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暗武侠登陆器-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索了一会儿,子钦站起身,伸手水中找到绑着巨盾的绳索,将其拉上了岸。

他来这个地方并非仅仅为了借助瀑布下水流的冲击力参悟手抄本的特效,更是为了在这里找寻另一样东西。

这里是襄阳城外,子钦来此却是为了找寻那菩斯曲蛇。

这世上的武学分为两个方面,力和技。

在技上面,子钦固然已经忘却以往所有的武功,但是靠着手抄本对于自身完美控制,子钦足以将游家盾法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在暂时找不到绝技的情况下却是勉强够用。

唯独只有力,游家的内力极为平庸,且内力亦不是短时间能够修成,所以,子钦短时间要想提升力,要不立刻前往无量山找北冥,通过北冥神功吸取他人内力,要不便只能够到这襄阳城外碰碰运气,看是不是能够找到那菩斯曲蛇。

手持着巨盾,子钦飞速进入身后的山中。

菩斯曲蛇第一次出现在金大侠世界是在神雕,子钦亦不知道此时是否已经存在,甚至子钦猜测过独孤求败本是这天龙世界之后的人物。

然而,猜测是猜测,不找一下却又如何能够甘心。

百余斤的巨盾在手,子钦却恍若无物,身影在山中飞速而走,专挑艰难险阻之地,那菩斯曲蛇毒性极强,按照神雕上所言,这襄阳城外那处所在这种毒蛇似乎还很多,所以子钦认定这蛇所在的地方必然是极为隐秘之处,否则的话早发生不知道伤人事件,也不等杨过这小子来到早被其他武林中人瓜分。

山中无岁月,手持巨盾,子钦一面寻找那菩斯曲蛇,一面暗自**手抄本内的奥妙,不知不觉十来日转眼而过。

这一日,子钦依旧挑着最为艰难之处而走,却不想穿过一个看似绝境的陡坡之后前方竟是一副大好景象。

连绵的碧波,一座孤峰傲然而立,若是仅从这些景色来看此处却好像是那传说中的梁山,但是,梁山在山东,而此处却是湖北,相差何其之多。

子钦转首看着身后的密林微微摇头,他这一钻山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此时却是再不想重新钻回去。

那菩斯曲蛇他虽然极想得到,却也知道是不可强求。

此时的襄阳可不是后世的襄阳,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道路,也没有什么开发区之类的,出了襄阳城便是荒野,莫说湖北这样接近所谓南蛮边缘的区域,便是江苏,安徽那些地方亦是到处深山老林。

更何况,湖北西方便是传说中的神农架,那菩斯曲蛇亦不知道是否在那神秘之地,若在的话除非子钦能够恢复泯灭武功前最强状态,否则绝无任何可能找到那菩斯曲蛇,只是若子钦恢复到那种实力却哪里还需要什么菩斯曲蛇。

无奈叹息一声,子钦纵身朝着山下而去,这处亦不知道是湖北何处的地方在山下却有个小镇子。

刚到山下小镇,子钦却是被震了下,这处地方竟已经不在湖北,他面前的这个湖原来却是太湖。

不知不觉他竟已经穿过了两个省,从湖北直接来到了江浙交接的地方。

苦笑着摸摸鼻子,子钦走进小镇。

现时他不过是个普通人,虽然手抄本上的奥妙神奇无比,但是人力终究有尽,他的力气却亦是快到了耗尽的时候。

缓步迈进小镇,子钦找了家酒馆,随意点了三两个菜,就着一壶酒开始进食。

这些时日深山的日子却是让子钦累的够呛,待到菜端上来,亦不顾北宋时期乡下小镇的菜是否和胃口立即狼吞虎咽起来。

三两口之后,眼前的盘子已经见底,子钦又接连喊了好几个菜,直到六七个盘子见底却才觉得肚子得到由衷的满足。

却不想正在此时却听到窗外传来一阵低沉的哭泣声。

子钦本不是什么侠义为怀的人,这哭泣声自然亦是不会太过在意,然而,随着哭泣声却又传来一些低声细语的声音。

这些低声细语所言的话语却是让子钦蓦然间凝神起来。

“何家嫂子,此事官府既然不管,为何不去找那摩尼教的先生,你家相公生前不是加入了这个摩尼教吗。”

