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工业帝国-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福欢系穆蘖幸恍┳糁ぃ铺宸嫉牧成蛟嚼丛匠痢

    半晌,小老头这才看了看吴达遒,开口说道:“笙卿,陆鸿所言的这些消息皆无明证,但却不可不多加提防……原本我打算在蒙阴多逗留几日,看来我要进京去见一见翁大人,朝廷必须早做准备啊!”

    说道这里,他又看了看陆鸿,“陆鸿,可否与我一起进京,到时候,或许能助老夫一臂之力!”

    陆鸿可没那心思去北京城见这位翁同龢翁帝师,这位可是权谋大师,整天就琢磨着如何打倒政敌……问题是,这位文采飞扬的老爷子,根本不会明白如今中国面临的危局,这时代……直到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清政府高层的大员们事实上都没有把日本当成真正的对手。

    而就是甲午战争爆发之后,清政府、乃至于整个国内国外媒体,都还在重复的一个观点,拥有4万万人口、一百万军队、亚洲第一舰队的远东中国与只有四千万人口的日本,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上的对手,甚至国内充斥着中国是巨人、日本是侏儒之类的比喻,这种盲目的观点,甚至都左右了皇宫到高层大批官员的思想。

    这也是甲午之战前清流普遍主战、而淮系李鸿章却忧心忡忡一心避战的部分缘由,这时代,估计没有谁比李鸿章更了解他一手扶持起来的淮军战力,至于海军方面,从1887年来远、经远入役后,整整7年都未曾进行武备的投入,甚至连北洋核心的定远、镇远也因为11年的舰龄加上缺乏足够的维护资金已显老态。

    “黄公,我人微言轻,恐怕到了皇城脚下完全没有说话的机会……但是,我所言皆可以我满腔热血来为之佐证,一旦兵祸发生,恐怕咱们大中华的盛事那就走到头了!”

    陆鸿一拱手,摆出了个高姿态,不过这言下之意,咱可不进京,那里都是大人物说话的地方,我去那里跟老翁说你丫局势判断错误,咱们根本干不过那小日本,还不得被这老头子塞进天牢里等着午门问斩嘛。

    旁边吴达遒其实早就惊出了一身冷汗,陆鸿爆的这个消息,说实话其实是个大麻烦,很显然,现在黄体芳已经陷入两难之中,若是那些个混吃混喝的官吏,这种话听过也就当茶余饭后的闲话了,而这黄体芳这小老头显然肯定不会这么做,他这个山西学正也是因为前番弹劾李鸿章结果给撸到地方上去了,不过,这回刚刚逮到机会又杀回京师,这才会路过自己这里,没想到就碰到这么一件大事情!

    “陆贤侄,这消息是在非同小可,你若是不去京师,黄公的折子上去,那可就惹大麻烦了……只是,你若是去了,可否拿得出稳妥的证据来?这才是关键!”

    吴达遒早听出黄体芳的意思,那是希望陆鸿一起进京,好像自己的恩师禀明此事,但是,他可清楚的很,翁老大人那气度,估计黄体芳的折子上去说要提防日本人,加强军备,那也铁定会给喷一脸唾沫。

    现在的军费,那可都是给淮军那帮子靡费军饷的家伙给吃光的,整个淮系军官,遍布清政府上上下下的军队体系,控制着整个帝国陆军70%以上的部队,人数多达70余万各种编制的军队,每年光军饷开支就达到1400万两白银,更别提还要养那娇贵的海军,这么着还整天要钱扩军,如此说来,原本的那几十万大军全是饭桶不成?

    所以,他虽然赞成陆鸿进京,但却希望陆鸿能拿出有分量的证据,否则,进京去给自己老师喷一脸唾沫,那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这下轮到陆鸿头痛了,他当然可以义正言辞的表示自己不进京,但那么做,很显然有置小老头于不顾的味道,但是,进京后自己有拿得出什么证据来呢!

