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洪荒-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袁绍口中的绝世猛将颜良文丑还没有来到,倒是盟军自己,粮草供应不足,就快要断粮了。
李儒也算是很有才能的一个人了,经过探子的仔细打听,李儒设计,要给联盟军一点脸色看看。
华雄现在的生活很惬意,没有在董卓军的提心吊胆,也不用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的董卓的怒火。每天与许褚切磋切磋,向高顺请教一下练兵之道,日子过的很是悠闲。
一百三十 帝都洛阳
华雄是一名相当勇猛的武将,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武力至上的董卓军中,号称“西凉第一猛将”多年。
能跟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打的不分胜负,特别是在自己形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可见华雄之武艺。
《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让明玄一直很奇怪,关羽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太神奇了!
关羽跟华雄的武艺应该相差不多,即使是在得到了赤兔马后的关羽,在广为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中,也只是排到了第四位。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
所以,明玄一直认为,关羽即使是比华雄强,但是也绝对强不哪里去,而关于能在温酒的片刻就将华雄的项上人头斩落,他凭借的是什么?
有了明玄的出现,华雄也在不知不觉中,避开了历史原有的轨迹。但是,历史真的是那么好改变的么?华雄与不知在哪里的关羽还有见面的机会么?宿命的两人,究竟是关羽能继承演义里的温酒斩华雄的神话,还是华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一切是迷?还是早有定局?真的有明玄想象的那么简单么?
在这段时间里,华雄通过闲时的对话得知了明玄的身份,虽然很是震惊,但是震惊过后,却是坦然自若,只不过,眼底深处,却总是似乎多了一些东西。
李儒原本想离间诸侯联军,结果在大义之下,诸侯虽然已经各自不在那么相信,有了间隙,但是仍然聚在虎牢之前,共同讨董。
在诸侯联军快因粮草告竭,就要不攻自破的时候,初尝权利滋味的袁绍,在众人一片恭维之声中,赢来了自己麾下的两员猛将,正是颜良与文丑。
若光是如此,诸侯们也不至于这么高兴,主要是颜良与文丑同时押运来的众多粮草,让众人解了粮草之急。
这一切,自然瞒不过李儒,狠毒不在贾诩之下的李儒,对董卓道:“东边一个汉,西边一个汉。”劝说董卓放弃虎牢,将都城迁至长安。
李儒的建议,得到了董卓的认可,带领大军以及吕布一同回到长安后,董卓命军士将长安的百姓,以及搜刮的财物,用不计其数的马车拉着,带着汉献帝,一行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洛阳,前往长安。
早已知道此事的明玄,在典韦、许褚、黄叙、高顺以及华雄的带领下,一千陷阵营,两千弓骑兵,在董卓军离开的黑夜时分,诸侯联军还没有发现的时候,悄然攻占了将诸侯联军阻拦多日的虎牢关。
其根本原因就是,虎牢关在董卓率领大军离开后,仅剩几百名老兵,打着旗帜虚张声势。
