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想金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互联网与杀毒引擎 在1999年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以不可逆转的形势席卷中国。到1999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了800万。如何才能让中国电脑用户在一夜之间认识《金山毒霸》这个全新的产品,似乎除了互联网,再也没有更直接的渠道了。    

  从1999年4月开始,《金山毒霸》测试版以完全免费的姿态高调进入市场,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热烈反响。通过包括新浪、搜狐等著名网站在内的200多家网站下载,以及《中国计算机报》、《电脑报》、《大众软件》等10余家媒体配套光盘的发放,至少有150万人参加了这场公开测试活动。在1999年的《大众软件》完全由用户评选的〃热门软件排行榜〃中,位居杀毒软件的第二位。此外,金山总计收了到2万多名用户的电子邮件反馈,接受了其中1?000多条用户意见和建议。    

  陈飞舟在分析毒霸公测成功的原因时说:〃在1999年的时候,任何一款杀毒软件都需要258元或者358元的情况下,当《金山毒霸》提供用户免费测试且杀毒效果很好时,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也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金山毒霸》的杀毒引擎与国外产品的技术积累还有很大差距,因而在虚拟机、大量病毒特征的提取、病毒清除模块等许多方面,金山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杀毒引擎有很多不足。为此,从2000年5月开始,毒霸研发小组进行了扩充,十几个中国最早一批的顶尖反病毒专家加盟,研发团队由更懂团队管理的陈飞舟带领。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现在的杀毒引擎;从底层架构开始全部推倒重写了一遍。    

  那时每个早上,只有一两个人清醒着坐在电脑前,另外几个人则在座位上七倒八歪,以各种〃痛苦的〃姿势睡着。在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陈飞舟创下一个月没有出过珠海金山大厦一步的纪录。2楼是珠海金山的员工宿舍,6楼是金山的员工食堂,4楼是金山毒霸的研发中心。三点一线的生活让珠海金山的研发人员更像是生活在〃大五〃时代。    

  2000年6月,《金山毒霸》完全自主创新的杀毒引擎二代问世;11月,《金山毒霸》正式版推出。    

  Dr。Web与艰难的国际合作之路 1999年到2000年之间,很多用户都使用两套杀毒软件,目的无非是为了电脑更安全。这其中包括国际流行的杀毒软件诺顿、PC…Cillin等。〃当时我们的杀毒引擎已经很稳定了。从各种试验的效果来看,杀毒效果并不比市面上销售的杀毒软件差。由于当时市场上,大家比较迷信国外杀毒引擎的效果,为了《金山毒霸》这个全新的产品打入市场,为了市场卖点我们接受了这个双引擎的概念。〃陈飞舟说。为了适应用户的这种需求,雷军决定〃使用两个杀毒引擎〃。    

  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并不顺利,当时金山和国际上知名杀毒软件厂商几乎都进行过一轮漫长的谈判,最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2000年9月正式选择了俄罗斯的Dr。Web的杀毒引擎。〃一是从市场的因素考虑,觉得大众更乐意接受。二是从功能上考虑,Dr。Web与毒霸的引擎在功能上互补。〃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55节: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 (1999~2003)(3)         

  在将金山自主研发的杀毒引擎与Dr。Web的整合过程中,研发团队采取了非叠加式引擎:叠加式引擎的杀毒过程较慢,例如说杀450个文件病毒,可能报有900个,因为两个引擎都查一遍;金山采取的非叠加式引擎,是将金山引擎与Dr。Web两者互补,《金山毒霸》的整体杀毒过程比其他双引擎软件要快。金山毒霸logo中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双箭头,就代表着双引擎杀毒。    

  在合作方式上,《金山毒霸》使用Dr。Web的引擎,并付给Dr。Web一定的费用以及每套产品3%至5%的抽成。按照合同,这个提成是按产品实际销售量走的,但是行业内在进行市场宣传的时候通常都会把销量适当多说一点。    

  然而,有的竞争对手将媒体对毒霸销量的报道作为证据,给Dr。Web写了一封信。于是Dr。Web就觉得原来的分成数额太少,要求提高分成额度。金山答应了,但是当时举步维艰的金山每一笔钱都是救命钱。不得已金山拖欠了一个月之后结清了Dr。Web要求的尾款,并且被罚款了30万美金。然而在合同续签的时候,Dr。Web提高了合同金额,这种情况也使得金山更加明白受制于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从而加快了毒霸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级杀毒引擎的开发。    

