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爱堂的艾德福亲自过去给约翰看了病,确诊了是糖尿病,但圣爱堂也没办法治疗,因为此时这种病就是不治之病,他们没有能治疗这种病的药物跟手段。

    就在李丽感到失望的时候,艾德福又告诉她,他没办法,但有一个人有办法,那就是李志高,只有李志高有办法治好他,不过艾德福也说了,李志高这个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冷血商人,指望扮可怜求他做好事儿是不可能的,必须有足够的代价他才会出手,要李丽想清楚。

    就这样,李丽在艾德福的指引下,带着父亲亲自找上门,希望李志高能救救自己的父亲,代价么,她也早想好了,要钱,她家里也没多少了,能给的,无非就是自己的年轻身体了。

    不得不说,卖身救父的故事,不止是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同样,穷人不止是中国人的专利,西方人也有穷人,特别是这个时代的西方人。更何况,李丽卖身可不只是救父,她还等于在救妹妹,因为只要父亲身体好了,就可以继续赚钱,可以继续养家,所以哪怕要委身一个她平时不太看得起的中国人,她也甘心情愿。

    对于她这种义举,李志高也挺感动,出于好奇,也就看了看他父亲的病,这一看之后,发现这个李华德十有**是患上了2型糖尿病,而且已经比较严重,继续这么恶化下去,是死定了。

    虽然不是1型,但此时就算2型也是无解的不治之症,这种病就算在后世也没有完全根治的办法,只能靠打胰岛素以及配合其他药物维持。不过,虽然无法根治,但只要按时打胰岛素,合理饮食,这病并不是致命的,可以活很久很久,寿终正寝的不计其数,但关键就在于必须有外来的胰岛素。

    要说给他提供胰岛素也不是不行,毕竟后世的胰岛素很便宜,就算以每天三十二单位的大剂量来算,用国产的胰岛素,也就是每月二三百块钱的事儿,而他这种很显然不需要这么大计量,一天十个单位绰绰有余。

    虽然实际上治疗他的病不算贵,可是平白无故就给他打胰岛素,似乎太过烂好人了,万一开了这个头,以后就刹不住了,如果大家听了这个事儿,都来卖可怜求免费的不停纠缠,那这世上可怜的人多了去,自己难道都去充好人?

    就在这时,李志高忽然想,对啊,只要有代价就可以说的过去了,而糖尿病现在是不治之症,只有胰岛素才能控制,胰岛素现在根本没研究出来,也就是只有自己能提供,这妥妥的就是孙猴子的紧箍咒啊,有了这个,不愁这洋人不听话,除非他不想活了。

    也就是说,只要这个叫李华德的英国人还不想死,他就必须用自己的胰岛素,要用自己的胰岛素,就得听自己的话,正好自己最近要搞橡胶股票,缺一个台前的代理人……嗯嗯,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最近真是人品爆棚,想睡觉就送枕头?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李志高答应给李华德治病,并且会一直提供这种据说价值比黄金还贵的稀缺药物,但李华德必须给自己工作,用工作来支付药物,当然,李志高除了给他药物,也会给他一点薪水,不会让他家的生活质量变差的。

    再接下来,一针胰岛素下去,效果立竿见影,再给了他一番注意事项,比如饮食等如何吃,还有如何配合吃降糖药,以及如何自己打针之类的事儿。说完这些,李志高就说了他的计划,要让李华德当自己的代理人,去上海操作股票。

    性命在李志高手上,不想死,就只能听他的,于是李华德一点也没多考虑就同意了下来。

    反正在他看来,得了这种不治之症,能活命,就已经是最大幸福了,更何况如果自己死了,两个女儿怎么办?他真不敢想象,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两个女儿没了他,以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

    既然如此,哪怕这中国人是贩毒的,甚至是干伤天害理的事儿,他也干了!

