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方之王-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担任汽车司机的请求都被驳回了。他苦笑的告诉我,前线的那些家伙个个都是老兵油子,什么路况都难不倒他们,要进入他们的视线太难了。原本以为扩军的同时能混进作战部队,但是谁知道穿上了军装,还是得在后方城市里呆着。我当时听他说了,就感到了他们这种机制的可怕,照他们说的,对伤兵的照顾,加上他们这样年轻人好战,以及这种氛围,不说日寇,就是国内也很难有人可以与他们相抗衡,他们能打败……”
周恩来脸上仍然是那幅坚毅的面孔,了解他性格的何树英却知道他的内心已经想到了很远……好一副藏兵于民的景象,这就是他不惧苏联,顽强抗击日寇,付出数之不尽的鲜血后仍然不低下他高贵的头颅,顽强的挺立的最大原因吧。蒋介石在这方面和他相比,相差实在是太远了,蒋介石有一战的决心,却经不起高强度战斗带来的高消耗,后劲严重不足,不得不借助中国广袤的土地来节节抵抗日寇。如果他也有如此远见,有如此健全之机制,想必会是另一个结果。
别人都看到了他们在北方屡战屡捷的风光,却看不到这背后有多少士兵永远的埋藏于这白山黑水之间。他们为了抵抗日寇,多少年轻的生命因此凋零,他们为此又付出了多重的代价,当他们的目睹自己的子女兄弟在战场上牺牲后,又送他们的兄弟上战场是何等的难受残酷。这些年的胜利都是用鲜血和无数战士的英魂堆积而成的,正是他们的献身保卫了他们的家园,也锻造了一直铁血无敌之师!多年征战仅仅军队伤亡便达百万之数,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后他们并未屈服,反而越战越勇,一点点把胜利的天平转向了向自己有利的一边。如果中华神州大地均是如此,何惧日寇,外敌之入侵,何愁中华之振兴?
……………………………………………………………………
早上起来又翻了下书架最下面杨叛写的《简单武侠》,我并不是很喜欢看短篇,这却是个例外,有空的时候总会时常翻起。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部 第四十五章 合作5
“来,来,恩来兄,我向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的副参谋长周正刚,这是我们炮兵司令傅宗正,这是我们主管后勤的黄汉祥老板,这位是我们政府主管工业的处长……”李成坤把周恩来带到这些人的面前,一一介绍给了周恩来,这些人可是很少出去,外人只是久闻其大名,而很少人亲眼得见他们的“庐山真面目”。周恩来的很认真的观察每一个被介绍给他的人,立刻结合脑海的情报来分析,他有一种很特别的能力,就是下至黎明百姓,上至高官达贵,只要认真看过了,不会像其它人一样时间长了就被遗忘,往往很多年后还记得很清楚。
他从见到周正刚开始就一直在注意他,他很快就发现周正刚和自己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应该也是个性格十分坚韧的人,他很少说话,很多时候都是静静的听,也并不争论,有不同意见只是表示不赞同,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只有在这个时候一直感觉涣散懒散的脸上才会出现一丝红润,眼睛也会变得发亮有神。从他短短的语句中,周恩来可以分析得出,这人工作职能很可能是和自己一样的,都是属于那种参谋军师类型的人,并不太适合亲自指挥作战。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也和自己一样负责强大的地下情报机构。
周恩来有意无意间走到了周正刚附近,两个人眼睛里立刻摩擦出了一丝火花,不约而同的伸出手来,望着对方,都发出一股出自内心的微笑。“这个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巧合的事情。居然还是本家的,你看我们两个人都是差不多做的同样的事!”周正刚苦笑了下,“其实我们只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罢了,有些事情我们做了反而是事倍功半,至少在现在我们都感觉不错,人最宝贵的是有自知之明!”说完笑着望了正要走过来的李成坤一眼,周恩来也微微一笑,“是啊,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才是最难的,你比我要强,我可是走了不少弯路的哟!”