  金山毒霸点燃〃缉毒烽火〃 2000年11月8日,金山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经过18个月的测试后,〃金山毒霸〃正式亮相。在发布会上,金山的市场团队专门组织了〃三国演义〃的京剧小品表演,暗示着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即将形成。雷军在发布会上豪言:〃金山毒霸一年之内冲入市场三甲!〃 次日,《金山毒霸》第一次经销商大会在北京香山举行。金山在中国软件行业闯荡12年的威望和经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风闻而至,但他们对《金山毒霸》的前景仍有疑问。    

  为了打消经销商的这种念头,陈飞舟在渠道大会上现场演示了《金山毒霸》的杀毒效果,结果令经销商非常惊喜,他们没想到毒霸与KV等主流杀毒软件的杀毒效果不相上下;在经销商最关心的渠道政策上,《金山毒霸》标准版优惠定价为98元,钻石会员版198元,渠道拿货价给经销商足够的差价利润;从技术上而言,国际、国内双杀毒引擎,对用户有很大吸引力;以史为鉴,此前《金山词霸》的销售做得非常成功,再加上毒霸网上公测下载量很高,也增强了经销商的信心;在区域市场,金山设立区域市场部配合经销商做宣传……凡此种种,经销商对《金山毒霸》的销售前景非常看好,订货量迅速上升。仅11月9日一天时间,《金山毒霸》订货量就已经超过16万套。    

  从1997年秋立项到2000年11月推出正式版,《金山毒霸》的开发历时4年。4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对此,陈飞舟说:〃《金山毒霸》进入的是一个有成熟产品的领域,这就要求有更高品质的产品才行。因此,4年的时间尽管不短,但对于打造一个能够站得住脚的产品是必需的。〃    

  4年的艰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无数个披星戴月日子的付出都得到了认可。在那一天,金山上下从高管到普通员工,从研发团队到渠道销售团队,个个欢欣鼓舞,每个毛孔都呼喊着胜利。    

  然而,就在金山人沉浸在最初成功的喜悦中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病毒僵尸惹的祸 2000年11月,在《金山毒霸》正式版上市销售的前夕,有人意外在《金山毒霸》附送的升级软盘中发现病毒,立刻舆论哗然,关于〃《金山毒霸》自带病毒〃的传言飞速扩散。然而,软盘中所携带的并非还能发挥效力的病毒,而只是一种病毒僵尸(即已经被杀掉的不会发生作用的病毒)。    

  尽管如此,为了避免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担心,金山立即组织人力全面回收和处理已随毒霸发往全国各地的软盘。金山派出精兵强将连夜飞往各个即将在第二天收到产品的城市,他们连夜乘坐飞机与运输光盘的火车抢时间。在光盘抵达车站之前人已先到,毒霸产品一送到就拆包开始重新格式化软盘或更换软盘。因此,第一批上市的《金山毒霸》有些包装是打开过的。          

BOOK。←虹←桥书←吧←  

第56节: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 (1999~2003)(4)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陈飞舟解释说:〃在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并不发达,一般杀毒软件都要附送一张空白软盘,以便用户日后到软件店拷贝离线升级病毒库。然而毒霸的制造商在格式化随毒霸赠送的空白软盘时受设备限制,需要一种空白的母盘才能格式化。然而,就是在这张空白的软盘母盘上带有已经失效的病毒残骸,从而导致了带毒事件的发生。〃    

  为保证产品形象,防止引起客户更大的误解,金山公司迅速向公安系统详细汇报了情况。2000年11月15日晚至16日清晨,金山出动40余名市场技术人员连夜奔赴32个区域重点城市进行截流,并对各级分销和零售商进行产品事故说明。在各级渠道的通力配合下,首批发出的4万套产品全部成功截流,〃升级盘〃也已经全部回收换新。    

  11月17日,金山以最快的时间通过媒体对公众发布声明做出解释。    

  下午3点,媒体通风会准时召开。金山通过各大媒体发表正式声明进行辟谣,并公布了金山珠海研发中心的调查报道……〃病毒残骸不是电脑病毒,没有任何破坏性和感染性。〃报告结果令许多金山毒霸用户稍稍放心,这次病毒僵尸事件令金山和整个IT业都虚惊了一场。11月18日,《金山毒霸》照常上市。    