华雄不过骑马刚刚在虎牢门前站定,还为说话,便见虎牢城门大开,而为首之人,正是华雄从前的一位士兵,只因年已老迈,被董卓留了下来,虚张声势,瞒得一日是一日。
派人通知了还在诸侯联军中的徐庶,让其得此攻占天下雄关虎牢的功劳。不忍心千年帝都洛阳被李儒走时留下一场大火毁于一旦,明玄与郭嘉等人,带着一千陷阵营,两千弓骑兵,在攻占了虎牢没多久,就立刻离开了虎牢,前往洛阳。
李儒虽然已经命人准备,但是洛阳城的百姓,尤其是贪婪成性的董卓军搜刮来的那么多财物,那能说走就走。
虽然在杀了一些不肯离开故土的洛阳百姓给其他人看,速度是快了一些。但是当明玄赶到洛阳的时候,还能看见那长长的火把长蛇。
望着刚刚燃气,火势还不大的烈火……一千陷阵营,两千弓骑兵,很快就将火势扑灭。
而在众人忙着灭火的同时,明玄却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在一口枯井当中,果然找到了一块玉玺。
感受着玉玺中含有的微弱帝气,以及「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明玄知道,这便是在中国历史中意义重大的传国玉玺。
收起来后,明玄默运神通,将长安城中,董卓军因为时间而来不及搜刮干净的东西,包括十常侍秘密的藏金之处,死的太突然,还没来得及传给后人的,汉灵帝这些年买卖官职赚取的钱财,以及皇宫秘密的藏宝重地,还有一些珍贵的书籍,乐器,以及其他。
洛阳是东汉帝都,粮草自然不会少了,董卓虽然带走的大量珍玩,但是洛阳城中的粮草却看不上眼,除了带走了大军需要的粮草后,李儒的一把火,就要将剩下的粮草烧绝,宁愿自己不用,也不便宜讨董的诸侯军。
索性明玄来的甚快,火势不大,剩下的粮草,也被明玄的一个法术,全部取走了。
当然,明玄也没有做绝,皇宫底下还有一个宝库明玄没有取走,一些虽然看似珍贵,但明玄以一凡人身份还看不上眼的东西。
再次传讯给徐庶,明玄让三千不知疲惫为何物的士兵,好好休息了一夜,在水系回复仙决下,第二天,三千卫兵,包括那三千健马,尾随着董卓军而去。
黄巾起义时而名震天下的徐庶,在得到了明玄的通知后,悄悄的进驻了虎牢关。
留下了高振与五千守军,并吩咐明日一早就转告诸侯联军的盟主袁绍,在盟军来到虎牢时,立刻将虎牢让与袁绍,并带着五千颍州士兵,朝洛阳而去。
袁家四世三公,其长子袁绍,现在是诸侯联军的盟主,所以,与袁绍结好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段时间中,徐庶也看出了袁绍到底如何,得出了袁绍难成大气的结论。
虎牢关,食之无味,徐庶将其让与袁绍,既得了名声,又得到了袁绍的好感,何乐而不为呢。
诸侯在得知徐庶已经率领人马赶赴洛阳的时候,也不去管有些得意的袁绍,纷纷指挥自己的人马,以最快的速度向洛阳而去。
袁绍家大业大,在战马缺少,骑兵紧缺的年代,竟然也有一只三千之众的骑兵。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袁绍带领三千骑兵,直奔洛阳。
当然,也不能说全部都是羡慕的目光,至少公孙瓒对袁绍洋洋得意的三千骑兵非常不屑。
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乃是天下有数的骑兵精锐,袁绍所为的三千骑兵,在公孙瓒眼里,不过就是三千骑在马背上的士卒而已。
公孙瓒不屑也就罢了,偏偏被气量不怎么大,但是好面子的袁绍知道了,让袁绍暗暗记恨公孙瓒在诸侯面前不给他面子。
但是现在的首要之急是赶赴洛阳,所以袁绍强自压下心头怒火,准备以后再给公孙瓒点颜色看看。
一百三十一 齐聚洛阳
袁绍与颜良、文丑,带领三千骑兵,一路急行,竟然比提早出发的徐庶还要稍稍提前一些。
看到空无一人的洛阳城,袁绍也不管随后到来的徐庶军,命颜良、文丑两人各自带着一千骑兵搜索洛阳城,而袁绍本人,亲自带着剩下的一千骑兵,前往皇宫。
