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厉害的皇帝 刘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序(1)
并非戏说话刘邦
  ——序《最厉害的皇帝刘邦》
  程树榛
  卫道存先生的长篇小说《最厉害的皇帝刘邦》,是一部重述历史,新颖、别致而又令人兴味盎然的小说。曾在搜狐网连载过,深受读者欢迎,故点击率甚高;现在又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全国发行,想来会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
  近年来,作家们以历史题材进行文艺创作的风尚很浓。从网络到图书再到影视、动画,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可谓热闹非凡。为何这种题材的作品得到受众的青睐?其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创作超越了史实的范畴,达到了历史虚构的层面,打破了那种历史仅由历史学家来描述的单一的枯燥模式。其实,历史并非完全是个人的经历,作家可以通过虚构和想象,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意向,有着广阔的艺术驰骋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厉害的皇帝刘邦》是一次新历史小说的尝试。
  本书秉承了新历史小说的精神。神话被解构,伟人还原为平民,原先庄严而又严肃的历史,被有滋有味的生活故事所替代。刘邦和他的同道者们一起,被作者重新置于那段烟尘滚滚、爱恨交加的历史漩涡当中,故事在人性的温情和冷漠之间、战争和血腥之间,由作者娓娓道来。
  关于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和传说坊间数不胜数。作者没有将他的这部作品写成英雄史诗,而是写成了一个平民的奋斗史、及其成功的秘籍;没有过多地渲染远古的苍凉激越,而是充满了人生情怀。这种尝试是值得称道的。
  在小说的开头,没有刻意附会刘邦是龙种的传说。刘邦不是生来就是什么“真龙天子”,专门下凡来统治百姓的。在这里,传统的封建思想被颠覆了。强调刘邦是一个人,是一个布衣,是一个农家的孩子。他走向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位,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靠的是自己的聪明和才智,特别是又吸取了他人的智慧。因此,刘邦的成功是刘邦集团的成功,他只是这个集团利益的代表者和胜利的实践者。
  作品处处有精彩的亮点。举例而言:那别开生面的开头,就有别于过去的同类作品。在第三章里,故事尤为生动:刘邦参加了吕公的乔迁宴会,吕公头脑发热,高兴之余,竟将自己的长女吕雉许配给了刘邦。但吕老夫人却认为不妥。因为她得知刘邦的作风不正,跟小寡妇曹芷有染,再加上沛县县令曹德来为自己的儿子求亲,对比之下,吕公顿生悔意。可是,生性轻浮的刘邦,却在外边故意炫耀:自己将和吕雉小姐成亲,张扬得整个沛县都沸沸扬扬;以致连他的情妇曹芷跟他大哭大闹。面对吕家悔婚的局面,刘邦采取了“英雄行动”——也是现在的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属于莽撞的行为:他听从萧何的建议,带着几个血气方刚而又满怀义气的弟兄樊哙、周勃、灌婴、王陵等到单县去杀吕公的仇人,为吕公报了仇,然而于匆忙中竟然错杀了女主人,在被人追杀中,被打折了胳膊。写得有血有肉,生动淋漓。这个情景,恰巧被前来找他悔婚的吕公看到了,再加上听到樊哙的述说,于是,重新认识了刘邦:原来这小子不像人们所传说的那样无赖呀。看他交结的朋友,个个都是血性男儿,有英雄气概,便知道他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吕公这才真正作出决定,纳刘邦为婿。这是多么生活化的描写,人物性格多么鲜活、可爱!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序(2)
下面的一个篇章则更为精彩。
