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虚道德天尊-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模杂腥吮澈蠊セ魑摇V劣谧魍鞲U撸悄切┦治毡ǎ蛏砭又卣虻娜恕3急臼且桓鑫睦簦钍禄噬匣屎螅恢彰抛允兀母易魍鞲0 备咦诤臀浜筇夥酝庥幸獾幕岸忌似咦谒担骸澳慊购尬薇稹毙砭醋谝菜担骸罢庋僭保锊蝗葜锇 毕肷绷怂8咦凇⑽浜蠹俏恍掠玫墓僭保锊恢林铮铝蠲饬怂脑紫嘀埃嵛荩ń窠鞲又荩┐淌罚А蹲手瓮罚201,龙朔二年十月。',他的两个儿子都被免官。

    接下来该是李义府的事了。

    李义府的品质,武则天是非常清楚的,不是急着用人,她绝不会用这失德小人的。以前他曾犯过案子,为纳女犯为妾,逼死了六品寺丞。当时正与关陇集团苦斗,敌方要用他的事整治武则天,所以才硬着头保住了他。以后他一直做些不干不净的事,但他也能为朝廷卖力做事,功劳很大,一直没办他。也怕他和新任官员寒心。

    李义府受宠不知自爱,反而愈加恃宠骄恣。在龙朔三年,他做右相典选时(即选拔官员),专干买官卖官的事,升降褒否不看实绩,只看金钱关系,弄得怨声载道。高宗听到情况后,只是警告他:“卿子及婿颇不谨慎,多为非法,我尚为卿掩覆,卿宜戒之”李义府听后脸色变的铁青,伸长了脖子追问:“是谁这么告诉陛下的啊?”高宗说:“我这么说了,你又何必追是谁告诉我的呢?”李义府竟然毫不认错,听完皇帝的话,还大摇大摆地无礼而去。让高宗甚为恼火。

    不久,又一个方士叫杜元纪的,向李义府神秘地说:“你的府第有狱气,应该积聚20万缗来消灾免祸”李义府听了就相信,赶快抓紧贪污受贿。

    李义府的母亲去世了,高宗根据规定给他守丧的假,初一、十五让他去为母亲祭祀。李义府便利用这些假日穿上便服,会上方士杜元纪,到城东爬到高高的古墓上望气色。

    由于他经常这第做,讨厌他的人就状告他窥觇实异,阴有异图,即告他去古坟上占望天象,等着有改朝换代的凶兆发生,他好乘机造反。

    又有人状告他的儿右司议郎李津,卖官给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收取了七百多缗钱,等等。

    高宗、武后见李义府愈不像样子,民愤又大,于龙朔三年四月乙丑这天,下令拘捕投进监狱。派有司审查此案,并命李勣监审。

    结果,高宗下诏把李义府除名,流放嶲州(今四川省西昌);其子李津除名,流放振州;其他诸子女婿也全被除名,流放庭州。李义府被夺官流放,一直未得赦回,死在流所。

    惩办李义府决定一定是武则天的主意。因为李义府在武则天立后时,起了很大作用,又是她的亲信,没有她的主意高宗是不会下诏的。说明即使是其心腹亲信,当他危害朝廷大局时,也也会下手惩罚的。

    高宗和武后惩处了李义府,朝野称庆,对高宗和武则天的“内惩所亲”甚称赞扬。

    总之,在武则天辅佐高宗的时代,东西征战,军事上基本取得胜利,大唐声威高涨,边疆得以保卫。在四境建立四大都护府,并扩大了贞观年间所置的一个都护府的疆域。这五个都护府是:

    (一)单于都护府。麟德元年(664年)由云中都护府改置。治所在云中城,统辖区突厥数部,相当今天的内蒙、阴山、河套地区。

    (二)安东都护府。总章元年(664年)置。初治在平壤,辖高丽、靺鞨各部。西起辽水,东至朝鲜北部,南北抵海。后来治所移至辽河之新城。

    (三)安北都护府。总章二年(670年)置。辖治约今蒙古、俄西伯利亚南部一带,统管碛北铁勒诸部。

    (四)安南都护府。调露元年(679年)置。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

    (五)安西都护府。贞观十四年(640年)置。治所西(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统安西四镇。显庆、龙朔年间(661…663年),唐军平定西突厥,辖区扩大至今阿尔泰山西至咸海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的诸城邦国。咸亨元年(670年),治所移至碎叶城。

