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4团在冲破敌人防卸时,遭敌猛烈的炮火和反冲击,但红军团的勇士们前仆后继,死打硬拼,猛打猛冲。当他们突破正面西侧城墙时,拐角侧面射来的威胁很大,部队伤亡剧增,但没有阻止他们向前冲击。东总司令员林彪和政治委员罗荣桓在帽儿山指挥所看见该团冲锋的情景时,连连称赞14团:“好部队,好作风,红军的部队,红军的作风”! 

    经过31个小时战斗,15日18时,锦州战斗胜利结束,全歼范汉杰集团10万余人。14团在这次战斗中歼敌3000余人。 


     2纵5师血战锦州

   
   1948年10月锦州


    辽沈战役的关键之战,就要在这里气势磅礴地展开了。 林彪加大了“筹码”。他深知这一战的重要性和关键性,集中了东北的精锐部队,以5个主力纵队和炮兵纵队共25万人的兵力,誓夺锦州城。 2纵、3纵和炮纵主力,被东总部署在锦州以北、西北,组成北突击集团,担任攻打锦州的主攻。
    10月11日到13日,2纵开始对锦州外围据点的肃清。 每次战斗都牵动着全局的形势,关系着整个东北战局乃至全国各战场的发展总趋势。此时,毛泽东也在注视着锦州,蒋介石更是关注着锦州。 林彪伫立在巨大的锦州敌我态势图前,手中的红笔在锦州西北划动,最后在2纵的突击方向上重重画上一笔。林彪作出了重大的改变。
    12日9时20分,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电示:“在外围肃清后,我军攻城的主要突破方向应选在二纵地段上,因此,炮纵最大部分的炮火与坦克应转交二纵使用,根据这一全战局的重点需要,我炮纵所属炮兵与坦克之绝大部分,本晚开始向二纵方向移动。” 接电后,炮纵1团全团及重迫击炮一个营立即到5师报到。
    5师又要担当攻打锦州的主攻任务。“打破坛坛罐罐,伙夫马夫也要进城抓俘虏。”师政委石瑛简要有力地动员,部队情绪高涨。官兵请战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突击营、尖刀连个个摩拳擦掌,热血澎湃。 晚年,当石瑛谈起当时的情景时,显得非常平静,眼里充满了骄傲和自信:“我当时曾暗下一个决心,就是宁肯牺牲一个5师,也要打开突破口……” 2纵选择了白天进攻,这大大超乎了敌人的预料。
   10月14日10时,总攻锦州开始。霎时间,近千门火炮齐齐向锦州喷射,锦州城顿时硝烟弥漫。担任主突击任务的5师14团、15团突击分队的指战员屏住呼吸,等待着,随时准备向锦州城垣发起冲击。 锦州西北是敌城防的重点,集中了百余门各种口径的曲射炮,向西北方向滥射。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攻击部队仅用5分钟就冲进突破口。14团正面城墙口子还没有完全打开,尖刀连就已经架着梯子开始往上爬。一些战士甚至搭起人梯往城里翻。一时间,整个突破正面呈现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壮观场面。很快,尖刀连突破锦州城垣。 时任2纵司令员刘震后来回忆,当时在锦州城北帽儿山指挥所观察战况的林彪从望远镜中看到这样的场面,情不自禁,连连说道:“好部队,好作风!” 敌人迅速组织反攻,且一次比一次疯狂。双方互相拼夺,展开了大规模的白刃战。最终14、15团打退了敌人,牢牢控制了突破口。 正当攻击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抢占了铁路路基,准备越过开阔地向市区进攻时,突然,身后敌人的机枪开始扫射。狡猾的敌人依托铁路路基修筑了地堡,从侧后射过来的子弹令尖刀连猝不及防,很多战士中弹倒地。