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世民-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起,现在要是他胡言乱语,得罪了脾气大得要吃人的朱粲,那可不妙了。董哀章心急火燎,赶忙假装出去小便,脱身溜了出来,抬腿便朝县府里跑。这时天色已黑,进门后,在树林处,他碰到了主人段确的随身文书苏邺。苏邺一见董哀章,就哭着说,出事了,出事了。 刚才段确和朱粲喝着酒,喝着喝着,两人都醉了,还要扯着喝。两人边喝边吹起了天下的珍馐佳肴。段确借着酒劲,戏问朱粲道:“听说将军吃过人肉,不知是什么滋味?”朱粲一听,这人好没礼貌,也不为他避讳一下,便没好气地说:“如果吃那些好喝酒的人,就跟吃酒糟拌的猪肉是一个味。”段确大怒,谩骂道:“大胆的贼人,你到了朝廷后,不过是一个奴才而已,还能吃人肉!”朱粲又恐惧又愤怒,站起身来,下令卫士从座位上抓走段确和跟从的几十人,先把段确剥光了,四肢反绑着,丢进大锅里煮,段确在锅里拼命地惨叫。其余的人也一个接一个地被丢进了新支起的大锅。苏邺还算幸运,被绑在大柱上,旁边搁着一块木板,他将背后的绳索靠在木板的棱角上来回地磨蹭,终于把绳索磨断,乘人不注意时溜了出来,出来就碰到董哀章。 说话间,两人还听到不远处传来锅中人哀惨的呼叫,又有脚步声渐渐传来。两人急忙躲到树后,几名朱粲的卫士从旁经过,从他们断断续续的谈话中,两人得知朱粲下令要将整个菊潭城里的民众全部杀光,好好地大吃几天。两人顿时吓得心胆俱裂。等卫士们走远后,两人悄悄走出树林,硬撑着从县府门前的持戟卫兵面前走过,穿过几条街道,出了北城,潜入了黑暗的原野。 两人日伏夜行,从菊潭跑到熊州,然后乘朝廷驿站快马,很快回到了京城长安,把这前前后后一串悲惨的故事,哭着给朝廷官员们讲了,后来听说皇帝李渊知道后,也为段确等人流下了热泪。太史令傅奕专门把整个吃人肉故事的细节一一记下,他沉痛地对两人说,他要把这些写在丹青上,永远载入史册,要让万世万代的人们知道,中国人还曾经历过这样一个地狱般的乱世,曾经过着这样悲惨之极的日子;要让后人牢记,永远要警惕暴君和暴民。 四月中旬,东都。刚刚登基称帝的王世充盛情接待了前来投靠的朱粲,封他为龙骧大将军。以前,这是秦琼的官职。 当初,秦琼和程咬金归附大唐的消息,令皇帝李渊非常高兴,他下令二人前去到秦王李世民处报到。今年正月三日,李世民奉父皇之命前往黄河西岸的长春宫镇守,一备突厥,二守关中,三窥东都。李世民早就听说过秦琼和程咬金的威名,于是对他们厚加礼遇,任命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马军总管,任命程咬金为秦王府左三统军、左一马军总管。 自从秦、程二人归唐之后,王世充手下将帅归降的越来越多。王世充的骁将骠骑将军李君羡、征南将军留安,也因为厌恶王世充的为人率众归降,李君羡被李渊任命为轻车都尉,安置在李世民的左右,留安被李世民任命为右四统军。马军总管独孤武都素来为王世充所信任,他因和大唐谷州刺史任瑰是老友,便同步兵总管刘孝元、李俭等人密谋将东都献给唐军,事情败露后,他们全被王世充所杀。 秦琼和程咬金原来的同事罗士信起初深受王世充的看重,后来王世充对新投降的邴元真之流也给予了同样的待遇,令他感到羞耻。罗士信有一匹骏马,长得健壮高大,奔驰如飞,被王世恽的儿子赵王王道询看中了,便向罗士信讨要,罗士信不给,王世充强行从罗士信手里把这匹马夺过来,赐给了王道询。罗士信把愤怒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五月间,他被王世充派去骚扰谷州,罗士信乘机率部下一千多人向大唐投降。