  佛说,历经劫难,方得圆满。不管是否是毒霸产品的问题,都将由《金山毒霸》吞下这个苦果。连续的一个月时间,《金山毒霸》的所有研发、渠道、市场全部24小时待命。随后的三个月中,全国渠道中《金山毒霸》的销量抵挡不住地迅速回落,北京金山毒霸的市场团队士气低落,而珠海金山的毒霸研发却似乎并没有收到多少影响。    

  陈飞舟说:〃研发团队其实很单纯,觉得磁盘带毒这个事情,不是产品的问题。所以情绪上也没有受什么影响,还都继续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致力将《金山毒霸》做成世界第一流的杀毒软件。而市场部怎么能就此退却呢,我就到北京去找雷军谈。〃    

  2001年6月,北京金山营销团队在密谋了一个月之后,轰轰烈烈的〃缉毒万里行〃拉开了帷幕。通过2001年的〃缉毒万里行〃、2002年的〃蓝色安全革命〃,重振士气的《金山毒霸》一举杀入国产杀毒软件前三强。    

  2001,缉毒万里行,〃4?000万〃的口号 2001年8月8日,《金山毒霸》2001版本正式发布。雷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告:〃互联网时代杀毒已经来临。〃该版本推出了邮件监控防毒功能以及Office嵌入式杀毒技术。    

  2001年8月18日,〃缉毒万里行〃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2001年8月31日在南京和广东同时进行了〃缉毒万里行〃誓师大会。此后,全国各个城市迅速各地开花。雷军说:〃在〃缉毒万里行〃中,我们的将士们远赴各地,进行反电脑病毒的长征,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出发,行程4万公里,遍及祖国100个城市。到每个城市,宣传反病毒意识,免费发送反电脑病毒的 VCD; 进行电脑义诊活动。〃    

  传统软件时代,一个软件产品的成功与渠道的地面推广能力有很大关系。2001年,金山将全国渠道分作华南、华东、华西和华北等四个大区。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地区莫过于华南的广东,瑞星、江民等纷纷在此布下重兵。作为一个覆盖全国的地推活动,〃缉毒万里行〃的首站选择在广东开始。    

  廖明香,时任华南地区大区经理,回忆当初这个活动时,依然有掩饰不住的兴奋。〃〃缉毒万里行〃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个行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天时,是指2001年7月到2001年8月这短短的两个月间,CAM先生、红色代码、绿色代码、蓝色代码、尼姆达、尼姆达Ⅱ等几个蠕虫病毒大规模爆发。中央电视台给予了高度关注,甚至在一天之内三次对电脑病毒感染的信息做了最新报道。这也是当时几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蠕虫病毒爆发。    

  地利,是指这些蠕虫的传播渠道大量运用邮件传播,而在当时的杀毒软件中,除了《金山毒霸》刚刚推出这个功能以外,别的杀毒软件都还不具备此项功能。          

§虹§桥§书§吧§。  

第57节: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 (1999~2003)(5)         

  人和,则是雷军倾全公司的营销力量,支持毒霸战斗。整个公司上下一心、群情激昂,当时金山内部对于〃缉毒万里行〃的激励口号是:〃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说尽千言万语,走进千家万户,将毒霸进行到底。〃这样一个〃4?000万〃的口号,让当年在毒霸〃服役〃的〃旧金山〃人(〃旧金山〃是曾经在金山就职现已离开金山的人对自己的称呼)至今回味无穷。    

  第一个专杀工具 现在风靡杀毒市场的专杀工具,就是在金山发动〃缉毒万里行〃活动的时候出现的。通过各地渠道经销商,免费的专杀工具送到了广大用户手中。《金山毒霸》的口碑在全国渠道和受众中被迅速传播开来。    

  现任金山毒霸技术总监的陈睿编写了金山毒霸第一个免费专杀工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免费专杀工具的作者。他回忆说:〃专杀工具这个名字还是雷军给取的。我当时调完程序之后,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就发邮件询问雷军的意见。10分钟之后,他回复说,就叫专杀工具吧。后来想想,这个名字还真是贴切。〃    