窗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此时子钦对于自身的控制却已经到极致,闻到摩尼教三字的时候已经将耳力运转到极致,那些声音却是一字不落的入耳。

此时换个武林中人恐怕还不知道这摩尼教是什么,毕竟这个教派远不是单纯的武林门派,他的组成甚至比丐帮还要杂,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富商,还是乞丐,只要信仰光明皆可入教。

然而,子钦对于这个教派却是有极大的兴趣。

这是一股极为强悍的力量,至少,在天龙的世界是一股极强的力量,此时可不是方腊起义之后,亦不是黄裳和明教冲突之后,此时的明教主力未损,其实力之强恐怕不在中原任何门派之下。

若非这个教派不惜参与武林,恐怕早已经名震武林。

窗外,那哭泣的声音似乎听了其余人的话亦动了心,虽然未曾言语,却是慢慢的朝着小镇中心某处而去。

子钦一口将面前杯中的酒饮干,随即起身跟在了那群人之后。

第三百三十五章道左相逢

小镇不大,子钦随着那波人很快来到一座巨大的宅子前。

这波人方来到,那妇人的哭泣声却已经引得宅子内的人涌到外面,子钦随着老远,却是能够辨识出这涌出来的人中不乏高手。

尤其是当先一人,太阳穴高高鼓起,却是内力极为高深的直接表象。

“何家嫂子,这是发生什么事,却为何这般样子。”

这涌出来的人固然是武功高手,然而,说话时候却极为客气,倒像是乡野村民更多些。

“我家当家的,没了,没了。”

那妇人痛泣着跪下去,话尚未说开便已经哀嚎起来。

“什么,好好的人怎么说没了就没了,出什么事情了。”

当先的男人惊呼起来,给人的感觉更是像乡野之人,却哪里有半点江湖中人的样子。

“是被人害了的,是被人害了的。”

妇人痛泣着身体匍匐下去,整个人已经悲伤的不能自己,那当先的汉子眉头一挑,脸上顿时显出怒意。

“是什么人。”

这句话他却是看着周围其他人说的。

“头领,这事有点复杂。”

这时候,旁边却又有一人走来,同样是个高手,看年龄不大,但是身份却似乎并不一般。

子钦能够察觉到这人走来的时候那原先从宅子内涌出的众多汉子眼中闪过一丝恭敬。

“小七,你说什么,你难道忘记我们加入明教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护我相邻,若是今日我们眼睁睁看着何家大哥被人害死,那我们加入明教还有何意义(唐灭佛以后摩尼教吸收道家等教义转为秘密教派,从此自称明教,上章写摩尼教却是有点不对,从这章开始更改)。”

汉子的眼睛瞪得老大,看得出却是极端的气愤。

子钦漠然旁观,心中却是明白此时明教的状态,以及为何后来方腊能够起义,却又为何失败。

此时的明教远不如倚天世界般组织严明,实际上秘密教派的劣行便在此处,因为需要隐秘,所以地方组织最为适合。

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再往上便是单线联络,如此能够最大化的减少被一网打尽的可能,但是,弊端亦是明显,那便是党派形成。

一个地方一个党派,往往首脑的指令在最基层不如地方头领的命令。

当然,现在的明教已经是半公开的形式,但是自唐朝灭佛,模拟受牵连转为秘密教派之后数百年来却是已经形成惯性。

子钦犹记得曾经看过的明教典籍,这明教乃是公园七几年进入江淮地区的,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扎根此处,然后八几年唐朝廷灭佛,受牵连转为秘密教派。