皇帝李渊听说后,派出使者迎接慰劳,赏赐罗士信绸缎五千匹,供给他的部下所需的粮食,还任命他为陕州道行军总管。 王世充看到用甜言蜜语无法收服将士的心,便反过来采取严刑峻法,宣布一人叛逃,全家无论老少全部处决;如果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互相告发,可以获得减免。又将每五家编为一保,如果中间有某一家逃亡了,四邻没有发觉,都要论罪诛杀。这样杀人越多,逃亡的越多,以至于上山砍柴的人,出入都要登记数目。上次征讨谷州时对待秦琼等将领家属的办法,现在成了通用的规矩:每当将领们有出征的任务,他们的家属都被提前带进宫中作为人质。东都到处空着的宫城,现在已成了王世充设置的临时监狱,在里面长期关押、软禁的不下上万人。 秦琼和程咬金得知裴仁基和裴行俨被夷灭三族的消息后,流下了伤痛的眼泪。虽然不知母亲的音信,秦琼可以预想,母亲早已被王世充下了黑手。每一想起这事,他都觉得摧肝拉胆,心中充满了惶愧。罗士信来降的消息又令两人痛快了好一阵子,昔日的战友终于又成为同事了。现在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高猛——他的玄铁宝剑、他的盖世武功、他的缠绵亲情,在那朝不保夕的东都城里,都给他的命运遮上了重重阴影。简直无法料想,他能够有机会拂去这重重阴影走出生天,一切都似乎在劫难逃。  
第十章、十八路反王(11)
高猛的确陷入了巨大危险之中。那位绞死了皇泰主的唐王王仁则,不知从何处打听到高猛那柄黝黑的家伙是世间罕见的宝剑,便想把它夺为己有。高猛当着王仁则亲信的面声称,这剑必须喝足了人血,才会易主。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王仁则慑于高猛的武功,不敢轻易下手,转而请求大郑皇帝王世充帮忙。王世充于是召见高猛进宫,高猛这是头一回前往乾阳殿,到了玄武门,按例必须把身上的兵器摘下,交由大内侍卫保管。高猛非常犹豫,几乎准备转身离去。正在这时,皇帝王世充突然带着王仁则和一群侍卫来到了玄武门。看来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事件。高猛知道正面临着生死抉择,他的呼吸几乎就要停止。王世充走到近前,高猛只得跪下参拜。 王世充对高猛说:“朕听说你有一柄玄铁剑,能否借朕一看?”他用那鹰一样的目光紧罩着高猛,高猛顿时觉得冷汗泠泠地流下。在这一瞬间,他想起了两岁的儿子,心头一软,便将玄铁剑连鞘摘下,倒拿着递给了王世充。 王世充抽出玄铁剑一看,剑锋是黑黝黝的黑,他的眼神里掠过一丝失望,黑色是他历来不喜欢的色泽。他冷峻地举起玄铁剑,对着一名侍卫手中握着的长戟用力一砍,“锵”的一声余音不绝。他凑上前检查长戟,发现长戟只是被玄铁剑砍出了一个凹坑。随后他将玄铁剑递给了侄儿王仁则。高猛的心几乎收缩到了一块儿。 王仁则在王世充的示意下,使尽全身力气,用玄铁剑对着长戟连砍三次,仅仅砍出了三道小印痕。他正感到意犹未尽,玄铁剑却被王世充夺走,收入剑鞘,还给了高猛。高猛叩头表示感谢。 “世间并没有削铁如泥的宝剑。玄铁剑的确是宝物,但对于没有多少武功的你又有多大用处?”王世充告诫王仁则道,“你已经见识过了,就到此为止,不准再难为高将军。” 自从上次夺马逼反了罗士信,王世充便暗暗决定对自家子弟严加管束,不想再遇到同样的事。他知道,单单靠暴力裹挟,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我早听说了,你可能是中原武功最高强的人。哦,将军,请不要谦虚。”