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工业帝国-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增啊!”

    搞定了三个随员,还缺7个,秦天民对此倒是深谙解决之道,“恩公,既然是要找人,自然要找那些个能做事、听号令的才行,明天正好去吏部找锡书办,稍微给点好处查一查,不难找到,如今在北京城里候补的官员一捞一大把啊!”

    陆鸿细想之下,也明白这真可能是唯一的办法,这大清官场的体制所限,能给自己招募的随员都必须有候补的身份,而事实上,正途科举出身的官员,像吴达遒这种进士及第的候补,一般一两年内就能获得实缺,而候补着没着落的,多数都是捐官儿出身的。

    想到这捐官儿出身……陆鸿不禁瞟了瞟秦天民,像这厮这样正牌廪生出身的,而且头脑活络的,想来倒也不多见,细想想明天这招人之时,他倒是多了几分担心!

    不过,很显然,陆鸿的担心有些多余了,第二天一早,他们俩找到了吏部的书吏锡特酷,这厮一副尖嘴猴腮模样,看起来要多猥琐就有多猥琐,不过,和这厮沟通的办法也更直接,一切都拿银子说话,这次看在陆鸿之前办执照给的400两银子敬仪的份上,他算是笑眯眯给打了个折扣。

    于是乎,到了午饭后,他按照陆鸿的要求挑出以一张二十多人的名单,不过,让陆鸿差点晕倒的是,这时代根本没有所谓面试一说,锡特酷也坦言,原本照着规矩,这种差遣就得按照候补官员的前后排顺序,挨个的顺延,今天可是开了大大的后门!

    差点吐血后,陆鸿这才明白了一点,王仁堪让自己来招随员,敢情根本没看好这些照着顺序来顶位置的捐官儿……要是招来一堆歪瓜裂枣,到时候头痛的可不是王仁堪,估计是自己啦!

    陆鸿拉着秦天民出去商议了一阵,回屋后,咬咬牙又塞了锡特酷这厮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锡书办,这事情还请你帮忙了,这回差遣的事情实在难办的很,到军中跟那些个军汉打交道,着实麻烦,还请你把这事儿跟这些候补的爷们说下,可别半路跑人,回头王学士那边咱可不好交代,不是嘛!”

    锡特酷看在银票的面子上,自然是满脸的笑意,“陆大人,那这件事情就依着你的意思,一会儿我就差人拿着差遣执照去找人……明天你就来我这里领人吧!”

    陆鸿、秦天民两人客套了两句这才告辞,他们两人走了趟吏部,也看明白了,这要通过这里找京城里候补的官员来应这差事,十有**来的都是用不上的料,不如把差遣的事情说的艰难些,愿意来的那倒可能会有些用处……

    结果事情的发展还是出乎了他们两人的预料,当天晚些时候,秦天民就接到这位锡书办差人送来的消息,“已经找到了愿意应这差遣的7个人选!”

    他立刻和陆鸿匆匆赶到吏部衙门,锡特酷的小厢房外确确实实有七个人在,不过,这模样多少有些个吓人,一个头发胡子都发白的半老头,两个四十来岁的书生模样,不过那身马褂长袍一看就油光光的可怕,一个三十来岁中年八字胡男子倒有一副沉稳的模样,让陆鸿有些中意,剩下三个个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满脸的轻狂模样,其中还有个腰上还缠着跟红带子……

    看了之后,陆鸿立刻出了一头汗,自己那一百两银票看来是打水漂了,敢情还是低估了这时代捐官儿们的韧性,这么挑,挑出来的都还是歪瓜裂枣……

    不过,等到了厢房内,锡特酷笑眯眯拿上来名单之后,“陆大人,这回可是完全按照您的要求来选的人啊,可真心不容易,王学士怎么挑了这么个苦差事,能凑齐这7个随员真不容易啊……”

    陆鸿嘿嘿一笑,客套了两句,接过名单后目光一扫,立刻就看到一个名字,当时候神色就变得有些古怪了,他指了指上面那名字问道:“锡书办,这位不是候补道台嘛,怎么也在名单之中!”

