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媳妇当家-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璃这边跟三娘讲过以后,立马就去了任江那儿。

说起来,任府最恨赵东成的肯定是任江了,不仅让他险些残废,更是让他赔上了任府的大半家业,至今任江心里还是过不去那个坎儿,总觉得对不起一直照顾自己的大哥。

不过,若不是赵东成搞出这样的事情,他任江也不会真正的成长起来,从而现在能独当一面,真正的将米铺的事情全盘撑起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还需要白铭在旁边指导。

俗话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尽管赵府的事情就发生在这短短的几日,但已经在凉城传的沸沸扬扬了。任江听了这些事情,自然也是开心不已。

“好,很好,他赵东成也活该如此!”

任江用力的捶了捶床头,借此抒发心中的快意,只是嘴上尤不甘的说道:“可惜,赵东成虽然自食恶果,但铺子拿不回来了。”

董璃理解他的想法。赵东成如今都是自己内讧变成这样的,并不是任府找到了什么证据,证明赵东成以前所做的事儿,所以铺子是拿不回来的,只能在精神上稍微得到点补偿了。
眼见任江如此,董璃开导道:“铺子的事儿暂时不必介怀,赵府经此一变,我就不信他还能安稳如从前,以前的地盘我们是迟早会拿回来的。”

任江听此一言,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虽说骨断需要养伤百日,但他到底是年轻人,恢复力强,现在已经可以比较自如的在家中来去了,只是时间不能太长,不然影响以后的继续恢复。

叔嫂二人随后又商谈了一些铺子的问题。董璃早就对米铺的事情彻底放手,如今真好问问任江,刚开的几家铺子生意如何。

提到铺子的事情,任江脸上终于露出真正的笑意,笑道:“目前发展的越来越好,盈利也在增加中。相信经过这次的事情,铺子的生意肯定还会再上升两成。”

董璃点了点头,对于任江的话她是不会怀疑的。本来任府的名号就比赵府好得多,只是上次任江发生那样的事情,让任府的名号在公众面前失去了可信度,所以对米铺的生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赵府也出了大事儿,而任府却是慢慢的走上了正轨。再者这么长时间以来,任江已经再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任府的诚信是值得信赖的。所以此次的变故肯定能让任府再上一个台阶。

“很好,这次机会肯定要抓住。小叔,米铺的事儿还是劳你多用心了。”

任江点头道:“这本来就是我该做的事儿,倒是让大嫂操心了很多事日。”

董璃笑道:“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你大哥。。。。。。”现在肯定也很开心。

此时心情极好,董璃差点忍不住将任海的消息说了出来。

任江眸光一暗,叹了口气:“大哥,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怎么就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董璃一窒,有事儿瞒着家里人的感觉真是不好受,便赶忙转移话题道:“你大哥若是知道这件事,肯定也是很开心。况且你现在竟然也能独当一面,相信对他而言,也是意外之喜。”

现在赵府也算是得到了报应,一解任府众人的一口恶气。既然如此,任海是不是应该考虑回来了?毕竟他伤养了这么久,也该回来了吧。只是她不知道如何联系清彦,只能被动的等消息。

任海的事儿董璃一直是埋在心里,既然任海不让他讲,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刚才一激动差点就说了出来,好在任江也没有多做联想,只以为她是无意识的想起来任海。

第二卷第四十一章说明身份

第四十一章说明身份

清彦一直在关注着赵府的情况,本来是依任海所言,主要追查赵东城在任江事件上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任海对那件事情已经心底有数,不得不说他对婉春是非常失望的。虽然以前他也知道婉春的性子不怎么好,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任府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上,婉春竟然背叛他,背叛整个任府。就算她记恨于自己没有娶她,但任府毕竟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她这样做,无疑是打消了自己对她唯一剩下的一点歉疚。

虽然清彦一直在调查整件事情的经过,不过赵东城毕竟是在商场上混迹许久的人物,自然不会大意的留下什么线索,好让别人去追查了。所以,尽管任海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并没有办法拿赵东城怎么样。

不过,现在就算任海拿赵东城没有办法,也没关系了。赵府的事情如今在凉城已经是尽人皆知,任海自然也知晓了整件事情。

如今任海伤势恢复的也已经差不多了,至少能够独自在屋子里走动,喝个水什么的也无需旁边再有丫鬟一直伺候着。

清彦知道的细节自然要比董璃知道的多,一番讲述及分析后,眉头微皱道:“爷,据属下看来,能让赵老爷子如此做的,似乎也只有那位有这个能力了。”

顿了顿,又道:“但,那位怎么会管凉城这边的事情?”

