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企秀-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联想到孟凡群迫不及待要铲除异己,人事处张干事莫名其妙的过分热情,还有那天在欢迎宴会上,徐总暗地撺掇自己给达文彬敬酒……杨明峰心乱如麻。没病不死人,原来这里面确是有着必然的原因啊。皇帝的新装,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没穿衣服,可就他本人不知道,还满大街臭美呢!
  杨明峰想到这些,此前刚刚萌生起来的那点自鸣得意,一下便消了大半!看来这人呐,越是在得意的时候,越是要加倍小心了,应该及时检查一下,是否在某些方面出了疏漏。
  今天,在杨明峰“手帐”上写的是:小聪明与大聪明 真傻与装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二章 造反有理(1)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按照预先约好了的,杨明峰屁颠屁颠跟在刘立新后面,从楼下大厅直接溜出后门,开上他那辆富康车,向“情报资料中心”赶过去。
  刘立新打了个哈欠,“我让你给处里打个电话,说一声,你打了吗?”他说着猛然打了两把方向盘,车身一扭,躲过一个后架上驮着报纸搭子,斜超过他们的助动车。
  “呃,我在大堂里碰见小谢了,让她给处里告知一声。”杨明峰赶忙抓紧了车门上的拉手。
  “呵呵,你还是给办公室打个电话吧,”刘立新再不敢分神,眼珠子努努着,佝偻着身子直视前方,可口气还是那种慢悠悠的,“她每天事情多着呢,恐怕没上电梯就给忘了。”杨明峰立刻掏出手机,给办公室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郝震。嘿,没想到还真不错,“泄密”百忙之中,还真说了。
  情报资料中心其实并不是很远,跟总部大厦只隔着几条大街。驶过几盏红绿灯,拐进一条单行线,钻进巷子口没多远就到了。车子开进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大门,望着茫然空寂的院子,孤零零立着的一栋六层红砖大楼,头一次来的杨明峰不由自主连声啧啧赞叹:“闹中取静,这儿的环境真是太好了。”
  刘立新把车歪歪斜斜扎在一棵浑身挂满毛绒绒霜晶的老松树旁边,推门下车。他忙不迭地跺着鞋上沾着的薄薄一层白霜,举目四下洒摸了一圈,指着满院子的玉树琼花,向杨明峰感概道:“我每次来,都感觉像是时光倒流。你看,这破自行车棚,连冬青树都死绝了的花坛,还有那儿……”。
  杨明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向那栋老旧破败的办公楼顶部看过去。仔细瞄了好一会,才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在楼顶水泥砌成的灰色挡墙上,红油漆涂抹覆盖的一大片黯淡斑驳区域已剥落了大半,隐隐露出底层原来刷上的硕大红色白框标语:“革命的道理,千条万条只有一条……”再后面的就散漫不清了。
  天哪,世间竟然还有这么精辟的理论?杨明峰是个好学上进的好孩子,眼睛一亮,继而便是很惋惜地对刘立新说:“可惜呀,后面最关键的地方却看不见了。”
  “嗨,*的时候,满大街都是这个,下面的那句是‘造反有理’。”刘立新一边往前走,一边不以为然地说。
  杨明峰大惊失色,实在没想到,公然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个煽动“起义”的动员令。不过略微品味一下,确实有点意思,哲理性也蛮强:那年头的“革命”不就是“造反”嘛。他嬉笑着盯住刘立新问:“这是哪位高人说的?绝对经典!”