    武则天临朝后,最初起年四境无事。自垂拱三年(687年)突厥、吐蕃、契丹先后犯边。女皇武则天借雄厚的国力和多年处理边境战争的经验,调兵遣将,逐一平服,使边境复归平静。

    先是突厥部于垂拱三年(687年)犯昌平、朔州等地,武则天命左右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和李多祚讨伐。二将皆为智勇双全的少数民族老将军,在朔州大破乱军,突厥军队退走漠北。

    长寿元年(692年),吐蕃再起。武则天派武威军总管王孝杰、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兵击之。王孝杰也是一位久经战场的老将,他连败吐蕃犯边之军,恢复了战前的西部边疆形势。

    其间,唐朝东北边族契丹强盛起来,当西部边患平息后,威胁唐朝的便是契丹族。太宗贞观年间,契丹臣服大唐。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大唐营州(今辽宁锦州市)都督赵文翙施行暴*,虐待臣服大唐的契丹酋长,激起边事。这年五月,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攻陷营州,杀死赵文翙。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占据营州。以李万荣为前锋,四处攻掠,数日间有兵数万,进军檀州。

    武则天闻警即派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等二十八将讨之。

    但是,唐朝大军未及对阵已中奸计大败。契丹破营州后把俘获的官兵囚在地牢里,然后派人告诉俘囚:“我们是契丹军士的家属,已饥寒难活,待官兵一到就投降大唐。”征讨军将到时,又把这些俘囚放出来,告诉说:“养你们无粮,杀你们不忍,放你们回去吧”俘囚们回至幽州向唐朝官佐说:“契丹粮食奇缺,人心思降。”各路降领信以为真,乃轻骑驱行,争先恐后。兵至黄獐后,又有契丹老弱兵迎降。唐兵更加急行。结果中了埋伏,骑兵被绊索绊倒,将卒死者填满山谷。生擒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司农卿麻仁节。契丹军又迫令张玄遇在假文件上署名,派人给后军总管燕匪石等。催他们急行军赶往营州。结果,唐军再度中伏,致使全军覆没。

    武则天闻报大怒。他下令:“天下系囚及庶士家奴骁勇者,官偿其值,发以击契丹”'《资治通鉴》,卷205,万岁通天元年九月。'令山东近边各州置武骑团兵。其意思是广泛征庥兵员,发动近离战场地区的民众,组织抗契丹的军队,坚决消灭契丹叛军。

    并任命同州刺史武攸宜为右武卫大将军,任清边道行军大总管;以英勇善战的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右拾遗陈子昂为攸宜府参谋。集中了十八万大军讨伐契丹。

    与此同时,契丹又进攻崇州,龙山军副使许钦寂战败被擒。契丹军再围安东都护府城,逼迫许钦寂劝降,钦寂向城中的安东都护裴玄大声喊:“契丹狂贼,灭在朝夕,裴公要鼓励将士杀贼守城以全忠节啊”契丹人便把他杀死在城下。

    因契丹反叛,吐蕃和突厥也活跃起来,形势复杂而紧迫。突厥酋长黑啜请武则天收他为子,为他的女儿向大唐求婚,并要求归还河西的降产,答应这些条就率部为大唐讨伐契丹。武则天就授他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而吐蕃向大唐提出种种条件,伤及国体,则被拒绝。

    这年十月,契丹叛首李尽忠死了,孙万荣代领其众。默啜乘机袭击松漠,俘虏了李尽忠和孙万荣的家属。武则天拜默啜为颉跌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

