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大人,这个时间大家都在前堂练站桩呢,您是从后门过来的,这边是后堂,自然就没看见什么人。”
“站桩?”李志高皱皱眉,“苏班主在么?”
“在的。”那丫鬟点点头。
“那就速去把苏班主叫来。”
“是,大人。”
那个丫鬟离开了大概十分钟,就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然后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酥软发麻的,好像后世林志玲般的娃娃音:“卑职苏玉青,特来拜见大人。”
“进来吧。”李志高微微一笑。
“是,大人。”
很快,就看见一个身高一米七出头,脸色白净,眉眼含春,身穿一身后世的07款共和国海军女兵的白色夏季军装,头戴白色卷檐帽,手戴白手套,下身穿白色长裙外加白色皮鞋的靓丽女子,带着一脸的笑容,迈着大步轻轻的走来。
进了屋子之后,这个一副海军女军人打扮的女子立刻对李志高立正敬礼,然后用那种娇滴滴的娃娃音道:“报告,卑职苏玉青,给大人请安,大人万福金安。”
“很好,先站在一边吧。”李志高摆摆手。
听了李志高的话,苏玉青这才放下手,然后规规矩矩的站在一边,却不停拿眼睛瞄尹锐志,而李志高却没发现这点,只是笑着给尹锐志介绍起这个苏玉青。
这个苏玉青别看是个年轻女人,但她原本却是吉庆班的班主,而吉庆班则是一个擅长演出徽剧的徽班,也就是俗称的徽剧戏班子。
当然,徽剧这个说法此时还没有,那是后世建国后才有的称呼,此时只有所谓的徽班之说,是指专门唱徽派唱腔的戏班子。
徽班曾经盛行一时,但到了清代末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京剧后,大多数的徽班艺人纷纷改学了新腔(京剧),从而京剧风行,徽剧却是日益衰落,以至于到了20世纪40年代,已经濒于消亡。
后世的徽剧,是建国后重新找了徽剧老艺人,重新培养出来的,但那已经跟传统徽剧有所不同,当然,因为关系不大,这里就不多提了。
这个吉庆班,是少数还没有改唱新腔京剧的徽班,而老板苏玉青之所以是女人,那是因为这个班子原本是她父亲建立起来的,他父亲死后,因为没有儿子,加上形势使然,就让苏玉青继承了班子,当了吉庆班的班主。
此时的太平府,没有饱经战火,京剧也还没有占到统治地位,传统的徽班依然很受当地人喜欢,所以吉庆班才能传承至今。
不过在遇到李志高之前,这个戏班子的规模也只是一般,至少绝对没有可能住这么大这么好的宅子,之所以能在众多戏班子中脱颖而出,得到李志高的大力支持,完全是因为这个戏班子的主人是个女人,一个很漂亮,很聪明,也很识时务的女人。
苏玉青今年才二十岁,以这个时代的中国未婚女人来说,她已经不年轻,但以老板来说,她却相当年轻。实际上,如果不是情况特殊,就算是苏玉青的父亲亲手建立了吉庆班,也不可能让她一个女人当班主的,这完全是迫不得已。
因为苏玉青的父亲是猝死,死前没有留下啥遗嘱,而他死后大家都互相不服,于是就推举苏玉青当了老板,算是大家的一种妥协。
这种情况就看得出来,吉庆班内部很不和谐,如果没什么意外,这个吉庆班估计过不了几年就要散伙完蛋,之所以现在还撑着,那不过是大家都还没有找好下家或者新出路而已。
要知道,这时期的戏班子规矩很多,戏子跳槽可是很招人恨的,没什么正当理由随便跳槽或者单飞,特别是在老班主刚死没多久就走的,那人品就要坏了,而戏子的人品一旦没了,那在这行里也就再也吃不开了,到时候别说徽班,其他所有的班子都会封杀你。
然而,苏玉青是女人的身份原本是弱势,但就因为碰到李志高这个贵人,却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件事还得从李志高建设文工团的事情说起。
