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将军所言极是,在下刘备字玄德,乃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眼见大汉朝被奸人所把持,自当要出一份力气,尽自己所能。”借着董卓的话,刘备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言辞中忠心可鉴,实际上自行不过是将自己介绍给其他人认识而已。
听得刘备的话之后,众人为之侧目。“没想到玄德公竟是皇室宗亲,以后当多多亲近亲近。”说话之人乃是北海太守孔融。孔融此人极重名声,平素多与其他的名士饮酒赋词。此时竟听得刘备乃是皇室宗亲,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交好的机会。
“能得孔北海的邀请,在下改日自当拜会。”刘备心中窃喜,若能得到孔融的支持,以孔融的声望,他刘备的大名必将传遍中原各地。
董卓见孔融都开口相邀刘备,自己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连皇室宗亲的人都来参加联军了,那自己这一方就更加占据大义了。虽说有刘岱加入了,但多一个皇室宗亲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既然玄德公是皇室宗亲,那还请将席位朝前移动几个位置。”董卓看着刘备,开口说道。虽是商量的语气,但是言语中不自然表现出的霸道却让排在刘备之前的那几位诸侯胆颤不已。于是乎,刘备的席位一下便从末位移到了孙坚的身边。
在接下去的欢声笑语中,众人都说着一些不痛不痒的话。终于,在大家都尽兴了之后,董卓开始将话引入正题了。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既然大家响应诏令,来陈留会盟伐叶。那么,我们总该药理一个盟主吧。”放下了手中的酒樽,董卓开口道。
“不知这盟主会如何管理我等?”既然要选盟主,那自然就要先确定盟主有哪些权利了。要不然,选了盟主之后,将自己的人马都给吞并了,那不是没事干给自己找一大爷嘛。
“既然是盟主,那自然其他人要听从盟主的调遣,粮草物资有盟主统一分配。盟主之统领全局,不干涉其他人的具体行动。”董卓自然早就想好了要怎么说了,就算没人问,他也会将这些东西讲清楚的。
听董卓说盟主不会干涉其他人的具体行动,那当然就没有异议了。至于说战场上听盟主调遣,那肯定的啊,要是都不听盟主的话,都各自为战,那和一群乌合之众有什么区别。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开始选盟主吧。”董卓看到下面的人都没有异议,便说道。但是看着众人都没有起来说话的,又接着说道:“既然大家都不知道该选谁,那董某便提出一人,渤海太守袁本初。”
其实董卓是十分的想选自己的,但是之前卫仲道就和董卓说过,选谁都不能选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选出一人,让那个人来选自己。
董卓一提出选择袁绍担任盟主之位,立马引来一阵附和。韩馥、王匡、袁遗、鲍信皆是一阵附和,同意让袁绍担任联军盟主。
袁术和袁绍那是生死冤家一般,本来他也知道自己无法担任盟主之职,但此时见袁绍呼声如此之高,这让袁术如何能甘心。但是袁术有不能说选则自己,只能朝着乔瑁使了个眼色。
乔瑁见袁术朝自己使眼色,自然知道是什么事情,于是便站了出来。“袁家四世三公,袁家之人担任盟主之位瑁自然赞同。但是,袁公路才是袁家的嫡长子,为何各位不推举袁公路呢?瑁推举袁公路为盟主,不知袁本初你可有什么意见?”