    孙万荣则列加穷凶极恶,便收拾余众,向河北进攻。于是,先攻陷冀州(今河北冀县),杀刺史陈宝积和官吏人民数千,既攻瀛州(今河北保定)。河北震动,纷纷逃散。形势极为凶险。武则天想起了被贬为彭译令的狄仁杰来,便下诏起用为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前刺史。独孤思庄为防契丹进攻,正在组织老百姓运土搬石,修筑城垒,紧急备战。狄仁杰到任后,便下令解散,让百姓回家各安其业。守将们不理解,狄仁杰说:“贼犹在远,何烦如是万一贼来,吾自当之。”官民人等,人心顿安。契丹人闻狄仁杰之名,竟不战自退。百姓们都编出歌来颂扬他,立碑纪念他的功德。武则天又令狄仁杰为幽州(今北京市)都督,抵御契丹的进攻。

    被贬为原州司马的娄师德也被起用,都是用来抵御契丹的。

    决战时机到来了。神功元年(697年)三月,助工则天命王孝杰率17万大军进攻契丹军,与孙万荣在东硖石谷大战。契丹被打得大败而逃,王孝杰督兵紧追不舍。行至绝险的山岭上,契丹军回兵再战。王孝杰的后军苏宏晖竟然自乱其阵,弃甲逃走。王孝杰兵力单薄,被契丹人马迫上悬崖,坠谷而死,兵将也死亡殆尽。

    武则天闻此军情,派使者至军中斩苏宏晖,但使者尚未到达,苏宏晖又立了战功,得免其死。武则天追赠王孝杰的官爵。

    武则天愈愤契丹人的叛恶行径,再派大军前往讨伐。

    孙万荣攻破王孝杰军后,在柳城西北方400里处依险筑新城,留下部队防守,自引精兵攻幽州。此时,默啜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赐,发兵攻袭契丹的新城,围城三日而破之。尽俘其众,获其财物而还。孙万荣正与唐军对峙,闻新城被毁,后备尽失,大为恐慌。唐前军总管张九节乘势攻击,孙万荣大败,逃至潞水。息于林下叹曰:“今欲归唐,罪已大。归突厥亦死,归新罗亦死。将安之乎”当时随行的只有几个家奴了。见他穷途末路,便把他杀死,向唐朝投降。自此,契丹叛乱才被平息。

    此后,边疆虽仍烟尘不绝,但大规模的战事未再发生。直到她逊位之前,又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这是武则天为抚边安疆设置的第五个都护府。有唐一代,总计设置了六大都护府,武则天就设置了五个。对太宗设置的安西都护府,也扩大了辖区范围。这说明,女皇的武功在历史上也是卓著的。

    想不到高宗密召上官仪的事很快就有人告诉了武后,武后一听,立即赶来,上官仪还在,诏书还放在桌案上。武后见此跪下来哭诉:“不知臣妾有何大逆不道的过错,请皇上指教。”高宗见皇后如此,心内畏缩不忍,就没有再做下去。

    上官仪走后,高宗解释:“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废后是个大事,高宗已让上官仪写好了草诏,此事背后一定有文章。她想,上官仪曾是废太子忠做陈王时的谘议参军,王伏胜也曾是废太子忠的原东宫太监,这是他们串通起来欺蒙皇帝,图谋不轨。

    于是,她立即授意许敬宗上表,称上官仪与王伏胜唆使太子李忠图谋大逆,高宗也只好按奏表的意思办了。这年十二月,上官仪被捕下狱,和他的儿子上官庭芝及王伏胜都被处斩,家产也被籍没。两天后高宗又下诏:赐废太子李忠自尽;罢去身体条件好,而却屡屡要求退闲的刘道祥右相职务,留任礼部尚书,罪名是与上官仪关系密切。受牵连的尚书左丞郑钦泰等朝臣,都被流贬。

    经此变故,武后对高宗已不放心,也感到很失望。为不再给反对派可乘之机,她毅然从幕后走上前台。每次上朝,皇上坐在前面,武后垂帘在后,政无大小,都要由二人一起裁决。自此,群臣上朝,万方奏表,都称武后、高宗为“二圣”。实则“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其口,天子拱手而已。”'《资治通鉴》,卷201,麟德元年十二月。'