  〃专杀工具〃这个名字从2001年7月第一个CAM先生专杀工具问世以来,就一直叫到了今天,并成为了杀毒软件行业的通用名称。雷军要求专杀要做得小,足够的小。最开始的时候是几百K,后来专杀就做到了100K以内,而且越做越小。    

  陈睿自豪地说:〃我们当时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在尼姆达疯狂传播的时候,我们曾经创下了尼姆达专杀工具一天之内更新10次的记录。那时的竞争对手简直难望我们项背。常常私下问我们,你们为什么这么快。〃    

  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不睡觉的反病毒专家〃了,全天24小时在电脑前待命。陈睿一小时写一个专杀工具,给旁边隔着两个座位的测试人员测试两小时,然后拍醒睡在电脑旁的网站组的同事,就直接上传互联网。这样的快速反应能力让同行非常佩服。    

  时任毒霸单机产品经理的刘海峰,曾赢得了〃铁人刘海峰〃的称号。研发人员习惯在电脑旁边架一张床,累了就倒在床上眯一会,刘海峰却从不这样。他私下和陈睿曾这样形容说:对他而言,在公司公共场合睡觉,就有如叫花子睡在路边一样,不太文雅。于是,刘海峰就在座位上硬挺着,实在撑不住了就眯上眼睛休息一会。这一挺就是两个多月,几乎是没有白天黑夜地坚守在病毒查杀第一线,因此也就有了〃铁人〃的称号。这样的人在当时很多,吃住都在公司解决了。    

  寸土必争的巷战 重新回到2001年的〃缉毒万里行〃现场,对于那场活动的竞争之激烈,廖明香说:〃2001年到2002年那段时间,打得非常惨烈,已经变成了巷战,寸土必争。〃    

  当时广东有一条街,前后共有几十家卖软件的铺子。从街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如果第一家卖120元,第二家必定卖110元,依此类推,走到街的另一头时,肯定已经只卖80元了。    

  价格问题还不是《金山毒霸》在渠道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当时一级核心城市的主流渠道,被同行垄断。为了挤压毒霸的市场空间,这些经销商不把《金山毒霸》分销到二、三级城市。如何打到二级城市,这是当时《金山毒霸》渠道面临的重大难题。    

  为了打破同行的封锁,《金山毒霸》的各区域市场人员带领人马直接下到二、三级城市做活动。活动进行到哪里,哪里的二级经销商就会发现《金山毒霸》原来这么好卖,于是开始主动向一级经销商要货。到了2001年9月底的时候,短短一个月时间,各大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雷军到广东大区视察的时候,忍不住感叹到:〃进入广州,就是进入了金山毒霸的世界,每个地铁站有广告牌,每个电脑城门口有大型的户外广告牌,阶梯上贴着毒霸的不干胶贴,甚至连代理商的电话上都有我们的标志,还有零售店的员工服装袖口上也有毒霸的字样。〃在缉毒万里行中,金山毒霸在各地都赢得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陈睿回忆说:〃当时研发人员都被要求去站店面,以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我和几个研发人员被派到广州站柜台卖软件。当时他们租住的房子没有床,廖明香给了同事80块钱让他去买个高低床回来。随着广东市场的引爆,毒霸盒装产品越来越没地方放了,于是就把产品堆放到了陈睿的房间。最后,整个屋子几乎变成了一个满满的仓库。从门外看,我就只能露出个脑袋。这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想用户需要什么、想要什么。〃          

◇欢◇迎◇访◇问◇。◇  

第58节: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 (1999~2003)(6)         

  当时,金山在区域媒体上打了大量的广告,常常是整版整版地打,而且一般是用来刊登经销商地址和电话的,这让许多人并不理解。陈飞舟解释说:〃因为很多用户担心经销商卖的是盗版,经销商就可以拿出刊登有广告的报纸给顾客看,以证明自己是授权经销商,就打消了顾客的顾虑。这个小小的细节对于当时毒霸在区域市场的销售起到了很大作用。〃    

  〃缉毒万里行〃不仅开创了中国杀毒软件的全新营销模式,让《金山毒霸》的市场、渠道和研发体系的整体配合更加顺畅。这场战役的胜利,对于《金山毒霸》在中国杀毒软件市场的地位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口碑是逐步积累而成的,〃缉毒万里行〃是最初的关键一步。    