任海自然知道清彦口中所说的那位是谁,只是,有可能吗?那位高高在上,哪有闲工夫管他们这些小民的事情?正思索着其中的关节所在,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清彦,三娘可回京师了?”

清彦不愧是跟随任海多年,听他这样问,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所在,点头道:“如爷所想,三娘现在还在府里呢。”

任海点了点头,嘴角掠过一缕谑笑,随即又是沉默。

有时候,公理正义的力量还是不如权势好使啊。

任海道:“既然如此,明日回府吧。”

简短的话语自然不能尽述他的心情,虽然每日都能听到清彦汇报一些任府的近况,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还是想亲眼看到他们都很好,她也很好。

清彦点了点头,道:“用不用属下提前去跟少夫人知会一声?也好早做准备。”

有了上次将消息传给董璃的经历,清彦已经明白府里那位曾经不被重视的少夫人如今在自家爷心里的地位,这便投其所好的一问。

任海倒是没有多想其他,只以为清彦是考虑周到,心中一想也觉得似乎该告诉董璃一声,反正她先前已经知道他的消息了。如今既然决定要回去,自然该让她有个准备。

“也好。”顿了顿,又道:“这次就不用悄悄行事了,让府里人都知道也不妨,不然明日我突然回去,给大家来个措手不及,影响了平日的工作,倒也不好了。”

这样说着,任海的嘴角又翘了起来,清彦当然明白现在任海心中所想的是什么,只是他可不能说出来,毕竟他家爷还是很好面子的。

鉴于已经决定明日回去,所以任海打算今天下午就跟周子永周老爷子知会一声,也算是个礼貌。

因着自我约束和要求,周子永先前虽然官职不小,就算是告老还乡,影响力毕竟还是在的,所以回乡之后,也有不少士绅邀请周子永前去做客,不过周子永大多都婉拒了,很多时日都在书房里摆弄着那些陪伴了他大半生的书籍字画。

任海当日下午便直接去了周子永的书房,以表示他的感激之情。

周子永倒是没料到任海会亲自去书房找他,毕竟他的伤势还没有完全康复,自然更应该躺在床上好好休养才是。不过依他对任海这段时间的了解,既然他亲自去了,那说明他决定离开周府的时间到了。

周子永听到门外的小厮报告任海在书房外等着,连忙让小厮将任海扶进来。

任海现在自个儿已经能走,便挥手示意小厮不用扶着自个儿,这么远的路他都走过来了,自然没必要在进书房这么短的几步路上需要人扶。

任海进去后,便是先对周老爷子施了一礼,“周老爷子,这些时日多有打扰,董某不甚感激。”

周子永连忙起身,遥遥伸手虚浮任海一把,随后便在在书房另一边的会客桌旁坐下,同时示意任海坐在桌旁的另一张椅子上,“哪里,老夫不过是顺手为之,董小兄弟也不必太过介怀。我看董小兄弟也是个人才,可有打算在仕途上一展拳脚?”

任海笑了笑,轻轻的摇了摇头,“仕途说起来自然是辉煌的,只是有几个人能很好的走下去呢?我相信能像周老爷子这样的人可不多。”

听到这样暗捧的话,就算周老爷子一生被人奉誉无数,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捋了捋胡须,笑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既然董小兄弟无此意,我也不多说了,那小兄弟这次来是想?”

周老爷子直接切入正题,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多时候说话不需要拐弯抹角的,任海既然来找他,肯定不是为了闲聊的。

任海道:“实不相瞒,董并非是我的本姓,但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欺骗于老爷子,这次来便是想请老爷子责罚。”

周老爷子点了点头,饮了一口茶,道:“这个我早就知道了。谁都有难处的时候,你既然不愿意讲,自然有你的难处,我也不想逼你。不过现在既然你自个儿讲出来了,我也不会怪你先前的欺瞒。只是你选择今天讲的意思是?”

周老爷子的话其实也在任海的意料之中,毕竟他与周老爷子相处多时,若是真的介意的话,早就将他撵出去了,何必等到今日。不过就因为周老爷子如此明事理,倒让他心里的内疚更多一些。

任海回道:“先前家里出了一些事情,如今事情也算暂时结束了,我出现不出现都已经没什么要紧,所以便选择现在坦实相告。”

周老爷子没有吭声,只是点了点头。

任海续道:“老爷子在凉城也待了一段时日了,不知可听说过任府?”

