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汉往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建进京后,审食其主动结交。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审食其是“辟阳侯”,而朱建只是“平原君”,审食其的身份很明显要比朱建高出很多。更重要的是,审食其背靠大树,说他是“朝中红人”也算是贴切;而朱建则不同了,造反余孽,说他是“囚犯”也不为过分。然而,审食其还是主动跑来结交了。

    看来,人还是正直一点好,连一些心底阴暗的小人都乐于攀扯。

    但令审食其没有想到的是,朱建板着脸,毫不客气地回绝了他的示好。要说朱建这种行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虽然地位不高,但心气高;虽然身份不好,但名声好。更重要的是,他看不惯审食其的为人。

    朱建做的虽然比较绝情,但并没把审食其激恼,甚至不以为忤。看来审老兄虽然为人不怎么样,但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他一辈子收拾过很多人,但对朱建同志却比较客气。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由此可见,朱建这个人,声望还是比较高的。不然的话,审食其不会做出如此有悖常理的事情。

    可惜的是,由于留存下来的史料太少,关于他以往的故事,我只能讲这么多。不过我一直认为,这个人是跟错了老大,他如果一直跟随的是刘邦而不是黥布,也许他的名字将会和周昌并列。但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

    不过审食其还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他结交朱建的机会还是来了。但搞笑的是,这个机会的提供者,却恰恰是朱建本人。

    这对审食其来说是幸运的。应该说,这是他一生中唯一做对了的事情。他的这次努力,为自己以后能够顺利渡过险关,打下了基础。

    但对朱建来说却是不幸的。应该说,这是他一生中唯一做错了的事情。因为他和审食其的交往,为其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不得不承认,这是命运的安排。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mp;amp;lt;/a&;amp;amp;gt;&;amp;amp;lt;a&;amp;amp;gt;&;amp;amp;lt;/a&;amp;amp;gt;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二十六节审食其的尴尬一
    司马迁老爷子惜墨如金,在那段时间里,来来往往很多人,能入他法眼并在他的书中留下名字的并不多。要是哪位兄弟一不小心被他点了一下名,肯定是祖上烧了高香。

    审食其这个人,除了长的帅之外,没什么长处。智力一般,能力一般,说话水平一般,如果不是和吕雉搞出点事情的话,司马迁老爷子肯定连搭理他的功夫都没有。

    既然司马迁老爷子让他频繁亮相,爱屋及乌,我也不好意思淹没他的才华,还是把他的“英勇”事迹展现一下吧。

    现在,展现他“英勇”事迹的机会来了,那就此着笔吧。

    话说不知道哪位心底阴暗的仁兄,把吕雉和审食其之间的事情告诉了刘盈。这个小道消息,让刘盈傻着脸愣半天,然后是一阵抓狂,再后来是挠墙。他做梦都没想到,老娘能搞出这一处。

    丢人了!真是丢人了!刘盈现在撞墙的心都有。

    刘盈挠了一会墙,猛然转身,瞪着两眼说道:“快去,去抓他!交廷尉审处!”

    老实人发起火来不得了。很干脆也很直接,大张旗鼓地抓,敲锣打鼓地审,大有搞倒、搞死、搞臭的意思。

    我真闹不明白这位兄弟是怎么想的,人家和你老娘有一腿,你还审个鸟啊,这不明着让自己老娘不自在。随便找个罪名就能收拾了他,送去一壶酒或者派两衙役都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解决问题,何必来这么一手,明显在往老娘脸上抹黑。

    然而,刘盈就这么点水平,他就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当然,复杂的事情他通常也会简单化。这么个人,你要想让他干点拿的上台面的事情,还真的很难。

    要说廷尉署也真不是盖的,老大一发话,立马就有几个人冲进审食其的家,二话不说就把他逮了过来。

    审食其被逮来了,可廷尉署的王恬开傻脸了。

    我前边介绍过这位老兄,虽然王廷尉比较有眼色,可这一次他的脑袋却有些不好使。这对他来说,是其一生中最大的考验。

    皇帝一生气把审食其给送了过来,并且理由很充分——和太后搞不正当关系。

    按理说,皇帝发话了,那王恬开你就审吧,审出个一二三,然后翻翻法律条文,靠上哪一条,就按哪条治罪就行了。

    然而,但这个案王恬开却没法审。这位老兄在朝廷里晃荡了这么多年,不是白混的,他很清楚眼前这个审食其是个什么角色,更清楚这个人在吕雉心目中的位置。当然,王廷尉也晓得审食其和吕雉之间的那点事。可偏偏他没法审。

