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自成与屋内众人一见这美人,顿时全呆了。好半天,屋内都鸦雀无声。忽然,“当”的一声,一名侍卫手中的刀落在地上,紧接着,又是“当当”数响,另外几名侍卫的刀纷纷落地。好几个人的口水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忽然,一名侍卫“噗嗵”一声跪在地上,口中“呀呀”喊叫,双膝跪行,扑上去抱住陈圆圆的腿,陈圆圆吓得花容惨白,尖叫一声,急忙躲闪。刘宗敏大怒,上去一脚,将那名侍卫踢了个跟斗。
这时,其他侍卫与随行而来的人也蠢蠢欲动,李岩见状大急,喊道:“陈圆圆是陛下要带走养病的,其他人等不可无礼!”
他这一喊,李自成及众人才猛然回过神来,李自成不禁惊喜万分,叹道:“天下竟有这么美丽的女子!”李岩道:“请陛下赶快回宫!”
李自成哈哈大笑,说道:“好,回宫,回宫!”
陈圆圆这才在众人簇拥下,上了轿子,侍卫与随行人员眼巴巴地望着美人上轿,轿帘一放,看不见了,这才吞着口水,交口称赞起来。
李自成骑在马上,乐不可支,哪里顾得上去理会手下众人的丑态?陈圆圆那张美丽的脸蛋,一路上尽在眼前晃动。
陈圆圆被接到老营,李自成哪里来得及等她“休养生息”,却早已按捺不住心中欲火了。不过,他在李岩与宋献策催促下,还是接吴襄来看视陈圆圆,证明圆圆安然无恙,以示大顺招降吴三桂的诚意。
陈圆圆一见吴襄,眼圈微红,只是不便多说。吴襄哪有不明白的道理?对李自成又气又恨又怕,说道:“圆圆身体不好,我想接她回去休养一段时间,请……”
李自成不待他说完,便脸色一沉,说道:“圆圆在这儿休养怎么了?你还信不过我?”
“不敢不敢。”吴襄急忙拱手:“我是怕陛下日理万机,还要分心记挂这孩子。”
李自成一听,不由大笑,道:“你放心,圆圆聪明乖巧,很会体贴人,不会给我添麻烦的。”
这一来,吴襄也不敢再提接圆圆回去的事了。
这一来,便有了各种风雨传闻,弄得人心浮动,街头巷尾,到处是议论纷纷,李岩实在不能容忍,曾屡次冒死劝谏,言辞十分激烈尖锐,这更加惹恼了李自成。从此他更加视李岩为眼中钉,肉中刺。
野史中说李自成与陈圆圆也是英雄爱美人,两情相悦。李自成的亲近侍卫们后来说,陈圆圆与李自成经常在一起吟酒,就是李自成不喜欢陈圆圆唱的软曲儿,而只喜欢听西北大腔,但李自成却喜欢陈圆圆的人,经常半夜去看她,天亮才从圆圆房中出来,呢喃细语,不可尽述……
但不管怎样,陈圆圆的命运将酿成北京城另一场甲申年大悲剧。
六、红颜命薄
一月三抢,陈圆圆真如一件稀世珍宝一般。她不禁为自己的命运深深地感叹。
历史是无情的。
历史在神秘的黑洞中狂暴地撕卷着。谁也说不清楚,历史的机缘究竟何为。在甲申年这个黑色的年代里,这怪诞的历史则似乎更像是害了癫狂症一般无从操控。闭锁深宫里的崇祯帝怎么也没想到那样快他就被一支所谓的流寇逼上了自缢的绝路。
明朝几百年的大厦无情地倒塌了。
北京城,这个明朝几百年的帝王都无情地落进了李自成农民大军的手中。
是的,历史是无情的。
然而,正是这无情的历史把众多的男人与女人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陈圆圆,这个色艺盖世的女人,如果她存在于一个平常的年代里,或许,她顶多只能是附庸风雅的男人们追逐声色的对像。偏巧,她却又存在于这黑色的狂暴时代。
她似乎命中注定要影响历史发展的方向。
当然,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娇弱的。
然而,恰是这个娇弱的女人在叩问着历史。
她通过一个一个男女去实现她对历史发展的震荡。
因此,当她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波涛中从一个男人之手转入另一个男人之手的时候,她也就不能不在灵魂深处,去叩问那个为她带来柔情与震撼的男人,某种程度上,一个注定要牵扯着历史车轮的男人。
可是,这个男人又在哪里?