到现在已经两百来年,明教固然已经扎根,但是地方抱团问题却也是如跗骨之蛆般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

“头领,这事情不知可否容小七私下禀告。”

那年轻的汉子沉声道。

这年轻的汉子身份显然不低,他这话出口,那带头的汉子亦是微微犹豫起来,然而,便在此时,那妇人却猛然间发出两声干嚎,然后整个人抽筋一般的朝着侧面倒下去。

四周,叹息和怜悯的声音响起。

这本是一个小镇,大部分人都是沾亲带故的,顿时,同为妇人的哭泣声,男人忍着怒气握拳咬牙的声音纷纷响起。

带头的汉子亦是眼中猛然间冒出怒火。

“莫再多说,若是连相邻都护不住,我这头领趁早不做的好。”

这几句话汉子说的斩钉截铁,莫说他身边的这些人,便是远处的子钦亦是能够感觉到汉子话语中的坚定。

这好汉实际上是不分南北的,原著中段誉初见乔峰的时候,自认乔峰的燕赵之地的汉子,却是认为大理和江南断然无法出那等威武的汉子。

这话实际上很是荒唐,不说别的,就说再有二十多年便起义的方腊一伙,以及稍后随着岳飞抗金立下赫赫战功的杨再兴,哪一个不是江南之地的好男儿(小阳江南人,呵呵,镇江,刚好在长江南面,所以为江南男儿嚎一声,非是诋毁金大侠,还望金大侠的崇拜者勿要怪罪)。

“小七,你既然说此事不简单,那你定是知道害了何家哥哥的人在何处,若你还认自己是湖州人,还认我这个头领,便前面带路。”

汉子定下决心,随即冷眼看向旁边的年轻汉子,话语中不带丝毫的情感开口道。

这话既出,那年轻汉子再有千般言语亦是不能出口,只能微微叹息一声朝着汉子拱手。

“头领这话却是让小七心中难安,今日小七若不手刃害死何家哥哥的凶徒只怕是再难立足于湖州境内。”

年轻的汉子拱手深深一拘,随即起身转首大踏步的朝着远处而去。

“何家嫂子,你且随我们来,今日若不为你讨个公道,我段老九便削面去添湖。”

带头汉子示意旁边的妇人扶起那何家妇,亦不多话,当头便随着那年轻汉子身后而去,其余人皆带着怒气随之而行。

子钦本是想要结识下明教的人,此时倒是有点不再想,这个时代的明教的确并非武林门派,倒是有点像地方帮派的感觉,且还是那种专为地方民众出头的帮派,很有点好汉护相邻的古风,然而微微犹豫了下,子钦还是迈开步子随着那些人身后而去。

离开小镇,那名为小七的汉子却是半丝未停,径直朝着远处的官道而去。他身后众人亦是毫不犹豫跟随着。

又走出十来里路,前方却已经是道旁古亭,这里却已经不再小镇的范围,而是靠近湖州,那道旁古亭却是湖州城送别人最后栖息,以及饮送别酒的地方。

此时,这道旁古亭之内却正有人在饮酒,且饮酒的人亦绝非普通人,古亭的外面里三层,外三层竟是围了满满的数拨人,每一拨都夹刀带剑,显然是古亭内那些人的护卫。

“如何是他。”

尚未走近,那带头的名为段老九的汉子脸色却已经变的难看起来,古亭内的人却是他认识的,不但认识,而且极熟悉,只因那人在明教的位置却可以算在他之上。

汉子脸色变得难看,那当先的小七却是没有丝毫的变色,他快步走到古亭之外,猛然间横向撞在一个护卫身上。

这一撞来的极为突然,小七的身法又快,那护卫竟是猛然间被撞的一愣,身体亦是失去平衡朝着一边倒去。

而便在此时,小七的手上寒芒一闪,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一柄匕首。

血光迸溅,那护卫尚未来得及怒骂出声,小七的匕首已经刺入此人的心口要害。

这几下动作小七却是快若闪电,直到那护卫倒地身死,其余的护卫却才反应过来,顿时一个个刀剑出鞘,古亭内喝酒的人亦是在无暇自顾喝酒。

子钦在远处微微眯起眼睛,他以往的武功虽然完全失去,甚至连对武功的记忆都消失,但是却不代表他当真变成佣人,何况又学会那手抄本的奥妙,所以却是能够看出小七的身手绝对不低。