袁绍听得乔瑁的话之后,顿时连当场杀了乔瑁的心都有了。袁绍的能力要强过袁术的,所以他才能一直得到家人的支持。但是就算袁家都支持袁绍,袁绍心中都有一个梗,那就是他乃庶出。
“在下自然担任不了盟主之位,绍推举一人,此次会盟的发起人,前将军董仲颖。不知各位意下如何?”袁绍见乔瑁拿出身份的事来压他,自知无法得到盟主之位了。但是若让袁术得了此次盟主之位,那自己日后恐怕在家主之争上也会输上一筹,干脆,推举董卓了事。
原本支持袁绍的众人听袁绍这么说,在心中仔细一想,也是明白了什么,纷纷转口支持董卓。
董卓在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之后,也会死明白了此事已成。再三推辞之后,董卓担任盟主之职。在担任盟主之职之后,董卓便让袁绍来掌管整个盟军的后勤。
其实说起来,军粮什么的大多是支持袁绍的一系热带来的,若是让别人去掌管军粮兵器,说不得就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在这些事都商量完折后,众人便退出了董卓的中军帐之中。
走到外面,众人便一一告辞,朝着自己的军营走去。但是却有两派人马没有离去。
马超跟在马腾身后,也是参加了此次宴席。只是马超说到底还是一个小孩,而且是一个爱好武学的小孩,对于这些政治上的事也不会太感兴趣。同样,对于这些事不感兴趣的还有另一方诸侯带来的小孩,那便是孙策。
马超和孙策两人在宴席上因为不是坐在同一侧,便没有太多的交流。只是两人居然隔空挑眉弄眼,到后来不知为何还相互挑衅上了。
在退出中军帐的第一时间,两名将门虎子便找上了对方。若不是因为还那些诸侯还没离开,两人说不得一出营帐就会扭打起来。
在除了马、孙两家之外,所有的诸侯都离开之后,两人终于是要动手了。
(现在天气实在是太冷了,然后十二没注意就感冒了。所以十二将由原本们天晚上码两章改成白天码一章,晚上码一章,上传时间变成上午十点前和晚上十点前,请各位读者大大见谅,抱歉。)
第六十四章:君臣不负
“董卓匹夫以朕的名义诏令天下,号召朕的大臣来反对朕,不知诸位爱卿有何看法?”朝堂之上,刘协此事是火冒三丈。
殿中的诸臣面面相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董卓在陈留会盟,假诏“伐不臣、清君侧”的消息他们自然早就听说了。但是,董卓借着司徒叶缺提出的建立教堂一事来号召其他士族,甚至朝堂中就有大臣的家族参与到了其中。这让这些个大臣能说什么?
“陛下,此事的起因不过是司徒大人引起的,讨伐的对象也只是司徒家,老臣恳请陛下早作决断啊。”前司徒袁槐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也不说要求惩办叶缺,只说董卓要讨伐的对象,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刘协何尝不知道此事的起因,只是刘协却不能无故惩办叶缺。不说叶缺是刘协的老师这一条,只说惩办了叶缺就意味着向董卓妥协这一点,刘协便不能动叶缺。若是惩办了叶缺,他身为天子的威仪何存?
“陛下,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今天下士族几乎全部都站在董卓那边,陛下难道还不能下定决心吗?”袁槐见刘协坐在龙椅上还不能拿主意,便决定加上一把火。
“还请陛下三思啊,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百姓为重。”袁槐的话一出,顿时陆陆续续又有许多大臣站了出来,跪在殿堂之中,逼迫着刘协作出决定。
刘协看着脚下跪着的大臣,顿时沉默了下来。“为了汉室江山可以牺牲掉任何人”,这是将刘协抚养长大的董太后教他的;“君臣不相负,来世复君臣”,这是叶缺常说的。此刻,刘协真的迷茫了。
刘协听着朝堂中的官吏一声声的逼迫,仿似就看到了一个魔鬼正在朝他走来一般。刘协此刻虽有了些皇帝的气势,却逃不了他还是个八岁小孩的事实。心中的无限恐惧,几乎有了让刘协逃离的冲动。
“天下百姓何止千万,不过是数万士族支持董卓罢了,说什么得道多助!”叶缺知道此时的刘协与他之间有些隔阂,但看着被袁槐及群臣苦苦相逼到快要崩溃的刘协,叶缺还是选择了站出来。不为自己,只为刘协是他的学生。
刘协看着叶缺,心中有了一丝悸动。这个时候,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叶缺站了出来。就像当初群臣反对他继位一般,叶缺此刻又是一个人为了站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为他将所有的风雨阻在身外。
袁槐见叶缺居然敢开口辩解,顿时回道:“天下官吏,无不是由士族子弟担任。若是得不到士族的支持,那我大汉朝岂不是要乱了套?”
“呵呵。”叶缺听完袁槐的话之后笑了,直将群臣看的莫名其妙。待笑够之后,叶缺道:“以太傅只言,是不是觉得士族才是我大汉朝的根基,我大汉朝的未来?”