  在楚汉相争最激烈的时候,双方大军激战黄河南北,危急时刻,刘邦急调韩信所部强渡黄河前来支援,没想到却迟迟不到。刘邦写信责问他,韩信回信说:“被楚军牵制,难以自拔,一旦缓解,即可往救,望汉王再坚持一阵子。”刘邦看了回信,气得眼珠子几乎要瞪出来了。
  原来韩信听说,彭越、英布此前于汉王未有寸功,却许诺击败项羽之后封他们为王,而自己在帮助汉王平定三秦返回关中之战中,功劳最大,汉王却没有任何奖赏。现在大敌当前,汉王对别的有功之人士都有重赏之议,惟独对自己没有任何说法,这刘邦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他心里既然这样想,干起活来自然要拿点劲儿。张良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就向刘邦点破了这一点,说:“如果你许诺韩将军解除荥阳之围,愿以黄河以北的地区封给他,或许他马上就能来到。”刘邦恍然大悟,立即照办。
  韩信接到了刘邦的许诺,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十分畅快,当即决定尽起所部,加入关中阻止楚军西进。
  当时,“刘邦说没有想到这一点,是在张良面前故意谦虚,也是不相信这韩信会这么小家子气,事后看韩信还果然是因为没有赏到位才消极怠工的,心里未免不舒服起来,感到这小子有点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关键时候拿一把。”多么不义气——
  为人民疾呼,为天下苍生的庄严使命感在这里不见了,血腥的战争成了一种“工作任务”,刘邦成了经营生意的个体老板,因赏罚不明而怨愤不断:有怠工的,有偷懒的,当然也有献媚的和打小报告的。芸芸众生,百态毕现。于是,它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不论是当好皇帝或者是当好老板,都是不容易的,都是有压力的。
  小说的叙述是轻松的,结构也颇具特色。它不是严格地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而是集中焦点人物和重要事件,设立篇章,集中铺排,大开大合,跌宕起伏。打破了时空的先后秩序,使故事呈现出多侧面的某种立体感,读起来新鲜、有趣。
  如果乍从书名看,一定以为是对刘邦的赞美;但如果从书中细微的章节体味,却处处可以看出刘邦的矛盾和复杂的内心世界。爱美人,美人却不得善终,戚夫人惨死于妒妇之手;爱江山,江山是他打下的,可他面对一切都很谨慎,处处要防范别人的觊觎。就连他最信赖的萧何也不放心。萧何和吕后联手除掉了锋芒毕露的韩信后,名义上大加封赏,安排侍卫五百为他护驾,其实是在监护他;###英布受伤了,却还派人来慰问萧何,仍是对他放心不下的表现。跟他一同打天下的英雄,他没有一个放心的,直到自己终于死去,而临终前还托孤,留下了铲除吕家的遗嘱。可见中国“最厉害的皇帝”、布衣出身的平民皇帝刘邦,其实是个最孤独的人。以古鉴今,发人深思。
  作者从小生长在刘邦故里,源于故乡的生活体验和当地人们的传说,成了他这部小说虚构的基础,同时也使作品根深叶茂,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地方特色。
  当然,作品也有某些不足之处。如文字还不够十分精到,个别人物性格还不太完整,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值得一读的厚重之作。作者正值盛年,生活阅历比较丰富,又有一定的艺术积累,相信在未来的时日,他会在创作上更上一层楼,写出更有分量的新作。我们期待着。
  2008…12…05
  (本序作者为著名作家、原《人民文学》主编)
  

蝼蛄救命(1)
秦始皇统一六国做了皇帝以后,老担心有人篡夺他的皇位。为此,他寝食不安,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全国各地巡游一遍,一方面是游山玩水,一方面也是查看地方上有无窃取他江山的迹象。
  这一段时间秦始皇老是睡不好觉,闭上眼睛就这事那事都浮上来了,他心里很烦躁。这天夜里到半夜了,侍女服侍他躺下,他迷迷糊糊地睡去。他梦见灵霄殿里一群侍女正在忙忙碌碌地从一间屋子里进进出出。那间屋有三层高,飞檐抱柱,巍峨壮丽,云雾缭绕,有点像自己的皇宫,仔细看又不像。还能听见里面有嘈杂的声音。他正要问赵高这是哪里这么热闹,只听“哇”地一声一个婴儿落地的声音传来。接着就有一群男男女女跪在他的面前向他道喜:“恭喜陛下喜得龙子!”