    没法审也的审啊?总不能莫名其妙地把审老兄关两天,然后再毫无理由的放出去吧。真要这么搞了,可能刘老实也会让自己去牢里住几天,说不定还能和审食其做个伴,逮逮虱子唠唠嗑,然后手拉着手被砍头。

    案件审理工作开始了。

    我前边介绍过,审食其的能力很一般,抗压能力也很一般。自从被逮进来,审老兄不断地往“太后”身上扯。当然,他还没无耻到向王恬开介绍自己的肾功能多么好、技术多么精湛这一类东西,他所交代的也不过是自己多么的忠心、多么的卖命等等。

    王恬开却是另一番心思。

    他千方百计不让审食其提到“太后”这两个字,他每听到这两个字后,心里就会一阵抽搐,原因很简单,他生怕审食其一不小心会说一些“**肾宝好”之类的广告语。他没心事去研究审食其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爬过太后的床。如果真把这件事弄明白了,审食其完不完不清楚,反正他王恬开可能要完了。

    所以,王恬开一门心思在贪污**、图谋不轨等方面下功夫。

    如此一来,无论是审人的,还是被审的,心里都在发虚,折腾多天也没对上路,更别说达成一致意见了。

    更让王恬开无奈的是,眼前这个人还不好用刑,更不方便下黑手。说句实在话,他怕吕雉秋后算账。此时的他,一门心思在审食其身上找点“不轨”行为,希望有个两边讨好的理由,既能向刘盈交差,又好让太后下台。

    最终,王恬开失望了。他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心里暗骂刘盈这个糊涂蛋,赐毒酒、搞暗杀……多么方便快捷的办法不用,偏要这么搞,要把老王我给玩死呀。

    而此时的吕雉却出奇的平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句话也不说,和她前段时间的表现判若两人。

    事实上,吕雉很想说句话,救一救审食其,可思来想去还是闭上了嘴。原因其实很简单——“吕太后惭”,也就是说她现在很不好意思,没脸去替审食其求情。

    这的确是够掉面子的,要说搞婚外恋这种事,在常人眼里也不算稀奇事,甚至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虽然个别人也搞的很张扬,但还是要避避儿子,最起码不能让儿子抓住这件事不放。

    纵然儿子在这件事上很生气,那大可私底下解决,最不济拎起刀子搞暗杀也行。可没想到刘盈竟然让廷尉去审,床第之事有什么好审的,难道要审食其描述一下俩人办事时的具体细节?

    吕雉虽然干过很多无耻的事情,但脸皮还没厚到刀枪不入的地步。

    而现在的刘盈却一根筋地想要审食其的命,因此咬着牙、跺着脚,一个劲地催促王恬开抓紧时间定案。

    而与此同时,满朝文武没一个人站出来替审食其求情,坐观事件发展。应该说,这些人都是有一些小九九的,因为审食其这个人,虽然能力不强,但经常会干一些坏事,凭借自己和太后的关系,时不时还给别人穿穿小鞋。所以,很多人讨厌这个人,希望借着这个机会除掉这个人。甚至个别不地道的已暗摆酒席,准备庆贺了。

    吕雉不开口,刘盈频繁催,群臣不求情,这让王恬开很为难。王廷尉被挤在当中,满肚苦水没地方倒,唉声叹气,看来老王我算是混到头了,下一步该考虑怎么保命了。

    就在这件事被传得沸沸扬扬之时,一个人及时出场了。

    审食其这一辈子,总的来说结交了两个人。一个是吕雉,这位老寡妇让他登上了事业的巅峰;另外一个就是即将出场的人,这个人保住了他的小命。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求收
    几个月后,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婚礼,张嫣顺利进宫,当上了刘盈的老婆。