我军被压制在低洼的开阔地。 必须炸掉这个地堡,否则将陷入被动,前功尽弃。但一连几个战士冲上去,都倒在了血泊之中。这时,15团10连5班战斗组长梁士英挺身而出,没等排长同意便冲了上去。他灵巧地靠近地堡,将爆破筒塞了进去。可刚一转身,敌人就将爆破筒捅了出来。梁士英迅速拣起,再次塞进地堡,敌人又往外推。机枪仍然在不停地扫射着,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结在了这个战士的身上。梁士英双手紧紧握住爆破筒,用全身的力量死死顶住。一瞬间,地堡消失了。梁士英用生命和热血,为战友们铺设通向胜利的道路。解放后,锦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开国英雄,将锦州北门改为“士英门”,将惠安街改为“士英街”。
    突破口打开了,后续部队如潮水般涌向锦州城内,各连穿插分割,逐个解决顽抗之敌的防守据点。已经完成突破任务的15团,团长樊洪、副团长朱恒兴先后负伤,团营干部伤亡2/3以上。其中,15团主攻连更换了四套班子。14团突破正面西侧城墙时,因处于拐角,受到两侧火力的威胁,部队伤亡陡增。战斗刚刚开始,团长薛剑强就负伤被抬下,政委任茂如前后4次负伤,喉管被打穿,就用手势指挥战斗。
在天德合烧锅,攻击部队再遭敌人顽强抵抗,恰巧此时配属的坦克开进城来,早就憋着劲的师参谋长汪洋向带队的车长一一交代。坦克冲上去,对准敌人露出地面的地堡,一炮一个。
    此役,2纵3个师4万多兵力,一举突破锦州城防,共歼敌1。5万人,俘虏敌中将两人,缴获枪支弹药不计其数。同时,2纵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营以上干部牺牲14人,负伤50人,总伤亡逾五千人。
    对2纵的战绩,东总给予了很高评价。林、罗、刘等首长在向毛泽东报告辽沈战役的总结电文中,有三四处表扬5师,对5师攻城的组织及战术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由此,在以后的解放战斗中,5师勇当先锋,履立战功。1949年10月,东北军区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对2纵5师作了如下评价:“该部队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能猛打、猛冲、猛追,三猛称著。善于运动战,攻击力亦很顽强,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这在当时东北部队12个纵队48个师中是最完美、最高的评价。
    辽沈战役结束后,林、罗、刘首长在沈阳接见了2纵5师师长吴国璋、政委石瑛和师参谋长汪洋。当刘亚楼问及部队伤亡情况时,石瑛回答说团级干部11人负伤,部队伤亡1万余人,现在还有1万余人,多数都是补充的解放战士。罗荣桓立即指示,给5师补充4个后方子弟兵团,以防止部队以后发生变质。

    军史记载:“义县战斗后,仅5师补充了解放战士共1800余人,十天后在锦州决战中,就有百余人光荣立功,300余人英勇负伤,15团3连解放战士刘永清第一个抓俘虏。”足见当时5师对解放战士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得力。 沈阳解放后,四野首长对5师官兵格外关爱,其他攻城部队均退出沈阳休整,唯有5师在沈阳放假三天。随后唯有5师乘火车投入到平津战役中,并再次担当主攻。5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中继续谱写着“头等主力师”的辉煌!