轻轻一笑,徐庶对袁绍的行为不置可否。明玄早就带领着三千军士来到了洛阳,以明玄、郭奉孝的眼力,珍贵之物,怕是早已带走了。
前面就是宽阔雄伟的洛阳城门,虽然依旧雄立,但是……
徐庶并没有进去,乃是指挥随着自己而来的一万士卒,将洛阳四周察看了一遍,确定没有埋伏。
其他诸侯,让自己的大将带着步兵在后面,而自己则带着自己手中仅有的百十名骑兵,驾马而来。
看到徐庶没有进洛阳,只是在城外搜索,而快马而来的袁绍却没有踪影。
洛阳城中的一声声吆喝,很清楚的告诉了诸人,虽然很佩服徐庶,但是诸人还是纷纷驾马,进入洛阳城。
一无所获的袁绍站在皇宫门前,脸色不怎么好看,除了一些普通的珍宝之物,甚至连粮草都没有多少。
袁绍此行主要便是为了诛杀董卓,以及汉献帝,现在两样皆为做成,袁绍心里如何高兴的起来。
自己辛辛苦苦来一趟洛阳,也不能一无所获,命令士兵将明玄看不上眼的珍宝以及有用的东西都带上,装成一个个箱子,摆在皇宫门前。
城中虽有大火遗留的痕迹,但是范围却很小,像是被人扑灭过,虽然袁绍若有所思,但是看到已经来到的诸侯军,袁绍不得不停下思考,带着官方式微笑,迎了上去。
其他诸侯虽然没能搜索一遍洛阳,但是去皇宫的一路上,诸侯还是能看到的,看到袁绍的士兵正忙着搬运东西,心中有气,齐齐来到了皇宫门前。
“盟主果然好收获啊。”公孙瓒来的也比较快,仅次于徐庶与袁绍。
公孙瓒手下的军队以骑兵为主,五千精锐的白马义从,在公孙瓒持勇逞能,硬要与吕布硬碰硬。
结果,公孙瓒武艺不及吕布,五千精锐的白马义从,也不是并州狼骑的对手。虽然公孙瓒在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下逃得了性命,但是五千白马义从,仅余千五之数。
也正是这一战,让天下诸侯知道了吕布的威力,逼得诸侯联军停滞不前,此,皆是吕布之威。
虽然公孙瓒兵败,但是仍然有一万步卒,千五之数的白马义从,依然是很有实力的一位诸侯。
诸侯联军进驻虎牢关后,虽然公孙瓒知道消息时已经晚了些,但仍然是诸侯当中,仅次于徐庶与袁绍,到达洛阳的。当然,公孙瓒只是带领一千五百名的白马义从。
公孙瓒本就不满袁绍做盟主,见自己以来晚一步,遂等到其他诸侯尽数到后,当着众人的面,不阴不阳的道:“盟主,果然好收获啊。”
在场的其他人,虽然嘴上没说,但是看看这座并未怎么被破坏的洛阳城,再看看偌大的皇宫门前所摆放着盛满东西的箱子,也很同意公孙瓒说的话。
袁绍冷哼一声,本就因为没有收获而有气,在加上在虎牢时,袁绍冷冷道:“公孙伯硅,你这是何话。”
公孙瓒只是呵呵一笑,并未答话。
徐庶趁此机会,对诸人道:“董卓大军带着洛阳满城百姓,已经各种从洛阳搜刮的财物,必然走不远,不若我等一同追之,也好从董卓手中,救回献帝。”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元直万万不可鲁莽。”袁绍对徐庶还是很有好感的。先是将虎牢献与袁绍,然后在袁绍迫不及待搜刮洛阳时,徐庶虽有一万之众,但是却并未与袁绍一同搜刮洛阳,反而是带领兵马,搜索洛阳周围,让袁绍对徐庶大有好感。
“如此,那便等步兵来到时再追吧,希望为时不晚。”徐庶也没有继续要求。
可是,当众人兵马全部赶到的时候,徐庶再次提出前去追赶董卓大军,除了曹操答应同去外,竟然再无其他诸侯愿意同去,包括讨董盟主,袁绍。
徐庶孤掌难鸣,也将兵马安置在洛阳城外,等明日兵士修养完毕,再去追击董卓。
徐庶想的是不错,但是曹操却更为积极,得知了徐庶也要修整大军后,曹操一怒之下,亲自带领自己的五千人马,在傍晚时分,前去追击董卓。
第二天天明时,正在商量粮草问题的诸侯,得到了一队曹操残兵的报告,言曹操晚上时在路上中了李儒的埋伏,五千兵马,除侥幸逃得生还的几百人外,其他尽数死于埋伏下。曹军大将曹洪战死,曹操不知所踪,夏侯惇与夏侯渊也逃回老家去了。
众位诸侯听后,唏嘘不已,叹息曹操。
