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方之王-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大程度上是让自己放心,德国并没有抛弃中国,只是和日本也有利益的关系而有所收敛罢了。
等他回过神来发现大家都在等他说话,想了想才说了句,“目前不方便使用那些武器,但是一定要收集日本使用这种武器的证据,尤其是对平民。刚刚看了情报,日本现在也想和德国人勾搭上,我们现在还不能太过分刺激他们。至少是我们还有这么多国土在他们手中的时候,现在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我们是很乐意去做的,即使他们不会为此给我们一分钱!”
李成坤心里还是骂了声狗娘养的,自己搞的细菌武器德国人也知道得很清楚。日本那些资料是非常宝贵,但是没有实际操作过这方面经验,到最后不得不向德国方面寻求支援,德国人也看重那些经过大量的试验过的材料,也派遣了不少专家过来研究,总的来说双方都有所获,但是对德国保密性却也不是那么强了。德国人什么时候不好非要在这个时候和日本人勾搭上了,那么事情就被动多了,要是他们在背后咬上一口就吃不了兜着走,看来以后这些关系自己国家安全的东西一定不能让外人参与,但是首先要做的是先决定眼前的事情才好。
周正刚听了李成坤的话,大概也知道了原委,“看来我们现阶段也的确不适合使用那些武器。”他的观点突然的转变让大家都感到吃惊,“老四,刚才你还一个劲的说,现在怎么一下子就变了?”周正刚摇摇他,“不是我想要,我也没有办法,本来我们已经想好了如何掩饰我们的计划的,让那些家伙炸了也没有办法说我们什么,可惜我们的底牌德国人都清楚,他们现在和日本人又这样,我们不得不防备点。不过也好,用燃烧弹也照样炸得那帮狗日长点记性!”
他刚一说完,李成坤也点点了头,大家一看都这样了,也没有多少要讨论的意义了,轰炸东京的计划就这样毫无异义的被定了下来。李成坤在讨论完了后就站了起来,“今天召大家来这里讨论报复日本在这里犯下的暴行是一个目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在日军刚刚犯下滔天罪行的地方讨论一下我们对日军战俘和日本在中国移民的处理办法,对日本本土现在我们还无能顾及现在就不讨论了!”
邓演达听见“处理”两个字眼睛就跳了一下,这几年的相处他很容易听出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杀意。日本人惹谁不好,非要惹上这个“煞星”,别看他对老百姓还没有什么话说,对苏联人和日本人可没当人看过,杀起来丝毫没有感觉。要是日本人碰上蒋介石甚至是共产党都要比碰上他要好得多,早年他就下达过抓获的日军只要进入过中国的都无条件枪毙,虽然这条命令执行并不是令人满意——很多军队根本不抓俘虏或者抓了也不会浪费子弹而以日本人最害怕的方式是砍下他们的脑袋。现在又亲自提起处理办法,对日本人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了。
邓演达到北方几年中,对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说都十分的清楚,像这样虽然不是很赞同,但是对国家并无多大影响的提议都不会有意见的。只是在有些时候提醒一下凡是不要太过而已,在军队和政府中素有“老好人”一说。特别是李成坤把会议搬到了这里来举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在他内心也对日本人的暴行如此胆大妄为感到愤怒不已,不说别的光是那些无边无际的死难者的尸体都会让他永远记住那些禽兽的暴行,对他们而言,无论怎么样的惩罚都是不足为过的。
“还有什么好说的,都杀干净得了!”范清平满不在乎的说。一直都没有说话的戈其奎听了就说了句:“二哥说起来倒是轻松了,那些日本兵杀了倒是没有什么的,那几十万的日本移民什么的也这样杀干净?”范清平瞪了一眼,“那些家伙咱们国家,咱们老百姓谁同意他们来了?不请自来是谓贼,他们比贼更要过分。他们占的耕地,用的牛羊,吃的补体那样不是压榨中国的老百姓的来的?如果就这样也就算了,看看他们在咱中国的土地上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有几个人没有做过坏事,就还不能杀他们?”