    下面再说说由武则天的外甥女贺兰氏和外甥贺兰敏之等人引起的宫闱秘事。

    姐姐韩国夫人死后,家里剩下一子一女,高宗为关心这两个孩子,仍不断地看望他们。

    一定是武后的主意吧,这一双儿女毕竟是自己的亲姐姐生下的孩子,后来由高宗下诏,封外甥女为魏国夫人。贺兰敏之承袭武士彟的全部爵位,改姓武。一个少年不仅一跃成了周国公,还被授为弘文馆学士兼左散骑常侍的高官。然而,这两个孩子更不争气,先是被封为魏国夫人的美丽少女,居然像她妈妈一样,与高宗皇发生床第之事。这件事怕也不是谣言,因为高宗曾要把她纳为后宫女官,纳为妃嫔,高宗的做法太离谱了,那可是啊,何况她的亲姨妈武则天正在垂帘听政。

    这件事一定让武则天无比恼怒和伤心。于是,在乾封元年泰山封禅结束后,魏国夫人因食物中毒突然死亡了。

    麟德二年,皇上、皇后到泰山去封禅,武惟良、武怀运和诸州刺史们都到泰山去觐见,又随车驾一直跟到京师,到达京师就是第二年的事了。估计食物中毒事件,是在武后之毒荣国夫人的家宴上发生的,《资治通鉴》所引《考异》有“后讽上幸杨氏宅,惟良等献食”语。如果仅言“惟良等献食”,确少了一个地点,难让魏国夫人中毒。总之,是魏国夫人吃了武惟良、武怀运献上的食物,中毒死亡的。是魏国夫人被毒死了,高宗大为恼火,当即逮捕了武氏兄弟,第二天就被处死了。武则天认为这两个族兄不配姓武,就把他两人的姓改为“蝮”,即毒蛇。连武怀运的兄长武怀亮(已死)的妻子善氏也被牵连,她过去对杨氏(即荣国夫人)也很不好,事发后被送入宫内当奴婢,在荣国夫人主持下,她被棘条鞭打至肉烂骨现而死。

    问题是,中毒事件是武惟良等衔恨要杀死武后,还是武后衔恨一箭三雕杀死魏国夫人和武氏兄弟,就成了历史疑案。但历代史官们,为了全盘否定武则天,就直接说是她的阴谋、残忍了。

    那个贺兰敏之就更荒唐无赖了。他小小年纪便被封为高官,但他流氓成性,依仗身份地位和风流倜傥的外貌,终日不堪,府中侍女,为之yin遍,甚至同他的外祖母'贺兰敏之不法事见《唐新语》,卷第6页。'(此事可能是史家为诬武则天而虚构,事发时武则天母荣国夫人已70多岁高龄。《资治通鉴》卷202以极隐讳的语言:“敏之貌美,蒸于太原王妃”。太原王妃即荣国夫人,“蒸”即是此意)。史书上还记述,当魏国夫人死时,皇上见到了他,痛苦地告诉他:“早晨我出宫视朝她还好好的,退朝已是不救,怎么死得这么快啊”贺兰敏之大哭不答腔。武后听说后,就说:“这个孩子是怀疑我啊”从此便不喜欢他。荣国夫人刚死,正是居丧期间,他就不穿寿服,与歌伎寻欢作乐。司卫少卿杨思俭(武则天母家的亲戚)有个女儿,长得很美,皇上和武后已选定为太子妃,成婚的日子也没有几天了,贺兰敏之却残忍地**了她。

    武则天已忍无可忍了,便上表给高宗历数其罪恶,请求惩办他。同年六月,把他流放到雷州,恢复他的贺兰本性。在流放途中,又被押解人用马鞭勒死'《资治通鉴》,卷202,咸亨元年四月。'朝中与贺兰敏之一起交往的纨袴子弟多被牵连,流放到岭南一大批人。