铁骑浮萍
暮春时节,淫雨霏霏。
从山海关到京师,其问五百余里,平野广袤,峰峦起伏,滦河、白河、青龙河在川原上滚滚流淌,雄伟的古长城在燕山山脉间蜿蜒。
就在永平府东南五十里外的山涧,绵绵的细雨像缕缕抽不尽的长丝,连日浇打着峭壁危崖。
吴三桂的马队正沿着崎岖的山路,朝着滦河的浅滩急驰着。马背上的骑士被风雨吹打得个个都像落汤鸡似的。他们抖着僵挺的而又水淋淋的马鞭,拼命地抽打着坐骑。那似乎有气无力的马,在主人的抽打下,在泥滑的山道上吃力地奔驰着。马队中间还有一群骡子驮着箱笼,那沉甸甸的箱笼随着骡子深一脚、浅一脚的奔跑而上下颠簸着。
那急驰在马队前面的则正是威名遍于京师的宁远总兵吴三桂。他望着眼前雨注风寒下的军队,眉宇间流露出一种辞恨情伤,怨恨难消的沉郁。
突然,对面的路上传来了嗒嗒的马蹄声。
这支马队闻声立即放慢了速度,不多时只见一匹枣红色的快马穿过雨雾向这边奔来。马上的年轻人到得队前,纵身下马,操着关外口音冲马队为首的吴三桂急切他说道:
“启禀大帅,李自成的军队已派兵两万进驻山海关,团练一部被收降!”
“什么?闯贼已经占领了山海关?”吴三桂惊得在马上一晃,心中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恼恨羞辱之感。
“将军,往前就是滦河。”
“还有多少路?”
“顶多再走半个时辰!”
吴三桂闻报,拉了拉征衣,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看了看灰濛濛的天空,握紧短鞭,大声对身后的随从们道:
“这里离山海关甚远,前方已被闯贼占领,京城又失陷,我军前不能进,后无处退,怎么办?”
话音刚落,副将杨坤催马近前道:
“大帅,事到如今,我们惟一的出路是:先回丰润,再作道理!”
“好吧!”三桂清醒过来,他从马上跳下,向身边的中军大声命令道:“弟兄们,月落前一定要回到丰润,立即回师,要快!”
命令传下去,整个队伍马上首尾掉转,打马起步,三桂跃马在前,他一记响鞭,劈断雨丝,打在马背上,那匹火红烈马跃蹄飞起,长啸一声,好英武的身姿,众将不由暗暗赞叹,士卒的气势也高涨了许多。
不到三个时辰,这支大军又开回了丰润小城。看来,只有在这座小城来决定自己和全军的命运了。
吴三桂仍旧回到帅府,洗漱用膳之后,他便来到中军帐,拿出一张山海关附近的地图,望着图上的某一地点目不转睛。
这时,参军方献廷不知不觉来到他的身边,起初,他并没多言,而是察言观色,看看吴三桂,又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地图,两眼骨碌一转,进前说道:
“吴将军可有心事?”
吴三桂转过头,见是参军方献廷,略一迟疑,然后又愁眉紧锁。
“我们在这里倒没有什么,凭我军的实力,休整一段时间,即可与闯贼较量一番,杀他个片甲不存,只是不知京城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将军所言极是,李自成一介村夫草莽,他的军队不过是乌合之众。我们在此安顿驻扎,依仗关宁铁骑,夺回山海关岂不容易。不过,我们现在需要详细知道京城的全部消息,然后方可定夺。”
“不过,这消息从何而来呢?”