“二哥,别怪我不帮你,我也觉得杀干净了不大好。其实我说,就是那些日本兵能不杀就不杀最好!”谢晋元的话一出,就看见所有的人都看着他,不是因为他说的话,而是这话从他口中说出来,任谁谁不信。看大家的反应,他连忙说:“都看着我干什么,我还没有说完呢!我是说,现在看我们内蒙古那么荒凉,那么多地方没有公路更没有铁路,把他们抓来当苦力多好啊!”
看见范清平和郝永良眼睛中都要冒出火来了,他连忙做投降状,“算我什么都没有说好了,真是的,至于搞这么严重么?”周正刚看了谢晋元一眼,心里感叹,这家伙几年不见长见了不少,看来人还是要多历练一下才有好处。心里琢磨在打完仗之后把军队里的那些家伙该学习的去学习下,该历练的就要历练下,仗打完了总得干点别的才行,不过也不用这么急的,这仗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打完的。
“四哥,别的不说,那***日本老兵要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还不如杀了来得方便。抓活的我们也要有损失的,要抓就只能抓那些新兵蛋子,抓了也没有多大意思!要不等咱真的打上了日本,咱就给你抓个几十万壮丁给你使使?”邓熙可不管那些,他和谢晋元的关系最好,听了也半开玩笑的说了句。没想到谢晋元听了故意感叹了一声说:“咦,我就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好主意呢?下次还是我亲自也去抓点回来,等你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就你那破坦克开过剩点渣子就算不错了,还壮丁呢?”
“都别闹了,看你们像什么话,说正题了。连日本的关东军都没有赶出中国,就想到上日本岛去抓壮丁了,你们可真敢想啊!那你告诉我你怎么上去啊,靠现在的飞机过去你还没有干什么,你那点人就被人家给灭了,别人不是中国,没有这么我们这么好欺负,要上去得靠硬仗!你们首先的目的是把这些***给赶出中国,才能考虑怎么去日本去抓所谓的壮丁问题!”顾正宏看不过去,狠狠的敲了敲桌子说。
他们听了一下子就老实了起来,旁边的傅宗正考虑了一下才说:“我觉得对三哥说的也有些道理。日本人我们留之不得,对那些伪满军和那些投靠了日本人的汉奸之类是不是不要急于杀了。那些罪大恶极的我们杀了以儆效尤,那些罪状不是很严重的我们是否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危险而艰苦的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他们最长也坚持不过二十年,我们只要适当将他们刑期延长点,他们一辈子也就只能干到死了。现在处理黑龙江的交通稍微强些,其他地方的交通相比外国还是很落后的,有一批免费的劳动力也是有必要的。”
邓演达听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刚开始傅宗正说不要杀的时候他还以为有什么好的建议,听了他的建议才发现这家伙的想法比杀了那些人更加可怕。杀头不过一霎那的事情,他的想法是给他们一点希望,却把那些的下半生的价值全部利用干净。他不由感叹万分,幸亏不是他们的敌人,不然死了还要好说,要是不死他们会想尽办法让你脱几层皮,让你生不如死。
“嗯,说实话这个想法不错,这样吧,表决一下,要是超过一半的人同意的话我们就这么办吧!”李成坤说完看了大家一眼,大家都点了点头,这个办法最简单,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手中做出的决定,三十多万人把自己埋在了荒山野岭。以致后世的文学家看到在北方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的时候感叹到:“每一个枕木下都埋藏了一个叛国者的灵魂,他们用自己行动来为自己赎罪,用自己的生命建起了中国最伟大的铁路网的雏形!”
邓演达原本想弃权的,但是后来一想,即使不让他们去干这个,也要有人去做,为什么不让他们贡献自己的余热呢?至少这样还能造福后人,再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能多活几年也算是他们的福分了。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这个提议也很轻松的被通过了。对于日军的凶悍,所有的人都有所体会的,和日本人交战这么多年,这点还是很清楚的,要抓他们的活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除非他们大溃败的时候才有机会。
可是如果,真的有那种大溃败的时候,抓获的战俘绝对不会少,他心中涌起了一种那以言语的感觉,感觉到一定会出现那种情况,而他们下场绝不会有第二种的选择。“如果我们抓获了日军大批战俘的时候我们将会怎么做?比如说数十万左右的时候?”邓演达有些颤抖的看着李成坤问道,李成坤想也没有想就回答:“没有什么好说的,杀干净!”