  他一听哈哈大笑,伸出双手接住一个婴儿,高兴地说:“快来让我看看小皇子。”
  昏昏沉沉中,他又乘着御辇走出皇宫,前呼后拥,沿途的百姓看见他都争相观看,企脚眺望。只听有的人说:“皇帝好威仪啊!”他洋洋自得。
  很快,他来到一座山上。抬眼望去,看见周围彩云飘飘,一条条彩龙在云间穿行。他看看周围随从都不在身边,独自走下车想长啸一声,刚喊出“啊—”眨眼间一声巨雷在耳边炸开,一条巨龙向他游来,他想躲已来不及,龙尾猛一摆,“啪”地一下,重重地打在他的脸上。他猛地坐起来,大喊一声:“来人啊。”
  听到喊叫声,侍女和侍卫们一群人火速地跑了过来,齐声问:“陛下,怎么了?”
  秦始皇出了一身冷汗,静了静神,瞅瞅他们,明白了自己刚才是在做梦,挥了挥手说:“没事,你们都下去吧。”
  第二天早朝,秦始皇把昨天晚上做梦的事向隗林、王绾、李斯、王戊等一帮大臣说了,大家都感到不是什么好梦,但谁也不敢说真话,只是拿平常人们认为的“梦见生男孩主吉利”等套话搪塞皇上。始皇半信半疑,命李斯等人观测天象,占卜吉凶。
  李斯带领负责星相、卜筮的演易官鼓捣了几天,果然发现东南有天子气,祥云蒸发,众星拱聚,正有新的天子降生。并卜得皇上的梦,飞龙在天,主主人大凶。这一结果让他们吃惊不小,马上向始皇作了禀报。
  始皇自从那天做梦后一直浑浑噩噩,感觉要有大事发生。听到这一消息,顿时晕了过去。众人手忙脚乱地把他扶起,猛击后背,过了一会子他才醒过来。他一只眼闭着,一只眼半睁,一只手指着前方,口里狠毒地喊道:“快,快,快给我派大军去剿杀,把东南方新出生的婴儿都杀掉!”说完,猛咳一声,吐出一口鲜血。
  就在秦始皇做梦的那天夜里,沛县丰邑中阳里村的一间草屋里,几个女人正在忙里忙外,为刘田的第四个儿子接生。刘田的女人已生过几个孩子。女人一般都是头生孩子难些,再生孩子就容易了,因此他们没有请接生婆,而是由有经验的孩子的奶奶和大娘、婶子来料理。
  子时刚到,草屋里传出婴儿啼哭的声音。坐在西屋里等候的刘田听说又生一个男孩,“嗯”了一声。不知他是喜是忧,也许他首先想到的是又多了一个吃饭的。
  天明一大早,刘田就起来了。他抬眼望去,见堂屋顶上有一只彩色的很俊的长尾雉站在屋脊上东张西望,见有人走动,它振振翅飞走了。刘田想去堂屋看看女人和孩子,但碍于嫂子和兄弟媳妇在场,就没有进去。他去庄前井边打水洗了脸,又把缸里的水也打满,告诉从堂屋里出来的人一声,就下地干活去了。

蝼蛄救命(2)
刘家新出生的这个孩子排行老四,刘田按伯仲叔季的顺序给他取名刘季(长大后自己改名刘邦)。约莫小刘邦的肚脐刚炙干的日子,这时从西北乡传来秦始皇派大军到东南灭杀婴儿的消息。刘田乍一听到这一消息,心里为之一震,感到这就是冲着他们家小四来的。夫人孔含始更是一下子吓黄了脸。因为在怀上这孩子的时候,孔氏曾梦见自己蛟龙附身。他们当时正在田里干活,时近中午了,孔氏感觉有点累,就歪倒在地头上睡着了。这时忽然晴天一声霹雳,“咔嚓”一声巨雷在不远处炸开,刘田忙向孔氏望去,分明看到一只巨蟒缠在孔氏身上,他吓得顿时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直了腔地喊了一声“他娘!”奔跑过去,及近看时,什么也没有了。他摇醒孔氏,说了这个情况,孔氏说她刚才梦中也见到有一条龙附在身上。这之后,孔氏就怀孕了。
  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也听到过一些人主都是天子下凡的说法。现在听到皇上扑杀婴儿,他们立即想到了怀上这孩子时的异兆,以及生他时房子顶上飞来了一只很好看的雉。直觉告诉他们,也许他们这孩子将来有些出息。
  乡里传说官军捕杀幼儿的消息越来越紧,刘氏夫妇万分着急。但由于孔氏刚生产过,走动老是腰疼,他们家又没有牛车,一时很难逃离家乡。他们还愁的是,躲又能躲到哪里去,即使跑难道他们的两条腿能比官军的车马快?