曹操没有死,是的,没有死,但是,非常不幸,曹操乱军之中,从战马上摔在了地上,结果导致了曹操现在昏迷不醒。
明玄熟知三国历史,虽然郭嘉、高顺等人都不知为何,但是明玄在即将到达李儒埋伏的地方,寻了地方,悄悄躲了起来。
在曹操中了李儒的埋伏,郭嘉也指挥着两千弓骑兵在旁骚扰,让高顺带领一千陷阵营,以及典韦、许褚、华雄、黄叙,在乱军之中,将昏迷不醒的曹操救了出来。
典韦、许褚、华雄、高顺、黄叙几人,武艺高强,很快便吸引道了吕布的注意。
但是,即使是典韦一人,就不是吕布可以匹敌的,何况吕布进来连战连胜,越来越自大,视天下英雄如无物,怎么在乎一个一身布衣的草民呢。
吕布有赤兔马之威,而典韦却更习惯步战,虽然吕布占些便宜,但是典韦依然与其打的不分胜负。
在吕布越战越心惊的时候,却见典韦等人,护着昏迷不醒的曹操,慢慢退了回去,吕布惊典韦之武艺,并未追上去,而是指挥人马,将曹操军尽数歼灭,并且亲自击杀了曹洪。
值得一提的是,许褚跟华雄配合,将吕布军的一员马上小将合力擒下,带了回去。
一百三十二 统一北方
曹操似乎摔的比较严重,在徐庶与郭嘉等回合后,依然昏迷不醒。
明玄要想治疗好曹操,当然是易如反掌,但是历史上却没有曹操坠马一事,所以明玄也没有出手,而是等曹操自愈。
倒是许褚与华雄合力擒下的那员小将,让明玄很感兴趣,此人乃是吕布座下的一员被埋没的大将,张辽张文远。
张辽先随吕布,后随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张辽进以八百之众,就破了孙权的十万大军,追击中,更是差点俘虏孙权,乃是三国一位屈指可数的名将。
张辽不但武艺过人,其兵法谋略更甚,明玄在读《三国演义》之时,对张辽是大为赞叹。
张辽被俘后,经过郭嘉这位心理高手的不断游说,以及明玄的仁慈大名,对吕布行为早就不满的张辽,答应了徐庶邀请其出任的请求,虽在徐庶帐下听用,但并未任其为主。
汇合了郭嘉所带领的一千陷阵营,两千弓骑兵后,徐庶所部已经有了一万八千兵马,其中三千普通骑兵,一千陷阵营,两千弓骑兵,以及一万两千步卒。另有典韦、许褚、华雄、高顺、黄叙、张辽等将,也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济济了。
当然,这些人并没拜徐庶为主公,皆以明玄马首是瞻,现在只不过是应明玄之命,前来帮助徐庶。
徐庶现在并没有野心,最多也就是希望天下能够安宁,没有战乱的纷扰。
但是,当明玄将传国玉玺交给徐庶的那一刻,传国玉玺中的帝王紫气进入徐庶身体中,徐庶已经不在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而是志在四方的英雄。
虽然徐庶依旧与从前一样,一样的淳朴,一样的忠厚,但却多了一分帝王之气,英雄之姿,已经展现无疑。
最先发现徐庶变化的,是已经慢慢恢复如初的曹操,面对徐庶身上清楚展现出来的帝王之气,已以刻有「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的传国玉玺。许邵对曹操所言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选择了做一位治世之能臣。
知道曹操做出如此选择的明玄,也小小的惊讶了一番,不过,这也并没有什么。
根据郭嘉的建议,徐庶根据张辽所提供的小道,赶到了董卓大军之前,在一处地方埋伏好后,袭击了已经变得散漫的董卓军。
典韦敌住了吕布,许褚与华雄以及高顺所带领的一千陷阵营,在董卓不敢相信的目光中,华雄斩下了董卓的头颅。
伤亡两千之众,但是徐庶军得到的是俘虏十万的赫赫战绩,以华雄出面,十万董卓军,尽数投降。
吕布胯下的赤兔马快,看到董卓被杀后,认为大势所趋,带着一千誓死跟随吕布的三千并州狼骑,逃了出去,不知所踪。
根据曹操的建议,徐庶选择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徐庶却没有完全按照曹操的建议来,而是选择了善待天子以及群臣,但却牢牢掌控了朝廷。