此后,即使在日军在中国战场战败,三十万军队投降后,没有任何人下达任何命令的情况下,被各地的军队屠杀殆尽。即使在日本战败投降后,那批人再也没有在日本出现过,后世过了六十年的时候美籍日本历史学家来调查三十万投降日军消失之谜的时候,才从已经解除保密限制的老兵们口中得知那些日军下场。他因为这写了一本书而轰动世界。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他很确信的发现那些屠杀都是因为日军在中国的各种暴行而激发中国士兵对他们的仇恨而采取的报复手段,并没有任何一个高级军官对此下达过任何命令。更不要说牵扯上那位历史上曾经两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李成坤,他只能在书后告诫后人,战争是把双刃剑,在伤害别人的时候也能伤到自己,呼吁人民珍惜和平。
如果双辽会议有任何的记载的话,只要他翻看那些早已解密的文件就会发现历史的真相。但是历史就是如此,历史真相总是只为极少数人得知,其他的人只能得到别人想要你知道的东西。当然他也不能想到李成坤双手沾满了日本人的鲜血却可以获得两度的“诺贝尔”和平奖,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可以说得清楚的。那位历史学家还记得从小的时候就听到了老一辈人谈起最害怕的就是李成坤,这个中国人简直是一个恶魔,然而战争结束了,他却获得了世界上象征和平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和平奖!
按照中国人的看法是,他采用的和平方法是以杀止杀,以暴止暴,姑且论对不对,就说李成坤曾经对日本民众造成的严重伤害毫不关心,就足以表明这个人没有资格获取这个荣誉,更不要说连续两次获得。那位将近七十岁的历史学家很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家里被烧干净后逃难的情景,更对其后而来的大饥荒记忆犹新,中国人轰炸完城市后,连小城镇也不放过,他们最可恶的地方是用化学药物撒进了大面积的农田,庄稼枯萎变得有毒,日本和海外联系被他们切断,水雷布满了所有港口,人口大幅度的死亡,那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悲剧!
战后的日本更是受到他们严酷无比的制裁,天文的战争赔款至今还未还清,战后只要可以搬迁的东西都被中国人运走。他们不允许日本人涉及造船和飞机制造等工业,事实上所有的工业设备都被他们运走,日本本土连一寸钢材都无法制造出来,更不要说制造业。战争造成的大规模的国民伤亡后,其后极为恶劣的生活环境导致国家人口急剧减少,中国人使用各种手段剥夺日本人开设工业的可能。
几十年来日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能养活自己做为最大的目标,日本曾经创造的那种辉煌只能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年轻人不仅受到教育有限,更是整天穿戴全部都是中国产品,日本女人和千百年前一样最大的希望是可以嫁给一个中国男人。日本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和民族意识,对自信心已经完全丧失干净,对国家和民族已经变得麻木无比。他们和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何其相识,可是中国有重新崛起的资本,而日本却完全看不到希望,光是看看屯扎在日本本土的中国军队和完全控制日本海岸的中国海军就可以看到日本的明天。那位历史学家在写完书后面对国际畅销而国内毫无反应,甚至大骂无聊的叫嚷声中于两个月后悄悄的死去。
………………………………………………………………………………………………………………………………………………………………
最后的有些那个成分在里面,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欢迎讨论。可以在书评区留言或者直接写信给我
另:因为这两三天可能会有点私事要处理,可能三天内都无法上网,还望大家谅解。
第二部 第三十三章 报复3
邓演达终于知道为什么这次会议没有看见任何人做记录了,任何书面的东西流落出去造成的影响都是致命的,光看一个个口无遮拦的话说出去那还不震翻天。这些家伙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群屠夫呢,邓演达半开玩笑的说了句:“我们不是也把那些刚到中国的日本兵拉去服刑,反正我们正缺人不是?”
听了他的话,周正刚摇摇头,“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去做的,战争结束后百废待兴,中国还有那么多地方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条件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如果不是还有些危险艰苦的事情,那些伪军也没有留下的必要!”