王世充亲切地对高猛说道,“你现在是朕的骠骑将军,委屈你了,朕要封你为——金吾大将军。你的家人在哪里?哦,宫中,那儿不错。什么,不准探访?仗打完了二十几天,还管得这么严,过分了,过分了,是内史令乱来,好,朕特准你接妻子回家,儿子和老母就……就留在宫中,那儿条件更好,朕决不会亏待她们!有问题你就直接找朕。朕现在就封你母亲为南皮郡君。你可以十天去探望一次,这可是特许,很少人得到。哈哈,你可以光宗耀祖啦。好好帮朕打几个大胜仗吧。” 高猛就这样如在云雾中保住了玄铁剑和全家人的脑袋,而且还荣升为金吾大将军。他感觉自己在泥潭中陷得更深了,越来越难以自拔。当他拿着圣旨和一袋王世充赏赐的珍宝前往宫中探望家属并接妻子回家时,他才知道这次奇遇实在太有意义,看守的简直是大旱逢雨:母亲和妻儿(他的岳父辛知几在去年腊月间已生病去世)已经饿得黄皮瓜瘦,宫中的粮食被看守的军士们贪污了,每人每天只给一把米充饥,里面每天饿死的家属都有好几十人,而这些人的父兄正在各地为大郑王朝卖命,甚至一些卖命的将士正在东都城内,却对自己家属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景况一无所知! 高猛愤怒地将宫中惨况向皇帝王世充作了汇报,王世充下令追查,将二十几位当事人一律斩杀,情况暂时有所好转。 高猛的母亲因为荣获南皮郡君的勋位,高猛的儿子因为成了金吾大将军的儿子,从此受到了特殊的优待,有专门的宫女负责看护。但是,人质终究是人质啊。妻子在家中每次想起两岁的儿子,都难受得蒙被痛哭。 每当看到这一幕,高猛心中就感到无比的愤懑,但这愤懑最后总被一种虚软的无奈所化解。这无奈是一张大网中小麻雀的无奈。即使你是只雄鹰吧,你也冲不破这张大网,你仍将感到无奈。这张网,是玄铁剑无法砍断的。明知道自己要和这张网一起掉进熊熊大火,可你又有什么能力阻止?高猛知道,他做不了秦琼,无法抛下家人投奔大唐。他把家人、把老母和妻儿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所以尽管拥有盖世武功,他自知这一身注定不能建功立业。既然老母和儿子在王世充手中掌握着,他就只能为王世充卖命了。今后他肯定要和王世充一道灭亡。酒啊,来吧,用你烈火般的烧劲,来烧我这颗无可奈何的心,让我肚子里的血和泪,以及所有的内脏,都和你一道燃烧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一章、平定刘武周(1)
他的鼻子又尖又长,鼻梁高耸,左脸长着一排雀斑,颧骨鼓得像山丘,面颊深陷。他总爱大笑个不停,笑的样子可真够吓人的:眼睛里像生出了一丛黄毛刺儿,牙齿像头狼一样白森森地露着,双肩左右乱晃。 他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四弟、齐王李元吉,官拜并州总管。现在,他正领着三十多辆马车,在晋阳郊外百姓的麦田里奔驰。这是武德二年二月中旬,阳光下麦苗青青,在奔驰的马车前面,五六只野兔和狐狸没命地逃窜,口中吱吱叽叽地尖叫着。 车轮在麦地里留下一道道黄色的辙痕,麦苗翻露出灰绿色的背叶。远处几位农夫心疼地看着,眼神里充满了焦黄的愤怒,却不敢说话。 这时,一辆马车在一位瘦矮的农夫身旁嘎地停下,几匹马顿时发出啾啾的嘶鸣,马蹄在地上乱刨。农夫盯着车轮和马蹄,脸上的愁苦之色更加重了。突然,马车上飞出一支红缨枪,直戳农夫的面门。农夫大惊,竟忘了逃走,只是本能地把头一撇。那红缨枪原是瞄准了农夫的发髻刺来的,一下扑了个空,便一回抽,嗖地插向农夫的后背,这下正好刺进了农夫的棉袄里,枪尖从另一头蓝亮地穿出,却没伤着农夫的皮肉,但农夫已吓得浑身直打哆嗦。 