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96秘史-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年7月,由高之杕带队,和拉祖特金一起到东北海城去实地查看,杨士文和曾卓荣也跟随工作,加上警卫翻译,大约十来个人,所带的仪器是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组装的全国第一台放射性探测仪──盖革计数器。
  海城大房身这个长石矿,是座大型露天长石矿采场,下采已低于地面百余米。杨士文说,专家领着我们一块去检查这个异常点,这个点在花岗岩里头。拉祖特金年龄比我们大得多,爬上爬下非常辛苦,最后发现有一个最高的地方,一打打出铀矿来了,非常高兴。挖了几块好一些的标本,回到我们住处以后,他高兴得要刮掉自己的胡子。为了鐾刮脸刀,他把皮带拿下来一擦,一下把皮带刮断了,结果就没有裤带系了。哈,弄得大家哄堂大笑。
  由于发现了铀矿,在中国也可以说是第一次,拉祖特金非常重视。他和几位年轻人一起圈定这个矿体,计算储量。但最后计算出这个点只有800公斤的铀储量,价值不大。尽管大家非常失望,但对杨士文和曾卓荣他们来讲,从找点到圈定矿体,直至计算储量,这的确是一次很好的实践。
  东北海城找铀无望,这条线索一断,就只能指望别的地方了。
  两个月之后,已是金秋十月,拉祖特金由高之杕陪同去广西东北富钟县的黄羌坪检查。不久,在同一岩体附近的杉木冲果真找到了云英岩化锡石脉中的铀化矿,而且局部富集,原生矿残体和次生矿发育很好。拉祖特金非常兴奋,一再向高之杕和曾卓荣他们竖大拇指,说是难得的发现。高兴之下,拉祖特金当晚就想上山搞荧光探测,并亲自参加编录、详测,部署揭露工程。拉祖特金叮咛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要把最好的标本送回北京,作为中国富存铀矿的见证。他认为这个地区是很有找矿希望的。
  

3。一块石头定大事(2)
他们如获至宝,把铀矿标本从杉木冲带回了北京。情况刚一报告上去,上头就让刘杰亲自到中南海向毛泽东和周恩来作详细汇报。
  刘杰说,哎呀,这块铀矿拿到部里头去了以后,确实让我们都感觉到很突然啊!李四光部长也非常的兴奋,他那时已经60岁了。他说,哎呀这是铀矿!苏联专家库索齐金也大睁着眼睛看了。第二天,我们带着这块矿石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周总理都在座了。我们把铀矿就放在毛主席的桌子上,毛主席亲自拿起来看了看。我说这块矿石是从广西普查来的,仅仅是个次生的铀矿,还不能代表它是不是个矿床,有没有开采的价值。毛主席说你怎么证明它是铀矿啊?我们用带着的盖革计数器一探测,发出嘎嘎的响声。毛主席就很高兴地说,我们发现铀矿了。他紧跟着就讲,现在还没有大规模勘探,我相信我们中国会找出很多的铀矿来,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临走的时候,毛主席和总理送我到门口,毛主席握住我的手笑着说:这是决定命运的啊,刘杰,要好好干啊。
  自从广西杉木冲那块铀矿石被找到之后,短短两个多月间,就多次进入中南海,成了中国领导人反复谈论的一个对象。1955年1月15日,这块石头又被带进了红墙之内。
  在此之前的14日下午,薄一波、李四光、刘杰和钱三强四个人应约来到周恩来办公室,研究中国核科学及铀矿地质资源问题。66岁的李四光因为正患牙病,表情比较痛苦,周恩来便执意要他先讲完后立即去医院治疗。周恩来向钱三强细致询问了反应堆、原子弹的原理和建立原子能事业所需要的条件,在说到人才队伍时,钱三强说,每年只给分配10个大学生太少,要搞原子能,至少要10倍于此的大学生。谈到后来,周恩来说,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要听取这方面的汇报,你们准备好矿石和简单的仪器,以便到时作现场演示。
  第二天下午,李四光、刘杰、钱三强向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汇报了铀矿资源和发展原子能的密切关系,以及勘察发现铀矿石的有关情况。会议选在这个时间召开,是因为周恩来给毛泽东写信汇报时说,李四光下午三点以前要午睡,晚上他的身体又难以支撑,所以在下午三点以后较为合适。
  刘杰说,下午四点之前,我来到菊香书屋会议室时,已经坐了10个人了,他们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彭真、彭德怀、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不一会儿,李四光、钱三强先后到了。主持会议的毛主席开口说,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有关问题,请你们来上课。李四光先讲了铀矿资源与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密切关系,分析了中国有利于铀矿成矿的地质条件,并对中国的铀矿资源作了预测。李四光讲完后,周总理提示要我做些补充。我简要地介绍了在广西发现铀矿的经过情况,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把从广西带回来的铀矿石标本拿出来,打开盖革计数器,让各位领导听放射线通过探测仪器发出的嘎嘎响声。大家感到十分新奇和高兴。接着,钱三强讲了美、苏、英、法等国开发原子能的概况和我们的现状与设想,也谈到了我们希望得到苏联的支持。与会领导同志提了很多问题。