    再之后,考虑到他身子还弱,就让他的大女儿,外加李志高派去的几个家丁陪着他一起去上海,平时帮忙照顾李华德的起居,至于他的小女儿么,也不用担心,可以继续在这边上学,不过是去李志高安排的学校上。

    此后的事情就好说了,暂时恢复健康的李华德以英国人的身份雇佣了五艘轮船,然后装满了五百多万两白银,在王二彪一个排的特种部队以及三个排的普通士兵护送下,一路顺江而下的悄然去了上海。

    这批银子到了上海后,李华德就会把白银都存进汇丰银行,建立多个秘密账户,专门炒作伦敦股市的橡胶板块。

    什么,让李华德建立帐户?会不会私吞了?这个不用担心,要钱干嘛的,还不是为了名利跟享受,可这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有命花!李华德现在小命全靠李志高的药物,更何况小女儿还在李志高手里,身边又有他的兵,怎么敢乱来?

    虽然不排除有为了钱不要命的,但很显然李华德不是这种人,他对自己的生命是很看重的,所以他开的账户都是规规矩矩,账户名跟密码都是按照李志高的要求来。

    让李华德开账户,他是英国人,不但能混淆视听,还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如果是中国人开户,那可就难保有什么别的问题了。

    虽然李华德不是金融出身,以前做的都是实打实的货物贸易,但他现在去做的事情不需要多高深的技术含量,因为他去上海的工作很简单,就是通过汇丰银行卖空期货,在股市崩盘之前,尽量多尽量快的卖空橡胶股票。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李志高的钱进场的时候,是六月上旬,当时的国际金融炒家虽然已经准备好了,但却还没正式入场,而美国也还没出紧缩政策,因此国际上的橡胶价格虽然不是最高了,但却依然是形势一片大好,许多人都是哭着喊着的想买一份橡胶的股票,所以在那个时候买跌,哪怕数量比较多,哪怕操作手法很幼稚,依然是很容易就被追涨的大盘给吃掉了,很多人都以为那是给他们送钱的傻子。

    结果正如李志高所料,当以五百万两白银为保证金,通过汇丰银行做了二十倍杠杆,也就是价值一亿多两白银的橡胶期货入场之后,很容易就被接了下来,不过毕竟数量有些多,所以这么一大笔空单做下来,伦敦市场的橡胶价格立刻就开始应声下跌。

    这么大一笔空单砸下去,的确引起了部分人的警觉,但此时人们总体追涨的**还很高涨,而且由于橡胶股票持续四年多的追涨,大家都对橡胶股的信心很足,再加上橡胶股的盘子可是不小,此时是仅次于钢铁建筑等行业的重量级大盘之一,因此一亿白银空单砸下来,虽然波动不小,还也在大家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这时候的空单实际上就是买跌期货,但如果大环境都追涨,那买跌一方的钱,就是实实在在给买多一方送的菜,是真正的零和游戏。

    果然,没过三天,被一亿白银空单砸下去的价格就又升上去了,而且比李志高那笔空单入场时候的价格还要高,从账面上看,李志高的那笔单子已经出现亏损了,可就在这时,美国忽然出台了橡胶紧缩政策。

    再然后,随着美国出台橡胶紧缩政策,市场上忽然出现了大笔的空单,而且也出现了大笔抛售股票的人,再加上谣言乱飞,大家的信心终于被动摇,也跟着不停的抛售股票,这样一来,恐慌就出现了,橡胶价格再也止不住,开始狂泻不止,终于崩盘了,而英国股市崩盘,自然就引发了上海的股市的狂泻不止。

    股市狂跌,高价买股票以及做多期货的人自然是损失惨重,但像李志高这样提前做空的,却是大赚特赚,因为这东西就是一种零和游戏,有亏的,自然就有赚的,而赚钱的,就是他们这些提前做空的人。

    期货不是别的,这东西是有时间限制的,中间如果没有肯接盘的,那么如果到了交割时间,不管你亏多少,都必须交割,所以在交割时间内价格变化越大,对得利的一方来说,利润也就越多。

    当股市狂泻的时候,做多的人越多,做空的人越少,那么做空的人赚的就越多,跟赌博其实也没啥两样了。

    如今已经是七月底,风波已经过去,橡胶价格也已经见底了,虽然因为有刚性需求而不至于变成垃圾股,但价格也低的离谱,而且由于消耗了人们的信心,短期内再也没有爆升的可能了。这个时候,李志高的那批期货合约也到了交割的日期,这样一来,除去手续费,李志高轻轻松松的就狂赚五倍多,也就是价值两千五百多万两白银的巨额收入,比刘润生辛苦在南京卖货的收入要高多了。