    【有票票的支持下吧,雪漂拜谢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28章 初登平远舰
    吴达遒这厮的一番话,立刻让屋内几个人的眼光都落在了陆鸿身上,这下子让陆鸿立刻明白了啥叫作茧自缚了,自己说说这些后世随处可知的历史,也就是要提醒了下黄体芳这小老头嘛,你丫不会非正式的情况下向你们清流的大头目翁同龢、或者是李鸿藻提一提嘛,干啥要走这种上折子的途径……

    不料,他刚想到这里,黄体芳似乎知道他想法似了,已经开口说道:“陆鸿,我观你言行,也知这些消息不假,就算是拼上我这顶乌纱,那也要把倭国的狼子野心曝露天下,个人得失根本无足轻重……若能让倭国退一步,而拯救百姓于水火,这不正是我辈之大道!”

    不得不说,小老头说话的气度、这番言语都是出自公心,倒八字眉毛一抖一抖,却是显出一副大义凛然之态,就是一旁的吴盛熙这会儿也书生气发作了,起身看着陆鸿,那表情就是准备把陆鸿拖进京城的模样……

    这情形,陆鸿只是暗暗叫苦,看起来自己对这些清流干将们的了解太过肤浅了,这些家伙可比后世愤青牛x多了,绝对都是些拿起道理就不要命的人物,自己算是上了贼船了……这会儿要想下贼船,那可就麻烦了!

    不就是进一趟北京城嘛,这还难得到自己这个穿越众嘛……想到这里,他倒也不再推辞,拱拱手说道:“黄公一腔忧国忧民之热血,在下定然随同……”

    陆鸿说完这话,立刻看到黄体芳、吴家叔侄都是一脸的笑意,上了贼船果然有特殊待遇,不过,站在黄体芳身后的那个小妮子去不知道一下子跑哪里去了。

    等陆鸿回到客栈,跟秦天民说起此事后,这厮脑袋摆得跟拨浪鼓似的,“恩公,这件事情我看你太过草率了……你我都无官无职,这国家大事那容的我们去操心,而且再说了,翁同龢翁大人那样的人物,屹立官场几十载,岂是轻易能说服的?”

    陆鸿皱着眉头听着秦天民的劝告,他所了解的翁同龢,可远比这秦天民更为详实、丰富,当然,史料中的人物大多难以还原历史真相,但却不应该是空穴来风,不过,自己这次只是小卒子,黄体芳才是主将,小心谨慎就是了。

    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秦兄,黄大人这边或许是个机会,我考虑过了,若无风险,有岂能轻易获得回报,不过,我得做一些个准备,正如你所说,说服这为翁大人,可绝非易事!”

    两人倒上茶水,又仔细分析探讨了一回,秦天民给陆鸿讲解了一番官场上的规矩,那北京天子脚下,说不得就因为些许规矩坏了事情,而陆鸿也很直接了当的询问了一些关于捐官的事情,秦天民倒是没有任何惊讶,似乎早在预料似的,不过,稍一细想,也就想明白了,这时代求学泰西、美国者早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一旦回国后,要走上仕途,除非从军,否则只有捐官一途,当晚,陆鸿又将深思熟虑了一番打算后,终于盘算出一个万全之策……

    第二日一早,吴盛熙就跑来告诉陆鸿,黄体芳已经决定明日出发,让自己早做准备,他也跟着一起出发,正好进京赶考。

    陆鸿考虑了一下,亲自跑了一趟花果村,安排了一下蒙山矿场的事宜,所有原矿暂时由王道胜齐开元陈水生三人共同看护,等候自己的电报在做安排,而回到蒙阴后,自家的宅子由忠仆老秦负责管理,暂时就充任管家,毕竟还有一大屋子人呢,同时又让老秦给招了个先生,先在宅子里教授这片一批小娃娃识字,培养人才那可得从娃娃抓起!