早先训练部队的时候,李志高就发现,当他给部队的士兵扫盲,再教唱几首煽情歌之后,居然造成那么大的反响,士气提升很快,于是他就打算在加紧训练的同时,也给部队弄点积极向上的文艺娱乐项目。
在这方面,李志高除了积极推广一些比如篮球,橄榄球等体育项目外,还打算学后世的天朝部队,那就是建立文工团制度,培训文艺兵。
后世虽然很多人说,文工团的人只是唱歌跳舞的,又不上战场,不配叫军人,但那是因为后世的特殊情况,因为那时候本身士兵的素质就很高,对娱乐的要求也比较高,已经不需要再特别搞什么文艺兵了,反而文艺兵的那套老戏码还会让很多士兵反感。
但是,在文盲率奇高,娱乐严重缺乏的二十世纪初的中**队来说,要想快速提高官兵的士气,无疑部队文工团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从我党的建军历史就可以看出。
也就是说,那些文工团或许不能上战场打仗,但他们在蛊惑人心,不对,是激励士气,感化士兵,宣传政策等方面,作用很大,只要控制好文工团,再推广政治委员制度,那么部队的军心就可以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并且可以通过文工团的表演,去潜移默化的改变士兵的心态跟心理,让他们全心全意忠于自己。
总之,文工团这东西,对那些心思比较单纯的士兵来说,那就是大杀器,是绝对要建的。
这个时期的中国,能表演歌舞的,主要就是那些戏班子里的戏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找一个戏班子,然后在戏班子的基础上改成文工团。
原本太平府倒是有几个比较出名的戏班子,但大都比较保守顽固,一听要被团练收编,哪怕李志高是地头蛇,也都表现的很坚决,那就是哪怕被杀头,也不会去军队当兵,更不用说还要改唱李志高提供的歌曲,改穿李志高提供的服装,改演李志高提供的新剧这些事儿了。自然了,杀头一说李志高压根就没提过,纯粹是那些人在表明心迹罢了,而且真要是以杀头威胁,他们未必还肯保持那种“高尚情操”,但真那样强行压迫的话,跟李志高的初衷就完全背离了。
最后,李志高就选了苏玉青的吉庆班。
一开始,李志高是因为听说这个戏班子的班主是女人,所以比较好奇,结果跟苏玉青一接触,也就是一番长谈之后,发现对方虽然是女人,但却并不固步自封,对李志高提供的新曲子、新舞台剧以及新设备等都很感兴趣,这才让李志高大喜过望,并当场就拍板,要花钱给吉庆班以及苏玉青投资。
其实李志高不知道的是,苏玉青之所以这么好说话,是因为她早就想明白了,照目前这个状况,没什么变故的话,吉庆班早晚要散,要想保住吉庆班,就得找个大靠山,很显然李志高就是这样的一个大靠山,更何况李志高弄出的那些曲子,苏玉青也确实很喜欢。
简单说,苏玉青是一个年轻的,求变求新不固执的人,这才能这么容易就被李志高说动,也不能说是说动,而是双方都有需求,所以一拍即合。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李志高花钱给吉庆班投资,不但给吉庆班一所大宅子当训练场地,还让长江水师提督,也就是程永和这个人口贩子给吉庆班弄来许多素质不错的少男少女当学徒。
然后苏玉青等人就当起了老师,一边教导这些少男少女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一边用新设备演唱李志高提供的歌曲,表演李志高提供的各种舞台剧,总之就是一番现代歌舞剧培训班的来派。
对于这种新改变,历经磨难,心思早熟的苏玉青是一副无所谓的姿态,而且因为还很年轻,并不保守,也很喜欢李志高提供的现代新歌舞跟新想法,加上有别样心思在里面,所以几乎对李志高的提议全部接纳下来,一点也没有什么不满。