    那个贺兰敏之就更荒唐无赖了。他小小年纪便被封为高官,但他流氓成性,依仗身份地位和风流倜傥的外貌,终日不堪,府中侍女,为之yin遍,甚至同他的外祖母'贺兰敏之不法事见《唐新语》,卷第6页。'(此事可能是史家为诬武则天而虚构,事发时武则天母荣国夫人已70多岁高龄。《资治通鉴》卷202以极隐讳的语言:“敏之貌美,蒸于太原王妃”。太原王妃即荣国夫人,“蒸”即是此意)。史书上还记述,当魏国夫人死时,皇上见到了他,痛苦地告诉他:“早晨我出宫视朝她还好好的,退朝已是不救,怎么死得这么快啊”贺兰敏之大哭不答腔。武后听说后,就说:“这个孩子是怀疑我啊”从此便不喜欢他。荣国夫人刚死,正是居丧期间,他就不穿寿服,与歌伎寻欢作乐。司卫少卿杨思俭(武则天母家的亲戚)有个女儿,长得很美,皇上和武后已选定为太子妃,成婚的日子也没有几天了,贺兰敏之却残忍地**了她。

    武则天已忍无可忍了,便上表给高宗历数其罪恶,请求惩办他。同年六月,把他流放到雷州,恢复他的贺兰本性。在流放途中,又被押解人用马鞭勒死'《资治通鉴》,卷202,咸亨元年四月。'朝中与贺兰敏之一起交往的纨袴子弟多被牵连,流放到岭南一大批人。



………【第四百五十八章。勿看】………

    第四百五十八章。勿看

    总之,在武则天辅佐高宗的时代,东西征战,军事上基本取得胜利,大唐声威高涨,边疆得以保卫。(顶点小说手打小说)在四境建立四大都护府,并扩大了贞观年间所置的一个都护府的疆域。这五个都护府是:

    (一)单于都护府。麟德元年(664年)由云中都护府改置。治所在云中城,统辖区突厥数部,相当今天的内蒙、阴山、河套地区。

    (二)安东都护府。总章元年(664年)置。初治在平壤,辖高丽、靺鞨各部。西起辽水,东至朝鲜北部,南北抵海。后来治所移至辽河之新城。

    (三)安北都护府。总章二年(670年)置。辖治约今蒙古、俄西伯利亚南部一带,统管碛北铁勒诸部。

    (四)安南都护府。调露元年(679年)置。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

    (五)安西都护府。贞观十四年(640年)置。治所西(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统安西四镇。显庆、龙朔年间(661…663年),唐军平定西突厥,辖区扩大至今阿尔泰山西至咸海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的诸城邦国。咸亨元年(670年),治所移至碎叶城。

    武则天临朝后,最初起年四境无事。自垂拱三年(687年)突厥、吐蕃、契丹先后犯边。女皇武则天借雄厚的国力和多年处理边境战争的经验,调兵遣将,逐一平服,使边境复归平静。

    先是突厥部于垂拱三年(687年)犯昌平、朔州等地,武则天命左右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和李多祚讨伐。二将皆为智勇双全的少数民族老将军,在朔州大破乱军,突厥军队退走漠北。

    长寿元年(692年),吐蕃再起。武则天派武威军总管王孝杰、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兵击之。王孝杰也是一位久经战场的老将,他连败吐蕃犯边之军,恢复了战前的西部边疆形势。

    其间,唐朝东北边族契丹强盛起来,当西部边患平息后,威胁唐朝的便是契丹族。太宗贞观年间,契丹臣服大唐。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大唐营州(今辽宁锦州市)都督赵文翙施行暴*,虐待臣服大唐的契丹酋长,激起边事。这年五月,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攻陷营州,杀死赵文翙。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占据营州。以李万荣为前锋,四处攻掠,数日间有兵数万,进军檀州。