锦州攻坚战中的2纵5师


    2纵队5师为纵队的主攻部队,该师决定,以14团为左翼,15团配属师警卫营为右翼,由城西北实施并肩突破,尔后向白云公园方向发展进攻,以13团和配属的4师10团为二梯队,分别在14团、15团后跟进,担任纵深战斗任务。10日拂晓,集结在锦州西北20公里的苏子沟的15团,刚接到任务,就收到几十份请战书,十几个请愿队来到团部,一致要求担任尖刀分队,3连代表王德明、8连代表梁士英都表示,不立即答复,决不回部队,团领导只好以“要充分准备”为由,劝回大家。为此,全团上上下下紧张进行了3个昼夜的准备,进行了战前动员,发扬民主,研究打法,准备装具,就地进行了演习训练,结果3连、8连成绩优异,被批准为团并肩突破的两把尖刀,1连、9连爆破技术好,担任开辟通路的任务。3连和8连都召开了庆祝大会、宣誓大会,师、团领导也来参加,全团都向他们写了贺信,上下士气高昂,一致表示,“不破锦州,誓不生还”。13日上午,15团决定将突破口选在了城西北角铁路桥(今士英桥)及其以西40米地段,沿惠安街、保安街向东南发展进攻,并在白云公园一带与14团会合。1、3营为第一梯队,实施并肩突破,1营在右,3营在左, 2营和师警卫营为第二梯队,担任纵深战斗任务,团属炮兵配置在师管区西南侧,支援步兵突破,尔后改为随伴火炮支援纵深战斗。团指挥所设在团管区东南侧,进攻发起后随一梯队营行动,同时有22个炮兵连和1个坦克连支援15团的战斗。明确任务后,团长樊洪率连以上指挥员,在前沿勘察了地形,进一步明确了进攻道路、突破口位置和各分队任务。15时部队向预定出发阵地开进,一路上炮弹的爆炸声不断,15团小心翼翼的避开了国民党军设置的雷区,21时进入团管区,2营、警卫连和两个炮兵连在距前沿五、六十米处,构筑了冲击出发阵地,抢修蛇形交通壕5条共1200多米,构筑了平射炮发射阵地和重机枪掩体,电话架到了突击班,14日早部队在交通壕里吃了早饭,并整理个人了武器装备,各班、组又反复核对和明确了突破口位置、冲击道路,9时前15团完成了一切进攻准备。
    与此同时,左翼14团,连以上指挥员,逼近前沿勘察了地形,部队按时进入了冲击出发阵地。
全师在突破前夜,争取了6个小时的时间,集中了二梯队团、营部队,在炮火下构筑了3000米的交通沟及2个团的突破阵地,部队伤亡了200人,但为总攻创造了有利条件,14日晨完成了一切进攻准备,4师10团,于14日零时自温滴楼开进,4时到达西王屯、合成燃料厂之间隐蔽集结。

    2纵队进入突破口后,一梯队团分别从惠安街、良安街之间楔入市区,国民党军出动坦克、装甲车阻止2纵队前进,并实施炮火拦阻,一梯队团击毁了国民党军两辆坦克,15团1、3营沿大街向南突击,其2营沿铁路向火车站方向发展进攻,14团沿铁路南侧马路(今延安路)向东发展进攻。当15团3、8连越过铁路,进至路基下第一排草房时,国民党军组织了一个连的兵力进行反冲击,8连2排正面抗击,3连2排从右翼迂回,歼其大部,3、8连乘胜占领了第二排房子,国民党军又以两个排的兵力实施反冲击,在两个连打击下,大部被歼,接着3、8连依托有利地形,发扬火力,打退了国民党军两次反冲击,乘机向纵深发展。12时许,3连进至惠安街,发现一个国民党军迫击炮阵地,立即将其围歼,俘70余人,缴获了4门迫击炮,完成了巩固突破口的任务。营二梯队加入战斗,继续沿惠安街穿墙打洞攻击前进,13时左右,1营先头进至老城附近,遇国民党军一个多连兵力的反冲击,2、3连依托有利地形,组织火力,将其歼灭,俘200余人。此时2纵队刘震司令员命令:“向高等法院(今和平路,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址)地区进攻,配合友军,歼灭敌人主力”。15团主力当即向东进攻,街道被国民党军封锁了,只有挨家逐院掏墙打洞地前进,15团主力控制了两条街后,进至静安街(原永安监狱、老中级人民法院路南),歼灭了据守锦州医院(日伪时期称赤十字病院,也有称为陆军医院,今锦州市中心医院)的守军。支援15团的坦克2连的7辆坦克刚进城,接到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开进到桥南约1公里处的凹地隐蔽待命,检修了车辆,补充油料和弹药,接着以3辆坦克轰塌了一条大十字街中心的红砖大碉堡,打通了一条2000米长的大街。同时,15团2营沿铁路向东发展进攻,迅速扩大了战果。