周老爷子眉梢一挑,随之又是恍然,也是,依他对任海的了解,确实符合他所知道的任府当家的情况。再者赵府的事情最近在凉城传的是沸沸扬扬,想不知道其中的一些事情都是很难的,周老爷子自然也不例外,这下对于任海的行为便更添了几分理解。

周子永笑道:“看来,我是该称呼你任小兄弟了?”

任海抱拳摇了摇头,“不敢不敢,周老爷子要是不嫌弃,以后还请多去任府走动走动。”

虽然心里已经料到任海的真实身份了,自然也知道任海早就娶妻生子,周子永心里还是泛起了遗憾,毕竟知女莫若父,周子永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女儿周淑玉的心思呢。现在任海已经挑明了讲,想假装不知道也不可能了。

便只得道:“也好,任小兄弟果然是能人所不能,相信任府未来肯定可以走的更远。”

二人随后又闲聊了一些话题,任海也已经告知周老爷子他明日便要回去的想法。任海已经离家许久,在这段时间,任府也是历经巨变,现在问题的源头已经被内杠倒了,任海当然没有必要再在外面继续调查了,自然是越早回去越好。

对此,周老爷子也能理解,所以礼貌的挽留了一下后,便同意了任海的决定,只是要求任海今晚一定要共进晚餐,也算是送行。任海当然不能拒绝,二人便就此说定,随后周老爷子又将晚宴的事情通知管家,让管家好好去安排准备一下。

周老爷子说是给任海的送别晚宴,这句话很快就传到了周淑玉的耳朵里。周淑玉一下子跌坐在凳子上,一颗心惶惶不得安宁。

他,竟真的要走了,这一日真的来的这么快吗?

杨妈对于周淑玉的怔忪,自然是百般心疼,不过任海要走,也不是她能留得住的。

周淑玉脑子里此时真可以用海啸来形容,完全是一片混乱,六神无主。

怎么办?他要走了,可是她还没有将她的心意跟他说明,他也没有表示一下他的意思,怎么可以就这样?

周淑玉下午就一直坐在那儿,动都没动,就连杨妈劝解了一会儿也是无用。杨妈毕竟是过来人,便吩咐其他小丫鬟谁都不许打扰,让周淑玉一个人坐在那儿思虑一会儿。

这种情况别人劝也只是提供个参考意见,关键还是得看自己。

当然身为最疼爱周淑玉的杨妈,自然更不会坐以待毙。周子永因为老年得女,平日里就是很宠爱周淑玉,虽然算不上是要什么有什么,但也是差不多了。

现在周淑玉好不容易心头上有了个人,周子永当然不会主动说什么,但她杨妈可以啊,要是能促成了,看见小姐开心,她杨妈就算丢了老脸,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卷第四十二章回府

第四十二章回府

晚宴自是安排的丰盛无比,桌上却统共只坐了三人。

周家子嗣本就单薄,周老爷子在结发妻子死后,并没有想着再续弦,膝下子女便也只有周淑玉一个。大约是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孩儿,所以周老爷子在规矩方面对周淑玉还是比较放松的,闲暇有客人来时,周淑玉都会陪同在座。

这次任海辞别,周老爷子摆下送别宴,周淑玉自然也是在座。不过虽然周老爷子与任海是相聊甚欢,周淑玉却只是一径的沉默着,偶尔动动筷子,夹点儿菜吃。

好在她平日里也不是那种活泼的性子,倒也不显得突兀。再者周老爷子也大约能明白自家女儿的心思,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至于任海,更不会说些什么不该说的话。

一顿晚宴在还算愉悦的氛围中度过,当然这只是周老爷子跟任海的感觉。周淑玉却是觉得今日的菜都特别的不合胃口,哪怕是平日里极爱吃的菜,尝到嘴里,也是味同嚼蜡。

周淑玉到底不是婉春,心里虽是对任海有情,却也不会做出些什么出格的事儿,只是暗自垂泪罢了。

因为任海的行踪已经没有必要隐瞒,当日下午清彦便发了封书信回去,意思大约就是任海第二日上午便会回府,并告知任府的人不用去接,到时候他们自会到家门口的。

信是寄到董璃手上的,若是以前的话,估计任姜氏肯定会先拆开一览,不过现在既然家事都交到了董璃的手上,任姜氏便也是彻底的什么都不管了。

董璃看完信后,心底自是开心,兀自傻笑了一会儿,便赶忙拿着书信先去了任姜氏那儿,告知她任海即将回来的消息。

日夜的思念,终于知道了儿子的下落,也知道他很快就会回来,明明该是开心的事情,任姜氏却是老泪纵横。想当初儿子离家的时候,家里是怎生的光景,如今,儿子要回来了,家里却也是破落的不轻。