    武则天闻警即派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等二十八将讨之。

    但是,唐朝大军未及对阵已中奸计大败。契丹破营州后把俘获的官兵囚在地牢里,然后派人告诉俘囚:“我们是契丹军士的家属,已饥寒难活,待官兵一到就投降大唐。”征讨军将到时,又把这些俘囚放出来,告诉说:“养你们无粮,杀你们不忍,放你们回去吧”俘囚们回至幽州向唐朝官佐说:“契丹粮食奇缺,人心思降。”各路降领信以为真,乃轻骑驱行,争先恐后。兵至黄獐后,又有契丹老弱兵迎降。唐兵更加急行。结果中了埋伏,骑兵被绊索绊倒,将卒死者填满山谷。生擒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司农卿麻仁节。契丹军又迫令张玄遇在假文件上署名,派人给后军总管燕匪石等。催他们急行军赶往营州。结果,唐军再度中伏,致使全军覆没。

    武则天闻报大怒。他下令:“天下系囚及庶士家奴骁勇者,官偿其值,发以击契丹”'《资治通鉴》,卷205,万岁通天元年九月。'令山东近边各州置武骑团兵。其意思是广泛征庥兵员,发动近离战场地区的民众,组织抗契丹的军队,坚决消灭契丹叛军。

    并任命同州刺史武攸宜为右武卫大将军,任清边道行军大总管;以英勇善战的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右拾遗陈子昂为攸宜府参谋。集中了十八万大军讨伐契丹。

    与此同时,契丹又进攻崇州,龙山军副使许钦寂战败被擒。契丹军再围安东都护府城,逼迫许钦寂劝降,钦寂向城中的安东都护裴玄大声喊:“契丹狂贼,灭在朝夕,裴公要鼓励将士杀贼守城以全忠节啊”契丹人便把他杀死在城下。

    因契丹反叛,吐蕃和突厥也活跃起来,形势复杂而紧迫。突厥酋长黑啜请武则天收他为子,为他的女儿向大唐求婚,并要求归还河西的降产,答应这些条就率部为大唐讨伐契丹。武则天就授他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而吐蕃向大唐提出种种条件,伤及国体,则被拒绝。

    这年十月,契丹叛首李尽忠死了,孙万荣代领其众。默啜乘机袭击松漠,俘虏了李尽忠和孙万荣的家属。武则天拜默啜为颉跌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

    孙万荣则列加穷凶极恶,便收拾余众,向河北进攻。于是,先攻陷冀州(今河北冀县),杀刺史陈宝积和官吏人民数千,既攻瀛州(今河北保定)。河北震动,纷纷逃散。形势极为凶险。武则天想起了被贬为彭译令的狄仁杰来,便下诏起用为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前刺史。独孤思庄为防契丹进攻,正在组织老百姓运土搬石,修筑城垒,紧急备战。狄仁杰到任后,便下令解散,让百姓回家各安其业。守将们不理解,狄仁杰说:“贼犹在远,何烦如是万一贼来,吾自当之。”官民人等,人心顿安。契丹人闻狄仁杰之名,竟不战自退。百姓们都编出歌来颂扬他,立碑纪念他的功德。武则天又令狄仁杰为幽州(今北京市)都督,抵御契丹的进攻。

    被贬为原州司马的娄师德也被起用,都是用来抵御契丹的。

    决战时机到来了。神功元年(697年)三月,助工则天命王孝杰率17万大军进攻契丹军,与孙万荣在东硖石谷大战。契丹被打得大败而逃,王孝杰督兵紧追不舍。行至绝险的山岭上,契丹军回兵再战。王孝杰的后军苏宏晖竟然自乱其阵,弃甲逃走。王孝杰兵力单薄,被契丹人马迫上悬崖,坠谷而死,兵将也死亡殆尽。