“那是自然。”袁家本就是一个大士族,出身决定眼界。以袁槐的身份,何时会正眼去看那些平民。
“那不知太傅大人每日穿的衣是从何而来?吃的饭是从何而来?住的房是从何而来?大人的轿子又是由谁来抬呢?”一口气,叶缺便问了袁槐四个问题,都不能算是大事,却是关乎每日的衣食住行。
“某虽不才,但还是有几两闲银购置衣物。至于吃食,朝廷哥的俸禄也足够了。住的房自然是家中传下来的,抬轿的乃是家中的下人。怎么,难不成司徒大人家中的吃食不够了?”袁槐不知叶缺话中何意,说完之后还不忘取笑叶缺一番。
叶缺虽听出袁槐口中的取笑,却不以为意,道:“那敢问太傅大人,士族子弟可会养蚕缫丝,织布裁衣?士族子弟可会耕种收割,下地操劳?士族子弟可会泥水瓦工,烧砖建房?士族子弟可会来台您老人家的大轿?”
袁槐被叶缺这么问的说不出话来,这时,旁边的一名大臣站了起来,却是国舅董承。董承看叶缺一直说着士族的不是,便站出来说道:“那些活本就该是那些贱民干的,士族子弟作为国家栋梁,怎能去做着下贱的事?”
董承说完话,袁槐心中暗道:不好,要坏事。但是没办法,他还能去反驳董承的话不成。
叶缺转过头,冷冷的盯着董承,直把董承看的心里发毛。“照国舅这番话,是不是觉得大汉朝只要有士族就可以江山永固了?”
董承被叶缺的眼神吓住了,自然是觉得没面子。听到叶缺问他话,便挺了挺身子,回应道:“自然如此。”
听董承说完这话,叶缺却不再看着他,而是转头看着刘协,说道:“陛下,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然臣今日亦有一句话送给陛下:君为舟而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胡言乱语,什么‘君为舟而民为水’,简直是一排胡言。”袁槐听叶缺这么说,顿时怒斥道:“以司徒大人之言,那陛下岂不是凡事都顺着那些平民?那这天下到底是陛下的天下还是那些平民的天下。”
袁槐的话暗指叶缺有非臣之意,但叶缺丝毫不在乎。叶缺继续看着龙椅之上的刘协,道:“《六韬》有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言语中,虽是在驳斥袁槐之言,但是更多的乃是对刘协的教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既皆是王土王臣,说什么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再者,天地君亲师,礼之本也。”袁槐毫不示弱,接着回应。
叶缺这时转过身子,看着袁槐,道:“原来太傅大人懂的‘天地君亲师’的道理。那敢问刚才袁大人为何对陛下苦苦相逼,为何天下士族不能安安心心的在家中做学问以谋官职?”
袁槐听到叶缺这么质问,却是丝毫不觉得难堪,反倒是高兴了起来。“司徒做事不对,某这坐下官的还不能指正不成?”
袁槐的话刚刚说完,叶缺便将手中的白玉镇圭扔到了地上,左手拔下官帽上的横簪,取下官帽,一并掷于地上。“今日士族想要叶某头上的官帽,尔等取去便是。他日士族要取陛下头上龙冠,尔等是不是也要逼迫陛下将龙冠取下?”
殿中众臣听叶缺这么说,连忙跪下对着刘协口称“不敢”。叶缺不待其他大臣的反驳,接着说道:“陛下龙威,尔等却敢冒犯,何有人臣之样?今日,诸位若是认为去了叶某的项上人头能换得董卓臣服,某这头,任取之!”
龙椅之上的刘协看着叶缺,这等时候都不忘尽老师教导之职,同时还处处维护他的威仪,顿时感动的无以复加。
“够了,此事朕亦有定计了,退朝吧。司徒大人,随朕来一趟。”刘协终于站了出来,说道。说这话时,刘协心中道:先生不曾负朕,朕如何能负先生。
第六十五章:第二英雄
“少爷,刘协决定要抗击董卓的联军了。”回到叶府,叶缺便向叶墨报告着刘协的打算。
叶墨微微一笑,道:“也算他识相。不过,你怎么看这次这件事?”