  “呵呵,还不是伟大领袖说的,别人谁敢来这个,除非不想活了。”刘立新说着,一下停下脚步,斜眼瞅着杨明峰打趣地说,“你这小脑袋里想得都是些什么呀?我是让你观察他们管理上的漏洞,没想到你却对那些离经叛道的玩意感兴趣。”
  两个人嘻嘻哈哈进楼,直接蹬台阶上到二层。楼道里静悄悄的,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油墨味道,两旁办公室老式的框架木门都关着,因此楼道昏暗,偶尔有几个女人在各屋间进进出出的,才从门缝中透进一抹亮光。停在挂着“主任”牌子一间办公室门前,刘立新理直气壮,“咚咚咚”使劲敲了三下门,看看没人应声,就更加用力,“咚咚咚”又来了第二通。“吱纽”一声,门应声而开,不过开的不是主任的门,而是正对面的另一扇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二章 造反有理(2)
从门缝里闪出一位穿着黑色羊绒衫的高个子少妇,眨巴着眼睛,平静随和的声音问:“请问,你们要找谁哪位?”
  刘立新转过身,上下打量了她几眼,见不认识,便以一种公事公办的口吻说:“我们是集团经济处的,跟你们主任约好了的,他在不在?”
  “呃,他在四楼呢,你们稍等一下,我这就找他下来。”少妇礼貌地向他们点了点头,转身“咣当”一声重重拉上门,扭着细腰不紧不慢地穿过深邃的走廊上楼去了。
  还没过三分钟,主任就连跑带颠地从上面的楼梯口拐了出来。他老远就大声嚷嚷着冲他们打招呼:“哎呀,刘立新,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说着来到近前,点到为止与他们握了握手,稀里哗啦手忙脚乱地从裤兜里往外掏钥匙。
  杨明峰站在主任和刘立新身后,闻到主任身上带着一股明显刺鼻的臭味,好像是夏季公共厕所里蒸发出的精华气息,不过口味更要浓郁纯正些。刘立新显然也闻见了,拍了拍正在开门的主任,呵呵地笑道:“怎么?又亲自上阵,伺候你手下那帮姑奶奶呢。”
  “哎呀,没办法呀,”主任开了门,一边伸手把他们往屋子里让,一边愁眉苦脸地说,“活忙啊,干不过来呀。”
  二人落座,刘立新接过主任递过来的一杯水,瞧着他那张白皙消瘦的长脸,半开玩笑似的揶揄他说:“那也不能总帮着她们晒图哇。弄得每次见到你,身上都是一股子是氨水味。”
  “大家都忙,我这里又是女同志多,晒图累,我帮着多干点。”主任呲着一口整齐的牙齿,谦虚地笑道,似乎认为还挺光荣。
  见这个任劳任怨的“护花公仆”一脸的理所当然,杨明峰不觉就想起楼上那条的标语,在心里暗暗哂笑,伟大领袖真是伟大,留下的全是真理。谁能想到,时至今日,竟然还有一帮女将,在他老人家“造反有理”的光辉思想指引下,继续实践着呢。
  刘立新也是明白“好良言难劝屈死的鬼”这个道理,嘿嘿地干笑了两声,似乎是很同情地说:“是呀,你这里壮劳力少,大家都是知道的。”
  “所以嘛,我在明年的经费报告里就申请,再给我增加点费用,雇两个临时工。”坐在他们对面的主任挺狡猾,抓住刘立新的同情心,就把他往自己划的道上引。
  “这可有点难办呐,今天我跟小杨来,就是要跟你谈这个问题的。”刘立新嘬了嘬腮帮子,斟酌着说,“你是知道的,集团领导的意见,明年咱们主办的两个专业期刊之中,至少要砍掉一个,按理说经费也要相应减少……”
  刘立新还没说完,主任就急忙打断他:“可是,我那两个刊物是一套人马呀,人工费总是不变的吧。再说,省的那几张纸,又能有几个钱?你们减经费,我明确表示不同意。”
  “哎,你不能这样说啊。”刘立新想了想,口气开始变得逐渐强硬起来,“你一个刊物一年要花25万,两本刊物50万,平均一个月四万多。你增加临时工,一个月才能用多少钱?”