  会议气氛热烈,一直开到晚上七点多,大家都对发展原子能事业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毛泽东最后说,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的铀矿来。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也训练了一些人,我们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其他事情很多,还来不及抓这件事。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现在苏联对我们援助,我们一定要搞好!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刘杰说,紧跟着请参加会议的人吃饭,这是我第一次在毛主席那里吃饭。开了两桌,吃湖南豆豉腊肉、丸子和几个青菜。毛主席平时是不喝酒的,这次他拿出葡萄酒,为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干杯。吃饭时,毛主席问李四光牙痛治好了没有,他还赞扬钱三强的父亲批章太炎,说他有勇气。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一块石头定大事(3)
这是毛泽东在导弹原子弹方面所主持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次会议。
  中国制造原子弹,就在这个时刻拍了板。
  促成这次决策的原因,首先是这两年陆续从国外归来了一批各有专长的科学家,科技人才有了一定储备,但却苦于无处施展身手。其次是在国内发现了一定储量的铀矿,这都是最重要的物质条件。此外,当时国际上核竞争十分激烈,美英苏都已相继有了原子弹,世界上在这方面的反响很大,和平利用原子能成了一面旗帜,美苏为此各自做出了姿态。1953年,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发表讲话,主张开展国际合作,和平利用原子能。苏联也声明愿意对社会主义国家展开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援助,这样,从国际背景上来看,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时机也比较成熟了。
  几乎就在政治局委员们仔细掂量那块小石头的同时,美国政府和蒋介石签署了美台安全条约。
  短短几年间,中国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危险: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真刀实枪血战了三年;同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11月,美国将原子弹运到了停泊在朝鲜半岛附近的航空母舰上,并进行了核模拟袭击;11月30日,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声称将采取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来应付目前的军事局势。1953年春季,美国把装有原子弹的导弹运到了冲绳岛;1954年9月1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美国直接向中国大陆投掷原子弹;1954年秋季和1955年初,海峡危机再度升级,美国拟定出了向中国全面进攻的计划,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短时期内接踵而至的这一连串危机,使得中国被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令美国始料未及的是,如此咄咄逼人的结果,恰恰把中国逼上梁山,逼出了中国自成一体的核力量。本来,中国在1953年即初步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致力于国家经济建设,最后却不得不推迟了两年,个中原因,除了国内的一些问题之外,主要是由于朝鲜战争、印度###冲突和台湾海峡危机所形成的钳形包围,给中国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与威胁。由于美国不断威胁要使用核武器,而苏联又不愿明确保证给中国提供核保护,中国便只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顾不得政权初建困难重重的严峻现实,被迫实施自己的核武器计划。做出这样的决策,不仅取决于国家安全受到的直接威胁,也取决于国家的基本利益。