    只这一次,台前代理人李华德就声名鹊起,成为伦敦股市里一颗耀眼的新星。

    如果说李华德算是一个意外的插曲,那么王二彪跟周正斌就不是了,他们是李志高一早就计划好要派去上海的,只不过一开始是打算跟着李志高一起去,后来才改成陪着李华德去,但到了上海就分开行动,彼此互不统属。

    王二彪他们去上海,除了要护送银子跟监视李华德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潜伏跟绑票,也就是说,要把那些以麦边为主的诈骗犯,给神不知鬼不觉的绑架了,之后再来个敲诈勒索。

    麦边是个英国籍犹太裔商人,他旗下有不少公司,除了闻名的皮包公司兰格志外,其实他还有不少真正有用的产业,比如他有个做进出口贸易的麦边洋行,还有个麦边轮船公司,有六艘货轮,三艘客轮,算是挺不错的洋商了。

    其实一开始他也是正当买卖人,但后来他忍不住,1903年的时候,也跟人学开橡胶公司,结果倒腾了几年,一点不见起色,直接就玩了个血本无归,眼看就要破产了,没办法,他才开始搞起皮包公司那套把戏,不停的做假数据,不停的打广告吹嘘,拿出点钱分红等等,也是他运气好,借着橡胶泡沫**,他的股票越来越值钱,他那个皮包公司一下就起死回生了。

    不过麦边毕竟很聪明,他很快就察觉到橡胶价格虚高太过,于是早在五月份开始,他就通过陆续卖出股票套现,然后再增股等手段,不停的滥发股票套现,到七月份泡沫破裂之前,他已经套现一千多万两。

    也就是说,他用吹嘘加增股等方式,迅速把泡沫吹大,然后陆陆续续利用套现,增股,再套现,再增股等方式陆续卖出股票套现,这种方法他从四月份开始就在做了,最终在七月份泡沫破裂的时候,干脆卖掉所有股票,拿了所有的钱,在一夜之间消失,再也找不到他。

    他消失之后,他公司的股票价格一文不值,许多人欲哭无泪,自杀的不计其数,而在他逃走之前,已经把手下的比较好的企业,比如那个洋行以及轮船公司都卖给了日本人,可以说真正的老谋深算,吃干抹净一走了之的典型。

    其实在那场风波中,聪明人不止麦边一个,麦边只是最早做、最出名并且最赚钱的一个人罢了,其后跟他学的有很多人,包括汇通洋行的韦推和埃利·嘉道理,祥茂洋行的白克尔夫子等,手法跟麦边都是如出一辙。

    也就是说,在这次橡胶风波中,如果没有李志高,那么以麦边为首的外国投机商,才是在中国得利最多的人。

    根据记载,仅仅是麦边一个人,他通过兰格志这家皮包公司,在那场风波中前后赚了足足两千多万两白银,成为橡胶风暴中最大的赢家,也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股票操盘手或者金融诈骗犯之一,而他后来几乎人间蒸发,再也找不到的情况,也一样是个历史谜团,他之后的行踪,不止是国内没有什么报道,就连国外也没多少资料。

    至于其他人,虽然大都没有玩彻底失踪,但也多得益于这场风暴而发家。

    比如埃利·嘉道理,他就是在这场股票风波中赚到第一桶金,此后他悄然去了广州发展,用股票赚的钱买了一家电力厂,最后去了香港,终于发展出了著名的嘉道理家族。

    祥茂洋行也是一样,之前只是一家小洋行,就因为这次风波中赚足了钱,才发展成一家庞然大物,在民国时代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民国五大洋商洋行之一,比如后来在中国销量最大的祥茂牌肥皂,就是这家洋行搞的。

    顺便说一句,根据资料记载,这些人居然都是犹太人,全部都是!