2纵队5师的二梯队13团、10团,从14团、15团之间加入战斗,13团即向监狱(今和平路,原永安监狱)实施攻击,10团沿惠安街向锦州老城推进,在坦克分队的掩护下,攻克了老城西北角的三官庙(老城外西北角),歼国民党军一个连,而后沿老城外保安街,向东发展,又歼一个工兵连,18时10团奉命撤至三官庙集结待命。11团紧随10团其后,经安定街、保安街,迂回至锦州医院北侧。
23时,13团进到监狱附近时,遭到国民党军的阻击。监狱四周设有院墙,墙上设有电网,三面临街,四个大门被堵死,易守难攻,守军约1000人,为及时协助15团歼灭高等法院之守军,副团长王亚民率3营直插高等法院,2营攻击监狱,6连首先发起攻击未奏效,团长又集中轻重机枪、九二步兵炮、迫击炮掩护4连继续攻击,监狱大门被轰开,4连乘机攻入院内,5连随后进入,守军一部向南突围,11团、13团南北夹击,将其歼灭。
    17时,14团在向东攻击中,遇到国际仓库(今延安路2段驻军某仓库)一个营的国民党军的顽强抵抗,国际仓库原为日伪时期的“国际运输株式会社”,是火车货物的转运埸,院内有一座车库,下面有一个地下室,14团与坦克分队相配合,一个坦克连在大院南面攻打沿街的火力点,阻止南部国民党军向大院增援,另一个坦克连支援步兵攻击,将守军歼灭,部队冲进院子内地下室指挥所时,守军的留声机还转着。这时5师参谋长汪洋来到14团,命令继续向东面的天泰和烧锅(今延安路2段,今叉车大修厂)大院进行攻击,大院里有一个团部和一个营的兵力把守,围墙外有一条几米深的壕沟,院墙上有两个钢筋水泥碉堡做支撑点,外围还有几个砖砌的碉堡,守军凭借这些工事进行顽抗,院内的守军还向外反冲击,14团2营的指战员跳出堑壕和国民党军拼刺刀,坦克加大油门猛烈撞击碉堡,压制火力点,将反击的国民党军压缩在100米的开阔地上,打死轧死200多人,坦克分队的支援下,激战40分钟,攻占了烧锅,俘500多人。
20时15团3营进至上海路,包围了电业公司(今儿童公园南侧)附近的国民党184师师部,在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下,使1000多人投降,缴汽车几十车辆。1营边打边进,逼近了高等法院。
    17团随4师进入城内,21时,其先头进至白云公园奉命加入战斗,向东侧市政府(今中央大街路西,锦州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有的资料称市公署)方向进攻。市政府为东西两个大院,有国民党军装甲兵一部把守,东院临中央大街有一栋楼房,院内筑有一处地下室,与东墙外地堡相通。22时,该团1连发现市政府西侧院内有小股国民党兵往汽车上装物资,1排3、4班乘其不备,发起冲击,俘40余人,缴获汽车12辆,接着1、2排并肩向东院攻击,在火力的支援下,迅速越过矮墙,守军慌忙向楼内和地下室逃窜,3排以火力掩护,2排沿北围墙尾随追至楼上,先敌开火,毙伤20多人,缴获重机枪1挺,一举夺占市政府大楼。1连3、4班迅速向交通壕逼近,以火力将壕内之守军驱逐,切断了地下室与地堡内守军的联系,尔后分别沿交通壕向两翼攻击,一举歼灭了围墙东和东南侧地堡内的国民党军,地下室内20多人被迫投降,22时50分,肃清了院内守军残部,缴获装甲车5辆。市政府路东是税务局大楼(伪满时期称,国民党时期为三青团团部,后东方红旅社,已拆现正翻建),钢筋水泥结构的两层楼房,墙厚有70…90公分,北为邮管局,东南为国民党6兵团司令部,是国民党军中央防守区,兵力火力相对集中,税务局大院由国民党军暂18师1团5连配属1个机枪排防守,四周有两道铁丝网,四角各有地堡一个,以交通壕相连接。17团1连刚刚占领了市政府,23时许,国民党军组织了约1个连的兵力,在装甲车的引导下以炮火相支援,分别从税务局大院南北两侧路口向市政府反冲击,1连1、2排占领大院围墙的南北段,进行抗击,3排依托楼房压制税务局大楼火力,控制北街头路口,3班以集束手榴弹击毁装甲车1辆,国民党军回窜,接着国民党军又依托税务局大楼,实施了两次反冲击,均被击退。