同时,在跟李志高频频接触讨论文工团建设的过程中,她十分佩服李志高的才华手腕跟能力,早就芳心暗许,后来在旁敲侧击中得知,对方并没有夫人后,更是一门心思要傍上李志高这个年轻多金又有权的大款,因此对李志高那是百般逢迎,所以每次听李志高过来,她都会穿上那套“文工团演出服”,就是因为她知道,李志高喜欢她这么穿。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这种改变,比如说之前给李志高开门的那个老头儿,他之所以一言不发,就是因为不乐意原本的吉庆班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可惜在李志高的强势以及现实生存的压力之下,不得不低头。不过这些事情,就不在李志高的考虑之内了,李志高现在每天都忙的要死,可没空关心一个戏班子里的守旧老头儿有什么想法。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介绍通常都是双向的,李志高在给尹锐志介绍完苏玉青的事情后,也对苏玉青介绍了一下尹锐志,而听说了尹锐志的大名后,对江湖事也略有所闻的苏玉青立刻就落落大方的走过去,什么握手寒暄久仰大名之类的都来了一遍,很快就跟尹锐志打成一片。
如果是有心人,其实从这就能看出苏玉青跟尹锐志的不同。
尹锐志虽然也算半个江湖中人,但她其实出身小地主之家,性格刚烈,习武是因为小时候的机缘巧合以及兴趣,后来又拜在秋瑾门下,更是把一颗年轻反叛的心情转变成了革命的志向,要按照后世的说法,那就是从小不凡,胸怀大志,不甘寂寞,要改变世界的那类人。这样的人,高傲是在骨子里的,所以就算面对李志高,就算已经在内心认可了李志高的能力跟手腕,却依然不会表现的多么弱势,还是以前那副样子,并不怎么会隐藏自己的感情。
苏玉青则不同,她从小跟着父亲走街串巷,从小被迫练功习武,被迫跟人笑脸相迎,这样一点一点的长大,一点一点的看着父亲把吉庆班发扬光大,虽然如今年龄不算大,但却经历了很多的人世险恶。而且跟尹锐志一直是在中高端生活不同,苏玉青一开始就是在底层生活,后来吉庆班出名了,生活才稍微好一点,但不管如何,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苏玉青自己的名声算是没什么好了,毕竟一个戏子的名声无论如何也跑不掉,哪怕是戏班的班主也没用。
所谓戏子无情,婊子无义,说的就是他们会演戏,会隐藏,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在这个时代,这两种职业的人都是弱势群体,如果他们不会装,不会演,那早就被社会所淘汰了。
尹锐志跟苏玉青差不多大,都二十岁出头,也都没结婚,按照这时代来看,都是大龄剩女了,不过尹锐志是自己为了革命事业不去谈婚论嫁,苏玉青却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很难谈婚论嫁,毕竟尹锐志是革命志士,而苏玉青只是一个女戏子,一个女戏子,这时候通常要么是在同行找对象,要么就是给大户人家当小三或者继室的命,少有能修成正果当原配的。
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俩人在一起演宫斗,一开始男人或许会被尹锐志的独特性格所吸引,但最后绝对是苏玉青完胜尹锐志,尹锐志顶多能当个引人同情的悲剧角色。
想到这里后,李志高嘴角微微一笑,打断了她们之间的热情叙旧,开始问起了正事儿,也就是考察文工团建设的如何了。
听李志高问起,苏玉青立刻也正规起来,开始引着李志高跟尹锐志去前堂,观看那些孩子们的表演。
来到前堂之后,李志高就发现前堂院子里站满了几十个少男少女,他们都穿青色练功服,在几个手持棍棒的壮汉监督下,规规矩矩的在空地里扎马步,看他们满头大汗,脸色发白,身子还微微发抖的模样,这种站桩扎马步应该是很久了。
果然,一问之后,知道他们已经站了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之后,李志高立刻问起来,这样做有用么?