天子的旨意一下,不甘心的诸侯,特别是袁绍,退出了洛阳,虎牢,回到自己的归处,再行谋划。
随后以张辽为帅,带领五万董卓降军,将司隶肃清。又命高振,带领两万兵马,坐镇虎牢。
而在颍州的荀彧、荀攸、戏志才、程昱、已经正式投靠了徐庶,以颍州为基础,很快就将整个豫州纳入治下。
而态度暧昧不明的贾诩,则是投入到了明玄门下。
现在徐庶坐拥司隶、豫州之地,算上明玄的人,文有曹操、荀彧、荀攸、戏志才、程昱等人,武有典韦、许褚、高顺、张辽、黄忠、黄叙、华雄、太史慈等人。麾下有十五万大军,算得上是一位相当有实力的诸侯了。
凉州韩遂、马腾叛乱,以张辽为帅,戏志才为军师,带领典韦、黄忠、黄叙、高顺、华雄,兵发十万,用了两年的时间,诛杀了韩遂,答应了马腾善待羌人后,接受了马腾的请降。
徐庶说到做到,先是派人送去粮草,救济因两年战乱已经衣食不保的羌人,又派人前去教授羌人种植粮食等等,羌人大为感激,五万强壮的羌人,加入了徐庶的大军。
而在此期间,袁绍入主冀州,打败了公孙瓒,得到冀州,青州、手下有甚多能人异士,麾下有大军三十万,是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
而吕布在逃脱后,竟然得到了大贤陈宫的另眼相看,通过一番计谋,得到了兖州之境,实力也是不弱。
但奇怪的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始终没有露面。
袁绍知道吕布之威,不愿与吕布交锋,所以派颜良文丑带兵进攻并州。
不谋而同,徐庶同样看上了民风彪悍的并州,仍然是以张辽为帅,戏志才为军师,带领十万大军,进攻并州。
另外,又命曹操带兵马五万,上将数名,坐镇豫州,时机而动。
在颜良、文丑所带领的袁绍军与张辽率领的徐庶军在并州相持不下之时,曹操带着得知曹操还在后,前来投效的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乐进、李典、满宠等人,在吕布带领大军,出兵青州之际,一举攻破兖州,让吕布无家可回,在青州境界逃窜。
在北方战乱不断的时候,南方却显得很安静。刘表依旧还在荆州,张鲁占有汉中,刘焉占有大部分的益州,孙坚占有小半个扬州,各自休养生息。
明玄,带着三千陷阵营,五千弓骑兵,以及大将典韦、许褚、华雄、高顺、黄叙、太史慈,以及郭嘉、贾诩,穿过豫州、兖州来到了北方最乱的青州。
收服了黑山军的首领张燕后,取其精锐十万,让闻明玄大名前来投靠的于禁操练,然后以五千精锐弓骑兵,三千陷阵营,大破吕布,统一青州,吕布与兵败时自杀,赤兔马被明玄赏给了一直垂涎赤兔马威力的华雄。
并州、兖州、豫州、青州共同出兵,袁绍不敌,与邺城兵败后自杀。
而袁绍手下的能人异士,有的投效与徐庶,也有的自杀随袁绍而去。
徐庶一统北方,有大将数十员,精兵六十万,一举成为天下最有实力的诸侯。
一百三十三 诸葛孔明
到了青州,明玄主要就是想去看一看在历史上名声太盛的诸葛孔明。
人们赞诸葛亮“多智近乎于妖”,一生谋划无数,是刘备最为依仗的人。
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算是报答了刘备的知遇之恩。
带着墨玄,以及闲来无事,将青州之事尽数交给贾诩的郭嘉,一行三人,踏步朝诸葛亮隐居的地方,琅琊而去。
走走停停,三人一路慢行,终于来到了琅琊,跟路人打听过后,三人来到了一处幽静之地。
田野,木桥,溪水,水车,竹林,踏着碎石铺成的小路,郭嘉忍不住点头,观此住处,就可看出此地主人是一个非凡之人。
墨玄一撇嘴,这算什么,人间凡景,即使在好,又怎比的上仙家妙地。
轻轻叩门,门打开后,走出一小童,先是疑惑的看了明玄、墨玄、郭嘉一眼,对依旧一身道袍的明玄脆生问道:“你是何人,前来此地是何事?”