两人相视一笑,“两位周老爷,在讨论什么问题呢?谈得这么开心?”李成坤刚走过来就看见他们两个谈着谈着就笑了起来,看上去相处不错,也笑着问了句。“没有什么,我和周先生谈了会,发现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忍不住笑了。”李成坤看了看表,对两个人说,“现在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也应该准备入场了,恩来兄,等下可以和各界人士认识一下,以后还是要和他们打交道的。”周正刚也站起来,对周恩来说,“去认识下他们吧,我们在前方打仗,就是靠的后方大力,没有他们我们一天也难以坚持,这点你们应该是最深有体会的!”
刚要走出休息室,就碰见了一个被阳光晒的发黑的大汉,汗流浃背的冲进来,抓起桌子上李成坤的杯子,仰头就喝。喝完了豪爽的擦了擦嘴角的水,这次对着见怪不怪的众人意犹未尽的说:“他***,这个鬼天气,真是热。还是司令的茶解渴!”说完了才整理好仪容,气势突然就一变,对着屋里的军官们极为标准的敬了礼,李成坤指着他对周恩来说,“这家伙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哟,我们都是来做陪衬的。可惜其它人都不能来,只能派个代表出来。”周恩来是一点就通,惊奇的问了句:“他就是那个威名赫赫的高志航将军?”
“谈不上是有什么威名,我们只是做了早就渴望却一直没有做的事而已,这些功劳都是我们无数飞行员用浴血的战斗换来的。”高志航听到周恩来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李成坤看了看,对高志航说:“忘了给你介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恩来,这你可不陌生吧!”高志航原本看周恩来穿的是便服也没有敬礼,听李成坤介绍后,连忙敬了个礼,“早就听说过周将军的威名,今日才得一见,行事鲁莽,倒是让将军见笑了。”周恩来对他的这种性格倒是喜欢,这时候马贲走到李成坤耳边说了什么,李成坤叫高志航说:“老高,你快去洗个脸,马上我们就要入场了,迟到可不大好。”
走进会堂首先入眼帘的是挂在主席台两旁的黑字对联:碧血丹心铸就民族忠魂,永世不忘誓报国仇家恨。看到这副对联的时候,他首先就愣住了,简简单单的对联迸发出来猛烈的杀伐之气,他们就是如此和日寇抗争的。对日寇他们已经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除了战斗,除了仇恨!这种切齿之痛,国人哪能体会得到?即使日寇占据大上海,到了武汉后,政要显赫都立刻忘记了如丧家之犬的狼狈逃脱,投身于灯红酒绿之中。仗还没有打完,他们和一些国人一样却又似乎忘记了民族和国家的灾难,如此下去怎么能指望他们来抵抗日寇的进犯?
李成坤神情严肃的走上了讲台,“在今天我们为空军和前线奋战的小伙子们的取得的成就欢呼之前,我提议为历次战争中捐躯的将士,为死难的无辜百姓哀悼三分钟!”杀那间,整个会场只听见参加会议代表起来的声音,“我们在日寇犯下滔天罪行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我们和日寇的不死不休的死局。不抵黄泉终不返,我们的空军的小伙子们今天是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给日寇以沉重之打击,复仇之剑一出,就要誓取敌寇之首级。战争还在继续,今天我们的最大的功臣都无法出席这个庆功会,只能派遣出代表来。”
在大家的热烈的掌声中,高志航被请到了主席台上,“这些年,空军在李主席和顾副主席的关怀下,茁壮成长,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里倾注了他们无数的心血。今日之胜利来之不易,空军将士在军队和民众的鼎立下才有今日之成就。我们时刻没有忘记李主席的教导:作十年血战之期,磨吾刃,建吾旗,各出其九死一生之魄力,以驱除凌辱我之日寇,压制我之日寇,屠杀我之日寇,好淫我之日寇,以恢复我声明文物之祖国,以收回我天赋之权利,以挽回我有生以来之自由,以购取人人平等之幸福。