    这场婚礼,让很多人大为吐槽,原因其实很简单:不娶于功臣之家,而要自己的外甥女,这种自产自销的行为的确够让人恶心的。

    事实上,刘盈现在也不痛快。在这件事上,他又怂了一把,搭了成色也损了威严。

    介绍到此,一个疑问出现了:吕雉为什么会搞出这么一处?从她一贯以来的表现看,似乎没有神经错乱的征兆,没道理她会能来这一手。

    事实上,吕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封建王朝,统治集团内部概括来说有两个权力集团,一个是“皇权”(皇帝),另一个是“后权”(皇后,及外戚)。

    我们所熟悉的“宦官集团”,应该算是“皇权”的变异品种。在后世,这个权力集团也粉墨登场,上演了一系列稀奇古怪,也让人抓狂的事情。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只是“皇权”的替代品,是替“皇权”跑腿拉皮条,与“后权”对抗的产物。而随着“皇权”的逐渐衰落,才逐步等上舞台,代替“皇权”与“后权”拉锯的一股政治势力。

    我们经常听到的“世家”(士族),实际上只是“皇权”和“后权”的依附产品,算是“皇权”或“后权”的小弟们。至于其站位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因为这些人随着其身份的变化和利益的得失而不断转变着自己的站位。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世家”没产出“皇后”,通常情况下(在理论上),会站在“皇权”这一方。反之,则站到“后权”的一方。

    当然,这也不绝对。政治老师经常讲: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很多“世家”之间通过姻亲、朋友等各种方式,联系的很紧密,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利益共同体,“一辱俱辱,一荣俱荣”。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是不能简单界定各个“世家”的站位问题的。

    至于我们经常听到的“文官集团”,那扯更远。虽然历朝历代都有文武大臣,但这个集团真正诞生时期是在明朝。其之所以能够诞生甚至登上历史舞台,归根结底在于“科举制度”。当然,那是后世发生的事情,在这里我就不再多言了。

    总之一句话,统治集团内部主要是“皇权”和“后权”的博弈。

    事实上,这种博弈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吕雉时期,是“后权”的巅峰之一。当然,还会有人不断站出来挑战“吕雉”的高度,但真正超过的人并不多。那个叫“武则天”的女人似乎有这个资格,清朝那个“慈禧”好像也可以比肩,其他人就很不够格了。虽然个别人混的很不错,但和吕雉比起来还颇为逊色。

    既然“皇权”和“后权”是统治集团相互博弈的双方,所以谁来当那个“皇后”就成了双方博弈的焦点。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无论你有没有本事,愿不愿意参与,但最终都难逃这一漩涡,有些人在水面痛苦的挣扎,而有些人却被无情地拉入了水底。

    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的“皇后”,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政治产物,只是有些表现的明显一些,而有些表现的隐晦一些罢了。

    吕雉搞的这一次,就比较明显。

    张嫣是自己外孙女,由她来当皇后,那“外戚”就是自己女婿,容易把控;在某种意义上,自己也是“外戚”的一份子。“皇权”、“后权”一肩挑,自产自销,不求人。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张嫣既然是皇后,其生了皇子就能成为“太子”,有了“太子”将来就能接着当皇帝。绝对纯种,实实在在是刘邦的子孙,也完完全全是吕雉的后代;还能确保吕雉自己的地位,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可喜可贺。

    真是太有才了,不得不佩服吕雉这种创新精神。我终于明白,亚当和夏娃是如何造就西方世界的了。

    张嫣成功上位后,吕雉的愿望终于开了花,这让吕雉很兴奋。通常情况下,开花之后就是结果,所以吕雉很期盼。

    可不幸的是,张嫣只开花不结果,一年多过去,肚子还是老样子,的确够急人的。

    事实上,这怨不得张嫣,因为这两个人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夫妻。

    应该说,刘盈和张嫣的关系非常好,经常搞一些“出双入对”的场景出来。

    据说有一次张嫣男扮女装跟刘盈狩猎,由于我们的这个“皇后”很年轻,身体发育不成熟,尤其胸肌很不发达,因此很多人都没看明白这是何方神圣。

    虽然这些人没看明白,但还是有东西看明白了的。之所以说是“东西”,因为看明白的是头野猪。

    刘盈骑了一阵马,屁股被颠的生疼,因此步行了一段路。就在大家埋头赶路时,一头野猪发情似的从草丛中冲了出来。由于事起仓促,随行之人一时半会都没反应过来。

    这头野猪也真不是盖的,照着一个人的屁股就奔了过去……

    这个人虽然被撞翻很远,但除吃了一惊之外,也并无大碍。但产生了一个很掉面子的结果,史料记载:“碎其下衣”,也就是说,屁股露出来了。

    我真没弄不懂这头野猪是出于什么考虑,撞都撞了,还扒人衣服,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干出这等事,太不道德,真够“禽兽”的。