  “哥们,这你就不了解情况了,办行业期刊最难了。”主任一脸苦相,侃侃而谈,“我们的办刊宗旨是技术上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相统一。因此,我们的编审,要不停地约稿,阅读资料,还要参加高规格的行业会议,必要时还得到外地找作者面谈,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吧?现在什么不涨价?就拿住旅馆来说吧……”

第十二章 造反有理(3)
杨明峰听他把个公款旅游,公款消费说得不仅是冠冕堂皇,而且是还勉为其难,不禁心生反感。虽说花得不是自己家的钱,可是也总不能随便糟净吧?再伸手要更多的钱来糟净就更不应该了。因此真想站出来劝他两句,多把心思用在管理上,买桶油漆,把标语重新盖上是正经。可是观察到刘立新却是稳当当坐在那里,乐呵呵地安心听他诉苦,不得不忍住了。刘立新耐着性子,埋头沉思着听主任唠叨,似乎不知该如何答复他才好。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才扭头向杨明峰,慢悠悠地问:“昨天,是你和物资部谈经费,我还没来得及问,结果怎么样?”
  昨天?昨天上午在处里参加自己的批斗会,下午闭门思过,哪儿都没去呀。这刘立新活糊涂啦,再不就是让人家给忽悠晕了!杨明峰虽然心里纳闷,但还不能不顺着他说,现场编起来就有些吞吞吐吐的:“他们呀,我是跟他们部长谈的,当时的情况,我看看啊……”杨明峰低头慢慢翻看手里的“工作手册”,心想,刘立新,再给点提示嘛,你到底要我说什么?怎么说呀?
  刘立新趁杨明峰很负责任,苦苦追忆的间隙,扭头对主任无奈地说:“事情难办呐。物资部因为生产线完工了,所以今年的任务也少了很多,集团领导也要求他们减经费呢。”
  啊,明白了,刘立新是在这儿等着呢。杨明峰心领神会,翻到一页上停下来了,头也不抬地盯着纸面几乎是一句一顿地说:“嗯,找到了。谈的结果是,他们基本同意减少……”
  主任原来根本就没把坐在自己斜对面那个新来的小屁孩放在眼里。此刻听到他第一次开口,就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立马意识到小鬼难缠,不由对他重视起来。主任拉着脸,急躁地追问道:“那他们减了多少?”
  杨明峰不慌不忙合上本子,郑重其事地回答:“具体的数字还要再商量。不过就算我们当时定下了,最后也要等徐总和张总审批了才算数。”他这句话说得好,给主任留下了遐想的空间,到底是已经定下来具体数了,还是不等到最后发文,不能公开呢?
  刘立新好像越发为难了,眼珠子咣当着,深深地叹口气道:“哥们,实话告诉你吧,领导的旨意,明年预计减少经费的就你们两家。我们是具体办事的做不了大主,也只能把你的意见带回去。”他眼珠子又咣当了两下,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低沉的声音说,“这经费可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每年都是跟业务量挂钩的。该增就增,该减就减,到年底都要有据可查。要凭我的经验,强顶着顶不住,还不如先落一个好态度,反而可以主动些。”
  主任是当惯了造反对象的,听到刘立新连威胁带利诱的话,心理就打开了鼓。听他话里隐含的意思,摆在自己面前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该如何“带好队伍,吃好饭”的问题,而是怎么样“跟队伍”的问题!这可是比要钱雇临时工严重得多的大是大非呀。于是脸色不觉便沉重下来,憋了半晌才赌气地说:“你们要是硬要减我们的费用,我们也没办法。干脆,以后刊物我们也不办了,就守着情报资料那点业务凑合着活吧。”
  他话音未落,刘立新便立马接茬说:“行,那我就把你说的这一条记下来,回去向领导汇报!”他说完认真盯着主任的表情,直到他的脸色已经逐渐趋向僵硬了,才不紧不慢摇着手里的笔,把话又拉了回来,“不过依我看,刊物还是坚持下去为好。毕竟咱们远宏还是行业的常务理事单位吧。这杆大旗咱们不扛,损失可就大了,对上面也交代不过去呀。”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二章 造反有理(4)
这时,办公室的门慢慢开了,探进一个卷头发的圆脸漂亮姑娘。姑娘见屋里有外人,脸红了一下,急急地便缩了出去。主任瞅了瞅姑娘,又看了看杨明峰,想起了什么似的“嗯”着准备了几声,忽然放大了声音道:“我们这儿的那个许博士,你认识吧?”