  夫妇俩正无计可施时,秦始皇的大军已来到丰邑北边的单父地界。小刘邦仿佛也感到了危机,一直不停地在大声地哭,那意思好像就是在说:“快带我走呀!”“快带我走呀!”
  刘田被搅得心烦,这时又犯了他的“别劲”,对着一家老小说:“我就不信官军那么没人性,见了小孩就杀!”又说:“小孩要是有人主命,在哪里都会有人救,要是没那命,跑到哪里也白搭,我们哪哈也不去,就在家呆着。”孔氏被他气得胸口里疼。
  说时迟那时快,官军已扑到中阳里。他们找到里长周正,问谁家有新出生的男孩,并威胁说:“如说半句假话,把你全家全部杀掉!”
  周正哪经过这事,听这话早吓得屁滚尿流,哆哆嗦嗦地回答:“小人不敢有半点假话,我也说不清楚,只听说有几家可能生了小孩,我也不知是男是女。”
  官军一把揪住他的衣服,狠狠地说:“你前面带路,我们一家一家地搜!”
  中阳里一下子来了几十个官军,头目安排一部分人把住村头路口,不叫有人走动,一部分人跟随里长到各家搜查幼儿,发现女孩就放过。男孩统统带走,没多大工夫就带走了五六个。
  小刘邦的哭声越来越大了。孔氏抱起孩子正要喂奶,忽然听到外面吆吆喝喝的声音,赶忙抱起孩子躲到了堂屋西边的厕所里。刘田正在门口堆柴禾,官军冲上来就问:“家里小孩呢,抱出来看看!”
  刘田问:“你们要干什么?”
  “干什么?朝廷说了,你们这新出生的小孩中将来有人要乱国,现在都得带走!”有个官军说。
  “我这没有小孩。”刘田支吾道。
  小刘邦乍一来到屋外,感到有些亮,他眨巴一下眼睛就再也一声不吭,好像很配合。母亲听到官军进门的声音,跐着一块坷垃翻墙就到了院外。
  官军窜到各个房间去搜查,厨房、厕所和草垛周围都看了,发现堂屋内还有小孩用的尿布,却没有见到女人和小孩。他们反过来又问刘田要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蝼蛄救命(3)
刘田刚才还捏一把汗,正准备和官军拼命,今见他们没找到人,顺口答道:“出去串门去了。”
  官军闻言,头目喊了一声:“一定是跑了,赶快追!”一窝蜂去了。
  刘家屋后就是一条大路。孔氏向东西看看,到处都有人把守。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向东跑去。后边的官军看见忙喊:“有人逃跑,快截住!”
  看看官军呼喊着就要围上来,这时猛然刮起一阵狂风,霎时吹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对面不能见人。孔氏仗着路熟,加快向庄外跑去,心里念叨着:“老天爷,刮大点,再刮大点,救我孩子一命。”
  等到狂风平静下来,孔氏已消失在庄东的树林里。有几个官军刚才分明看到有个人在抱着孩子急走,这时却什么也看不到了。有人嘀咕:“难道她飞了?”