从日寇占我东北已经过去了近九个年头,未来的一年是关键的一年,它直接关系到了中国民族的盛衰,胜则为我们打出一个民主自由的新的国家出来,败则意味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的衰退甚至灭亡。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来,永不妥协,勇往直前。这些年来,我们和日寇以及其它对中国抱有企图的野心狼的交锋中,越战越勇,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不怕牺牲,将日寇驱逐出中国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除了做报告,所有会议都必须要长话短说,讲究的是高节奏办事,连这种庆功宴也是如此,这在战争年代是很有必要的。”周正刚在高志航讲话的间隙,低头悄悄的给周恩来介绍情况。“所以在这里长篇会议是很少召开的,会议开长了都是在浪费时间,这是很不值得可取的。像今天的高大哥来做报告就是从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来的,他的部队现在还在激烈的战斗,他现在应该是在他的指挥部而不是在这里。他开会完了马上就要飞回指挥部去。要不是为了对民众有个交代,鼓舞民众的士气,他根本不会从他繁忙的司令部里飞过来……”
正如周正刚所说,每一个上台发言的人讲话的时间都不长,他们追寻的是力气用最言简意骇的话来表述自己的意见。不仅主席台上这些人是这样,连上台讲话的各界代表也是如此,看来他所言非虚,是长期潜移默化和贯彻执行的结果。所有人的报告,周恩来都在认真的听,很多东西都可以从人的讲话中分析出蛛丝马迹的,这种场合能得到有用的东西是很多的。这些人虽然只说了很小的一些事情,在周恩来眼睛里却大有价值,很容易对比出有所不同来。参加完这次庆功宴,他更加迫不及待的想真正的了解实际的情况了。
“恩来兄,我给你介绍这些各界代表,你们可以好好的聊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问他们。”在讲话完了后,大家都为空军取得的胜利而举杯,李成坤也乘机把周恩来带到这些代表面前。在会议上周恩来已经被介绍给了参加会议的代表,所以大家对他都不陌生,李成坤喊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一的向周恩来介绍。李成坤对这些人性命和所在的职务都了如指掌,详细向周恩来道来。
周恩来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却也是很是钦佩李成坤有这么好的记忆力的。却不知道上了李成坤的大当,李成坤那里有他那种过人记忆力,他只不过耍了个小聪明,在会议前就把这些人的资料拿了过来,只要有印象的人都认真的看了几遍,所以对他们的情况都是信口说来,也为他赢得了不少的赞誉。那些人以为李成坤对他们记忆深刻,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荣耀,对士气也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好容易清净下来,李成坤对着周恩来一脸歉意的说:“恩来兄,我今天还有的事情要办,今天就不能陪你了。我让顾大哥今天多陪陪你,等我回来一定向你赔罪,希望不要见怪就好。”周恩来忙说:“那里,那里,是我们打扰你们才是,李将军有事尽可放手去做,顾老弟也有自己的事情,就不用陪我们了。反正我们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只需要给我们配个人向导既可。”
“你们怎么说也是客人,我们做主人的把你们丢在一边怎么也说不过去。我看这么着吧,这段时间我们陪着你,等你们对这里稍微熟悉了后,我们再派遣向导和司机给你们,这样我们心里会好过点。”周恩来略一沉思,感觉在陌生的地方也不能太执着了,不要辜负别人的一片好意,不管怎么说,别人也是为了自己好,于是点头同意了李成坤的建议。
李成坤在会后和周恩来打过招呼后,就和高志航悄悄的离开了,其余的人也因为工作的关系纷纷和周恩来告辞,也希望周恩来有时间去他们工作的地方和家里做客,周恩来都一一笑着接受了他们的邀请。回到了下榻的饭店后,周恩来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到哈尔滨来的所见所闻的一系列的事情,回味见到哈尔滨的那些高级军官和所接触的人,越发的感受到它的神秘,对它也越来越好奇了。
一天一夜未睡觉,更加上参加这个会议都没有休息,帜热的天气让他感受了一阵的乏意,他想了想,把李全德叫了进来,“小何休息了没有?我可是给他下了任务的哟!”李全德回答说:“他吃了点东西就休息了,是不是让我去叫醒他?”周恩来摇摇头,“这段时间他都没有睡觉,太辛苦了,让他多休息一下。我看现在还有点时间,我和顾正宏将军约好了下午出去看看的。到约定时间还有早,我休息一下,要是我没有醒,你过一个小时来叫我!”
李全德面有难色,“周副主席,我们这里就您睡的时间最短,这么长的时间都忙个不停,要不跟顾正宏将军说说,要他改个时间?”周恩来听了脸色一变:“我们原来比这个要辛苦得多的日子也经历过了,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少睡两个小时而已,这点小事还难不倒我周恩来。再说君子说话,一字千金,怎么能说反悔就反悔的?”