“依小弟之见,最好的渠道便是您的父亲。”
“我也想到了。”吴三桂说到这里,不觉略显紧张,他睁大双眼,凝神敛息,“京城已经落入贼手,不知家中……”
说到此处,吴三桂没有再往下说,他即刻修书一封:
父亲在上,儿三桂拜:得探报闻京城陷落,城中情况如何?父亲如何?陈妾(圆圆)如何?嘱咐她耐心等我归来。另外,不知大顺待我如何,希望父亲来信说明。甚为念。
封好书信,吴三桂即刻派出精明细作将信送回北京吴府……
入夜,雷雨大作。吴三桂在屋中踱来踱去,不时用眼望一下窗外,不觉心情越发焦躁不安,他想到家中的陈圆圆,心中愈发悲苦。他想此时圆圆一定在担惊受怕,一个人在独守空房,若非军旅大任,我岂能舍圆圆而走?圆圆,我的圆圆,我的爱妾,你现在安然无恙吗?你也在思念我吗……
孤灯夜帐,三桂想到陈圆圆对自己的无比爱恋,想到两个人在一起那短短数月的欢聚,想到圆圆那美丽的身体,那令人如醉如痴的美貌,怎么能让她受到如此的苦痛与折磨?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地涌出了两行热泪……
吴三桂与陈圆圆从相识到相爱聚首,可真是一波三折,饱受相思之苦啊。
吴三桂并不是一个道学家,他从未读过书经与宋明理学一类的典籍,所以那种严格的操守观念他是没有的。但他又不是那种道貌岸然的“大人”们,纯粹自觉地将女人当玩物抢夺。
吴三桂最可贵之处就是他那对待女人的质朴与纯真,他对女人几乎是一种不能自制的情恋。
吴三桂的第一个妻子张氏是经过父母之命与媒的之言娶过来的。张氏长得很漂亮,身段灵巧苗条,头发黑得像墨玉一般,瀑布似的垂在白颈边,她总是羞答答地像一只小羊羔一样。
然而,吴三桂所需要的不是这样的女人,每次见到张氏,他很难动那种激情之心。早在少年时代,吴三桂阅读过一本史书,其中对于刘秀的一段描述给他的印像颇深,书中说:光武帝刘秀到了新野,听说阴丽华长得美如天仙,心里一直想得到她,并叹息道:“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阴丽华终于作了光武帝的皇后。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使吴三桂百般感慨,他发誓也要找到一个当今的阴丽华,以了终生痴心。
梨园红颜
当吴三桂升任宁远总兵后,他经常和朋友们谈论当时有名的佳人靓丽。
事也凑巧,一次在酒席桌上,吴三桂的一位朋友刘道通,曾经在苏州做商人。刘道通向他津津乐道地提起了姑苏名妓陈圆圆。
陈圆圆本是江苏武进县奔牛镇一个穷苦货郎的女儿,本姓邢名沅单字名畹。
圆圆生长在江南水乡,父母只是平民布衣,然而这样的家庭却造就了这么一朵奇葩。母亲见她天资聪慧,便找了一位钱塘老名士做她的老师。母亲给了她聪慧的天赋,老师又培育了她出众的智能和过人的才华。
陈圆圆从小就具有外柔内刚,含而不露的气质,而且有心胸有见识,老天爷偏偏又赋予她绝代姿容,明艳惊人。
圆圆长到十二岁的时候,父母亲友和老师便暗自惊讶,眼看着伶俐的小山鸡出落成华美的雏凤。亲人们又喜又惊又犯愁地私下议论:
“这孩子有这般模样,可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留得住的,老天生就的做主子的命!”
