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绍仪离开后,李志高转头对赵嘉怡叹了口气:“真是多灾多难的民族啊。你说,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总想着自己,如果我当初一力北伐,早点统一全国,说不定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如果你当初北伐,现在只能是更麻烦。”赵嘉怡道,“击败袁世凯的北洋军或许不成问题,但如果你没有充分的准备以及强大的经济基础,过早的统一全国,你就不能再继续实行现在的低税政策了,而且各种天灾**都会占用你的精力,你也就失去了你最大的优势,再也无法安心发展了,至少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去跟列强抗争了。”

    “可是……总是觉得心里不安。”

    “这个国家积弱已经几百年了。”赵嘉怡冷静的道,“各种问题丛生,工业几乎没有,是一个经典的农业国,而农业国的抗风险能力是最弱的。所以说,如果要强国,优先发展工业是正经,而目前的中国要发展工业,就必然要集中力量,同时牺牲很多人的利益,换句话说,你可以有同情心,但不能泛滥。

    这个国家就好比是一个久病的病人,你就是给这个病人做手术的操刀医生,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冷静,同情心可以有,但绝对不能影响你自己的判断。

    当前,我们是个低级农业国,既然是农业弱国,你就不能跟发达国家去比,别总想着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多么苦,也别想过早的给老百姓多少好处跟福利,这是必经阶段,你就算能来回穿越,也改变不了这一切。

    说白了,你现在就应该冷酷到底,先把自己的工业建立起了,等工业形成一定规模了,工人数量达到一定比例了,你再去考虑民生的问题。还有,一旦你开始考虑民生,那你就别想继续扩军备战了,更是别想早日跟日俄开战了。因为,一旦你给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他们尝到甜头后,就不会想再继续过以前的苦日子,不会继续跟随你去赞同打仗,这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你的意思是,不同意我的这次无偿援助?”李志高问。

    “我个人来说,的确不同意。”赵嘉怡点点头。“我知道那些药物跟人员问题,对你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会对你造成多少财政压力,但问题是,你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就停不下来了。”

    顿了顿。组织了下语言,赵嘉怡才继续道:“单纯这次鼠疫不算什么,因为按照历史,就算没有你,这次鼠疫也不会流行太久。而且,鼠疫这东西,必须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关键的是政府的执行力,只靠那批药物。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所以,你的支援的确有用,但作用其实有限。

    但是,一旦你开始无偿支援,别人就会看在眼里,以后自己再有个什么灾难,就会都跟你这里来装可怜,到时候你管还是不管?如果你管。这会牵扯你很大的精力跟财力,如果你不管。那些媒体就会开轰,说你毫无怜悯之心,冷酷无情,视财如命,而不会去管当地政府跟官僚的责任。换句话说,以后其他地方有个什么天灾**的。你要是不管,那就是你的问题,不是他们当地执政的问题,对你的名声是个很大的妨碍,这些你都想过吗?”

    “或许你说的不错。”李志高笑了笑。“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叫公道自在人心,我做的一切,以及别人做的一切,老百姓其实都看在眼里。而且,抛去道义啥的不说,如果我在没有掌握全国的时候,就去无偿救助其他地方的人,这其实可以给我赢得当地的民心,他们自己就会做出对比,对比我以及他们头顶上的执政,如此一来,以后我要统一全国的时候,也能少点阻力不是么?”

    “争民心有很多性价比更高的办法。”赵嘉怡道,“你这种无偿捐助的办法,是性价比很低的一种。毕竟,你的人跟物资真的到了人家的地盘,就都是人家说了算,万一人家拿了你的东西,却说成是他们自己捐助的怎么办?这样一来,东西是你给的,名声却让他们拿走,这也算好?

    你别忘了,这可不是互联网发达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总起来还是闭塞的,中国的民众也大都是愚昧无知的,他们在获得救助的时候,不会考虑太多,只会感激发给他们东西的人,也就是当地的政府官僚,这些,你都考虑过么?”

    “我明白了,总之你是不赞同,劝我不要无偿援助药物,是不是这样?”李志高问。

    “是的。”赵嘉怡点头,“我的确不赞同。因为现在的中国,还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完整国度,而是一个军阀割据的国度。这种情况下,通常都是自己地盘的事情自己负责,你现在越界帮你最大的对头袁世凯,他们不会认为你是好心,反而会认为你别有用心,是在借用这次天灾收买人心!