………………………………………………………………………………
/qm(中文)英文)英文)中文)英文和朝文)
这是一段越战的FLASH,有朋友介绍的,可以看看,相当不错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部 第四十六章 合作6
“今天的时间也不多了,咱们好久没有聚聚了,要不我们就这样出去转悠转悠,亲自去体验一下老百姓的生活。这样吧,人多了反而麻烦,我们每个人都带一个警卫就够了。”周恩来听了也颇为心动,他来这里所见所闻都是道听途说的,没有亲眼见过,老百姓过的什么日子最能反应他们的治理一方水土的能力。看周恩来的样子,是要答应了,他倒没有什么,但是警卫们却紧张了起来。
首长跑出去了,却把这些负责保卫他们的警卫员给扔下了,要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他们也难逃其咎。可是当着顾正宏却不好说什么,毕竟是在人家的地方,建议也是人家提出来的,周副主席都没有说,他们这些小警卫员能说什么?顾正宏看见周恩来身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警卫员,打趣说:“小鬼呀,你们的周副主席可是救过我的命啊,要让他在我这里出了什么事,我这一辈子都别想抬起头了哟!”
周恩来身边的那些警卫员一下子变得不好意思起来,周恩来拍拍顾正宏的肩膀,“老顾啊,你呀,这么多年的脾气还是改不了!”转头对警卫员说,“叫小何陪我一起去吧!”顾正宏笑了笑,旋即低下声音对周恩来说,“其实我们带人去,是要人帮忙我们跑腿付帐的,不然一个都不带都可以。不说别的,就是有一个陌生人出现,我们都可以查出来。再说,目前你们可是没有啥子仇人,恨我的人却很是不少哟,要有人也是来找我的!”
声音虽低,却也没有刻意的压抑,警卫员也能清楚的听见,这好歹也让他心里安心了点,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警卫员们的神经都是崩得很紧的。顾正宏看了看周恩来穿戴整齐的黑色外套,皱了下眉头,叫来自己的警卫员,低声说了几句,警卫员听了后立刻打了电话回去。还不到半个小时,就看见几个警卫提着几个箱子走了进来。
周恩来不解的问顾正宏,“这是什么?”顾正宏让那些人放下东西就走了,屋里只留下了周恩来和顾正宏以及两个人的警卫员。“恩来兄,这次我们是便服出去,就不用穿戴这么正式了,我想我们还是如乡随俗点比较好。我看恩来兄和我的身材相仿,就把自己的几件没有穿过的衣服拿了过来,恩来兄试试,看看合身不合身?”周恩来听了,忙说:“这怎么好意思,我们也带了夏季的衣服,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我顾正宏知道恩来兄的作风,所以没有帮恩来兄准备,我只是把我自己衣服拿出来了,要是以前我想恩来兄是不会拒绝的,现在我顾某人现在没有在共产党,难道恩来兄就不认我顾某人了?如果是这样,我也没有什么话说了。”周恩来看他为了劝自己居然说出这种话来,自己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心里只好暗自思量至少在回延安前送他点东西还他的人情也就可以了,如此一想也就释然了。
“既然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等周恩来换上衣服后,才发现,这些衣服比自己从延安带来的衣服要舒服多了,同样是的确良,他们的从款式和舒适性却要好的多,最主要的是透气性比那种要好。何树英和周恩来的个头差不多,衣服可以换穿,也没有什么麻烦。顾正宏送他的几件衣服,对他后来的访问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些衣服也十分经穿,他一直穿了很多年直到穿破都没有换别的衣服。
“你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总得尽点地主之谊!这样吧,我们先坐车到市区内,然后我们就下车步行好了。”等都准备妥当的时候,已经快到下午四点了,“现在因为还是上班时间,所以路上行人不多。等晚上五点半到六点左右的时候,正是上下班的高峰期,白班的人都下班,上夜班的去换班了,那个时候大街上满是人流。所以我们要提早出来的。”