  “认识呀,我们是一年来的,还住在一个楼里。”杨明峰不知道他要耍什么花活,索性实话实说。
  主任皱着眉头,很为难,很诚恳的样子:“你要是瞅着有方便机会,给许博士过个话,人家要是不愿意就算了,不可强求嘛。好姑娘有的是,凭他那个条件,干嘛非要那么急呢?”
  一提到许博士,刘立新的兴味似乎比杨明峰还浓。他随手合上笔记本,靠在椅背上咂了一口茶水,有些幸灾乐祸地笑道:“哎,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嗨,有一个问题你们还真要为我往上面反映反映,以后不要把什么人都往我这儿塞,难管着呢……”主任是北大欧洲语言文学专业出来的,随时变换的语调,连比带划的表演,把个许博士模仿得是栩栩如生。
  刘立新和杨明峰这哥俩听着,相视不住地哂笑。站着说话不腰疼,不仅不同情主任的难处,反而在一旁看笑话,真是气人。
  原来,许博士是个孝子,老家不停地来信,希望能他为祖国早日再遗传出一个高智商的小博士出来。孝子不敢怠慢,立刻行动。不是有句古话叫“郎才女貌”吗,许博士饱读诗书,厚古通今,岂能不按祖训来?因此,他找老婆的标准跟杨明峰恰好相反,就是要求女人只要漂亮,其它可以一概不论!他认真掰着指头数了数,整个资料中心的适龄青年妇女,按照他这个标准的最底线,能有资格被他“宠幸”的,首选便是财务科那个走路蹦跳的小出纳了。虽说只有大专学历,个子也矮了点,不过看在她小脸粉扑扑的份上,也只能将就着啦。
  可是没想到当今世风日下。古时候,连那个“买油郎”还能“独占花魁”呢,他这现代“状元“经过连番轰炸,竟然连个“区域经理”都搞不定,天理何在呀!博士痛定思痛,便仔仔细细列了张表,做了满满两页纸的统计,再一次肯定,自己最擅长的果然还是“孜孜不倦”和“才高八斗”这两条。于是整天活也不干了,到了上班时间,一定准时出现在财务科的挡板外面,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给大家指导经济工作,指点基金、股票走势。终于愈演愈烈,最后竟发展到缠着“走路蹦跳”,死活要辅导人家考研究生的地步了。火一般的激情啊,烧得大家全都不胜其烦!先是科长来告状,后是职工接二连三地告状,刚才进来的那个不用说,就是本人来告状了!