若是一对一,小七或许还在不拿盾牌的游家兄弟之上。

这小七不过是明教在湖州一个小镇上的小头目而已,明教此时的潜力却当真不可小觑。

“住手。”

那些护卫尚未动手,古亭内,却已经有一人大声喊道。

一个中年男子伴着一个老者缓缓从古亭走出,老者的脸上带着一丝疑惑,却显然对于小七杀人第一念头是怀疑小七的杀人动机,而不是对杀人感觉愤怒。

这老者只怕不简单。

子钦站得虽远,却能看出老者的意思,同时亦能看出老者绝不动武功。

“段老九,你难道不给我一个解释。”

那中年人的目光越过小七,却是看向段老九,他的声音中已经明显带上压抑不住的愤怒。

“黄裳,准你的护卫杀人,便不准我的兄弟报仇吗。”

段老九本来脸色已经大变,但是,当小七杀人之后反倒是平静了下来,他的眼中已然满是桀骜,毫不避讳的和那中年男人对视着。

这时候,子钦的心中却又是一阵猛惊,黄裳,他不肯定自己听到的是这两个字,或者只是同音字。

只是,无论如何子钦却是对那中年人起了注意。

这一看却是让子钦看出了一丝端倪,这中年人乍看肯定是不会武功的,但是再看却能够发觉这中年人的精神气息竟是旺盛无比,便是比起武林高手亦是毫不逊色。

只是,一个普通人却又如何能够和武林高手比精神气呐。

“勉仲,还不明白吗,他是来为那个汉子报仇的。”

这时候,站于中年人旁边的老人却是开口道,说话的时候老人目光却是迥然看着下面的众人,那眼神中竟是微微露出一丝担忧。

“欲要报仇,何不报官,那汉子的死曲折颇多,是非却不是个人能说清,何不让官府仔细调差。”

老者随即看向段老九。

让明教头领报官,子钦微微摇头,只觉老者定要被段老九嘲讽,不想,老者的话语落下却只听段老九长叹一声。

“若是您老在此地为官我们何须如此,叹,且不谈,黄裳,今日之事不管谁对谁错,事既已至此,你不妨划下道来,是我们私下解决,还是邀人解决,我段老九一并接着。”

段老九前半句带着无限感慨,显然却是对老者心中极为敬仰,能够让一个明教首领如此敬仰,这老人的身份倒是让子钦大为惊疑。

后半句,段老九在面对那个黄裳的时候却是极为坚定,只是,子钦却能够听出说到邀人解决四个字的时候段老九语气中分明带着一丝异样。

第三百三十六章太祖亲卫

风过山岗,四野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中年男人身上。

段老九却是已经抛下一切,男儿纵死心如铁,好汉护三邻,古老的民风使得这个男儿眼中再无半点异样,他的神色坦荡的足以让任何所谓遍读圣贤书的大贤羞愧。

“邀人解决,划下道来,段老九,你明教难道当真要对抗朝廷不成。”

中年男人冷笑起来,一股气势从他身上油然升起,四周,那些围在古亭旁的护卫猛然间怒吼一声整齐踏前一步。

仅仅一步,金戈铁马的气息顿时弥漫整个古亭周围,子钦眼神如电,却是能够看出这些护卫的气息竟隐隐形成一种合拢的架势,不同于主世界的军阵之法,这些护卫相互之间依旧独立,但是那合拢的气势却是铺天盖地的朝着前方挤压出去。