    “陆大人,候补道台……真要等实缺,若非老虎班出身,登上几十年也未必又实缺,我听说这严复是得罪了李中堂大人,所以没了位置这才待缺的!”锡特酷低声神神秘秘的说道,为了证实他的话,他从身后摸出一份执照递了过来。

    陆鸿接过来一看,自己果然没有猜错,刚才在院子外面那位,竟然是自己所知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严复严又陵,这倒是应证了自己所知道的的历史,在甲午前几年,这位因为与李中堂在海军理念上不合,加上因为没有功名,在满清科举制度下,常规之下,没有科举正途的进士功名,根本升迁无望,所以辞职准备考科举,不过,这确实为难了这位第一代留美学童出身的能人!

    【亲~有推荐票的砸几张吧~】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44章 风波再起
    外面那几位,陆鸿看了一遍这吏部的执照,倒也有了几分心思,那个花白胡子的半老头名叫冯合胜,自己倒是高估了这位的年纪,其实也不过四十有三,看他那有些佝偻的身板,竟然是武勋出身、捐的功名,不过看得出很久没实缺了,不过,让陆鸿注意到的是,这厮的执照上,竟然标注了“安禄叙功”的字样,问了锡特酷之后,这厮也不明就里,不过大概知道应该是走的军功升迁的。

    “噢……”陆鸿点点头,看来这半老头还有些斤两,另外两个四十来岁的书生,一个跟秦天民差不多,有生员的功名,名叫谭仙品,这名字还真是比人牛x太多了,另外个却是看不出有啥能耐,姓王名道庭,至于三个年轻人,那个红带子叫荣庆,不过他这一脉早就没有勋爵,不过是个普通镶蓝旗的觉罗而已,另外两人倒不是旗人,不过是天津人氏,也不知道怎么跑北京来候缺了。

    他把几人都叫了进来,这其位倒都知道,今后的差遣可都要在面前这个英气的年轻允判手下做事,一个个都恭顺的拱手施礼、

    陆鸿笑眯眯一拱手,脸色立刻又板了起来,“诸位同僚,在下陆鸿,是受王仁堪王钦差之命来办这差事的,之前锡书办想来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次的差遣可不好办,若是现在还想退出,为时不晚,若到时候办砸了王大人的差事,说不得要治罪的!”

    他这话说完,几人都是一脸的木然,似乎铁了心混进革命队伍,这让陆鸿也有些意外,他倒是希望吓跑几个意志不坚定分子,没想到这些个葫芦娃还真是气定神闲啊。

    陆鸿似乎满意的点点头,这才继续严肃的说道:“既然各位都决定应差了,那就留下诸位在京城里的落脚点,等王学士那边跟皇上议定后,我会通知各位去见大人的!”

    旁边的秦天民早就拿出来纸笔,这些位都刷刷的写下了地址,陆鸿腹中嘿嘿一笑,自己要他们的落脚点,自然是有多重目的,一则方便联系,二则是准备明察暗访,三则也好了解这些家伙的人脉。

    看着陆鸿侃侃而谈,把几人指挥的团团转,倒是严复神色有些奇怪,他这次原本是来京师应考访友,顺便准备活动活动,看能不能运作个道员的实缺,不过,那显然太困难了。

    不过,他之前也早注意到清流一派在抨击淮系军纪之事,而听说侍读学士王仁堪得了皇帝的旨意去督查水师军纪,这倒是让他有些个动了心,他是马尾船政一期留洋的高材生,不过,回国后,他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同窗刘步蟾、邓世昌等人的道路,进入北洋水师学堂教书育人,不过,他现在或许有些后悔了当初的选择,与他同期留英的刘步蟾等人可都是已经是提督、管带级别的军官,而他才不过做到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的位置。