“当然有用。”苏玉青笑着回答,“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做啥,站桩都是基本功。大人虽然要求他们唱歌跳舞,但要是基本功不扎实,在台子上就站不好,站不好,这架子就不好,架子不好,无论做什么都不好,所以这些是必须的。所以说,每天最少要练三个时辰的站桩。”
苏玉青说到这,对她很有好感的尹锐志也跟着说话,按照她的说法,站桩的确很重要,不光是在台上摆架子,就是如今的武术界,练功也都是从站桩开始,一开始站桩的时间要占七成以上,等步子稳了,性子沉了,才能开始学拳术架势。
听到这里,李志高点了点头,深以为然,但也不禁为后世的演员庆幸。
你看看,都是当演员,这边的孩子从小就得受苦受累,一点一点练基本功,最后还没有啥好名声,处处得陪着小心,哪跟后世的演员一样,只要撒个娇,卖个萌,没事儿晒点劲爆图,或者玩个出轨绯闻啥的,就能立刻爆红,怎么说呢,投入跟产出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啊。
虽然也赞同对方这样搞,不过李志高可没空继续等一个时辰,所以干脆就让他们先停下来,让自己检验一下他们的唱功跟表演能力。
大老板发话了,苏玉青自然没有不准,于是让李志高先去偏房喝茶候着,她让这些人准备准备。
在前厅喝了近半个多小时的茶,跟尹锐志聊了半个时辰的江湖趣闻之后,苏玉青亲自过来通知,说已经准备好,可以去参观了。
跟着尹锐志重新来到前堂的院子,发现此时院子里已经从低到高站满了四排人,整个就是一个合唱团的架势。
这从低到高的四排人,人数都一样,每一排都有十二个人,每一排十二个人中,左边六个是男子,右边六个则是女子。
女子都穿着白色海军服,戴卷檐帽,打红领带,脸上都画过妆,看起来特别的好看;男子全穿着黄绿色美式团练服装,戴大盖帽,打红领带,看起来也是威武帅气。
也就是说,这个四排合唱团,一共四十八个人,二十四个女人,二十四个男人,每一排六男六女,一共四排,整体看起来就是白绿相见,别的先不说,光这卖相,就让人眼前一亮,绝对的吸引眼球。
看见李志高点了点头,苏玉青一挥手,表演就要开始了。
苏玉青挥手之后,就听见忽然响起一股好听的音乐,然后当中一个长的十分方正,十分阳光帅气的军装男孩儿几步走出来,在背景音乐中对着中间的立式麦克风大声的开始朗诵诗歌:
盘古开天,三皇拓土。
五千春秋,文明尽数。
历代贤哲,礼仪昭穆。
山河垂统,盛德卓著。
列强入室,赤县刀俎。
割我宝地,掠我财富。
欺我父母,奴我同族。
外患内祸,疮痍满目。
悲夫!悲夫!
说到这,后面的所有人一起大声怒吼:“悲夫!悲夫!”
紧接着,那个阳光帅哥再次提高声量,开始一脸愤怒的朗诵:
金瓯被其践踏,
生灵任其屠戮,
社稷丧权蒙耻,
九州积贫受辱,
饿殍遍地,泣血当哭。
家国破碎,何以存乎。
志士仁人,饮恨寻路。
前赴后继,誓雪我辱。
天怒!天怒!
同样的,说到这里,后面的人也跟着吼了一次:“天怒!天怒!”
只是朗诵到这里,尹锐志已经是双拳紧握,心情激动的不行,然而就在这时,从后面忽然再次走过来一个穿白军装,眼睛特别大的女孩儿,她一走过来,就开始扬起手大声疾呼道:“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
说了这个,后面的人齐声高呼:壮哉中华,威武中华!中华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走出来的这一男一女开始同声朗诵道:“请欣赏我们中华儿女的第一首献歌,《致祖国》!”