    麦边等人都是实打实的诈骗,是有预谋的行动,是利用皮包公司炒作股票,然后在高点慢慢卖出套现,跟李志高忽然进场大手笔做空单卖空不同,就风险来说,肯定是李志高的模式风险最大。

    换句话说,李志高赚的实际上是伦敦股市的钱,因为只有伦敦股市才能吃下李志高那么一大笔的空单,上海盘子小,规矩乱,根本吃不下这么高的杠杆,而麦边等人骗的是上海股市的钱,不是通过卖空期货来获利的。

    这样一群诈骗犯,李志高怎么能放过?就算不为别的,为了他们隐藏起来的巨额财产,也不能放过啊。

    不过,考虑到一次绑架多个目标有些不安全,所以最后李志高决定只针对几个人,最后的目标只针对两家,也就是赚钱最多的麦边以及白克尔夫子,其他人暂时放过。

    因为提前就做好安排,所以王二彪跟周正斌带着他们的特战排,早早埋伏在麦边洋行以及祥茂洋行周围,不停的监控麦边跟白克尔家,等李志高的空单开始进场的时候,也不管麦边以及白克尔有没有把他手头的股票全卖掉换钱了,直接就在当晚对他们实行了绑架。

    那个时候,股票大跌的动荡还没开始,虽然麦边跟白克尔已经提前卖出大量股票套现,但也还不显眼,除了当事人,别人都不知道他的把戏,也就是说谁也没想到会有人对麦边动手。

    虽然麦边跟白克尔都住在租界里,但此时的租界还不是不夜城,电力供应很少,半夜两点几乎就全城熄灯了,整个城市也是一样的近乎乌黑一片。而特战队员全部在半夜三点半行动,都用夜视仪,以及加了消声器的usp手枪,加上之前就收买了两家住宅的下人,了解了两家的布局,所以半夜番强突击抓人是很轻松的事儿。

    当晚抓走麦边跟白克尔一家之后,他们立刻就把人带到李华德所租房子的地下室里,然后继续悠哉游哉的给李华德站岗当保镖,一副啥事儿不知道,自己很清白的情况。

    果然,麦边跟迈克尔两家人一夜之间失踪,立刻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巡捕房四处搜查,可惜一点头绪都没有,毕竟他们面对的,是装备了高科技的绑架犯,不是那些小偷小摸。

    最后看没头绪,就只能当失踪处理了,至于怀疑,那也是怀疑别人,比如他们的亲戚朋友,或者冤家对头,万万不会想到跟麦边等人从来没有任何交情的英国人李华德身上。

    此后,李华德继续在明面上搞他的股票,继续四处参加他的上流交际,扩展生意圈子,而王二彪跟周正斌却开始在地下室对麦边一家以及白克尔一家进行了一番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与敲诈勒索。

    这段期间,周正斌等人根据李志高的指示,对麦边跟白克尔不停的逼问,包括用不让睡觉,煤油灯照射眼睛,轮番换人反复询问的疲劳审问法,家人威胁法,安抚情绪法,甚至还用上了李志高提供的高纯度毒品,总之威逼利诱的手段一起上,终于把麦边跟白克尔给弄崩溃,让他们乖乖的写了资产转让协议以及转账支票。

    再之后,王二彪就找人拿着他写的支票,去了汇丰银行的宁波分行,把这俩人在汇丰银行里秘密账户上的资金,转移到李华德在汇丰银行以及花旗银行中开办的多个马甲账户上。

    要知道,此时在华的外国银行都是有保密制度的,可以匿名办多个账号,匿名存取款以及匿名转款,监管力度很松,比后世要松多了,洗黑钱根本就不费事儿,不过在这个时期,这种方法主要是给洋人提供一个逃避关税的方法。

    当然,麦边跟白克尔肯定不可能一次性把钱都吐出来,所以威逼利诱也就一直在做,一点一点的榨干他的油水,而他们每写一次支票,王二彪都会换一个人去银行里做转账业务,保证不让一个人重复出现在同一家银行里。

    到目前为止,已经先后从他们身上陆续转走了价值一千八百万两白银到那些秘密账户上,后来发现他们怎么也写不出新支票,怎么也没钱给了,哪怕当面杀掉一两个他们的亲人,甚至剁掉他们三根左手的手指也不给钱之后,李志高觉得油水差不多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于是就下了命令,把他们全部干掉,就地烧成灰掩埋掉,然后让特种排回来,监视跟保卫李华德的事儿让普通士兵去做。