    唐绍仪是个比较单纯的文人,他考虑问题总是比较简单,但我可以肯定,袁世凯的想法肯定没那么简单,他在听到唐绍仪的电报后,第一时间肯定是怀疑你这么做的动机,因此到时候十有**会防着你,并且给你的救援组重重阻碍,不可能什么都听你的,让你派去的人说了算。

    再者说,你要真的送药物过去,就以北洋政府的**程度,那批药物十成里能有两成到需要的老百姓手里就不错了,十有**都会被官府层层克扣,然后转卖出去。要知道,你的那批免费药物,卖到外面可是价格不菲,一条小黄鱼一瓶药,换了谁都会发疯的。”

    “我意已决,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李志高摆摆手,“还是那句,公道自在人心,不管他们现在会如何抹杀我的所作所为,但最后只要我赢了,只要宣传跟上了,这一切就都可以挽回。正如你所说,民众是最容易愚弄的,更何况我是实实在在的做了点好事儿。说真的,这件事,我不是为了多少功利的考虑,就只是单纯为了我自己的良心,你明白么?要是我什么都按照你说的那些去做,那我还是我么?那跟一个冷酷的政客有什么区别?”

    “你现在难道不是政客?”赵嘉怡笑了笑。

    “或许是,但起码我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政客。”李志高正色道,“我相信,政客也不是天生就没良心的,不过是受限于大环境,为了利益不得不违背良心。我现在有金手指在手,能在两个世界来回穿越,优势无与伦比,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能随着自己的心意做?”

    “虽然我还是不赞同你刚才的措施。”赵嘉怡笑着摇头,“但是,我却有那么点喜欢你了。”

    “喜欢我?”李志高吓了一跳,“拜托,您可是我尊敬的长辈,别吓我好不?”

    “怎么,嫌我老?”赵嘉怡抚了下鬓角,用一口台湾普通话甜甜的道,“人家现在可只有十七岁哦,不但年轻漂亮身材好,而且我还经验丰富,这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啊。”

    “别捉弄我了好不好?”李志高苦笑了下,“我正烦着呢。”

    “好吧,那我就不说了,反正我相信,你早晚会对我……呵呵。”赵嘉怡妩媚的笑了笑。

    “大姐,您再这么说,我只能请你走人了。”

    “好吧,不逗你了。”发现李志高生气了,赵嘉怡接着重新正色道,“说正事儿,原日本驻清国公使伊集院彦吉,还有那个山本条太郎,他们俩都等你很久了,你看现在是不是正式的召见一下他们?鲸鱼丸号的事情,总不能一直这样拖着吧。”(未完待续。。)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伊集院彦吉是萨摩藩武士伊集院吉次的长子,1908年起,就开始在清国当公使,一直当到清国灭亡。

    他跟袁世凯交往密切,在另外一个时空,辛亥革命时他曾经力主君主立宪,并不停的诱惑袁世凯称帝,企图造成南北对立以便日本从中渔利,但由于南方革命党许诺袁世凯为大总统造成他使命的失败。

    也就是说,伊集院彦吉是个坚定的大日本主义分子,并从始至终都秉持着削弱中国,分裂中国然后让日本渔利的态度。

    在外交方面,他擅长的是秘密外交,也就是在公开示意之前,先私下跟人达成协议,这些方法让他在中国这个过去的弱国里游刃有余,但后来去了其他强一点的列强国家,比如意大利当特使之后,他的这些手段就不灵光了。

    同样的,这一次他从天津来到太平府,也是走他以前惯常的秘密外交那套,而他所来的原因,主要就是鲸鱼丸号事件。

    鲸鱼丸号是一艘普通的日本商船,不普通的是,这艘满载只有五百吨的木质蒸汽货船,刚刚被江南政府的水军缉私队扣押,罪名就是走私毒品。

    在李志高的治下,像鸦片这种毒品是被严格禁止的,一旦发现,不管吸食者还是贩卖者,都要被强行逮捕,其中吸食者会被发去矿场劳改,直到戒掉毒瘾为止,而贩卖者则会在没收所有财产后直接枪毙。