    而且,因为在办学之事上与李鸿章多有意见相左之处,他最终选择了走另外一条从政之路,可是,这条路却是愈加的艰难,至今毫无希望,这份差遣对他而言,其实有着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感受,毕竟,他可是有一大批学生在水师中应差,而且当年同窗也悉数在水师,这让他毫不犹豫的决定先接下这份差遣,尝试一番。

    他也注意到,面前这个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年轻允判,似乎也特别关注了自己,这让他有些惊讶之余,不过也没有多想,他此番是借宿在琉璃厂附近的福建会馆,写下之后,便走到陆鸿旁边,“陆允判,若是没其他事,下官可否先告退了!”

    告退……陆鸿腹中嘿嘿一笑,这位的大能和人脉,自己可得充分的利用啊,不过,自己现在也只是个属官,虽然替王仁堪办事,但要用这厮显然没有那么大的魅力,不过,结交结交,倒正是时候,他原本板着的脸立刻放松了下来,朝着严复拱拱手,“严复兄,听说你可是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的高材生,我在数年前也参观过海军学院,瞻仰过纳尔逊勋爵的画像!”

    这两句话显然让严复颇为惊讶,他也根本没想到陆鸿会有海外游学的经历,要知道,这时代海外求学回国,最好的出路就是海军,不少人都投身铁路、电报、工厂等洋务运动之中,而官场则是海外游学回来最难进入的地方,因为大清朝的官场,正途科举才是晋身的根本。

    当然,陆鸿这番客套,立刻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毕竟这游学海外如今可是堪比同窗的交情,更何况,陆鸿还顺手捏造了一个参观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的经历,当然,咱这可不是完完全全的捏造,后世可是在网上看到过不少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的照片,尤其是纳尔逊勋爵的那一幅……毕竟这可是中国海军梦曾经起源的地方,在后世可是有着不小的知名度。

    严复一摸八字胡,原本沉稳的表情也多了几分笑意,意料之外,这次的钦差王仁堪用的这个年轻允判竟然是留学泰西的出身,他让他忽然庆幸起自己的选择,“陆允判,不知道此番王学士出京到军中督办的差遣,可是早些时候传闻的军纪涣散之事?”

    这厮果然是嗅觉灵敏得很啊,王仁堪之事可没正式对外宣布呢,而之前自己在招随员时,也只是提到军队巡查之事……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机密,他笑了笑,点点头,“严复兄猜得没错,这差遣可不好操办,不知道你有何高见嘛?”

    严复哈哈一笑,推说了两句,又和陆鸿闲扯了一番这才离去,这让陆鸿有些奇怪……他又和冯合胜、谭仙品几个聊了几句,目送他们离开后,旁边的秦天民皱着眉头凑了上来,“陆兄,这严复来者不善啊,我们办事可得提防他着点……虽然王学士对你颇为看重,这厮的名头,我也是听闻过的,可不寻常!”

    陆鸿看了看秦天民,没想到他也听说过严复之名,看起来这严又陵在这时代倒是颇有些名望,但却只混到个候补道台,始终混不到个实职……

    不过,这些问题,他只是随便想想而已,自己现在要仔细考虑的事情可是越来越多,稍晚些时候,他把名单整理好又去拜访王仁堪,这才知道了另外一则消息。

    那个朝鲜人金玉均之案,翁同龢最终采纳了陆鸿的意见,交由上海租界法院来审理,这事情可谓是清楚的很,也没几日,英国人就毫不犹豫的宣布了判决,“刺客洪钟宇对杀人罪状供认无误,按照租界法案,处以极刑!”