    这个露出屁股的人恰恰就是张嫣。

    我上边写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这两个人的关系很好,并无隔阂。

    然而,他们之间并能算是夫妻,因为这对夫妻仍停留在“舅甥”之间的关系。俩人白天打情骂俏,四处悠转。可到晚上,刘盈通常会拍拍屁股出去鬼混。这也是一个不回家的男人。

    地痞无赖的儿子竟然是个正人君子,有悖常理。我甚至曾怀疑过这段史料,但最终我还是按史料里的东西记录了下来,我不愿意给那个叫“张嫣”的女孩抹黑,因为她的确是一位好女孩。

    也许有人会觉得刘盈不负责。作为丈夫他的确是配得上这一条的。然而,在内心深处,他一直把张嫣当做自己的“外甥女”,是喜欢,是欣赏,但并不是爱,也更不忍亵渎。

    而对张嫣来说,她只是个没上初中的小女生,“情窦初开”这四个字用在她身上还有些早。

    披着“夫妻”的外衣,处着“甥舅”的关系,就这种状况,张嫣要能怀孕扛大肚,那就出了怪了。如果现在张嫣真怀了孕,相信刘盈二话不说,先把太监们的生殖器彻查一边,看那位仁兄没被处理干净。甚至可能跑去泌尿科当外科医生,认认真真地替一些人做个小手术。

    如此一来,吕雉着急了。因为她不能不着急,据有限的史料记载,刘盈当时已有六个儿子(此记录在野史中一笔带过,不一定准确)。不幸的是,这六个小娃和张嫣没半点关系。

    只开花而不结果的张嫣,吕雉不能不着急。

    而就在吕雉着急的档口,一件事情发生了。

    可笑的是,这件事情的当事人之一就是吕雉自己,而另外一个当事人也是我们的老熟人——审食其。

    这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我在前边已做过介绍,简单点说:他们是情人关系。

    要说这两个人已经好了很多年,刘邦在世时已被戴了绿帽。

    可有意思的是,聪明、滑头、晚上睡觉都睁了一只眼的刘邦,愣是没能发现,还傻着脸给审食其封了个“辟阳侯”。但更有意思的是,老实、木讷、晚上一觉能睡死的刘盈却听到了些风声。这太没天理了。

    刘盈做梦都没想到,老娘竟然还存有备胎。这一次,他的肺炸了。因此,他准备替老爹干点实在事。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求收
    结婚嘛,新郎、新娘肯定是主角,无论公公婆婆、丈人丈母多么牛气,主角的身份是没有人能替代的。

    既然这对新人是我们的主角,那我也只好让他们上台亮相了。

    刘盈我们已经多次讲过,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因此,我就不再在这个人身上做文章了。

    既然不对新郎官做介绍,那新娘子自然就需要费点口舌,让她站出来展示一番。是骡子是马总的拉出来遛遛。而事实证明,她既不是一匹骡子,也不是一匹马,而只是一头小绵羊而已。

    既然要介绍张嫣,那不得不先从他老娘说起。

    前边介绍过,张嫣的老娘叫刘乐。刘乐是刘邦的长女,是个好女人,秀外慧中,温柔娴淑。

    也许有人不愿意听了,刘邦是个地痞,吕雉是个悍妇,这俩人的结晶竟能和“温柔娴淑”四个字沾边?这不科学!