    由于李志高的强势,吸毒者只能偷偷在家吸,而贩毒者则纷纷逃离了他控制下的江南地区。

    但是,禁毒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都是一个大难题,而且由于李志高统治的地区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民众购买力很强。所以过去有很多吸食鸦片的瘾君子。

    相对比较容易抓捕的贩毒者,这些瘾君子数量多,隐蔽性强,以李志高目前所拥有的警力,很难一网打尽,因此李志高的那番禁毒的强势政策。并不可能真正禁止毒品在市面上流通,顶多是压缩了供给,让鸦片的数量减少而已。

    供给数量减少,就会造成供不应求,进而让鸦片的价格大幅增长,这必然会让鸦片生意的利润大涨,而当利润高到一定程度,那么就算是枪毙杀头,也无法阻挡那些贩毒分子了。

    当然。由于中国目前的国情特殊,贩毒这种事儿,主要是外国人在做,毕竟他们过去在中国有很多特权,而在这些外国贩毒商中,尤其以日本人跟英国人居多。

    过去,由于日本国土不产鸦片,鸦片商人需要购买别人的高价鸦片再贩卖。利润不算太高,加上日本的纺织等轻工业方兴未艾。就利润来说,在中国完全可以跟鸦片这种明显不道德的交易相差无几,很多生意甚至比鸦片的利润更高,所以在以前,日本的鸦片商人并不算多,在中国的日本商人。更多的是布商以及贸易商人为主。也就是说,在以前,日本主要是向中国倾销日本产的布匹,反过来从中国收购丝绸跟矿产,是一种输出工业品。收购原材料的贸易形势。

    然而,在李志高出现之后,特别是当李志高的现代化纺纱厂跟织布厂陆续建成后,这一切都改变了,因为只是李志高那一家工厂的布匹产量,就顶的上日本五十多家大型织布厂的产量。

    那些太平府产的布匹,不但数量巨大,质量上也比日本布匹强很多,更难得的是价格也比日本布便宜不少,而且还有不少无法仿冒的,加入了合成纤维的高档布料,可以说是价格偏远量又足,高端大气上档次,而这些布匹,也被称呼为太平布。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布匹全面败退,到了在1911年3月份之后,日本布匹对华的贸易顺差,就彻底成了贸易逆差,导致很多日本布商怨声载道。

    如果是在以前,日本政府还可以用恫吓等手段加以威胁,强迫中国政府妥协,但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分裂的格局,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又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军阀。

    根据黑龙会的秘密报告,李志高这个军阀不但拥有强大的工业,而且还有一支强大的陆军,这个军阀控制的地区不但是全中国最繁华最富裕的地方,而且日本最需要的铁矿石,也在他的控制之下。

    也就是说,李志高以及他的军队,已经是日本政府近来最关注的目标,按照正常的逻辑,对于这种注定有威胁,且发展势头旺盛的势力,就要迎头痛击,可惜日本政府高层在看到李志高的实力后,却打消了武力干涉以及威胁恫吓的念头。

    这主要是跟日本此时的实力以及政治形势有关。

    此时的日本,还是明治天皇时期,虽然明治天皇如今长期卧病在床,已经不能理事,但真正打造了明治维新的那些名臣还在。比如现任的总理大臣桂太郎,就是一个十分睿智冷静的人。

    桂太郎虽然没有被暗杀死的伊藤博文那样是个中国问题专家,但他出身军队,又曾经长期任参谋局谍报提理,对情报工作很熟悉,是一个为人冷静,见识高远,十分讲究博弈对比,很会通权达变的一个政治家。毫不客气的说,在政治远见方面,桂太郎的素质远比中国此时任何一个政治家都要高明,单纯从能力来说,他是日本此时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要说明一点,那就是日本此时是个相当冷静的国家,虽然刚刚经历了甲午战争的胜利以及日俄战争的胜利,导致普通民众自信心爆棚,但像桂太郎这些核心决策者们,却依然保持了一颗清醒的大脑。