李成坤望着脸色憋得通红的邓演达,很清楚他的脾气和想法,他对政府政治和管理方面工作才能要远高于他的军事才能。像蒋介石和毛泽东这样的人才能把政治军事全部玩的娴熟无比,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年除了兵法和军事相关的书,也读了很多历史和其他方面的书籍,因为要治理国家不是光靠军队就可以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学识,否则必定是要吃大亏的。
邓演达最大的缺点是过于仁慈,这在和平年代是个好习惯,可是在现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是很不可取的。对老百姓来说还可,对待敌人也这样只会是自取灭亡,尤其是这么凶残的敌人。这种环境中不依靠铁血的镇压,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平息各种隐藏的地下势力。
别的不知道,自己能站稳脚跟,虽有民族大义和一系列对民有利的政策,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手中掌握的强大军事力量,以及对那些反对力量和势力的铁血镇压,才得到了必要的修生养息的关键时间。如果当初没有在占领之后就用铁血手段收缴了各个势力的武装,让他们无法动弹,那么光是应付他们没完没了的各种破坏和暴动就足以让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完全失去效果。
在站稳脚跟后,就迫不及待的发布一系列的优惠条件来赢取必要的民心,建立更为庞大的武装力量和强有力的政府,依靠军队警察以及严格管理的政府机构将这些土地牢牢控制在手中的时候才真正稍微松了口气,那感觉并不比打败日本人轻松多少。
邓演达来的时候看到的是太平盛世的景象,却没有发觉刚开始的时候的刀光剑影,也没有看到谢晋元在内蒙的那些血腥屠杀,每一个政权的迭浮都有无数的鲜血做为铺垫的。蒋介石认识到了这点才有他今天的做为,邓演达却没有注意到这点,一味的指责却无法控制局势的发展,作用十分之有限。
“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好了,就按以前的方法办好了。主要是我们以前杀的战俘数量不是很多,还没有什么关系,以后要是大量俘虏的时候,下面很可能要请示批文之类的,这些东西都不好上台面的。我的意见是不能给任何人把柄可抓,所以特地在这里统一一下意见,无论多少尽管杀好了,不必请示了!”
李成坤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神情严肃的说:“这些事情你们尽管去做,如果要承担责任,我一个人承担好了。在我眼中,从来没有把他们当作人看,多了他们不多,少了他们不少,杀一个和杀一万个没有什么区别。对于这些妄图侵略中国人我一定要他们付出代价!”
“这种好事怎么能少了我,也算我一个!”谢晋元刚说完,“对,也算我一个!”“我也是!”……邓演达看到这种情况也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不可以让步的,仅仅看看这里数万冤魂也足以让他们付出他们生命来抵偿,既然参加了这个会议就有必要为他们复仇,“我也同意!”
顾正宏看到这种情况,满意的点点头,站起来说:“今天还有一个问题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下,我们参谋部简单交换了一下意见。我们觉得我们不仅要自己记得这次悲剧,也要我们的后代我们子子孙孙都记得今天发生的一切。
我们决定在这里修建一个死难者纪念馆。我们将尽一切的可能将所有知道的死难者的姓名雕刻在一个专门用于纪念他们的长墙上,供后人来祭奠!所有死难者的遗骸我们也将收集在一起存放纪念馆内,保存一部分日军暴行下的遗址,和我们所拍摄到的所有证据都存放在这里。
对于居民我们将观察一段时间,隔离开那些染病的居民,对那些健康的居民,我们尽力在冬天来之前在现在城北十五公里的地方建立一个新的城镇,修建必要的房屋供他们居住度过冬天。也决定将屠杀发生当天当作哀悼日,每年都要举行哀悼活动来祭奠他们的亡灵!”
“这种事情我没有意见!”“我觉得很好,可以!”……看到大家纷纷表态,李成坤什么话也没有说,走到他们面前一一拥抱,拥抱完才说:“今天把大家请来一是来看看这里死难的同胞,也看看那些幸存的同胞。另外也是讨论一下一点问题,这两个目的我们都达到了。大家的时间都很紧,我也不留大家吃饭了,这点小坎是难不倒我们的,我希望的是和大家在胜利的庆功宴上喝个痛快!”