临阵而前,不死不休。

子钦心中冒出这八个字,随即生出无比的疑惑,此时可是宋朝,而且距离宋太祖时代已经百多年,大宋朝早已经没有精锐军队,这些护卫看起来仅是那中年男人的护卫,却如何能够这般强横。

“明教自然不敢对抗朝廷,但是,我乡野之人却亦不是任由旁人杀害,哪怕你六扇门代表的官府亦是不可以。”

段老九的声音依旧无比坚定,只是,却显出一丝干涩。

他的脑袋高高昂着,整个人若一柄出鞘的剑。

“黄裳,你若是心中不满大可将我们这些人就地格杀,但是,今日的事一定会有人为我讨个公道。”

段老九朝前几步,将身后的人皆挡在背部,那些护卫的气势被他整个接下,霎时间,段老九身上的衣衫无风自动。

古亭之上,老者的眼神越发的担忧,他静静的看着段老九以及段老九身后的众人,突然间忍不住叹息一声。

“皆是大宋子民,何必如此。”

低沉的叹息,黄裳和段老九便是刀兵之前都未曾稍变的神色蓦然间一起皆显出一丝愧色。

“小七不敢使苏老如此为难,此事既自小七开始,那便亦自小七结束吧。”

突然,一直未动的小七猛然间朝着老者跪下,众人尚未反应,那刺死护卫的匕首再现,这年轻的汉子竟是毫不给旁人反应时间已经将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

“兄弟。”

此事发生的极为突然,待到段老九反应过来小七却已经倒在血泊之中。

古亭前,老者的神色变的越发难看起来,一丝深深的疲倦出现在老者的眼中。

中年人的神色亦是一变,一丝犹豫出现在中年人眼中。

“黄裳,今日苏老在此,我等湖州人绝不会让苏老为难,你若是心不甘,便下令将我等皆杀掉吧。”

段老九抱着小七的尸体,突然冷笑着看向中年人。

“六扇门中皆是皇帝亲卫,由来不从外,何大木乃是六扇门湖州地区的捕头,这个解释,你满意了吗。”

中年男人的脸色冰冷,阴沉着看着段老九道。

此话一出,段老九的身体猛然间好似被抽去所有力气般猛然间一塌。

“何家嫂子,你可害死我和小七啦。”

段老九苦涩的看向他背后几将昏过去的妇人。

“勉仲,给我个面子,既然主犯已死,其余人就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沉寂中,老者突然间微微一叹朝着中年人开口。

这话出口,段老九却是神色大变,他猛然抬头看向老者。

“苏老,不可为我求情,您现在却是……”

段老九似乎想要说什么,只是话才说到一半却已经被老者挥手止住。

“莫要多说,莫要多说,勉仲,可还能给老朽这个面子。”

摇手止住段老九,随即老者又看向中年人,老者的眼中竟已经露出一丝祈求的神色。

“今日种九为击杀六扇门叛徒而死,日后你等皆要向种九学习,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尔等可知道。”

中年人未曾直接回答老者,而是冷声对着那些护卫喊道。

“是。”

轰然声中,那些护卫纷纷收起刀剑朝中年人跪下。

“段老九,我希望湖州能够安定,莫要起事端,你且记得,若是有朝一日湖州乱,我定不放过你。”

中年人冷冷的又看向段老九道。

“我明教从不乱起事端。”

段老九冷眼看着中年人,随即又朝老者恭敬一拜,这才起身大步的往回而行,那些随他而来的人亦是一道离去。

子钦在远处看到这里却是忍不住微微皱眉思索起来,他需要思索眼前所见于他究竟有无作用,更要思索,这些人在天龙中难道当真从未参与到剧情,或者,这些人仅仅是隐藏在了剧情背后。