    就这样,王二彪他们接到命令后,干净利落的让麦边跟白克尔一家消失掉,然后大摇大摆的坐船回了太平府,而且,他们不但自己回来了,还带了主动要求回来的李丽。

    可是,王二彪他们回来交差是正常,因为有远程电台可以联系,整个行动可以说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李丽为什么也跟着回来?难道是为了拿药?可他父亲的药还有一些,更何况自己会按时送去,那她突然离开父亲回来,是为了什么呢?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看见李志高在那站着皱眉沉思,熟知他习惯的刘金水就安静的等在一边,等看到李志高额头热出汗了,就又掏出一把折扇,开始轻轻的给李志高扇风,以一个秘书来说,算是做的相当称职了,哪怕她还是个未成年。

    不过刘金水这一阵扇风,倒也把李志高的心思给扇了回来,转头看了看刘金水,轻轻一笑:“好了,不用扇了,多累啊。”

    “不累。”刘金水甜甜的一笑。

    “好了,收起扇子吧。”李志高笑道,“另外,去把尹女士叫过来,我有话说。”

    等把尹锐志叫过来之后,李志高也不废话,直接道:“不好意思,本来今天想带你去我的庄园看看军队跟工厂,不过现在情况有变,可能我们要先回太平府了,估计明天才有空去看。当然你也不用失望,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等我处理完了私事儿,可以带你去看看我在城里开办的学校,那其实也是一点不次于我的军队跟工厂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学校才是我最宝贵的东西。”

    “没关系。”尹锐志点点头,“客随主便,一切都听你的安排。”

    “好,痛快,跟你这样的人说话就是不费事儿。”李志高笑了笑,“那我们这就走!”

    李志高办事儿一向是雷厉风行,或者说随心所欲,说了要走,招呼也不打,直接就开车走人,而他的车一开动,后面的车队也立刻急匆匆的跟着走,连一个让周大强送行的机会也不给。

    其实李志高原本是想找个司机给自己开的,那才有大老板的派头不是?不过培训一个合格的汽车司机可不是说成就成的。

    就比如后面那些车队里的司机,全都是快速突击培训出来的,技术很潮,出了不知道多少次事故,也就是胆子够大,在这种没交通管制,并且地域有比较空阔的地方硬开而已,要是给自己开,那李志高还真担心安全问题,还不如自己开。

    司机是练出来的,李志高要想有个可靠点的司机,估计还得等段日子才行。

    从马鞍山港到太平府城还有段距离,所以为了怕无聊,李志高又放了首歌,就是这一首歌,立刻让尹锐志听的痴了。

    一曲听完,尹锐志还喃喃自语:“诺言是杯酒,你可尝过它,苦涩如沙,却勉强咽下……哎,好曲,好词!对了,这歌叫什么名?是谁唱的?”

    “这首歌叫《十月围城》,唱歌的人叫濑田水一。”

    “《十月围城》?濑田水一?”尹锐志愣了愣,“日本人唱的?”

    “不不不,绝对的中国人。”李志高笑了笑,“化名而已,你懂的。”

    “哦。”尹锐志点点头,不再问唱歌的是谁了,毕竟取日本人化名这事儿,他们常干,“不过唱的真好,可为什么叫十月围城呢?”

    “因为这是为了纪念几个人,一件事。”

    “几个人,一件事?”

    “是的。”李志高点点头,没有再笑,“这几个人或许你听说过,他就是陆浩东,朱贵全、丘四等几个牺牲了的人,而这件事,就是1895年10份的广州起义,所以,这首歌才叫做《十月围城》。”

    “哦?”听李志高这么说,尹锐志也跟着严肃起来,“你是说,这首歌是专门为这件事而写的?”

    “嗯,是的。”李志高貌似严肃的点点头,心中却叹息了一声。

    其实这首歌原本是日本艺人滨崎步的《ballad》,后来被人填词翻唱的歌曲,不过李志高觉得挺好听,而且很符合这个时代背景,所以才录入usb里,没事儿听听,顺便也可以拿来忽悠人,比如现在忽悠这个革命志士尹锐志。

    原本李志高想调笑两下的,但不知为啥,听了那歌词,反而就笑不出来了,原本的忽悠词汇也说不出来了。

    “这一路,谁为了国忘了家……的确,抛家为国,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的前辈。”尹锐志庄重的点点头,第一次改口道,“李先生,不管是谁唱的,但你能听这首歌,表明你确实是有意反清的志士,可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迟迟不反清呢?你明明有如此大的力量,明明可以奋力一击的!”