运枪人哈哈大笑,眼神里射出一簇簇黄毛刺儿,他的脸正是李元吉那张尖长的脸。只见他“嗨”地一声,双臂猛然发力,长枪弯成弧形,竟将那农夫挑到了半空中,用力一扔,将农夫丢进不远处的一个水洼里,叭地粘在泥水中。 “好啊,大王真是神力!” “大王怕是比突厥的骁果都要厉害!” 几辆马车上的人们纷纷夸奖道。 那农夫从水洼里跌跌撞撞地爬起,吸溜着眼泪和鼻涕向远处跑去。 自从前年七月李渊率义军挺进关中后,李元吉一直在太原镇守。李渊称帝后,将太原改为并州。今年开春,又令殿内监窦诞、右卫将军宇文歆前来辅佐李元吉管治并州。李元吉生性狂躁,喜好奢华,手下奴仆、宾客、婢女、侍妾竟达几百人;李元吉喜欢让他们披上战甲,用真刀真枪玩打仗的游戏,前后有很多人死伤,连李元吉自己也被戳伤了胳膊。他的乳母陈氏苦苦地劝他不要这么做,说话时不巧碰上他喝醉了酒,他借着酒劲,令卫士把乳母活活打死。他在太原俨然小国之君,完全由着性子玩耍,他曾当街射人,观看老百姓如何躲箭,从中寻找快乐。半夜三更,他又打开府门,到别的地方奸淫女人。但他最喜好的事还是打猎。“我宁可三天不吃饭,也不能一天不打猎。”他曾经这样表达过对驰骋田猎生涯的热爱。他经常带着由三十多辆马车组成的游猎队跑到郊外,车上装满了捕鸟、捕兽的工具。新来的窦诞娶了他的姐姐襄阳公主,也是个热衷于玩乐的主儿,两人一道带着游猎队在原野里追赶野兽,一路上就这样肆意践踏农夫的禾苗。 当这三十多辆马车呼啸着跑远后,麦地里的农夫渐渐聚集起来,他们愤怒地痛骂齐王和他的侍从仗势欺压民众,吵嚷着要告到京师去告状。于是他们气鼓鼓地放下手中的农活,一起来到当地的三老家中反映冤情。 次日,三老进了晋阳城,将齐王在麦地里打猎的恶行向右卫将军宇文歆作了倾诉,宇文歆答应为他们作主,三老感激地回去了。李元吉回府后,宇文歆就这事向李元吉做了一番劝谏,话还没说完,李元吉便将手中的马鞭一扔,扭头就走。宇文歆无奈,只好上表将李元吉的种种恶行向皇帝李渊作了告发。 闰二月二十二日,李渊下诏免除李元吉的并州总管一职。李元吉惶恐了一阵子,后来又接受了窦诞的建议,收买了一批太原父老,让他们乘马车前往长安,亲自到皇宫门外为他求情。李渊接见了这批父老,听了他们为李元吉所讲的好话,感慨地对侍臣说道:“老四贪玩归贪玩,还是很得人心的嘛!”心里一高兴,便于三月十五日又恢复了儿子的官职。 马邑。 李元吉在太原的胡作非为,被定杨天子刘武周通过间谍弄得一清二楚。他长期窥视太原,却又不敢轻易下手。他是一个实在的人,颇有自知之明,他有着威风凛凛的相貌,有着统御江湖豪杰的干才,就是没有用兵打仗的本领。有一位上谷人名叫宋金刚,长期在易州界面做强盗头儿,手下有一万多人,一直和定州盗贼历山飞互相声援。当历山飞为窦建德袭灭时,宋金刚飞速赶去营救,被窦建德的大军轻而易举地击败,宋金刚率剩下的四千人投奔了刘武周。刘武周早就听说宋金刚善于用兵,见了他十分高兴,便封他为宋王,将兵权交给了他,还把家产分了一半给他。宋金刚非常感激,便赶走原来的老婆,另娶了刘武周的妹妹为妻。两人随即成了一家人。宋金刚为刘武周分析了山西一带的虚实,认为李元吉在太原的乱政正是他们的天赐良机;他劝说刘武周攻占晋阳,然后南下争霸天下。刘武周大喜,任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元帅,让他和自己一道率精兵三万进攻太原。 三月底,刘武周亲率五千精骑从南面包抄晋阳,兵锋抵达黄蛇岭,同行的还有一部分突厥骑兵。齐王李元吉令车骑将军张达带一百名步兵先去试攻一次。张达嫌兵力太少,很不想去,被李元吉强逼着出战,果然一战覆没。张达恨死了李元吉,便领着刘武周军去偷袭榆次,四月二日,榆次被刘武周攻占。不久,刘武周率军北上,将晋阳城包围起来,但晋阳城墙十分坚固,刘武周军一时无法攻破。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一章、平定刘武周(2)