  杨明峰听完,不好意思对主任苦笑着说:“我跟许博士虽说认识,可还没有熟到可以交流的地步,那些话实在不好说呀。”
  杨明峰本来是实话实说,可主任却认为他是在有意推脱,心想,真是什么样的师傅教出什么样的徒弟。都说刘立新“滑”,弄不好这个小白脸往后更是青出于蓝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三章 国企VS外企(1)
刘立新和杨明峰真心谢绝了主任的假意留饭,开车逃离“世外桃源”。一路上两人各揣心思,谁都没说话。等到了大厦门口,正好看见几个西装革履的人簇拥着郝震,正大摇大摆从里面走出来。郝震眼尖,瞥见刘立新的车,伸手就把他们拦下了。
  “还没吃中饭呢吧?”郝震的大白脸探进车窗里,嘻嘻笑着问。听见杨明峰回答,还没吃呢。郝震马上正色说:“你们两个跟我走吧,正好来了几个推销设备的,不宰白不宰,越宰他们,他们还越高兴。”
  郝震扭着大屁股上了后座,在等着经销商从马路边取车开过来的间隙,问杨明峰:“兄弟,想吃点什么。”杨明峰想了想,既然郝震说了,越宰他们还越高兴,那就让他们高兴高兴呗。眼珠一翻,就点了平时上班路上天天经过,忍了多次口水的“鲍鱼王子”。
  “嗯,这地方好,有品位!”刘立新很高兴,立刻由衷地夸奖他。
  “嘿嘿,要不怎么是我兄弟呢?够狠!”郝震坏笑着,扭头看了看后面排上来的一辆别克车,“开车吧,给他们带道。”
  一群七、八个人来到包间里坐定。今天郝震是领导,坐对门的上座,刘立新和杨明峰两个“白吃”并肩坐在下手边。经过预热阶段的寒暄和接受名片之后,杨明峰大致搞清楚了,原来这家公司是代理销售外国数控机床的。他隐约记得明年的专项经费安排是一千三百多万,并且后年还有。
  对方一个领导模样,微胖魁梧的中年人,慷慨大方地随手将服务员递过来的菜谱,硬塞到郝震手中,操着带点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豪爽地说:“我这个总经理今天听国企领导的,请领导先点。”
  杨明峰看见郝震还真拿出领导的派头,不苟声色,大模大样地一张一张掀看菜谱,不由得就想笑。这时,刘立新趴在他耳边,低低的声音说:“学着点,看郝震是怎么宰人的。”
  郝震随手翻了几页,挠了挠头皮,对站在一旁穿马甲的服务员小伙子抱怨说:“你们这写得都是啥呀,光看照片把人眼睛就看花了,上来还不一定好吃,价格还忒老贵的。”他扭脸看着经理,征求意见的口气说,“我看就让服务员随便报几个吧,简单点,中午吃饱就行。”总经理哪敢说不好呀,连连点头。郝震征得了对方同意,把手上的菜谱一合,放在面前,仰脸对服务员说,“你们这儿也没什么,无非就是鲍鱼呗。”他抬手在桌面上一划拉,“我这些都是外地来的朋友,你就说说你们拿手的吧,最好是招牌菜。”
  服务员听了郝震的话,还真把他当成请客的了。又瞧着他肥头大耳的样子,便越发断定他这个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的国企领导,是真心要在外地朋友面前摆阔。于是也不含糊,随口就一连串报上了四五种菜名。郝震还装呢,悠悠地问身边的总经理:“你看怎么样?”
  “好!”总经理犹豫了一下,立马腆胸迭肚,粗声粗气地对服务员吼道,“我看都不错,都上吧。”
  “先生,那您还喝点什么酒水?”服务员乘胜前进,语调越发恭敬,表情更加热切。
  总经理这回可长心眼了,不等郝震搭腔,立马就说:“你们北京的瓷瓶二锅头我觉得挺好,来二瓶!”
  “哎,一瓶就够!我们中午人少,喝不了浪费。”郝震对服务员命令的声音说。
  开始上菜了,每个人面前都摆了好几个精致的大白瓷盘子,盘子中间镶嵌着橙红相间,滑甘嫩爽一小块软肉。乒乒乓乓刀叉铿锵乱响之后,估摸着时机已到,总经理身边就冒出一个斯斯文文戴眼镜的“马仔”。“马仔”自我介绍说,是个刚从什么“家里蹲”大学漂回来不久的“海归”,随即便端起杯子,逐个向三位国家干部挑衅。可不成想,经济处这哥仨都是“酒精”考验的革命战士,连帝国主义都不怕,还惧这个假洋鬼子?便由杨明峰代表,跟他一对一杯地喝,果然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把“海龟”给办成了“缩头乌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三章 国企VS外企(2)
主菜上来了,大概是什么产自北冰洋里的深海鱼头。这下,就该轮着咱历史悠久的中华酒文化发扬光大了。三个人不用商量,都知道我党“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政策。杨明峰再接再厉,假装恭敬地跟总经理先喝了三杯鱼头酒。接着是刘立新,热情洋溢,为结识新朋友又干了他三下。不过他首先声明,自己开车,以茶代酒,两杯茶,顶一杯酒。两人基本完成了任务之后,再下面的后事,就全托付给战斗力最强的郝震了。
  郝震最擅长喝急酒,也叫“鲸吞“,玩得也邪乎。喉结不动,就能整个灌下一瓶白酒,有个雅号叫“下水道”。他今天不知从哪儿对人家的产品,冒出那么多建设性意见,意见一下,就“吞”一杯二锅头。总经理不停地感谢,也不停地顺着他喝,再说,不喝哪敢呀?很快这哥们眼睛就斜了,舌头也直了,抬手数着服务员手边的空酒瓶子,还问呢:“小哥,我们喝了多少瓶了?有六瓶了吗?”