    “如此大的力量?奋力一击?”李志高轻轻一笑,“你太看得起我了,清王朝的力量还很强大,我现在根本就没力量反,就算我反了,也只是白白浪费力量,白白流血而已,我说过了,我们是不会白白牺牲的,所以不在十足把握下,我们是不会起兵的。”

    “你们?对了,你们到底是什么组织?”尹锐志立刻追问。

    “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谈。”李志高笑了笑,“或者说,以你的身份,你觉得够资格跟我谈这些么?”

    “你!我……”尹锐志刚想说我怎么不够格,不过很快她就气馁了,毕竟她虽然自傲,但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知道以李志高如今的地位跟实力,的确没必要跟她一个女人谈这些,对方肯这么招待自己,肯定是为了自己背后的人。

    平息了一下气息,尹锐志重新问:“如果我没猜错,你这么优待我,肯定不会因为看上我这个小人物,应该是想跟我们光复会合作吧?”

    “聪明。”李志高点点头,“我的确想跟你们光复会合作,而且是广泛而又有深度的合作,在这方面,我本人是很有诚意的,如果你们也有诚意,就让章太炎先生或者陶成章先生亲自过来跟我谈吧。”

    因为事先心里已经有底,所以听到李志高提到这两个人,尹锐志也就不再有生气不屑等别的表示,而是点点头:“想要他们过来可以,但我凭什么相信你?而且,你为什么要跟我们合作?”

    “凭什么相信我,这个看你们自己了。”李志高笑了笑,“至于说为什么跟你们合作,说实话,其实我不是非跟你们合作不可,只不过碰到了你,就做个尝试而已。因为你们是第一个跟我接触的反清团体,自然要给你们点优惠,这就是先到优势吧。当然,如果你们错过了这个机会,让别的团体跟我合作,那就不能怨我了。”

    “好大的口气。”尹锐志还是忍不住冷哼了下,但很快她又道,“能让我多考虑几天么?还有,可以让我在你这多看看吗?”

    “没问题。”李志高笑道,“既然要合作,我肯定有诚意,其实我肯带你去参观我的工厂、兵营以及学校这些地方,本身就证明我的诚意了。嗯,总之,你看过这些以后,再考虑是否让他们过来跟我合作不迟。”

    “好。”尹锐志点点头。

    看到这里,李志高才笑了笑,很满意她这个态度。虽然光复会的灵魂人物陶成章还在日本,但尹锐志怎么说也是目前光复会在中国的实际领导人,只要说服了她,相信跟光复会的全面合作指日可待。

    ——————

    下午两点半还有一章。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其实,之所以要跟光复会合作,主要是李志高缺人才,想吸收光复会的人才,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进来,另外也是想提前布局,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做准备,毕竟光复会的人在搞情报、策反以及暗杀等方面也是一流的,至少在国内是一流的。

    李志高说是很多选择,好像并非只有光复会一个对象,但实际上此时他能选择合作的团体并不多,就算没有尹锐志过来,过些日子他也会主动找人联系光复会。

    之所以李志高选择光复会,是因为光复会虽然力量并不算目前最强大的反清组织,但操守却一向不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至少这个组织不会跟日本人合作,哪怕组织发展不起来,也不会为了争权夺利而出卖国家跟民族的利益。

    这跟同盟会不一样,同盟会实际上是多个组织的联合,但或许里面人杂了,思想就乱了,为了夺取政权,可以说是不择手段。比如首领孙某某,为了胜利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在党内大搞一言堂,要别人都听他的不说,一旦失败,还不肯认输,为了夺权连国家都可以随便卖,比如他失败后跟日本人搞的那个《中日盟约》,那可是比二十一条好不到哪儿去的东西,可惜就由于为尊者讳,后来两方都极力质疑或者淡化这段历史,可惜真相是抹杀不了的。

    后世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为日本三井财团的档案《井上侯爵家交附的文件》的解密,而曝光了当时孙中山为首的南京政府把满洲(东三省)“租借”给日本来换取日本支持的事实,虽然后来国共双方都不停的质疑加否认,但还有许多许多的证据都可以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

    应该说,后世日本的学术界,除了恶心的,别有用心的右翼团体,正常的学者在学术考究方面还是很值得学习跟认可的,因为他们的自由度更高,更严谨。

    根据资料显示,当年孙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