叶缺心中很清楚,叶墨说的“这件事”指的就是刘协有打算牺牲叶缺换取一时的稳定的事。想了一会儿,说道:“这种事以后应该不会再发生了。”
看着叶缺,叶墨道:“刘协终究是你扶持起来的,虽然我没有将他当成傀儡的打算。但是,我也不会轻易将我们的生死交到别人手中,”
在之前,叶墨一直以为,自己带着帝国系统来到了三国,那么自己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好的生活的。但是,自从来到三国时代之后,叶墨就发现这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被匈奴人突袭了一次城镇中心之后,叶墨以为自己尚未发展起来,缺少依靠。于是,叶墨带着人一路来到洛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他又认为自己应该靠着系统给这个时代来点改变。可直到这次,叶墨真正的明白,自己要做到的就是守护,守护自己身边的人,守护一切。
叶缺从叶墨的语气中听出来了,叶墨这话绝不是说着玩的。“这次刘协对属下说过,‘臣不负君,则君不负臣’。”
叶墨听到这话倒也是愣了一下,没想到刘协居然有这魄力。“君臣不相负,来世复君臣”,这乃是前世诸葛亮常说的一句话。叶墨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也便和叶缺说了一下,没想到叶缺居然教给了刘协。
“或许,叶缺和刘协之间真的可以传出一段君臣佳话来。”叶墨心中想到。
“这次朝堂之上可讨论了如何出兵?”叶墨突然转移了话题,问道。
“不曾,刘希只说有注意了便退朝了。只是刘协没有为难属下,想必是决定要和董卓交战了。”叶缺推理到。
叶墨点了点头,脑中极速运转着,回想着前世诸侯讨董的情况。
如今,朝廷这边的情况不如董卓前世的情况,而董卓那边也不如前世的十八镇联军。在双方实力都有所下降的情况下,那就要更仔细的想清楚一些可能出现的细节了。
汜水关和虎牢关皆算得上是洛阳的门户了,一关若失,另一关也不能久守;同样,只要有一关不失,敌军也不敢就这么进攻洛阳。汜水关不若虎牢关那般雄伟,关墙要矮上一节。但是汜水关占地利之优,攻击汜水关的部队无法大规模的展开。
想到这里,叶墨起身走到房间里的地图面前,看着这情况,眉头也是皱在了一起。虎牢关关墙巍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说,这里只消高顺的陷阵营、麴义的先登营,再加上两万精锐步军,配合关卡上原有的守军,守住董卓军不成问题。
只是这么一下,汜水关倒麻烦了。汜水关关前无法摆出大部队,但是关内也是没办法放太多人进去。若是调高顺或者麴义来汜水关,又怕虎牢关会守不住。毕竟,虎牢关下才会是主战场。
“少爷可有破敌之策了?”叶缺看叶墨在地图前面看了半天,时而蹙眉,时而闭目,时而又做恍然大悟状,便开口问道。
“虎牢关倒是有人选了,只是这汜水关却没有好的人选。”眉头紧蹙,叶墨摇头道。叶墨说这话的时候,还真想到了一个人——郝昭。若是论守城能力的话,怕是三国时期此人排在第一位,只可惜,此人现在是韩馥的手下。
“吕将军麾下多有良将,也选不出几个人去汜水关吗?”叶缺不解,按理来说,朝廷这边人不少啊。
叶墨也无奈呀,朝廷这边的确有不少良将,但要么老,要么就不再洛阳。突然之间,叶墨想到曹操,曹操家中可是有不少良将。“叶缺,你找时间去曹孟德家中拜访一番,问问他能不能从家中推荐几名将才。”
“曹操?”叶缺更是不解了,以曹操长得那个挫样,他家里会出良将?除非曹操邻居姓王。但是叶墨既然说了,叶缺也就答应了下来。
“少爷,你好像忘了一件事。”看到叶墨有去看地图,叶缺小声提醒道。
“忘了一件事?”叶墨满脸的疑惑,自己忘什么事了?想了半天,还是想不起来,便问道:“什么事?”
“华夏文明的英雄还没有召唤出来。”叶缺继续小声说道。
叶墨一拍脑门,自己还真把这件事给弄完了。之前是要一鼓作气将华夏文明提升到城堡时代,所以就一直没有召唤英雄出来,这下真好可以选择一个善守的英雄。
但是叶墨想了半天,之后悲剧的发现,好像所有的英雄出名都不是因为防守,简直就是坑啊。不过再仔细想想也是,作为一名英雄,没有打出去的能力,只能坐等别人打过来,这哪有一丝的英雄气概。
想了半天,叶墨终于下了决定,召唤威廉·华莱士。至于原因,那就是因为电影《勇敢的心》,在这部电影中,男主角就是威廉·华莱士,一个引导者苏格兰人民抵抗英格兰统治的故事。
威廉·华莱士自身的武艺是极高的,同时擅长统兵和用计,会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包括地形、天气,甚至是敌人。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名步军将领,不会要骑在马上才能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实力。
“我决定了,我亲自去一趟汜水关。”看着叶缺,叶墨说道。
叶缺有些吃惊,疑惑的看了叶墨一眼。虽然叶缺对这事感到吃惊,却不会去劝阻。“少爷打算带哪些人去?”