    不过,事情的发展却还是出乎了军机处的预料,朝鲜王李熙通过通商大臣袁世凯送来电报,要求将金玉均尸身和案犯洪钟宇送回朝鲜受审,这一主张得到了袁世凯和李鸿章的支持,在他们看来,中日早有协定,不在日本驻军,所以,日韩之间不可能因为这件事情发生什么冲突,所以朝堂上忽然出现了一批类似的呼声。

    不少亲淮系的官员则纷纷上奏,将此事与藩属国的身份联系起来,认为将藩属国的案子交给英国人处置,十分不妥,而一些保守的王爷、勋贵也开始趁乱闹腾,帝师翁同龢进宫去见皇帝光绪,这才知道,太后那边竟然也露出口风,说是这等藩属国之事,完全应当有宗主国来进行裁定。

    事情的变化可谓是急转直下,即便是陆鸿也没想到,自己提出看似完美的方案,竟然会获得帝都大批脑残官员、勋贵的反对……这些人的脑子里,经过近30年“同光中兴”的黄粱梦催眠后,早就不把洋人放在眼里了,至于那个罗圈腿的倭国人,更是视若土鸡瓦狗!

    这些人根本看不到老大帝国早已腐朽到根本,所谓做洋操的练军,改头换面后还是一支毫无灵魂的军队,而让自己痛苦的是,自己却恰恰知道这一极其糟糕的结果!

    王仁堪提起这事,显然不是为了简单的告诉陆鸿,而是翁同龢有意再听听陆鸿关于此事的意见……

    当然,陆鸿还有其他的办法,不过,他却还在考虑,是不是要继续向翁同龢建议,毕竟,自己现在主要精力已经放到这军中的差遣上来了!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45章 对策
    ()    王仁堪今rì刚刚进宫面见了光绪皇帝,年轻的皇帝倒是勤政的很,而且对于这次整肃军纪之事也是大为关心,和他在养心殿谈了许久,临走时,小皇帝还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已经就军纪之事奏报朝廷,一并要求对那些毁坏军纪的武官严加处置。

    年轻的皇帝在说到这消息时,表情十分的轻松,还狠狠的表彰了一番李鸿章一番,而他对于王仁堪显然更为期待,多次提到,要他在勘验军纪时务必要揪出那些个军中的顽劣分子,让大清帝国的水师焕发出战斗力来。

    皇帝的期待显然是美好的,不过,这肯定让王仁堪感到压力颇大,在皇室看来,这一次清流对军纪群起攻之,这肯定是好事情,而这一情况的爆发,显然也预示着担负大清帝国命脉的军队中确实有问题,甚至还不小,不过,从光绪到翁同龢显然都把督查军纪当成了灵丹妙药,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和不切实际的。

    等他回去准备和翁同龢辞行,却有碰到了朝鲜人折腾出来的这档子事情,而现在,看陆鸿的古怪表情,显然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还有所保留,这让他稍感不喜,脸sè一冷,“陆允判,这件事情关乎国运,难道你不想为阁老分忧嘛?”

    陆鸿其实这回早想明白了,他作出这表情,那是因为这件事情上,若是要想说服翁同龢作出什么强硬态度,这其实完全没有太多作用,毕竟直接处置朝鲜问题的,目前还是李鸿章,这位的能量和能耐,完全可以做到让他的处置办法别人没法子挑刺。

    不过,他确实有另外一件事情,正想着是不是能够通过翁同龢来达成目的,而这朝鲜之事,倒是个契机,他忙朝着王仁堪施礼道:“大人,我倒是有些想法,恐怕是太过严厉,只怕说了也无用,反倒会被翁阁老斥责,所以才有所犹豫!”

    听到陆鸿如此解释,王仁堪心中也是释然,这等国家大事,这陆鸿就算是见多识广,那也未必能立刻想出什么解决妙法,自己未免心急了点,神sè一缓,说道:“陆允判,不妨说与我一起参详,我看翁阁老可是心急的很,而且,如你所言,恐怕真会引发朝鲜那边的乱局!”

