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诸神世纪-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夏诸神世系
更新时间2008…9…8 23:13:16  字数:1747

 《华夏诸神世系》其实就是中国神话中诸神的族谱,和希腊神话诸神世系有些类似,目的两个,一是帮助读者理清本书的时空脉络,不至于看起来一头雾水,其二,增长点冷知识哈——(PS这可是熬几个通宵查不少资料加上理顺全书脉络整理总结出来的结果,都得颈椎炎骨质增生了,咳咳,外带感冒头疼,别靠太近,有票赏俩就行。。。)
  一、盘古氏↓
  开天辟地。疑是南方民族始祖槃瓠,故南海有盘古墓,桂林有盘古祠。
  二、有巢氏↓
  太古之先,天下始君。俾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草木之实。
  三、燧人氏↓
  有巢氏之子。教人炮食,钻木取火,天下生灵尊事之。始有日中之市交易其物,有传教之台,结绳之政。
  四、(一)伏羲氏木德帝、天皇↓
  燧人氏子也。观测天地,制太极阴阳图、八卦图,有《三坟》之一的《伏羲易》。发明有鱼网、舟船、琴瑟、原始的文字及规、矩。妻女娲。华胥部族首领。被尊为天皇、太皞。臣工有:句芒氏族(主药石、农业,春神。后人均以句芒为号。)、共工氏族(上相,水神。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以围堵之法治理洪水。氏族后人均以共工为号。)、皇桓氏(下相)、朱襄氏、昊英氏(先民只知草木一生一杀,多少年为多少易草木。推广上、下相的命令执行伏羲氏的甲历。)、栗陆氏(主养草木,开导泉源)、赫胥氏、大庭氏(主室屋)、昆连氏(主刀斧)、浑沌氏。
  四、(二)女娲氏创世神
  炼五色石补天,捏土造人。为伏羲妻,伏羲死后带领玄女部居漱玉峰。部族首领为女性称玄女。
  五、(一)神农氏族火德帝、人皇↓
  有《三坟》之一的《归藏易》和《神农百草经》。尝百草,功在医药、农业。子孙有: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及帝榆罔,均承袭神农、炎帝的称号。祝融氏族炎帝之相,火神。氏族后人均以祝融为号。
  五、(二)七世神农有蟜氏帝哀时的天下各部(以下本书内容相关)
  1、太一少典土德
  有熊部族首领。娶神农部族首领有蟜氏帝哀之女任姒、附宝为妻,任姒于姜水育有一子榆罔。附宝育有一子名轩辕。居具茨山天龙谷,先生项玄黄,药正岐伯、“弧矢星”弓酾、“神工”鬼厥等八部正使。
  2、凤凰瑞暝木德
  灭华胥部,统一华东七十二部,称凤凰左部,由“青龙七部”统领。有子蚩尤,统一南方九黎部,称凤凰右部。“大祭天”柳渊,左部领“紫衣”元谂,右部领羽卮生有一女听瑶。占丹穴山,建凤凰城。
  3、玄女明姬水德
  玄女部首领,又称“水母”。养一女名玲珑,后为轩辕妃改名谟母。统领“玄武七宿”,壁、室二使位列七宿之首。有漱玉峰、岫岩两部。
  4、水神共工水德
  共工氏族之后,有子无名后易名后土。相“天机子”苍裕,子名苍龙。居朝阳谷水神(天吴)宫。
  5、西陵奎王金德
  育有一女名凤稚儿,后为轩辕妻,后世称嫘祖。弟娄王。
  六、(一)八世神农炎帝榆罔火德帝↓
  少典、任姒之子,七世神农帝哀外孙。继承帝哀,后世皆称“神农”。妻为赤水听訞(瑶)。
  六、(二)八世神农天下最强其他两部
  1、火凤凰蚩尤火德
  古南方天子,亦称战神。传说为九黎部族始祖,有八十一弟兄,实为继承凤凰部七十二左部及九黎右部。后与炎黄二帝战,屡战屡胜,最后惜败涿鹿。臣工:“神虺”蛟犷、离火刑天。
  2、轩辕黄帝土德帝、地皇↓
  少典、任姒之子,七世神农帝哀外孙。名轩辕。以土德帝,尊为黄帝,与炎帝击败蚩尤同为华夏祖先。有《三坟》之一的《坤乾易》和《黄帝内经》。传说的发明创造很多,不作枚举。臣工有:帝师项氏、岐伯、风后、力牧、应龙、苍龙、雷公、后土等。与四方和亲巩固中土,娶妻:嫘祖(西陵)、方雷氏(鲁北)、谟母(山东)、彤鱼氏(江南)。
  七、黄帝的子孙五帝→
  少皞金天氏。以金德帝。→颛顼高阳氏。北方天帝,以水德帝。→帝喾(KU)高辛氏。以木德帝。→帝尧陶唐氏。以火德帝。→帝舜有虞氏。以土德帝。
  

“洪荒流”?重塑中国诸神神谱!