圆圆自己呢,笑得更美,更温柔了。说话也更少了。
父亲也感到这孩子非同凡人,便想到了在昆山县做丝绸生意的妹夫陈甲。虽然陈甲不是个阔商,但比起自己的家境来实在强多了。
一天他把小圆圆叫到身边:
“儿啊,爹不是不喜欢你,而是看你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的,所以把你送到你姨父那儿去住上一段时间,你愿意吗?”
父亲本以为女儿会又哭又闹不愿离开,没想到女儿性格是如此开朗、洒脱,圆圆竟然脱口说道:
“咱家家境贫寒,况且爹爹也已年老多病,孩儿早该自谋生路,以缓解家中的负担。我也愿意到外面去看一看,总在家里,实在闷得慌,您说是吗?”
父亲听了,连连点头。
于是第二天清晨,老邢便带着女儿上路了。
父女二人一日来到了昆山县,没费周折便找到了陈甲,陈甲见是姐夫带着外甥女来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当陈甲仔细审视圆圆时,他不禁目光直瞪瞪地盯着眼前这位绝世美人,他生平还没见过这般美貌。他看呆了,甚至半天竟没说出一句话。
此时圆圆身上穿一件新制的绿色花布春衫,她的腰围不过十七,穿着窄窄的春衫,显得十分合身。里面紧紧绷着一件小马甲,使得胸部特别隆起,显出了她柔软婀娜的姿态,圆圆的手臂和肩膀已经白得令人眩晕,但她的脸似乎更加白嫩,她的身姿异常柔弱,甚至一阵微风便能把这朵花儿吹起,随风飘去。
“妹夫,我这次来,是想把小女寄养在你这里几天,等我的病有了好转再来接她,你看怎么样?”
“好呀!”陈甲方从云里雾里飞回来,定了定神,“姐夫放心,外甥女在我这里一样吃好穿好,安然无恙,姐夫姐姐就放心吧!”
“那就多谢妹夫了。”
老邢小住了一夜,第二天天明便和小女儿洒泪而别了。
圆圆便在昆山住了下来。
谁知,没过多久,消息传来说,老父亲病情严重,没过多久,便永久地离开她了。
圆圆听说,哭得痛不欲生,姨父苦苦相劝,并安慰她:不用担心,姨父一定好好待你,就像在你亲生父母身边一样,以后你就姓陈吧!
就这样,圆圆就长期在姨父家住下来。
后来,江南遍闹饥荒,陈甲的生意更是调敝不堪,走投无路之际,他忽然想到了家中寄养的像小公主一样的陈圆圆,自从收养这个外甥女之后,他始终觉得这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因此,待她甚为优厚,到现在她似乎派上用场了。
陈甲经过一番私下走动,决定把陈圆圆卖给苏州梨园。
梨园,本是歌舞唱戏的职业去处。当初,唐玄宗李隆基为皇室歌舞队建筑了一座花园,广种梨树,赐名“梨园”。
此后历代歌舞戏曲班子便称梨园。明清两代中国戏曲歌舞已是普及性发展。尤其元代以后,各种戏曲唱腔发展很快。许多大的商业都市都有专门的梨园,而不是四处卖唱的江湖班子,而苏州梨园是天下著名的梨园之一。
苏州是昆曲的发祥地。
元代戏曲的音乐实际就是昆曲的直接起因,昆曲欣赏要求有很高的素质,尤其是文学艺术方面的诗词修养与绘画书法艺术修养,因为元曲直接取代了宋词的历史地位,达到了高度发展的地步。而元曲就是戏曲,专门用于演唱的口语化“流行歌曲”,但毕竟是文白脱离的古文时代,元曲戏词毕竟不是大白话,而是富有文学美感的诗词一般。若不解其中内涵,肯定唱不好。所以自关汉卿时代起,戏曲梨园就有了专门训练。
明代苏州是元曲的正宗继承地,人们喜欢看。梨园水平可谓天下之冠,到了明末,苏州梨园已达到很高水平,已接近了她的历史高峰了。
陈圆圆就是被姨夫卖到了这样一个地方,然而上天却给苏州梨园送来了一位天才艺术家,这位艺术家对于世人的影响将远远超过梨园界。
