,就径直出了车厢,依旧策马跟在马车旁边。
小菊进车厢的时候,周淑玉犹自在怔愣中。
他知道了他竟然知道她是在装病可是她这么做不都是为了他吗,为何他就不能对她好一点。她不过是一介女子,为他做到这个份上,还差吗?为何他就不能把他的心给予她一点?
泪水悄悄滑落,在腮边一滴一滴的往下滴去。
小菊不知原委,以为自家小姐是与姑爷闹了什么别扭,便打抱不平道:“小姐,你怎么了?可是姑爷予你气受?我告诉老爷去。”
周淑玉连忙抹去脸上的泪水,面色一整,白了小菊一眼,声音清冷而严厉的道:“什么时候我的事容的你来管了?”
小菊一吓,连忙低下头,诚惶诚恐的道:“奴婢该死。”
周淑玉也不是真跟她计较,毕竟也是跟在她身边许久的人了,况且小菊刚才那番话也是为了她,“罢了,以后有点眼头见识,我也不与你计较。我累了,先歇会儿,要到府上的时候,你再叫我。”
说着,就闭上了眼睛,假寐起来,心里却也是愁肠百转,怎么都平静不下来。
小菊只安静的待在一旁,不再多言。
又过了三日功夫,按计划,任海明日就该准备去京师了,这几日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家里的各项事务也已经安排好。
下午,乘着任海在家的功夫,周淑玉下了决心,让小菊陪着她,去书房找了任海。
其时,董璃正与任海在书房商量自己日后的计划,那就是开办自己的作坊,征集自己的工人,以及有自己固定的棉农和桑农。
任海对于董璃的想法很是赞同,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倒也给董璃的下一步计划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轮廓。
下人禀报周淑玉来的时候,董璃与任海商量的也差不多了,便先行离去,还让他好好跟周淑玉说话,毕竟也是进了任府门的,就算是不在一起,也得交代清楚才是。
对于董璃的话,任海自然是满口答应。
董璃与周淑玉二人在门口错身而过的时候,相互微笑致意了下,看起来也是一派的和睦。
任海对于周淑玉却是没什么好脸色,并不像在董璃面前的温柔和煦。这次也是丝毫没有去看进门的周淑玉,只端起桌上的茶盏,自顾自的品起茶来。
周淑玉黯然,但想到以后的日子,还是心一横,主动开口道:“相公,我想与你一同去京师。”
任海挑眉看了她一眼,搁下茶盏,冷声道:“我去京师是有要事要办,你去了不太方便。”
周淑玉急急道:“相公一人在外总该有个人照顾才是,姐姐要留在凉城打理府里的事情,淑玉却是闲着,不如与相公随行,也好对相公有个照应,这也是让姐姐和府里上下都放心啊。”
任海瞥了她一眼,依旧冷冷的。就这一眼,登时让周淑玉的心跌到谷底,似乎她的提议是有什么不良的企图,可是他们不是夫妻吗?也是拜了天地的。
“不用,我习惯一人在外,若是有人跟着,反而会妨碍我做事。”
周淑玉从头到脖子红成一片,她长这么大,从未有过这般的羞辱,这都是原本该是她枕边人的那个人给她的。静默了一会儿,咬牙道:“可是这次不比往日,相公在京师要待很长一段时间,不免会有些人生地不熟,淑玉从小在京师长大,相公带着淑玉办事要方便许多。”
任海没有吱声,对于周淑玉,他心里是觉得有些亏欠的,但当初迎娶她,不也是被逼无奈?何况董璃又是那种对于三妻四妾很计较的人,好不容易二人和好如初,他实在不想再节外生枝。
沉吟许久,任海站起身,道:“你还是在家待着吧,不如跟璃儿学些东西。”
说完,也不待周淑玉有个回答,便快步出了书房,好似在逃离什么洪水猛兽。
周淑玉怔怔的看着任海离去的身影,手脚一片冰凉。
小菊先前是在外面候着,见任海出了书房,便进去找周淑玉。一眼就看见周淑玉傻愣愣的坐在那儿,眼睛一下子就酸涩了。她家小姐好歹也是大家闺秀,不知怎么就答应了任府这门亲事,当初多少达官大户要迎娶周淑玉,都被周老爷子给拒绝了,最后却应了任府的这门亲。
原以为是周老爷子眼光独具,反正那些大户人家三妻四妾,未必会真的善待周淑玉。但看来一切都错了,任府对周淑玉怎么样,明眼人都看在眼里,不知道多少人替她不值。
小菊轻声叫道:“小姐,我们回去吧。”
周淑玉尤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听见。
小菊也不敢再叫,就在一旁站着,陪着周淑玉。
又过了一炷香时间,周淑玉沉沉的叹了口气,本是年纪轻轻的小姐却好似经历世事的妇人。“小菊,陪我去老夫人那儿看看吧。”
二人便一起去了任姜氏那儿。
任姜氏对于任海与周淑玉的相处不良也有所耳闻,但她也知道自己儿子的性子,强求不得,便也没有插嘴。心里琢磨着,反正周淑玉是进了任府的门了,就算现在他们二人没有什么话讲,但一辈子长着呢,总归是有机会的。
任姜氏正在屋子里小憩,听燕秀进来禀报说是周淑玉来了,便赶忙让她进来,又让婉婷帮自个儿拾掇了一下,起身在屋内的榻上坐了下来。
周淑玉进屋先对任姜氏行了一礼,而后乖乖的站在一旁,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讲。
就这个乖巧的样子,看了都让任姜氏心疼,也知道她是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还是假装不知的笑道:“淑玉啊,来,坐下陪我聊聊吧,站着多累啊。”说着,拍了拍身旁的位置。
周淑玉便依言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任姜氏细细打量着周淑玉,怎么看都是一个极其标致的女儿家,怎的自己儿子就忍心扔在一边不管呢?“说吧,今日来我这儿是有什么事啊?”