这时候,忽然又响起了一阵音乐,然后,就听见那个女孩儿先开口唱起来:
写下的一页页都是你的名字
唱出的一声声都是你的恋歌
我说不出美到底有多少颜色
母亲啊中国你永远不会腿色
我说不出心到底有多少承诺
母亲啊中国你永远让我家着
女孩儿唱到这里就停下来,男孩儿继续唱:
讲出的一字字都是你的故事
感念的一重重都是你的恩泽
我说不出梦到底有多少颜色
母亲啊中国你永远都最出色
我说不出爱到底有多么执着
母亲啊中国你永远让我铭刻
之后就是合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母亲啊中国我的祖国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母亲啊中国我的祖国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母亲啊中国我的祖国。
演唱到这里,李志高还好,没啥大感觉,但尹锐志已经哭的稀里哗啦,不能自己,不止是她,所有演唱人员,包括那个苏玉青,也是满脸泪水,哪怕这首歌他们已经唱了好多次,演练了很多次。
很显然,李志高这是抄袭的后世共和国某著名音乐歌舞剧《复兴之路》里的东西,只不过毕竟有所差别,所以并没有完全照办,而是进行了很多节选,只演第一个乐章,以悲愤深沉为主旋律的《山河祭》,比如刚开始那个男生朗诵的诗歌,就是《山河祭》了,此外那《我的家园》,《致祖国》等歌曲,也稍微打乱了演唱顺序,一开始就唱《致祖国》,突出激烈情怀,其中有些歌曲的歌词也进行了细微修改,以更适合目前的情况,此外在舞蹈方面也简单的多,多加一些诗朗诵,虽然没有那么大气磅礴,但却更加的细致煽情。
当然了,要搞出这些,没有现代化的音响设备是不行的,不说别的,光那些音乐,此时就没有任何人能演奏的出来,因此这些音响设备都是李志高从后世买的专业设备,光这套设备就上百万。
虽然音响设备过于先进,不过李志高早就打算好了,以后这个文工团就只是在自己的部队里演出,或者举办军民一家亲之类的演唱会,不会随便对列强公开,那么只要保护好,这些并不是问题,反正此时的中国人本来就见识少,你给他太先进的东西跟西方次先进的东西,他们都不会认为有啥太大差别。
也就是说,只要控制好几个音响师,音响设备藏好点,只听声音不见设备,应该就不会有问题,就算来洋人,也可以找借口推过去,比如有乐队在背后演奏等等。
当然了,以后肯定要创办自己的交响乐队,但那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弄好的,可现在没有乐队,也不能因噎废食不是,所以就提前用了后世的现代音响设备。
不管怎么样吧,这一出阉割版的《复兴之路》大型歌舞剧,虽然没有后世那么气势磅礴,但无论歌曲歌词还是服装,道具以及设备,都做的相当不错,而这些少男少女虽然演绎的还有些青涩,但却更加的充满激情,很显然,他们已经在演绎的过程中被其中的内涵给影响了,估计已经开始相信李志高那套使命感、责任感之类的东西了。
转头一看,发现尹锐志那么坚强的一个人,都哭的快背气了,而据李志高所知,那些台上泪流满面演唱这些的孩子们,别看现在唱的演的挺好,但之前排练的时候,经常唱到一半就停下来抱头痛哭,总是无法坚持到最后,也就是排练次数多了,才能像今天这样完整的演绎出来。
还有苏玉青,平时很精明的一人,一旦进入状况,也是很容易就入戏,泪水就没停过。
好像,整个表演的现场,就只有李志高一个人没有流泪,当然,没有人会责怪他,反而都会认为他这是坚强的表现,不说别的,至少尹锐志就彻底改变了对李志高的看法。
“似乎,威力大了点啊,煽情有点过。”李志高皱眉沉思道,“嗯,决定了,以后让他们表演的时候,观看表演的人坚决不能带任何兵器!还有,用这个来忽悠光复会的人,应该效果不错吧?”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李志高之所以能如此淡定,是因为他出生在和平年代,生长在信息时代,历经各种娱乐煽情的轮番轰炸,早就处变不惊,至少在李志高看来,那《复兴之路》里的东西,很难让他提起多少共鸣,因为比里面更激昂更煽情的歌曲有的是。
然而尹锐志苏玉青这些人则不同,他们出生的时候就是国家贫弱社会**的时期,多少年的积弱,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沉浸着一股悲哀与不自信,只是因为还多了一丝愚昧,才缩起头来拒绝一切,但实际上那都是自欺欺人而已。