    不管是桂太郎,还是死去的伊藤博文,他们都很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日本现在的强大是吹嘘的,是侥幸得来的,实际上根基不稳。不但日本人普遍穷困,不比中国人强多少,而且政府财政上此时也是相当的借据。

    应该说,明治维新还是成功的,但之前的日俄战争,表面上是日本赢了胜利。实际上却所得不多,伤了筋骨,特别是让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明治维新之前的努力几乎毁之一旦,所以受限于财政,此时的日本军力只是勉强维持,根本没有多少发动新战争的能力。

    另外,如果真的痛下决心要发动战争,对上李志高。日本此时也没有多少胜算。

    像李志高这种势力,只出动海军是没用的,因为李志高的工业基地不在海边,是在内陆。而且根据情报得知,李志高拥有射程超过三十公里的重炮群,不管这数据是真是假,但李志高有重炮是可以肯定的,这就说明李志高有能力封锁长江。这让海军沿江而上的危险性大大提高,从可行性来说得不偿失。

    也就是说。要武力对付李志高,只能出动陆军,可陆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目前,日本陆军只有六个真正能打仗的老牌甲种师团,十四个二等师团,总共不过二十个师团。人数不会超过四十万人,跟李志高治下的军队相差不大,只是略有超过,但如果加上动员兵,那人数就远远不如。

    如果说在人数方面还可以一拼。但在武器装备方面,就完全没的比了。

    日本陆军此时的主要装备是30式步枪,另外有七个主力师团装备了部分三八式步枪,这两种步枪都是栓动式小口径步枪,技术落后,杀伤力不足,别说比李志高主力部队的半自动步枪了,就连李志高的部队中普遍装备的中正式步枪,在各方面也是远远不如。

    如果说轻武器的差距还不是那么明显,那么机枪火力以及重火力方面,日本跟李志高的部队就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日本陆军此时还没有专属的自治机枪,配置的机枪主要是进口的马克沁,不但数目少,而且使用方法也很落后,只有营团级别才有配置,其数目跟威力远远不如李志高的部队,毕竟李志高麾下就连预备役动员部队,机枪配置也基本能到连一级。

    在重火力方面,日本陆军此时的师团级重火力最高也就是75毫米重炮,其中主要是进口的克虏伯,外加部分自己仿制的四一式山炮。尽管日军还有口径达到280毫米的超级重炮,比如日俄战争时期就用过,但那种炮其实是岸防炮,极其笨重,只适合打攻坚,面对李志高那种普遍装备了汽车以及骡马的机动性强大的陆军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另外,在军队的人员素质上,日本虽然认为李志高军队的军人素质不如日本军人,但也强过其他军阀的军队很多了,拼刺刀肯定赢不过日本军人,但人家有那么强大的火力,未必肯跟你拼刺刀。

    日军此时虽然崇尚拼刺刀,并且鼓励武士道,强调人的精神作用,但那从根本上是因为政府的财政不宽裕,不得不如此,并非是不注重火力,或者像后世说的那样,连自己都被骗了。

    也就是说,日军的高层军官此时头脑很清醒,他们非常明白近代战争注重的是什么,对火力以及后勤的认识比亚洲其他国家都要准确。比如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最后之所以能胜利,靠的其实是更合理的运用火力,特别是机枪火力以及重炮,而不是拼刺刀,因为当时拼刺刀的恰恰是俄军的强项,在拼刺刀方面,日军比俄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说,像军神乃木希典那种蠢货所鼓吹的肉弹冲锋,在日军高层中并不是主流,精神胜利法,那只是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忽悠下级军官卖命的一种手段。

    总之,经过了一番对比后,日本高层发现,李志高的军队至少在表面上实力非常强大,日军对上就算能胜,也肯定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而这恰恰是日本目前所不能接受的。

    既然暂时不能从军事上遏制,经济上又被打的节节败退,那就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毫无疑问,当年英国人的做法就很不错,那就是鸦片贸易。

    由于日本方面的刻意推动跟大力支持。日本人在中国的鸦片商人逐渐多了起来,而这些鸦片商人贩毒的重点,就是供不应求的江南地区,这样一来能够一举多得,不但可以赚取巨额利润,还能给李志高的治下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鲸鱼丸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艘专门贩毒的货船,其表面上是属于一家普通的中日合资的轮船运输公司,其实是黑龙会的产业。