微微一笑,明玄道:“不知你家主人可是诸葛亮。”
那小童也不奇怪,答道:“正是。”
“你主人现在可曾在家?”没有用法力探知,因为那样没有意思,但是明玄也不希望自己要跟消失不见的刘备一样,三顾茅庐,才能见到诸葛亮。
“我家主人正在午睡,不知道长找我家主人何事?”
“哦。”有点意思,明玄又对这小童道:“不知道我三人可否进去等候。”
“这……”小童又重新打量了一遍明玄三人,明玄一身玄色道袍,头戴高冠,脚踏云履,面含微笑,一副高人模样。
典韦虽然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衣,但仍然无法掩盖其过人的英姿。
郭嘉一袭白衣,一双洞悉人内心的眼睛,让那小童怎么看也不像是恶人。
“三位请进。”小童将明玄三人带至前厅,奉上香茶,对明玄道:“道长稍等片刻,待我前去唤醒先生。”
这童子正要退下,前去叫醒诸葛亮,明玄道:“且慢,无需惊扰你家主人,我等再次等候就是。”
既然明玄三人愿意等,那童子也没什么,行过一礼后,便退了下去。
等了半个时辰,明玄便听到东面的方向有人朗声吟诗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听得明玄心里暗笑,是不是诸葛亮每次睡完午觉都来这么吟上这么一首诗。
“童子,有俗客来否?”
“有,是?“这童子答道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问过明玄的名字呢,只能答道:“有位道长带两人前来拜访,正在前厅等候。”
“哦,来了多长时间了。”
童子看看天上的太阳,答道:“以经有半个时辰了。”
“你怎么不早告诉于我,如此岂不是怠慢了贵客,我平日是怎么交你的。”诸葛亮倒也不是真的生气了,当然,气还是有点的,跟了聪明多智的诸葛亮,居然还这么没眼力。
“是道长不让我打扰你的。”童子有些委屈。
“你先去前厅招呼贵客,带我前去换好衣衫。”
“是。“
过了一会后,前厅走进来一人,此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虽然手中没有拿着羽毛扇,但是明玄知道,眼前之人,便是诸葛亮了。
“不知三位来访,亮有失远迎,还请恕罪。”诸葛亮抱拳欠身,行过一礼,表示歉意。
“无妨,异人必有异事,今日能有幸相见,依然是荣幸万分。”
客气话谁都会说,郭嘉当然也会,知道明玄,恩,用郭嘉的话就是比较懒,所以替明玄答道。
“请坐。”诸葛亮一摆手,请明玄三人坐下,然后好叙话。
“请。”
四人坐定后,诸葛亮问郭嘉道:“不知三位是何人,来此寻亮,有何贵干。”
郭嘉微微一笑,答道:“吾姓郭,名嘉,表字奉孝,先生直呼我表字即可。”
指了指明玄,对诸葛亮道:“道长乃是一位得道高人,一手医术冠绝天下,想必先生也应有所耳闻。”
最后指了一下墨玄,道:“这位是墨玄,道长的仆人。”
不出门而知天下事,明玄的大名实在是太响亮了,诸葛亮又岂会不知。
诸葛亮肃然起身,对明玄行礼道:“亮,见过道长,失礼之处,还请道长见谅。”
这也不怪,先不说明玄的医术,就说徐庶原本不过是颍州学院的一名普通学子,现在竟然成为了坐拥北方,实力最强的一位诸侯,手下兵多将广,能人异士甚多。诸葛亮就曾仔细分析过,发现徐庶能有今天的成就,竟然是明玄这一方外之人一手造成的。
明玄摆摆手,示意诸葛亮无须如此,见诸葛亮坐下,道:“我听人言,‘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而卧龙正是说的先生,故,特来此拜访。”