  “先生,你们喝了五瓶了。”据杨明峰估计,他现在眼睛里的酒瓶可能都是成对儿的,没直接说十瓶就不错了。服务员说着,又熟练地撕开了一个包装盒上的拉绳,高兴地说:“这才是第六瓶呢。”
  “哎,不喝了,真喝不了了!”看总经理的面相,今天人、财双双孝敬给客户, 激动得都快要哭了。
  “没事,最后一瓶,我们也不能让你多喝呀,我给你满上。”郝震站起来抢过服务员手上新开的那瓶酒,循循善诱地说,“你回家睡一觉,明天就没事了。还是你们外企好哇,工作时间弹性。不像我们国企,就是没啥事,也要可钉可铆在班上盯着。”
  不料,听了郝震的自谦,总经理脸色更难看了。他呆呆盯着面前满满的一杯酒,嘴咧的像吃了苦瓜一样,过了半晌才直着舌头,含糊不清地说:“哥们,跟你说吧,还是国企好!不瞒你说,我以前也是国企职工,还是个科长,辞职出来几年,现在后悔得跳楼的心都有!”这家伙使劲叹了两口气,红眼睛看看他们三个人,声音一下大起来:“你看你们多好,这个岁数上正是年富力强的阶段,前途无量。可我呢,已经四十了,现在已经升到中国人在公司里担任的最高职位了,也算走到头了。
  “嗯,有道理!”刘立新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抿着嘴从容不迫地说,“前些年我就想过,在国企,不管有什么本事吧,只要自己驾驭得好,机会还是有的,混好了可以说是前途无量。搞技术的,可以成为国家级专家,业界泰斗;搞流通的,能成为市场主宰,名利双收;搞行政的,下面保底,上不封顶。大家还别不信,几乎全部的共和国高官,都是从国企阵营里走出来的。”
  “哎,给国家打工,腰杆硬呀!”总经理脸色由红转白,受了刺激更加唏嘘不已,“你们没体会,咱中国人在外企低人一等呀。我的顶头上司,就是个印度阿三,整天骂我们是猪,受了侮辱,还连句嘴都不敢回,怕被开呀。”
  “可你们挣钱多呀,不像我们,就这点死工资。”杨明峰看他说的可怜,急忙找出理由安慰他。
  “嗨呀,多什么呀,我全看见了。”总经理边上的一位哥们急急开口道,“你们远宏的职工,哪个没有福利分房,那个没有政府补贴,还几乎家家有车。可我们呢,混得好的,大不了也是有房有车,跟你们也差不多。再说,你们买房子的价格,跟我们能比吗?要是算上你们明里暗里,各种各样的收入、补贴,还不一定谁挣得高呢。要是再弄上个一官半职的,更不得了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三章 国企VS外企(3)
“那倒是,就是请我去你们那儿,我都不去。”郝震摇头晃脑地说,“那,那叫啥呀,达不到销售指标就走人,敢情就是给人家外国人当廉价劳动力,打短工嘛!嘿嘿,还是国企舒服,挣钱够花,还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只要我不犯法,踏踏实实能干到六十岁退休。”
  “外企的管理和技术都是比较好的,在外企能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各有千秋。”杨明峰思索着,对身边的刘立新说。
  “呵,呵,”刘立新笑了,瞥了一眼那个“海归”压低声音说,“欧美国家那些企业文化,在咱们中国基本不适用!你现在应该有点感觉了,最好的管理是符合民族特点的管理。半部《论语》治天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人家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前些年还嚷嚷着,要用儒家思想,抵御西方歪风呢。在技术层面上,更不用说了。你数数,有几家国际化的大公司,把研发中心设在咱中国的?他们都是干销售,卖产品,替外国人跑腿挣咱们中国人钱的小工。”