    一切安排妥当后,3月11日,黄体芳、陆鸿、吴盛熙、秦天民一行搭乘钱一铎家的小蒸汽船沿汶水而下,13日即到了海州,在这边,他见到了钱家在海州码头建起的煤炭补给站,生意看起来颇为红火。

    而黄体芳到了这边也没闲着,拿着名刺到处转悠,很快就在衙门这边引来好些慕名的官员,显然这些都是清流一派的拥趸……很显然,这位刚刚高升监察院给事中的黄大人颇有名望,稍晚时候,海州知府包竑富就联系到前往天津的船只,得到消息的黄体芳立刻终止了临时的官场应酬,带着陆鸿等人匆匆赶到码头。

    不过,这边知府包竑富给联络的船只显然让一众人都有些意外,竟然是一艘式样颇为不错的战舰,而陆鸿更是一眼就看到舰尾高高飘扬的龙旗,黑色的舰体、黄色烟囱和风筒的维多利亚涂装风格,让人看起来确实赏心悦目,而站在这历史上“八大远”之一的战舰面前,让陆鸿尽然也有了几分豪迈的感觉。

    “黄公,正巧北洋平远舰在海州补煤,我与都司李和有旧,就斗胆请他带您一程了!”战舰上一个浓眉八字胡中年武官迎了下来,海州知府包竑富笑眯眯的作了引荐。

    黄体芳与李鸿章可没少用笔杆子战斗,不过,像四品都司衔的平远管带李和显然并没有任何利害冲突可言,笑眯眯的打了招呼后登上了战舰,这时代,文贵武贱那还可还是官场的定律,黄体芳可是三品的京官,比起这四品的北洋都司可要高上不止几个档次,而且,小老头显然也和这些海军军官毫无共同语言,只是应酬一下之后,就带着随从转到贵客舱休息了。

    倒是陆鸿第一次登上这艘即将参加甲午大海战的北洋战舰,心中倒是颇为激动,上船后便站在船廊处四处观望,这可是北洋“八大远”中唯一一艘中国自行建造的装甲巡洋舰,也是北洋水师主力舰中下水最晚的一艘。

    不过,很显然这艘排水量仅2100吨的装甲舰列入北洋主力多少有些拔高了地位,事实上,这艘战舰更多体现出这时代中国海军并不成熟的设计理念,那就是重视大炮、大口径,舰桥前方那门显得特别巨大的260mm、35倍径克虏伯主炮显然是整艘战舰的武备核心,侧后两座耳炮台伸出侧弦,分别配置了两门150mm、35倍径的火炮。

    而船身在前甲板、后甲板、船腰处还配置一些小口径的火炮,这应该是北洋水师最喜欢装备的哈乞开斯机关炮系列……陆鸿的眼光转到船体中央那唯一一根黄色的烟囱时,也不禁摇了摇头,这平远确实是不错的火力平台,但在下水7年后的现在,实在是难以担当巡洋舰的重责!

    '第二更,顺便求个推荐票票神马的,兄弟们多砸点,哇咔咔~~'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29章 试探
    陆鸿站在平远舰廊桥上四处转来转去,而有了一级评估系统,对于战舰上这些武备扫描一下就能获得准确的参数,这让他兴致高涨,前前后后把战舰上的武备都给扫描了一遍。

    这很自然引起了舰上水手的注意,等他跑到前甲板,站在那门260mm主炮前时,这时候还包裹着炮衣的主炮,威武的身形,总有着让每个男人都想着摩挲一番的冲动,倒是让他有些回到后世自己曾经呆过军事基地的感觉。

    “这位公子,战舰正在航行,舰首比较颠簸,请速回客舱吧!”一个沙哑低沉的声音从陆鸿身后响起。

    陆鸿正在前甲板神游之时,也是一愣,一回头就看到一个穿着蓝色海军五云、小麦肤色的年轻军官正带着两个手下从廊桥上走下来,他立刻注意到对方衣袖上有三条金色细杠标志,这自然是北洋水师的军衔识别,他也是依稀记得,提督是最粗的金杠,舰长是四条中等的金杠……很显然,这位是一个级别中等的军官。