  2002,风暴前夜 北京金山在翠宫饭店7楼办公的时候曾经贴过一副对联:上联是〃前有红色正版风暴〃,下联是〃今有蓝色安全革命〃,横批〃两者都将在中国软件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2002年8月,金山组织的一个秘密会议在北京龙脉温泉举行。在一个餐馆的包间里,雷军、陈飞舟、时任毒霸产品经理的冯鑫、时任金山营销副总裁的王峰等齐聚一堂。大家都在讨论着毒霸在产品本身已经非常优良了,但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知晓并借此扭转金山毒霸的市场地位,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讨论出很好的卖点。冯鑫提出了降价的建议,他说:毒霸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30%,初步具备了降价所必需的市场占有率和控制力。经过缜密的思考和集思广益的探讨,发动一场营销革命的方案就这样被确定下来了。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会议会为中国的软件营销史上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没有人会想到,由这个会议确立的一场名为〃蓝色安全革命〃的营销活动在若干年之后依然被人津津乐道,同时也颇受争议。    

  一场风暴很快就要袭来。    

  会议结束后,所有的人被严格要求保密,即便最亲近的朋友、家人等都不能透露。陈飞舟被派到了武汉,去探视当地经销商的情况。当天晚上,在陈飞舟入住的酒店,两个黑衣人敲开了陈飞舟的房门,问连邦(当时国内最大的软件渠道商)的人是不是住这个房间。事后陈飞舟才得知,这是竞争对手的人,也是派来找当地的经销商了解情况的。    

  在长沙,在与经销商沟通后,毒霸的营销人员表示会将价格调为50元,经销商表示坚决支持。于是一场革命先由长沙发起,〃长沙起义〃、〃武汉起义〃、〃广州起义〃……各地〃起义〃,一场〃蓝色安全革命〃在全国迅速蔓延。    

  蓝色安全革命 2002年9月11日这天,清晨9点,北京中关村海龙大厦门口一个巨幅背板〃蓝色安全革命〃吸引路人纷纷驻足围观。10点,海龙门口已经被人群包围得水泄不通。金山软件正式对外宣布〃蓝色安全革命〃即将上演:《金山毒霸2003》由199元降至50元,《金山网镖2003》由129元降至50元,包含《金山毒霸》、《金山网镖2003》的安全套装组合由原价239元降至90元。    

  回忆当天情景,一名金山老员工说:〃当时的场面只能用壮观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海龙大厦,几乎是一片蓝色的海洋,大厦内所有柱子、墙体上都贴着金山毒霸〃蓝色安全革命〃的海报。海龙门前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大家争相购买《金山毒霸》。〃    

  然而,活动现场也出现了意外。某竞争对手雇佣了大量的闲杂人员来〃砸场子〃,毁坏促销品,强行将海报撕落。这种野蛮商战在那个年代并不稀奇,但是这并没有阻碍〃蓝色安全革命〃的成功。    

  〃蓝色安全革命〃得到了用户的支持也引来了众多的质疑。竞争对手保持沉默,部分媒体受人指示纷纷指责《金山毒霸》是低价倾销,对整个杀毒市场是致命打击。    

  那是让人难熬的一段日子。雷军每天都面对着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但雷军选择了沉默,他想用结果来证明一切。后来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说:〃一个不充分竞争的市场是养不了真正的选手的。山中无老虎,站出来的大王也没有什么用。还有一个我们对行业的贡献,就是安全的概念。全世界就中国叫杀毒软件,我们觉得叫杀毒不对,应该叫防毒或者安全。我们不仅仅是旧规则的破坏者,我们也是新规则的建立者。〃    

  〃蓝色安全革命〃结束后,金山的知名度极大提升,而金山毒霸的市场份额也因此一度高达46%。同时,瑞星、江民等国内同行的销量也都获得了极大提升……用户信息安全意识的增强,使得整个杀毒软件产业的盘子扩大了。〃蓝色安全革命〃所带来的思考,在很多年之后依然在延续。而在谈到金山历史的时候,〃蓝色安全革命〃和〃红色正版风暴〃一起,是必然被提到的两次营销经典战役,也是金山发展史上的两个关键点,地位举足轻重。         

◇。◇欢◇迎访◇问◇  

第59节:到香港IPO去 (2007)(1)         

  第五章到香港IPO去 (2007)   