更新时间2008…9…25 11:49:41  字数:3286

 前些时候,也就是刚刚在起点上传章节的时候,有热心的朋友就在问:南方,你发的这个《华夏诸神世纪》是不是也属于“洪荒流”?现在读者一见“洪荒流”就倒胃口,你还是换一个写写吧。。。。。。
  我没听,因为我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洪荒流”,也没看过所谓“洪荒流”的小说,更不知道我写的这个算不算“洪荒流”。于是,我亲爱的朋友给了我一脑门子黑线,流了满地鼻涕,说:南方,你真无知,玩网络小说竟不知道什么叫“洪荒流”!
  好吧,就算南方无知吧,反正已经写完前两卷,而且两卷的字数都能独立成书,加上南方本人向来认为网络是小说的试金石,不发岂不等于浪费?!虽然,打心里总感觉对不起这些热心的朋友,总想找个机会好好说说,结果。。。
  前两天终于看到几个陌生朋友的评论,虽然不是所谓洋洋数千字的什么遮羞式的或者化妆式的长评,但短短几个字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比较用心在看南方写的这些文字,至少从字里行间可以知道,南方写的并不是什么“洪荒流”。
  在此谢谢啦——你们让我看到信心,也有了写这么个帖子的兴趣。
  以上是题外话,写这帖子的本意只是说明一下小说的设置,不说明的话估计很多人看了都是一头雾水。咱们是文明人,南方码字向来和交女朋友一样,讲究情趣,一步步来,不爱一上来就真刀真枪地干,那样干的话拉牛车的伯伯也能写,对不起咱当初的构思,没啥意思。(废话说够了,开始。)
  写《华夏诸神世纪》的初衷是觉得中国的诸神谱系太乱了,咱们老祖宗大都斯文人,创作思路和想象力又颇为开阔丰富,加上自信心不足,老喜欢“托古”,托来托去你写一笔我加一句的,可就苦了我们后世这些年轻人。
  举一个例子:本来,《史记》《三皇本纪》中就记载了共工与祝融之战。说,共工战败,怒触不周之山而折天柱,绝地维,使天倾西北而地陷东南(这倒和我们的地理书上写的中国的地形是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最后成为大陆架相同,PF。),然后,才有了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传说。但是,《淮南子》《列子》《太平御览》等又与《史记》说法不一,说,共工怒触不周山不是与祝融打仗战败后觉得没面子干的,而是与黄帝(也就是轩辕)的孙子高阳帝掐架,弄不过人家撞头的;到底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与女娲补天的传说是否有因果关系,咱们弄不明白,但逻辑上司马迁略胜一筹,毕竟,如果把共工放在黄帝孙子那一代的话,女娲就降级了,谁都明白,女娲和伏羲后世封出来的神,也是盘古之后的大神,其年代肯定早于黄帝轩辕。当然,小说中是采用了司马迁的说法,至于怎么说的,大家看看。
  既然说到共工,我们就继续拿共工说事吧。按说共工应该是属于神农的谱系。但从历史的角度推究,这神农炎帝活的时间也太长了,差不多有540多年,天哪,真神仙的话早该天上飞了,怎么还地上和些鸟兽虫鱼在一起的?南方也想不明白,没办法找历史学家的文章,结果发现,历史学家圆谎的本领超强,跟政治上的吹鼓手一般,领导说什么,总能编排出一大堆冠冕唐璜的理由,当然,老祖宗就是我们的领导(中国人敬祖这点我认同),所以历史学家伙同考古学家说了,神农、共工之类只是一种专属称呼,就好像后来“天子”成了皇帝的专属名词一样,其实,神农历经八世,最后一个是我们熟悉的炎帝,也就是小说中承袭七世神农帝哀首领位置的帝炎——榆罔。这个时期,共工也世代沿袭着这个“水神”的称号,和祝融沿袭“火神”称号一样,从一世神农开始到八世神农帝炎榆罔止,都是神农世家的上相。
  有这么一些解说,大致上小说的中国诸神谱系在逻辑上基本说得通顺了。但是,中国这么大,这些部落究竟定居在什么地方或者还到处逐草放牧?