    在过去,由于拥有特权,包括日本船只在内的外国船只,在长江上可以随意纵横,但自从李志高重建长江水师之后,特别是在引进了不少新舰船后,就加大了长江的缉私力度。在整个李志高控制下的长江水面,以长江水师改过来的江南海军缉私队可以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艘船进行缉私检查。

    前不久的一个夜晚,江南海军缉私队的一艘62…1护卫艇在靠近南京的长江航道上查获了一艘货船,这艘船正是鲸鱼丸号,在警告无效后,缉私队果断的开枪,在一番机枪扫射之后,鲸鱼丸号不得不接受登船检查。这一查就查到,整艘船都装满了违禁品。其中有一千条毛瑟gew。98步枪,十条马克沁机枪,十万发子弹,两百把毛瑟手枪,还有一千枚手榴弹,五百公斤炸药。除了这些军火外。船上还有三百吨的熟鸦片。

    也就是说,鲸鱼丸号上面的,都是违禁品,因为在李志高的治下,是不准贩卖或者吸食鸦片的。也不准私下交易军火,因此看到鲸鱼丸号的货物,缉私队果断的采取了抓人扣船的行动。

    经过审讯,鲸鱼丸号上面的员工,其中有大半都是日本人,总人数达到一百二十三人,其中有一百人被确定为是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军人。

    对这种情况,李志高的对策是先扣押,同时高调对外宣布这起扣押事件,只不过最近刚出了一个汤芗铭事件,果然更注重这个事儿,才让这件事没有上头条,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但不管怎么样,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那些日本人,日本政府是不能坐视不管的,所以就派来伊集院彦吉这个正式的公使,外加以前跟李志高打过交道的山本条太郎,希望这件事情能够迅速而有效的平息。

    “李先生,您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朋友,也是我所敬佩的人,但您在这次事件的处置时,却让我们深感遗憾。”一见面,伊集院彦吉就开始发难,“鲸鱼丸号只是一艘普通的货船,上面的货物只是普通的中药材以及一些布匹,棉花等货物,并没有违反任何的规定,你们强行扣船抓人也就罢了,还给我们安上一个贩毒跟走私军火的名义,这就是我们所完全不能接受的了。因此,我们希望您尽快放人放船,并对我们进行公开道歉,同时还要做出相应的赔偿。”

    “啧啧啧,就猜到你们会这么说。”李志高嘴角一撇,接着就扔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夹过去,“说那些之前,先看看这个吧。”

    看到这个情况,伊集院彦吉本能的先皱皱眉,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好闷着头打开文件袋。

    一打开后,他的眉头就更深了,因为里面是一叠按了红色手印的认罪书以及许多逼真的彩色照片。

    认罪书就罢了,内容可以想到,但那些逼真的彩色照片就让人无法释怀了,因为那些照片的内容,都是缉私队在执行缉私任务时候拍摄的,可以说当时的场面几乎都被拍的清清楚楚,包括里面那些打开箱子后露出的鸦片以及军火。

    “这不能说明什么。”伊集院彦吉放下文件袋,“虽然照片很不错,但这很有可能是你们在做假,用另外一些货物去代替开箱的货物,就像狸猫换太子那样。”

    “就知道你会死鸭子嘴硬。”李志高笑了笑,“不过没关系,我还有更好的证据。”

    说到这,李志高打了个响指,紧接着,就发现整个房间的光线都暗了下来,之后,前面的一个大幕布开始落下,又进来两名女保镖,开始在一台奇怪的机器上操作起来。

    很快,伊集院彦吉明白那是什么了,那是一台放映机,放映机此时正在播放电影,那电影居然是彩色有声电影,当然,只是这样还不至于让他有多少动容,毕竟这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真正让他动容的,是电影里的内容,因为那上面播放的正式缉私队抓捕鲸鱼丸号的全过程。

    在电影里,缉私队的人先是对鲸鱼丸号喊话,要求停船接受检查,可惜鲸鱼丸号不听,继续向前,在缉私艇靠近的时候,还当先鸣枪。发现这种情况后,缉私队的护卫艇果断开枪,可以看到曳光弹把鲸鱼丸号打的木屑纷飞,在无奈之下,鲸鱼丸号只好停船接受检查。