“不敢当道长‘先生’称呼,道长直呼亮孔明即可。”诸葛亮虽然自己常那管仲乐毅与自己相比,但也只限于自己而已,空有一身所学,却未能一展抱负。诸葛亮现在不过是一普通人,如何敢当明玄一声“先生”的称呼。
寒暄过后,明玄便坐在一旁微笑不语,看郭嘉与诸葛亮之间的对答。
明玄后世读《三国演义》之时,要说憾事,有数见其中最大的憾事便是郭嘉英年早逝,未能与同年出出山的诸葛亮一较高下。仅此,能见到郭嘉与诸葛亮共坐一起,让明玄感觉,此行不虚。
从郭嘉与诸葛亮之间的对答上来看,两人都是聪明绝顶之士,都可以称之为多智近乎于妖。
然,两人所学不同,郭嘉长于谋略,诸葛亮长于治国。若说是行军打仗,诸葛亮或许不是郭嘉的对手,但论起治理国家,郭嘉就要稍逊诸葛亮一筹了。
刘备,明玄对他的感觉就是假仁假义,乃是一位大伪若善之辈,若没有诸葛亮出山相助,刘备根本就无法建立蜀汉王朝,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虽然不知道刘备现在在哪,但是明玄想看看,没有了诸葛亮的帮助,刘备是否还能一手建立起蜀汉王朝。
一百三十四 贫道左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在郭嘉对诸葛亮道出自己引用明玄与其平时聊天的这句话后,诸葛亮就决定了,随着明玄,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明玄一直想将这句话改为“读着万卷书,行着万里路。”岂不妙哉。
三国有三位著名的神仙,一位是传授张角《太平要术》的南华老仙,一位是赵云的师傅左慈,另一位就是江东太平湥Я斓赖氖琢煊诩
现在已经知道了南华是由冥河扮演的,不过是为了祸害苍生,为己求利而已。
常山赵子龙“一身是胆”,他的的大名应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明玄这次有了机会,自然也想见见这位传奇人物。
与郭嘉、诸葛亮和墨玄,四人一行朝常山真定而去。
一路慢行,明玄并不急,晃晃悠悠的,沿途顺便给人看个病,有时还能蹭顿饭吃,倒也算是有滋有味。
常山国在冀州境内,而冀州现在由曹操监管,同时还监管豫州,兖州,倒也不曾亏待了曹操的一身所学,曹操对于徐庶的重用,十分感激。
曹操也果然厉害,原本动乱不止的冀州,在曹操用铁血手段镇压了一批人后,又用怀柔的手段安抚百姓。冀州在曹操的治理下,迅速的恢复。
来到真定,在问过其他人后,明玄四人便向村民所说的,左慈所住的山中而去。
善良的村民告诉明玄等人,左慈仙长所住的仙人,没经过仙长的同意是上不去的,若想上得左慈仙长的仙山,需要心诚才行,不然会被困在仙山入口的处半日。
左慈所住之处,虽然比不上仙家妙地,但是在人间也算得上是一处绝佳的美景了,让郭嘉与诸葛亮称道不已。
来到山入口,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迷阵,穿过一段迷雾,明玄、墨玄、郭嘉、诸葛亮,便来到了一处鸟语花香的青山中。
郭嘉和诸葛亮还没从周围的美景中回过神来,静听山间传来一人淡淡道:“何人擅闯贫道所居之处。”
明玄朗声一笑,“我等闻道长之名,特此前来拜访,还请道长一见。”
“既如此,尔等可顺着山间小路而来。”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