  南方在小说中按照五行的方位和考古的一些发现做了如下安排:
  说起中国神话传说,首章必须说到盘古开天地,小说里一笔带过,中国老早就有“极变”一说,印度有“熵变”,现代西方有“大爆炸”说的都是开天辟地。开天辟地之后就是女娲补天了,但女娲的历史原型是在哪里?怎么就补天呢?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南方没少查资料,首先,考古发现中国7千年前左右已经有文明存在,按历史学家溯源推算,大致也就是女娲时期,这个时期恰好中国有一个红山文化,有高度的制玉器的技巧,还是母系氏族。哈——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玄女部”?加上考古考证7000年左右外太空有彗星坠落中国境内,陨石散布东至东北、西至黄土高原,东北现存几个大湖都是当时砸出来的陨石坑剥削出来,而且,原黄土高原上茂密的森林也在那一时期烧毁,中国的古文明在那段时间一定经历一次空前的浩劫,据考古学家称,当时肯定天将大雨,所以女娲补天补的是“穹庐”,在当时指的是屋顶,后来成了“天似穹庐”的“天”(好笑,女娲成了修补屋顶的工匠,完全不炫,汗一个。)当然,既然是小说,就不能这样写,南方在彗星上做文章,也给这颗小说中称为“幽明星”的彗星找了一个归宿,那就是“太寒”。
  “太寒”有个奇异的功能,也就是逆反寒暑。“太寒之山”峡谷之中的神潭总是冬天水沸,夏天结冰。神奇吧?有朋友说,你这牛也吹大了。其实不然,南方只是小小夸张一下下而已。“太寒之山”的原型其实是太行山,太行山有个叫“冰冰背”的地方,本身就具有这种逆反寒暑的功能,也是冬天水沸,夏天结冰,现在是当地的旅游资源,大家可以百度或者放狗搜索,当知南方所言不虚。
  说完“太寒”,说说“有熊”。《史记》有有熊部的记载,是神农部一支,少典是有熊部的酋长,把神农帝哀的两个女儿弄来做了老婆(强啊——),大老婆任姒,生了第八世神农“榆罔”,小老婆附宝,生了后来的黄帝轩辕。后来两兄弟掐架,小弟弟赢了。哦,忘了还有一说,说的是炎帝与蚩尤是亲生兄弟,联合水神共工与轩辕掐架。。。。。。换而言之蚩尤也是轩辕的兄弟。(无语。。。)说回有熊部,有熊部应该在中国当时的泾渭流域干游牧的工作,那地方也是咱们中华文明发迹的地方,后来,轩辕迁到河南新郑,具茨山附近定居。碰巧,具茨山一处峡谷也发现了大量史前人类聚居遗存,于是小说中的天龙谷就设置在此。照顾到我们小说中的“大少典”要讨老婆,加上游牧毕竟和农耕不同,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之一,神农帝哀也只能在泾渭流域呆上一段时间,这大概也符合历史逻辑推理的。只不过,后来帝哀必须迁徙到江淮,那里也是华夏文明起源之一,而且帝炎的炎本身代表的就是南方,他是南方天帝。
  再说说蚩尤,历史传说,蚩尤有81兄弟,南方听起来非常糊涂,即使是神,他也有阿妈生的吧?一下生81个——狂汗!不过历史总是会有巧合的,按照历史记载,当时华夏东部有72个大小不同的部落,部落组成一个联盟,以神鸟“鸮”为图腾,而南方还有一个九黎部,九黎部是苗族的前身,72加上9,不就是81吗?按照中国的五行,南方属于离火,图腾应该就是鸟,也就是凤凰。所以推断,蚩尤当时是通过战争兼并了东部72部族和九黎族(这符合他蚩尤“战神”的称号),于是81部族成了他生死与共的“兄弟”,后来由于黄帝的强大,或者五行不合,蚩尤部迁往属火的南方。
  第一卷的设置先说到这里。以后有空、有朋友提问再说。