    之后缉私队登船接受检查的画面也历历在目,其中那些船员的反抗以及狡辩,还有那些当场开箱验货时候的情景,都一一记录在电影里,可以说,这个逼真的彩色电影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场景,不但有画面,连声音也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在影片的后面,则是审讯的镜头,镜头中那些被分别审讯的日本人,都亲口述说了他们的身份,这批货的来源,他们要送给谁,以及送这批货的目的。根据他们的诉说,这批货是要送给南京当地的“忠义会”,这个忠义会是一个由土匪以及城内的地痞流氓相结合的组织,最高头目是叫李平,牵线搭桥的则是陈其美。其中,鸦片是为了让这个组织赚钱,军火则是增加这个组织的武力,那些日本军人则是教员,负责培训那些土匪武装,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江南地区制造混乱,给李志高的治下制造麻烦,而他们还说了,鲸鱼丸号只是第一批,以后还会继续给予更大的支援。

    “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说?”当电影放完,室内重新亮起灯光的时候,李志高玩味的笑了笑,“犯罪事实清楚,人证物证俱在,而且当时还拍了照片跟纪录片,可以说是铁证如山。我倒要看看,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想怎么抵赖,或者说,我要看看你的无耻究竟能到什么地步!”(未完待续。。)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大家都是朋友,何必搞的这么严肃。”看见气氛有些不对,由于身份较低,从刚才起就一直端坐在一边没说话的山本条太郎开始打圆场,“李先生,不管这件事情是不是我们的缘故,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们最需要的是如何善后,如何让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而不是在这里纠结事情的起因,您看我说的对么?”

    “对,对,如何善后,才是今天我们今天来的最重要的目的。”伊集院彦吉也反应过来,开始堆着笑容道,“很明显,这些人是我们日本人中的败类,他们的说辞不足为凭。我们日本国压根没有要支援这些匪类,然后给你们找麻烦的意愿跟行动,他们这些人,不过是为了减轻处罚而胡说八道。”

    “胡说八道?”李志高玩味的笑了笑,“你确定?”

    “确定!”伊集院彦吉连忙点头,“罪犯的话怎么能相信?所以他们这是污蔑,是为了减轻处罚,而在信口开河。当然,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日本人,因此我希望你们能先把人跟证据都交给我们来处置,你放心,我们会立刻安排审判,并且会加大这方面的监管,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

    “嗯,说的真好,让我再一次见证了你们日本人的无耻跟狡辩。”李志高笑着摇摇头,“只可惜,你觉得我像是那种被你们随便一说就听的白痴么?还是你觉得,你说的这番你们自己都不信的话,能打动我?所以说,来点诚意吧,总说这些是没用的,说多了。只会让人发笑,并且质疑你们的智商。”

    “那你究竟想怎么样?”被李志高这么说,伊集院彦吉也沉下脸,“要什么条件,你才肯答应放人,并且不再追究这件事?”

    “怎么。恼羞成怒了?”李志高淡淡的道,“想威胁我?”

    听到李志高这么说,伊集院彦吉立刻反应过来,然后一言不发,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并拢,然后对李志高深深的鞠了一躬:“实在对不起,刚才是我冒昧了,如果语言上有什么冲撞。还请您多多原谅。”

    虽然是在鞠躬,但伊集院彦吉的表情却是咬牙切齿,只不过由于他因为鞠躬而导致脸朝下,别人看不到罢了。

    要在以前,他是不可能这么低三下四对一个中国人这么说话的,更不可能这样道歉,可这一次,他不但只是自称日本国。没说大日本帝国,而且也没有说什么治外法权之类的东西。更在看到对方稍微有所不满后便来道歉,就是怕刺激李志高。

    因为按照经验,李志高最讨厌人家跟他说什么治外法权了,在他控制的地盘内,虽然外国租界暂时还没有撤销,但在租界外。外国人的治外法权却是不好使的,这在以前是有过多次验证的,已经有多名不服气的外国人,在以身试法后被李志高的警察抓进了大牢。

    如果是过去的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