    的确,我也认为不科学,但事实的确如此。科学在很多问题上难以给个合理的解释,只能说,刘盈和刘乐都隔代继承了刘太公的优良传统吧。

    那次刘邦逃命时,几次三番踹刘乐和刘盈下车,最终在夏侯婴的帮助下,这对可怜的小人才保住了性命。至此以后,刘邦对这两个人心存一些愧疚,也做了一些补偿。

    刘盈很早就被立为“王太子”,这算是刘邦对儿子的一次补偿吧。对于女儿,刘邦补偿的也很尽心。刘邦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定为你选一佳婿。”

    在这一理论依据下,刘邦下了一番功夫,最终把目光落脚到张敖的身上。

    张敖老爹张耳同志和刘邦的关系非常好,这是其一;张敖本人长的帅,这是其二;张敖性格温厚,比较实诚,这是其三。不管怎么说,刘邦选中了张敖同学。

    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张耳病故,张敖继承王位。同年,刘乐下嫁赵王,为王后。

    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01年,刘乐生一女孩。据传这个女孩出生时,五色云彩笼罩王宫,空中隐隐有仙乐之声。当然,这完全可以定性为胡扯。

    这个女孩生来妩媚,因此,张敖给她取名为“嫣”。这就是我们将要介绍的主角。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98年,前边介绍过的那个娄敬提出了个“和亲”的主意,拟将刘乐远嫁匈奴。如此一来,刘乐不愿意了,慌忙进京,整日以泪洗面。而当时刚满三岁的张嫣也整日拉着刘乐的衣衫哭泣。

    这种场景,让刘邦大为怜悯。后经吕雉的频繁哭闹,才没让刘乐去做匈奴单于冒顿的老婆。

    张嫣五六岁时,张敖莫名其妙地被参与了一次造反,被废为宣平侯,全家迁徙长安。每次跟刘乐进宫,刘邦常把张嫣抱去戚姬跟前。并且说过一句话——“你虽妍雅无双,但此女十年以后,绝非你所能及。”她,的确是一个美人胚子。

    实际上,刘邦在世时,刘盈已有个妃子(没留下名字)。当时,这个妃子也常抱张嫣逗乐。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怀抱的这个女孩,在有一天会代替她的位置。

    几年后,这个妃子病死。当然在没多长时间后,刘邦也驾崩长乐宫。这就是为什么刘盈现在没有“皇后”的原因了。

    后来,吕雉捣鼓出了个“人彘”事件,刺激了一把刘盈。结果这位老实皇帝不理朝政,开始沉迷酒色,不光在美女身上找乐子,还搞起了同性恋。

    如此一来,朝中气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郎中(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侍中(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都开始化起了妆,一个个浓妆艳抹到刘盈面前卖弄风情,去和美女争宠。这种场景,用“乌烟瘴气”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分。

    刘盈这个人,能力不强,但玩乐水平还是比较入流的。这么一个人,你要指望他干出点拿上台面的事,简直是痴心妄想。

    刘盈的这种搞法,让很多人看不下去了,连吕雉这位抗压能力极强的老寡妇都有些受不了他。

    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替刘盈找个正式的老婆,让他收收心,少折腾些无厘头的事情。

    这个方针定下来后,很多官宦之家开始躁动了。大家都清楚,这个时候为刘盈找老婆,意味着什么。纵然当不上“皇后”,最起码也能混一个“妃子”,只要能把女儿送进去,就能和皇家攀上姻亲。当然,自己的前途定是无量的了。

    就在大家削尖脑袋钻营时,吕雉的决定无疑是泼了他们一盆冷水。因为吕雉选中了一个人,严格意义上不是选出来的,而是强令安排的,这个人就是张嫣。

    所有人都傻眼了。张嫣是什么身份,大家都很清楚,你这种搞法比刘盈玩的还无厘头。

    刘盈虽然玩的扯淡,但还不能算过火;但你吕雉的这种搞法,就有些过分了吧。

    因此,很多人站出来反对,而吕雉也毫不客气地回应了他们四个字——“反对无效”。虽然大家做了不少努力,但最终也没能扭过老寡妇。

    大家都没招了。最终,所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刘盈。他们希望刘盈能挺直腰杆,严词拒绝吕雉的无理要求。

    两个人的对话开始了。

    吕雉表示:张嫣天下贵种,德容冠绝古今。

    刘盈反驳:有悖伦常,且张嫣年岁尚幼。

    吕雉呵呵一笑,说了一句极为无耻的话:“年幼不会慢慢长啊?甥舅也不再五伦之列呀?”