15日零时,团令1连于拂晓前攻占税务局大楼,1连采取重量爆破与突击相结合的打法,以8、11班组成爆破班,在楼西侧两窗之间实施重量爆破,2排担任突击分队,1排为二梯队,3排(欠11班)为预备队。3时30分,1连集中火力封锁窗口,炮兵实施抵近射击,将西北角地堡摧毁,爆破班以7箱炸药将楼房炸开了3米宽的口子,经20分钟的激战,2排、1排乘势攻占了大楼,接着2排又用爆破筒炸毁了西南角的地堡,以火力压住东南角的地堡,通过喊话,有10多人投降。5时,该连进至6兵团司令部西侧,与3纵队7师会合。15日晨,13团3营和15团1营包围了高等法院,1营准备攻击时,发现手榴弹、爆破筒都用光了,九二步兵炮已无炮弹,经向师请示,派人送来了9发炮弹,6根爆破筒和一批手榴弹,进攻部队分别从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15团3连王德明等5位勇士首先冲进院内,俘700多人,经激战,将守军全歼,10时,14团和15团在白云公园会合。


    10月14日10时,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城区发起总攻。
    攻城部队先以猛烈的炮火集中射击城墙及附近的工事,打开了城墙缺口。
    二纵从惠安街、良安街之间楔入市区;三纵从伪省公署附近突破;七、九纵以中央大街为分界线,从大凌河街、女儿街、牡丹街、太子街突破;八纵从瓦斯会社东北角突破,插入市区。
    二纵担任突破的五师13日夜即隐蔽进入攻城地域,部队冒着敌猛烈的炮火连夜紧张地构筑了抵近射击的炮兵阵地和步兵突破冲击出发阵地。14日拂晓前,连以上指挥员均逼近敌前沿观察了地形,熟悉道路,弄清突破口的位置。各尖刀连占领了冲击出发阵地,火炮都进入抵近射击阵地,完成了一切突破防线的准备工作。
    总攻时间到了。刘震即令配属的炮兵纵队两个团和二纵炮兵团实施炮火准备。并令配属的一个坦克连适时进入指定地域,隐蔽待机。
    解放军坦克兵参战,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配属五师的坦克二连有8辆坦克,都是接收日军的破旧坦克经过修理拼装的,战士们叫它“老头坦克”。坦克中的通讯设备被日军拆掉了,靠坦克外面打信号旗联络。坦克兵多是新手,初次上阵难免紧张。坦克就像没有驯服的老牛,有时让它走它偏停,让它停它又走了。总攻发起时间还没到。有的坦克一发动就向前冲去,尖刀连的战士们喊“停下”,用镐头敲,坦克里也听不见,只好跟在坦克后面发起冲击。这“老头坦克”还真顶用,几辆坦克成后三角队形展开,用炮火交叉射击,不到一刻钟就把铁路大桥碉堡防御工事摧毁,掩护步兵连向城内进攻。
    左翼十四团和右翼十五团并肩突破城垣防御。为了护送主突部队,及时打垮敌人的反冲击,刘震令炮兵进行三次延伸射击,第一次延伸150米,第二次延伸200米,第三次延伸250米,顺利地护送五师突破后进入纵深战斗。
    五师师长吴国璋从电话里向刘震报告突破的情况:“十四团、十五团跨过铁路后,从惠安街、良安街向前发展,楔入市内。突入市区后,敌出动坦克、装甲车阻我前进,并实施密集的炮火拦阻。突破敌拦阻后,十四团向东猛插,攻占了国际仓库;十五团控制两条街道后,进至静安街,歼灭了据守在红十字医院顽抗的敌人。”
    刘震令吴国璋:“迅速将师二梯队团投入战斗。四师、六师相继进入纵深战斗。三个师齐头并进,向市区东南发展进攻。进去的兵力越多越能扩大战果。总部要求我们尽快攻克锦州,打破蒋介石调兵遣将向锦州驰援的企图。”
    纵队副司令员吴信泉提出去五师加强指挥。刘震说:“老吴,我们现在不能中断指挥,你带指挥所一部人员先去,随后我也前去。”
    十五团指战员在三个月前诉苦教育中就下定了报仇立功的决心。攻锦前几十份请战书送到了团部,十几个请愿队来到了团部门口,一致要求尖刀任务。三连代表王德明、十连代表梁士英都表示,“不能立刻答复,决不回队。”
    三连、十连,被批准为并肩突破的两把尖刀;一连、九连担任爆破开路的任务。他们都开了宣誓大会,一致表示:“不破锦州,誓不生还!”