  1955年1月18日,也就是中南海决策后的第三天,赫鲁晓夫公开宣布,将帮助中国和东欧其他四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研究。又过了仅仅两天,北京和莫斯科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主要内容是由两国合营,在中国境内进行铀矿普查勘探。协议规定,对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床,由中国方面组织开采,铀矿石除满足中国自己的需要外,其余由苏联收购。
  中苏在尖端领域方面的合作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一方面,苏联本身随着核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同中国合作从而获得部分铀矿石,另一方面,国际风云变幻莫测,苏联在客观上需要增进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巩固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中心地位。西方一些学者分析说,毛泽东1957年中期的反右运动,减小了赫鲁晓夫对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命运的担忧,苏联领导人认为毛泽东是反对在波兰和匈牙利流行的反苏潮流的。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已开始在核领域进行相关合作,签署了几十个双边协定,苏联亦顺应时代潮流,与自己的几个友好国家进行核能方面的交流。美苏在这方面的竞争中,各自既可以获得经济收益,又可以在政治上捞取好处。苏联认为,加强苏中双边的防御伙伴关系,中国便可以成为莫斯科在东方与美日对抗的一个强大堡垒,有利于壮大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1954年9月29日至10月12日,立足未稳且又受到美国核威胁的赫鲁晓夫对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访问期间,双方就防务问题进行了磋商,其中一个主要话题就是如何通过援助中国来加强苏联的安全。赫鲁晓夫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为了加强中国,最终巩固社会主义阵营,我们同意派遣军事专家,提供火炮、枪支及其他武器。他这时或许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就是如果中国开始涉足一点原子弹,对美国也会形成一种压力,从而使苏联受到的压力有所减轻。
  

3。一块石头定大事(4)
1955年4月,刘杰和钱三强率代表团赴苏联签订了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研究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协议,并且参观了一些苏联的核科学研究机构和苏联的第一座实验性核电站。以后又派出有黄祖洽等专家参加的实习团赴苏联学习。
  黄祖洽说,有一次钱先生找我去谈话,说国家要发展原子能事业,反应堆理论方面没有人才,希望我转向,从原来基础理论的方向转过来,从事反应堆理论研究。所以1955年我们到苏联接触一堆一器的时候,我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
  钱三强组织的实习团中,还有几位是正在苏联学习的研究生。钱皋韵曾在1952年4月准备到苏联学习核物理。因为这个专业在苏联是非常敏感的,以致临走的时候,他还拿不到签证。直到1953年夏天,钱皋韵改学电子物理,这才进了莫斯科大学,研究真空中的高频放电。钱皋韵说,我从小喜欢物理,爱好无线电,起因是中学一位物理老师讲课特别引人入胜。后来考上汪精卫政府的交通大学,可蒋介石回来后,说交大的学生都是伪学生。我便又考了一次大学,读物理系。1955年10月份,我在准备写论文,再过一年就要答辩了,突然大使馆一个电话打给我,是留学生管理处打来的,说钱皋韵,现在国内有个代表团到莫斯科,准备在苏联的一个研究所进行实习,他们点名要把你调过去。那个时候思想非常明确,反正只要祖国需要什么都干,结果第二天就去报到。当时代表团住在莫斯科大剧院后面的一个小旅馆,那个旅馆叫十月旅馆,我还记得很清楚,住在那,每天上下班,由实习单位派车来接送。这个实习单位叫热工实验室,其实是个研究所。实际上是研究加速器、反应堆的。所长哈里哈诺夫是很有名的一位院士。当时分工分了几摊,钱三强指定我在反应堆方面工作。后来我才知道,苏联援助我们原子能所的7000千瓦的重水实验堆,就是这个单位设计的。