    没主见的刘盈张着嘴吧半天没合住,勾着脑袋返回了未央宫。

    最终,十岁的张嫣登上了舞台。不过吕雉自己心里也觉得有些别扭,当然她所别扭的不是张嫣的身份,而是她的年龄。因此,老寡妇专门传话,叮嘱张敖全家,说张嫣已满十二岁。

    吕雉这个自欺欺人的提议,并没有糊弄住周围的人,也只安慰了一下自己而已。只能说,吕雉的脸皮太厚,绝非常人所能及。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二十三节大婚(一)求收
    曹参在时,刘盈嫌他混日子不干活;曹参死后,刘盈才晓得这个人有多重要。

    应该说,曹参当相国的这三年,是刘盈皇帝生涯中最为惬意的一段时间。老曹同志一闭眼,刘盈的好日子也算到头了。并不是我有意抬高,事实确实如此。

    曹参这三年来,喝酒是主业,当然也会搞一些副业。曹参的副业就是找人聊天。

    在似醉非醉的状态下,向群臣宣贯一下自己的黄老学说,当然也会打打太极、和和稀泥。他用自己的方式,没让这些人闹腾的太狠。

    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找吕雉聊聊天,绕着弯子提一些建议,讲一些故事,没让老寡妇折腾的太狠。

    这就是本事。

    有些人,忙死忙活,吐着血嗑着药,重伤都不下火线。结果把自己累的半死,事情还不见得能办成,完全是出力不讨好。

    返观曹老兄,喝喝酒、聊聊天,就让大汉天下消停了三年。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真是一点也不假。

    也许有人可能会疑惑,就算能让群臣规矩,但不至于能让吕雉消停吧?曹参哪有这么大的实力?

    曹老兄的确有这种实力,还真不得不承认。

    想探寻曹参的实力,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前边介绍过,早在刘邦走上革命道路前,很多事情还需要萧何、曹参两个人罩着。

    在那段时间里,这两个人给了刘邦莫大的帮助,当然也给了吕家莫大的支持。应该说,在那段时间里,这两个人和吕太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然,这两个人也和吕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后来刘邦犯事逃亡,吕雉一度做客牢房。在那段凄惨的日子里,萧、曹两人更是给过她莫大的帮助。

    吕雉虽然胡作非为,但还是一个比较重感情的人。对于那些帮过她的人,她通常是不会忘恩绝义的,对萧何如此,对夏侯婴如此,还有对一个叫任敖的人如此(将在随后介绍到),甚至对周昌也是如此,更别说曹参了。

    因此,曹参有着更多的说话机会,也有着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分量。

    当然,吕雉也是一个多疑的人,感情归感情,一旦有人威胁到自己的权威,通常是会毫不客气的。

    在这种心里下,她怀疑过萧何,同样也怀疑过曹参。

    萧何用他佝偻的背影,打消了吕雉的疑虑,最终顺利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而曹参则以“酒鬼”的姿态,用其特有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胸无大志”,最终也让吕雉释怀。

    没有了怀疑,那就只剩下交情了。这对曹参很有用。

    靠着这份“交情”,曹参成功地让吕雉打消了很多“无厘头”的想法,也减少了一些“不靠谱”的行为。这对刘盈很有用。

    萧何临死前推荐曹参,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刘盈本人并没能体会到,不得不承认这位仁兄老实的太严重。

    曹参死后,吕雉和刘盈之间那最后一个屏障被揭了过去,刘盈接受考验的机会接踵而来。刘盈的好日子真的到头了。这次考验,就是我们本节的标题——大婚。

    通常情况下,母子之间是不该有什么隔阂的,纵然有一些不快,也不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然而,这对母子就接连上演了几场大戏,吕雉用其特有的爱,把自己的亲儿子一步步推向了无底的深渊。

    结婚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然而刘盈这个婚结的却别有一番风味,真够不容易的。

    要说此时的刘盈业已二十岁,这个年龄娶媳妇,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发育成熟,该懂的事情都懂了,该干或者不该干的事情也都干过了,不给他讨个老婆,荷尔蒙就该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