如今李志高带来的这些东西,这些深入人心的歌曲跟歌词,那是轻易就打动了所有人的心,不管他们有什么经历,有什么想法,至少在听这些歌,看这些舞蹈的时候,都会在心灵深处发出一丝颤抖与震撼。
毫不客气的说,李志高就算没有现代武器,他只要把这些煽情能力超强的革命歌舞等软实力用好了,忽悠起一支内心激昂充满使命感的军队,那在这个时代也能横扫一切,统一全国不好说,至少成为一方霸主,顺便流芳百世是绝对没问题的。
当然,李志高现在还没意识到这一点,毕竟他不是搞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也不是军事家或者革命家,他以前只是个混日子的普通草根,对很多东西都是认识的很模糊,虽然现在他成熟了很多,但要说一下子就明白一切,也不现实。
不说别的,他有这么好的金手指,如今却只敢在老窝里发展,而且还发展的这么慢,甚至非要傻傻的等什么辛亥革命,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要是换个别的高智商高情商的双高份子有了他的金手指,早就不在这呆着了。
这也不能说明李志高做的就不对,他以一个草根小市民的视角来做事,虽然或许不如精英人士来的更快更爽,但却胜在稳重,他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做法,只要不犯大错,有来回穿越的金手指,那么未来就一定是他的,他自己也坚信这一点。
总之,一套《复兴之路》的阉割版《山河祭》篇章之后,所有演员耗尽了情感,而李志高也基本满意,至少这些表演者不再跟之前那样,出现表演到一半就表演不下去的情况了。
“暂时还成吧。”面对过来询问的苏玉青,李志高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还是要多多排练,至少要让他们控制一下感情。”
顿了顿,李志高又道:“作为表演者,感情浓烈没错,你们感情不浓烈,对方就感受不到,不过,太浓烈也不好,太浓烈弄的自己都泣不成声,那一样也无法很好的把内容表达给观众,嗯,总之这方面要控制好。”
“是,大人,我知道了。”苏玉青轻轻一点头,“回头我会好好跟他们说的。”
“好。”李志高点点头,下意识的看看手表,“那今天就这样吧,你们继续努力,先把这批骨干训练好,回头还有更多的人会送给你。”
说完,李志高就作势欲走,而看见李志高要走,苏玉青下意识的拽住李志高:“等等。”
“嗯?还有什么事么?”李志高回头问。
“啊,是,是这样。”苏玉青顿了顿,迅速找到了一个理由,“您不想看看女子护卫队的情况如何了?”
“女子护卫队?”李志高也是一愣,不过很快就想起这个词的由来了。
原来当初跟苏玉青的吉庆班接触后,发现这个戏班子的武戏,也就是武打功夫不错,于是当时就提过,不如培养点功架好的女子,成立一个女子护卫队,带着做事也方便,不过当时只是稍微一提,之后就一直在跟苏玉青讨论新歌新曲之类的东西,时间一长,这些事儿也就忘了。
但李志高没想到的是,苏玉青一直把这事儿记在心里,或者说,她很想就此机会,派一些心腹跟李志高多接触,于是在训练歌舞文工团的同时,也特别挑出了几个身材好,但唱歌不怎么样的女孩儿,做了一些专门训练,就是为了以后送给李志高当女子护卫队,不过之前还没训练好,所以一直也没多提,想训练好再说,如今倒是为了避免尴尬,提前透露出来了。
“是的,李大人。”看见李志高感兴趣了,苏玉青心中窃喜,连忙道,“因为时间太急,那批孩子还没出师,本来想再训段日子后给您看的,现在您提前看看也无妨。”
“呵呵,好好。”李志高笑眯眯的点点头,“那就带给我看看吧。”
“是,大人,这边请。”苏玉青微微一笑,“因为这批人情况不同,所以是单独训练的,跟这些人不在一个地方。”
说完,苏玉青当先走开,而李志高也立刻跟上,至于尹锐志,虽然没人叫她,但她却很自觉的也跟着过去,只不过眼圈依然还是红红的。
一路上穿堂过巷,路过池塘,走过牌坊,走了七八分钟,才来到了苏玉青所说的那个练功房,这也看得出来,这个宅子的占地面积不小,就算比太平学府那个宅子小,但也小不到哪儿去。
要不说苏玉青对李志高死心塌地兼起了别样心思呢,单说这个宅子,就不是一般的大手笔,至少苏玉青就很清楚,要是没有李志高,她这辈子都很难住进这样的房子。
要知道,李志高给苏玉青的这个宅子,原先是巡防营统领所住,属于过去的土皇帝,那自然是占地广袤美轮美奂,光面积就足足有三十多亩,在太平府属于一等一的豪宅,后来巡防营被灭,这房子自然被充到了李志高的手下,不过李志高对这种徽州园林式样的房子不感兴趣,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