董璃大约能明白任姜氏的心情,想着自己这几个月受的委屈和思念,以及其间经历的压力和痛楚,一丝酸楚和喜悦也漫上心头,眼眶里便也沁了泪。

董璃轻声安慰任姜氏道:“婆母,夫君明日便可回府,这本是府里的一件喜事,切勿太过难过了,小心身体。”

任姜氏一下子又破涕为笑,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摇头道:“唉……到底是年纪大了,任海这次能平安归来倒也是件幸事,虽然时间是长了点儿。”

任姜氏脸色带着笑意,又道:“我看既然任海安然归来,府里也该庆祝一下,也好去去晦气。”抬头看着董璃道:“你看可好?”

董璃笑道:“婆母说了就是,这些事儿媳妇没什么经验,还是要婆母教导着的。”

至将家事交给董璃以后,任姜氏已经鲜少管任府的事了。不过董璃在一些事情上还是会问她的意见,这充分满足了任姜氏掌权的心理。在这一方面,任姜氏对董璃还是非常满意的。

任姜氏笑道:“你让徐伯帮着你置办一下也就是了,府里的人这个月都多出一笔打赏,铺子里的伙计也是,大家都沾沾喜气,也希望我们任府以后走的都顺一点儿,不要再有那般多的麻烦事儿了。”

董璃乖乖的听着任姜氏的吩咐,随后二人又闲聊了一些事情,不外乎是董璃听任姜氏念叨任海的一些趣事儿。虽然有些事情董璃已经听了若干遍了,但还是嘴角带笑的听着。

第二日一早,任海在周府用完早饭以后,便与周老爷子告了别,至于周淑玉,却是没有出来,想必也是不忍看任海就这么离去。

前一天晚上董璃就已经通知了府里的所有人,任海要回来的消息,以及每人该做的事情。毕竟任海是第二天就回来的,因为不知道具体时间,所以董璃要求所有人第二日都早些时候起来准备,以防万一。

等的任海的马车到家门口的时候,任府已经布置一新,甚至可以用张灯结彩来形容了。

看着久别的家门,任海心底有些酸楚,再看这喜庆的样子,心里又觉得好笑,一时真不知道该是何表情。

在任海站在府门外发呆的时候,门房已经赶忙进去跟董璃通报任海回来的消息了。

董璃早已是坐在正厅等候,不只是她,任姜氏与任江也坐在那儿,就连三娘也在一旁陪着呢。

董璃扶着任姜氏急急忙忙的往门口赶去,任江拒绝了旁人的搀扶,兀自一个人慢慢往门口走去。

任海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明显衰老了不少的任姜氏,因为忧心过甚,头发都白了不少,脸上却有着掩饰不住的欣喜,而他的小妻子董璃,则站在任姜氏的身后,也是满面的喜气。

也许是习惯了那样冷漠的脸庞,虽然心里的欢喜快要漫出来了,任海还是淡淡的对众人点了点头,然后走至任姜氏身前,扶着她的胳膊,往府里走去。

任姜氏倒是有千言万语想对任海讲,不过见他面色沉稳,便还是依了他的意思,往府内走去。

其间任海并未与董璃有目光上的交流,但董璃懂他,所以心底并不是十分的介意,只要看到心爱的人安然的站在自己面前,还有什么好介意的呢?