  苏联援助中国的反应堆和加速器选择安装地点前,李富春副总理曾指示:为了保密,要靠近山区,尽量少占良田。如果交通不便,可修铁路。为此,刘杰去找当时的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请这位当年的北京地下工作者提供地理情况。后来刘杰和钱三强等人又做了许多实地勘察,最后将北京房山一片开阔的荒滩作为安装地点。
  核武器与核反应堆的科学原理是一致的,从某种角度讲,反应堆也是不爆炸的原子弹,只不过可以控制能量,让它缓慢地释放,以产生动力。在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看来,这也是中国走向核武器研制的第一步。10月23日,赫鲁晓夫回国后没多久,毛泽东便兴致勃勃地与来访的印度总理尼赫鲁谈起过原子弹,说中国正在开始研究那个东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赫鲁晓夫密电毛泽东(1)
  二机部要什么人给什么人—— 李毅带头为科学家服务—— 所有部长都要来听讲座—— 先把大的程序问题解决—— “想不到周总理俄文也好”—— 毛主席在刘杰笔记本上写了一个“氦”字—— 发展原子能工业列入“十大关系”—— 开单子,定提纲——代表团赴苏
  当中南海做出发展原子能的决策时,事实上还不知中国到底有多少铀矿。刘杰说,中央决策之后,决定成立三人小组,由陈云、聂荣臻和薄一波组成,陈云主抓,他爱追根究底,管得特别细。薄一波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兼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主任,我兼任副主任。为什么让我干?就是因为我在地质部当副部长,找到了铀矿。为了进一步展开工作,陆续调入了佟城、雷荣天、刘伟,以及李毅等人。其中一位是吴际霖,原先是山东铝厂的,他在那里同别人的关系处理得好像不大好。我得知这个人非常有才干,就是脾气暴躁,固执己见,我想不管他有什么毛病,只要他能干事情就行。后来刘少奇也讲了,凡是二机部需要的人、凡是提出来要的人,要无条件地调给二机部。陈毅讲,我们不能议而不决,要谁就应该给谁。薄一波还曾经召###议,要求有关的部长支援原子能工业事业。我记得黄敬啊,王鹤寿啊,很多负责人都去了。我和一机部部长黄敬比较熟,1937年,我们同在正处于地下状态的北平市委工作,黄敬是书记我是委员,我同时是北京市委农委的书记,抓农村工作。到了晋察冀,他开始是省委书记,我那时候是地委书记,在保定这一带活动。开始我从地质部转头要搞原子能事业时,他还笑着说,哎呀刘杰,你这是时代的象征啊。其实,我那时很茫然,对原子能这个天地究竟有多高多大,都不清楚。
  这时候,黄敬调给刘杰三个人,一个是冯麟,后来带队去莫斯科实习,一个是连培生,做原子能所的总工程师,另一个是卢荣光,毕业于西南联大,比李政道和杨振宁还要早。刘杰说,这三个人都是我们要来的,连培生他们都是一机部的尖子啊。
  李毅在没调来之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1955年7月,有一天李毅接到总政的电话,说总政首长让他马上来北京一趟,有事面谈。李毅赶到北京,见到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和副主任肖华,他们告诉李毅,现在是原子能时代,中国要搞原子能,向部队调人,我们准备让你去。李毅说,我过去虽然上过大学,但不懂得原子能,我在部队已经17年了,对部队很有感情,不愿意离开部队。后来两位主任说这个任务很重要,原子能事业虽然在地方,和部队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总政已经决定让你去,希望你能够勇于接受这个任务,到那里主要是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让你搞专业,希望你勇于承担。我说既然领导已经决定了,那我就回去办交接吧。我就回到广州,办了交接,带了家口,8月初就来了。经过国务院三办,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负责党的工作兼副所长,钱三强是所长。那时候工资差不多降三分之一,警卫员也没有了,生活习惯不同于部队,带着四个孩子,最大的6岁,最小的半岁,很多事情要自己做。后来慢慢地调整过来,也了解了所里的情况,感觉还挺不错。