    朝鲜那边的乱局……陆鸿听到这里,心中也是一笑,棒子们捣鼓的乱局,这才是刚开始吧,若非朝鲜接二连三的出状况,棒子那些为被后世棒子国捧为圣人的高官们的弱智,不知道在这种乱局中求存之道,否则,甲午战争或许还能有所延迟……不过,延迟那有意义嘛!

    事实上,这时代虽然rì本人对中国进行了深入的刺探,但是,即便是这时代第一等的rì不落帝国依然对远东这个庞大帝国保持着礼节上的尊敬,若是说rì本人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备战,那只是自欺欺人……但是,正是满清军队彻底的**,这才最终促成了清rì战争彻底升级!

    rì后解密的资料显示,甲午战争中,正是驻守朝鲜中**队的脆弱战力,让rì本陆军参谋本部最终确信了发起战争的可行xìng,而之前的一切战争,rì本的高层官员都存在极大的分歧。

    所以,他立刻答道:“大人,rì本乃是小国,贸然挑战我中国,绝对不是上策,而朝鲜此事,为他们试探我朝提供了一个机会,以我之见,阁老当以朝廷致命呵斥高丽王室,这等刺杀之手段,实在是不上台面,依我估计,若是将人犯放回,恐怕rì朝争端立起,而到时候,我朝的立场,依据《中rì天津条约》所限,将很难把握!”

    王仁堪听了也是一皱眉头,怪不得这厮不说出来,他倒也认可陆鸿的判断,这洪钟宇回去了,八成会被获得奖赏,而不是获罪,只是,这朝鲜虽然是大清藩属,不过,这等呵斥朝鲜王室的严厉手段,以他的判断,十有仈jiǔ不会有下文……

    “陆允判,这……恐怕阁老也难以决断,大清可从无此惯例!”王仁堪脸sè有点尴尬,让他参详一下这法子,他还真没有什么改进这办法的主意,而这真没法子去跟翁同龢说去,他又看了看陆鸿,“陆允判,可有其他办法?”

    陆鸿也作出一副沉思的模样,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说道:“大人,其实还有一法,既然宫里面都认为交给英国人判罪不妥,那不如押来běi ;jīng城受审……就算rì本人不满意,只需拖着即可……只是,若那朝鲜人再生事的话,那可就糟糕的很了!”

    王仁堪琢磨了一下,这件事情中确实是朝鲜人在瞎折腾,现在细想起来,狠狠的呵斥一下朝鲜人,那倒未必是错的,两人有嘀嘀咕咕的讨论一番,他考虑到第二天就要离京了,立刻带着陆鸿赶往翁府。

    等见到翁同龢,王仁堪自然把他和陆鸿讨论的结果详细的分析一遍,这让陆鸿对这厮不禁暗竖中指,翁同龢听完之后神sè也是颇为奇怪,看了看状元郎,又看了看陆鸿,他自然也隐隐猜到,这其中多半是这位刚刚赴任的陆允判的主意,只是,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恐怕处置不当,给自己rì后带来不好的名声,那可糟糕的很!

    “可庄,这事情可不好处置,你的提议我会仔细考虑的……明天就要出京了,好好回去休息一下吧!”翁同龢一琢磨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声望,他倒是非常干脆的准备撒手不管了,反正惹出祸来,那也是李鸿章搞的,不过,这边这两个手下,此番出京,那可绝对是替自己挣名望的,他有朝陆鸿点点,“陆允判,好生辅助王学士,你jīng通洋务,可得多cāo劳了!”

    这老头,竟然打算不管这事了,陆鸿腹讥了一番,立刻一躬身大声的说道:“阁老放心,下官一定尽力……还有两事,下官听了之后,感觉可能会有人利用来诋毁阁老声誉,请阁老详查!”

    ;
第46章 南下
    ()    若是再说朝鲜之事,他倒是真有些个烦了,而听到有些事情竟然和自己如rì中天的声誉过不去,翁同龢立刻来了兴趣,挥挥手说道:“陆允判,到底是什么事情?”