梨园对于陈圆圆还是个完全陌生的天地。
入夜之后,苏州城各门闭锁,人声渐息,然而南城却到了一天中最沸腾又最神秘的时分。这里是旅店、货栈、茶楼、酒馆丛集之地。灯火辉煌,人语喧闹,买卖吆喝,划拳行令,加上众多夜戏锣鼓,汇成了夜市的特殊音响。
苏州两大戏楼:一名媚香楼,一名落凤楼,都正是笛声悠扬,粉墨登场,一派春花秋月的旋崎风光。两大戏楼之间,则是娼妓优伶居住集中的地方,人们称之为“金灯照天,银筝拥夜,朝朝寒食,夜夜元霄”,是苏州有名的“销金窟”。
圆圆居然被卖到了这灯火辉煌、清歌缭绕的梨园,她说不清心头是什么滋味。在川流不息的车马游人中,在如萤虫飞动的大小灯火里,圆圆来到了苏州城最有名的戏班——落凤堂。
落凤堂梨园班主张九庚领徒弟们见到小圆圆,如同见了天仙一般,虽是第一次和她见面,但深为这个女孩子的美貌所打动,她的神气高贵自然,两片嘴唇就像樱桃那样又红又嫩,皮肤晶莹细嫩,梨园里大大小小的徒弟无不见了她而暗自赞叹她那绝顶奇貌。
陈圆圆很快即赢得了众人的喜爱。有的女孩上前与她施礼,有的拉着她的手上下端详,有的则和姐妹们窃窃私语。
“你想进哪个班?唱什么角儿呢?”班主张九庚问道。
“哪个班都成,角色也随便,不过我喜欢旦角。”
“好吧。你先和我学昆腔清唱,角色就演你喜欢的小旦吧!”
“嗯。”圆圆点点头。从进了落凤堂大门,到现在,她甚至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了。
陈圆圆自幼受父亲爱歌的影响,常与来家中的穷歌友们一起唱一起舞,她相貌端庄清丽,又具有温柔淑慧善解人意的性格,所以班主十分器重她,而亲自传授她歌舞艺技。
陈圆圆天姿聪颖,心领神会,再加上名师指导,进步飞快。
陈圆圆热爱歌舞演唱,不以此为苦而为乐。所以她早起晚睡,比别人练得又苦又勤。师傅教的,她总是精益求精,反复揣摩,天蒙蒙亮,人们就会看到她溜嗓练功,从来不知懈怠。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圆圆很快成为姐妹中的佼佼者,她不但极为擅长昆腔清喝,而且能够在戏上演时,精工吊戏,并能演唱戈阴腔戏,颇受梨园主的器重与欣赏。
梨园的小姐妹们对她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她起舞歌唱时,那迷人的舞姿,甜美清亮的歌喉,以及唱时情感的深深投入,都会使人既欣赏又感动,小圆圆自己也会被歌词戏文的内容吸引打动,将自己真正变成剧中人,堂主迫切希望将她抬出名。
圆圆的机会终于来了。
王实甫的《西厢记》自问世以来,长演不衰,成为元曲代表作。苏州梨园的《西厢记》更是正宗保留大剧目,看家戏,为了改变梨园收入减少的情况,梨园班主准备再度推出《西厢记》。
梨园主张九庚一直在紧张准备《西厢记》的排练,这个戏,出场人物不算多,情节却扣人心弦,颇受士人欢迎,可是,这剧中角色,并不是那么好选的。几个重要人物需要经过精心选择才行。
他已物色好了崔莺莺与张生的角色,可是,这红娘的扮演者由谁来演呢?红娘虽是个小旦,但戏却不少:她有纯朴的丫头气,又颇具傲气;虽目不识丁,却颇多心计。她出场表演的好坏,对全剧至关重要。所以选择这个人必需经过思虑再三才可定下来。
其时,园主也知道,最好最满意的人只有一个——陈圆圆,虽然他对陈圆圆苦心栽培,可圆圆毕竟是个新手,是个从未登过大台的女孩子,他不得不考虑到,有些演员在台下道白与唱腔可能都不错,可是,一上场就会失常,闹出些笑话。
这种事是难免的,不光是新手,即使一些老手也时有发生,陈圆圆能不能台上台下如一,能否把这个角色演活?