  2007年10月9日,清晨6点,香港四季酒店。雷军翻身起床,开始写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信。本来秘书早已准备好了官方文本,但雷军觉得它表达不了自己此刻的感受。他这样写道:〃〃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一起哭过笑过的兄弟们,让我们一起举起庆功的酒杯,一起为我们自己大声欢呼:我们上市了!〃 这一天,有一名加入金山8年的员工给雷军发来一封邮件,信中写道,8年前他加入金山时就听说公司要上市,每年过年回家都要跟他父母讲,结果最后连他爸都不再相信金山要上市了。金山上市,雷军最大的感受是〃无债一身轻〃;因为总算兑现了对创业伙伴和员工所画的〃饼〃,这个〃饼〃雷军画了有足足8年。    

  《雷军:我和金山的〃5次〃上市》 《中国企业家》记者 林涛   

  第一节 〃5次〃上市 〃   

  柳传志说:风助火势,火助风威,堪称天作之合;求伯君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联想就是金山腾飞的支点。〃这是1998年联想注资金山、金山重组后打的广告,文案就出自雷军之手。    

  从1998年融资之后,金山就一直在寻求上市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8年。    

  2?000万人民币与3?000万美元 在经历了1996年的低谷之后,求伯君越来越认识到:〃随着企业的发展,靠自身的资金已很难做下去,即使做下去也只能养得起几个人。〃于是,金山开始筹划融资。    

  1997年下半年,张旋龙做媒找方正给金山投资,求伯君与时为方正研究院副院长的肖建国谈成一个口头协议:北大方正以2?000万元人民币现金收购金山。但由于方正集团部分领导不同意,交易搁浅,他们说:〃金山?2?000万不值。〃显然,如果当时收购达成的话,方正将会是最大的赢家。    

  1998年,张旋龙又找到了联想,联想觉得金山不错,二者一拍即合。8月,金山以30%的股权转让从联想融得900万美元资金(其中商誉450万美元,现金450万美元),联想成为金山单一最大股东。此次融资金山估价为3?000万美元,与一年前的2?000万人民币已是今非昔比。    

  1998年联想注资之后,金山进行重组: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元庆出任董事长,求伯君继任总裁,雷军开始担纲总经理的角色,求伯君不再过问公司日常事务:〃以前公司比较小,吃喝拉撒睡,都可以一把抓,包括写程序,我什么都可以直接参与。融资以后,首先在发展规划上,肯定要增人。当时正在做WPS97,而做WPS2000的人力一定要加强;其次几个产品又都要上,需要分工。雷军一直在北京,在经营上是把好手,这样公司的日常经营就由雷军负责;我在珠海,珠海以研发为主,我想把整个研发部门带动起来。〃    

  联想的投资对金山后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非常感谢联想对金山的支持,杨元庆和马雪征都做过金山的董事长,对金山管理能力的提升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雷军说。    

  从杨元庆担任金山董事长两年之后的2000年到2006年,时任联想CFO的马雪征兼任金山董事长。马雪征负责联想整体财务和策略投资以及香港区管理,是联想对海外市场的〃窗口人物〃,被香港的投资界称为〃财技专家〃。她不仅从财务角度对金山战略有所支持,而且提供了很多有建议性的方向和角度……投资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的过程,更是推动企业管理能力提高的过程,后者也是金山所需要的。          

※虹※桥※书※吧※BOOK。※  

第60节:到香港IPO去 (2007)(2)         

  做网络游戏还是去纳斯达克 2005年3月,有媒体再报传闻说:金山将于第三季度赴纳斯达克上市。    

  准备上市不仅仅是财务上的准备,更是业务上的准备。雷军在准备国内主板上市期间正好是网络游戏热潮上来,而准备上市与开拓新业务两者存在矛盾。〃2003年的时候我们资源还是极为有限的,不可能在多个战场中全部拉开,所以我们放弃了财务的方向,全力以赴突破网络游戏。同时,我们决定放弃上市,原因很简单,如果再不放弃的话,我们可能错过网络游戏这个机会。网络游戏很赚钱,需要投资,别人都有风险投资,海量的美元做支持。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现金,但是我们现金没法用,一用就会亏损,一亏损可能就上不了市。所以你有钱也没法花,这个很痛苦。我们不拼力一搏的话,就错过了这个机会。〃边做业务边准备上市的8年,在雷军看来是〃带着镣铐舞蹈〃,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很多企业常常把上市看做终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