  孔氏惟恐官兵追来,也不敢走大路,沿着一个方向,连跑加走地赶着。平时她老是腰疼腿疼的,这会也不知哪来的劲。看看时近中午,她实在走不动了,想停下来歇息一下。她也不知自己走到哪儿了,从一个走路的人那儿问得,这附近有一个村庄叫孔庄,再向前走不远,还有一个大的集镇叫高皇集。
  孔氏听到孔庄这个名字,感到很亲切,想到也许这个村庄能救她娘俩的命。她出来时很急,什么也没带,现在又渴又饿,只能到庄上讨点水喝和饭吃了。
  娘俩到了一户人家,庄户人听说她们被官军追赶,很为她们担心,抓紧拿出茶饭让她们吃了。孔氏给孩子喂了奶,匆匆忙忙就又上路了。
  官军的头目听说大风中走了抱孩子的妇女,说:“这个风来得怪,这个小孩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孩子,赶快追赶,务必要找到他,回去向皇上邀功。”
  官兵一听都来了劲,马上就要去追赶。头目感到这个村很重要,除亲自带领几十个人追赶孔氏外,还留了十几人在中阳里守候,确保不漏网一个男孩。
  孔氏出了孔庄向高皇集方向走去,大约走了有几里路的样子,忽听身后有兵马奔腾的声音。她向后一看,“我的娘啊!”心里绝望地一叫,不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正向她们拥来。她顿时吓得脸色蜡黄,大哭了起来:“我的儿啊,这下娘可救不了你了,你的命咋就这么苦啊!”
  当时正值秋天的季节,地里的庄稼已收拾完了,一眼能望到很远。万般无奈之际,孔氏看到近前方有一个老农在赶着牛耕地,她下意识地向那农人跑去,指望那人能救孩子一把。
  官军已看到孔氏在奔跑,有在中阳里看见过她的官兵就喊:“这个女的就是从那庄上跑出来的,她跑不了啦,赶快抓住她!”
  官军一忽拉打开阵势,有跑到孔氏前面去的,有在她后面堵的,有分列到她左右两边的,马匹扬起的尘土一时模糊了所有在场人的视线,只听到官军在喊:“围住她,别让她跑了。”
  孔氏感到实在没救了,情急之下,她把小刘邦猛地放在了脚下的犁沟里。她也不知自己已跑到了那老农的前面,老农还在赶着他的牛继续耕地,他没有发现犁沟里有一个小孩,这时犁起的土正好把小孩埋在了下面。
  官军渐渐缩小包围圈,马匹搅起的尘土已散去。老农的又牛走到刚才掩埋小孩的地方,说什么也不走了,牛身子正好停在孩子的上面。他这才看清有那么多官军在追赶一个妇女,愣在了那里。
  官军问孔氏:“你怀里抱的孩子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蝼蛄救命(4)
孔氏这会反而不害怕了,回答:“什么孩子?我没抱孩子啊。”
  又问老农:“那小孩让你藏哪了?”
  老农一脸迷惑:“我一直在干活,没见有小孩过来啊。”
  官军嚷嚷道:“分明看见她抱个孩子过来,你们不藏起来,难道他会飞?”
  老农回答:“笑话,孩子又不是别的,你们说这能藏哪里?”
  官军头目恶狠狠地说:“奇怪,会不会让他们用土给埋起来了,你们用枪把这块土地给我密密麻麻地攘一遍,不能留任何缝隙!”
  几十个士兵竖起铁枪用力地在这块土地上乱攘起来,几乎连扎针的空都没有留下。孔氏看到他们每扎一枪,心里就“咯噔”一下,像扎在自己的心上一样。她不敢向那牛身下看,惟恐引起官军的注意。
  用了大半晌的工夫,这一群豺狼一样的官兵把几十亩地全扎了一遍,惟独牛前蹄下有一小块地方他们觉着牛站在上面,即使有人在下面也会被牛踩死,就没有去扎。哪知小刘邦就在那下面,那牛仿佛通人性似的,那只蹄子只是虚虚地放在上面,浅浅地踩出一个印。
  官军这样折腾了一阵就离去了。他们有的以为老农和孔氏也许是夫妻俩,他们刚才可能看错了。
  看官军走远了,那牛早把蹄子挪开了。孔氏急忙去看牛踩的地方,见那牛的脚印上有一个蝼蛄钻出的洞。她小心地用手把土扒开,看到小刘邦竟睡着了,那只蝼蛄还趴在他的脸上。孔氏心疼得要命,气恨这小虫子也来欺负她的孩子,拿起来把蝼蛄撕成了两段。
  她做这一切的时候,耕地的老农一直在看着。他当即说:“你怎么对待你孩子的救命恩人,可是这个蝼蛄救了他。”
  “怎么是它救了我的孩子?”孔氏抱出小刘邦问。
  老农对她解释道:“你没看到,你孩子被埋在土里,我的牛用它的蹄子护住了那块地方,这只蝼蛄在蹄印那儿钻出了一个洞,你小孩的孩鼻子正好就在下面,这样才使孩子能喘气不被憋死。可不是我的牛和这只蝼蛄都是你孩子的救命恩人?”