经过反复考虑,班主终于下了决心,班里只有陈圆圆的能胜此任。于是,他决定让圆圆演红娘这个角色。
圆圆受命之后,心中又激动又不安。
“一定要演好!”这是她自接受任务后,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句话。
为此,她在师傅的指导下反复理解剧情,背诵,练习动作,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认真去练,一天天过去了,《西厢记》终于在众兄弟姐妹的共同努力下排了出来,班主见时机成熟,便果断地在落凤楼上挂起了上演《西厢记》的招牌。
“去看《西厢记》了,落凤堂主推出新剧《西厢记》了。”
市民口中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本来就对这个戏感兴趣,况且,梨园又是第一次演出,谁不想赶早?所以,戏刚开演即座无虚席。
戏院内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人们互相议论着剧情,更议论着一个人,一个使他们颇感兴趣的新人。
“哎,今日梨园推出这么重要的戏,怎么不让那些老手们露两下子,反而弄上个无名小妓演红娘?”
“是啊!我也在想呢,可能这个小妓有两下子吧。”
“万一弄不好,这可是个砸牌子的买卖啊!”
“管那么多干吗?不好咱就给喊个‘倒好’!”
咚咚咚——,开场的锣鼓打响了,嘈杂声慢慢平息下来,人们的目光一下集中到了那高高的台子上,他们欲看一看这张生、莺莺、红娘到底怎么样。鼓乐声止,老夫人缓缓走上前台:
“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绣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
长长道白,夫人演员念得流畅而有韵味,为圆圆上台做了铺垫。
“红娘何在?”
台上老夫人一声呼唤。
陈圆圆缓摆云步,走上台口,开始了她名扬天下的梨园生涯……
一曲婉转清扬的妙词伴着箫声使园中观众骚动起来。人们感到惊诧——苏州落凤堂怎么能有此等丽人歌喉?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也,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余音未绝,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掌声四起,气氛热烈。
第二折,圆圆将红娘的一段唱腔唱得深情而柔媚可爱,只见她便启朱唇,发皓齿,唱道:
“可喜娘的宠儿浅淡妆,穿一套缟素衣裳,胡伶绿老不寻常,偷眼望,眼角里抹张郎……若共他多情小姐同鸳帐,怎忍他叠被铺床。
我将小姐央,夫人央,他不会许放,我亲自写与从良……”
声音如花坞春晓,好鸟唱叫一般,入耳之后有说不出的妙境。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越唱越高,唱到极高的三四句后,陡然一落,满园的人都屏气凝神,耳朵都有些忙不过来,一曲终了,台下喝采声四起!
只听张生与莺莺结合时,红娘又唱:
“谢当今圣明唐圣主,救赐夫妇,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圆圆唱到最后一句时,却有一种伤感的音调,她眼中涌满了泪花……
台下人们无不盯着那张艳丽动人的脸,好像颤抖着的花瓣上有点点水汪汪的露珠,他们好像被一阵风吹得飘飘荡荡……
一直站在台侧的班主张九庚满面喜气地叹了口气,说:“真是太妙了!简直是声情并茂,绕梁三日!”
当演员们向台下谢幕时,所有人在欢呼,在叫嚷,在摇手帕,整个戏院的听众狂风暴雨似地鼓起掌来。
圆圆在掌声中一面微笑,一面鞠躬,向台后面退去……
《西厢记》演完了,陈圆圆的大名传遍姑苏城。
商人们称赞:“声媚如人,人丽如花,两美合并,艳绝天下!”