    13日拂晓,十五团团长樊洪翠领连以上军事指挥员先头前往,政委陈绍昆在21时以前把部队带到合成燃料厂北侧与他会合,准备当夜进入阵地。战士们要带着笨重的攻击装备走六十里的阵地;走到一段崎岖的山路上,浮云遮月,忽明忽暗,队伍里时而传出有人摔倒的声音。到了敌人布雷区,看到路上禁止通行的白灰圈,部队不断传着“小心地雷”、“一个跟一个”、“靠右边走”等口令。清晰急促的脚步声和路旁折断的树木、被炸塌的房屋以及迎面传来的一阵阵激烈的机枪声,都令人感到战场的紧张。
    拂晓,距离突破口不到百米的攻击阵地筑好了,五条蛇形交通壕通向突破点,电话已架到了突击班,团长副团长和前进指挥所在尖刀连阵地的右后侧。部队蹲在交通壕里吃了早饭,抓紧空隙整理个人武器装备。
    太阳升起后,视线开阔了。锦州城上迭迭的工事碉堡,敌人的来往活动,一览无余。战前一片沉寂,连敌人也不打炮了。这种扣人心弦的紧张沉寂,使人有说不出的难忍。指挥所不断对表的电话更加强了这种紧张。数不清看了多少次表,好容易熬到了10时20分。
    “轰!轰!”百门大炮对敌发出破坏射击。锦州城上,顿时浓烟冲天。从望远镜里看到城墙碉堡倒塌崩陷。前进指挥所来电话说:“一连、九连已开始爆破扫清障碍。”从爆破升起的烟柱里,看到铁丝网、梅花桩四散飞扬,城外那道深沟宽壕也炸平了。爬城梯子架好了,配属的两辆坦克也进到了城西门。10时40分天空升起了8颗信号弹。这是冲锋信号。炮火开始延伸射击。部队像潮水似的向突破口涌去,指挥所尾随尖刀营前进。敌人的化学迫击炮拚命封锁着冲锋道路,炮弹密集,筑成了火网。很多战士被炸倒了,交通壕多处为牺牲战士的尸体堵塞,烈士的鲜血汇成了片片血汪。后面的部队踏着他们的血迹,冒着敌人的炮火,继续前进。
    忽然,城墙上竖起一面鲜红的大旗。旗帜在烟尘里飘摆。部队响起一片欢呼:“锦州突破了,冲啊!”
    尖刀连一打进突破口就和敌人展开混战。
    指挥所进入突破口上,团首长立即命令二梯队营投入战斗,从南北大街往东打,迅速扩大战斗面,以便巩固突破口。突破口止,许多伤员和抢救人员争吵着,不下火线,一个负伤的战士,肠子流出来还在拼命往前爬,别人要抬他,他不干,坚决要爬到城里去:“没打到城里,刚到突破口,就被该死的炮弹打中了肚子。死也要死到城里去,我要前进!”