  李毅说,我认真学习了中央关于科学院工作的有关文件,认识到科学院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团结科学家,是照顾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创造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科学事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我也算个知识分子,“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就参加学生运动,从1940年到日寇投降,在115师政治部兼山东军区政治部工作,那时肖华同志当政治部主任,我做过他的主任秘书。和组织部长梁必业、宣传部长杨克、秘书长苏静等同志共事。政治部特别是宣传部有不少知识分子。鬼子投降,肖华主任调到东北,我们二十来个干部跟他去,到那里成立辽东军区司令部,我当司令部的秘书长,常和苏联人联系,和地方的党政军联系。所以我对知识分子并不陌生,我明白自己的职责是要帮助知识分子、帮助科学家的,是要给他们服务的。所以我一来就抱着一个尊重、服务的态度。为了服务得更好,一开始我就带领其他行政人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学习业务,学习专业知识,你不能光说外行话啊。许多科学家们也的确很好,像王老王淦昌先生,就特别客气,一听到别人提点什么意见或者稍微带点批评的意见,他便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他的对不起是口头语。他跟钱三强不同,他始终不离开科研第一线,而三强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很多,他充分发挥了组织才能。他这个组织才能和我们党政干部还不一样,他在科学家中间特别能显示组织才能,知人善任,需要什么样的学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个单位里有这样的人才,他都清楚明白。二机部创业,队伍的组织,人员的调配和大协作,这些方面钱三强的功劳确实是旁人代替不了的,尽管他脾气不好,一说话就磕巴,火气特别旺。
   txt小说上传分享

4。赫鲁晓夫密电毛泽东(2)
刘杰调来的另一位干将叫白文治,原名叫梁华锠,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就一起工作过。解放战争时,刘杰是察哈尔省委书记,白文治是宣化市委副书记,彼此都比较熟悉。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的第一任所长是吴有训,研究所成立一年后,他的学生钱三强继任所长。到1952年底,研究所已发展到九十多人,其中有后来从事原子弹、氢弹理论研究的邓稼先、于敏、黄祖洽等一批出色的年轻人。
  王方定是学化学的,他来的比较早,1953年就调来了。王方定说,钱三强先生特别热衷于化学方面的事,时常过问,王淦昌先生每天上班特别早,一大早就梆梆梆敲门,然后一干就是一整天。没过多久,我们分到杨承宗先生那里。杨先生让我搞铀矿分析,当时的铀矿石是比利时和刚果的,原来解放前的北平研究院就搞来一些。杨先生把法文文献翻译成英文,让我们阅读,并且要看我们的工作笔记,作批注,还经常站在背后看我们做实验。
  白文治说,为了加强国防科技工作,国务院设立了第三办公室。我是1955年8月调过去的,任三办下设的原子能小组组长。小组只有我和韦彬、李杭荪三个人,韦彬是1936年北平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生,李杭荪是1950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生,我则在1936年至1938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和重庆大学化学系读过两年。当时国家建委和三办办公的地方,就在现今核工业公司的一个角上,三层四号是薄一波的办公室。
  1955年12月,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了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共有一千五百多位科学家参加,并向大会提交了一千多份材料。其间,苏联公布了核电站的建造情况,法国发表了提取放射性元素钚的方法,美国展示了核电站的发展计划,从而揭开了许多核技术秘密。但中国却被会议拒之门外。与会的苏联代表主动提出派一个代表团到中国来,介绍日内瓦会议的情况,传达科学成果方面的文件,中国政府表示欢迎,并确定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三办接待。经过协商,决定成立一个接待办公室,由科学院秘书长陈康白任办公室主任,白文治任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核学术活动的组织工作。10日下午4点钟左右,苏联物理学教授诺维科夫率9人代表团到达北京。除讲学之外,他们还参观了中国的各个相关研究所。白文治说,这些团员我们都按口分到各个部里,比如说农学家就由农业部来接待,冶金学家由冶金部来接待,医学家由卫生部接待,每个科学家都是挺忙的,安排得挺紧。上午他们作报告,下午座谈,晚上还有一些文艺活动。中国方面准备了许多问题,他们都分门别类地做了解答。