周恩来若有所思,“你们现在是换班生产的?”顾正宏点点头,“很多重要工厂除了机器改造和正常的检修外,好几年都没有停下来过,我们生产能力有限,只能加强改造和引进新的技术,最大可能的提高生产的效率。当然时间也是很重要的,所以重要工厂都是人停机器不停,每天二十四小时运转,全力生产,工人一般都是三班倒来工作的。现在我们征兵过多,大量的妇女都被招进了工厂顶替男子被征召入伍后的生产空缺。”
周恩来笑了笑,“外人都盛传,李老板兵精粮足,也搞了这么多年,武器弹药也足够了吧?”顾正宏叹了口气,“要说打日本人,不出什么大的意外,应该是够了吧。但是战争不会因为我们把日寇赶出了中国就结束了,头疼的事情多着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准备都是不够的!”周恩来也没有继续问下去,得到这个结论已经够了,至于他们说的多少为够了就不是自己要去思考的问题了。
窗户打开稍微缓解了一下车内的闷热,顾正宏笑着说:“听说美国人,已经可以把冷气设备装进汽车里了,打完仗后,我们中国人要是,每家每户都有一辆装有这玩意的汽车,那该是多好啊!”周恩来却笑不出来,闭上眼睛悲伤的说:“老顾啊,现在不要说汽车不汽车的,这一天太远了,远得我不知道还看不看得到!老百姓只希望把日寇驱逐出去,能给他们口饭吃,给点活路就谢天谢地了。”
顾正宏只是神秘微微一笑,没有说话,有些事情说出来别人只认为是夸夸其谈,要是原来参加革命的自己,也决不会说出这种话来,只要努力,又有什么奇迹不可以发生?现在南京政府连一门现代的大炮都不能制造出来,这里却已经可以仿照出世界上第一流的战斗机,坦克和轻重武器。当南京当年对日本为战为和争论不休的时候,这里已经和日寇展开了无数的血战,不仅没有退让,反而越来越强大。
要看多了中国人悲惨遭遇的人,来想这个问题,哪怕是周恩来这种一心希望中国强大的人也不能相信。中国的问题还是统治者的问题,掌握了国家政权,采取强硬的手段很容易解决土地及其它的关系老百姓生产的基本问题。中国人的眼光大多还在国内,闭门造车,只看到了眼前的困难,并为此痛苦不已。所有的人都谈教育,却又谁真正的把教育当做了国家之根本来看待的。
当初去德国的时候,德国也经历的一战的浩劫,他们也有土地被分割,身上也有巨额的战争赔款,可是他们却很快得到了复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拥有中国人难以想象的高素质的人才,在他们那里最穷困的人也不会是文盲,庞大而成熟的教育体系为他们国家的复兴提供难以想象的强大动力。因为他们都掌握了社会发展动力——科学,当时就李成坤就曾经感叹:这样的一个民族哪怕在废墟上他们都可以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家来!
李成坤为什么耗费巨额的资金来投入教育,就是看到了中国这方面的匮乏,如果不尽早开始抓起,那么就是战场上取得了胜利,民族国家也不可能得到飞跃的发展!即使能有一时的繁荣,最后也会因为缺乏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后劲停滞不前,教育为国家之本,这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这是真正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
“多少仁人志士看到祖国落后都奋发图强,纷纷出国学习列强先进的知识以求报效国家。却有多少人看到了这些国家强盛和他们教育的关系,在日本侵略中国前无数的留学生去日本求学寻找拯救中国的真理,他们却没研究出日本何以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如今远远超过中国的强国。他们在历次战争的赔款用来干什么?是建立了庞大的教育体系,建立完备的近代工业体系,这才有日本的今天。
知识只掌握在一两个人手中,一部分人手中,中国是难有所作为的,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教育体系就绝对不行的。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换取将是民族和国家的辉煌未来,这种买卖无论现在付出多少,以后都决不会亏本!①现在投入大点,我们得到的回报将会让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如果不信,你可以过二十年,或许用不了这么久你就会知道我指的是什么了!”