“就带叶三、叶真和叶福吧。至于威廉·华莱士,等他被召唤出来之后,你叫他来找我就好了。”叶墨突然有些着急,想要快点赶到汜水关去。若是历史的惯性依旧强大的话,这几天就该有人来偷袭汜水关了。
“少爷不带上麴义和张绣吗?”叶缺问道。
“差点忘记说了。”叶墨有是拍了一下脑门,这两天居然老是忘事。仔细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叶墨对叶缺说道:“第一,和吕将军说让高顺和麴义带着自己的部下守住虎牢关;第二,让曹孟德推举几位曹家的良将;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司隶地区建立教堂,每个教堂可以先召唤出一名僧侣。”
“属下记住了。”叶缺牢记着三件事,这可是都是关系重大的事情。额,在叶缺看来,或许第二件事他觉得并不那么重要。
对于叶缺的记忆力,叶墨自然是有信心。真准备出门去找叶福他们准备去汜水关,叶墨有想起了一些事情。回过头来看着叶缺,叶墨说道:“记得在提醒一下洛知秋,洛家商会该出去做买卖了。还有,让张绣注意监视白波军的动静。”
一切都交代好之后,至少在叶墨看来一切都交代好之后,叶墨四人赶着马车便朝这汜水关而去。
第六十六章:汜水关下
叶墨一行人到达了汜水关之后,却被守关的士兵给拦了下来。
“站住,没有通关手令,谁也不能进入关内。实在要出去,走虎牢关。”关外就有董卓的联军,任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松懈。汜水关比不得虎牢关,守关的将领无奈之下只能封关。
看到守关的士兵如此尽职,叶墨也是暗自点了点头。而叶三则是直接拿出了叶缺给的信件,交到了那名士兵的手中。既然来汜水关,那自然要有凭证,否则的话,谁会听你的?
士兵拿着书信,看了叶墨几人一眼,道:“你们等着,我去将信交给大人。”说完,还不忘提醒自己的同伴看着叶墨一行人。
叶墨几人自然不会离开,在等待了片刻之后,那名士兵终于是领着一个文士模样的人过来了。叶墨看着微微皱眉,如此紧要关头,这人身为汜水关的负责人,居然身不着甲。
“在下常林,你们几位就是司徒大人介绍来协助把守汜水关的?”文士模样的人见到叶墨一行人,丝毫不见高高在上的样子或是奉承之色,也没有怕手中权力被夺走的担忧。
“身为汜水关主官,出行居然不着甲,像什么样子?”叶墨出言呵斥道。此时的叶墨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将自己置身事外了,而是真真正正的接受了自己身处三国乱世的现实,也决心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给这个时代带来改变。
“放肆,对常先生客气点!”周围的守卫看到叶墨呵斥常林,顿时一个个的都将手中的兵器对准了叶墨一行人。
“不得无礼。”常林连忙用手将那些对准叶墨等人的长矛、长戈拨到一边,不让它们在对着叶墨等人。
看到这情况,叶墨便猜出了这其中一定有情况,便开口道:“常先生?你似乎不是汜水关的主将。这其中可有什么问题?”