周淑玉呐呐道:“媳妇是有些事想请婆婆做主。”
任姜氏眉头一紧,有些事她可以做主,有些事却是做主不得。便也没有应口,只是问道:“哦?什么事啊,你说来听听。”
周淑玉便将先前自己与任海说的话大致重复了一遍,末了又强调,旁的人再怎么对任海上心,也肯定比不上自己的内室,而董璃又在凉城有事要做,所以由她陪任海去京师是最为妥当的安排。
对于这个建议,任姜氏有些心动。任海毕竟是个男儿,身边有个女儿家跟着,总归要让家里放心一些。况且这次出去不是一日两日,至少要个一年半载。而且,若是这次周淑玉能跟任海上京,说不定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改变的契机。
沉吟了会儿,任姜氏拍了拍周淑玉的手,笑道:“好,这事儿我做主了,回头你让丫鬟们帮你赶紧收拾一下,明日就跟任海一起上京吧。有你跟在他身边,我跟璃儿在府里也放心。”
周淑玉等的就是这句话,任海可以不想她跟着,但有任姜氏的话在前,想必他也拒绝不了。到时候没有董璃跟在身边,他们二人的感情也该有个定数了。
“嗯,媳妇一定会好好照顾相公,定让婆婆跟姐姐放心。”周淑玉信誓旦旦的说。
第二卷第六十七章随行
第六十七章随行
周淑玉这边安排妥当了,任海跟董璃却是一点都不知情,也因为天色不早了,任姜氏琢磨着现在跟任海讲了,任海未必会乐意带着周淑玉上京。倒不如等到明日临行的时候再讲,到时候任海不带也没有办法。
因为夫妻二人会有好一段日子不得见面,董璃跟任海都很是有点不舍,晚上二人说了很多话,直到未时,二人才入睡。
二人睡了两个多时辰就起了身,大多数的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只是还需检查一下,免不得需要早些起来准备。
跟任海吃完早饭以后,董璃还没有见到周淑玉往她这个院子里来,就催任海去周淑玉那儿看看,不管怎么样,周淑玉总归现在还是任府的人,还是他的妻室,既然要离开凉城一段时间,总该告别一下才是。
任海不太乐意,说昨日该讲的都已经讲了,再者,待会儿出门的时候,周淑玉必然还会出现,也用不着现在特地去讲一下。
董璃便也就随他意,不去管他。
吃完早饭以后,下人也把要带的东西都装上了马车,任海便去了任姜氏的院子,与她告别。
任姜氏耍了个心眼,就是这个时候,也没有跟任海讲周淑玉要同行的事情。后来任海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说该出发了,任姜氏便与他一同往府外走去。
其时,董璃已经在府外等着,看看该带的东西有没有都装上,任江与任宇也在外面等着,却是没有周淑玉的身影。
等任姜氏与任海都到外面的时候,周淑玉还是没有到,董璃诧异不已,就让身边的小丫鬟去周淑玉那儿看看是怎么回事,怎的连送行都不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小丫鬟领命而去,过了没多久,就回了来,身后正跟着周淑玉一行人,怪异的是,杨妈跟小菊手上都拎着包袱。
若说是为任海准备的东西,那也未免太多了。
周淑玉也没有去看任海跟董璃不解的眼神,只是往任姜氏身边靠了去。
董璃见周淑玉往任姜氏那儿靠去,心里疑惑,便往任姜氏看去。却见任姜氏似乎在躲着她的眼神,不愿直接面对她。
董璃心里一凛,难不成任姜氏要为周淑玉做主,让她跟任海去京师?