  总之,南方不知道什么叫“洪荒流”,也不屑于跟风。小说中的玄女部的原型得自中国的“红山文化”,女娲称“创世神”;东部最早是华胥部(也有史书佐证),首领是“太昊”伏羲,后来华胥为凤凰部取代,也就是火凤凰蚩尤,原型来自良渚文化,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至于神农氏,大概会是中国的另一起源河母渡文化。后来轩辕被蚩尤赶得到处乱窜,由于政治原因和个人喜好,他娶西陵嫘祖、东部彤鱼、北方嫫母、南方方雷四个老婆,再生若干儿子再成为华夏五帝,自己也成为三皇之一,如此等等,都是按照史书考古传说来的,目的是重塑中国诸神神谱,完善华夏诸神世系。
  喜欢看的话鼓励鼓励,收藏推荐,下星期新书下榜,南方一定发完,至少第一卷不会TJ。
  故事情节慢慢跟进。。。
  

从“中土世界”说起
更新时间2008…9…27 11:00:20  字数:1459

 几年前看过一个叫做《魔戒》(《指环王》)的电影,影片叫得最响的无疑就是“中土世界”四个字。影片取景据说是新西兰,是不是真的具体给忘了,没兴趣考究,但肯定西方的某个岛国不会错。应该说,那地方看起来很美,作为影片的外景,雪山、戈壁等等元素无疑能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但翻译影片的狗血台湾某某竟把那地方翻译为“中土世界”,这就让人抓狂!让人作呕!
  中土世界?!就那地方?鸟不生蛋的地方?麦子一年最多一收,地域狭窄,几乎不见可以放牧成群牛羊的广袤草原。。。。。。这也能叫中土世界?比起偏离中原文明,当时还是化外蛮荒却一挖就是上吨炭化谷子的河母渡遗址,比起一望无际,风吹草地见牛羊的阴山脚下,影片中的所谓“中土世界”充其量只能叫“洪荒世界”。
  第一次接触“中土”二字还是在小学的时候,当时看《西游记》,里面频频出现“中土大唐”的字样,当时,幼小的心灵便激动自豪不已,好家伙,“中土大唐”,感觉这个词就是特指中国,其他别的地方都要靠边站!现在不同了,和朋友们一提起“中土世界”不约而同就联想起《魔戒》,小孩子说,我见过中土世界,电影里有。女朋友说,好美啊,什么时候我们也去感受一下。我狂汗。前不久,据说有个女垃圾摄影师和他的男朋友跑去新西兰,拍了一辑“中土世界”,技术好不好不说,就那种地方,西藏顺便抽出一个雪山牧场,把相机顺便丢地上都能拍出比她强的片子,还口口声声说中土世界多么雄伟壮观,真他妈的无知。
  昨天又和写书的朋友们说起书来,说到“五行”,又说了“中土世界”。结果没人闹明白“中土世界”究竟为什么要叫“中土世界”,再又说到“八卦”,结果把“八卦”和“五行”又混淆一起,说到“四象、四方神兽”,又说和“五行”没有关系,连方位都搞错了。说到“五行”和人体的关系,更是一头雾水。再汗一个。
  简单普及一下,反正书也写完了,修改浪费不了太多时间。
  中土世界这种说法确实起源与中国的五行学说。
  五行其实是代表时间万物的五大组成元素:金木水火土。金在西方,白虎;木在东方,青龙;水在北方,玄冥(龟蛇);火在南方;离朱(朱雀)。这就是四灵,也是四方神兽,居四方,拱卫中间的土方。河图洛书也是按照这种方位排列: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中土为平和之地,最适合人类居住,所以才称“中土世界”。
  另外,五行又与五色挂钩,东方木为青色、南方火为红色、西方金为白色、北方水为黑色、中土黄色!