    突破口,敌人死伤遍地,背包,水壶扔得到处皆是,钢盔在战士们脚下踢得来回滚动。尖刀连的战士,有的和几个敌人抱着死在一起,有的把刺刀扎在敌人身上还没拔出来就牺牲了。敌人顽强,解放军战士更顽强。冲锋信号发起3分钟,尖刀三连王德明第一个把胜利红旗插上了城头。敌人组织了几次反扑,尖刀连的战士把手榴弹、爆破筒都打光了,就和敌人拼刺刀。后来敌人越上越多,滚在一起混战起来,终于把敌人一个营消灭了。
    当尖刀十连冲入突破口,越过铁路路基向前冲击时,被西面一座坚固的敌碉堡中的两挺重机枪以密集的火网压制,八连、三连的指战员都被压制在铁路路基一侧,既不能前进,也无法后退,伤亡在不断增加,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这时,十连五班战斗组长梁士英,第一个抢到前面,向连长要求完成爆破任务。
    他脱下棉衣、卷起袖子,提起7尺多长的爆破简,沿着路基滚、爬、跳、跑,飞快地接近碉堡。他在土坎前,先扔出两颗手榴弹,然后趁着爆炸烟雾一纵身贴近碉堡,把爆破筒插进不断喷火的碉堡枪眼,拉燃导火索,转身跳开。
    不料爆破筒被敌人推了出来,掉在地上,吱歧地冒烟。梁士英毫不犹豫地拾起爆破筒又塞进碉堡。他刚松开手,爆破筒又被推出一尺多长,眼看又将推出碉堡。此时导火索将尽,随时都会爆炸。
    只见梁士英挺起粗壮的臂膀,死劲顶住爆破筒的底部,左脚抵住碉堡,右腿支撑着向前倾斜身体,像一尊钢浇铁铸的巨人钉在那里。碉堡里的敌人哇呀乱叫往外推爆破筒,梁士英岿然屹立,一动不动。西北风吹着他的单军装簌簌抖动。战友们都喊他下来隐蔽。排长大喊:“梁士英,我命令你赶快回来!”梁士英扭过头,摆一摆手,好像要说“不能,”话音刚出,轰然一声,碉堡已经被炸得粉碎,他的身影也在迸裂的土石中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
    梁士英是翻身农民,1946年参军,是二纵五师十五团三营机枪连的战士,曾多次立功。战役前,他调十连五班当战斗组长,十连担任尖刀连,二排又是尖刀排。梁士英牺牲附近的城门,后来被命名为“士英门”,锦州市人民公园里,耸立起一座高大的石塔,刻着“烈士梁士英之墓”光芒耀目的金字。
    两个尖刀连完全站稳脚跟后,人员已经不多了。团长樊洪在进入突破口后,也负了伤,流血过多,面色苍白,被送下火线,由政委陈绍昆代理指挥。
    这时,从报话机上传来刘震司令员的命令:“向高等法院地区进攻。配合友军歼灭敌军主力。”十五团转头向东,一营在左,二营在右和正面师主力夹击敌人。街道被敌人封锁了,只有挨家逐院、掏墙打洞地前进。到某医院,又遇敌顽抗。副团长负伤了,三营教导员牺牲了。
    部队暂停进攻,整顿一下,吃了点干粮,然后绕道插进敌人的心脏。三营摸进了敌人后方的上海路,解决了敌一八四师师部和联勤分部,俘敌近千,缴汽车几十部。一营边打边逼近了高等法院。
    正准备攻击,发现手榴弹、爆破筒都打光了,九二步兵炮已无炮弹,经向师求援,送来了9发。又派人从负伤同志那里凑来了几根爆破筒、一批手榴弹。又以突破尖刀三连作先锋发起进攻,仅7分钟就打进了法院。王德明等五位勇士首先冲进,俘敌700余人。二营在车站北侧也歼敌一部,俘敌300余。

    这时,两个营的人更少了。到了和师会合地点白云公园西侧,恰好师长吴国璋从高等法院方向来到,看了看表说:“你们已打了21个小时,突破勇猛,穿插迅速,任务完成得很好。现在除老城外,敌人已基本消灭,要准备更充足的力量,去歼灭由沈阳来援之敌。你们就地休息!”
    十三团在团长张峰率领下从十四团、十五团之间加入战斗,对据守监狱的敌人实施攻击,歼敌千余人。当据守监狱的敌人向南突围时,十一团、十三团互相配合,前后夹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