常林转过头来,看着叶墨,苦笑了一声,答道:“常某本来只是温县的一个平常百姓而已,在这附近也是略有薄名。这汜水关守将弃关而逃,这些士兵便将某请来守卫者汜水关。”
“守关将领为何而逃?”叶墨继续问道。
“能为什么,不过是贪生怕死,便带着我们弟兄们卖命的银子跑了。什么狗官,我呸!”一旁的士兵听叶墨这么问,便说道。言语中的不满任谁都能听得出来。
这名士兵明显是说出了其他所有人的心声,叶墨无言以对了。沉默了片刻之后,叶墨道:“先入关吧,看看里面的情况。”
“几位里面请。”常林侧身拱手,将路让给叶墨几人。他很明白,自己不是汜水关的主官,而这几人,那可是司徒大人派下来的,此时自然要以这几人为主。
叶墨也不客气,率先走进汜水关内。一路走来,看到关内的士兵正在操练着,关墙上的士兵也都在认真的执行着自己的任务。
“不错,将士们士气还是很充足的。”叶墨不由的点头赞叹道。
听叶墨这么赞叹,常林也是觉得高兴,不管怎么说,这其中也有他的功劳,虽然他并不向往官场,但被人肯定总是高兴的事情。“大人,现在将士们士气虽足,但是长时间不发饷银的话……常某很担心啊。”
叶墨顿住了,确实,当兵的拿不到饷银,士气肯定会受影响,到时候不说敌军会利用这点,就连自己这边恐怕都会自乱阵脚。
“你也不必叫我大人了,叫我叶墨就好。这件事,我会转告给叶缺的,让他和圣上说,想必将士们拖欠的饷银都会一并补发的。”思索了一会儿,叶墨看着常林说道。
常林听了叶墨的话,心中一阵激荡。倒不是说叶墨能帮汜水关的将士们要到饷银,而是叶墨直呼司徒大人的姓名。原本常林以为来的几人不过是司徒大人的亲信罢了,但现在看来,显然不是这么个情况。
“那常林就代这些将士们先行谢过大人了。听大人的语气,似乎与司徒大人关系匪浅。”
叶墨笑了笑,说道:“在下乃是叶家家主。只不过叶某未在朝中任职,常先生还是直接称呼我姓名或是某的表字归一即可。”
“那……归一,此次来汜水关有何打算?”常林迟疑了一会儿,还是称呼叶墨的表字。
说到这,叶墨不由的皱了皱眉头,道:“正是因为还未想到办法,所以叶某才来汜水关的。”
常林听叶墨这么说,心中也是微微有些失望,但是转念一想,忽然大声说道:“归一可是已经想到了守住虎牢关的办法?”
“也不算想到了办法,无非就是有合适的守关人选。”叶墨淡淡的说道。虎牢关加上陷阵营、先登营,配合吕布这等猛将,只要不犯错误,谁能拿下?
“听闻叶家多有良将,叶一、叶真都是已经扬名的武将,这两人不知道归一是调到了虎牢关还是这汜水关?”对呀叶一和叶真两人,常林还是听过的,毕竟这里离洛阳也不远。叶家这两将使得董卓两次要收拾并州军的计划失败,自然是有威名在外。
“叶一没办法过来,但叶真却是就站在此地了。”叶墨听常林这么说,诡异的笑了一下。
“嗯?不知哪位是叶真将军?”常林一愣,顿时看向其他三人,询问道。
叶真听常林问起他,便先前走出一小步,微微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叶真将军在此,想必汜水关也会无忧的。”常林这时兴奋了,他不管怎么说,都只是一名文士,领兵的是,还是武将比较擅长。
“未必。”叶真却丝毫不给常林面子,直接便开口说道:“某擅长的是统领骑兵攻击,不擅长守城。”
这一下,常林再次愣住了。自己知道不是这一行的料,勉为其难的坐上这个位置,本想大不了一死而已。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个统兵的,自己可以不死了,但来的人居然专业不对。这心情,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看到常林发愣,叶墨开口道:“无妨,我们只要暂时收住几日便成。圣上不日就会派遣援兵过来,叶家也还有一人会来。”
听叶墨这么说,常林总算是好受点了。“我们先去营中,商量一下接下来来的对策吧。”
“好。”叶墨也正有此意,便答应了下来。接着,叶墨又转头对着叶三说道:“你先去探探附近的地形,看看有没有什么小路能直接越过关口。”
叶三领命而去,剩下的几人正要往营中走的时候,叶墨突然停了下来,看着常林,开口问道:“常先生的表字可是伯槐?”
(明后两天考试,上午更新取消。如果有时间,会在当天就补上,但如果没时间的话,会在以后补上。算是请假吧,首次请假,十二在此先向大家致歉。)
第六十七章:联军夜袭
常林,字伯儒。河内郡温县人。190年因为联军伐董,因为常林的叔父得罪了王匡的门生,被押入大牢。后常林找到王匡同乡胡母彪,这才使得常林叔父出狱。之后,常林一家避乱上党,直到后来投奔曹操。
一开始听到常林叶墨只是觉得熟悉,毕竟三国时期能力太多了,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