他本是冲着天龙中的隐藏势力明教而来,但是现在却似乎又发现了一个隐藏势力,六扇门。

实际上正常来说唐宋明三朝的人都不应该忽略六扇门这个特殊的朝廷机构,只是金大侠的世界从不涉及朝廷,所以子钦却才忘记了六扇门的存在。

这由李世民所创,延续了数百年,三个朝代的机构不管是小说中还是历史上都留下了自己深深的一笔。

说六扇门,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若是说道朝廷鹰犬四个字恐怕无人不知,而这鹰犬二字正是来自六扇门。

李世民创办六扇门,专门找寻两家少年训练成武技高手,只为防范整个武林,而那些训练有成的少年便被称作朝廷鹰犬。

贞观年间,天策府曾经由李世民收拢的江湖中人最后除去做官的,便全部都进入了这六扇门,而这个机构虽然挂在刑部,却是由李世民一手掌控,说起来这个机构从建立开始便一直是由皇帝直接掌控,这关系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所以称其为皇帝亲卫亦无不对。

然而,在这个天龙的世界,当这中年男人说到六扇门皆是皇帝亲卫的时候子钦却想到了另一层意思。

赵匡胤借之打下天下的那支强军。

虽然赵光义两次北伐几乎将这支强军打的全军覆没,但是,烂船尚有三斤钉,这样一支强军绝不可能无一生还。

就如游家兄弟的师傅那一脉,若是他们师傅的祖先当真死在北边,那恐怕亦不会有现在子钦怀内的那部手抄本。

很显然,赵匡胤的那支强军并未死完。

只是,因为失败的关系,很少有人关心那支军队在北伐失败后的去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亦无人还记得那支军队,所以这支大宋开国强军才会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而现在,子钦却是从那中年男人口中得出了一些信息,那支强军的残余除去一些退伍,其余估计都已经进入了六扇门。

想来也是,赵光义就算再怎么想要轻武重文,却也不可能将自身的力量完全都抹掉,要知道当时天下初定,虽是人心思定,但是也不乏有那亡国余孽想要复国的。

同时亦是到这个时候,子钦才终于恍然,中年人身上的精气神缘何如此的强悍,一个普通人的精气神竟不逊色武林高手,这本是极为惊人的事情,但是若是算上太祖神功的话便不再是奇怪。

赵匡胤留下的传承,太祖神功的特效。

这中年人或许一样没有**太祖神功的任何武功,但是恐怕却是如子钦一般得到了太祖神功的某些特效奥妙,所以身上才有这般强悍的精气神。

如此一来,子钦对于这中年人的身份却是已经可以肯定,这人必然便是黄裳,九阴真经的创始人,黄裳。

道家绝技,九阴真经。

而至此,子钦也终于想明白为何九阴不如九阳拥有那般神妙莫测的内功,为何九阴之中的武功蕴含那许多的奥妙。

只因为晓得太祖神功存在的黄裳根本不会创造任何内功,也不需要创造任何内功,他体内既有太祖神功的奥妙特效,那么,创造九阴的时候将那种特效稍微改变一下,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内功便足以。

凭借那些许的特效黄裳固然创造不出完整的太祖神功内功,但是却又不甘创造那些普通的内功,所以干脆将特效融合一部分创造出一种和太祖神功内功似是而非的内功,就如同阉割部分太祖神功阴脉内功而有葵花宝典般创造出了九阴的内功。

太祖神功一脉,万卷道藏,加上见识过武术高手的招式,然后融合起来,这事情对于常人固然是千难万难,但是若是对于一个天赋异禀,却又拥有太祖神功奥妙特效的人却并非不可能。