红润的脸上神采飞扬,剑眉如飞,这还是当年那个稳重沉着的顾正宏么?不过想想,他说的话也未尝没有道理,不管是去日本还是欧洲,教育水平远远超出中国,这也可能是他们强大的基础。可是具体情况就要具体的分析,中国现在的能力的确也不允许兴办如此大规模的教育,中国有四万万人,要建的学校该有多少?投入有多大?这都是天文的数字,一步步来还可以,一口是不能吃下一个胖子的。
“我说什么,你估计也不会相信的,反正也不着急,慢慢看。”顾正宏自信满满的对周恩来如此说。周恩来走下车,仔细的打量这片在外人眼中显得格外神秘的土地,正如何树英告诉他的,首先入眼帘的是无数的高压电线,大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刚一下车,扑面而来的人流,他甚至以为又回到了大上海的日子,仔细一看这里却比上海多了些工业的气氛,少了些他们灯红酒绿的繁华商业氛围。
“普通的商业不少,娱乐方面的被我们控制比较严,一般来说我们提倡的大众娱乐,那种高消费的灯红酒绿的生活我们是反对的,不提倡却不明文严厉禁止各种歌舞厅之类的营业。”说完,又好像想起什么:“当然,我要征收的高消费税可是不少,只要他们付得起钱,我们也不加以制止的。这些措施很有可能只是暂时的,现在战争期间,所有的开支都尽量的做到了节约,也没有多少人来的。以后我们胜利了,我们是不会过多限制的,还是会大力发展大众娱乐,高消费税可能也会被取消的。我们只是说说,以后这些决定权就不在我们手上了!”
“怎么这么说的?”周恩来感到奇怪,少了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正好,对一般人也没有什么影响的。顾正宏说:“那就要看,老百姓让不让了。要是真正有天民主建国了,我们军人就不能管这些事情了,这些事情应该由老百姓选的代表们商议,权衡利弊,到底是否应该加以限制的,不然怎么叫做民主呢?不让老百姓说话和独裁统治有什么区别?不是有句话这么说的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么?搞不好以后工业发达了,就很有可能变成无商不富了!”
周恩来没有说话,他身边的警卫何树英却大不以为然,心里暗暗想:“这里人,怎么都一个样子,喜欢夸夸其谈。昨天还以为只有那位李兄弟是这样,谁知道顾将军也喜欢这样,看来他们这里人是有这个习惯的。可是为什么以前在延安的时候没有这个毛病呢?”在顾正宏毫无察觉的时候,就被人“扣”上了“夸夸其谈”的帽子!顾正宏说的东西对他来说的确有些匪夷所思了,有这种反应也属正常。
周恩来边走边仔细的观察,这是他一贯养成的习惯,他的观察力非常好,对事情观察也是一针见血,所以一般很少有人能哄骗得了他。小何早上说的情况基本上都没有错,和他说的也极为相识。大街上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可是步伐都比较快,而自己这几个人边走边看边谈,走的比较慢,对比周围人的步伐也算得上稍微显眼了点。
“走吧,我问了下别人,他们告诉我就在前面有个酒馆,厨师还不错的,我们上去坐坐,就那么几种食物,他们就是能整出不同的口味出来,所以生意一直很好。”顾正宏对周恩来指着街道拐角处的那座酒馆说。周恩来走上去的时候,还远未到吃饭的时候,大堂里已经有了七层满,看来生意的确是很不错。“这里到晚上一般都是很难找到位置的,现在我们来得早,所以可以来尝尝这里的口味。”说完就带周恩来走到一个靠近窗子的地方,坐了下来。
“小二,我听到过这里的人都说你们食物缺乏,价格奇高,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回事?要没有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这里吃饭的?”刚刚坐下,就有一个小二过来了,还未点菜周恩来就问了句。“听您这话,您应该是最近才过来的吧!这您就有所不知了,要说缺乏食物,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了,就看您怎么看了!”“这话又怎么说起呢?要缺就缺,不缺就不缺,哪有说不对就是不对,说对就是对的道理?”
“这话怎么说呢?这样告诉您吧,我们粮食是不缺的,李主席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开荒,机垦,兴修水利,只要能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都用上了,这两年我们这里还算得上收成不错,供我们吃是绰绰有余。所以我们说我们的粮食是不缺乏的。”何树英忍不住说了句:“那么你们又说缺是怎么回事呢?”“早些年我们用粮食这些农产品换取了机器设备,这些年我们又要为战争囤积粮食,所以控制比较严格,政府为了节约粮食实现了供给制。这打仗谁说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