    “阁老,下官听闻早先海军衙门曾奏报购置英国快炮未果,只是,如今之时刻,若中rì爆发冲突,海军胜,则功在北洋,若败,恐怕有人会以此小题大做,下官曾在洋人报上看到,rì本海军早已全部换装快炮!”

    说完这话,陆鸿背上其实也开始冒汗了,只是,这件事情他之所以要说,自然是因为事关重大,他现在只是王仁堪的随员,虽然在放权上,这位倒是毫不吝啬,但就是王仁堪,其实也没有太多实权,而他想要涉足领域,可不仅仅是去督查军纪,那就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而既然是借口,自然需要自己无中生有来创造啦!

    王仁堪脸sè颇为惊讶,显然没想到陆鸿说出这番话,其实这件事情,早就不是什么秘闻,翁同龢掌管户部之后,对于海军衙门的银子向来是吝啬的很,能给的都尽量不给,更何况这什么快炮呢,有战舰不就行了,还要换什么炮……

    虽然陆鸿说道颇为委婉,但这其中要翁阁老掏钱给北洋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这可有些个犯了翁同龢的忌,想到这里,他也不禁为陆鸿暗暗捏了一把汗,这个随员可真心好用,自己带着省多少心思……等他转头看翁同龢之时,表情倒是放松了下来。

    此刻,翁同龢显然未多考虑银子的问题,作为掌管国家财政大权的大佬,当初不给北洋银子,有心折腾李鸿章那只是一个原因,不过这练军、海军烧钱烧的厉害,那可也是不争的事实,淮军转练军后,一年军费超过1000万两,水师一年拨款400万两,这早就被不少官员诟病已久。

    不过,此刻陆鸿提到的问题,确确实实是有道理的,这海军衙门要钱买炮的折子被军机处留中不发,那可不是一两次,依着现在的局势看来,若是真打起来,虽然他对李鸿章颇有些意见,但若是导致战败,他这个军机大臣那也没有好果子吃的……当然,最好的情况是李鸿章小败一番,大清国最终胜利,只是,这可不是他能控制的!

    陆鸿抬头瞟了眼这长胡子老头,此刻翁同龢正微闭双眼一副沉思的模样,这让他心定不少,自己高举着维护翁老头名誉的大旗,总算是没举错,这老头最爱惜的不就是他那点名声嘛……

    半晌,翁同龢这才捋了捋大胡子,语气严肃的问道:“陆鸿,你说这事情确实有些道理,容我在考虑考虑……你不是还有一事,快说吧!”

    这翁老头竟然玩起拖字诀,这让陆鸿也有些意外,不过显然自己也没法子让老头子现在就答应什么,这官位都差了海去了,他立刻摆出一副恭顺的模样,“阁老,我虽然未曾去过朝鲜,不过在海外却看到各国使节评论朝鲜王室的报纸,都说这朝鲜人狂妄自大,毫无见识,而今在我大清国派刺客杀人之事,倒是印证了此言……下官担心的是,恐怕这朝鲜王室派的不止一个刺客!而一旦事发,而我们又送回刺客的话,恐怕惹人笑柄!”

    陆鸿一副替大清国着想的模样,不过,翁同龢此刻却没有注意这一点,因为,他在陆鸿这番预测中似乎看到了些什么,这个陆鸿向来推论颇有些能耐,而这个推测,虽然未必是真,但如果真是如此,却可以好好利用一番,打击一下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分子的气焰!

    不过,自己这番打算,哪能在这里明说,他绷着的老脸稍稍缓和了一下,作出一副虚怀若谷的模样,大度的点了点头,“陆鸿,不错……能有这等缜密的考虑确属不易,这件事情老夫知道了!这番差事可要好生办理,若有成绩,自然会为你请功!”