    “这位军爷怎么称呼?”陆鸿自然没兴趣现在就回舱房去闷着,便拱拱手搭上话来。

    那年轻军官原本没打算和陆鸿多搭话,不过这个年轻的读书人据说是贵客舱里三品大员黄体芳的子侄,倒也不好无礼,也拱拱手有些生硬的答道:“在下平远舰枪炮教习汤文进……公子,这炮位容易上浪,还请移步吧!”

    不过,陆鸿显然对这个叫汤文进的枪炮教习感上了兴趣,海军之中,这炮术可是至关重要的科目,而这位看似不过二十岁出头年纪的、比自己还小一些的年轻人竟然能担任枪炮教习,可见其人必有过人之处。

    他点点头一拱手,“在下陆鸿,刚从海外游学归来,我倒是接触过一些泰西火炮,所以才对这门260mm舰炮有些兴趣。”

    汤文进原本也就当陆鸿是普通的世家子弟,不过听到陆鸿一开口就说出了平远主炮的口径,那也是大吃一惊,要知道,这时代资讯流通渠道极小,这平远主炮的口径,即便是水师内普通士兵也未必搞得清楚,何况是一个刚上船的外人。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意外,陆鸿自己介绍是从海外归来,这自然是第二个意外,不过,在北洋水师之中,有海外求学经历的军官可不在少数,他自己就是几年前刚从格林威治海军学校炮科毕业,所以回国后,年纪轻轻已经担任炮术教习。

    一听陆鸿的自我介绍,两人求学和熟悉炮术的共同点倒是立刻让汤文进小麦肤色的国字脸上露出几分亲切之感,“陆公子,不知道你在海外那处求学?又习得哪国的炮术?”

    对于这个问题,陆鸿其实早就准备过答案,没想到现在用上了,“我在英国普利茅茨大学求学,师从汤玛士教授,曾经在徳温博特海军造船厂学习,所以对炮术稍有涉猎……汤教习,莫非也曾在海外求学?”

    汤文进哈哈一笑说道:“陆公子,我只是好奇而已,在下两年前刚从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学成归国,这两年间少有听闻泰西的军情,你刚回国,不知道可有什么的消息?我听新来的洋教习尼格路士说起英国人有不少海军创举!”

    尼格路士……陆鸿砸吧砸吧嘴巴,这应该是北洋水师里的洋教习吧,不过,汤文进这厮竟然是格林威治海军学校毕业的,这倒是多少有些意外,怪不得已经是三根细金杠枪炮教习,却不知道算是几品的军职。

    不过,想听海外的消息,这可太简单,他仔细想了想这时代世界海军的发展史,毫无疑问,甲午之年可以谈得上真正意义的跨时代的海军大事,无疑就是开创前无畏时代的君权级战列舰进入皇家海军的序列。

    “汤教习,据我所知,英国皇家海军最先进一级战列舰君权级已经完全入列,一共建造8艘,排水量一万四千吨,武备是露台炮塔式12寸、35倍径双联主炮两座、10门150mm速射炮、16门57mm、47mm机关炮,为此,泰晤士报还配发了皇家海军巡航的照片!”

    陆鸿似乎漫不经心的随口说起他了解的这时代皇家海军的情报,而消息的来源,自然都是来自他看的英国报纸,反正英国报纸都是泄密狂,这一点也不可能有人来反驳自己,而眼角瞟过汤文进,却看到这厮的神色显然是一副羡慕嫉妒恨的表情。

    “陆公子,你不是在什么……徳温博特海军造船厂待过嘛,可曾见过这君权级战列舰?或者其他的英国新战舰,再多说一些消息吧!”很显然,汤文进刚刚听到的一点点皮毛,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他旺盛的好奇心了,这会儿也不赶陆鸿进客舱了,而是一脸好奇表情。

    “自然是没见过啦,我只是看到英国报纸上的介绍嘛!”陆鸿立刻满口否定了这厮的猜测,没想到这厮刚才还挺威风的军官模样,这会儿一听到军舰的消息,立刻就变成了好奇宝宝,看来自己也不能多说,否则难免被这厮刨根问底的。

    汤文进露出一副失望的表情,不过,很显然他对于陆鸿的认可度大增,“陆公子,看得出你也是见多识广的,之前看你在平远舰前后探查,不知道对这艘战舰的评价如何?”