果不其然,董璃刚意会过来,任姜氏已然牵着周淑玉的手,对任海道:“任海,我看你一人在外,也没个人在身边照顾你。反正淑玉在府里也没什么事,不如你此次就带着她,也有个人在你身边照顾你,我也好放心,你看可好?”
任海眉头微皱,直视着周淑玉,周淑玉却赶紧低下了头,不敢去看任海。
任府现在很多事情都是董璃做主,任姜氏冒然提出这件事,固然是为了任府的后计着想,但身为女人,她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是有些对不住董璃,因此也不去想董璃会能帮助她劝劝任海。
静默许久,任海松开眉头,冷声对身后的手下道:“去,帮二夫人再准备一辆马车。”
手下应声而去。
周淑玉闻言,欣喜的抬头往任海看去,任海却是没有看她,兀自与任江低声交谈着什么。周淑玉有些黯然,但一想到以后的日子都是她在任海身边,心里还是心喜的很,那些不快便也暂时放了一边去。
过了一会儿功夫,另一辆马车也准备妥当,不过因为是匆忙间准备的,因此并不如周淑玉平常乘坐的马车舒适。此时她也顾不得去计较这些了。
任海见马车已到,事情也已经交代的差不多了,便与任姜氏等告别,临走前又深深的看了董璃一眼,意味深长,而后便上马离去。
看着任海一行人远去,董璃搀扶着任姜氏,迟迟没有进府,一直等到任海他们的身影都看不到了,二人才叹了口气,进了府。
任海已走,任宇便也要送去夫子那儿了。原本该前几日就送过去的,不过因为任海在家也就这几日功夫,因此董璃决定先给任宇放几天假,等任海去了京师,再送他去夫子那儿不迟,反正学习也不在乎这几日的功夫。
吃完午饭,董璃带着任宇往任姜氏那儿去,下午便要送他去夫子那儿,走之前还是要跟任姜氏告个别。
反正周淑玉已经跟任海上了路,任姜氏的心情终于也调节过来,再见董璃的时候,也没那般别扭了。
任宇一进屋,就乖乖的往任姜氏的膝头趴去,愁眉苦脸的道:“祖母,宇儿不想去夫子那儿,宇儿想陪在祖母身边,祖母帮我跟娘说说吧,宇儿在家也能好好学习的。”
任姜氏慈爱的摸了摸任宇的小脑袋,笑道:“你啊,哪里舍不得祖母,我看你就是不想去读书吧。”
任宇噘着小嘴,委屈的道:“才不是嘞,宇儿就是舍不得祖母嘛,祖母真是冤枉宇儿了,呜呜……祖母一定是不喜欢宇儿了。”
任宇哭的声音倒真像是那么一回事,只是光打雷不下雨,一滴眼泪都没有。
任姜氏早已习惯他这个样子,故意对婉婷道:“婉婷啊,去给我拿个帕子来,我给宇儿擦擦眼泪。”
任宇连忙停止了哭声,反正待会儿也是要露馅儿的。
董璃只在一旁笑看着这祖孙俩。
任宇跟任姜氏又磨叽了一会儿,董璃这才催他该走了,不然待会儿天黑,路上走起来就不太方便。任宇乖乖的跟任姜氏告别,显得依依不舍的很。
临走前,任姜氏踟蹰良久,还是对董璃道:“璃儿,待会儿送宇儿走后,你来我这儿一趟,我有些话与你讲。”
董璃自是知道任姜氏有什么话要说,也明白她的心思,但暂时她不想听到什么借口,便温和的道:“媳妇知道婆母的心意,婆母放心,媳妇没有多想什。”
任姜氏原也知道董璃是个乖巧的孩子,很是善解人意,如今看她这番样子,心里不免有些内疚,但也算是放下心来。
“那也好,你理解便成,我这也是为了任府的子孙后代,你也不要怪我才是。”
董璃点了点头,道:“那我就先送宇儿出去了。”
母子俩二人便出了任姜氏的院子。
在去任姜氏那儿之前,任宇此次要带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因此董璃就直接带着任宇往外面走去,一面淳淳叫道他要好好学习,不要顶撞夫子,也不要太过顽皮。
任宇愁眉苦脸的一一答应,只是做不做的到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送走了任海,又送走了任宇,董璃一个人慢悠悠的踱回了东院,心里思量着很多事情。
首先,她对任姜氏突如其来的安排很是诧异,但心里也能理解,不过这也让她很是忧心。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如今任海与周淑玉二人要长时间的在一起,就算以前任海对周淑玉并无它意,但时间久了,难免会日久生情。再者二人本已是夫妻,就算是发生些事情也很是正常,那她呢?
默然接受这一切?
董璃眉头皱紧,心里抽痛不已,一想到等年底任海回来的时候,说不定已经跟周淑玉你侬我侬,原本只是在她面前才会显露的温馨笑容,以后就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