  酒足饭饱,下楼送客。依依惜别了摇摇晃晃的外企总经理,郝震随便编了个理由,抬手打了一辆出租车,也跑没影了。到了末了,还是刘立新和杨明峰俩人回到办公室。刘立新开车不喝酒,杨明峰倒是喝了有小一斤,脑袋蒙蒙的,再没心思干活。不过大脑受到乙醇的刺激,却是异常的活跃,忍不住就走到刘立新身边,拉了把椅子坐下。
  刘立新手里正拿着一只铅笔,在一大厚本子《综合计划草案》上修改涂抹着。偏头看见杨明峰喷着酒气,双目微红,便呵呵地笑起来说:“为了工作喝点小酒……光荣!回宿舍休息吧,也算是公假。”
  杨明峰有心事,皱着眉头,直接就提出了在毕业分配时困扰着很多同学的一个问题,而且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他也没完全从理论上弄明白:“刚才我听了你们说的,国企这么好,那么好,看起来似乎都是事实。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辞职往外企跑呢?”
  刘立新瞪眼看了看他,思索了片刻,才撂下手中的铅笔,拿出当师傅的派头郑重其事地说:“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得有一个基点,就是从‘资源占有权’这个角度上来分析。你看啊,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物质、文化这些重要资源,绝大部分都是掌控在政府手里吧。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时候,最先占有权都是归政府的。人才,这个重中之重的资源,更是如此!在我们那个时候,大学毕业生都是要进国企或是各级政府机关的。国企里人才济济,可以说各个都是精英。既然是精英,当然要有强烈竞争了。
  “这些年下来,走的人确实有一些。我总结,有智力水品相对确实不行走的;有不会与同事、领导相处,也就是EQ不达标走的;还有自我感觉怀才不遇走的。更多的一类,是所谓前途渺茫,急功近利,贪图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走的。这几种人,走得都不可惜,尤其是最后那种人。这人呀,要想成就点事情,哪能那么容易?工作个三年两载,就想要熬个官当,挣上几百万?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是极少数。不劳而获,幻想天上掉馅饼?呵呵,这种好事,我还没亲眼见过!成功只能属于耐得住辛苦,忍得了寂寞,最后坚持下来的人!
  “因此,在各级政府和国企里,大浪淘沙,最后剩下的中坚,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国家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这块资源都是要保起来的。要是看着咱们这些人,比筛下来的那些生活还差,政府就该想办法了。你没看,现在国家对国企支持力度多大,公务员待遇提得有多高!”

第十三章 国企VS外企(4)
杨明峰听完刘立新推心置腹的一段高论,酒彻底醒了。先有革命的理论,后有革命的实践呀。自己现在跟刘立新最主要的差距,除了历练之外,就是理论了!“历练”这玩意不能速成,但理论可以囫囵吞枣呀。呵呵,捷径就摆在眼前,要争取一切机会,向他多请教。必要的时候,就算他忙,也得骚扰得他忙里偷闲,管他烦不烦。
  既然想多学,首先就得有个好态度。不是有句当今时髦的话,叫‘态度决定一切吗’?刘立新讲得过瘾,拿起杯子喝水,还不等放下,就被杨明峰接了过去,一溜小跑到暖壶边给他续满了端回来。其实,杯子里水还多着呢,谁叫人家是“高水平”呢?
  杨明峰粘粘乎乎又在刘立新身边坐下,眨巴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