这些将军们拿起座子上的军帽戴上后,用力动情的敬了礼就头也不回的出去了。看见他们出门坐上军车消失在视线中,李成坤也对邓演达说:“如果不是战争,我们很可能还是一群在少帅军队中混日子的军官,战争爆发一切都变了,也改变了我们的人生道路……”
邓演达看到还未过而立之年的李成坤头上都已经有了不少花白的头发,一刻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其实他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中国很可能因为眼前这个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从上海看见他的时候自己就清楚的感觉到了,所以也把自己对国家的希望托付在了他身上,但是从未想过他的肩上背负的东西是太多太多了,已经没有回头的路了!
高高的围墙上面的高压电线清楚的表明轻易翻越它的下场,围墙内随处可见的高楼岗哨和围墙外不时走过的卫兵都在显示了这个围墙内不同寻常,但是从外面看去,这里仅仅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军营,除了戒备更加深严丝毫不见和其他地方的异样。
事实上这里不仅是围墙周围戒备严格,就是方圆百里范围内也是人迹罕见,原本少量住在这里的居民也被善意的迁移出去,整个地区的周围都有地方和军队武装负责巡查,对这一带的人口管制极为严格,陌生人刚刚进入就会被带到警察局盘问了。
唯一显示这里于其他地方稍有不同的是,这里有铁轨延伸到里面,另外一头接上了铁路的主干道。虽然东北的铁路系统很发达,很多工厂都铺设了铁轨方便物资的进出,可是在深山里的铁路连接上主干道的情况却不多,尤其是这条线路修建了却很少使用,基本出于维修和闲置的状态下。
这里早在多年前就因为山体石质十分坚硬,加上内部有天然的洞穴,就被改着为重要的战备仓库,铺设了铁路线和加固了内部山体结构。在三年前一支特殊的部队进驻了这里,周围的戒备骤然深严了许多,出了每过一段时间运送一批密封的物资进出外就没有任何奇怪的举动了。
在战备仓库改建的过程中,把内部分成了很多小的空间,从门道窗都有十分严格的密封要求,稍有漏气就必须要更换。每个地方都有独立的通风系统,每间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道密封门,门别的地方倒是没有太多要求,只是对密封的要求很高而已。
在里面工作时间长了的人都会结果严格的保密训练,就是这个基地外围的卫兵也被要求在这里所有看见或者听到的一切终身对外保密。虽然保密十分严格,但是除了在最里层核心工作的研究和警卫人员,很少人知道这里到底是干什么的,卫兵们只是知道这里很重要,到底怎么样重要直到他们退役了却也说不上来。
在洞中心靠近研究中心的地方有个经过加固的房子,里面一字排开了五台电台,然而这些电台并不常用,大多数的时候负责无线电的电报员是整个基地最轻松的人员。现在电台却嘀嘀响个不挺,等收完刚发过来的电报,电报员转身起来拉开除了少数人可以从外进入的电报室厚实的大门。
“所长,哈尔滨急电!”电报员略微喘息的跑倒了一个身穿白大褂年纪大约在四旬左右的中年人面前把刚收到的情报递了上去。中年人看了情报后显然是松了口气,“这个消息来得还真及时,不过也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了。”黄子方绷了几天的脸也缓和了起来。
“子方,有什么事情?”一个方脸的身着白衣的高个子也走了过来,年纪和黄子方相仿,也在四十左右,“是,永纯啊。诺,上面下命令了,我们的计划被取消了,上面让我们继续待命!”刘永纯一手抢过了黄子方手中的电报,仔细看了看,“还真有这事,让我白操心了一场!”
黄子方心情很好,忍不住开了个玩笑,“你操什么心啊?你们搞疫苗的,好好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不过听说这次上面可是很表扬了你们一番哦,说你们搞的那个疫苗不错,抵御力很强,现在还没有发现注射疫苗后被感染的,不过你们可得加紧了,以后搞不好需求量还要大!”
刘永纯笑了笑,“这个不用你担心,你以为我们都像你们一样生产研究都挤在这个鬼地方,我们生产是正大光明的批量生产,咱过段时间就上去瞧瞧去!”不过它的眼睛突然一暗,“听说这次去的早,控制还算及时,只是死伤百姓过多,瘟疫并未流传太广,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有伍连德和林家瑞这样的防疫专家去了,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不过这次日本鬼子也做得太绝了,要是我也恨不得把我们这里的东西也扔他们国家去,看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这么对咱们老百姓!”黄子方安慰刘永纯,却突然想起来就生气了。“早些时候是谁还在愁眉苦脸呢?”