  在此期间,周恩来批示要请苏联科学家给各部部长们作一次科学讲座,时间安排在12月24日下午。白文治说,那天下午两点二十分左右,我和陈康白陪苏联代表团9个成员到了政协礼堂的后台,在二楼接待室坐下了,准备两点半开讲。这时候,我想赶紧到前台看看会场情况怎么样。匆匆忙忙下楼,正走到楼梯口,碰上了周恩来总理。总理问我到多少人了?我当时也不知道到多少人了,总理旁边当时有国务院的人,说到了多少多少人。总理又问,各部的部长到了没有?有人讲了讲部长到的人数,紧接着又说某几位部长因工作请假。总理就问,为什么不到齐啊,是谁经办的啊?我告诉他经办的人是谁。总理就责备说,为什么不找齐燕铭同志办啊?齐燕铭是一位副秘书长。我一看,不敢再吭声。紧接着总理就说:立即通知部长们,马上到这儿来,都要到这儿来听报告,把工作都撂下。
  苏联代表团一边讲学介绍,一边看了几个研究部门的状况,刘杰从头至尾陪同诺维科夫活动。苏联人在科学院物理所看了郭挺章和助手在试管里提取重水,看了戴传曾等人研制的又大又笨的盖革计数器之后说,你们这些做研究的人都是很高水平的科学家,但所研究的却都是微量的、小型的实验室工作。诺维科夫承认,中国科学家是一流的,但设备却是初级的。特别是重水,只不过玻璃杯里的几克而已。看了杨承宗的实验室提炼铀的研究,苏联人说,你们的研究太原始,这些东西我们都是可以帮助的。12月14日,诺维科夫对刘杰表态说,我们这次来中国,并不打算看看讲讲就完事,等我们走了,对你们工作却毫无推进。你们要迎头赶上,不要以为非要先坐牛车才能坐汽车,应该一下子坐在汽车上。苏联已经做过的,你们不必再从头做起,像你们研究所搞重水,一年才能提制三克,太不合算。许多仪器苏联都能生产,你们不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去探索。中国科学家水平并不低,但人数较少,应该集中力量于主要方面,研究最新最迫切最需要的东西,才能迎头赶上。过去你们都很客气,不提出来,现在如果需要重水、石墨等等的话,我们可以帮助。这在苏联都已经是投入工业生产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赫鲁晓夫密电毛泽东(3)
虽然日内瓦国际原子能会议已将许多包括盖革计数器或铀的提取工艺等核技术秘密公之于众,刘杰听了,心里还是很高兴。不过他此时还不知道苏联这个帮助的底是什么。在交谈当中,中方不断谈到自己的一些设想,但没有提核武器。因为代表团来前周恩来就交代不要轻易向苏联人提及原子弹方面的事,这是鉴于去年毛泽东在赫鲁晓夫面前提出核援助时,赫鲁晓夫只答应在原子能科学基础研究上给予帮助。核燃料有两种,一种是从原子堆里提取钚…239,一种是经浓缩提取出铀…235,中国的科学家设想原子堆时仅仅提出了5万千瓦,当时对铀…235基本上不了解。跟诺维科夫谈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他也主张中国搞钚…239就行了。
  刘杰说,这些问题一谈,我们就表露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苏联提供一定援助。没有想到他很快就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他们的上级。第二天诺维科夫找到我,样子很高兴,说刘杰同志我已经报告了,向莫斯科报告了,回答是苏联准备给中国以巨大援助。今天通电话时,莫斯科告诉我:中国同志不用客气,应该把需要提出来,由中国国务院表示意见,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援助,这个大家就可以积极地谈啊。可见诺维科夫这次来不仅仅是为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他也在看看我们对他有什么要求,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次机遇。我当即向薄一波同志报告了这一情况,说我们得赶快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具体的设想。薄一波要我连夜起草报告,向总理报送。第二天总理接见诺维科夫的时候,就是根据那个材料讲的。
  1955年12月24日深夜,刘杰通知白文治说,后天总理接见诺维科夫团长,要白文治和胡济民参加。第二天中午12点左右,刘杰拿了一份规划来,是前些日子与诺维科夫两次谈话的要点,以及中国以后的一些粗略想法。白文治看了以后,吩咐打字员打印出来,当天就呈送给了薄一波、李富春和周恩来。
  26日下午,薄一波、李富春、刘杰、胡济民和白文治都提前来到西花厅,苏联大使尤金、文教总顾问马里采夫,以及诺维科夫也都到了,一起等着周恩来。但等了半天,周恩来一直没有露面,直等到晚上6点钟左右才来了。周恩来一进来就连说对不起,当时有个紧急的事情,就是郭沫若从国外访问回来,坐飞机,有信息说是敌人要在半路上袭击他,他就布置空军去保护,所以耽误了这么长时间。
  会议开始后,周恩来首先对诺维科夫说,你出了个题目,让我们提出问题,这对我们是一个推动。中共中央最近研究过原子能事业的规划,但没有作决定,因为我国科学家、工程师和中央同志们的知识都不够,现在先请刘杰同志来谈一谈。刘杰将一些设想介绍完之后,周恩来说,这个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