  又,五行又与四季、五脏、养生相关。东方青木主春季,五脏为肝脏,所以春天的时候最容易得肝病,当时全国甲肝大爆发的时候也是这个季节;南方离火主夏天,五脏为心脏,所以夏天应该多清心火,南方人传统有和凉茶的习惯应该与这个相关;西方白金主秋季,五脏为肺脏,所以秋天容易肺燥感冒,多吃些润肺预防感冒的食品;北方黑水主冬季,五脏为肾,这个季节最适合补肾,大江南北这个季节正是火锅大行其道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温补肾阳;至于“中土”嘛,嘿嘿,懂点中医知识的都知道,前面四种又可称为“肝木、心火、肺金、肾水”,而五脏中就剩下脾胃没说,所以中土就是“脾土”。脾胃是人体摄入营养的最关键脏腑,脾土的重要性,从“病从口入”这句千古流传的话可见一斑。
  废话说完,有空吹牛,小说里面对五行、八卦、易理均有所涉及,可以探讨。
  

楔子
更新时间2008…9…1 17:36:17  字数:4816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黄帝阴符经》
  传说,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之前,宇宙形成之初,道称太极,大道唯一。
  鸿蒙初开,始有阴阳。阳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沉为地。阴阳于天地间各走极端,几亿几千万年以来,严寒酷暑变幻更叠,中土灵性五经覆灭又复更生。
  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左右,阴阳再次调和,中土世界重新成为温暖、湿润的人间乐土,物质充裕、人口迅速膨胀——中土灵性又一次爆发!
  然而,这是否又只是一次短暂的和谐呢?!等待中土世界的,是否又是另外一次更大的大灭绝?
  所谓阴阳之数,日月之法。草木一易为一岁,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遂,三遂一首,七首一极,极变至时,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为纪历⑨——前世传说,此为中土之宿命,唯洞悉宇宙奥秘之神,方能在下一次极变到来之前破解魔咒,延续中土文明!
  此时,有巢氏为天下共主,在经营中土世界达千年之久后,其子孙绵延不绝,皆自称大庭氏族。
  继有巢氏之后,燧人氏兴起于衡山一带,因其善于取火又教诸夏生民熟食,天下各部膺服其德而奉其王天下千年,其后世子孙皆自称祝融氏,以火为神祗。
  燧人氏之后,在距今六千四百多年前,大河以北气候逐年回暖,诸夏数十部陆续北徙。十年后,华胥部族兴起于东海之滨;玄女部族兴起于红山至岫岩一域;水神共工部兴起于恒山至大河一带;有蟜神农部则辗转西北,兴起于泾渭流域……
  又经历十年生息,饮血茹毛、洪水猛兽的洪荒世纪宣告寿终正寝,中土世界开始步入文明。后世称这个由华夏诸神亲手缔造的神话的时代——华夏诸神世纪!