“是又怎么样?可是命令下来了我还不是认真执行了,哪有半点怨言?不过说句实在话,我们是搞医学的,学医是为了救死扶伤,而不是用我们所学的来杀人的。我们今天到这里来也是被鬼子给逼的,要是真正用上这些东西,心里总归是有些疙瘩。”刘永纯点点头,叹了口气,“是啊,我还好,是搞疫苗的,还算是救人用的,你们那完全是武器了,可是鬼子已经毫不留情的对老百姓使用了,我们就不能示弱啊,不然遭殃的老百姓更多!”
黄子方点点头,“我们这里研究员,都是中国的医学界还算是有些名气的人了,就说你我这些人怎么好歹也是留洋博士,我记得你和宋国宾他们是去的法国,我和兰春池他们去的是美国,翁之龙却的是德国,沈成武去的是维也纳……咱们这里只要稍微管事点的那个不是博士来的,可是我们为什么都愿意来这狗不拉屎的地方来一蹲就是好几年,不就是因为当初看见鬼子拿咱中国人当试验品研究这个准备杀中国人么?”
看见刘永纯点点头说,“你看咱们这里防疫的伍连德和林家瑞都是日本出来的,搞细菌和传染病的李元白胡秉奎他们也是出自日本的,这日本鬼子搞这可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黄子方突然说,“跟你说话差点忘记正事了,那些东西刚刚装上车,我得要去负责人把这些东西卸下来!不过照***小鬼子这么下去,迟早是要对他们用上的,这可不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了!”
第二部 第三十四章 报复4
“小伙子们,这样干活可不行,加把油,干完了回头我给你们搞点好酒!”陈雷用袖口擦了一下额头上如雨般落下的汗水,看着那些赤膊上阵的年轻人叫了声,很显然他的话诱惑力还是非常大的,一下就把那一群人的兴趣给钓了起来。这年头酒的管制可是非常严的,在配额外的价格高得出奇,早些年头的时候不少人都依靠走私酒谋取暴利,可惜最后除了少数抽身快的都把钱给吐了出来……
对于水果那些酿造的酒并无什么太大限制,但是对于任何用粮食酿造的酒都被严格控制,主要的原意就是粮食的问题。早年为了换取武器和工业设备就使用农产品和矿物原料来进行货物交易,加上为了战争和各个方面囤积的大量粮食,政府为了节约粮食举行了数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发起了一系列的运动,从学校,工厂,农村都大力宣传这种政策。
对于酒,为了抵御冬天的寒冷,东北地区乃至北方的人都喜欢饮酒,而且是浓度很高的酒,对于这政府也并未强行禁止。按照每户的情况都有一定的配额,一般人来说这些酒已经够用了,但是对很多喜欢喝酒的人简直要了他们的命。万般无奈下也只好喝起了以前认为只有“娘们”才喝的那些水果等非主粮食类酿造的酒,对那些稍微好些纯粮的高浓度酒望眼欲穿。
“老陈,这次你说话可要算数的,干完了我可是直接去找你的。”“对,我们也是,这段时间渴得紧了,他***还真想那味道了!”陈雷看那群家伙一副陶醉的样子,感到好气又好笑:“这是上面发的准备用的庆功酒,不是原来仓库里的那批高粱酒,我从火车上卸下来的时候看了的,绝对是好酒,数量可不小的,等忙完了有得喝的了。”
在机场的停机坪附近到处是堆积如山的航空炸弹,一层层的堆积在一起,仅仅用厚重的帆布给简单的罩了起来,在弹药附近到处是忙于给飞机装上炸弹的空军地勤人员。天边帜热的阳光下,所有的人头上都感觉被太阳晒得冒烟,大多数人都脱掉了衣服,赤膊上阵,将常年锻炼和劳作出来的结实的肌肉暴露在阳光下,身体早已被阳光晒得黝黑,反而并没有人注意到这点。
长长的跑道上一字排来了整整齐齐的巨型轰炸机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次全靠他们了,对于地勤人员而言,最害怕最麻烦的就是给这种飞机装弹。这些铁家伙不仅个头大,在经过特殊的改装后能装下的炸弹在所有的飞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