    陆鸿一听,原来你小子早就在盯梢自己了,自己前后看看,那也就是参观一下嘛,毕竟后几百年的穿越众能够亲自到参加过甲午的战舰上观摩一二,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不过,既然问道自己,自然不能让这厮小瞧了。

    “很好!!可惜,这么多年了,竟然没有再造下一艘平远……据我所知,前年日本人已经造出了他们的第一艘3200吨的装甲巡洋舰秋津洲号……不知道汤教习如何评价?”

    陆鸿原话奉还给了汤文进,结果这厮皱着眉头半天没说话,不过,这番针锋相对的对话,反倒是拉近两人的距离,同处这推陈出新的大时代前沿,这些消息给予身处其中的汤文进的冲击显然不小,两人站在船舷旁远眺落霞映照的大海,沉默不语。

    晚些时候,平远舰舰桥指挥室内,一脸凝重表情的李和摸着自己的八字胡,听完面前汤文进的描述后,也沉默了片刻,然后略带疲惫的口气说道:“文进,既然如此,那就不用派人盯着了,我看这姓陆的来路应该没问题!”

    【有推荐票的兄弟们支持下吧,雪漂拜谢了~】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30章 预谋
    不到两天的海上航行,陆鸿倒是与汤文进混熟了,不过,管带李和却至始至终只是见面时客套两句,而秦天民那厮看到陆鸿和这帮海军军官混在一起,还特地跑来提醒他,黄体芳黄大人可不怎么看得起这北洋的军官,他甚至还听到小老头私下讥讽北洋用军舰从广州运荔枝去京城。

    陆鸿听了也是一笑而过,这事情确实真有其事,而且北洋派的还是航速最快的福龙号鱼雷艇干这活,大清速度最快的战舰在运送荔枝之时,隔海相望的日本人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而这时代日本海军,别说是吃荔枝了,就是海军训练用的火药,据说都要吵着和财政部要钱。

    小日本寄希望用于对抗定远、镇远的三景舰,装备了法国的加奈特320mm口径的重炮,直到甲午海战时,计划中的50发训练弹,都因为没有经费购买训练用的发射药而最终只试射了不到10发,而历史记载中,三景舰主炮创下半小时一发的射速,与缺乏实弹训练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于秦天民这厮的劝告,陆鸿丝毫没有介意,而在汤文进的热情邀请下,他最终还是如愿以偿的观摩了一番平远舰上展开的炮术训练,平远舰前主炮其实是改进型的露台炮,高一点二米的钢板围住整个炮台,为了防止炮弹掉入这个钢板围成的露台中,在上面加盖了一个半圆形的炮罩,倒也有效解决了这时代封闭式炮罩通风的问题。

    不过,观摩之后,对于这艘国产装甲舰上克虏伯主炮他完全已经是无力吐槽了,从甲板下层吊舱送上来的发射药和炮弹,都完全靠炮手来完成装填,那炮弹重量超过60公斤,发射药重40公斤,平时训练的话,就是身强体壮的炮手,这么办起来装填几次就已经够吃力了,一旦战时,炮手体力肯定跟不上战斗节奏……

    跟汤文进说起这问题后,这厮也是一脸的无奈,事实上,他们也早发现这个问题了,但是,北洋水师成军后就没打过仗,这种问题也就成了不算问题的问题,更让陆鸿无力吐槽的自然是水师的炮术,这玩意可完全靠的经验和运气……