  世纪之初,来自西北远方的游牧民族鬼方、昆夷①开始向中土迁徙,一年之内,鬼方占据泾渭流域,迫使神农部举族东移;同年,鬼方尾随神农部东进,在常山、恒山一带与共工部遭遇,共工氏力战,亦不能敌。
  神农、共工两部战败,就近求救于华胥,希望能够联合天下各部阻止鬼方南下东进。华胥部句芒氏②欣然应允,遂于岱宗歃血盟誓,联合滨海诸夏大小各部一起进击鬼方。
  同年秋,诸夏渡过大河,破鬼方于太寒③之野,双方死伤过半。次年冬,鬼方纠结昆夷卷土重来,再次重创神农、共工两部。诸夏在华胥句芒氏的召集下再击鬼方,然鬼方遁入太寒,避而不战。双方僵持不下,诸夏只得暂时回撤。
  回撤途中,华胥一部遭遇昆夷伏击,首领句芒氏重伤,诸夏联盟瓦解,从此无力向西。次年,鬼方、昆夷派遣使者求和,言明太寒一域乃两部世代栖息之地,此次东进只是返回世居之地,并非有意与诸夏为敌,而神农、共工两部亦可重返故地。于是双方握手休兵。
  时光荏苒,光阴飞逝!
  又经过十年生养休息,诸夏逐渐恢复当初元气。但是,包括华胥句芒氏在内,诸夏首领已经垂垂老矣,新一代的人才中,除已经接掌玄女部族首领之女娲氏④外,华胥伏羲氏⑤亦有天纵之才。
  十七岁,伏羲氏发明鱼网、舟船。十八岁游历天下,于昆夷处习得弓马教习族人。同年,句芒氏禅位伏羲,退而辅之。
  两年后,伏羲氏年方二十。是年,水神共工氏广邀天下各部,于恒山朝阳谷论恒,共论宇宙洪荒。春神句芒偕伏羲共赴恒山,言明禅位伏羲之事。然众神见伏羲面白无须,皆不以为然,耻笑华胥无人。至论恒,众神皆言天地奥妙之不可知,独伏羲冷笑不语。共工氏怒问缘由。伏羲氏以阴阳之数、日月之法辩之,一时间举座皆惊,方明句芒禅让之意。
  次年夏。天下共主火神祝融氏⑥于衡山主峰召集众神论衡,商讨治理天下之方略。伏羲氏示之以太极阴阳图、晓之以天下不易之理。众神拜服,祝融氏萌生禅让天下之意,然伏羲推辞不受,径直取道返回岱宗。
  同年秋,红山漱玉峰之主、玄女部首领女娲氏只身拜会华胥。伏羲见女娲玄衣黄裳、眉目含睇,又觉与之年纪相若不觉中为之倾倒。相处十余日后,两人感情弥深,从洪荒纵论到太极易理到取麻织衣,两人相互倾慕却又各怀心情只言不提。
  惜别之日,玄女提及火神禅位之意。伏羲氏微笑,示之以瑟,调以《驾辩》一曲。女娲氏会其意,径直取道衡山回见祝融,具言伏羲氏弦外之音。
  火神大喜。次年春,天下各部会盟岱宗之巅,祝融氏禅位天下。伏羲、女娲二人在诸夏见证之下共偕连理,玄女、华胥两部从此合而为一。
  春去秋来,此后的数年间,中土世界开始有了农耕,葛、麻织物已经完全取代兽皮、树叶,而春神句芒与有蟜神农氏也于日常采集中发现草药,开始为族人治病疗伤。
  当时,大河流域气候温润土地肥沃,一人耕可食三人,然而制约农耕的最大因素在于播种的时机是否相宜,于是,伏羲、女娲氏开始于东海之滨观测天象,以阴阳之数,日月之法为天纪历。三十岁那年,伏羲以天象为凭,创造发明并开始推行甲历。
  自此,中土世界开始进入刀耕火种的农耕时代。
  与此同时,在对宇宙及灵性的探索之中,伏羲氏从太极阴阳图中推演出四象、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等旷世之作。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两仪乃万物之本,灵性之源,盈天地间只一大生!
  然而,后天的神性总使灵性在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理智地在和谐中共生,自然的神性却使灵性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优胜劣汰不断演进。宇宙间是没有永无休止的冲突,却也没有绝对的和谐!换而言之,和谐之后,又生极变!