    武则天闻此军情,派使者至军中斩苏宏晖,但使者尚未到达,苏宏晖又立了战功,得免其死。武则天追赠王孝杰的官爵。

    武则天愈愤契丹人的叛恶行径,再派大军前往讨伐。

    孙万荣攻破王孝杰军后,在柳城西北方400里处依险筑新城,留下部队防守,自引精兵攻幽州。此时,默啜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赐,发兵攻袭契丹的新城,围城三日而破之。尽俘其众,获其财物而还。孙万荣正与唐军对峙,闻新城被毁,后备尽失,大为恐慌。唐前军总管张九节乘势攻击,孙万荣大败,逃至潞水。息于林下叹曰:“今欲归唐,罪已大。归突厥亦死,归新罗亦死。将安之乎”当时随行的只有几个家奴了。见他穷途末路,便把他杀死,向唐朝投降。自此,契丹叛乱才被平息。

    此后,边疆虽仍烟尘不绝,但大规模的战事未再发生。直到她逊位之前,又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这是武则天为抚边安疆设置的第五个都护府。有唐一代,总计设置了六大都护府,武则天就设置了五个。对太宗设置的安西都护府,也扩大了辖区范围。这说明,女皇的武功在历史上也是卓著的。

    泰山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告祭天帝的最盛典礼,唐代以前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进行过这种盛典。行此大典目的有几个,一是帝王自以为取得了天上伟大的文治武功,而自己本是“受命于天”,向天帝祭祀感谢、报告功绩;二是当四方平服,海晏河清之时,通过泰山封禅大典,向“四夷万方”宣示声威,使他们服服帖帖,永远迎合。三是尊“泰一”,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实现中央集权的“大一统”。

    秦皇汉武泰山封禅目的虽三者都有,而偏重在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制。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到泰山祭告天地,宣布自己“受命于天”,是唯一的、永久的统治天下人间的皇帝。汉武帝泰山封禅之前,在为什么去泰山祭吉天地,更有一番宗教上的定论。先秦(包括秦)时的宗教信仰为天帝至尊,但根据神化传说,尊奉的天地都不止一个,而是四个,即白帝、青帝、赤帝、黄帝,四帝无尊卑。平时的祭祀,在故都雍(今陕西凤翔县南)设总祠坛,在密、上、下、畦设四帝坛分别祭祀。

    西汉刘邦则尊五帝。汉王二年(前205年),刘邦东西项羽而还,入关后又增一黑帝,在雍立黑帝,名北。汉文帝采纳原赵国人新垣平的建议,在渭阳建五帝。汉武帝时,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在原始宗教上也进行了改革,如他“黑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样,要罢黜五帝,独尊“泰一”。元光二年(前133年),方士毫人廖遵从武帝意,提出了独尊“泰一”神的宗教理论。胡说天帝虽五,然五天神都是“泰一”神的辅佐,所以只尊五帝不尊“泰一”,是对天上“真君”的极大不尊。他又附会“泰”者极,“一”者壹统。又经多方宣传,“泰一”成为汉代独尊之“天神”。既尊,泰一,又把五大名山分别了尊卑,以泰天最尊,称“五岳独尊”。因此,泰山是封禅祭告天地的地方。

    古代帝王凡认为统治有功于天地者,都想借封禅表达功绩,但多受大臣们阴挠而未能成行,连齐桓公那样的霸主也为管仲所阻止未能做到。因为大臣们知道,皇帝组织这么个大型活动,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国力不强绝难做到。秦始皇虽去了泰山,但上山途中却遇上了暴风骤雨,没能完成封禅大典。因此,要想封禅必得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必须天降祥瑞,表示天帝承认了你是受命于天,也做有巨大成绩;其次,受命的帝王必须功德卓著,恩泽文布四方;再次,必须天下太平国有余力,人有闲情,不能勉强使百姓怨恨。三者缺一,就不配封禅。

    以武则天的知识、才华,尤其在宫内的读书、听闻,上述内容她是通晓的。她更知道太宗贞观年间,因文治武功的成绩,百官力劝封禅,太宗也很想做,但魏征却极力反对,认为当时的国力还不够,边疆四境没有平静,不足以达到封禅的资格,若硬是实行,是“崇虚名而受实害”。以太宗的气魄之宏伟,还是没有去泰山封禅。

    但武则天认为她有资格,她的国家也有资格,无论国力、朝政、四方武功,都超过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她到泰山封禅还有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