    陆鸿说了这两件事情,原本指望游说一番后,能能从这翁老头这边弄些个小权利,这老狐狸竟然完全没给自己发挥的机会……不过好在似乎这些话,老狐狸算是听进去了,或许,rì后会派上用处吧,想到这里,他也只好跟着王仁堪一起躬身告辞。

    第二天一早,陆鸿带着非常诚恳的向黄体芳告辞,这倒是真心诚意的,这小老头还是最实在,而黄家两个小辈,一个叫黄承凯、一个叫黄承凌,都是年纪甚轻的读书人,其中黄承凯也有贡生的功名,而且都一副诚实模样,倒是没让陆鸿失望。

    今天黄绍箕出来为陆鸿送行,小妮子黄绍凝也跟拖油瓶似地跟在后面,结果黄承凯两个都一副恭顺的模样冲着小妮子大喊“姑姑”,而回过头来却称呼陆鸿为“陆兄”,这让陆鸿万分尴尬,这黄家的辈分还真是糟糕的很。

    不过这礼节显然是免不了的,正让他琢磨如何称谓时,小妮子一脸笑意冒出来,拉着黄绍箕来替他解围,“陆公子,替大伯说你此番差遣颇为不易,那可要小心应对!”

    陆鸿忙拱拱手,心中对这小妮子的好感不免有多一分,“多谢绍凝姑娘,多谢黄大人,那我就此告辞了!”

    等陆鸿带着一票人出去了,黄绍箕若有所思的看着站在门廊上的自家这个堂妹,一本正经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意。

    辘辘马车声中,陆鸿回望愈行愈远的崇文门,此番京师之行,总算是颇有收获,而今,自己似乎有了融入这时代的一点点契机,但是,离着要真真做点事情,似乎还有太多路要走……但是,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不能改变它,或许自己就会成为车轮碾压下的齑粉!

    如今的他可是干劲十足,不过,如今庞大的钦差队伍,出去雇佣的车夫外,算上王仁堪不过12人而已……NND,难道这是要玩12罗汉,可惜的是,这12个里面,他现在也只是个小头目,至于真正有几个能和自己走在一起的,似乎还真心是个问题。

    不过,这会儿有大把的事情需要安排,毕竟此行的任务可不简单,如今清国编制内的水师其实有4支,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船政水师、广东水师,不过经历1884年的马尾海战后,福建水师全军覆灭,此后只有少量巡航用木壳船,再未重建。

    而广东水师在张之洞中法之战后,虽然添置了广甲、广乙、广丙等大型鱼雷艇,但这千吨的鱼雷艇已经是舰队最大的战舰了,可以说是毫无战力可言,水师规模极其可怜。

    所以在他的计划中,北洋水师自然是重中之重,而南洋水师则是第二的目标,至于福建船政水师、广东水师,自然要去,不过,那也是出去完成这督查军纪之事……而行程安排上,他想到这里,立刻奋笔疾书起来。

    等一众人从通州码头上了蒸汽船,陆鸿却发现严复那厮竟然鬼鬼祟祟的跑去找王仁堪了……这个让他有些好奇,这家伙早先就神神秘秘的,这会儿又在搞什么?

    ;
第47章 李鸿章的邀请
    ()    稍晚些时候,严复皱着眉头从王仁堪的舱房内走了出来,在火轮船舷旁沉思了片刻,他之前去见王仁堪自然不是没事去找上司拉关系,而是去跟这位状元郎进言的,关于这次督查水师军纪之事,他之前可是与北洋水师颇有渊源,对于军中之事更是了解颇深。

    只是,他jīng心准备的文案,这位状元郎看了之后似乎没有太多的表示,只是嘉奖了几句,便让他出来叫陆鸿进去,这让他颇有些疑惑,虽然他已经知道,陆鸿有着留洋经历,不过,他心底里可未必服气这个年纪比自己小上不少的年轻人。

    等陆鸿带着自己草拟的行程安排来见王仁堪之时,这位状元郎却拿出一份《军纪勘验要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