  就在伏羲三十九岁那年的一个暗夜,幽明之星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从天外飞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之后,幽明星炸成无数碎片。传说,原本星月无光的暗夜陡然燃起无数“太阳”,烤得天地犹如洪炉一般⑦……”
  幽明星的直接撞击⑧在中土世界引发大庭有巢氏以来规模最为广大、历时最长的地震、山火及洪水。突如其来的海啸及大河的接连泛滥致使尚处于襁褓时代的中土文明几乎在一夜间沧桑凋零。
  华胥、玄女两部在幽明星坠落引发的海啸中首当其冲,在极度恐惧和混乱中,女娲氏带领劫后余生者流离于岱宗之山,伏羲氏则与手下项氏随幽明之星陨落方向而去,辗转遁入太寒一域不知所踪。
  此时,水神共工氏奉女娲之命治理洪水,神农氏则受命迁往内地寻找治病救命的灵药。
  两年后,洪水逐渐退去,但蔽日遮天的尘埃依旧弥漫在中土上空。原本生机勃发的植被已经枯萎,太寒之山更是寒气缭绕,冰川开始卷土重来并以太寒为中心迅速向四方曼延。
  次年夏,红山漱玉峰冻结、恒山冻结!
  同年秋,大河断流冰封,岱宗冻结!
  第三年,冰川开始逼近大江。此时的江北已经是万里封冻,偶尔踽踽其间的只有一些只在传说中出现过的洪荒猛兽……
  正当诸夏众神齐聚衡山,拿不出任何主意的时候,随伏羲一同失踪的项氏突然出现在众神面前。他带去伏羲临死前抱着的一块陨石,还有就是他的遗言“深潭旋涡,自右向左;六九之数,太寒将出!”
  这话是什么意思?
  谁也无法参悟遗言中所隐含的玄机,连春神句芒、水神共工、玄女女娲、有蟜神农氏、大庭有巢氏及火神祝融也不能例外,经过一翻辩论之后,众神决定带领天下各部联袂北上奔赴太寒……
  太寒山,他们击败了镇守峡谷的鬼方、昆夷二部,俘虏鬼方首领守灵者。从守灵者口中,他们得知伏羲的遗言“深潭旋涡,自右向左;六九之数,太寒将出!”其实就是鬼方、昆夷二部世代相承的预言,而他们自认“鬼仆”,于此处世代镇守着宇宙的“玄阴之门”。
  走进“玄阴之门”,放眼尽是一座座规模宏大、直指云霄的冰宫。守灵者在冰宫之外顶礼膜拜,指着冰宫中那从南向北绵延不断的峡谷深潭说:“此乃玄阴之门,自从幽明之星陨落太寒之后,诸潭逆反阴阳,于盛夏结冰、寒冬水沸!”
  面对这这一奇观,所有人都惊呆了!是自然的神力?还是宇宙间真的存在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灵性?正当众神凝望着深潭,考虑着是否带领族人进驻此地,天地仿佛在那一瞬间堕入永夜,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嘎嘎声响突然从地底深处传来,在他们的脑海不断盘旋闪现……
  此时此刻,女娲氏幡然醒悟……上古传说,中土世界五次经历极变,每次都与天外幽明星的撞击相关,而撞击之后,一种休眠千万年之久的异灵将被唤醒,以冰川重新统治中土世界!
  难道,寒潭深处沉睡的正是这种异灵?难道,幽明星的撞击将再度将它唤醒?苏醒之日,是否又是极变至时!
  可惜,女娲的话没有引起众神的足够的重视,无奈,女娲氏只好独自滞留峡谷,参悟其中玄机……
  一年之后,冰川开始离奇地退去,中土世界又慢慢地恢复往日的生机。
  怎知,天煞过后,人祸又起……
  作为太昊伏羲氏的上相共工氏自认天煞之后治水有功,不服辅相祝融氏重为天下共主,两大部族竟开始交恶。随后,为争夺天下共主之位,两大部族之间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战争。后来,共工氏战败,从朝阳谷逃向西北,怒触不周山而亡,而祝融氏则自焚谢罪于衡山主峰祝融峰,战争以两败俱伤结束。
  玄女女娲氏因伤大伏羲之逝,出山之后,又带领玄女部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