大唐皇帝李渊得知晋阳危急,便派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太常少卿李仲文率军前来增援。五月下旬,援军越过黄河,向并州一带进发。 刘武周和宋金刚见大唐援军即将到达,便由宋金刚率主力从晋阳城外南下迎击敌人。六月十日,宋金刚率军进逼介休城,在介休城内,有一名和尚名叫道澄,武功高强,被宋金刚重金收买,他在半夜里用佛幡结成长绳,让宋军的敢死队员顺着长绳爬上城墙,于是介休城落入了宋金刚的手中。 几天之后,大唐援军抵达雀鼠谷。宋金刚派出将领黄子英往来雀鼠谷,多次以轻兵向唐军挑战,两军刚刚接战,黄子英就假装败退,如是再三,令姜宝谊和李仲文以为敌军战斗力不过如此,便率领全军乘胜追击,结果陷入了宋金刚设下的埋伏中,唐军大败,主将姜宝谊和李仲文都做了俘虏。 援军战败的消息传到长安,皇帝李渊大为震惊,急忙召集重臣讨论如何应对危情。尚书右仆射裴寂挺身而出,要求带兵前去征讨刘武周。 裴寂是李渊最信赖的大臣,受宠程度在群臣中无与伦比,他得到的李渊赏赐的珍宝衣物多得不可胜数。李渊如果吃到一道菜觉得口味好,常常令尚书奉御将这道菜也同样送一份给裴寂。朝会时,李渊常引裴寂坐在身旁,在宫时也常把裴寂请进卧室;称呼上,往往称裴寂为“裴宫监”,而不叫他的名字。对于裴寂的建议,他很少有拒绝的。在李渊的眷顾下,裴寂可以说是享尽了荣华富贵。现在他又忽发奇想,要发掘一下自己在带兵打仗方面的才能,这是一种新鲜的尝试,说不定一位名将就这么练出来了。由于过去长期在太原一带做官,对山西的地理风物比较熟悉,所以他自认对于带兵出征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李渊对裴寂的要求满口答应。六月十六日,李渊任命裴寂为晋州晋州:今山西临汾。道行军总管,授权他在外可以根据需要独立决断。于是裴寂带领八万大军从长安启程,向山西进发。姜宝谊和李仲文已经从敌营中逃回,又跟着一道出征。 一个月后,裴寂率大军进抵介休,宋金刚凭借坚城抵御,两军相持了多日。裴寂既然无法攻克介休,只好率军撤退到几十里外的度索原,依山筑营,全军靠山涧水饮用、做饭。宋金刚派斥候前去侦察,发现了唐军在水源上对于山涧的依赖,便派出一支奇兵断绝了唐军的水源。唐军士卒干渴了数日,忍耐不住,主帅裴寂只好将军营移向汾河边。宋金刚乘唐军移营之际,突然发动凶猛的攻击,唐军全盘崩溃,四散奔逃,裴寂骑马跑了一天一夜,才逃回晋州。这样,在晋州以北,除了李仲文和浩州刺史刘赡率军死死守住的西河,其余的城池全都被刘武周和宋金刚攻占。 姜宝谊再次被宋金刚俘虏,他又密谋逃跑,被宋金刚发现后杀掉。裴寂打了大败仗后,上表向李渊谢罪,李渊派使者向他表示抚慰,仍令他在前线继续指挥作战。 在打败大唐援军后,宋金刚率主力北上,与刘武周驻扎在南山的军队会合,再次围攻晋阳城。齐王李元吉得知增援无望,便欺骗他的司马刘德威说:“你率领老弱守城,我要带精兵出战。”九月十六日深夜,李元吉率领晋阳城内的精锐部队乘黑出城,簇拥着自己的妻妾向西狂奔,逃向长安城。李元吉刚走,刘武周就兵临城下,晋阳土豪薛深打开城门,刘武周大军一拥而入。晋阳沦陷了。 长安。太极殿。 李渊听说晋阳失陷、李元吉弃城西逃后,大发雷霆。“晋阳有强兵好几万,粮食可以吃十年,大唐本是从那儿兴起的,而今竟然落入了敌人手中,真是可恨啊!”李渊对礼部尚书李纲愤愤不平地说,“元吉年幼不懂事,这都是宇文歆的责任,看我不杀了他!” “齐王年少,骄横放纵却是出了名的。”