任江看到任海扶了任姜氏进来,激动的唤道:“大哥……”

任海眸光凝在任江的腿上,沉沉的应了一声,“嗯。”

三娘自是没有到门口迎接任海的必要,便只是与赤筱站在正厅门口。

任海远远的对三娘点了点头,待走至三娘面前,深深的对三娘施了一礼,“多谢三娘对我任府这段时间的照顾和扶持,此恩任海铭感五内。”

其他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心底多有些讶异,因为貌似三娘在这期间虽然帮了忙,但也好像不是什么大忙啊。

只有三娘知道任海的意思,也坦然的接受了任海的一礼,浅笑道:“不过是些小事而已,你不用太过介怀了,我这次来可不是想你回报什么的。”

任海跟三娘都是聪明人,很多话不需要说的太明白。很多事于任海而言是艰难的,但于三娘而言,不过是顺手为之的小事而已。

一行人进了正厅,待坐定以后,自是谈情叙旧的时间。虽然任海平日冷漠惯了,但见家人忧心思切的摸样,面上还是带着淡淡的笑意,大略的讲了一下自己被救之后的事情。

任姜氏感叹道:“多亏列祖列宗保佑,任海你才能安然归来,以后我们任府更要多做善事才行。”

旁人多是跟着点头,董璃自是不怎么相信鬼神的,更别谈早就不知道化成什么的列祖列宗了,不过这也是老人家的美好想象,她这做媳妇的可不该在这时候插什么嘴。

这时候任姜氏忽然起身,走至董璃面前,牵起她的手,朝任海道:“任海啊,你离家这些时日,为娘不得不说你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董璃有些愣,任海却是明白什么意思。不过是当初董璃是任海因为约定坚持要娶的,而任姜氏却希望任海能娶婉春。

叹了口气,任姜氏续道:“这些日子里,江儿受了重伤不说,府里的铺子也被人夺了去,我这老太婆也是什么用都没有,府里的天都塌了下来。”

轻轻拍了拍董璃的手,任姜氏道:“多亏璃儿果断的站了出来,顶起了府里的一应事务,不然真不知道任海你回来的时候看到的会不会是破房烂瓦。”

任姜氏说着,眸中竟是沁出了泪花,董璃也被她感染,似乎是想起了初始的艰难,以及日夜强抑着的对任海的思念,眸中也是泪光闪烁。

便抓着任姜氏的手道:“婆母,你这说的是哪里话,这些都是璃儿该做的。”

董璃做的所有事情任海都是知道的,他也并非是铁石心肠,她的付出他都记在心底,既然是两夫妻,很多话自是不必多说,便简单的对董璃道:“你辛苦了。”

很简单的一句话,董璃却是听的心酸。

二人目光短暂相对,她从他眸光中看出的自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句话,她也了解他,知道他在人前的性子,自然不会想他说出多么煽情的话来。只这一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随后董璃便将现在铺子的情形都跟任海说了一遍,自是说了与师俊彦合作的事情,以及任江现在完全接管了米铺的生意。

任海不是董璃,脑子一转就想明白师俊彦肯定也是三娘的人,果然,在他以眼神征询三娘意思的时候,三娘悄悄的点了点头。

俗话说大恩不言谢,三娘对任府的帮助已经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也不是任海的一句感谢就可以报答的,只是现在说这些都为时过早。

任海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也是因为这样,三娘才更愿意帮助任府。不然世上需要帮助的人多了去了,她金三娘总不可能是谁都去拉一把的。

第二卷第四十三章叙情

第四十三章叙情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说着话儿,董璃却忽然想到,还没有跟任海说明任宇去了哪儿,便道:“夫君,宇儿被我送到先生家学功课去了,往日也是过几天才回来一次,这次你回来的比较突然,我便也没有提前派人去接他,等再过两日,他便回来了。”

任海点了点头,“无妨,等他回来就是了。”

其实作为任海唯一的孩儿,任海又怎么会不知道任宇的近况呢,就因为知道,所以一回来的时候,没有见到任宇在,也没有丝毫的意外。董璃他们自然是不知道这一点的。

一家人絮絮叨叨的说了会儿话,大多倒是任姜氏在那儿讲着些什么。

待到午饭时间,自是丰盛无比的洗尘宴。

任海身子毕竟还没有完全好利索,所以一家人吃完饭以后,任海便回去休息了。董璃却是不能陪他在家里待着,毕竟今天的铺子还没有视察呢。

当然夫妻二人总是有一些体己话要讲的。

待的寝室里只剩了二人,任海便一把拉过董璃,紧紧的抱着她。

伏在任海肩头,董璃心里的欢喜自是不必多说。

“璃儿,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任海一向淡漠的声音此时却柔柔的说道,像是猫爪,一点点的挠着董璃的心儿,一直挠到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虽是相同的话语,听在董璃耳中,却是不一样的感觉。

刚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辛苦的是任府的当家主母。这次是在二人的小世界,此时说的是他的妻,他心爱的人儿。

轻轻的抬起头,董璃的双颊浮上红晕,眸中泛着情思,温柔的看着任海,柔声道:“这个家是夫君一手扛起来的,夫君不在,璃儿自然是要尽己所能。”

看着面前的董璃,任海心中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刚娶她的时候,不得不说只是为了遵照两家长辈的约定。婚后,看着懦弱安静的她,实在是不得他的欢心。不过,他最在意的是生意,只要她能安稳度日,其他便也不多做要求了。只是,没想到后来的她竟会越变越好,越来越让他在意,思绪总是会不自觉的转到她身上。

想着这大半年的她,任海有些迷糊,这真的是他以前成亲五年有余的妻子吗?