    这门克虏伯170mm主炮可以上下左右转动炮座,向整个前方视界炮击,不过,针对船体随波上下浮动和左右摇晃,陆鸿很尖锐的提出了这个问题,结果汤文进这厮竟然表示,这种原因引起的误差无法避免,只能利用经验来减少这个误差。

    3月15日,经过两天的海上航行,平远舰终于抵达了天津紫竹林码头,黄体芳、陆鸿一行告辞了李和,小老头到底年纪大了,有些劳顿,直接进了天津城,他也真算是交友广泛,一会儿工夫就住进了天津巡守道员徐寿昌府上。

    而当天这位来拜访之人更是络绎不绝,陆鸿虽然也有心结识一下这边的官员,这时代办事,人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资源,不过小老头似乎根本没有介绍自己给访客的意思,只是让他好生休息,准备赶赴北京。

    陆鸿自然明白,自己有心做一番事业的话,这起步之初,人脉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当然,现在自己也算是有了些许积累,相比两个多月前的一穷二白,经过蒙阴的一番实践,手头除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的现金,还有钻石矿区一个半月的产出,更重要的是,自己终于有了一些至关重要的人脉……这小老头显然就是一个!

    既然这边无事,陆鸿立刻跟小老头告了个假,出门去办点重要的事情,北京之行可非同小可,那翁同龢是什么人?权倾朝野、两人之下,四万万之上的清高权贵,这位爷也算是大清官场的另类,世家子弟,家道殷实,三朝帝师,一门两状元,人家不缺钱、不缺官,这也变相导致这位对名望的额外追求。

    自己这个穿越的小蝴蝶,虽然有超级工业系统,但那玩意对于这位清流大佬似乎完全没有吸引力可言,这位对于花钱办洋务,可从来没有什么正面的评价……事实上,洋务运动至今,让人诟病的地方确实不少,那盛杏荪超过两千万家私那里来的,还不是洋务中捞的呗!这可是以捞钱出名的庆亲王奕劻也没法企及的高度!

    这几日陆鸿可谓是殚精竭虑的考虑这事情,已经有了多种考虑和应对的方案!而现在至关重要的,是要有让翁同龢确信自己所言的证据……

    事情发展至今,多少已经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原本他还算计着闯荡一番上海滩的十里洋场,没想到黄体芳的忽然出现,让一切的设想都成了空想,不过,这倒是个介入这大时局的机会……虽然此行目的不知道能达成几分,但自己总算是能为这时代、这个民族关键时刻尽上一份力量了。

    一早出的门,到了傍晚十分,陆鸿才一脸疲态的赶了回来,这一天他可谓是上蹿下跳的跑了天津卫不少地方,总算是把事情搞定了,边走边盘算这还有什么疏漏之时,前面已经奔过来一位,嘴里大声喊着,“陆兄,陆兄,你今天都跑哪里去了,我都找你一下午了!”

    这声音他自然熟悉,是那秦天民,因为嫌这厮整天恩公恩公的听了都腻,他总算和他说好,改一改称呼了,听到这厮找自己一下午,他多少有些好奇,“秦兄,有劳你拉,到底为何事找我?”

    秦天民凑过来低声说道:“我没事,是黄体芳要见你,下午总督府来了个大人物,和小老头下后花园吃喝了一下午了,这边徐道台也在作陪,小老头派人来催了几次!”

    总督府……陆鸿听了也是一愣,这天津卫的总督府自然就是直隶总督衙门啦,如今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什么时候结交清流啦,这两边可从来就没互相对眼过,这边来拜访黄体芳的大多数都是清流、保守旧党或者是两不靠的官员,你看那平远舰都司李和,客气是客气,不过,船上两天可没正儿八经的拜会过!