李纲劝谏道,“窦诞不仅不劝他,还同他伙在一起瞎胡闹,晋阳的士民早就对他们很有意见,今日的失败,主要是窦诞的罪过。宇文歆曾经多次劝谏,但齐王就是听不进去,他是忠臣,怎么能杀呢!” 李渊听了,面色青寒,随即转了一个话题。 第二天,李渊召李纲进宫,把他拉到御座上,与自己坐在一起。“我有你的帮助,才不至于滥用刑罚。”李渊恳切地说,“元吉自己做得不好,不是他们两人能够管得了的。”于是将三人全部赦免。 不久,李元吉等人回到长安,李渊将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对他不大理睬。元吉找到大哥、太子建成向父皇求情。李渊的怒气渐渐消了,又授予李元吉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等官职。 刘武周占领晋阳后,便把都城迁了过来,又派宋金刚率军南下,进攻晋州。裴寂派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坚守晋州,自己在虞、泰一带坐镇。宋金刚的大军兵临城下,没几个回合,便一举翻上了晋州城墙。刘弘基第二次做了俘虏,不久他从关押的地方翻墙而出,悄悄偷了一匹快马,成功地逃了出来。 宋金刚的大军继续向南推进,很快进逼绛州,攻陷龙门。不久又向东进发,将浍州浍州:今山西翼城。一举攻克。他的军锋越来越锐利,似乎势不可挡。裴寂吓得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他能想到的唯一的计策是坚壁清野。每天不断地派人督促虞、泰二州的民众进入城堡,将他们家中的粮食和资财全部焚烧光,以防止落入宋金刚军队的手中。老百姓深受惊扰,对唐军产生了极大的怨恨,不少人都想起而反抗。夏县平民吕崇茂率众起兵占领了县城,自称魏王,派人与刘武周联络。裴寂派兵征讨,却被吕崇茂打败。李渊直接下诏,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人从蒲坂前线率军前去进讨吕崇茂。   。。
第十一章、平定刘武周(3)
李渊随后又将裴寂征召入朝,将他严厉地斥责了一番。为了表示要他为战败负责,李渊还将裴寂抓进了监狱。几天后,李渊又觉得这样做似乎有些太过分,便把裴寂放了出来,跟以前一样宠信他。 这时候尧君素的部下王行本依旧据守着河西蒲坂,唐军一直无法将王行本消灭,王行本也和刘武周遥相呼应,令关中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李渊焦急万分,亲自写下手令,派中使送给远在长春宫的李世民,跟他商量说:“敌人的势头是如此旺盛,很难与他争锋,朕准备放弃黄河以东,将军队全部撤回,严守关西,再等待时机。” 李世民坐镇长春宫,一直密切关注着山西的战局。读了父皇的手令,他立即上表反对。“太原,是大唐帝业的发祥地,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他在信中这样说,“河东物产丰富,京城都靠它汲取财力;如果一举将它们全部放弃,臣内心里接受不了。请拨给臣精兵三万,臣必定能歼灭刘武周,收复汾、晋所有的城池。” 好啊!还是我儿世民英雄豪迈!李渊读信后,神气为之一壮。他想起了世民在战场上多次赢得的重大胜利,心中后悔不该允许裴寂在打仗这样危险的事情上尝试自己的梦想,从而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机。他本该早日让具有卓越用兵才能的世民出马征讨敌人。世民做主帅,既稳健,又强悍,用兵灵活机动,总能出奇制胜,一直被他倚为大唐国的万里长城。