同行们评价:“体态倾靡,道白巧韵;曲词意尽,含情诱人!”
陆次云说她:“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
冒辟疆描述:“陈姬身口,如云出岫,如球在盘,令人欲仙欲死。”
……
不久,陈圆圆便以“色甲天下,声甲天下”而传遍江南。
陈圆圆的名字如日中天,她接连又上演了几出剧目,以至于整个江南一带的王孙公子,达官显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些人不借路远,不惜重金争相来看陈圆圆演的戏。
圆圆也因此结识了众多姑苏名妓。
清明已过,迷人的春天散布着芳香气息,杂花生树,飞鸟穿林,真是春色怡人淡复浓,南山花放北山红,杨枝吹做千条线,唤侣黄鹏弄晓风。江南的春天来得早,百花深处已有成群的鸟儿飞去飞来,把春光点缀得十分熟透。
陈圆圆已经长成了,她青春焕发,艳丽惊人,正在隐秘而强烈的感情中煎熬,她渴望着爱与被爱,对于那些徒有虚名的纨裤弟子,她最为看不惯,她需要一位有英雄气概的男子汉,但她还说不出那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使她夜不能寝,辗转愁思。
圆圆经常在闺房里,长久地对着镜子微笑,她是那样爱慕自己的倩影,不禁柔密地对着镜子里的美人儿悄声细语:
“你看你面如春光,眼似秋水,秀外慧中,一至于此!能不叫人爱死!你千万不要随波逐流,自误终身。无论如何,要争个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红霞飞上镜中美人儿的香腮,乌黑的眸子像星星一样闪亮……
同班的小妹莲官看出了圆圆的心事,他们两个在戏班中最为要好,无话不谈。
“圆圆姐,近来我看你大红大紫,令那些王孙公子们抓耳搔腮,为班主赚的银子不计其数,班主不知有多高兴,怎么见你竟然沉闷不语,心事重重呢?”
“妹妹,我在想,这么多男子钟情于我,但算起来,有谁是真心喜欢圆圆呢?”
“噢,姐姐原来是在担心没有个好女婿呀!这也不难,明日我们到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去抽上一签怎么样?”
“好主意!”
圆圆听到这个主意,立时高兴起来,她的清秀的眉毛轻轻地颤动着,她的嘴唇露出了羞答答的微笑。
这是一个非常新鲜幽丽的早晨,街上是一片潮乎乎的的露水气味,晶莹的露珠撒在花儿和叶子上。
圆圆和莲官坐上一辆马车,缓缓向城外驶去。
寒山寺是江甫有名的寺庙,寺内楼台突兀,钟磐徐徐香火旺盛,这里确是红尘染不到的仙境。众多善男信女经常光顾这里。
一辆漂亮的马车停在了寒山寺大门口,车上轿帘打开,从里面下来两位小姐。前面的是莲官,她为自己这次出门着意地妆扮了一番,她身穿淡绿色的衫裙,剪短的黑头发上,特意别了一支金钗,脸上的粉光可见,再加上血红的嘴唇,给人浓妆艳抹之感。
圆圆穿了一件淡青湖色花边小袄,下着长裙,她那妩媚的体态很容易诱惑人,婷婷玉立,婀娜温柔,好像水仙花似的……
陈圆圆的到来,使整个寒山寺由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莲官随圆圆来到寺中,望着殿中的佛像,圆圆双掌合十,拜了几拜。莲官递过来一支点着的香。圆圆接在手里,望着佛像中口默默念叨些什么。
进香完毕,他俩便找到主持。
“老师傅,我想抽上一签。”圆圆说。
“小姐放心,这里的签最灵验了。”老主持说着,拿过一个竹筒,又递给圆圆一双筷子。
圆圆先是默默祈祷了一会儿,然后用筷子夹出一个签来。圆圆急急用手拆开一看,是个“契”字,不解其意,递与主持。
“小姐的签可谓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