  孔氏一听有理,极后悔把蝼蛄撕成了两段。她看了一下虫子的尸体,不知该怎么办好,就顺手掐了一个草棒插在蝼蛄的身体中间把它接了起来。没想放到地上它动了动就爬跑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所有的蝼蛄,撕开它的身体,都能见到中间有一根棒棒。由此可以推想,刘邦母亲当年撕断的那只蝼蛄可能就是蝼蛄的老祖宗。
  老农羡慕地说:“这孩子真是个大命的,这是上天在保佑他啊。你要好好抚养他啊,将来指不定能干什么呢。”
  “谁知道呢,这孩子刚一出生就遇到这么多事。”孔氏深情地望了老农和他的牛一眼,深深地鞠了一躬,说:“不知该怎么感谢您了。”
  小刘邦躲过这一劫之后,就被他母亲带到了沛县,他从此在沛县长大,举义成事后被称为“沛公”。
  

丰生沛养之谜(1)
历史上有刘邦丰生沛养之说,意思是说刘邦生在丰县,长在沛县。
  大家都知道,刘邦是个纯粹的农家子弟。那时的人活动范围还很小,特别是农民,几乎一辈子也出不了村多远,他怎么出生后,会跑到百里之外的沛县生活呢?
  这和刘邦幼年家里经历的一场劫难有关。
  秦始皇的官军追杀小刘邦不到,反过头来又扑到刘田家里。劈头就问刘田:“你媳妇抱着孩子哪去了?”
  刘田回答:“不知道。”其实他确实不知道,孔氏在翻墙逃出去的那一刻,并未告诉刘田她到哪里去。
  头目一声喊:“给我再搜!”
  他们把全村各家各户又都搜了一遍,也还没找到小刘邦,只好派兵把刘家围了起来,等候孔氏上门。
  官军一连等了几天,也不见孔氏回来,就把刘田拘到营房训问:“你家附近有哪些亲戚?”
  刘田怕媳妇和孩子躲到了亲戚家,只答没有亲戚。为此,他被官军狠揍了一顿。
  官军又找到里长和刘田的邻居,先说了一通威胁的话。这些人怕受到牵连,很快就把刘田家的情况都说了。还把孔氏怀上刘邦时和刘邦出生时出现的一些异象也添油加醋地向官军作了汇报。当然这些情况是平时说闲话时刘田和孔氏向他们吹出去的。
  官军一听这,更觉得这家孩子非同小可,非找着杀掉不可。便让里长和几个邻居带着官军到刘田的亲戚家挨个搜查。
  官军在中阳里驻了月余,仍没查出个结果。这时朝廷又传来圣旨:“东南方的天子气还未除,如不尽快除掉,就拿尔等一帮将士是问!”
  头目很着急,找来里长周正嚇唬道:“现在就你们村上姓刘的这个小孩没找到了,这于你有很大的责任,再找不到,我先把你们全家杀了。”
  周正一听这话很害怕,虽然他一直都是很配合的,但给官军哪敢讲理,他真担心这帮土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情急之下出了一个不该出的主意:“刘家还有三个孩子,能不能拿来顶替?”