他将大唐的精锐主力全都交由世民掌管着。嗨,我怎么会想到后撤呢?还有世民率军驻扎在黄河西岸嘛。李渊不禁在心中责备自己一时紧张过度。有我的统御之术,有世民的将帅之才,我父子联手,有谁能撼动我大唐的江山? 于是,李渊下令征调关中各地兵力,汇集到华阴长春宫,由秦王李世民统一指挥,准备渡过黄河,进击刘武周。 正当各地加紧进行军事动员的时候,朝廷内部却突然出现了一桩敏感事件:太原起义功臣刘文静被人控告谋反,李渊把他抓进了监狱。审判刘文静的罪行,便一时占用了李渊的主要精力。 刘文静很久以来都对裴寂心怀不满。他认为自己才干比裴寂高,又建有军功,职位却处在裴寂之下,心里很不平衡。他生性高傲豪放,喜谈天下大计,与李渊亲切实在的统御风格有些不大合拍。李渊刚刚登极称帝之后,常常和大臣们一道吃饭,坐在一条长椅上,几无君臣之分。刘文静劝谏李渊道:“从前王导有一句话,‘如果太阳跟万物总在一条线上,那么生物又怎能蒙受到万丈光芒从高空照射呢!’如今皇上和臣属的位置没有差别,不是长久之道啊。”李渊不以为然:“过去汉光武与严子陵同睡一张床,严子陵将脚压在汉光武的肚子上。现在各位大臣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有的是平生亲朋好友,当年的友情怎能忘记,请你不要在意这些!”刘文静怏怏而退。他的个性使他无法融进李渊的私人小圈子,于是和皇帝的感情越来越疏远。今年春天,刘文静被派到李世民身边一同镇守长春宫。他身任民部尚书,却被支到外地,显而易见是李渊厌烦他,他更怀疑是裴寂从中捣的鬼。当裴寂率军出征晋州之后,朝廷大事缺乏精通实务的相才打理,李渊才将刘文静调回长安。这本来是刘文静上升的一个契机,他也干得颇为卖力。当裴寂因战败而灰溜溜地返回京城以后,刘文静多少有点幸灾乐祸,但他没想到,李渊那么快便恢复了裴寂的职务,依旧把无比的宠信加在裴寂身上。刘文静真的嫉妒了。想当初,他从高战败归来后,被除名了好几个月,通过第二次征战胜利,才恢复了原来的职务。相比之下,李渊对裴寂有多偏袒啊!于是,刘文静本能地对裴寂产生了较大的癥触,每次在朝堂上商议军政要务,两人的意见几乎都对着来:凡是裴寂所肯定的,刘文静一定要否定;凡是刘文静所肯定的,裴寂也一定要否定。在很短的时间内,两人的关系急剧恶化。 事情出在一次酒后失言上。那天刘文静和弟弟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在家中喝酒,刘文静向弟弟发了一大通牢骚,越说越激愤,后来简直无法控制情绪,便乘着酒兴,拔出佩刀砍在屋柱上,谩骂道:“我迟早要杀了裴寂这王八蛋!”那段时间,他们的家中很不宁静,多次闹起了妖怪。刘文起这人很迷信,便召来巫师在星光下披散头发,口中衔刀,作法镇邪。 这两件事,都被刘文静的爱妾桃儿看到了。桃儿最近在与其他美女争风吃醋中失了宠,对刘文静满怀怨恨,回家省亲时,便把所看到的情况和哥哥讲了,经过这一番发泄,她心里才略略感到一丝快意。但她的哥哥却以为刘文静真的要谋反,怕连累了自己,急忙向朝廷揭发了刘文静的异常举动。 皇帝李渊把刘文静兄弟俩抓进监狱,派裴寂和萧蠫出面审问。 “太原起义之初,我作为司马,大致和裴长史的名位差不多。”刘文静全无了往日的豪气,头发乱蓬蓬的,神情颓伤之极,他向两位主审官原原本本地坦白道,“而今你老裴做了仆射,身为第一宰相,住着上等的住宅。而我刘文静官职跟众人差不多,年年东征西讨,老母留在京师,住个房子都还漏雨,心里实在是有些不满,醉酒后控制不住,才口出怨言。” 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