董璃自是不知道任海在想些什么,只是看他一径儿的盯着自己看,不自觉的羞红了脸,低下了头,脑袋轻轻的靠在任海的肩头。

也是,她自然是自己的妻子,不然,又会有谁这般的对自己呢?

“璃儿……璃儿……”

任海紧紧的抱着董璃,口中喃喃的唤着她的名字,一遍一遍……

董璃嘴角翘起,听的多了,便撒娇似的在任海的胸前捶了一记,“叫什么?我不是在你面前呢嘛,我看你快比我娘还啰嗦了呢。”

任海轻笑出声,“那天,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我还可以看到你,而且你出乎我意料的好。”

听到任海的这句话,董璃才豁然想起,任海回房是休息的,毕竟他之前可是受了不轻的伤,都怪她一时激动的忘了。

她一下子挣开他的怀抱,急声道:“你不说我都忘了,你的伤怎么样了?快让我看看,今天一定很累了吧?”

说着,她动手翻他的衣服。

任海笑道:“哎呀……娘子,这青天白日的,你怎么就这么着急呢?要是让人家撞见了,可就不好了。”

董璃的脸庞腾地一下就跟火烧似的,朝任海瞪了一眼,“这时候你倒是有精神开玩笑呢,快给我看看你的伤。”

任海乖乖的站那儿不动,任由董璃在他的身上翻看着,嘴上却还是说道:“其实也没受什么伤啦,你没看我现在活蹦乱跳的站在你面前吗?”

任海说的轻松,董璃眼中的清泪却是不断的往下滴着。

先不谈背部的两条较长的伤疤,肯定是打斗的时候被划伤的,身上的小疤小条就有很多,估计是滑下山崖的时候,被枝条和石头弄伤的。

伤疤有时候也是男人的荣耀,所以任海倒是不怎么介意身上的伤痕,反正他又不是姑娘家,自然没必要那么在意身上的伤痕,何况当初受伤的时候,他也没觉得怎么样啊。

只是现在看着董璃一边翻看着,一遍默默的流泪,那些伤口就好像又绽了开来,刺心刺骨的疼。

任海终究是受不了房间里的这种气氛,猛的抓住董璃的手,皱眉道:“璃儿,你可不可以别看了?我当初倒是没觉着疼,被你这么一看,倒是疼了。”

任海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担起整个家业,所以他很早之前就养成了那种坚毅的性格。对于自己的感情,很多时候也是模糊的。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只有好好的壮大自己的基业,才是最重要的。

在与董璃之后的相处里,慢慢发现了这个女人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只是他还是没有发现,现在哪里是伤口又疼了,分明是看到董璃落泪,心疼了。当然,迟钝如任海,目前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他在乎眼前的这个女人。

董璃横了任海一眼,眸中闪烁的却是心疼的目光。

这样的目光不由的让任海又是心头一抽。

董璃见他面色不自然,便也停下了手,反正看的也差不多了。

柔声道:“你赶紧休息一下吧,今天回来就一直没得闲,我看你伤还没养好,若是不好好照料着,将来要是落下了病根,可怎么着?”

任海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早养的差不多了,是你太多虑了。再说了,我有你这么能干的媳妇儿,落下病根又如何?”

董璃猛的捂住任海的嘴,皱眉道:“我不许你说些不好的话,你可知道,疼在你身,又何尝不是疼在我心?”

这样的话董璃是第一次说,说完之后,又有些后悔,这么肉麻的话自己是怎么说的出口的?好在对象是自己的老公,心里还能安慰自己一下。

任海却是心头一颤,猛的抱住了董璃,“璃儿,我任海发誓,不论以后如何,我任海只爱你一人,只对你一人好。”

就算是誓言也有两个口,未必当的真。只是两世为人的她,此时此刻愿意相信他的话,他这辈子只会爱着她一人。

任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