这创出的九阴自然也就有了一些太祖神功的特效,增强一切武技。

所以黄裳便将自己看到的那些武林高手的武功去芜存菁,然后加入自己的感悟,结合太祖神功特效统统记录了下来,形成了另一套强悍之极的武功。

当然这特效亦只是太祖神功的一部分特效而已。

微微叹息一声,子钦却突然从藏身处走出,亦不避讳,径直朝着黄裳走了过去。

那边,古亭前,黄裳却似乎早已经知道子钦的所在,看到子钦走出并未有丝毫的惊讶,只是饶有兴趣的看着子钦。

第三百三十七章同门当归

酒尚温,古亭景色别致,对饮者亦是雅士。

这是北宋,中华历史上最弱,却也是最强的一个朝代。

例数中华历史,轮到士兵的战斗力再无任何朝代比宋朝更弱,同样,轮到钱财亦无任何一个朝代比宋朝更强。

有宋一朝皇**未曾因为钱财而忧心过,便是王安石变法那个时代提出所谓的三冗亦绝对没有当真到王安石所言国库空虚。

实际上宋朝可以说是一个奇怪的朝代。

宋朝军队实际上委实不弱,这个经济空前发达的国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正规的职业士兵,不管是禁军还是厢军都是职业军人。

然而,宋朝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便是没有好的将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在宋朝是最真实的写照,不过宋朝的一将难得不是因为当真整个国家都找不到好将领,而是因为宋王朝根本不想找好将领。

有名望,有威望,受到手下爱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将领自然是大大的好将领,但是宋朝哪个皇帝敢用这样的将领,赵匡胤的皇位由来决定宋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将领。

实际上莫说宋朝,便是明朝亦是一般无二,朱元璋坐稳皇位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高举屠刀,将眼中看的到的此类将领杀个干干净净,只因为这类将领一旦叛变恐怕稍不小心便是改天换地。

“盾法,枪法,刀法,还是箭法?”

黄裳一口饮干杯中酒突然开口,这话问的极为奇怪,子钦微微一愣,随即似乎明白黄裳所问的是什么。

“盾法。”

他沉声回答,忍不住又看了看黄裳,难道这家伙亦有一样,只是,看这家伙的样子怎么都不像是练武的,这精气神固然强悍异常,但是光有精气神却绝不代表武功高强。

“刀盾枪箭,军阵连环,当年太祖麾下的那支大军便是靠着这些横扫天下,若非英年早逝,恐怕燕云十六州早已经重归大宋怀抱。”

黄裳苦涩一笑,“我爷爷小时候每日间都会和我说当年随着太祖纵横天下的事情,这却是一个大宋人永远的痛。”

“勉仲,来饮一杯。”

黄裳的话未落,老者突然间已经举起杯,他的脸上不知何时露出了一副严肃的表情,看着黄裳的眼神亦是带上了一丝责备。

“苏老,多谢关爱,只是勉仲有分寸,只是有些话憋在勉仲心中已经许久,今日碰到爷爷当年同僚的后人勉强却才会一吐。”

黄裳感激的朝着老者拱拱手,随即忍不住又叹息一声。

“我大宋今日之耻却是当初太宗皇帝留下的祸患。”

黄裳这句话却是更加过分,话一出口那老者的脸色便已经微微有点苍白,忍不住就伸手拉扯黄裳的衣衫。

然而,对于老者的行为黄裳却依旧不予理会。

猛然间将一杯酒灌入咽喉,黄裳双目泛红,似乎是有点喝多的看着子钦。

“当日太宗皇帝本已经扫平北汉,只需稍微等些时日,将战果巩固,将士恢复精力再行北上,断然是能够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实际上,早在太宗皇帝之前,太祖就曾随着周世宗往北攻过契丹,若非周世宗因病身死,恐怕燕云十六州早已经是我汉人的天下。”

一个人喝多总会话多,此时黄裳的话便已经极多,只是他所言倒是让子钦有点兴趣。

在子钦以往看过的历史中契丹似乎从唐朝末年开始一直都是压着汉人打的,子钦却是不知道汉人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差点打的契丹狼奔兔脱的历史。

“那一战却是太宗皇帝心思过急,不但葬送了太祖留下的精锐,亦是让我大宋失去了锐气,更可恶的却是随后的第二次北伐,太宗皇帝竟是因为担忧杨业功高暗令潘美借机除掉了这位杨无敌,亦是使得第二次北伐彻底失败。”

黄裳重重一拍桌子大声道,那边,老者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