  “顶个屁!”头目没好气地说。转过头又一想,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马上问道:“什么?还有三个孩子?快给我抓来,突破口就在这里,我要用这三个大的换那一个小的。”。说着就命令周正带领官军去抓人。
  没用多大会,官军就把刘田的三个儿子刘伯、刘仲、刘叔全部抓了来,他们大的十几岁,小的五六岁。头目亲自审问:“你们娘带着小弟弟到哪去了?”装着态度和气的样子。
  “不知道。”三个孩子一起说。
  “不挨揍我看你们不会说,快拿棍来,每人先打几棍。”头目绷起脸来说。
  听说要挨打,最小的刘叔先吓哭了,老大老二也面面相觑,但也还是说:“我们不知道俺娘哪去了。”
  “说不出你娘在哪,就不叫你们回家,也不给你们饭吃。”官军继续威胁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你这坏蛋这么不讲理。”刘伯发急地回道。
  “他还嘴硬。”头目对手下讲:“给我打!”
  有一个士兵照老大头上就打了两棍,并喊叫道:“快说,不说还打。”
  三个孩子一起哭了起来。
  刘田刚才下地干活了。回来听说周正带领官军把三个孩子抓去了,立即大嚷着跑到营房来要人。
  官军的营房哪是百姓讲理的地方。刘田刚来,就被士兵捉了进去。头目喝骂道:“你这糊涂日的,再不把你那个小杂种交出来,我把你这三个狗羔子全杀了,快滚,给我找人去!”说着就叫手下把刘田轰了出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丰生沛养之谜(2)
这时刘田已听本村的鱼贩子说从微山湖回来路过沛县时见有一人像孔氏,但不确定。全村已有几个刚出生的男孩被杀,他想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官军。现在官军把他三个大点的孩子抓去了,要用大的换小的,他没办法了,心如刀割。从营房出来,就去找周正要人。
  周正先是不见,刘田在他门口骂个不绝,他不得不出来和刘田碰面。刘田一见就像一头发了疯了狮子,上去一把抓住他的衣服,骂道:“你这坏种,你带人把我儿子抓去了,你把人给我要回来,不然我跟你没完!”
  周正支吾道:“你骂谁,官军抓的,碍我什么事?”
  “官军抓的?你不说官军怎么知道,官军抓人你去干什么?”刘田一连串地反问道。
  两个人扭打在一起,后邻居们闻声赶来把他们拉开才算罢了。但刘田被人架着仍回过头来说:“姓周的,我跟你没完,你等着!”
  一连十几天,刘田天天到营房里要人,官军要么乱棍把他轰走,要么就是要他把媳妇和最小的孩子交出来。
  三个孩子被关在营房一间屋里,不给饭吃,不给水喝,起初还大喊大叫,后来就没有声音了。一天,刘田再来的时候,几个士兵从营房抬出三个孩子向地上一摔,说:“给你的孩子,领回去吧。”
  刘田一看呆了,三个孩子仿佛已经死了。他哭喊道:“你们害死了我的孩子,你们这些没有人性的东西。”一边喊他的邻居把几个孩子抬回家里。
  邻居们帮着赶快给孩子们喂水,这时发现刘叔已死,其他两个孩子喝了点水后慢慢缓过气来。
  刘田痛不欲生,他哭啊,骂啊,一会骂官军,一会骂周正,一直骂到嗓子嘶哑,两眼发直。
  孔氏母子逃到沛县后,先被一个好心的寡妇收留,后靠给人洗衣做饭度日。她出来几个月,很想家里的几个孩子。但丰邑那边的风声一直很紧,她也不敢回去。
  官军捉不到刘邦母子,东南方的天子气越来越旺,朝廷不时传来圣旨责问,催促他们加紧搜查,发现新出生的婴儿格杀勿论。
  刘叔死后,刘田大病了一场。媳妇带着小儿跑了,存活未知,现在又有一个孩子死了,这不是家破人亡么。他盘算着,这日子还过什么,一定要给孩子报这个仇。
  到了这年冬天,他先把两个孩子送到外村的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