    【求票~有票的兄弟们支持下吧~谢啦!】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31章 青牛二角
    【第二更】

    作为清流干将的黄体芳竟然有对头大本营里高层来拜访,等自然有些奇怪,等他到了徐寿昌后花园时,早看到荷花池中六角亭内小老头兴致颇高,正拿着酒盅临池而立,忽而大声吟诵道:“飒爽须眉太史文,原尝侠气并时闻。监门上座犹常事,为国申威最轶群。”

    这半阙律诗,小老头吟诵起来那是抑扬顿挫,一番豪情喷涌而出,席间的巡守道员徐寿昌和另外一个背朝着陆鸿的锦袍、略胖的男子都是轻拍桌案,连声叫好。

    “漱兰兄的豪情,不输于当年啊!”那锦袍男子低沉的嗓音响起,转而又颇为感慨的笑道:“小弟这些年,可是不挽九石弓,不抚七弦桐。三年曲肱枕北风,天生此手竟何用啊!”

    此人一开口,言语之间竟然夹杂了一种难以莫名的箫肃之感,而小老头黄体芳听了之后,显然也是感触颇深,一转身正要说话,已经看见陆鸿站在院子门口,忙一招手,“陆贤侄,都找你许久了,快过来见过老夫的挚友张大人!”

    他这一说话,徐寿昌和那锦袍男子都转过头,徐寿昌自然是见过陆鸿,不过,住进他家之后,除了这黄体芳的侄女和侍婢在老头周围转悠外,其他几人都只是简单介绍是小老头的门生、后进,而刚才席间一番谈话,小老头倒是多次提到这个陆鸿,所以才上了心。

    而那锦袍男子对于黄体芳十分重视这后生,显然也有些意外,他们当年可是至交好友,时常秉烛夜谈、议论国政,这黄漱兰的眼光有多高,自然是一清二楚,不禁又对陆鸿多看了几眼。

    陆鸿听到黄体芳介绍,脑袋里忽然想起一事,紧走几步躬身行了个礼说道:“在下陆鸿,拜见张大人!”抱手肃立之时,他又不禁多看了这位身材略胖的官员,他现在倒是大概猜到了来人的身份,不过,这模样到多少与他想象中有些差别。

    那锦袍男子看到陆鸿的表情也是一愣,转头看了看黄体芳,微微一笑,然后掉头过来问道:“陆鸿,我听黄公说起,你曾经游历泰西诸国,可谓见多识广,而且还精通军学,颇善推论,此番还在蒙阴还徒手拿过匪首……看你模样,似乎知道我之来历?”

    陆鸿看了眼黄体芳,小老头也正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便又拱了拱手,微笑着说道:“张大人既然相问,在下就斗胆一猜,能的黄公如此相重,又为中堂大人厚待的人物,定然是才能非凡之人,所以,我斗胆揣测,大人您定然是青牛二角之一!”

    锦袍男子眯着眼睛看了看陆鸿,又转头看了看表情十分精彩的黄体芳,饶有兴致的点了点笑道:“漱兰兄,看起来你的眼光果然独到,这陆鸿的见识果然让人意外,连我与孝达这青牛二角之说竟然都知晓!”

    这青牛二角原本是早年京师内对清流一派中杰出人物的比喻,所谓青牛者,就是“清流”二字的谐音,而这青牛所指,乃是清流大佬李鸿藻,至于另外一位大佬、帝师翁同龢,那已经是超越一般朝臣之上的人物,而张之洞、张佩纶这两位清流干将则被誉为“青牛二角”,隐喻这两位就是清流手中的利器,用来撞人的,此外,清流另外名干将陈宝琛被誉为青牛之尾,其他清流名士各有称谓。

    而陆鸿刚才听到黄体芳介绍这位姓张,而且之前更是出口成章,那两句“不挽九石弓,不抚七弦桐”的句子,他一听之下也是顿感词中深深愤懑之意,显然这位经历坎坷,而跟黄体芳走的近,而且如今竟然能在清流对头、直隶总督李鸿章幕下为官,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